人生的階梯
現代的社會,醫學發達,生活素質提昇,在先進的國家裏,人民的平均壽命大約可以活到八十歲。如果用八十歲的人生比喻八十層的大樓,則人從呱呱墮地的一歲開始,一歲又一歲,就等於爬上一層又一層的大樓。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如何才能爬上最高的八十層樓?也就是我們最高的壽命、最巔峰的人生呢?
話說有兄弟二人,外出登山,下山後回到八十層樓的家,正好碰上大樓的電梯故障。登山的兄弟覺得無所謂,仗著他們平時登山,訓練有素,因此雖然爬樓梯上樓很辛苦,他們還是振奮起精神,賣力的往上爬行。
當他們爬到二十層樓的時候,不但不覺辛苦,不覺疲累,而且自覺自己是登山的好手,何懼於高樓?於是又再努力往上爬。當爬到四十層樓的時候,忽然感覺到有些疲累了,尤其行李中裝著爬山的道具,非常沈重。兄弟二人於是商量,決定暫時把行李放在第四十層樓,等到有電梯可乘時,再來取回。
憑著登高山的信心、勇氣,再繼續往上爬,到達了六十層樓,終於感到疲憊吃力,氣喘噓噓,無力再往上攀登第八十層。但是仔細一想,都已經爬了六十層樓了,距離住家的八十層樓,只剩下廿層,還有何難?於是儘管辛苦、疲倦、氣喘、流汗,種種的困難,腿酸力盡,終於還是爬到第八十層樓。當哥哥準備要開門進入家屋的時候,忽然大喊:「糟糕!鎖匙放在行李中,沒有帶上來!」此時兄弟二人不覺如洩氣的皮球一般,感到一片茫然!
這個故事說明了,八十層樓的生命,八十年的歲月。最初二十層樓的人生,青春力壯,幸福快樂,無限美好。但是到了四十歲,為了家計兒女,生活的重擔,就如行李的負擔為難,這時候有的人就把這個負擔放在四十歲,繼續登上六十樓。在六十歲的人生裏,已經感到體力不繼,負擔嫌重。不過人生往高處走,只得帶著龍鍾老態的身體,繼續往上爬。當到達八十歲的人生高樓時,回首往事,那一把鎖匙還留在第四十層樓,但此時已經沒有力氣再回頭去取來打開幸福的家門了。
聰明的讀者,你也有八十層樓的人生,每一層樓,你都想做些什麼呢?
《人間福報》2000年10月4日
官員的尊嚴
往昔的官員,總是令人羡慕;因為,他們有做官的尊嚴!
自古以來,凡是好官,光明正大、耿直剛毅,都是為民所稱道!即使最差勁的官員,至少也能擺出個官架子,表現出官僚的氣勢,總也還有一些尊嚴可言。但是,到了現在,一些做官的,往往失去了尊嚴,令人不恥!
現在的官員之所以沒有尊嚴,倒不完全是因為現在已是民主時代,官員不再像古代那樣身操生殺大權,不能為所欲為,所以他們就沒有了尊嚴。
其實,現在的官員為什麼失去尊嚴?原因在於人格操守,不復為人信服。例如,講話沒有誠信,當要選舉的時候,對你打躬作揖,叩頭不已;一旦選舉過後,你有事找他,他就推三阻四,甚至路上見了面,他也隨即掉頭就走,完全看不到選舉前的誠懇態度。前後判若兩人,如何令人尊敬?
再者,現在的官員,所謂「無官不貪」;你拿了我的,吃、喝、用了我的,你還有什麼尊嚴?尤其,現在的官員,講忠信、講仁愛、講道義的,固然有之;但是更有的官員,以磨人為快樂之本,用拒絕來維持他的官僚氣勢,以拒不見人為他的高貴,以找人麻煩來樹立他的權威。如此官員,怎麼會有尊嚴呢?
所謂「官員的尊嚴」,像關雲長的「秉燭達旦」;像魏徵的「諫說唐太宗」;像文天祥的「死難不屈」;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們怎麼會沒有尊嚴呢?開空頭支票的官員,是沒有尊嚴的!仗勢欺人的官員,是沒有尊嚴的!朝令夕改的官員,是沒有尊嚴的!蒙混欺騙的官員,是沒有尊嚴的!
幽厲桀紂,雖為帝王,由於他們不勤政國事,貪淫暴虐,他們會有尊嚴嗎?歷代多少忠貞的大臣,當他們被送上斷頭台的時候,你能說他們沒有尊嚴嗎?所以,「官員的尊嚴」不是自己擺個架子就能獲得的,是從他平常的言行一致,為民服務,所謂「做人民的公僕」,公正廉明,熱誠服務,樹立形象,他才有官員的尊嚴!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今日的官員們,只要你能無欲無求,只要你能真正為國為民,你們自然就會有尊嚴了!《人間福報》2000年10月5日
人,住在那裏?
人,住在那裏?人,當然住在家裏!
家,能夠給我們永遠的安住嗎?動物中,即使一隻小鳥,當牠長大以後,也要離巢高飛,不肯住在鳥窠裏;一隻小狗長大了,牠也歡喜到外面奔跑,不願意待在屋子裏。中國字的「家」,寶蓋頭下面一個「豕」;天天賴在家裏,不是像懶豬一樣嗎?
「家」,不是永遠的安樂窩,那麼我們住在那裏呢?住在金錢裏!金錢被騙了、被倒閉了,股票跌停板,錢財流失了,你住在那裏呢?
人,住在愛情裏!情愛確實是人生幸福的追求;但是,世事無常,情愛會變化,當夫妻離婚了,戀人反愛為仇了,你住在那裏呢?
人,住在名位裏!然而「樹大招風,名大招忌。」你看,每次選舉,多少人歡喜的上台,多少人闇然的下台!下台後,你住在那裏呢?
人,住在事業裏!為了事業,每天忙東忙西,忙得不顧妻子兒女,忙得不能回家吃晚飯,忙到最後,不但不記得自己有家,甚至忘記了自己的生命安危。所以,《金剛經》說,不以色、聲、香、味、觸、法,安住身心。
人究竟要住在那裏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你看,太陽住在虛空之中,你以為它無所依靠,其實它一點也不危險;無住就是它的安住呀!正如出家人,看似無家,其實處處為家,這是何等的逍遙自在!
吾人的生活裏,功名富貴、金錢物質不是不重要,只是你可以用它,但不能被它所用。所謂「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順治皇帝感嘆「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他對於解脫自在的人生,是多麼嚮往啊!
「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這是安住身心、提升自我性靈的良方;能夠「身心安住」,才能圓滿生命,才能擁有快樂的人生。所以,人不要住在五欲六塵裏;人,寧可過清閒自在的人生,千萬不要做了金錢的奴隸。把身心安住在滿足中,則能自適其適;自可隨緣放曠,自能安然自在過生活!《人間福報》2000年10月6日
幽谷蘭香
黃金藏在地下,大魚游於深水;君子隱居於山林,喬木生長在高山。人的出身,家世、環境、風俗、人情,都能影響其一生。
自古將相本無種,英雄不怕出身低;為人不怕生於貧賤,但需要靠因緣的成就。正如黃金需要大地的保護,大魚需要深水的呼吸,君子在山林中吐納修養,喬木在高山上與風霜為伴。又如玉器雖美,必需經過琢磨;鋼鐵雖堅,但要高溫鍛煉;銅鏡映照,也要經常拂拭;幽蘭清香,必需深谷保護。
聖賢不怕困於陋巷,英雄也不怕出身於寒微,只看我們自己努力。李登輝,只是淡水小鎮一個警察的兒子;陳水扁,只是台南鄉下一個農家的子弟,他們的成就,不因出身而受限。甚至台灣白手起家的富豪巨賈,例如賣磚瓦出身的王永慶、擺布攤創業的吳修齊等;貧寒子弟創業有成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一個人一時的不得志,不必氣餒;大器晚成,要待因緣也!
姜太公八十猶垂釣於渭濱,因緣際會做了文王的宰相;宋朝鄆州須城的劉灝八十二歲才高中狀元,終於揚眉吐氣於鄉里。一時遭遇不好,不必氣餒,但看世界各國的政治人物,他們競選公職時,雖然一次、二次沒有當選,但他們並不失望,總是等待時機因緣,以圖東山再起。人,只要不怕做老二,不要怕時間的延長;榮顯發達,總是早晚而已。
東漢的莊光先生,一生不願浮沉宦海;雖然他的愛人陰麗華最後成為漢光武的嬪妃,在政治上他也沒有出將入相,他只是招賢納士,以助漢光武,但歷史上也沒有忘記莊光嚴子陵的地位。意思是,漢光武劉秀如中天高日,莊光嚴子陵則如幽谷蘭香。
吳稚輝先生一生不願出任公職,但蔣中正先生一直對他禮遇有加;甚至讓自己的兒子蔣經國跟隨他學習,等於平民做帝師。亦即吳先生的韜光養晦,並無損於他的潛德幽光。
所謂「大丈夫達則兼善天下,不達則獨善其身」;做人如果能像玫瑰薔薇種於市街道旁,當然很好,不然就做幽谷蘭香。
人,最怕的是高不成低不就,尤其不要滿瓶不動半瓶搖;當一時的時機因緣不具,不必強行推銷自己,更不必急於出頭,正如黃金鑽石,不要急於求售;如果能像深谷幽蘭,散發清香在人間,不亦美矣!《人間福報》2000年10月7日
刀口之蜜
佛教有一段譬喻,說人生如一座枯井。
有一位旅人,在路上行走,忽然遇到一隻老虎追趕他。情急之下,看到路邊有一口枯井,他就攀著路邊的一根樹藤,垂入井中。
正當驚魂甫定,慶幸之餘,往下一看,發現井底有四條大蛇。旅人大驚,不敢落地,只得懸在半空。此時忽然舉頭,又見頭上有黑白二鼠,正在啃囓樹藤。旅人心驚,不知如何是好,因為上有老虎,下有毒蛇,眼看著樹藤又將被黑白二鼠咬斷,真是憂心如焚。正當此時,頭上正好有五隻蜜蜂飛過,滴下了五滴蜜汁,剛好滴入旅人的口中,旅人覺得非常甜蜜,一時竟忘了自身的處境十分危險。
這個譬喻是說,吾人在生死的枯井中,被無常的猛獸追趕。仗著業力的生命線,垂落在井中;下有四條毒蛇(喻地、水、火、風四大)要分裂我們的身心,還有晝夜的黑白二鼠又在啃囓我們生命的樹藤。此時蜜蜂滴下了五滴蜜,讓我們暫時忘記了危險,這正如「刀口之蜜」,雖有割舌之患,因為其味甜美,因此輕易的就讓我們忘記了割舌的危險,這就是人生的實相。
刀口之蜜是什麼?就是財、色、名、食、睡「五欲」之味也。人生世間,種種的苦難,例如身體上的老病死苦、心理上的貪瞋癡苦,乃至社會上的愛恨情仇之苦、境界上的是非好壞之苦、自然界的刀兵地震之苦等。種種的苦難,人都堪能忍受,其原因就是因為有那五滴蜜的暫時之樂,讓我們甘受種種的苦難。
仔細想來,這種短暫、虛浮的人生,就算是夕陽無限好,也是已經近黃昏。人生的壽命,所謂「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然而我們面對寶貴的人生,也不能被「苦空」、「無常」所擊倒。吾人應該在有限的生命裏,做出無限的事業來;在有限的歲月裏,創造出無限的生命價值,千萬不能貪圖一時的「刀口之蜜」,而置死生於不顧。
詩云:「有花堪折直需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其實這也是我們面對有限的生命時,應該抱持的積極態度喔!《人間福報》2000年10月8日
千錘百鍊
明朝的于謙有形容石灰詩云:「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
這首詩詞對於一個人的立志奮發向上,有很大的鼓勵。石灰本來是土石的礦物,但是經過烈火的焚燒,雖然粉身碎骨,但是粉刷在牆壁上,就留得潔白無瑕給大眾。所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這就樹立了聖賢的榜樣。
世界上的偉人,那一個不是經過「千錘百鍊」,才能名垂青史?那一個宗教家不是經過「千錘百鍊」,才能活在世人的心中。乃至現在社會上成名的人物中,何嘗不都是經過「千錘百鍊」,才能創造出令人推崇敬重的豐功偉業?
例如,荊軻為了行刺秦王,所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志一去兮不復還。」雖然明知此去生死未卜,依然慷慨就義,故能成為一代的俠義之士;岳飛為了精忠報國,所謂「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他如果沒有「踏破賀蘭山闕」的勇氣,就不能成為一代名將。
南宋名相文天祥,抗元兵敗被俘,寧死不屈,在獄中寫下「正氣歌」,以伸其志;清兵入關,死守揚州的史可法,誓死不降,寧以一死報效國家,氣節凜然。
燕國名將樂毅,在連下齊國七十餘城後,因君王聽信讒言,陣前換將,他在悲痛之餘悄悄去國,所謂「君子絕交,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他寧可自己受辱,也不肯讓君王的名聲受到損害。
近代的抗戰名將黃百韜、張自忠,為國死難,為國捐軀,即使敵人也要受到感動而向他敬禮。參加清末維新的譚嗣同,發表「要革命,不流血,能讓人覺醒嗎?」的宣言,固然豪氣干雲;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慨然犧牲自己的生命,以換取人民的覺醒,更是浩氣凜然,令人起敬。
富樓那要到蠻荒佈教,要將生命報效佛陀;永明禪師的「將此一命,供養眾生」,都是那麼的壯烈豪氣,令人肅然。
一個人如果不肯「粉身碎骨」,對世間能有貢獻嗎?我們即使做不到「壯烈行仁」,至少要有此理念,才能遺留人間的清白。你如果不把功行留在人間,不把犧牲、嘉言、思想留在人間,不能讓世人心生仰慕,如何與歷史大眾同在?因此,人生的意義,應該要像石灰一樣,留得清白在人間,千萬不要與草木同腐朽啊!
《人間福報》2000年10月9日
凡事預則立
人在世間上生活,每凡做一件事,都要有預備、有計劃,才能逐步完成。即使是要訂一個計劃,也必須把人力、財力、時空、人事等關係,都要能預算到計劃之中、如能因緣條件俱全,則事業成功,自然有望。
現在的社會愈來愈複雜,不再像過去「走一步,算一步」、「船到橋頭自然直」了;現在的社會,都是「拔一毛而牽動全身」。例如,身體有病了,要到醫院治療,都必須預先經過檢查、驗血、照X光等診斷,然後才能治療。如果要修築一段公路,也必須事先測量、購地、繪圖、發包,把監工、用材,甚至氣候、周圍環境、行人的安全、工人的管理等相關事情,都要預先計劃周全,才能事半功倍。
現在所提倡的生涯規劃、生活規劃、事業規劃等,在在都說明:凡事預則立。當然,生活中有一些事情是臨時起意,也並非不可以,只是也必須要有一些事前的因緣條件,例如領導者的條件,或者是萬緣皆備,或者是時勢所趨,或者是順時應勢;如果事前因緣條件都不具備,所謂沒有計劃、沒有預備,要想事情圓滿成功,這就難矣了!
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一生應邀做過無數場的講演,但是他不喜歡別人未經事先安排,臨時就要他即席講演,他說這是強人所難;他認為一場成功的講演,唯有經過事前充份的準備,內容才會充實。
有一次,林語堂應邀參觀一所大學。參觀後,與大家共進午餐,這時校長認為機不可失,便再三邀請林語堂對同學即席講話,林語堂推辭不過,於是走上講台,說了這麼一個故事:
古羅馬時代,暴虐的帝王喜歡把人丟進鬥獸場,看著猛獸把人吃掉。
這一天,皇帝又把一個人丟進了獸欄裏。此人雖然矮小,卻是勇氣十足,當老虎向他走來,只見他鎮定的對著老虎耳語一番,老虎便默默的離開了。皇帝很驚訝,又放了一頭獅子進去,此人依舊對著獅子的耳邊說話,之後獅子一樣悄悄的離開。這時皇帝再也忍不住好奇,便把此人放出來,問他:「你到底對獅子、老虎說了什麼話,為什麼牠們都不吃你?」此人回答說:「很簡單呀,我只是告訴牠們,吃我可以,但是吃過以後,你要做一場講演。」
一席話聽得學生哄堂大笑,可是一旁的校長卻窘得不知所措。
對於一個如林語堂這麼擅長講演的學者,他都不做沒有預備的講演,可見事前預備工作的重要。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實堪作為吾人生活的座右銘啊!
《人間福報》2000年10月10日
痛苦難忍
人,都有感受;有感受,就會有苦。所謂「苦受」裏面,有「苦苦」,有「壞苦」,有「行苦」。
「苦苦」,人生本來就苦,例如,饑寒交迫,貧窮潦倒,人情難堪等等;「人之大患,在吾有身!」人有身體,原本就有「五陰熾盛苦」,再加上世間這許多的苦,真是苦上加苦,這就是「苦苦」!
所謂「壞苦」,房子倒了,錢財被騙了,名位丟失了,身體老病了,自然就會感到「壞苦」。
所謂「行苦」,世間由不得你作主,它會變異,它會無常;面對世事人情的無常變化,總叫人觸景傷情,睹物思人,這種精神上的感傷之苦,就更是不堪接受了。
但是,世間上的苦,最主要的是由「痛」而來;所謂「痛苦」最難忍受,如果不痛,老病也不一定就是苦!名位丟了,錢財沒了,如果不覺得心痛,自然也就不以為苦了!
自古以來,最無人道的「苦刑」,目的就是要讓你「痛」!中國的父母棒打兒女,就是要讓你痛,你才會奮發;丈夫歐打老婆,揪住頭髮,拳打腳踢,也是要你痛,你才會順從。對你打罵,給你難堪,都是因為要你覺得「痛」;因為「痛」,你才會覺得「苦」。
身心對痛苦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超過了限量,就不能承受。所以,任憑你是英雄好漢,如果痛苦到了極點而不能承受,即使英雄也會變狗熊!因為痛苦之時,人生就失去了尊嚴;在痛苦煎熬之下,生命的意義更是光彩盡失!
世間之苦,皆由「痛」而來,故而叫「痛苦」。如果能訓練自己,身不疼,心不痛,自然也就不以「痛」為「苦」了!
痛苦有精神上的苦、物質上的苦、時間上的苦、空間上的苦、人事上的苦。當身陷牢獄,身體不得自由,或是空間侷促,身手不得伸展,都是一種痛苦。然而,一切痛苦,最難忍受的就是身心的痛苦;當身心痛苦的時候,真是所謂的「痛不欲生」。所以,吾人最好先把身體鍛鍊堅強,讓身不苦,再修練自己的內心,讓艱難逆境來臨的時候,心不覺苦。從心不苦,進而做到身不苦;只要身心不苦,人生的妙樂自是其樂無窮!
《人間福報》2000年10月11日
防漏
房子漏了,要找工人來修理;木桶漏了、鍋子漏了,也要找人來修補,不補,就不能用了!
漏,是東西壞了的意思。汽車漏油,水管漏水,都要加以修理,不修理,就無法使用。人的身體,有時候也會有「破」「漏」的時候,例如腸胃破了,就會胃潰瘍、胃出血、胃穿孔;皮膚破了,就會流血、流膿。凡是「漏」,就是表示有了問題。
佛教把世間上的東西分為兩類:一是有為法,也叫有漏法;二是無為法,也叫無漏法。世間上的森羅萬象,地水火風,因為受無常苦空的變異,時刻都在流轉,所以歸為「有漏法」;凡是常樂我淨,不生不滅的真如涅槃,就稱為「無漏法」。一些修道的人,都在想辦法要超越有漏法,希望從有漏的世界,到達無漏的世界。
有人說,人無十全,就是因為人是有漏法;人世間不完美,也是因為人世間也是有漏法。有一些忠臣孝子,為國盡忠,為親盡孝,但後來又出了問題,一定是他盡忠以外,有了問題,把忠誠漏了;盡孝之外,有了問題,把孝道漏了。所以因為有漏,忠沒有忠的結局,孝沒有孝的結果,就如同一些佛教信徒,一生虔誠信仰,但偶而心有不平,惡口相向,就把功德法財給「漏」了。
一艘大船,儘管可以普載萬千的人貨,但是船艙漏水,就會有沉沒的危險;一桶瓦斯,儘管可以發電加熱,給人很大的功用,但是瓦斯漏氣就會致人於死。意思是說,我們做事,常因為「有漏」而前功盡棄,功虧一簣。
什麼是「漏」呢?佛教講漏,就是煩惱、五蓋、纏結等意思。煩惱常把人生的大船給「漏」沉了,因此人生在世,一直在想辦法要補漏。慈悲不夠的,要增加慈悲;智慧不足的,要增加智慧,凡是功德善事不全的,要多多的廣結善緣,多多的積聚陰德。
人有煩惱,人就是有漏。漏之一字,就是纏、結、縛、障、蓋、繫、垢、使、軛等,都是異字同義;甚至又有瀑流、稠林、隨眠、塵勞、客塵、火燄、毒箭、虎狼、險坑等譬喻。吾人對於漏之缺陷,實在不得不防啊!《人間福報》2000年10月12日
心藥方
《佛光菜根譚》的封底,曾仿石頭禪師的「心藥方」,訂了一個生命的藥方:「好心腸一條,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德一塊,信行要緊,老實一個,中直十成,豁達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十味藥,用包容鍋炒,用寬心爐燉,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脾氣不要大),於整體盆中研碎(同心協力),三思為本,鼓勵做藥丸,每日進三服,不限時,用關愛湯服下,果能如此,百病消除。」
我們的心生病了,有的時候心浮氣燥,有的時候妄想紛飛,有的時候貪欲無盡,有的時候瞋恨不停。
身體病了,可以用物理治療,可以用醫藥治療,可以用飲食治療,可以用運動治療;但是,心靈病了,要怎樣治療呢?
佛教說,佛陀是大醫王,佛法是「心藥方」,僧侶如看護師。一般人身體有了疾病,不難察覺;即使看不出來,透過儀器也能檢查出來。心理有病,不容易看得到;即使知道,也不容易去除根治。例如:疑心病、驕慢病、忿恨病、邪妄病、虛假病、煩惱病,甚至無慚無愧、懈怠惛忱、散亂放逸等,不靠佛陀的「心藥方」,我們的心病怎麼能治好呢?
吾人心的塵埃,心的病態很多,佛法有很多治心的藥方,例如:貪婪的毛病要用喜捨來對治,瞋恚的毛病要用慈悲來對治,愚癡的毛病要用智慧來對治,我慢的毛病要用謙虛來對治,疑慮的毛病要用正信來對治,邪惡的毛病要用正道來對治。
唐時,呂洞賓向漢鍾離學習點金術,有一天,呂洞賓問漢鍾離道:「因點金術而變成的黃金,會不會還原?」
漢鍾離:「要經過五百年後,才會回復原狀的石頭或鐵。」
呂洞賓聽後,說道:「如果是這樣,豈不害了五百年後的人嗎?我想還是不學點金術好了。」
漢鍾離讚嘆道:「修道成仙要累積三千年的功行,就憑你這一句話,三千年的功德就已經圓滿了。」
在《五苦章句經》說:「心取地獄,心取畜生,心取天人。」原來三塗六道都取決於吾人的心裡一念;心生則種種病生,所以「心藥方」之於貪取五欲六塵為樂的凡夫眾生,就顯得更為重要了!《人間福報》2000年10月13日
人生如球
人生,給它取一個比喻「如什麼?」有人說「人生如夢」,有人說「人生如戲」,有人說「人生如露」;也有人說:人生如「浮雲」!如果人生真的就只是像這許多的譬喻,那人生也就太可悲了!
其實真正說來,人生確實是「無常」、「無我」;人生數十寒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生世間,如果沒有立功、立德、立言,如果沒有把人生的意義留一些在人間,確實是「空空的來,又空空的去」啊!
人生如什麼?不要把它說得那麼悲觀;用一個比較中道的比喻:「人生如球」!
人,從小讀書求學,奮鬥創業,直到成家做了父母,這時父母在小兒女的心目中就如「籃球」。因為,我們看比賽打籃球的時候,兩隊球員莫不紛紛爭著搶球,大家都說那是「my
ball」(我的球)。
但是,隨著父母年齡漸漸老了,兒女開始為了孝養父母的責任而推卸,二哥說應該是大哥的責任,大哥說應該由小弟奉養,小弟說應該平均分擔,於是在兒女的安排下,父母只好這裏住一個月,那邊停二個月,可憐的父母這時就像「排球」一樣,被兒女們推過來,又推過去。
甚至到了父母老病的時候,父母就像一個「足球」,兒女們忙著事業,忙著賺錢,覺得年老的父母實在是一個拖累,恨不得一腳把球踢得遠遠的。
其實,父母也不一定是排球、是足球,只要父母自己本身有道德、有學問、有儲蓄,那個時候父母就像「鉛球」一樣,任你要推也推不遠,甚至兒女還會把你當「橄欖球」一樣緊緊的抱著,不肯放鬆呢?
人生「如什麼」?你如果把自己的人生活得「如佛菩薩」一樣,自然萬人都會崇拜你;如果你把自己變得「如魔鬼」,當然萬人就會遺棄你!
所以,我們可以把自己的人生規劃成「如地」:普載萬物;「如天」:覆蓋大眾;「如福田」:給人耕種;如「智庫」:給人取用不盡。何必要把人生說得那麼樣的不堪呢?
人生如什麼?人生不也是可以如春風,如冬陽嗎?《人間福報》2000年10月14日
廣告的社會
中國社會的發展,從最初的遊牧社會,進而到農業社會,進而到工業社會,又進而到重工業社會,現在已經進入到電腦網路的資訊社會了。其實,我們把它縮小範圍來說,現在是一個廣告的社會。
現代人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利用廣告來做宣傳。工廠裏的產品想要走進社會大眾的生活裏,必須刊登廣告;人求事,事求人,也要刊登廣告;土地買賣,房屋求售,更要刊登廣告。甚至,名人去世,需要刊登訃聞;父子情絕,也要登報脫離關係。有情人終成眷屬,利用廣告登結婚喜訊,分享友朋;夫妻恩斷情絕,也要刊登離婚告示,周知親屬。
有的人有了痛苦、不平,無處伸冤,可以用廣告來訴求;有的人有了匡世的理念,不容易散播出去,可以用廣告來周知天下。政府的政令,也要透過廣告才能讓民間知曉;在國際上名不見經傳的小國,總要想辦法透過廣告,讓世人認識。
廣告已經走進了現代人的生活裏。我們現在每天有報紙可看,先要感謝廣告;因為報紙的發行,要靠廣告做為資助、後盾。我們看電視,不可以討厭廣告;因為有廣告,才有電視可看。平時購買日常用品,我們要感謝廣告;沒有廣告,就沒有資訊可供參考。甚至假日休閒,想要看一場電影,也要透過廣告,才會知道最近又有了什麼新片上演。
過去佛陀稱為「世間解」,他不必資訊廣告,就能無所不知,無事不曉;中國的讀書人,也有所謂「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然而現在我們的生活,必需要靠廣告;透過廣告,才能認識世界,才能知道社會。
廣告能夠反應時代的文化,甚至帶領時代的發展。可惜現在的廣告有一大弊病,那就是常常誇大其詞、浮而不實,讓民眾對廣告失去信心,誠所謂廣告者,都是虛偽不實的宣傳。
一句名言,能讓社會人士流傳,這句話就是廣告;一個人做事,能讓國際皆知,這就是替個人、替國家做廣告。廣告,在促進工商發達,帶動社會繁榮的前提下,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然而我們希望今後的廣告,應該還原給它以真實、淨化的木來面目,如此才能真正發揮廣告的功用,帶來全民的便利。《人間福報》
2000年10月15日
生命的價值
有一天,豬向牛抱怨說:「人類很不公平,我在生的時候,人們就嫌我髒、嫌我懶、嫌我笨,但是當我死後,我的豬毛、豬皮、豬肉反至五臟六腑,都沒有絲毫的保留,全身都奉獻給了人類;而牛你則不但受到人們的讚揚,甚至還有『忍辱負重』的美譽,這對我實在太不公平了。」
牛回答道:「我在生前就替人類拉車、耕田、提供牛奶,進而奉獻我的全身;甚至我的牛皮都要比你的豬皮寶貴,而你則必須等到死後,人類才會得到你的好處,這就是我們不同的地方。」
每一個人雖然有先天上的根機和因緣的不同,但生命的價值高低,則是由每一個人後天的努力所創造出來的。所以,當人一出生之後,就應該對生命有一個創造和安排。
生命的意義,要能對人間有所貢獻,有所利益。例如,太陽把光明普照人間,所以人人都歡喜太陽;流水滋潤萬物,所以萬物也喜歡流水。
貝多芬成名後,有一次李希諾夫斯基王子命令他到某一個地方演奏。他在傾盆大雨中步行了三英里,演奏後,寫了一封信給王子,他說:「王子,你之所以成為王子,靠的是命運和出身;我之成為我,靠的是我自己。世界上有千百個王子,但是世上只有一個貝多芬。」
同樣生而為人,生命的價值有的是來自於家族、金錢、時運,但有的是靠自己的奮鬥、辛苦。有的人不但在世的時候就能造福社會,甚至像貝多芬,生前演奏的美麗樂章,直到他死後,依然受到世人的聆賞、喝采。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本身的條件優劣,而在於對人是否有用?上千萬元的鑽石,有人獨得了以後,珍藏起來,人們並不知道它的用途和寶貴;而不值錢的石頭,以它來修橋鋪路,卻能供給普世人類的方便。所以,生命的價值究竟是要做一顆鑽石呢?還是做一塊普通的石頭呢?
一座偌大的花園別墅裏,只住了少數的民族,其它人等不容易進入;而一座路邊的施茶亭、休息站、公共廁所不及花園和高樓的價值嗎?
生命的價值,就看你自己怎樣去發揮、怎樣去表現?當人活著的時候,就要發揮生命的價值,如果像豬一樣,死後才有利用的價值,也還算是好的,就怕死後如草木一樣腐朽,只能當堆肥使用,這樣的人生價值就太有限了。
如何活出生命的價值,你能不好好的用心經營嗎?《人間福報》2000年10月16日
逆流而上
語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外國語言,長久不說,自然就會退步;讀書沒有溫故而知新,當然就會不進則退。人生,都是在「逆流而上」,不奮鬥,不精勤,當然就會後退。四果羅漢的初果「須陀洹」,中國話的意思就叫「逆流」;逆生死之流而往解脫道「逆流而上」。生死的激流容不得你片刻停止;你不能向前,當然就會後退了。
近來社會上有許多人,為事業做出種種的努力,可是受了一些挫折,遇到一些障礙,他就放棄了努力向前。正如海洋裏的逆流,不容許你稍稍停止;你放棄了努力,你的事業當然就會被人迎頭趕上,你不力圖振作,即使不在逆流中覆沒,也會從此一蹶不起。
合夥投資的經營伙伴,沒有為事業打拼,只想分紅、分利,老本分光了,當然事業就解體了。所以商場中流,要不斷的投資,不斷的增資,才能逆流而上,才能經得起逆流的衝激;經得起時空的考驗,才能成就另外一番天地。
即以開一間小店來說,只希望三個月、半年就能一本萬利,這是太如意的算盤了。初開的小店,在風雨中成長,在逆流中前進,不計畫一年、二年、三年的奮鬥向前,那裏能獲得厚利呢?所謂「柳暗花明」、「峰迴路轉」,這都是在說明逆流以後的成就啊!
現在社會上分上流的社會、下流的人物,上流的社會是經過多少的辛苦艱難,他遭遇過多少的橫逆,等於蝴蝶必須經過蛹的掙扎,才能破繭而出;春蠶必須吐絲作繭,等待蛹破才能羽化為蛾。人生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要想進入上流社會,就如同舟船逆水奮進,如果沒有這種戰鬥的精神。
而屈居下流,只貪圖近利,只想沾別人的光,整日游手好閒,不肯付出勞力,當然只有自甘下流了。
世間上,你看,讀書的人,十載寒窗,到最後才能一舉成名;十年栽樹,到最後才有花果繁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各行各業無不是需要經過一番的艱難辛苦,無不是需要在人海之中逆流而上,最後才能達到成功之境!
人生是生命之逆流,發奮才能增上;人生是生死之逆流,精勤才能逆流而上。事業是個競爭之流,發展才能成功;讀書人在學海中流,要乘風破浪,有逆流而上的精神,才能學有所成。吾人只要有「逆流而上」的精神,成佛作祖都能,何況讀書、就業,又何患不能有成呢?《人間福報》2000年10月17日
上中前的人生
有一種人,一生都喜歡做「上、中、前」:吃飯喜歡坐在上首;照相喜歡坐在中間;走路喜歡走在前面。你有注意到,在你左右身旁的朋友裏,有這樣的人嗎?
吃飯坐在上首,表示自己的地位;但是也要知道,自己的修行能夠讓人「眾星拱月」嗎?照相坐在中間,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別人「心悅誠服」嗎?走路走在前面,大家都「心甘情願」尾隨你而進嗎?否則「上、中、前」你就必須謹慎考慮,如果不當的座位,你坐在上面,不只是座椅上有針有刺,可能今後在別人的心中,就把你踢出心外了。照相不當坐於中間,你不敬人、不謙虛,可能就會失去別人的擁戴了。走路好走在前面,至高至大,不懂得敬老尊賢,不懂得謙虛讓道,尤其少年得志,前面的阱坑,前面的危險,就夠你消受的了!
我們看到吃飯的時候,大家推來推去;誰坐上首,固然大家自謙,但主要的,也是因為不敢冒然的嘗試上首的風寒。不過,如果過份的謙虛,也會給人譏為虛情假意,因此,不禮讓固然不好,太過謙讓,也會流於虛偽,能夠進退有據,才是中道。
照相坐在中座,是家長,當然坐於中座;是首長,當然坐於中座,是領導,當然坐於中座。中座者,是實至名歸之位也!如果是身份不對,強擠於正中,還沒有修到做中流砥柱,中興棟樑,你衡量自己承受得起嗎?
走路走在前面的人,前面都是領導、領袖、長者、貴賓,如果不當前而前,這不是走在前面,以後別人就會把你甩到後面去了。
人,不要先做「上、中、前」,要先由下而上、由偏而中、由後而前;下面的基礎不厚實,你不能往上、往高,因為高處不勝寒。你不從偏處做起,一下子就擠入到核心,光芒四射,你有儲蓄那麼多的光電嗎?後方的資糧充足,後勤的準備完善,我們才能漸漸的走向前方。
溈山禪師雖是開宗立派的一代禪師,卻一直都有「居下如土」的精神,他甚至連所發的願,都希望做一隻為眾生服務的老牯牛。可見一個人必須積聚萬千的服務功德,才能成為上首菩薩。
社會上許多創業成功的大企業家,不都是從外務員、推銷員做起,而後才功成名就的嗎?所以,立身處世也好,成功立業也好,先要安於幕後,等到自己的表現慢慢被人肯定,所謂A「龍天推出」,屆時因緣成熟,即使你不想向前,別人也會擁戴著你,推向上、中、前。《人間福報》2000年10月18日
慌張誤事
辦事時,有人容易緊張,有人自在從容。如果事情快速成辦,限時完成,這是理所當然;但不能緊張,因為緊張,必定難以周全。
從容做事,按部就班,一一成辦,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從容不是緩慢,不是拖延;如果因循苟且,浪費時日,這也是辦事不力。最好的辦事態度是從容而不拖拉;慎重而不緊張。
人,一到緊張的時候,說話就容易顛三倒四,做事也容易手忙腳亂。緊張容易出亂子,例如拆錯信件、接錯門鈴、誤吃藥物、以醋當酒等。甚至,駕駛車子如果過份緊張,往往在緊急的時候踏錯剎車板,反而踩到油門,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話說有一位生性容易緊張的媳婦,一日接到娘家帶來口信,說有急事。這位媳婦一聽,立刻從床上抱起孩子,爬腿就往娘家跑。
途中行經一片冬瓜田,不慎被瓜藤絆了一跤,抱在手中的孩子也隨著跌離到瓜田裡。自己先是一骨碌的爬了起來,摸摸孩子,趕快抱起來又跑。跑回到娘家一看,不是孩子,竟是冬瓜一個,不禁悲從中來,痛哭失聲。
娘家的兄長先是對她安撫一番,然後陪同趕回冬瓜田裡尋找孩子,那知遍尋不著,卻找著了一個枕頭,這個枕頭原來是她當初錯抱的孩子。憂心如焚的媳婦,百般無奈,只得又再抱著枕頭先行回家。回到家裏一看,發現孩子正安然的在婆家的床舖上酣睡著。婆家人等聞言,不禁啞然失笑,一旁的叔叔也忍不住的說:「嫂嫂,你真是太緊張了!」緊張大嫂的名號,因此不逕而走,就此聞名於世。
像上面這個緊張的例子,在我們平常的生活裏,每天也不知道要發生多少起呢!有的人,為了等朋友的信件,精神恍惚,終日不得安寧;有的人為了股票漲落,緊張徬徨,覺得時間漫漫,不知如何渡過?更有人為了一件事,急得大汗直流;還有一些人,在忙亂中顧此失彼。所以,不管慌張也好,緊張也罷,總會耽誤好事。
人,遇到事情必須冷靜思考,因為緊張,說話必有錯亂;因為緊張,做事必有誤判;因為緊張,身心必會失衡;因為繄張,事理必然不明。慌張誤事,豈可不慎!
《人間福報》2000年10月19日
美麗的世界
世界美不美?世界很美!
你看!山巒巍峨,樹木蓊鬱,群鳥和鳴,野獸遊走;大自然的擁有,充滿了無限的生機!你看!海洋蔚藍,浩瀚無際,旭日晚霞,海天一色;大自然的景緻,氣象萬千,美不勝收。
走在高速公路上,平坦寬大,好不舒暢;行進羊腸小徑,彎彎曲曲,別有情緻。
鄉村裏,炊煙裊裊;田野間,牛羊吃草,好一幅美麗的人間畫面!社會上,車水馬龍,行人來往,社會繁榮,充滿了生動的活力。工廠裏,機聲轆轆;貨櫃車上,滿載著產品,拖往海港,運輸他國,好一片經濟繁華的景象。
學校裏,書聲朗朗,歌聲昂揚,一片安和樂利的社會,多麼叫人嚮往。家中親人,早起各自上班,傍晚像鳥兒一樣,相繼回巢,家人團聚,閒話家常,大家互敬互愛,多麼美好的甜蜜家庭啊!
三餐飯菜豐富,感念得來不易;飲食簡陋無味,學習佛門「鹹有鹹的味道,淡有淡的滋味」。受人尊重,我心謙虛,面對世態炎涼,何妨學習禪師的「榮的由它榮,枯的任它枯。」
出外旅行,住觀光飯店,覺得真如天堂;髒亂小屋,感覺能有容身之處,非常難得。好的朋友,視如聖賢,我心尊敬;壞的朋友,引為借鏡,深自警惕。
人生,能有一技之長,有時候書畫一幅,有時候田園蒔花刈草,平時無事,到公園裏散步,或者和朋友通個電話,學習服務人群,對公事多一份熱心,何等安忍自在!
聽到人家讚美我,感謝別人的好心好意,愧不敢當;聽到別人的批評,謝謝他的指教,我心領受。凡事往好處想,世界何其美麗!
其實,不要光只是看到外在的世界美麗,我們應該要建設自己內心美麗絢爛的世界!心美,世界到處都美;眼中所看到的是美景、耳中所聽到的是美言、心中所想到的是美事;正如《維摩經》說:「心淨則國土淨」,《華嚴經》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一切諸法,皆由心造,吾人能有一顆慈心、善心、好心,最為重要。
美麗的世界,美麗的人生,吾人何不來締造自己內心美好的世界呢?
《人間福報》2000年10月20日
學習認錯
一般政壇裏的官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死不認錯」。
「死不認錯」也是中國人的通病!生活裏,即使犯了再大的錯誤,他總要藉故找出許多的理由來掩飾自己的過錯。例如,一場會議,約好十點開始,他遲到了半個小時;遲到半個小時就應該認錯,可是他不但不肯認錯,還要找出種種的理由,諸如:今天路上塞車;我剛要出發又接到一通電話;我要出門時剛好有客人來訪;出門時下雨了,我一時找不到雨傘等等。總之,他找出種種的理由,表示遲到是應該的,他並沒有錯。
但是,在道理上講個人的理由,並不能獲得別人的同情,因為十點開會是大家共同的約定,因此你就必得準時到達才對,否則就要認錯。
認錯是美德!佛教有一個最好的教育,就是「學習認錯」;孔門有所謂「每日三省吾身」,而佛門可以說時時都在反省認錯。
我對父母孝順不夠,就要認錯;我對朋友幫助不夠,就要認錯;我對兒女教育不夠,就要認錯;我對國家社會奉獻不夠,我就要認錯。甚至在一日之中,今天早上遲起,就必須認錯;上班遲到,就必須認錯。今日對公事沒有辦得盡善盡美,就要認錯;對家庭照顧不周,就要認錯;我受別人的恩惠而沒有報答,就要認錯;我在人際生活中有一些照顧不周到的地方,讓別人對我心生不滿,我就要認錯;我過份的濫用資源,就要認錯。
認錯,可以進步;認錯,可以增德。認錯要會懂得反省;懂得反省認錯,才能增加力量。
儒家所謂「過則勿憚改」,所以有過不怕改;唯有勇於認錯,勇於改過,才能自我更新。真正的認錯,沒有很多的理由;懂得認錯,不要加以掩飾。所以佛門講「發露」,能夠加以發露懺悔,才更是美德。
人的一生,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例如學習知識,學習技能,學習處人,學習處事,尤其要「學習認錯」,這是人生的一大重要課題,有待吾人用心學習!
《人間福報》2000年10月21日
落地生根
美國國慶遊行的時候,華人在參與遊行的隊伍中,喊出一句口號,令人非常感動:「我是美國人!」
很多人移民美國,手持美國護照,身受美國的養老金等福利,但是他說他是中國人。在美國的國家裏,你說你是中國人,讓美國「國中有國」,他們怎麼能夠接受呢?所以華人在美國有百萬以上的移民,卻不能發揮力量,就是因為在美國還要做中國人;既做中國人,為什麼又要享受美國公民的權利呢?
所以,現在華人也有了覺醒:既來之,則安之;在一家,保一家;在一國,保一國,既然在美國,我們就要有「落地生根」的打算。我是美國人!能夠直下承擔,這是非常的難能可貴。
中國人移居美國,可以稱為「美國華人」,但不可以稱「中國人」。常聽華人見到一些美國老外,就說:「外國人來了!」聽得懂中國話的美國人幽默的說:「喂!誰是外國人啊!」所以有時候誰是本國人?誰是外國人?立場都沒有弄清楚,怎麼能夠在當地受人重視呢?
「落地生根」的思想,就是要我們融入當地的社會。華人在各個社區,各自為政,自成集團,對於當地社區的聯誼、活動、公益,毫不關心,如此想在美國成為主流社會的份子,還有待大家的努力。因此,希望拿美國護照的人,大家都能勇敢的說:我是美國人。
現在在台灣,大家也是為了誰是台灣人,誰是大陸人,一直爭論不休。在台灣出生的人,已經活到五十歲了,從來沒有到過大陸,也說他是大陸人,這實在是太不倫不類了。
基本上說,台灣人都是中國人;中國人在台灣的,也都是台灣人,不應該有省籍的情結。在台灣,多少大陸的男士,娶了台灣的老婆;多少台灣的女人嫁給大陸男士做妻子,他們所生的後代,究竟是大陸人呢?還是台灣人呢?
所以,今天大家都是新台灣人,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大家不可以再用省籍的情結來分隔台灣人、大陸人,否則實在是台灣的罪人。
人,應該擴大自己的領域,擴大自己的世界,今天整個人類的思想,應該把地球看作是「地球村」。大家要做「地球人」,在地球村上,共同和平的生活,彼此攜手合作,相互包容。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共為人類的和諧,好好努力吧!
《人間福報》2000年10月22日
人生三十歲
有一段「人生三十歲」的寓言,可以發人深省!
在地獄裏的審判大會上,犯人趙大,聽見閻羅王驚堂一拍,喊道:「趙大,你在人間,為人正直,樂善好施,守道有德,信仰因果,讓你到人間繼續做人,壽命三十歲。」趙大聽後,叩頭謝恩,站在一旁。
閻羅王又再驚堂一拍:「秦二聽著,你在人間,自私愚昧,不明真理,邪見執著,懶惰懈怠,著你到人間,做牛做馬,給你三十年歲月。」秦二一聽,大驚失色,對閻羅王說:「還有十五年怎麼辦呢?」做人的趙大立刻跪下,對閻羅王說:「牛的十五年壽命,給我吧!」閻羅王承認,所以人的壽命從三十歲增加到四十五歲。
閻羅王又再驚堂一拍:「孫三你在世上欺善怕惡,不明因果,一世愚忠,著到人間做狗,壽命三十歲。做狗的孫三一聽:「閻羅王,做狗只能吃剩飯剩菜,每日替人看守門戶,還要被人吆喝棒打,太苦了,我只要十五年就夠了!」趙大一跪:「閻羅王,狗的十五年壽命也給我吧!」人,於是從四十五歲增加到六十歲了。
閻羅王又再驚堂一拍:「李四,你在世為人狡猾,不務正業,為非作歹,魚肉鄉民,著你到人間做猴子,壽命三十歲。」猴子李四大驚:「閻羅王,猴子住在山中,日晒風吹,饑寒交迫,每餐只以水作食,還要時時,害怕獵人的弓箭,每日恐怖為生,我只要十五歲就夠了。」趙大又說:「閻羅王,猴子的十五年也給我吧!」所以,人可以活到七十五歲了。
這個故事中,屬於人的壽命只有三十歲,所以人生的美好歲月,只有三十年;其他的則是為兒女做牛做馬為兒女吃剩飯剩菜、為兒女倚門望歸,甚至為了苟且偷生,日日恐怖死亡。因為,三十歲以後的歲月,本來就是屬於牛馬、狗兒、猴子的生命啊!
吾人在世間上,要活出真正的生命來;要有智慧、正直、善良,不能為非歹,因為人生三十,一切都在因果之中啊!《人間福報》2000年10月23日
我的最愛
有一句話說:「只要我歡喜,有什麼不可以?」這是一句大錯特錯的話,誤導了多少的青少年,成了多少年輕人行為偏差,陷入到不拔之地!
「只要我歡喜」,如果不正當,就是有很多的「不可以」!你歡喜殺人,你可以殺人嗎?你歡喜竊盜,你可以竊盜嗎?你歡喜搶劫,你可以搶劫嗎?你歡喜遊蕩,你可以遊蕩嗎?你歡喜不孝順父母,你可以不孝順父母嗎?你歡喜不和睦朋友,你可以不和睦朋友嗎?
你歡喜的,如果是不道德的,是不仁慈的,是不合法律的,就是不可以,不能因為你唱了歌,說了話,你就可以「只要我歡喜,有什麼不可以?」這是毀滅性的語言。
我不歡喜的,有時候也不能不做!你不歡喜讀書,你能不讀書嗎?你不歡喜工作,你能不工作嗎?你不歡喜勤勞,你能懈怠偷懶嗎?你不歡喜誠實,你能謊話連篇嗎?
不歡喜的,只要是好的、善的,你也要忍耐自己,要去學習歡喜!合理的,你要歡喜;不好的,即使你歡喜,你也要忍耐,不可以歡喜。
如果把「只要我歡喜,有什麼不可以?」?改成「只要我的最愛,是對人有幫助的,對人有利益的,對人有成就的,有什麼不可以?」或者改為「只要我的最愛,沒有人反對,沒有人批評,沒有人指責,我為什不可以歡喜?」
世界不是我一個人的世界,社會不是我一個人的社會;大家共有的世界,世人共有的社會,所有的一切,都由不得我個人歡喜不歡喜、最愛不最愛!我的歡喜,也要別人歡喜不歡喜?我的不歡喜,也要看別人歡喜不歡喜?
歡喜,要合乎道德的歡喜;歡喜,要合乎法律的歡喜;歡喜,要合乎大眾的歡喜;歡喜,要看你正當不正當?最愛,也要看你正當不正當?正當的,才可以歡喜;正當的,才可以做為「我的最愛」!《人間福報》2000年10月24日
速食文化
由於科學的發達,交通電訊便捷,大大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致使在廣大無邊的空間裏,令人有「咫尺天涯」之感。尤其現代人為了爭取時間,在無限的時間裏更是分秒必爭」,因此發明了許多的「速食己成為現代人類生活的主流。
速食的發明,現人為此沾沾自喜,以為一包泡麵,只要二分鐘,就有美味可口的飲食。其實,成為泡麵的前段因緣,不知道要花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辛苦,我在享受這美食的結果,有想到別人的辛苦因緣嗎?一個漢堡,只要花幾塊錢,唾手可得;然而成為一個漢堡的因緣,是多少的汗水,多少的辛苦,才值你的幾塊錢,你認為速食是對你有價值呢?還是沒有價值呢?
你要吃粥湯,只要鋁薄紙一撕,開水一沖,即刻有香噴噴、熱騰騰的稀粥清湯供給你。甚至不只是快速的飲食,現在連衣服也都有紙衣紙褲,穿用之後即可丟棄。從速食文化的延伸,我們可以感覺得到,現在整個世界也都快了起來。世界五大洲,過去乘船要一年半載,現在噴射機,朝發夕至;過去一封信函,所謂「家書抵萬金」,那是因為幾個月才能寄到。現在「限時」、「快遞」,甚至電話、電腦、網路等,真是「天涯若比鄰」。
一場歐洲的足球賽,透過轉播,在世界各個角落觀賞,都如同親臨現場觀看一樣;在台灣的中天電視台播出的節目,即刻可以傳送到世界的家家戶戶裏,現在整個宇宙世間,好像已經沒有了時間、空間,因此就有人喊出「三度空間」、「五度空間」。
從古以來,大家都希望「快速」,所以在佛教裏才有波斯匿王希望他剛出生的公主能夠「立刻長大」,的愚癡故事。其實世間上沒有立刻長大的道理,即使現在有「速食」的飲食生活,但是人的生命沒有「速食」,不能快速求得。
在佛教裏,講到時間都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講到空間都是此方、他方、十方無量世界;講到人間,都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也是無量無數。所以「速食」不管如何快速,等於佛教說:「少壯一彈指,六十三剎那」;今後當時間快得不能計算時,也只有以佛教的「一剎那」來計算了。
在空間方面,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是光、是電,可是人的心念更快,心力「一念三千」,一念「十方國土」,去來迅速。現在人類已經登陸月球,在未來的太空時代,或許也需要用「一念三千」才能計算。
所以,世間所有一切,終究還是都在佛法之中,不管「速食」如何發展,在無限的時空中,它究竟還是快不過「一剎那」!《人間福報》2000年10月25日
行立坐卧
《學佛行儀》裏:「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卧如弓。」人生的「四威儀」不一定學佛的人要如此,其實每個人的生活上,都應該要有此「四威儀」。
我們和人初次見面,但看他的氣質和行儀,大致就能知道他的素養與教育程度了。所謂「行儀」,就是指在行立坐卧上所表現的言語動作是否威儀有禮,行止進退之間是否得體有分。
當一個國家要派遣外交人員到其他國家當使臣,必先訓練他的外交禮儀,尤其行立坐卧之間,不可失去一國國民應有的教養。
一個家庭裏,父母從小就教育兒女,對人要有禮貌,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尤其行立坐卧的規矩,這是做人最初應該學習的一門重要功課。進了學校,老師對學生的教育,不只是知識上的傳授,生活上的教育同等重要;所謂生活教育,就是在行立坐卧上應有的禮儀。
現代的青少年教育出現了問題,大都是因為不重視生活教育,例如走路沒有走路的樣子,甚至坐無坐相,站沒站樣,睡沒睡姿,所以就不像一個人的樣子。
在一般人家所豢養的動物,所謂好的貓狗都不會亂走亂睡,好的竉物也都能養成聽話的習慣,何況萬物之靈的人類,如果沒有很好的行儀,怎麼能成為人呢?
然而我們現在的社會,經常看到要選中國小姐了,才知道要訓練她的禮儀;要選中國先生了,才懂得要他注意儀表。其實,行立坐卧也不只是外表,所謂鸚鵡學叫,總不是人的聲音;猴子學樣,總不是人的樣子。行儀必須誠於衷,才能形於外;行立坐卧必須要從內心的心念、思想,發展到成為習慣,如此表現到行為的外相上來,才能合乎自然。所以,平常的人沒有把行立坐卧的威儀教養成為習慣,到了臨時,呆女婿去見丈母娘,總會露出馬腳的。
過去禪門裏,揚眉瞬目都有教育,吃飯睡覺都有佛法,因為久經修行的歷練,一舉手,一投足,都合手美的威儀,所以衣食住行是佛法,行立坐卧是佛法。
理學家程頤曾在一次見了佛門排班過堂用齋的庠序隊伍後,大嘆「三代威儀,盡在此中矣!」此即人間的佛教、生活的佛法,從行立坐卧間,即可嗅到它的芬芳,感受到它的美妙。因此,懂得佛法的人,行立坐卧間,無一不是修行。
《人間福報》2000年10月26日
一滴水的價值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滴水可以穿石。」一滴水,可以滲透土壤,崩塌一座山;一滴水,可以匯聚成流,形成江河大海。
一滴水,澆在花草上面,花草受了滴水的滋潤,可以吐露芬芳;一滴水,送給焦渴的人,焦渴的人如獲甘霖。我們不可以因為滴水的微小而予以輕視,澎湃的江河海洋,都是滴水的匯集;曠野的森林草木,也都是靠著滴水的滋潤,它才能生長茂盛。
日本有一位禪師,為師父洗腳而盛了一桶水。師父沒有用完,他就把它隨意一倒,師父呵斥曰:「你這麼糟蹋萬物的價值,一滴水,可以救活生命;一滴水,可以滋潤枯渴;一滴水,可以成為海洋;一滴水,可以流於無限。你怎麼可以把未用完的半桶水,就那麼輕易的犧牲浪費?」聽了師父的訓誨後,禪師汗流浹背;為了記取師門的教訓,從此改名「滴水」,以誌不忘。滴水禪師後來終於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偉大人物。
平常我們也常說:「滴水之恩,湧泉以報。」這是多麼美好的人際關係啊!想到吾人在世間上,我們所承受外來的恩惠,豈只是「滴水」?可以說,山河大地,萬種的恩情都聚集在我的一身。
我人的一生,父母的養育之恩,豈是滴水能比;師長的訓誨,真是法海深恩。親戚朋友給我們的關懷鼓勵;士農工商供給我們的日常所需。我要散步,左右城鎮都有公園;我要走路,到處都是平坦的大道。公共汽車的司機,帶我到目的地前去訪友;郵務人員的奔波,把我的信函送到遠方。想到一通電話傳達情誼,電話的工程是多麼浩巨;想到一盞燈光的照明,電訊人員翻山越嶺,架設電線是多麼的辛苦。我要購買東西,商場上應有盡有;我要吃飯,桌上的佳餚,美味可口,令人滿意。所謂「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我們所承受來自於親人眷屬、社會大眾這麼多的點滴因緣,才能安然生存,所以「莫以滴水而可輕,勿以善小而不為」。
一滴水,是三千大千世界的力量所積聚;一點小善,也是我的全部心意所成就。我的一點小小心意,一樣可以供養給十方法界,供養十方大眾。所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滴水之恩,湧泉以報,誠不虛也!《人間福報》2000年10月26日
多少不計較
「親兄弟,明算帳!」人,總有計較的心理;尤其「你多我少,我多你少」,彼此相持不下,造成了人與人之間多少的糾紛。
你看,兄弟反目,朋友絕交,不都是因為計較多少嗎?一般人認為,分得少是吃虧,分得多是佔便宜。
其實,多少不是在於物質的數量,而是在於本身的心量和道德。晚娘怕自己的親生兒子負重,叫他挑擔稻草;對於前妻所生的兒子,則叫他挑擔磚塊。一陣大風吹稻草被吹得無蹤無影,而磚塊絲毫不少,誠所謂「人算不如天算」。
話說有一戶人家,父親逝世時,留下了十七頭牛,遺囑上寫明,三個兄弟分家,其分配的方式是大兒子得二分之一,二兒子得三分之一,小兒子得九分之一。
十七頭牛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或九分之一皆非整數,令三個兒子非常的苦惱,甚至發生口角,天天吵架都不能解決問題。鄰居有一位長者,每天看這三個兒子吵鬧不休,就自動將自己僅有的一頭牛送給他們,告訴他們說:「這一頭牛送給你們,你們就好分家了,免得你們為了多少而計較爭吵。」十七頭牛加上長者的一頭,共十八條牛,大兒子應分得的是二分之一,得九條牛;二兒子應分得三分之一,是六條牛;小兒子應得的九分之一,是二條牛。三兄弟所分得的是九條、六條、二條,正好是父親給他們的十七條牛,一頭也不多,一頭也不少。但是剩下了隔壁長者的那一條牛,於是三兄弟又把這條牛還給長者。長者絲毫沒有損失,反而替三兄弟解決了問題。
自古以來,凡是有德之家,兄弟分家都是互相謙讓;凡是無德之家,往往為了爭奪財產而兄弟鬩牆,骨肉相殘。其實,自己所分得的為數是多是少,分得多的人,也不見得成功,分得少的人,也不一定會失敗。所謂成敗,在「多少」之外,必然另有原因。
所以,多少不是在數量上能絕對計算得清楚的,要用道德、心量和人情義理,從不比較、不計較裏面,才能圓滿解決。《人間福報》2000年10月28日
相互體諒
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不是一起吃喝,一起玩樂,一起郊遊,一起戲鬧;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體諒、互相信任、互相了解、互相包容,這才是可貴的情誼。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父母兒女,有丈夫妻子,有長官部屬,有親屬朋友;人際之間的各種關係,都要靠「體諒」來維繫,如果有任何一方缺乏「相互體諒」的情操,則彼此的關係就會如同火爐上的冰塊,不能安全長久。
人和人相處,因為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愛好,不同的習慣,不同的想法;很多的不同,如果沒有「體諒」的潤滑,這許多的不同,如何能融和呢?
父母因為自己未能讀書識字,寄望兒女能爭氣,因此盡力栽培,即使當典家財田財,也要供給兒女讀書。這是因為父母體諒兒女的前途、兒女未來的成就,因此自己節衣縮食,總是心甘情願的培育兒女成長。兒女也要體諒父母的苦心,如此才能勵志感恩,奮發有為。
妻子在家操持家務,一肩挑起教養兒女的責任,因為她體諒丈夫在外奮鬥辛勞,不時給予慰問、讚美,能夠互相體諒,家庭才能和諧、美滿。
現在台灣的警察,每日服勤時間長久,所負的任務艱鉅又危險,如果沒有家人的體諒,他怎能安心做人民的保母?
計程車司機,從早到晚,大街小巷,紅燈綠燈,不但要忍耐塞車的焦急,有時還會受到旅客的抱怨,如果回家再沒有家人的噓寒問暖,如何能有很好的情緒生活?
所以,不管警察也好,計程車司機也好,乃至所有的公教人員、工廠員工,都需要他人的體諒,需要他人給予包容,給予鼓勵,才能有再出發的精神。
體諒之道,要能為對方設想,要能彼此互換立場;凡事要有建設性,因為體諒不只是消極的不計較,更要積極的施與歡喜,給予尊重。能夠有「人我一如」的想法,有「自他平等」的精神,更能相互體諒。
互相體諒的夫妻,必定相親相愛;互相體諒的親子,必定相互感謝;互相體諒的主從,必能彼此扶持。因為有體諒,人間才能有情有義;因為有體諒,生命才能有光有熱。如果沒有體諒,父母子女都可以反目成仇;如果沒有體諒,長官部屬都可能勢如水火。所以,人與人之間,相互體諒是多麼的重要啊!《人間福報》
2000年10月28日
言行的考察
有一天,蟬、麻雀、蝴蝶、蜜蜂、烏龜,牠們聚集在一個花園裏,各自述說自己的生活感想。
蟬:「金風未動儂先覺,暗送無常死不知。」麻雀:「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蝴蝶:「寧為花下死,做鬼也風流。」蜜蜂:「採得百花成蜜後,一年辛苦為誰忙?」
正當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慨嘆時,捕鳥的人聽到了吵雜的聲音,即刻灑下羅網,把蟬與麻雀、蝴蝶、蜜蜂都一網打盡。旁邊的烏龜看到了,把頭伸出來,東張西望,幸災樂禍的說:「是非只為多開口」;話音甫落,有個童子張開彈弓,射來一顆石頭,正好打中龜頭,烏龜痛苦難忍,將頭一縮,說道:「煩惱皆因強出頭」。
從這一段趣談,我們就聯想到,社會上的工人、商家、農夫、學者、將軍、藝人、公務員等,他們也都各有職業,各有自己的人生心得。他們與政府也有如下的一段對話:
工人首先說道:「我們不為己利,生產報國。」政府於是下令:「這正是工人的職責,你們趕快進入工廠工作吧!」
商人接著發言:「我們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政府即刻指示:「供應物品,務使貨暢其流。」
將軍勇氣十足的說:「我們身先士卒,馬革裹屍。」政府大喜:「趕快開往前方,為國報效。」
學者慷慨激昂的說:「我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政府立即給予獎賞:「應該如此!」
藝人也跟著表態說:「我們聲音美色,奉獻觀眾。」政府馬上發動藝人:「你們趕快參加勞軍,做各種表演。」
農夫也不甘示弱,就說:「我們播種耕耘,農業救國。」政府聽了,趕快呼籲:「春耕夏種,正是其時。」
公務員最後說:「我們力疾從公,為民公僕。」政府就說:「朝九晚五,應當如此。」
由上觀察,是一網打盡呢?是中彈而亡呢?是美言之下,甘願犧牲呢?網捕者,希望手下留情;政府者,也希望真正為民謀福也!《人間福報》2000年10月30日
恩怨人生
有人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為何?告曰:人與人之間,皆「恩怨人生」而已!
一個家庭,原本都是骨肉至親,但是為了個人利益,為了財產紛爭,彼此恩恩怨怨,錯綜複雜,這不就是「恩怨家庭」嗎?
一個機關,本來都是志同道合,都有共同的奮鬥目標;但是為了升遷、名位、利益,彼此計較、比較,搞得恩恩怨怨,這不就是一個「恩怨團體」嗎?
全國人民,不是同鄉,就是同學,或是同文、同種;可是互相打擊、互相殘殺、互相攻防、互相鬥爭得你死我活,這不就是一個「恩怨國家」嗎?
世界各個國家,本來都可以和平相處,同體共生,互相幫助,互相友愛;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死傷千千萬萬,第二次世界大戰又死傷萬萬千千,可能還會有第三次、第四次世界大戰,這不就是一個「恩怨世界」嗎?
從歷史上看來,各個朝代,我怨恨你,我就領兵侵略你;你有恩於我,我就對你恩將仇報,搞得人我之間沒有是非,沒有公理,彼此不能信任。甚至今日你和他聯合攻打我,明日我和你聯手消滅他,彼此互相征伐,無有了時。
中國從三代以後,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三國紛爭、五胡十六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甚至近代的軍閥割據,這不都是一頁充滿恩恩怨怨的人類史嗎?
其實,人生不必恩怨太分明;恩怨太分明的人生,就一定能成功嗎?司馬遷說:「人有恩於我者,不可忘也;人有怨於我者,不可不知也!」所以我們要能化解怨恨。佛說「以怨止怨,如揚湯止沸」;能夠「以恩止怨」,則無事不辦。中國近代史上蔣介石的「以德報怨」,一直膾炙人口;此中所表現的正是中國人「冤家宜解不宜結」的寬恕胸懷。詩經有云:「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做人要有「滴水之恩,湧泉以報」的美德;凡事能夠「不念舊惡」,與人能夠沒有隔宿的仇恨,則所謂「恩怨人生」,又那會有什麼不可解的怨與恨呢?《人間福報》2000年10月31日
難民與移民
現在舉世各國,都有「移民」的法案;「移民」已成為現代各個國家的另外一個新問題。
在過去,國家對「移民」全無法律規範,可以說大部份遠走異國他鄉的,都是流落在外的「難民」。例如,有的人因為受不了本國的環境污染,紛紛到其他國家尋找一塊清淨的生存空間,因此有人戲稱他們是「環保難民」。
有的人,因為在自己的家鄉,事業、生活都極為艱難,就做著到其他國家「淘金」的美夢,因此,這就是「經濟難民」。
政治的迫害,古今皆有。現代各個國家都設有政治庇護的法律,很多人在感受「苛政猛於虎」的威脅下,紛紛遠渡重洋,到其它國家尋求政治庇護,這就是「政治難民」。
尤其,歷朝歷代連年的戰爭,致使可憐的黎民百姓為了逃避戰亂,東奔西躲,想要尋找一個苟延生命的地方,這就是「戰爭難民」。
以上這種種的「難民」,現在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不叫「難民」,而叫做「移民」。因居住環境而移民,為求知識學問而移民;也有經商賺錢的「經濟移民」,政治理念不同的「政治移民」,更有為了逃避戰爭的「亂世移民」。
不管「難民」也好,「移民」也罷,總之,都是因為他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問題,不得不換個地方居住。人民有居住的自由,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移民者,大都是因為他感受到自己本國的教育、經濟、政治、環境等條件,令他難以長居久安,因此不得不離鄉背井,走向異國他鄉,這就要請本國的政治領袖好好的反省了。
一個國家,如果政治民主、經濟正常、教育普及、環保優良,所謂「太平盛世」,可憐的民眾又何必要千辛萬苦的到其他國家社會去流亡呢?
俗云「金角落,銀角落,不如自己的窮角落。」凡是離鄉背井的人,尤其是流落他鄉,或者長居異國者,總認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所謂「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照說人民也應該都有一個可愛的祖國;但是,我們的祖國可愛嗎?
自古以來,我們看到「難民」的辛酸,現在的社會,我們一樣看到「移民」的苦難!各個國家的政要啊,你們應該要好好的慈悲發心,好好的建設國家,好好的改善社會,好好的留住你們的國民吧!《人間福報》2000年11月1日
憂患意識
現代是個重視教育的時代,多少父母為了兒女的教育,種種的辛苦、犧牲,有的舉家移民,或是夫妻分居兩地,只為了提供兒女良好的教育環境。現代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非常的普及、深入,然而,就是缺乏一份「憂患意識」的教育。
所謂「憂患意識」的教育,就在於一個「防」字。例如「防災」、「防盜」、「防火」、「防震」、「防騙」等。
現代人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隨時隨地,都要防備萬一。例如:出門了,要防備路上塞車;車行路上,要防備有人闖紅燈,突如其來的撞上你。婦女夜晚出門,要防患歹徒襲擊;搭乘計程車,要防備遇上色狼。甚至出門在外,要隨時告訴家人去處,以防失蹤了都沒有人知道。
平日居家,要防患門戶安全;左右鄰居要守望相助,尤其冬防時期,如《禪林寶訓》說:「重門擊柝」,以防宵小光顧。平時不要輕易讓不認識的人上門,不要隨便接聽陌生人的電話;家中火燭要隨時熄滅,要防患電線走火、瓦斯洩氣等。居家要常備醫藥箱、手電筒、滅火器等,尤其要儲糧、儲水、儲錢,以備不時之需。
平時對於世界局勢、國家大事,要隨時關心、注意;萬一社會不景氣,經濟蕭條,物價波動,或是失業了,怎麼辦?甚至防患政治的迫害,防患壞人的誣陷。有時中獎了,也要防備歹徒的覬覦;升官了,也要防患小人的嫉妒。防患伴侶外遇;防患兒女交上損友,染上惡習等,都要注意一個「防」字。
建築房屋要有「防震」、「防風」、「防地層變動」的因應措施;甚至要有逃生的「防火巷」等。人際往來也要「防騙」;防患被陌生人所騙,被朋友、同事、鄰居,甚至親人所騙。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防騙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貪。
除此,偶而外出投宿旅店,要注意逃生設備;到餐館吃飯,要注意飲食衛生等。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吾人雖然要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要有樂觀喜悅的性格,要相信人生是充滿希望、充滿美好、充滿得意、充滿光明的。我們是一個快樂的人生、歡喜的人生,然而吾人也要有「憂患意識」,不能沒有防備心,不能沒有警覺性。凡事要防患於未然,所謂「凡事預則立」,有「防」才能有「預」;有「憂患意識」的防預心,這是現實人生應有的積極態度,千萬輕忽不得。
《人間福報》2000年11月2日
平時要燒香
俗語說:「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有的考生平時不用功,到了考試的時候,才加緊開夜車;也有一些做生意的人,平時沒有結交善友,不肯與人結緣,到了要做事的時候,才急著到處求人,向人拜託。所謂「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就是意謂著:春天不播種,秋來那能有收成呢?
話說有一個長工,看到主人擁有一尊金佛,每日禮拜,心中慨嘆自己無錢,連想要拜佛都沒有機會。有一天,趁著主人不在家,自己悄悄的走到佛像前面禮拜。但是事有不巧,被主人看到了,而且厲聲責罵他:「你有什麼資格拜我的金佛?」長工不得已,後來在砍柴的時候利用一根木材,他就動手刻了一尊佛像,供在自己簡陋的住處禮拜。當主人發覺他的家中人來人往,原來大家都到他的家裏禮拜木佛。主人非常生氣與嫉妒,聲言要讓金佛與木佛比鬥。當比賽開始後,初時兩佛推擠,勢均力敵;但過不了多久,金佛漸漸屈居下風,終至不敵木佛而倒地不起。主人就責怪金佛:「為什麼你連木製的佛像都不如?」金佛說:「主人呀!你看那一尊木佛,每天有多少的信徒帶著供果前往上香禮拜,他受了那麼多的香火,自然力氣充足;我雖然是金佛,但是你每天都沒有禮拜供養,所以我敵不過木佛而不支倒地,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你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這雖然是一則笑話,但說明凡一件事的成敗,都有它前面的因緣。你平時用功讀書,自然就能金榜題名;你平時勤勞耕種,當然秋冬必定能豐收!你平時結緣助人,必要的時候,別人也會成為你的助緣。甚至即使是佛祖,也要靠平時的燒香供養:有燒香禮拜,即使是木佛,他也能勝過金佛呢!
現在台灣的民主選舉,有的人一呼百應;有的人由於平時沒有造福鄉里,沒有耕耘民意,臨時那裏會有選票呢?
也有的人,靠著先人的祖傳遺產,不肯勤勞作務;如此每日坐吃山空,怎麼能繼續富貴呢?
一個人如果希望獲得身體健康,平時就要注意運動,如果希望兒女成才,平時就要注意對他的教育,你要國家社會對你關懷,你就要愛國家、愛社會。所以,只要你平時積聚資糧,還怕沒有助緣嗎?只要你平時多燒香,自然也就不怕臨時沒有感應了!
《人間福報》2000年11月3日
人生四季
全世界的地理環境,不管南半球或北半球,大部份地區的季節氣候,都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春天和風細雨,夏天花樹繁茂,秋天景色蕭颯,冬天陽光和煦;一年四季,氣象不同,正如人生的少、壯、青、老,各有特色。
唐君毅先生便曾將人生比作四季的氣候,他說:青年如春天,壯年如夏天,中年如秋天,老年如冬天。一年四季,各有景象;人生四時,也各有所得,實在是很好的比喻。
不但季節和人生有四個階段,其實世間的事事物物,都有它的階段變化,例如「成住壞空」,就是世界的階段。世界先有因緣而「成」,接著再有年限的「住」持,然後再隨著遷流而變「壞」,最後終歸於「空」無。但是,空無並不是沒有,它又會再有成、住、壞、空,循環不息。
其實,人的身體,也有四個階段:生老病死。當其「生」時,全家喜氣洋洋;當其「老」也,眷屬萬分掛念;當其「病」了,自己驚恐擔憂;當其「死」後,家人呼天搶地。但是,死亡並不表示人生就此完結,它只是流轉,還會再有生、老、病、死。
我們的心念,也是生、住、異、滅,一刻不停。當其心中一念「生」起,種種景象,浮現腦海;當其心念安「住」一境,心不聽話,念念不停;當其心念「異」時,千事萬有,變化無窮;當其心念「滅」時,等於花兒謝了,待時再開。
所以,世界的四時、四季、四相等階段,我們是掌控不住;我們所能掌控的是人生的四時,當它屆臨的時候,我們要好好的把握和運用。
當吾人正值青年的春天,正是發芽成長的季節,我們要充實力量,吸收養份,具有仁慈之心,懷抱救世之志;當人生的夏天來臨時,正是萬物開花結果,我們要用它嘉惠大眾,散發生命的熱力,成長萬物;當秋天的人生來臨時,正是吾人成熟階段,就要將自己的所知所得,貢獻初學,以一己之生命,所謂秋收的累累果實,供養十方;當人生到了冬天的老年,即以自己一生的成就歷史,以一生的事業文化,嘉惠人間,如冬陽之和煦,這不就是萬德圓滿的人生了嗎?《人間福報》
2000年11月4日
健康與長壽
人人都希望擁有「健康」,並且還要「長壽」。
什麼是健康呢?
凡是健全的、正當的、清淨的、和諧的,就是健康。例如身體上的健康,這是人人能懂;此外還有心理上的健康,則有待吾人反省、注意,才能了知。
身體和心理的健康之外,還有情感上的健康、事業上的健康、財富上的健康、人我關係上的健康、宗教信仰上的健康。所以,一般人即使擁有心理上的健康,若沒有以上這許多其它的健康來陪襯身體的生存,那就是人生有了缺陷,並不算是一個健康的人生。
什麼是長壽呢?
長壽,不只是肉體上能活到八十歲、一百歲,便叫做「長壽」。「龜鶴延齡」應該是長壽的動物;松柏千年不凋,也是長壽的植物。然而,龜鶴、松柏長壽之後,對人間的貢獻究竟有多大呢?所以,除了肉體的壽命久長之外,我們還須要有言教上的長壽、工作上的長壽、名聲上的長壽、道德上的長壽、智慧上的長壽、和諧上的長壽。
長壽,如果只是肉體生命的延長,而無言教、工作、道德、智慧、和諧等精神作為生命的內涵,其實長壽也是沒有什麼價值的。
一般健康的人,被人批評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你說,這種健康又有什麼價值呢?可見所謂「健康」,必須是身體上、心理上、精神上、事業上等各方面都要健康。例如,感情不健康,即使是身強力壯,也不會幸福;信仰上不健康,所信非法,也不會如意!
說到長壽,就算彭祖活到八百歲,而歷史上有他貢獻社會的記載嗎?可見立功、立德、立言,才是真正的長壽;一如佛教的有慈、有悲、有喜、有捨,才是真正的長壽。
吾人要求健康,不如求健全更好;吾人要求長壽,不如求無量更好。因為,健康並不代表健全!地痞流氓,專做壞事的人,你說他不健康嗎?百歲以上的人瑞,無所事事的耄耋老人,他們不是很長壽嗎?可是他們有何益於社會人間呢?
所以,凡是想要健康、長壽的人,對此道理不能不知,不能不注意啊!
《人間福報》2000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