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一九八九年,證嚴上人發表了第一本著作「證嚴法師靜思語第一集,」出版以來,匆匆已經第十個年頭,一九九九年了。
一九六六年,證嚴上人開創了慈濟世界,「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志業,一路走來,也已經第三個年頭,一九九九年了。
無論是過去十年裏,還是過去三十三個年,世界的變化很大。
沈浮在變化裏,匆匆忙忙的;全球的人類,已經共同擠到西元二千年的門檻外了。
大家探頭望進二千年的門裏,也望著二千年以後的未來,試圖探尋,西元二千年以後,我們將會去到那裏?
隨著「千喜年」步伐急促地靠近,人們不安地探詢,何處以我們到讓我們「心安」的答案?
然而,現代社會一般的價值觀,所能提供給我們的答案,似乎除了造成「忙碌」與「慌亂」以外,也不容易再有其他了。
社會上,如此焦急、忙亂,不安的心情,總是讓上人深覺心痛;因此,只要上人在花蓮,無論如何疲累,在許許多多天未破曉的清晨,總會聽見上人輕聲透過靜思晨語,試圖喚醒沈醉的夢魂,撫慰不安的心靈。
就像音符一樣精煉,十年來,這些清晨的話語,譜成一本又一本的著作。
每天,全球各地,總有數不完的訪客,志工與志業體同仁,懷抱著疑慮與這安,殷殷期盼上人開示。
如此疑慮與不安的心情,也總讓上人內心不忍;因此,無論多忙,上人總是耐心而慈悲的教誨,試圖輕柔的以智的話語,撫慰不安的心靈,拔除苦痛的根源。
就像利劍一樣的精確,十年來,這些堅定與柔美的智慧話語,解除了無數煩惱心靈的苦痛與焦躁;也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化成一本又一本簡單易懂的著作。
十年來,上人的著作,超過了二十冊。
無數的失望生命,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回頭;
無數的禁錮心靈,因展讀上人的書而開放;
許多的破碎家庭,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和樂;
許多的美善因緣,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具足。
因此,站在這跨越「千喜年」的關鍵時刻,為了讓不安的社會與煩惱的心靈得以平安自在,靜思文化有責任將上人過去十年出版的著作,逐一校對,稍加增刪;並結集成套,以虔誠的心,全球發行。
虔誠祝福,全球的讀者們,「心安」。
結集成套,分三階段出版:
一九九九年五月,全球慈濟日,出版平裝套書二十冊;
其中,佛與系列五冊,人生系列十五冊。
一九九九年八月,出版精裝佛典系列套書五冊。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跨入西元二千年的最後一個月,出版靜思語系列七冊:
其中靜思語第一及第二集,平裝精裝同時出版;
此外,五冊中英文對照的口袋型迷你靜思語,也同時平裝出版。
靜思文化,藉著一九九九年〖證嚴上人著作,新版集結發行〗,能在感恩的心中,享受「心安」的無限寧靜與幸福。
靜思文化謹識
自序
釋證嚴
何謂「菩薩」?是否一定要能「飛天遁地」才是菩薩嗎?
所謂「菩薩」,並不是指土雕木刻的形像,也不見得要飛天遁地:真正的「口薩」,是不畏心勞身苦而能濟世救人的人。
近這幾年來,天災人禍頻傳,如:最近因「聖嬰氣象」於中國及中南美洲……等國家,帶來特大豪雨,造成世紀性異常嚴重的洪澇大災害。我們可深切體會到人生無常、國土危脆。還有去年(八十七年)的「瑞伯」、「芭比絲」颱風接連襲臺,帶給各地不少災禍;還有大陸長江水患、中美洲各國受颶風重創……很感恩慈濟人!哪有災難,他們都會及時現前、盡心幫忙,發揮救人的良能,這就是菩薩。
有一句話說:「菩薩所緣,緣苦眾生」正因為世間多苦難,才需要人間菩薩;若沒有苦難的眾生,哪有菩薩呢?一切都是相對的。所以,我們要好好愛惜自己的慧命、珍惜這分緣——能得人身,得聞佛法,應培養慈悲、行於菩薩道上。
佛陀告訴我們:「心凈則土凈」一念之間,就能遞遊十法界。是不是要成佛、當菩薩?或是甘願做凡夫、墮落三惡道?都只在一念「心」啊!
當我們看到眾生遭受苦難時,因不忍心而身體力行去幫助,這個時候就是菩薩。然而,普天之下人海眾多,有多少人肯發菩薩心?其實,當菩薩一點都不難,只要有心,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人間活菩薩」。
菩薩道看似綿長、難行,但是如果能勤於植好「因」,結深好緣;我常說,只要緣深,不怕緣來得遲;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遠。真正有心去走,再長遠的路,都有到達的一天。因此,本書收錄七十九年講述之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及法雲地等「菩薩十地」的內文,希望大家做一位能幫助人的「人間菩薩」,共為「凈化人心」而努力;如此,則「人間凈士」指日可期!
第一地 歡喜地
學佛,一定要經過「菩薩十地」這十個階段。「地」是基礎的意思,第一個基礎階段就是「歡喜地」。要做一位歡喜地菩薩,須具備什麼條件呢?
首先要培養歡喜心,也就是愛心、慈悲心;有了慈悲心,就願意施捨。不管出力或是物質的佈施,抑或以自己所體悟的道理去改變他人,都要從歡喜心和愛心開始,然後才能「捨得」,包括舍出金錢、物質與時間。如慈濟四大志業能夠成就,就是因為有許多的護持者能生歡喜心,才有今天的規模。
不過,當然不是保持三、五日的歡喜付出,就算是歡喜地菩薩;而是要經過長時間來考驗。不只是這一世,還有無數的來生來世,都要常常培養這分真誠的歡喜心。
勤修「戒、定、慧」
如何才能保持歡喜心?那就要先息滅貪、瞋、癡。我們會有煩惱、情緒沉浮不定,都是由於不能滿足而生起不歡喜的心念。人與人之間,常常會為了一些成見、分別心而產生不愉快。例如:對某個人起歡喜心時,不管對方有任何行為與要求,都會袒護他、為他說盡好話或答應他的要求,為他付出,甚至為他犯規、為他作歹……。為什麼呢?因為:「喜歡」他呀!
相反地,若不喜歡某個人,就會對他心生怨恨。而縱然對方有很多優點與才華,只因為不喜歡他,就會百般挑剔或刻意忽略他,這就是一種怨憎心。怨憎會掩蓋歡喜心,變成充滿人我是非之心;而這些成見,其實都是從自己的「心」念開始。
學佛說來簡單,只有兩個要素:就是勤快與殷勤,又稱為精進;也就是要勤修「戒、定、慧」。做什麼事情都能有殷勤之心,就會很歡喜而不怕辛苦;不怕苦,就能保持恆常心,不斷地精進。
「戒」,就是守規矩、防非止惡的意思,防止我們的心起貪念,對人沒有怨恨,心不要被無明所染,這都必須以戒作預防,不令三毒(貪、瞋、癡)侵犯我們的戒行。心中有戒,自然不貪,也不會輕易對他人發脾氣;能以「平常心」和「歡喜心」待人,自然就不會生起分別與怨憎的心態。勤於守戒,我們的心就能「定」,而不會任意受到人與事的牽引,行事就能掌握正確的方向。
「正」為我們的行事準則,不偏袒或故意壓制某一方,內心沒有驚惶、沒有罣礙,就會有充分的定力。若能如此,煩惱就能減少,智慧自能涌現。智慧與煩惱是對立的,煩惱增加一分,智慧就減少一分;就像「秤」一樣,一邊減輕了,另一邊自然較重。
所以說,修行就是這麼簡單的事: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培養殷勤的心和歡喜心;有了歡喜心就沒有煩惱,有了殷勤之心就不會懈怠,並且腳踏實地精進,就能恆持道心,進入菩薩的初地,也就是「歡喜地」。
曾經有人問我:「師父,我有個把月的時間都沒有發脾氣和起煩惱了,這樣算是『菩薩』了嗎?」
行菩薩道不只是一個月,哪怕是十年、百年,都還不夠,一定要盡形壽、盡未來際的時間不斷地實踐。才能到達目的地——菩薩的歡喜地。若是只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只不過是「歡喜地」的起步而已!
例如:佛陀的弟子中,阿難是「多聞第一」,佛陀所講的教法,點滴都流入阿難的心中。不過,佛陀卻對他說:「阿難,雖然我所說的教法,你都聽到了,但是,你真正的體會與佛法大海相比,只不過是指尖上的一滴水而已。」
從這句話,我們就能體會到:平時在降伏心中的煩惱時,究竟能維持多久的時間呢?其實,若肯下功夫就不難,最困難的是「時間」;若能恆久而不退轉道心,那就沒有什麼困難了。
要起歡喜心也很簡單,不過,如果是短暫的歡喜或有分別心的歡喜,仍無濟於事。其實,人生的快樂就在於歡喜,有歡喜才有幸福。所以,為了我們的幸福,為了成就道業,一定要時時培養歡喜心。
有心與無心
但是,要保持歡喜心,有時候也會感到非常困難。就拿「定力」來說,要能不受環境的影響並不容易,像最近我就體會到失眠的滋味。
常常有人說:「我晚上都睡不著。好苦呀!」
我常會回答她:「我們是忙得沒時間休息,而妳竟然會睡不著,一定是想得太多了,把事情放下就會馬上睡著了。」有一天晚上,我卻被「無心」的東西所擾亂,以致「有心」而失眠。那天半夜十二點半左右,我忽然被一陣唸佛聲驚醒,對方念得好起勁、好認真!我心想:現在是幾點了?是誰唸佛念得那麼認真?環顧四周,才發現原來是鬧鐘的唸佛聲。或許是我時間設定錯誤,才會在三更半夜裏傳出如此認真的唸佛聲。
本來我想去關掉它,但心裏又想:可能它只響個五分鐘或十分鐘就會自動停止吧!我決定和它週旋看看,它無心、我有心,看我能不能在唸佛聲中,心很輕安而無罣礙地睡著。
結果呢?十分鐘過去了、二十分鐘也過去了……,看看時間已經一點零五分了,它仍是「無心」地念下去:而我這個「有心」人,也很認真地一直聽,聽得心好煩啊!於是,我只好起身把鬧鐘的定時鈕按下,唸佛聲才嘎然停止。
心繫臭皮囊
這件事讓我想起,曾有一位修行四十多年的老修行者,平時若有信徒即將往生,他都會對人家說:「身體是一個臭皮囊。時間到了,就要把它丟掉、不要有罣礙,這樣才能解脫。」並且請家屬不要吵他、要趕快為他唸佛。
但是,一旦自己這個臭皮囊將腐爛、壞死時,他一樣會很煩惱、心放不下。
我去探望他時,對他說……「這就是你常常說的『臭皮囊』啊!不要把死看得那麼重,專心唸佛吧,」
他說:「法師,我過去也都是這麼對別人說,可是現在真的很痛苦!你教我怎麼放下呢?」
我說:「用唸佛來轉化心念吧!」
他說:「我也知道要唸佛,可是,現在我真的念不下去啊!」
他臨命終時,一些法師都圍在他的身邊唸佛。因為他是「半路出家」的,他的俗家眷屬——媳婦、女兒一直要靠近探望,而他雖然講不出話來,還是一直招手希望他們過來。但是,法師們為了不讓他的心受眷屬牽絆而不得解脫,堅持不讓他們接近。試想,這是多麼痛苦啊!當一息尚存時,哪怕先前已有幾十年的修持經歷,到最後卻還是放不下。
所以「有心」時,難免就有煩惱。
轉凡夫心為佛心
我常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學佛,就是要轉凡夫心為佛性,要把凡夫的煩惱心除去,必須經過洪爐的鍛鍊,才能錘煉出雜質而成鋼,再製成精良的用具。
在清凈的地方修行,不是真正踏實的學佛。唯有在複雜的人我是非中,才有機會讓我們磨練與學習;環境越惡劣,越能練就純良的本性。
凡夫心多煩惱,諸佛和菩薩的心則清凈無染;因為佛菩薩已經達到「無染心」的境界,所以能顯現清凈的本性。就如上文提到的鬧鐘,它無心、我有心;無心的境界很自在,不管是不是休息的時間,只要設定的時間一到,它就開始殷勤地唸佛。若覺得不需要時,把按鈕按一下,它就會靜下來,不會抱怨主人讓它念得那麼久,也不會埋怨:「你不要我,便把我按掉。」
但是,「人」就不一樣了。如果有人正在用功唸佛,旁人只是輕輕說一聲:「你不要念得那麼勤,執著於用功,而忽視該做的事!」
他通常會回答:「你嫌我太勤?好啊!我可以輕鬆一下。」之後若教他再繼續用功,他就會說:「我不要唸佛、拜佛了。」這就叫做「有染心」。
我們若能把「有染心」轉變成「無染心」、把凡夫心轉成佛心,就能時時殷勤、歡喜。歡喜心就是清凈心,沒有人我是非,沒有「我所愛的人」,也沒有「我所怨的人」,沒有了愛與怨,就能時時保有清凈的歡喜心。
歡喜心要盡形壽、盡未來際持續地培養,才能達到菩薩的「初地」。這說來簡單,但是經過分析之後,實在也不容易,難在於需要有耐心和恆常心,有了它,就能轉心念而逐漸顯露佛性。
四大與人生
關於人生世間,我們所要認識的有「大乾坤」與「小乾坤」。大乾坤就是整個宇宙之間,天地萬物包括季節氣象,若有不調順時,我們都會有特別的感覺。
例如艷陽高照時,就會感到很炎熱。往往有特別的感覺時,就是「不調」,沒有什麼感覺時,才是「順調」。人們應該珍惜「沒有特別感覺」的時段,才是真正健康、幸福的人生。如大乾坤四大調和時,我們不會感到特別熱,否則稍微動一下就汗流浹背,讓人很煩躁,這就是「火大不調」。
下雨天時,要外出辨事就很不方便,這也是一種「感覺」。像這次澳洲的水災很嚴重,從電視畫面上看到,滔滔洪水已淹沒了多少縣鎮鄉村!這場水災,不知造成多少人無家可歸,又有多少的生命因而喪失?雨水造成的影響,輕者是外出不方便,重者造成家園流失,甚至生命的傷亡,這叫做「水大不調」。
再則「風大不調」。近年來常有超大型的颶風,吹毀了很多城市、縣鎮、鄉村、農田、房舍,一陣強風來襲,便使得他們的家園滿目瘡痍,這就是「風大不調」。花蓮在一個多月前也有颱風,瞬息之間大街小巷變得面目全非,風夾著水、帶來大雨,整個銅門村莊就這樣被毀滅了,這叫做「風大不調」。
還有「地大不調」。過去花蓮曾經發生四級的地震,天搖地動,令大家飽受一場驚嚇。而菲律賓竟然也曾經地震達到七級多,毀損了許多人命和豪華的建築物。一些風景優美人潮不斷的觀光地區,也在瞬息間全部塌陷。
人的生命就在一瞬間被埋沒了,有的人當場死亡,但也有奇跡出現,幾天前的新聞報導提到,有一位廚師被埋在瓦礫堆中,正巧有一個縫隙能呼吸,就這樣過了近十天;他不僅活了下來,而且只受到輕傷。問他是怎麼活下來的?他說是靠雨水。人可以幾天沒食物吃,就怕缺少水分,有了水分,生命就能維持下去。
看看一場震災,當地不知喪失了多少人命與財產,幾十年的經營同樣毀於一旦,這稱為「地大不調」。
以地理學來說,地層並非整片都是平的,而是一塊塊的地塊連結堆疊而成,地塊會受氣候影響,地熱溫度較高時,就會膨脹起伏而引起摩擦;天冷時則會收縮,內部就產生縫隙而引起震動。
善用健康的時光
在志工早會時,我問醫院的志工,這幾天有沒有看到什麼特殊個案?有一位志工菩薩對我說:「師父,我看到一個老人好可憐,她氣喘,喘個不停,醫生一直在照顧她,」一直檢查、換不同的藥,還是一直喘。她的孩子在一旁陪伴也不知如何是好;病人辛苦,照顧的人更辛苦,醫生也是無可奈何。」可見不論是大乾坤(天地)、小乾坤(身體)只要順適,則是健康而幸福的。
所以,我常對志工說:「你們平時會感覺到呼吸是這麼困難的事嗎?人生最寶貴的時光就是在沒有特別『感覺』的時候,這也是最健康、最幸福的時候!若是感覺到身體某個部位不適,那就是它有了毛病,才會發出信號讓我們『感覺』到。」
人生真正要學的,就是要學得輕安自在,不要有異樣的感覺,這就是幸福。若能善用健康的時光,珍惜生命的使用權,就是有價值的人生。
我們要行菩薩道,一定要保持歡喜和殷勤,這是進入菩薩地的初階,也就是第一歡喜地。因為歡喜就是幸福,快樂就是菩薩;面對一一切境界,都能歡喜快樂、不計較人我是非,就是菩薩的初地。
第二地 離垢地
「離垢地」就是很清凈的境界。何謂「垢」?也就是垢穢——對人我有分別心,自以為了不起,總是認為:我的學歷比你高,什麼都比你強,愈比愈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像這樣,心就會常常有垢穢染著。心地若能凈化,去除這雜念,才能進入「離垢地」。也就是心田中完全是純凈的好種子,不要摻雜一些不好的東西。
人之大患在於身
若能以智慧來觀察大乾坤(天地)及自己的小乾坤(身體),就會發現:我們這個小乾坤,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世間最污濁、最臭穢不凈的就是這個身體;同時,也是最不保險、最不安全的。因為不論是社會、國家的動亂或山河大地的「四大不調」,都對人們有最直接、最大的影響。
例如一有「大地震」時,大家就會趕緊逃避。為何要逃呢?因為怕大乾坤的地大不調,會使我們這個小乾坤受到傷害。小乾坤的「地大」就是筋、骨、肌肉等硬質的東西;這些筋骨組織再強健,也抵不過山石泥土的巨大力量,所以,我們會怕大乾坤的變動或是人為意外的變故。
例如,一位在慈濟醫院急診室服務的志工,就曾提出一件個案。她有一次在值勤時,救護車送來了一家人。他們開車出遊,車子忽然在半路上爆胎,先生緊急煞車後,方向盤失控、撞上路邊的民房。結果,不僅整部車全毀了,一家五口也都受了重傷。
我問她:「看到那種景象,妳會害怕嗎?」她說:「不會。不過,覺得人生真是無常!好端端地坐在車上,怎會想到車子忽然會爆胎呢?在剎那間,一家五口就這樣遭受到傷亡的慘禍。」這的確可以讓人體會到人生無常;若是換成比較膽小的人,看到那種血淋淋的場面,一定會受到相當大的驚嚇。而慈濟志工的確是「仁者有勇」,令人稱讚。
在環保工作中,最怕的就是醫院裏的廢物。因為醫院是細菌最密集的地方,而且被處理掉的病變壞死肢體,膿血爛臭、污穢不堪!所以說,人間最髒的東西就是這個身體。
由於我們的身體如此污穢,心念又從外面染著一些人我、是非的煩惱,以致對清凈的妙法不能領納。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座儲藏寶藏的寶庫。可是,很多人都把寶庫當作垃圾桶使用;對於日常生活中能夠凈化人心的清泉甘露,反而不會拿來運用或儲存在寶庫裏,只是儲存一些人我是非、貪瞋癡的垢穢。
無垢染的歡喜
這些垢穢若是充積於內心,就算「歡喜」也是一種垢穢,比如:「中了獎券,中了六合彩!」或是「股票又漲停板,買的地漲價了!」所歡喜的都是這些投機、泡沫不實的東西。想想,這樣的歡喜是清凈的嗎?不是。倘若隔天股票跌停板,一下子又轉喜為悲、啼哭不止了。
台中有一位會員,說他母親很擔心他去玩六合彩。因為怕他中獎時就笑個不停,若是「槓龜」則又哭個不停。有了笑不停的歡喜,就有哭不停的煩惱,這就是有污染的心——貪心。真正的菩薩所擁有的是「清凈的歡喜」;雖然還有那分「人傷我痛」的煩惱,但並不是因為自身的得失煩惱,而是為了悲憫眾生的煩惱。
所謂「煩惱即菩提」,雖然菩薩也有煩惱,卻是發了菩提心的煩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只要痛苦的人能得救,他就很歡喜,這叫做清凈、沒有煩惱的歡喜,像這種沒有染污、沒有人我是非,而且恆久的歡喜,才能稱為「無垢地菩薩」。
菩薩心並不只是發心、熱心,菩提心易發,恆常心難持。我們要把易發的菩提心化為恆常心,不只在今生此世,還要盡形壽和盡未來際,都要抱持這分心。
所以,學佛要先看透世間之理。大乾坤有四大不調,小乾坤也是剎那無常,有什麼好計較的呢?我們只需好好地清凈心地,不要讓它蒙上垢穢污染,並時時抱持著歡喜心和清凈心,這樣就是進入第二階段的「無垢地菩薩」了。
不改初衷恆精進
每個人都應該時常自我反省——今天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像個菩薩?今天的心是否很清凈?有沒有捲入人我是非?天天把它記錄下來,一個月後再翻出來看:第一天、第二天歡喜,第三十天是否同樣歡喜?第一天身心清凈、沒有人我是非,第二天也很清凈……,所保有的是「看到別人歡喜時,我就很快樂。」第二十九天都是如此,第三十天是否還是如此?如果第三十天仍不改初衷,那麼這個月你就能畫上一個圈圈,代表你已經做了一個月的初發心、無垢穢的菩薩。
但不是只做一個月的菩薩而已,要把這些圈圈持續地畫下去,畫滿一年十二個月。當中是否有三角形或打叉的符號,就要以良心來自我約束。一年過後,若有十二個圈圈的話,那時候你才可以說:「我已經當了一年的初發意菩薩了。」
其實,要當菩薩是很容易的,並不是會「飛天鑽地」才是菩薩;只要改革自我的內心,就能逐漸進入菩薩的境地。總之,還是要人人多發心,好好保持這股清流;並將無污濁的心,應用在日常生活與待人接物上。
第三地 發光地
現代社會的教育,必須經過一、二十年的學習,才能達到比較深入的程度;學佛亦然,要從凡夫到達成佛的境界,更需經過長久時間來學習。
凈化心地,自照照人
前面說過修學菩薩的心地,要經過十個階段:第一是「歡喜地」,要時時播撒歡喜的種子;不要把不如心意、埋怨、厭惡的種子放在心上。如果討厭某個人,就等於種了一顆「怨嫌」的種子;對一個人產生恨意,就多了一株恨的禍根,將來就會產生障礙,所以要去除這種心態。時常培養歡喜心、結歡喜緣,得「歡喜地」。
第二是「離垢地」,即心地常常保持純凈、沒有雜念。修學儘管有八萬四千法門,但是,我們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專心深入一項法門,不要人云亦云;人生有多少時間能任由我們東挑西選的呢?又有多少時間可以樣樣都學,把時間揮霍在走馬看花之中?
像現代的科學也分得非常精密微細。單就醫學而言就分很多科,每一科都非常精細;這無非是因為生命短暫,可以學的東西確實很多,為了「學有專精」,不得不分門別科。學海無涯,而佛法所涵蓋的更是廣大無邊,所以我們學佛要專心一意,若能如此,心地才能遠離垢染,這就是第二階段——持心清凈無染,得「離垢地」。
第三階段是「發光地」。一面鏡子若是蒙上一層污垢,就無法清楚地映照出人的面貌或景物。我們的心就像鏡子一樣,心若被污染了,清凈的智慧就無法顯現其良能效用。學佛,就是希望我們的心地能發光(智慧光能);而且不僅能自照,還要照亮他人。
有人說,現在的社會很「黑暗」。其實,這裡所講的「黑暗」是指人的心地黑暗,也就是本性中的智慧光明無法顯發出來。不僅沒有照到外面,也不曾返照自心,因此會感到迷惑不安,這就是凡夫。
凡夫本就具有佛性,只是被無盡的慾望所遮蔽,因此無法發光;若要使它發光,唯有修學堅忍美德,才能斷除迷惑。因為我們往往無法忍受境界的誘惑,所以容易生起迷惑。
生忍與法忍
談到「忍」,學佛者要具備兩種忍:一是「法忍」,一是「生忍」。發心修行者,必須修「法忍」;為了求法,必須立定心志下苦功,為法忘軀也在所不惜,不要常常存有「小我」的私心。
例如禮佛時,不要只是想:「天氣這麼熱,稍微拜一下就會流汗。晚上已經沐浴過,不要再拜佛了;以免拜完後又汗流浹背,很不舒服。」其實,如果有心希求佛法,就能忍受「流汗」的麻煩;反之,就無法去除「我」的存在而見佛性。
有的人剛發心要修行,就想找個較清閒的道場——環境好,周圍乾淨、沒有蚊蠅,職事又不會太忙、不用做很多工作,認為這樣的道場才適合修行。其實,佛弟子應該為法忘軀、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才是真正能為法堅忍;也才稱得上是修行。佛理深無邊際,不增不減,不生不滅,要能透徹理源,必須安忍無悔,這就是法忍。
再來是「生忍」,「生」就是生活。為了生活,我們必須忍苦耐勞。又如我們所幫助的阿公、阿婆、孤兒寡婦或是貧病交迫的人,抑或遭受天災人禍的苦難眾生,都是在生活中受盡苦難,雖是無奈,也得堪忍!
以前,我常親自下鄉探訪「照顧戶」。有時候遠遠的就有人指引我們:那一間屋子就是某某人的住所。看他們住的房子,會感覺到還不如一間雞寮或豬舍。這哪像人住的地方啊!要進屋內還要彎著腰、半蹲著才能進入,一進去往往就看到阿伯或阿婆病倒在床。他們就在這樣的小屋裏,度過了幾十年的歲月,的確很無奈,但也不得不忍耐啊!
相反的,有的人猶如置身天堂。他們住在高樓大廈裏,每天搭電梯上下樓,就像騰雲駕霧一般。只要用手指按個鈕、門一開就到了,這也是一種生活環境。他們夏天有冷氣,冬天有暖氣,但是,是否過得比窮人快樂呢?不儘然,因為人心總有追求不盡的慾望。
有句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大象那麼大,小小的蛇卻想把它吞下去。這就像凡夫心,貪慾無窮,欠缺了一分「忍欲」之心。
金銀與毒蛇
在佛典上曾經提到:有一天佛陀在行進間,忽然轉頭對阿難說:「阿難,毒蛇!」阿難趕緊朝佛陀指的方向看去,隨即接口說:「佛陀,毒蛇!」然後,師徒二人就很安然地走過去。
後面正好有一對父子在工作,聽到佛陀和弟子的對話,就好奇地向前查看。一看,父親對兒子說:「這哪是毒蛇?是黃金、白銀哪!」父子倆欣喜萬分,趕緊將那些金銀搬回家。
經過一段時間,他們拿出來用時,卻被人抓了起來。因為那些黃金、白銀屬國庫所有,是被強盜搶走、暫時放在那個地方的。由於庫銀上面都有封印,因此,這對父子拿出來花用時就被人發現了。
當時盜取國庫要被處死,他們就被帶往刑場。臨刑前,父親對兒子說:「兒子,佛陀說那是『毒蛇』,的確沒錯啊!」
兒子也說:「對啊!那真的是毒蛇。我們已經被蛇咬了,而且必死無疑。」
這個國家的國王及大臣們,都篤信佛教。執刑的官員,忽然聽到這對父子提到佛陀的大名,就趕緊向國王稟告、說明。國王聽了,立刻派人把他們帶來,並問:「你們為何提到佛陀的名字?」
這位父親回答:「發現金銀那一天,佛陀指著那堆金銀說是『毒蛇』,他的弟子深信佛陀的話,也說是毒蛇。我們父子不知原委,眼看明明是一堆寶藏,就把金銀搬回家。現在,我們終於相信佛陀所說的話;但是已經太遲了。」
國王聽了,了解這對父子並非直接偷盜國庫的人,而且他們已覺悟佛陀說「貪慾如毒蛇」的道理,於是赦免了他們的死罪。
忍苦去貪,為法忘驅
在小說或電影裏,也常有為了一張「藏寶圖」就互相殘殺的場面,為此不知犧牲了多少條人命?這都只為了一念「貪」。其實,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即使真的發現了寶物,生命卻不知能否保得住?
由於佛陀與阿難已經超越了凡夫地,了悟世間的金銀寶藏就像毒蛇:因此能夠解脫自在。而凡夫就會把這些東西當成寶貝,所以很容易被這些毒素所侵。這也是缺乏「忍」的功夫。眾生為了財物利欲互相侵害,學佛者需忍人所不能忍;這就是生忍。
我們若有一分堅忍的心志,不只能得「法忍」為法忘軀,也不畏辛勞,必能克服萬難殷勤精進。一般人也要忍下心中的慾念,不要為了物欲而不擇手段去奪取,甚至傷害別人。在現實社會中,搶案時有所聞;不但搶奪東西,還傷害人命。但是這些東西,到底能用得了多少呢?何況能夠逍遙法外的人,實在少之又少;就算能逃過人間的法律,將來還是逃不過「因果律」。
所以,要使我們的心地發光、智慧光明顯現,就要懂得堅忍的道理。才能進入菩薩的第三階段,也就是「發光地菩薩」。
第四地 焰慧地
修學佛法,最重要的在於一個「心」字;也就是從心修起,而表現在行為上。但是心性無形,到底要怎麼修持?
修心即修改不好的習氣
所謂「修心」,是不是修我們身體內的「肉質心」呢?其實不是。人的器官,只不過是具有功能、感覺而已,真正要修的是我們思想的根源,與肉質心——心臟器官毫無關係。如某人心念不好,就是換個心也改變不了他原本的觀念,他以往的習慣依舊會存在。
記得幾年前,臺大醫院曾經有一位五十多歲的患者,她需要動心臟移植手術。當時有一位年輕人車禍往生,經家屬同意,醫師就把年輕人的心臟移植在婦人的身上。等到她恢復知覺送到普通病房時,大家問她:「妳平時最愛吃什麼?」
她說:「我住在澎湖,最愛吃海產,還有竹筍。」雖然這位婦人已經換心了,但是仍帶著過去的喜好、習慣。從這裡就可以證明:「修心」不是修人體內的肉心,而是要改變凡夫患得患失的思想和習氣。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不能脫離菩薩的軌道,而菩薩有等級的區分。要培養歡喜心、喜舍心,才能登上「初地菩薩」的境界。
舍,要「捨得歡喜」,若是因為一時的歡喜心而舍出去,之後卻越想越捨不得,換來了一身煩惱,這些煩惱就是「垢」。有了垢穢,就像一盞燈蒙上了一層霧;又如眼疾,眼前忽然有小黑影遮住,但並不是東西變黑了,而是眼睛出了毛病。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心有了煩惱,就會遮蔽智慧的光明;為了發揮智慧,將光芒照亮人間,所以要勤拭「心」,恢復鑒照的功能。
初地之後,仍必須時時精進,然後才能進入第二「離垢地」。就像我們爬樓梯,爬了第一階再爬第二階、第三階……
歡喜心就是「佈施」,清凈心就是「持戒」。我們的心若沒有貪執和污染,就不會犯戒,自然能夠散發出清凈的光芒。像玉石要經過琢磨才能顯現美麗的本質。要成為第三地菩薩,就得學習忍力,因為佈施就得割愛,持戒也需要一番毅力,這都要經得起一個「忍」字;具足為法忘軀的「法忍」及日常生活中的「生忍」,這樣心地自然會清凈、光明,所以第三地稱為「發光地」菩薩。
第三地之後,接著踏上第四階——「焰慧地」。「焰」是光明四射的意思,不只是智慧光明返照自身,還要將光芒向外發散照亮。若能登上「焰慧地」,就能到達明凈的彼岸。
台北每逢慶典時,就會有放煙火的慶祝活動。站在比較高的地點,就可以看到煙火衝向天空後,爆出各式各樣、五光十色的火花;煙火發射到很高很遠的地方,它的光亮,即使再遠的人都能看得到。
捨棄名利我相
修行的確需要忍耐,這種忍耐並非只在一時,而是要恆常的時間都能忍耐、精進,才能有所成就。若有人說:「修行要忍耐,只好多多少少忍一忍。」這種忍是短暫的,一旦忍不住了就會退步,這樣如何精進呢?真正要使我們的智慧發光、光芒四射,就要再加強毅力與忍耐力,兩者非常充分,智慧自然光明。
由生忍而法忍,先由人與人之間開始,不從別人的臉色或工作上起分別心。不要想:這麼辛苦、卑微的工作為什麼叫我做?我是執筆辦公的人,你卻叫我拿掃帚掃地?真是大材小用!像我這麼好的人才,你卻叫我去廚房撿萊、煮飯。若一直覺得很委屈,為自己抱不平,這樣的心態怎麼能精進呢?
修行,要先捨棄社會上的「名利我相」。做任何事情,都要從基礎做起、耐心去學,否則絕對無法進步。例如:若想享受品茗之樂,必須先學習如何燒水、泡茶,這就是從基礎開始學茶道。除此之外,還應該知道水源從何處來,茶樹如何種植、採收、烘焙等等……。若能這樣按部就班地踏穩每個腳步,就能不斷進步、充實智慧的功能,進而達到「焰慧地」的境界。
總而言之,不論處在什麼環境,都要下決心去適應,並以發光地的生忍、法忍為基礎,不斷地再精進,才能達到「焰慧地」。
斷除疑惑,堅定信念
要使智慧光芒四射,有一項很重要的前提——「斷惑」!惑就是迷惑、疑惑。凡夫都有疑心,為什麼會有疑呢?因為我們的智慧還沒有具足顯露。
同樣是修行,有的人說:「念阿彌陀佛,直到臨終一心不亂,彌陀、觀音就會來接引,就能即身解脫,所以要趕快唸佛。」有的人又說:「唸佛要念到什麼時候?最後還要等阿彌陀佛來接引,倒不如修禪,靠自力,不用靠他力,坐禪就可以自己得解脫,」
其實八萬四千法門,只要專心由一門深入,最後都能有所成就。就怕有人三心二意,原本修持唸佛法門,可惜唸佛持名的工夫,已經念到舉手投足都是一聲阿彌陀佛;不小心滑了一跤念「阿彌陀佛」,歡喜時念阿彌陀佛,煩惱時也念阿彌陀佛,好不容易培養到脫口而出都是佛號的程度。但是一聽到別人說:「這是靠他力、靠佛力,這樣不保險,我們還是來坐禪比較好。」便放棄唸佛法門,改修坐禪。這就是自己的信念不夠堅固。
有的人又因信念的偏差,認為:唸佛既要念得一心不亂,所以世俗事都不要涉入,這樣才能解脫。但是,他卻忽略「善根」與「福德」要平行,而慈濟的菩薩道正是「福慧雙修」的法門。
有些人說:「你們光是做慈濟,就像小鳥用一隻翅膀在飛!」
我說:「如果小鳥用一隻翅膀就能飛,那只鳥就是神鳥.這已經超越凡間的境界,不是普通的鳥。」
其實,做慈濟的志業也是修行的法門之一;是「福慧雙修」的菩薩行。看看慈濟的委員,雖然天天做得很辛苦,心中卻充滿喜悅。
我們若能對所做的一切都不求回報,心中就沒有污染,只有清凈的善根,這就是「無垢」。既然能歡喜又心無污染,智慧也就能具足:再加上精進不懈,以恆常心、一心一志對治三心二意,自然能時時散發出智慧無染的大愛。
我常說,業來的時候要「歡喜受」,委員們知道「如是因,如是果」的道理,所以每天心無罣礙,精進地做利益社會的工作,所發揮的就是「焰慧」的功能:這已同時在培養善根、福德,為何說慈濟人像用一隻翅膀在飛的小鳥呢?
忍而無忍,自利利他
總之,精進就是要破除那分「迷惑」,不要只是想著:我要怎麼修,才能得到解脫?其實,平常的付出就是在修行了。時常歡喜待人,就是在修養自心:如果對人不能起歡喜心,任由怎麼修,還是一樣會困在迷惑中、有「人我是非」的煩惱相在。
可見精進是要達到「修而無修、忍而無忍」的程度。不要說:「我對你已經很忍讓了!」這就是還有「我相」的煩惱在。要修得很自然,比如,有人為我們打抱不平說:「剛才他回應你那番話,難道你不生氣嗎?」自己就要想:「我覺得他剛才講那些話很平常,有什麼好生氣的?」若能忍到面對任何境界都不起心動念,這才是真忍、才是真正的精進。
所謂「修而無修」,就是不必執著「我要怎麼修?」就像駕車技巧純熟的人,當前方有來車時,會很自然地閃過,而不會把方向盤抓得緊緊的。飛機駕駛員也是一樣,若技術很熟練,飛行時只要起動按鈕、順著儀器操作,他在高空上照樣能夠談笑風生,非常安然自在。
我們修行,就要和那些駕駛員一樣,要不斷地向前精進,但是一點也不緊張和多慮。若能修到什麼都不掛意,就是「修而無修、忍而無忍」的境界,自然能「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這就是斷「修惑」。智慧的本性自然熾盛、光芒四射,這就稱為「焰慧地菩薩」
我們要好好地培養這四個階段的心地,這樣菩薩地就很容易達成。學佛是學習一顆菩薩心,大家要好好追求心的根源——要達到「修而無修」,才是精進行。
第五地 難勝地
學佛的因緣確實很難得,佛教中有一句話:「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要得到這個人身,在六道輪迴中確實很困難;得到人身又能聽聞佛法,更是不容易!有人很有心想深入佛法、依循真理,但也要因緣具足才能如願。今天我們有福親近佛法、實行佛陀的教法,是多麼有福啊!聽以更要知福、惜福。
菩薩人間化
學佛,要學習當人間的「活菩薩」,學「生活中的佛法」,將佛法應用在人與人之間,將菩薩「人間化」。學佛要先行菩薩道,要如何才能「即身成菩薩」呢?必須一層層、一步步地向上邁進。
世間一切的苦惱,大都因瞋恨而起;小則影響個人,大則波及整個家庭、社會、國家。
記得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地,五十多年前分別被美國投擲了一顆原子彈。使得當時整個廣島像座廢墟一樣,死了幾十萬人。幾年前,世界環保單位去當地勘察,發現尚有原子塵存在,而它所導致的病變還在陸續出現中。一顆原子彈的威力,竟然造成如此重大的慘況和苦難。現在則出現更厲害的化學、核能武器,多可怕啊!
這些苦難的罪孽,究竟從何生起?完全起於人們的愚惑無明,而起貪瞋癡毒念,才會演變成殘酷的心態,甚至會毀滅人間的幸福。所以,學佛人應去除貪瞋等毒念,每天都要殷勤培養歡喜心,接受當天的人與事,唯有勇於承擔,才能付出無所求而得輕安歡喜自在,成就初地菩薩。
另外,無煩惱,無罣礙則是第二「離垢地」。離垢等於「持戒」,做人的規矩要好好把握,心鏡要勤於擦拭;把心鏡擦得雪亮,就能照出世間一切的真相。
無垢污的心地就是「發光地」;此時,我們的智慧就能發揮在人與人之間。除了能照耀自己心地的黑暗之外,還能照耀人群,這就是第四地「焰慧地」。
慈悲濟世的精神就像一股清流、像長夜中的一盞明燈。凡是有心人,自然能洗滌自我的煩惱,學習教富濟貧,使得人人快樂,這就是智慧的功能已經照耀於人群。
禪定與斷惑
接下來是第五「難勝地」。真正想要學佛就必須步步上升,套句現代人的話,稱為人格昇華。何謂「難勝地」?也就是「六波羅蜜」裏的「禪波羅蜜」。學佛要修習「禪定」,心能定下來,就能達到禪的境界。如何讓心定下來呢?要斷除「思惑」,將心中的明鏡「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且不是一曝十寒。
比如:看到東西發霉,天氣正好艷陽高照,就趕快把東西拿去曬一曬,之後又把東西收藏起來,時日久了再拿出來,還是同樣會發黴,這樣就達不到效果了。
若能時時用心觀照,就能常保平靜,也就沒有利害得失的掛慮,常常處於「定」的境界中。但是,修行不只是學坐禪而已。其實,「禪」的真正定義為「正定」。正,就是不偏差。心要時時守住「誠與正」,絕對不可「想的是一回事,說的、做的又是另一回事」;若是如此,就缺乏信用了。
孔子曾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挽,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做人的基礎若是少了「信」字,就像古代的車子少了主軸一樣,根本無法行走。人生的道路要走得很平坦,就不能缺少「正信」,沒有正信,行為容易有所偏差。所以,學佛要修得「禪波羅蜜」。
修行若是達到禪的境界,則擔柴運水無不是禪,舉手投足無一不是禪。過去有一位修行者,請教一位祖師:「如何才能達到禪的境界?」祖師只回答他一句話:「無煩惱。」但是,他一直參不透是什麼意思。
有一天,他正打坐時,祖師從那兒經過,就拍拍他的肩膀,問他:「你在做什麼?」他抬起頭來說:「我在坐禪練功夫啊!」
祖師說:「你坐禪練功夫要做什麼呢?」
修行者回答:「要成佛啊!」祖師聽完,未發一言就走了。
過了幾天,祖師端了一盆水來,然後在大粗石上磨磚;他坐在庭院裏很認真地磨著那塊磚。修行者看了覺得很奇怪,趨前問道:「和尚,你為什麼在磨磚呢?」
祖師就說:「我要把磚磨成鏡子啊!」
修行者說:「磚只會越磨越薄,怎麼可能磨成鏡子?」
祖師微笑說:「既然磚不能磨成鏡子,那你坐禪又怎能成佛呢?」
雖然這只是一則小故事,裏面卻充滿了哲理。學佛不只是坐禪,一味坐禪非但不能解脫,也不能成佛。
真正的學佛,是要修練我們的心,在任何境界下,都要能保持一分定力。時時刻刻都很清凈,對於任何境界都不起煩惱,這才是真功夫。
真空與妙有
學佛人想登上「難勝地」則必須斷惑、斷煩惱,並且要了悟「真俗二諦」。何謂「真、俗」二諦?以物質而言,它在佛理中,可以從「有」分析到「無」、把「整化為零」,因為它是四大假合的物體,從真諦來講,到了最後就是「真空」。但是,我們也要回復到俗諦,因為我們生活在人間,所以,要了解物質「化零為整」的功用,它可以把沒有的東西、組成有的東西,這稱為「妙有」。
因為若只是談「真空」,則容易陷入「斷滅空」,認為一切都空掉了,還計較什麼呢?觀念偏差的人就會說:「既然都是空的,那造惡有什麼可怕呢?造善又能得到什麼呢?」如此變成造惡不可畏,造善也沒有可喜之處,這就大錯特錯了!
在「真空」裏有「妙有」的存在。我常說:「種子如毫芒,它很小,卻可長成一棵合抱的大樹。」「因」明明是有的東西,就像種子裏面蘊含著生命一般,可是整棵大樹的形狀並非包藏在種子裏面,這就是「真空」一旦種子與土壤、水分、陽光等因緣和合之後,那顆種子就會長成一棵大樹,這就是「妙有」。
而「俗諦」就在妙有之中,隨著因緣而「化零為整」,因為「有」,就得好好把心修好,避開「有」的障礙。人並非一生下來就有煩惱,而是受到環境的染著,增長了無明煩惱:也不是每個人都缺少歡喜心,其實歡喜心也是自己培養出來的。修行就是在培養這一念心,才能常常歡喜自在,不被境界所轉,這樣就是「禪」。
我們對「真俗二諦」若沒有障礙,不相互衝突,就可以體會到「真空」的道理。
譬如:修行者既已出家,追求真理,就應以佛法的真理引度父母,使他們蒙受法益得安樂,這是出世的大孝。在家人則是給予物質的回報,這就是「俗諦」,世俗的孝道。兼顧這兩種孝道是我一直提倡的,這樣真諦、俗諦就不會相互衝突,可以成就真俗二智。若能推而廣之,在菩薩道上做到「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修而無修」,到達自在解脫之時,就能達到「難勝地」的境界。
不過,要經過這階段並不容易,因為凡夫心隨時都在動搖,有的人有很好的修行環境,但是,才剛安定下來,又經不起一顆小沙粒的撞擊。所以,必須具足毅力與勇氣,才能順利地邁向第五地——難勝地。
第六地 現前地
前面已分析到第五地。為了讓大家加強印象,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之前所研習的部份。
回首來時路
第一是「歡喜地」。難得人身,來到人間應歡歡喜喜地過一生。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一生當中都能保持歡喜心很難;就是因為難,所以才說是「修行」。
要修得天天歡喜,就得下一番工夫,必鬚髮大心、立大願才行。首先,要先給別人歡喜。若能天天以歡喜心待人,並給予愛的佈施,使得人人自在歡喜,自然我們也會感到無限歡喜。
第二是「離垢地」。垢就是污濁;有形的指外在環境的垢染,無形的是指個人內心的煩惱。煩惱心就是無明,就像污染環境的垃圾,當看到周圍的環境很清凈時,就會起歡喜心:反之,就會起煩惱。因此,我們必須去掉這些垢染,才能時時保持歡喜心。
有一位離開台灣很久的居士,他返回台灣之後,好幾年都沒看到我,當他再度來訪時說:「師父,這裡進步好多!醫院、學校和我離開台灣之前完全都不一樣。尤其是精舍,感覺上也不一樣。」我就問他:「精舍一直都這樣,你覺得有什麼不一樣?」
他說:「周圍都是綠地,一片綠油油的,沒有雜草叢生。」
他又說:「要讓一片草地綠油油的,而且沒有任何雜草,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和辛苦啊!這一點我在美國有很深的體會。」
因為他自己有一片小小的庭園,要照顧得沒雜草又很青翠,就得付出很多的時間、體力,非常辛苦。看到精舍周圍都是綠油油的、沒有雜車,可見已付出相當多的心力。
同樣的,修行平時就要用心拔除心草,尤其是人與人之間,要常常培養歡喜心,有了歡喜,就表示心無煩惱、心地一片善良,這就是「離垢地」;當這些心靈垃圾完全去除時,那就成為「發光地」了。
雲開見月現光明
每個人都有一分智慧的光明本性,只是常常被無明所遮蔽,而無法顯現智慧的光芒。譬如:天上的太陽被烏雲遮住時,它的光芒就透不出來;等到烏雲散去後,太陽又會露出臉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時時拂去無明的煩惱,才能「雲開見月」,看清眼前的一切景象。
「發光地」之後,再來就是「焰慧地」——不只是自己的心地發光而已,還要能光芒四射、照耀他人。學佛不是要當自了漢,還要利他,要盡我們所知的一切去教導別人;就像以手中的燭火,再去點燃其他的蠟燭一樣,使光芒得以照耀每個角落。
第五地是「難勝地」。難勝地是非常殊勝的,必定要達到心不動搖的程度,而且不只是短暫的時間。
佛經中曾記載佛陀來回人間八千次。他在每一生、每一世中,都抱著長久心,不斷在人間行菩薩道、為人群服務,為的就是要消除眾生的煩惱,讓人人幸福、歡喜、互愛。
凡夫之所以無法成佛,就是因為內在的歡喜善念、滿足感恩的時間很短,要我們奉獻一生好像就很為難了,何況要如佛一樣往返人間八千次!但是,不容易的事卻能做到,這就是難行能行。
其實,修行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功夫,最要緊的就是把起心動念、喜怒哀樂的情緒穩定下來,把短暫的私情、迷情換成為菩薩的覺有情。這種難為能為,稱為「難勝地」。
現前地與慧波羅蜜
菩薩的第六地是「現前地」。例如:一面擦得十分潔凈的鏡子,不管它所照的外境是多麼污濁,只要境、物移開後,這面鏡子依然十分潔凈;就像世間的喜、怒、哀、樂已經影響不了修行人的心,所以面對周圍的環境時,即能了然分明,這就稱為凈性「現前地」。
如何才能達到「現前地」的境界呢?這就要先成就「慧波羅蜜」,亦即「大圓鏡智」。要修到心如明鏡的境界,就要斷「見思惑」——見解和思想上的疑惑。在修行道上,難免會有執著。比如:執著自己已修到某種程度,自認是個心地清凈的人,因而與人隔離,認為對方是個受污染的人,多數人都會起分別心。其實,這樣的分別心不能有,應當「境來照境,離境則清凈」,這才是真正現前地的菩薩。
心鏡無雜染,才能觀照其他的境與物。就如老式照相機的原理,一格底片上已攝入景物,如果沒有把底片卷過去,下一次所拍攝的影像就會重疊。所以,一定要記得卷過底片,每張照片才能清晰明白。因此,過去的事,不要讓它的影子留置在心中;才能時時清朗、沒有人我是非的牽絆,這就稱為「現前地」。
要斷惑、返璞歸真,才能發出那分最清凈無染的智慧,而沒有染、凈的差別:這就是智慧的明朗境界。我們都具有天真無邪的本性,但是每天累積來自社會的各種訊息,久而久之就變得很老練,這種「老練」,其實只不過是「世智辯聰」而已,應該回歸純樸的心境。
大智若愚見真性
有些人自以為懂得很多,聽到別人在談論一件事,對方還在說前面,他就趕快插嘴,要讓人知道「你們所說的我都知道,我懂好多耶!」這樣的人只是「聰明」而已,事實上缺乏圓融的智慧。我們學佛要學得「大智若愚」,真正有智慧的人,總是沉著穩重的。人生的經驗是用心聽來的,聽了再用心運用於日常生活中,這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有才華、有智慧的人必然言行一致,讓人信任肯定,這才是有修養的人。
學佛,不應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否則真實的景象就無法照映出來,明凈心靈——大圓鏡智也無法顯現;這就失去真誠修行的意義了。若是修到心鏡能清楚映照生活萬象而不起心動念,就能日日歡喜、心地清凈,使智慧發光,並且把光芒照耀他人,進而達到「難為能為」的境界,也就是「現前地」菩薩的境界。境來照境,境離心凈,不至於被迷惑!在六度之中稱為「智慧」。大家若用心精進,必能日起有功。
第七地 遠行地
菩薩十地行,前面已談到第六「現前地」菩薩。「現前」就是智慧現前,遇到任何境界都能一一判斷分明,不會受人事紛擾而混淆自己的心地。前面六地,配合了「六度」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遠行地與方便波羅蜜
第七「遠行地」,則是成就「方便波羅蜜」,就是心和境接觸時能觀照得很清楚,但又「即境不染心」。
心中若有所執著、煩惱,修行就不能輕安自在,也就無法再進步。就像自己綁著自己的腳,自閉於門戶之內,因而無法體會外面的境界,智慧也就無法開啟。
學習佛法、成就佛道,必定要體會「方便法」,且要「施用方便」自如無礙:方便法是教化眾生、成就道業的一種工具。這裡說成就「方便波羅蜜」,波羅蜜是「到彼岸」的意思。比如我們若想從此岸到彼岸去,必須使用交通工具——船,才能如願;船就是渡到彼岸的工具。
我們要渡過煩惱河,不但要自度、還要度人。所以,我們要成就方便的智慧,也就是「方便波羅蜜」,要發大慈悲心,廣度眾生。
「大慈悲心」不忍眾生苦,是行菩薩道的工具之一,我常說「用慈施悲」,用寬廣的愛心去服務遭受苦難的人,而且要切實力行「拔苦予樂」的工作;不要只在口頭上說:「我也有愛心啊!看到病患在喊苦時,我也覺得很不忍心……」只說自己有愛心,卻不肯付出行動去表達關懷,這又有什麼用呢?一定要切實去做才行。
用慈施悲的實踐法門
例如慈濟醫院曾有一位年老的患者,因為沒有眷屬來照顧,中午時想上廁所,就自己把點滴的針頭拔掉,結果血管的針孔一直淌出血來:而他下床後又無力站穩,就跌坐在地上。
那天,正好委員志工沒有午休,一一到各病房再巡視,於是發現這位老人危急的情況。由於病人的體型高頭大馬,而委員志工卻都是女性、身材又嬌小,因此必須由好幾位志工合力攙扶,好不容易才把老人安頓好。志工們抱持愛心而來,將良能發揮出去,這就叫做「用慈施悲」。可見方便的實踐法門,源自這一分心——大慈悲心。
地獄很苦,地藏菩薩抱持大悲的願力,發願到地獄救度眾生:娑婆世界是「堪忍的世界」,觀世音菩薩也發揮大悲心,不斷地倒駕慈航來救度世人,這種大悲心就是發揮良能的推動力,由此眾生才能得救啊!
因此,要成就「方便波羅蜜」,必鬚髮大慈悲心;立大悲願,這就要先斷煩惱障礙。什麼煩惱會障礙我們付出呢?那就是執著於自修自了,在修行中有人會產生這種迷惑。
譬如有的人會執著於修「聲聞乘」,有的人則執著於「緣覺乘」,這二乘都是小乘。有的人認為修行要常常聽經,才能開智慧、成就道業;或是必須找一個很清凈的地方唸佛,才像是在修行。若是這樣,就是執著在聲聞小乘行。
也有人說:「既然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只要有佛心,就與佛的智慧同等。只要找個清凈的地方,體悟世間春夏秋冬的嬗替,觀眾生心理的生、住、異、滅,和身體的生、老、病、死的形態,萬物一統皆是無常,由此細心觀察就會開悟。」像這樣的方式叫做「獨覺乘」。
如果不能利益他人,只想利益自己,就算智慧再高,也只是一個獨善其身、修小乘的行者。所以,若要成就菩薩行,就要先施行方便法,發大慈悲心、斷除迷惑,這就需要教育。過去佛陀的教育,是從佛陀口中流露智慧法語,而後聽聞者便「依教奉行」。
現在的社會強調教育,而且科系愈分愈精細。但是學生畢業後,卻不一定要選擇本科系的工作。不像早期的學校教育,學了哪一科,踏出校門後就會從事相關的工作。雖然古代並沒有建築系,不過那時他們蓋的建築物,有些到現在都還很完整地留存下來。過去日據時代所造的橋和隧道,儘管有的已經八、九十年或超過百年,仍然十分堅固、安全。
反觀現在的土木工程都有專門的科系,但是,往往一座才造好沒多久的橋,在經歷一場颱風或水災之後,這座橋就被大水衝斷了,那是為什麼呢?
專科與專心
因為早期先民很專心地探討「如何能做好那件工程」,所以他們具有充分的知識。現在卻都是講「專科」而不講「專心」了。過去的人,從事每項工作時都很用心:而且要想學好任何一項技能,都得低聲下氣、好好地學;師傅怎麼講,學徒就很認真地學。他們非常尊重師傅,當學徒的人三年不能領錢,要不停地學習這件工作,還要在師傅家裏打雜、專心忍耐,才能得到師傅的肯定,學到真正的工夫。
而現代人只講求「專科」,拿到文憑才有晉陞的機會:若是沒有文憑,不管他如何有心、做得多好,職位還是升不上去,這就是「舍本逐末」。所以,所做的工作也就難以盡善盡美。
由於有這樣的教育文憑趨向,所以有些上班族雖然在工作上表現得很好,可是卻還要「留職停薪」再進修,就是為了將來能有再晉陞的機會。其實所謂的再進修,有時並不見得比他原本所知、所學的更專精。如果只是紙上談兵,卻無法提起「披戰甲、入沙場」的勇氣,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現在的教育,應該要延續過去人們的那分專心,而不是只執著於文憑;只要專心學習,雖然是「方便」的教育,也會有所成就。教育並不僅限於學校,必須自小就從家庭環境中培養起。其實,童真時候的那分智慧,才是真正清凈的智慧。
童心如秋月
赤子之心就如明亮的秋月,我們常會發現大人沒想到的,都被小朋友們想到了。幾年前,花蓮有一次遭逢颱風,在風災過後,台中一位只有五歲多的小朋友,立刻打電話來問安。
當時我正好出去勘災,不在精舍。回來時聽到這件事,心想:難得這位小朋友有這分愛心和關心,所以那天晚上我就回個電話給他。
我就問:「郭鎮元,你打電話找師公有什麼事啊?」
他回答:「師公,花蓮不是有颱風嗎?」
「是啊!」
他隨即用大人的口氣說:「我跟您說,颱風天,您少出去啊!」
「可是我早上已經出去了,怎麼辦?」
「您出去做什麼?萬一被颱風刮倒了,怎麼辦呢?」
「有很多人的房子都被水沖走了、沒地方住,很可憐喲!」
「哦,那您是出去救人啊?」
「對啊!」
「那您要早一點出去、早一點回來,不要摸黑回來喔!」
「為什麼不要摸黑回來?」
「因為外面黑漆漆的,萬一您跌倒了怎麼辦?」
這就是赤子之心,也是他善解人意的智慧。他知道颱風來時,不要出去外面;但是當他知道外面有很多人需要救助時,只好要我早點出去、早點回來,還擔心我萬一跌倒了怎麼辦?
後來,三歲的小女孩「草莓」聽了這個小故事,就跟媽媽說:「媽媽,您跟師公說好不好?請師公出門的時候帶一支手電筒。」這也是她的善巧慧思。所以,童心就像月亮一樣,那麼溫柔又能發出光芒。只要大人平時能以「用慈施悲」的心來教育下一代,便能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善解與純真之愛。
這也是「方便的教育;人人若有這分雖處於污濁、煩惱的環境中,卻能不被薰染、又能發揮清明的智慧,這就稱為「遠行地」菩薩。
所以,要達到「遠行地」菩薩的境界,必定要有成就方便的智慧,也要發大悲心才行。要使我們的智慧有朝一日能光耀人間,必須選遠離「獨善其身」的迷惑與障礙,這就要時時用心、善用良能。
第八地 不動地
我們學佛究竟的目標,就是要成佛。所以,學佛是起點,成佛是目的。但是,從起點到目的地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需要我們一步步地精進不懈,才能漸漸縮短距離以至究竟的佛地。
要到達佛的境界,就得要行菩薩道:若跳過菩薩道,就成不了佛。不過,行菩薩道必須按照順序來。至少要經過七地菩薩、發慈悲心,運用方便波羅蜜,才能真正達到第八地菩薩「不退轉」的境界。
福慧具足方成佛
前面已經講到第七「遠行地」。它的意思是,不管路途多麼遙遠,都要耐心勇往直前。就像佛來人間救度眾生不只是一生一世,而是來來回回有八千次這麼長久的時間。
有的人發願:「盡此一報身」來行道,意思是不管再怎麼認真,都僅只於一世而已。其實,我們應該發願「來生來世」都要一心一志為拔度眾生而來。
佛陀累生累世舍命為眾生,哪怕是一隻鳥、一隻老虎或一條蛇,在無法兩全的情況下,他都願意捨棄身命、救度眾生的苦難。雖然牠們不是人類,卻同樣具有寶貴的性命;凡是有生命的物類,他都一視同仁以慈悲、愛心來照護在佛陀的《本生經》裏,有很多這類的記載。
這就表示在成佛之前,要先行菩薩道,並且不斷來回娑婆世界(注一)。就如在運動場上跑步,跑越多圈表示耐力越強。佛陀在娑婆世界裏來來回回八千次,這是多麼長遠的路程;除了要有耐心之外,還要發大悲願;大慈悲心絕對沒有自私自了的念頭;行菩薩道必須兼利他人,濟度眾生。
佛為了救度眾生而發心出家修行,並非為了自己要成佛而修行,當度眾生的因緣都已圓滿、福慧具足時,自然能成佛。
所以,接下來是第八「不動地」,也是「願波羅蜜」。
「不動」就是不受動搖。古德雲:「發心容易,恆心難持。」一般人受到感動時,口頭上發願要付出愛心很容易,但是要以恆常的時間身體力行就很難了。
助念與玩牌的拉鋸戰
有一次我到台北,一位慈誠隊員上臺現身說法。之前我曾對他們說:「師父對慈誠隊的期望與寄託,就是要凈化人間。你們在擔起凈化人間的使命之前,要先凈化自己。因此,必須守八項規矩(注二)。」這些規矩,我都一一分析讓他們了解。
他們聽了,猛點頭說:「我們會儘量去做,」這位慈誠隊員當場也發了一個願,說:「我過去的壞習慣,從現在開始要全部改掉。」
可是當天一回到家,就有牌友打電話邀他,說:「我們現在三缺一,你可不可以過來一下。」
他說:「我現在要戒掉打牌的習慣,已經不想玩了。」
對方說:「哎呀!偶爾消遣一下,玩一、兩次有什麼關係?以後再慢慢改啦!」
那時,他的心裏就受到動搖:「對呀!反正缺一個人,我去補位,讓他歡喜也是一件功德。」於是,他經不起誘惑就去了。
到了那裏,他馬上就坐下來玩。到了晚上十一點多,他的呼叫器忽然響起,他就回電:「是誰找我?有什麼事?」
對方說:「林師兄的媽媽往生了,今晚輪到我們去助念。」他掛斷電話之後,心想:我既然加入慈誠隊,助念是要緊的事情:「輸人不輸陣」,輪到我,不去不好意思。回到桌邊,他就對牌友們說:「真是對不起!我有很要緊的事必須先走。」
這些牌友說:「天都還沒亮,你這麼早就要溜掉,太不夠意思了。不行!」
他說:「可是我現在有急事,不走不行!」
他們就這樣爭執不下。當時有一位牌友很生氣,就把麻將桌掀翻了。他也氣得站起來,咬牙切齒地緊握著拳頭。不過,那時候他想起師父說的話:「忍一口氣還不夠,吞一口氣才是真功夫。」
他真的就吞忍下來。直到忍得「氣」都靜下來時,他才把拳頭鬆開,露出笑容拍拍對方的肩膀說:「不好意思!我真的不去不行,對不起!我先走了。」那天晚上,他去助念、念得法喜充滿。當時,他才體悟到「念頭一轉,海闊天空」的道理:也深深體會到外境的引誘,實在很可伯!
不退道心斷習氣
明明當天晚上才剛聽了師父的開示,自己也發願要改掉壞習慣。可是回到家,一通電話就讓自己把持不住;後來看到牌友們生氣的叫罵形態,那時他才真正體悟:這幕景象,就是要讓我真正下決心斷除習氣,我應該要感恩對方才對。因此,他斷除了賭博的習慣。
第八「不動地」,意思是指:只有發心是不夠的;要在境界來時,不受外境誘惑而能通過考驗才行。若肯下這番功夫,才能堅定意志、擁有「不動」的善念。從此,他的人生完全改變了。一個月後,他見到我就說:「師父,我已經戒賭了。現在就算有人到家裏來拉我,也拉不動了。」
要真正斷習氣,就要成就「願」波羅蜜,也就是先立願。我常常說:「發多大的心,就有多大的福:發多大的願,就有多大的力。」但是,所立的願一定是真切的願——即不論什麼境界出現,都不會被動搖的願。例如有人佈施了一些錢之後,就去簽「大家樂」、買股票:滿心以為有佈施了,簽大家樂一定會中獎、買股票一定漲停板,這樣就大錯特錯了。
佛菩薩不會保祐投機取巧的人。因此,若認為捐了錢就會事事如意,是錯誤的觀念。真正的學佛,要經得起社會的種種磨練,培養堅定的意志,把行善當作是本分事,隨分隨力去幫助別人。我們要時時抱著一顆感恩心——我們有今日的福,事業上有成就,都是社會人群共同付出的成果。
所以,唯有時時刻刻感恩社會、回饋大眾,才是一位真正的佛教徒,也才是真正的發願;不要只發一些自私的願,這樣的願非但不能利益眾生,也常會事與願違,反倒是自尋煩惱而已。
發大願,結好緣
有一位母親,對老大不小的兒子尚未娶妻,一直很煩惱。後來她發大心行善佈施,希望兒子能早日找到結婚的對象。過了三年,兒子終於有了對象,結果她卻不滿意,堅持要再找一個自己中意的媳婦;但是,兒子無論如何都不願放棄。做母親的就想:我要趕快再發願、再佈施,讓他們兩人的感情一刀兩斷。
有一次她跟我說:「師父,我都有佈施:但是,他們兩人的感情為什麼還斷不了?我也一直在發願,為什麼再找的對象,兒子都看不上?」
我跟她說:「妳應該以包容心來祝福妳兒子才對:有緣的絕對拆不散,無緣的絕對湊不成對。他們小兩口能夠幸福,才是最要緊的。發心造福不應是為了左右妳兒子的選擇:抱著這種心態來造福就不對了,必須以寬廣的愛心去面對每一個人,況且是妳兒子所愛的人;應該成全他們才是妳的本分事。」總算她聽進去了,媳婦也娶進門了,婆媳都很貼心,一家和樂融融。
可見要當一位菩薩,須有無私的愛心,能舍下自己的偏愛,擴為大愛。更需立「願」作為渡過苦海的船——願普天下眾生皆得吉祥、願普天下眾生皆得安樂、願普天下眾生皆得離苦,這才是真正的大願。「不動地」是成就「願波羅蜜」,若能立下誠懇的大願,則不管什麼樣的境界,都無法動搖實踐菩薩道的心願。
這是否很困難?其實並不難。只要對眾生「無分別想」,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快樂,而不是特別開愛的至親好友,才希望他快樂。普天下眾生的苦就是我的苦,普天下的眾生能得到快樂就是我的快樂。
若能立下堅定的願,菩薩十地當中,時時刻刻抱持如初的歡喜心。任何境界來了我都很歡喜,任何順、逆之境都不致於動搖我的心;若能如此,立宏誓願、持續不退,這就是「願波羅蜜」,也是菩薩第八不動地。
【注一】娑婆世界,娑婆為「堪忍」之意。娑婆世界即釋迦牟尼佛進行教化之現實世界,此界眾生必須忍受眾苦,承受諸煩惱,但仍不肯出離。
【注二】慈誠隊剛開始時制八戒,如今已修訂為十戒,即在家五戒再加上:不吸煙、不賭博、不瞋恚、不違規、不忘本等五條規則。
第九地 善慧地
不管學什麼,我們都要從基礎開始,然後再一層層地往上爬;若放棄基礎,等於是懸空了,那就會很危險。
因此,絕對不能有「我今天修的,已經比昨天還高一層、境界也更深了;我要放棄淺的、以追求更高深的境界」這種心態。一切仍必須踏踏實實地由淺入深去修行。
取諸社會,用諸社會
接下來是第九「善慧地」。「善慧」,即是慈悲而有智慧。要達到「善慧地」的境界,首先要打穩基礎的功夫,努力成就「力波羅蜜」。
我常常說:「發多大的願,就有多大的力。」有願力來配合,心地自然能夠時時清凈、專心一念;擇善堅持於任何遭遇而能清凈,就不生煩惱、不起惡念;不生煩惱就是智慧,不起惡念就是善念。有智慧、慈悲的善念,再加上一股毅力去推動,就能把理想變成事實,也能轉理論為實際,使人事理圓融無缺。
就佛教來講,「理論」屬「真諦」,「人事」則屬「俗諦」。「真諦」的道理是「心無染著、具足智慧善根」,而「俗諦」則是要人圓事圓,發揮慈悲的功能去利益人群。因此,我們應該要真俗並行。
在社會環境中,必定要顧及他人:若只想到自己要了生脫死,或是一味沉迷於世俗,便會有所偏執。社會上有很多愛心團體在推行各種愛心工作,這是成就善業。但是很多人卻同樣離不開煩惱,原因是做了些善事,心裏就有執著而放不下。
我也曾經講過「十魔車」(注),裏面有一項是「善根魔」,是指行了善事卻一直放在心上;想著:我做了很多善事,該當得到什麼福報……。如果是為了求得福報才行善,便違背了行善的原意,反而會招來煩惱,容易喪失了為善的原動力。
為善應無所求,如果做一點善事就希望有所回報,就是缺少了真空的智慧。唯有真俗平行,才是真正的力行菩薩道。我們既然來到人間,不要放不下、看不開;放不下的人生,會過得很不愉快,甚至痛苦不堪;若看開了,也不能忽視自己的功能,而應發揮「大愛」的良能。
曾聽過慈濟人唱過一首歌,歌詞的內容大概是這樣:「垃圾倒出去,清凈的收回來,我關心你,你關心我……」這就是一種幸福。人生能做到真正把內心的垃圾倒出去,就是清凈的智慧;若能進一步「我幫助你,你幫助我」,彼此互相愛護、守望相助,就是人生最幸福的畫面。
我們時常聽聞:某位大企業家受到歹徒的威脅、恐嚇,或是某某地方又有人被綁架的消息。因此,許多有錢人都會雇請一些保鏢,有的守門,有的隨身保護著他。這是多麼不安而辛苦的生活啊!
如果人人各守本分,儘自己的能力維持合法的生活,即可輕安自在。而富有能力的人能「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如井水般保持八分滿的狀態,則能使貧富相安、勞資互惠,呈現社會祥和,使人人能擁有一分歡喜和快樂。這一定要了解「善慧地」的境界,才能做到「無患得失」卻很盡心的境界:「為人事盡心」就是「俗諦」,「無患得失」就是「真諦」的道理。
普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
美好的社會,需要人人互愛、互助。因此,得一善就要拳拳服膺,不斷發揮它的功能。像志工們到醫院服務病人回來,腳步都是輕快的;這是做了之後的成就感和快樂,這就叫「喜悅」,也可以稱為「法喜」。
我常說:「我們要視普天下眾生,年長者都是我的父母,年紀差不多的都是兄弟姊妹,年紀小的都是我的孩子。」志工們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於是身體力行去做,把病人當成自己的家屬,用盡各種方法使病人得到安適、快樂;付出的人都做得很有心得。
但是,有的人聽了道理,心裏卻想:那些老人頭髮也沒洗,身體那麼臟,而且又生病:要我靠近他,心裏實在有一點怕怕的!
若這樣,聽師父說時很歡喜,可是實際面對蓬頭垢面、身體臟臭的病人,卻無法生起歡喜心,反而十分煩惱;沒有聽法之前,離得遠遠的,覺得理所當然。聽了法之後,看到病人還是怕怕的、離得遠遠的,於是心靈上又多了一分壓迫感,因為自己做不到,這就多了一種煩惱。
學佛,就是要「學到了就用出去」,這才是真正的善慧;要以一股發自願心的毅力,將所學的道理推行於人間,才是真正圓滿而有所得的佛法。
有一次我去台中演講,說到「父母就是堂上的活佛」。有一位很年輕的小姐聽了之後,內心受到很大的衝擊!
事後她向我提起,過去自己對父母並不懂得感恩。每天都是在母親將早餐煮好、又把家裏打掃乾淨之後,自己才會起床。
但是自從那天聽法回去後,隔天開始,她每天都會提早起床把早餐準備好,並且把周圍的環境打掃乾淨,然後等母親起來一同享用早餐。以前常常被母親又吼又叫的,現在樣樣都很自動,媽媽看了很高興,她自己也覺得很心安歡喜!這也是她聽了法之後,能立即發揮功能所得的歡喜心。
後來她又告訴我一件事。因為講演那天大家一直鼓掌,當時我曾對大家說:「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問題,其中一項就是『垃圾問題』。你們若能用現在認真鼓掌的雙手,將生活環境中的垃圾分類好,儘量惜福、知福,不要動不動就把還能使用的東西淘汰掉,就能減少許多垃圾。政府的清潔單位也能推行不同時段、收取不同種類垃圾的環保政策,讓許多可再利用的資源,繼續使用。」
於是她又以實際的行動,在住家附近挨家挨戶倡導環保的觀念:「拜託大家把鐵罐、玻璃瓶或色拉油罐、舊報紙、簿子都作分類,會腐爛的東西請另外放:如果你們能這樣做,我會負責每個禮拜來收一次。」
由於她的態度誠懇有禮,有時叫人家「阿公、阿嬤」,有時叫人「伯父、伯母」,很有耐心地一一講解環保的理念,因而得到極大的迴響!家家戶戶真的都把垃圾分類好,等她來收。她也依言每個星期都去收集,再送到回收中心去賣;積少成多,每周都可以賣一千多元。
她說:「師父!我把賣的這些錢都捐出來建醫院。可是我想請教師父,這並不是我自己的錢,我想要用『慈濟人』的名稱來捐好嗎?」
我說:「當然好啊!妳有這分心,把鄰居們整理出來的資源拿去賣,他們願意付出心力,所以他們有功德,妳更是功德無量啊!」
「不過,我現在愈收愈多,有點負荷不了……」
「妳用什麼工具去載回收物?」
「開始的時候,豐原有一位踩三輪車的善心人士聽到我的構想,馬上響應要幫忙,就是用他的三輪車來載。可是現在愈來愈多,三輪車已經無法負荷了。師父是否能幫我呼籲,看看有沒較大的車能幫我運載?」
「這是好事,我會替妳呼籲,我們共同來完成。」
聞法入心發於行
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嗎?其實並不容易。光是要踏入陌生人的家門,就要有很大的勇氣;因為她有這分願心、毅力,於是困難的事也就變得簡單了。
總之,學佛並不困難;困難只在於:你能否把聽聞的法,入於心、立於願?能否發願心獻出自己的力量?就差在這裡而已。
所以,學佛可以是如此合情合理又生活化。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我們能做的事;若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就稱為「善慧」。有這分愛心,並立下堅定的願,就有辦法突破萬難,達到第九地的菩薩境界,也就是「善慧地。」
〔注〕十魔軍:指修行佛道之十種障礙。即欲、憂愁、饑渴、愛、睡眠、怖畏、疑、含毒、利養、高慢。
第十地 法雲地
菩薩道看來好像很遙遠,其實只要我們有心去實行,再怎麼遠的路,總有到達的一天。
雖然凡夫很渺小、聖人很偉大,不過,要從渺小變成偉大並不困難,只要有心、有願就很容易。佛門有一句話:「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造」,既然如此,就不用怕凡夫不能成佛。
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眾生的心與佛心一樣,都能包容太虛。年歲大小,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心量或智慧。有的人雖然閱歷豐富,但能真正了悟的道理卻很少;有的人年紀雖輕,體會卻比年長的人更透徹,更能通情達理。
一般人常常會倚老賣老,當較年輕或資淺的人對他個人提出一些指正時,他就會說:「你閉嘴!我年紀比你大,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長;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一副不願採納別人意見的態度。
其實,眾生的智慧沒有高低之分,大家都是平等的;所以要好好地運用,否則塵垢會愈積愈多,智慧就顯現不出光明。
精神集中,事事皆通
比如有些病人,老是對醫生說:「我病了。」醫生對他說:「你要稍微運動一下。」但是他還是不想動,整天躺在床上,手腳自然愈見萎縮。而且一個人的心理會影響生理,心理上一直覺得沒力氣,身體也就一直無力了。
有些病人剛好相反,醫生就病情的評斷告訴他:「你要多休息!」但是他卻認為:我還好啊!我要利用有限的人生多做一些事。所以,不管在怎樣的病況中,只要心理健康,還是可以生活得健康人一樣,這也是一種心力。
其實,每個人的心力都能無限地延伸。如果懂得發揮運用,就如一面明鏡,能鑒照天下萬物;若不肯「用心」,則如寶鏡蒙塵,不僅不能發光,更會失去了它的功能。
所以,行菩薩道的方法無他。一者需要智慧,再者就是要發揮良能;發揮良能是慈悲,而智慧是力量的來源。
前面提到第九「善慧地」,是鼓勵我們要培養慈悲心;但不是看不清目票濫慈悲,以致於愛得氾濫。有智慧的人會把「愛」化為建設性的力量,進而發揮良能。以達「善慧地」的菩薩境界。
就如我們學佛,必須靜下心來,精神集中,定力才能產生,而後由定生慧,這樣就能有精通的方法。其實所謂的「神通」,就是「精神集中」,則一切的人、事、物、理可互融相通。
做事、待人圓滿;講說道理也很透徹。因為精神集中不散亂,便能在定中發揮智慧的功能,所以能通達事理,這叫做「大圓鏡智」,就如一面圓滿光明的寶鏡一般。
慈悲智慧法雲地
菩薩十地的最後一地是「法雲地」。「法」是「智慧」,「雲」是慈悲、愛護之意。
大地萬物能夠不斷涌現生機,都是靠水分、土壤、空氣和熱能。靠地、水、火、風四大調和的運作,這些東西缺一不可。「法雲地」就如一片遮蔭、造雨的雲。雖然藍天白雲的景致,十分清凈美好:但是如果一直都晴空萬里、艷陽高照,草木就會乾涸、凋零。這時最需要有清涼的及時雨來滋潤大地,緩和太陽的熱度,讓枯萎的車木重現生機。
人的身體,有生、老、病、死的痛苦。但是,我們也有不死的「慧命」。它需要「法雲」的培養:法語滋潤眾生,就像撥雲見月時,雲會散開:需要及時雨時,雲又會自動聚攏降雨,這樣就能培育大地萬物。
我們每個人的慧命、心地的種子都是「因」,需要的是「緣」。「法雲」就是緣,能夠成就一切。「法」有如智慧的甘露,能滋潤群生。「雲」象徵慈悲、愛護,能解除眾生的熱惱,這就是慈悲。
但是,如何才能登到「法雲地」的境界呢?必須成就「智波羅蜜」。這裡的「智」是指「大圓鏡智」,它能鑒照天下一切事相,卻又不受其影響。我們若有這分明明歷歷的分別智,心就不會被污染,還能進一步以「方便的智慧」來教導眾生。
掘心井,儲法水
佛陀在人間說法四十九年,歸納起來,就是要我們「行菩薩道」。要像太陽一樣,能使眾生智慧明朗;亦有如慈雲適時覆蓋,使眾生在慈悲、愛護之下,身心安定、悲智雙運,這稱為「法雲地」。
成就了「智波羅蜜」,就能具足無邊功德,生出無窮的功德法水。這時,我們就要趕快掘一口心井,以儲積「法水」來滋潤眾生。或許我們的力量有限,但是露水雖微,卻能滋潤大地;我們要像那無形的甘露水般,默默地滋潤眾生。
平時一場演講法會,都有很多人來聽,聽的時候好像很受用,但是就如一陣西北雨,很快就過去了。要讓眾生的慧命長期獲得滋潤,最要緊的是「以身作則」,在日常的言行中顯現出修養。
常常聽到有人說:「我好敬仰某某人,因為他都不用講話,從行動中就能表現出不凡的氣質。」像這樣,不必靠大場面的說法,在人與人的相處中,他的語默動靜就像甘露法水般,能漸漸地滋潤人心,使人煩惱盡除。「法雲地」的意思,也與此同理。若能真正把對眾生的愛建立在心中,我們的一切舉動,就會在善巧方便中子人機會教育:就如雲覆在虛空中,灑出清凈的瓊漿一樣。
人生要時時如一片法雲,既不受任何障礙,又能普施及時雨。學佛,就是要使心鏡能照見山河大地:但是,山水並不會成為自己內心的負擔,這就稱為「大圓鏡智」。能夠到達這樣的程度,就是「十地菩薩」了。
十地菩薩的意義,已經大略解釋完畢。我們應該從第一地的方法做起,時刻精進不放鬆,直到十地圓滿。不可忽視其中任何一個階段:因為漏了任何一地就會懸空,因此要步步踏踏實實、努力精進,才能登上十地圓滿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