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京城論道
濟群法師
11/12/2013 07:11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20067月,濟群法師應邀來到佛教線上,為部分北京信眾答疑解難,並對皈依後如何依法修持作了簡要開示。


·發心與見地

  問:如何正確認識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之間的關係?

  答:三者是相輔相成的。當出離心、菩提心作為一種願望生起,覺得我要出離輪回,或我要利益一切眾生,是建立於世俗心的願望。真正的出離心,是一種解脫的能力,這種能力離不開空性見。同樣,勝義菩提心的成就,亦須以空性見為前提。不僅如此,它們在本質上也是相通的。佛陀已究竟圓滿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若這些是彼此獨立的,難道佛陀的人格中,還會分為各自為政的幾部分嗎?

  但三者在作用上又是不同的。因而,在具體修習過程中,必須分步完成。修了出離心,不等於修了空性見;修了空性見,也不等於修了菩提心。只有通過不同途徑的修習,才能完整開顯空性或菩提心具備的功德。聲聞人成就了出離心、空性見,但最後只能導向解脫,而非無上佛果。可見,三者雖然關係密切,但不等於說,修習一項之後,就可以彼此替代,就什麼都成就了。

  問:學佛所發的願心,和妄想分別的心,有什麼不同?

  答:願心萌芽時,也是妄想。只不過,這一妄想不是為了個人,而是要利益一切眾生。通過這種願心,可以擴大並成就我們的慈悲心,進而藉空性見之力,將其中的雜染成分逐步剔除,使之清淨無漏,成就佛菩薩那樣究竟圓滿的大慈大悲。

  我們現有的心行基礎是妄心。就修行而言,不僅離不開妄心,還須運用妄心完成對心的改造。包括慈悲心、空性見的成就,皆離不開有漏意識的作用。

  問:如何避免自己所發的願陷入凡夫心中? 

  答:如果所發的願只是單純的願望,未輔以正見引導,就很難擺脫凡夫心,擺脫我法二執。儘管起初是想著利益眾生,但做到後來,我執很可能會轉而利用這一發心,使我們陷入顛倒妄想、人我是非等各種困境。事實上,不少人都經歷過這種變化。初發心,確實是想著我要幫助別人,想著我要利益眾生,待有了一定利益後,就想著為自己服務了。因為我執的力量太大,在沒有利益干擾時,許多負面心理還不容易被調動起來。而有一定利益後,如果沒有定力,沒有空性正見,很容易被誘惑帶走。

  什麼都沒有時,發心可能會比較單純。等你要什麼有什麼時,還要保持這份單純,就需要一些真功夫了。所以,必須以修空觀引發無漏智慧,契入空性,否則還是逃不出凡夫心的左右。

  問:很多學佛者急於證得空性,若只是參禪打坐,不修慈悲心,是否證不了空性?

  答:修空性和修慈悲是兩部分內容。在佛法修行中,不同學人會各有側重。聲聞聖者由體證空性完成個人解脫,而菩薩行者則須空性與慈悲的修行並進。

  若想究竟圓滿空性和慈悲的修行,兩者是不可偏廢的。因為圓滿的慈悲須以體悟空性為基礎,否則,慈悲心必是有限的。同樣,空性的究竟證得,也離不開慈悲的修行,故《法華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

  問:《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中,將聲聞所證初果名之為入地現觀,而在菩薩地中,將菩薩所證初地名之為見道。請問,入地現觀見道有什麼相同或不同?

  答:見道的這個的本身,並無分別。但在程度上有深淺不同,所謂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金剛經》)。我們不能說,聲聞見道,所見是一個東西;菩薩見道,所見又是另一個東西。在空性上,這是共同的,現觀也好,見道也好,所見都是空性。現觀是對空性所作的,這種屬於無漏智慧,也是契入空性的一種作用。但是,體和用並非兩個東西。雖然說,是在見道契入空性,但其中並無,不是說,這個見了那個,或者說,那個契入了這個。

  聲聞所證和菩薩所證,因為彼此積累的資糧不同,所以,見道後成就的功德也有天壤之別。大乘經典時常說到:初地成就多少功德,二地成就多少功德,但阿含典籍並無相關論述。聲聞成就的是解脫身,而菩薩成就的是無上佛果,其中,又包含三身(法、報、化)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對此,《解深密經》比喻說:聲聞成就的解脫身,就如窮人從牢中獲釋,除了解脫,仍一無所有。而佛陀成就的是法身,則如億萬富翁從牢中獲釋,不僅獲得自由,還有巨額財產可以享用。原因何在?主要取決於不同的修行內容。聲聞是以持戒、修定來開顯無漏智慧,由此完成解脫。而菩薩不僅要解脫惑業,證得空性,更要成就差別智,積累無量福德。因此,所獲成就亦不相同。

·頓漸與次第

  問:通常,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阿羅漢也要多生成就。可禪宗講頓悟成佛,密宗講即身成佛,如何看待這問題?

  答:三大阿僧祇劫並非絕對的說法,因為時間也是因緣假相。而且,用心方法和修行途徑不同,效率也是不同的。

  佛陀在世時,很多弟子面見佛陀後,不過聽聞隻言片語,便當下得法眼淨,乃至證得阿羅漢果,並未經歷從初果到二果、三果的次第,也不需要天上、地下往返數次後再證得。換言之,未必完全按照既定程式證果。可見,修行所需要的時間和步驟,雖有常規界定,但也是緣起法,是隨因緣變化的。就像耕地,以往的人每天只能耕一兩畝地,而運用機械化操作,一天可以耕幾百乃至幾千畝地。修行也是同樣,各人用心程度不同,精進程度不同,採用方法不同,結果自然大相徑庭。

  近年來,我特別提倡《普賢行願品》的觀修。原因就在於,《行願品》是積累成佛資糧的第一生產力!成佛要圓滿無量功德,若以低效率去做,三大阿僧祇劫也未必夠。若以最先進、最迅捷的方法去做,即身成就也是完全可能的。所以說,成就所需時間並非固定的,關鍵在於我們怎麼做,用什麼方法做。

  問:如何使唯識修學成為菩提道的修行,而不至偏向學理研究?

  答:在戒幢佛學研究所,我們把唯識教學作為研究生階段的重要內容。最近,還招收了些唯識專業的研究生。在課程設置上,結合我近年對唯識修學次第的思考,重新作了安排。

  首先是學習《道次第》,重點在於皈依、出離心、菩提心,止觀這部分先略去,因為《道次第》為中觀見,而學習唯識專業是要確立唯識見。接著學習《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由菩提心導入菩薩行。然後進入唯識的中道正見,主要學習《辨中邊論》,兼以《攝大乘論》、《唯識三十論》等經論。最後,是唯識的止觀實踐。

  整個課程的基本次第,是皈依、出離心、菩提心、菩薩行、唯識中道正見、止觀。以往,人們學習唯識較偏重於見的部分。如果忽略皈依、發心等佛法修學的核心,很容易將唯識當做哲學看待。事實上,民國年間的唯識學人已然出現這一傾向。

  有鑑於此,我在講授唯識課程時,特別提出學習唯識必須注意的十個問題。由菩提心、菩薩行進入唯識見,如三性三無性、八識、唯識、種子,再進入瑜伽止觀、唯識修行次第及轉依。我認為,只要按照這一次第來學習,就不太容易出現偏差。我最近完成一本《唯識三十論》講記,書名是《認識與存在》,年內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在本書緒論部分,就談到這樣一個思路。


·何為功德

  問:瞭解佛菩薩的功德和修行有什麼關係?

  答:修行,最終目標是成佛,這就必須對三寶,尤其是佛陀生起信心。加深對佛菩薩功德的瞭解,又是引發信心的重要前提。對於佛弟子而言,佛為修學榜樣,法為實踐方法,僧(善知識)為修學嚮導。

  佛陀,是學佛目標的具體體現。通過對佛陀功德的瞭解,可以幫助我們增進對佛法的信心。從另一方面說,成佛並非成就外在的什麼,而是成就佛陀的品質。瞭解這些品質,也就明瞭修行究竟要做些什麼,明瞭修行的重點所在。

  佛陀具備悲智兩大品質。因而,修行所要做的,無非是修慈悲、修智慧。任缺其一,皆不得成佛。佛陀有法、報、化三身,在修行過程中,除了修習般若以外,還要廣修方便。否則,只能證得法身,不能證得報身、化身。

  如是因,如是果。認識果之後,我們就知道應該從哪裡做起了。

  問:學佛者經常提到功德一詞,請問該怎麼理解?

  答:功德,大致有兩個內涵,一是德行,一是所獲利益。當我們用於佛陀時,通常是指佛陀具備哪些德行。當我們用於眾生時,通常是指做某件事所能得到的利益。用於不同方面,內涵會有些區別。

·中心與定位

  問:如何從自我為中心轉向以三寶為中心的修行? 

  答:對三寶生起絕對的信心,完全的依賴,確實要有些訣竅。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可能更容易理解。比如一個女孩子,本來極端自我,自從嫁人後,開始依賴丈夫生活,轉而以他作為生活中心,對丈夫所說的一切言聽計從,百依百順,這就是重心的轉移。待到有孩子之後,又以孩子作為生活中心,不僅時刻牽掛,甚至願意代他承受病苦,願意為之獻出生命,這就是重心的徹底轉移。

  我們對三寶,也要建立這種信任和依賴。最簡單的檢驗標準,就是所作所為皆以三寶為中心,皆以佛法為準則,而不是根據個人的意見、情緒和利益進行判斷,作出決定。

  問: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答:首先,我們要有正命的生活,這是基本前提。所謂正命,一是不違背法律,二是不違背戒律。進而,是以出離心、菩提心做事。具備出離心,雖仍在世間塵勞中,但心不會對外境粘得太緊,執著太深。具備菩提心,則可將每件事當做利他的修行。此外,若是對一切皆能以緣起、性空、無常、無我等佛法正見作為觀照,了知一切乃因緣所生,如幻如化。待到動靜一如、功夫成片時,做事與修行就不相違背了。

·《行願品》修學思考

  問:您在文殊院講《普賢行願品》時,講到兩點,一是皈依三寶,二是發心。為什麼特別強調這兩點?

  答:佛法雖有各大語系,諸多宗派,且都有自宗的正見和實修法門,但基礎卻是共通的,即皈依、發心、戒律,不論修習哪一宗派,這些都是繞不開的基礎。把基礎修好,才有資格進一步深入。

  我上次講《行願品》,是將之作為普賢菩薩的行門來講,通過對十大願王的觀修,直接臨摹佛陀品質,從而完成智慧和慈悲的修行。但是,修習這樣至高的行門,必須有相應基礎。所以,我在講座前半部分強調皈依、發心、道次第。這一安排方式,是將普賢行願作為菩提道的獨立行門來解說。有了之前的基礎,我們才有能力按《行願品》開顯的甚深原理進行觀修。

  問:《行願品》的用心方法,對當代學人是否有特殊意義?

  答:現代人煩惱深重,且外在誘惑眾多,在修行路上舉步維艱。所以,除了常規方式,還需要有些特殊方便。否則,一點點地走,可能退起來比進的還多,還快。因為煩惱來得劇烈,相應的,就需要一些猛利的對治方法。但在運用這些特殊方法前,還應踏實地做些基礎工作,以便接受大刀闊斧的治療方案。就像某人得了一種怪病,需要某些特效藥來醫治。但這種特效藥必須強壯的體魄才能消受,否則一帖猛藥下去,病還沒好,命先沒了。

  所以,需要有次第的修行,先有比較扎實的常規基礎,再修普賢行願這樣的特殊方便。兩相結合,更容易修好。

  問:在藏地,通常將《普賢行願品》的修學作為前行,而您將此定義為正行,能否具體說明一下?

  答:在藏地,通常是將七支供作為前行。在漢地的早晚功課內,《行願品》也是作為大懺悔文出現,依然是起到前行的作用。但我覺得,僅僅將《行願品》作為前行,其中深意並未得到完全開顯。

  為什麼說,《行願品》是一種正行呢?因為它是建立在華嚴見地之上的行門,是普賢菩薩成佛的途徑。普賢菩薩就是按這一方法修習菩薩道並成就的,自然就是正行了。如果十大願王只是前行,那麼,普賢菩薩的正行是什麼呢?《華嚴經》中,並未說到普賢菩薩還有另一個正行。

  以往,我們所理解的菩薩道的正行,通常是指六度、四攝,又可歸納為慈悲和智慧的修行。事實上,不論運用什麼法門,菩薩道的修行內容都不外乎是悲、智兩大內容。

  那麼,《行願品》本身是否包含慈悲和智慧的修行呢?如果它在這兩方面不完整的話,就沒有資格稱為正行。我在學修過程中發現,《行願品》不僅包含慈悲和智慧的修行,且獨樹一幟,手法高超。其中,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等觀修,是直接以佛陀品質為臨摹物件,在類比過程中完成智慧的修行。換言之,是直接立足於果乘的修行,直接將我們的心行向佛菩薩心行靠攏。相對而言,六度的修行則是從因到果,是立足於因乘的修行。因而,我將《行願品》總結為兩句話,即菩提心的無上觀修,佛陀品質的臨摹方法。通過臨摹,逐漸向佛菩薩貼近,乃至合二為一。當我們的心進入無限狀態時,不是佛菩薩的智慧,又是什麼呢?而恒順眾生、普皆回向,則側重于慈悲的修行。當然,在十大行願中,有些既包含慈悲的修行,也包含智慧的修行,雖各有側重,但不能截然分開。

  由此可見,《行願品》本身就是無上的正行。但這種修行須以華嚴見地為基礎,如因陀羅網般,事事無礙,一多相即。若無這樣的見地,很難直接將《行願品》作為正行。

  即使只是以此作為前行來修習,《行願品》也堪稱積集資糧的捷徑。當我們以無限的心做每件事,當下就能成就無限功德。反之,若以有限的心去做,再多有限加在一起還是有限。而佛陀功德是無限的,不可能通過有限的心行來完成,這在因果上是說不通的。

  《行願品》的觀修,直接幫助我們獲得這種無限的心。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刻意培養一種無限的心。事實上,心本來就是無限的,只是要將那些有限的設定取消,回復心的本然狀態即可。所以,從有限到無限,不是去完成某種無限的境界,而是通過特定方法突破有限的障礙。若有相應見地為基礎,這些方法都是可以操作起來的。

附:關於皈依修學的開示

  經過多年修學,我越來越真切地體會到皈依的重要性。

  遺憾的是,以往大家都重視得不夠。多數只是將皈依當做一種儀式,好像儀式結束就大功告成,所作已辦了。卻不曾關注:三寶在心中究竟有多少份量,有多少地位。

  對大部分人而言,發心皈依時,三寶才剛剛在心中播種,若無進一步的呵護和灌溉,這株萌發不久的幼苗很快就會停止生長,甚至逐漸枯乾。倘若三寶不能在心中深深紮根,佔據重要地位,佛法就不可能對人生構成多少影響。就像幼苗,能給我們帶來多少蔽蔭,多少清涼呢?更何況,它隨時可能因缺乏照料而面臨夭折。

  皈依,是尋求生命的究竟依賴。但很多人皈依後,心仍是飄浮的,並未找到歸宿感。也就是說,雖然皈依了,但佛法和人生仍是脫節的。甚至,由皈依帶來的激動和虔誠漸漸平復後,還會因習以為常而出現信仰淡化的傾向,所謂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大殿。事實上,這一狀況在教界極為普遍。其根源,正是由於對皈依修習的忽略所致。

  近年來,我因為講授《道次第》,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深的體悟,並專門就此作了系列講座,後整理為《皈依修學手冊》,包括皈依三寶在修學佛法中的地位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選擇等九個章節,對有關皈依的種種問題作了較為全面的闡述。

  為配合皈依修習,我又根據漢傳佛教的傳統,並結合南傳、藏傳有關皈依修習的長處,編寫了《皈依共修儀軌》,即如何修習皈依的具體步驟。希望通過一種常規的宗教生活,幫助信眾確立信仰中心。如果皈依後不再對歸投物件進行強化,這一目標很快會被淡忘,會被邊緣化。

  因為我們自身有太多妄想,太多習氣;社會又有太多誘惑,太多干擾。人,就是由這麼一大堆混亂的想法、情緒構成。而每種想法和情緒,都代表著一種念頭,都來自心的相續。修行,難就難在擺脫自己的相續。就像我們難以脫離地心引力那樣,除非進入太空,否則,在地球任何一個角落都無法擺脫引力的干擾。事實上,心的力量絕不亞於地球引力。

  若不下決心改變這一點,即使學佛,仍是以原有習性為依託。那樣的話,誦經也好,禪修也好,只是在固有習性的基礎上增加一點項目,增加一點修行的包裝,內容卻沒有實質性的改變。雖然學了很多,看了因果,看了緣起,也看了中觀,但是否確信無疑呢?是否覺得這是唯一真理呢?佛陀反復告誡我們,持戒有多少利益,有多麼重要,但我們是否不折不扣地信受呢?我們所以會不當做一回事,聽歸聽,做歸做,一言一行仍和佛法無關,正是因為三寶在我們心中本來就沒有多少分量。所以,佛陀的言教我們只是聽聽、看看,自己感覺喜歡的,就做一點,感覺麻煩的,就隨它去了。這些問題的根源,都是因為沒有生起徹底、絕對的皈依之心。

  皈依的修行,由前行和正行兩部分構成。前行部分,主要是發心、懺悔、供養。正行部分,主要是念誦三皈依。其中,又包括觀察修和安住修。觀察修,是在完成一種心理引導。現在很多人念阿彌陀佛,但往往念得有口無心,念得沒有力量。問題在哪裡呢?其實,念佛也好,念皈依也好,關鍵是令這一念具足力量。

  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就是要意識到念誦所緣的物件有多麼重要,這是需要通過觀修完成的。如果沒有意識到所緣物件的重要,雖然也在念,但投入的心力、能量卻很少。試想,同樣是念一小時,投入百分之零點五的能量,和投入百分之九十九點五的能量,在相續中產生的力量可能一樣嗎?

  所以,我們要不斷提醒自己,由此提高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其過程就是觀察修。其實,觀察修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心行運作規律。生活中,我們就時常在作觀察修。比如為某件小事生氣,本來只有一點點氣,但若是把心粘在這件事上,不斷地想,很快就會想出一大堆值得生氣的素材。這麼想上一個鐘頭後,開始的一點氣,就會充斥我們的整個心,讓人義憤填膺,怒不可遏。觀察修的原理,正是如此。

  至於安住修,其實也並不玄妙。沿用剛才的比喻,當心進入生氣狀態時,繼續保持這一狀態。一旦這種感覺變得模糊,立刻轉入觀察修,進行相關思維,進一步把嗔心調動起來。可見,觀察修、安住修都是我們平時經歷過的,只不過,以前是用於成就貪嗔癡,現在是用於培養對三寶的正念。雖然目標不同,但用心原理是相同的。

  觀察修和安住修,就是通過這種心行運作規律來完成修行引導。我們要經常觀想三寶功德,觀想佛陀身、語、意的功德。其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佛陀身業的功德;三藏十二部典籍,為佛陀語業的功德;無量的慈悲、智慧,為佛陀意業的功德。經常作如是觀修,或讀誦讚歎佛陀功德的經典,令信心得以生起,並不斷增長。其實,不僅觀想佛陀功德會有這些作用,我們平時聽到某人如何苦行,如何精進,如何為法忘軀,也會油然而生景仰,從而激發修道向上之心。三寶在心中有一分地位,佛法對人生就會有一分影響。若能每天以一定時間培養對三寶的信心,久而久之,三寶在心中的地位將不斷上升,佛法對人生的影響也將日益增長。

  我們現有的人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生,是一種習氣的相續。學佛,則是將生活重心轉移到以三寶為核心。在《皈依共修儀軌》中,從發心到懺悔、七支供等等,每一步都有相應的觀想。比如懺悔,須以至誠懇切的心念誦懺悔文,念誦七佛滅罪真言,使心念與七佛無量功德相應,以此清洗罪業。所以說,懺悔所憑藉的,不僅是七佛具備的功德,同時也包含自身的心念力量。任何儀軌,若只是有口無心地念一念,未輔以相應的觀想、用心,是沒有力量的。雖然不是完全沒有效果,但效果會小很多。最後,是關於五戒的內容,選用了一行禪師用現代語言對五戒進行的詮釋。五戒,是健康生活的行為準則,也是修學的重要增上緣。

  皈依共修既是常規、基礎的修行,也可以深不見底,一直修到成佛。事實上,整個佛法的修行,無非是念佛、念法、念僧,最終於自身成就三寶品質的過程。除此而外,並無其他奧妙。關鍵,是修習時賦予什麼樣的見地——我們的見地有多高,就可以把皈依修到多高。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