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佛陀教育與青少年品德修養
屈榮芳
17/04/2010 18:47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內容摘要:

佛教不是一種宗教,也不是一種哲學,更不是封建迷信。佛教是一種教育,一種智慧與人生觀的教育。目前四十多歲的人有許多困惑,最主要的困惑來自於孩子 的教育問題。 90後的青少年是一代心氣浮躁的青少年,其原因是多方 面,家庭的、社會的,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學校教育體制的諸多弊端與學校德育教育內容的缺損造成的。我們能否考慮在現行的中小學學校教育中增加人文教育內 容的同時也藉鑑一些佛教德育體系的精華內容以培養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形成。本文旨在對此進行一些探討以求教於專家學者。

一、佛教是一種教育我們都知道佛教是當今世界上三大宗 教之一。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陀也曾順理成章地被稱為宗教 家。可是佛教在運行了二千五百年後的今天,越來越多的高 僧、佛學家、善知識、善弟子卻提出了另外一種觀點,佛教既不是一種宗教、也不是一種哲學、而是一種系統教育,持這種觀點且最具號召力的當數一代高 僧----淨空法師。

筆者是搞教育的,而且也從事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多年,在 研究過程中多次接觸到佛教的一些東西,緣份使然,於是注意蒐集和結緣了一些佛教與教育方面的書籍,廣泛閱覽的基礎上,趨於領悟。認為佛教確實是一種系統教育,而非宗教、非哲學、更非 迷信。它是一種智慧與人生觀的教育。 1、佛陀是人不是神。在所有宗教創始人中,佛是唯一不以非人自居的導師。他自稱只是一個單純的人類,不像其它宗教的教主,或以 神自居,或自詡為神的各種化身,或則自命受了聖靈的感動。佛不但只是人類的一員,而且他從不自稱受過神靈或外力 的感應。他將他的覺悟、成就及造詣,完全歸於人的努力與學習。而且只有人才能成佛,只要他肯發願努力學習,每一個人 身內都潛伏有成佛的勢能。

  2、是導師不是宗教家。釋迦牟尼佛正好與中國的孔子是同時代人,也和中國的孔 子一樣,一生盡瘁於教育,是古今人類的導師。與其稱之為宗教家,不如稱之為教育家。

佛陀教育的目的:是施行覺悟的教育,自覺、覺他。佛陀覺悟後,到處弘揚佛法,大眾接受佛陀覺悟的教育, 依照佛陀指示的修養方法去實踐,最後獲得了覺悟,便能斷惑證真、離苦得樂,這是佛陀教育的目的。

佛教與現行教育一樣也實行學位制度。佛陀教育的目的“覺悟”就是最終實現“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翻譯成中文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分三個層次:

  1、正覺---阿羅漢

  2、正等正覺----菩薩

  3、無上正等正覺----佛陀

這就像現在大學學位有學士、碩士、博士一樣,修到什麼 程度拿到什麼學位。

教育的類別:佛陀教育的類型也是由淺入深、由低到高, 循序漸進,恰如世界各國目前所推行的普通教育,由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而且因人而異,能達到什麼程度就什麼程度。

  1、人天乘法 ----小學

2、聲聞乘法----中學普通教育

  3、菩薩乘法 -----大學

教育的場所:也分三類,精舍說法、應供開示和民間佈 教。類似於現代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

  1、精舍說法---學校教育

2、應供開示---家庭教育現代三種教育形式

  3、民間佈教----社會教育

結夏安居----教師進修制:我們現在的教師進修制是 釋迦牟尼佛首創的。他當年在世,有許多有成就的學生。這些學生也分派到各處去教學。但每一年有三個月的時間回到老師身邊,稱“結夏安 居”。因為印度每年從四月半到七月半是雨季,這個時候在外教 學不方便,通通回來,接受老師的再教育,同學們也互相切磋,琢磨,然後再出去教學,幫助大眾。

雲遊參學與現在的留學、考察學習、進修有相同之處。

佛教的道場組織寺院---既中國佛教寺院是學校、博物 館、圖書室三者合一的教育機構。同時也是佛教教學與藝術教學相結合的教育機構。寺在漢代佛教未傳入前是皇帝專管的政府機構。漢明帝政府有九寺,後增加到十寺,這新增的一個寺專管 佛教教育。如洛陽的白馬寺,就是國家佛陀教育部。宰相下面有一個禮部也是專管教育的,教育的中心是孔孟 教育。從漢明帝開始變成兩個教育部,一個歸皇帝管,一個歸宰 相管。可見當時中國對佛陀教育何其重視。後來演變成寺與廟合稱,與鬼神扯上關係,佛教衰落。到唐朝,自馬祖創建叢林制,寺院發展成叢林制,佛陀教 育達到了鼎盛時期。叢林就是佛教大學,就是真正有規模有製度的佛教大學, 把佛教教學制度化了。不像從前是私人私塾式的相互傳受,規模很小,也沒有一 個制度。叢林的教學、講學、教材、教法,沒有一樣不是達到最高 的藝術境界。叢林是一個個培養人才的基地與搖籃。

我們從佛教的經典、音樂、美術、雕塑、佛像、建築、供 具以及其他種種,都能發現它所包含的教育意義。佛陀教育的方法:(1)戒、定、慧三學兼施。佛陀先教戒學,修養品德;次教定學,鍛煉身心;再教慧 學,啟發智慧。佛教的經律論三藏經典,是佛陀教育的教科書。經藏能詮定學、律藏能詮戒學、論藏能詮慧學。佛陀的戒定慧三學教育正好與現在德智體三育有相似之 處。

  三學

  1、戒學---德育

2、定學---體育(身心兼修) 三育

  3、慧學 ----智育

  (2)言教與身教並重。現在的教育多注重言教,而忽視身教;佛陀教育則是言教 與身教並重。

  (3)因材施教,個別教化。普通教育中也包含著個別教育,特殊教育。根據受教育者的根性不同,佛陀採取了個別輔導的教學 法,並很有成效。

二、四十歲左右的人的困惑現在四十歲左右的一代人被稱 為最困惑的一代人。上有老,下有小,又要面對職場的壓力、生存的壓力、身 心健康的壓力和子女教育的壓力。在諸多壓力和困惑中,最大的壓力來自於子女教育的困 惑。這個年齡階段的人,正好處於兩期相碰撞階段,即更年期 碰撞青春萌動期。醫學界早就提出,隨著人類生存壓力的急聚增加,有害物 質浸入身體,人的更年期普遍提前,提到40歲左右。這個年齡階段的男女,情緒激動,易發火,自控能力差, 精神狀態不好。而這個年齡階段的人的子女正好屬於90後這一代人,十 五、六歲,處於青春萌動期,幻想性強、易興奮激動、自控能力差、可塑性強、獵奇好動但又是非不分、法制觀念淡漠。如果學校、家庭教育引導不當,還會表現出強烈的社會逆 反心態。和家長做對、和老師做對、自私、貪婪、不孝親尊師、或 者性格變得狂躁執著,心性失調,出現了部分問題少年。再加上如果缺乏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做導航, 有的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於是四十歲左右的這一代人聚在一起,議論最多的話題也 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接觸了太多這樣的青少年、太多這樣的家長,了解了他們 各自的困惑後,我便得出一個結論:90後一代青少年應該屬於心氣浮躁、沒有定力的一代人。對任何事情不能用一種平和、善意、誠懇、穩定的態度對 待,包括對親人、老師、社會、對學習、生活等等諸多方面。這心氣浮躁的一代人,比被稱為20世紀60年代、70 年代出生的跨掉的一代人問題更為嚴重一些。

青少年的心智不健全,影響的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命運、 而是整個社會、民族、國家的命運盛衰。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梁啟超先生在他的《少年中國說》中早就指出:故今日之 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不球。可見先生對當時社會中國的青少年寄予的期望何其大。而我憂心的是我們眼下的這一代心氣浮躁的青少年,他們 能否擔當起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任。如果不能擔當此任,那麼家庭的幸福和諧、社會的安寧、 國家的繁榮昌盛從何而來?

  三、尋找解決的途徑

於是,有志於青少年問題研究的專家學者,開始尋找問題 的癥結和解決的途徑。

在尋找中,筆者發現,造成心氣浮躁的一代人的成因是多 方面的:青少年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食品的污染及環境的污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校教育評價體制存在嚴重的 缺陷,學校德育教育的內容也嚴重缺損。

在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出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將近十多年後的 今天,由於我們的高考制度及學校的評價制度沒有徹底改變,應試教育的陰影仍然根深蒂固。多年來在高考指揮棒下,“片追”使得許多學校只抓成 績、重分數、忽略了對學生良好思想品德養成教育,歧視成績差的學生,對犯了錯誤的學生粗暴處理,造成有些青少年破罐子破摔。我們傳統的德育體系在破四舊時被打破了,比如儒家提倡 的仁義信,道家的敬天愛民、回歸自然,墨家兼愛等。可將優秀傳統道德內容總結為以下幾點:公忠、正義、仁 愛、中和、孝慈、誠信、寬恕、謙敬、禮讓、自強、持節、知恥、明智、勇毅、節制、廉潔、勤儉、愛物、敬業、友誼、禮儀等。而我們新的道德教育體系沒有完全建立,處於斷層期。

現行的學校德育教育呈現出這樣的局面:小學生在課堂上 學習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中學生在課堂上學習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而大學生卻從頭學習行為規範。本末倒置、空洞枯燥,缺乏全面性、可操作性。孩子們也缺乏理解和應用能力。

道德教育就像一條紙做的船,一放入社會的汪洋大海被擊 得粉身碎骨,無影無踪。

筆者以為,要彌補青少年道德教育方面的缺損,建產起新 的道德評價體系,培養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必須改變現有學校德育教育的現狀。政府在編制中小學思想品德課教材時可做如下考慮:在中 小學大大增加人文教育(人本教育)、感恩教育(《弟子規》、《了凡四訓》《陰陟文》等傳統文化中經典的東西)、哲學(西方)教育的內容(如薩特、西 德、黑格爾、叔本華)、減少那些空洞的說教,讓他們從小就知道生命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尊重人的價值(尊重人的頭腦、尊重人的靈魂、尊重人的身 體),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前面我們已反复論證了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一種教育。那麼把佛教和現行社會教育結合起來應該不是一件很難的 事,特別是佛教中的道德教育、佛教哲學的精華東西也完全可以在現行的青少年品德養成教育中加以藉鑑,對青少年良好的品德的形成會有積極的作用。 1、佛教所倡導的棄惡揚善、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利 利他有助於形成青少年思想道德主旋律,加強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對於形成扶正祛邪、揚善懲惡的社會風氣也有所幫助。 2、佛教修學的一些科目如:三學、四攝、五戒、六度、 六和敬、十善與現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規範有許多相通之處。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說假語)、不兩吞 (不挑撥離間)、不惡口(不罵人)、不綺語(不花言巧語),見和同解、戒和同修、戒定慧等等。不但可以調節人際關係,規範青少年行為,還可以平靜他 們的心性、純化心靈,去除浮躁與膚淺,形成一種樂觀、向善、熱愛生活、孝親尊師的個人道德素質。 3、建立信仰。佛教在民眾的心中,是一種信仰,正因為他們有了這種信 仰,佛教的道德體系才能夠規範和內化他們的行為和心靈。而在青少年品德養成教育中,我們不可能強行讓每個青少 年信仰佛教。但我們可以考慮幫助青少年對於精神家園的正確尋找,這 也是一種信仰。所謂精神家園是人們確信不移的精神努力目的,是人的終 極關懷,是被人認做生存之根本的精神理想。有了這一家園,人的生活即是有航向、有目的、有“神 性”的,反之有一種空虛感、疏離和價值無根感。建立了這種道德信仰,還必須通過儀式化的形式使之不斷 鞏固和強化,就像佛教也是有一系列信仰儀式的。我們可以利用傳統的儀式與現實的重大節日,如端午節、 中秋節、國慶節、元旦等創設一系列儀式化的教育體系,來幫助學生鞏固和強化道德信仰。 4、認清道德教育的根本在於學習的主體性,這也是佛教 的道德修養論告訴我們的。佛教道德修養論是一種重視心識作用的道德修養論,佛教 十分強調心識的作用,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重視內心的自證自悟,在道德修養方面重視內心的修心。因此,在青少年品德養成教育中,必須重視他們自我意 識、自主性和個性體驗。德育既然是一種心的教育,雖不像禪宗所推崇的“心心相 印”,但它應該是一種用心靈感染心靈的活動。由此可見,這需要教育者用“心”去了解受教育者,並用 “心”與之溝通,同時也需要受教育者的學習發自於“心”,用“心”體驗和解釋。青少年道德教育可以讓他們參與道德實踐的同時,增加他 們自省、體悟的情境。 5、在忍辱中培養學生的品德。據《菩薩戒論》所載,佛陀在過去修行的時候,曾經被五 百個“健罵丈夫”追逐惡罵,不論佛陀走到哪裡,他們就跟罵到哪裡,而佛陀的態度是“未曾彼起微恨心,常具慈悲而用觀察。”這種忍辱精進的修 持,終於使佛陀證得無上菩提。可見忍辱不但可以培養世人的品格,而且也是成佛的重要 法門。現在青少年,逞一時匹夫之勇,可為一件小事,拔刀相 向,為一句閒話耿耿於懷。沒有忍辱的功夫,就沒有力量應付複雜險惡的環境,將來 如何能擔當重任和創造事業。因此在青少年品德教育中,一定要培養他們忍辱的精神, 從小給他們增加一些困難與挫折,平靜他們高傲漂浮的心氣,培養他們平和謙容的心態,堅強的意志和品質,才能幫助他們成就事業。我們這樣做的結果,如能夠堅持不懈,就能開啟青少年的 智慧,培養他們良好的品德心性,鼓舞他們向真善美的目標邁進,家庭和諧、社會和諧、國家和諧、世界的和平與美好就能實現。

  文/屈榮芳

作者簡介:屈榮芳,女,1966年11月出生,甘肅天 水人。研究生學歷,現在天水市教育局工作。省內外報刊上發表作品200多篇。現為甘肅省作協會員,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會員,國家級 持證導遊員,中學高級教師。先後有《歲月流芳》、《深情回眸》、《緣定今生》等文 集出版。

  參考書目:

1、《佛陀的啟示》法嚴法師譯―――香港佛教青年協會 敬贈

2、《認識佛教》―――淨空法師佛學文集選

3、《佛陀的教育》金明法師著――――蘭州佛教協會

4、《造像的意義》―――《認識佛教》系列彙編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