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冬為揚州大學部分師生所講
在座各位都是從事教育的,其實,佛教也是一種教育。我們所在的寺院,就具有學校的功能。它的教化包括兩方面,一是對出家人的教化,一是面向社會的教化。
一、佛教的教育目標
寺院供奉的造像有兩大類,一是屬於護法,如我們熟悉的四大天王等,相當於現代社會的保安人員,起到維護道場的作用。另一部分,就是佛、菩薩、羅漢造像,這些屬於教育目標的象徵。佛教的教育目標是什麼?就是通過佛教特有的教育方式使人成為聖賢。其中,又包含三級目標。
初級目標,是通過人天乘的教育,造就身心健康、品行高尚的人。
中級目標,是通過聲聞乘的教育,造就解脫的聖者,也就是佛教所說的阿羅漢。所謂解脫,就是通過修行徹底擺脫生命內在的迷惑煩惱,證得涅槃。不少人以為,涅槃就是死亡的代名詞,其實不然。涅槃是代表寂靜,是煩惱平息後的內心寂靜。這種寂靜不是無聲的安靜,而是體悟宇宙究竟真理後,由空性散發的強大力量。阿羅漢,就是聲聞乘的最高果位,是證得涅槃解脫的聖者。
高級目標,是通過菩薩道的教育,造就佛陀那樣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究竟覺者。在很多人感覺中,佛菩薩只是存在于書本和想像中,是脫離現實的。其實,成佛並不是成為行走雲端的神仙,而是代表高尚生命品質的成就。這種品質包括三部分,分別是斷德、智德和悲德。所謂斷德,即斷除一切煩惱,這也是中級目標所成就的。所謂智德,即圓滿一切智慧,這種智慧並不是通常所說的知識,而是通達宇宙真相的能力,是超越思維和理性的根本智慧。這種能力是眾生本自具足的,只須通過修行開發出來。所謂悲德,即成就大慈大悲的品質,對一切眾生都能生起無限的、平等無別的慈悲。這就需要發起菩提心,願為眾生拔苦與樂。具備這種願望並付諸實踐者,就是菩薩。
二、為什麼接受教育
從教育目標可以看出,佛教就是人格改造的教育,是生命提升的教育。那麼,佛陀為什麼要施設這樣的教育?我們又為什麼要接受這樣的教育?
1、無明造成的誤解
生活在這個世間,時時都要面對很多問題。如何看待這些現象?多數人會以為,凡我親眼所見,必是最真實的。因為我們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的看法。那麼,這種經驗究竟多大的可靠性?
關於這個問題,佛法有著極為精闢的論述。如唯識宗是以三性理論將世界分為三個層面,一是超越對待的真理世界,即圓成實的世界;一是客觀的現象世界,即依他起的世界;一是在呈現於我們認識上的世界,即遍計所執的世界。
佛法告訴我們,在認識上呈現的世界,是被我執處理過的,和客觀世界並非一體。比如眼前這個杯子,呈現在認識上的,不僅包括杯子的形狀體積,還有是否美觀、是否值錢、是否屬於我等種種設定。這些設定都是我們附加其上的,並非客觀存在。但我們卻會執著這些設定,認為它就是美,就是值錢,就是我的。就像夜行人遇到一條繩子,因看不清而誤以為蛇,嚇得魂飛魄散。從客觀來說,只有繩子而沒有蛇。但在我們的感覺中,卻只有蛇而沒有繩子。
我們所認為的美醜、價值等等,只是投射於境界的認識,是蛇而非繩子。但我們投射之後,卻覺得這就是親眼所見,就是絕對真實。伴隨這種錯誤認識,貪隨之而來了,嗔隨之而來了,煩惱隨之而來了。
我們每天忙來忙去,表面看是忙於各種事務,事實上,都是為內心不斷增長的需求忙碌。比如做事業,固然有種種不得已的客觀理由,但更關鍵的,是因為我們需要這份事業來支撐,似乎這樣才會有成就感,才會無愧於人生。伴隨這種執著,對事業的需求又會進一步成長。然後再來看待事業時,就戴上了變色眼鏡。因為我們是帶著一系列依託事業而產生的情緒來看問題,這些心理將推動對事業的追逐。在追逐過程中,相關心理又得到增長,從而產生更高需求。
2、認清人生本質
我們需要接受教育的原因還在於,現前生命存在種種缺陷。主要體現於兩方面,一是存在迷惑,二是存在煩惱。這是佛陀對生命現實所作的審視和評估,結論就是——人生是苦。
當然,從現象層面來說是苦樂參半的。佛教也承認情感有苦樂憂喜舍的不同,他所說的這種苦,是對生命本質的透視。因為一切快樂都是由某種渴求得到緩解而產生,而渴求本身是痛苦之因。任何緩解只能起到局部和暫時的作用,無法改變其痛苦本質。就像醫生可以治療疾病,但無法改寫有生必有死的結局。
但我們還要看到,認識苦不是為了被動地接受苦,而是為了正視現實,尋求究竟的離苦之道。所以說,這種對苦的認識是直面人生的積極態度,並非逃避現實的消極心態。
人生痛苦是多方面的,如色身的生老病死,及無明、欲望製造的煩惱。此外,還有社會環境帶來的痛苦,如怨憎會、求不得、愛別離;有自然環境帶來的痛苦,如天災人禍、酷暑嚴寒。從表面看,這些痛苦似乎是外來的,是載入於身心的客觀存在。事實上,所有痛苦都根源於內心,都取決於我們看待問題的方式。
如求不得苦,這種苦的程度,就在於我們對這一追求的執著程度。若是志在必得,那麼,得不到的痛苦將無比強烈。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輕者導致精神受挫,重者甚而自尋短見。其實,任何追求都有得到和得不到兩種可能。只要對此有客觀認識,那麼,得到固然欣喜,得不到也能坦然面對。怨憎會也是同樣,若能以慈悲而不是對立的心看待他人,也就沒有什麼冤家仇敵了,自然不會有冤家路窄的痛苦。
此外,從個人到社會的一切變故,只要我們能正確面對,都不會因此帶來無法承受的痛苦。因為世間是無常的,這種無常是本來如此的現實。只是我們將這種無常誤以為常,才會因此感到不幸。所以,這種不幸在很大程度上是因誤解而造成,並不在於環境。如果僅僅從環境著手改變,是無法根除痛苦的。
3、盲目需求和錯誤依賴
佛法認為,一切問題的根源在於惑和業。惑就是迷惑,就是不瞭解自己,不瞭解世界,所以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些什麼。一個人究竟需要多少才能過日子?對古人來說,電腦、手機和各種家用電器都是聞所未聞的,但生活並不因此缺少什麼。但對現代人來說,少了任何一樣都會帶來諸多不便。為什麼會產生這個問題?正是因為我們的盲目需求以及對需求形成的依賴所造成。
今天的社會,商家都在拼命鼓動消費。對於那些本身就在四處追逐的人,是根本經不起誘惑的。所以當一個新品出現時,立刻會被抓住,由此建立一種需要。一旦習慣這種需要,又會進而形成依賴。對商家來說,市場是可以培養的。這種培養,其實就是在培養人們的需求,以及對這種需求的依賴。
沒有某種需求,我們就不會有這一需求無法滿足的煩惱。而當需求上升到依賴時,就埋下了心理疾病的隱患。如近年出現的電子遊戲依賴症、手機依賴症、電子郵件依賴症等,就是非常典型的病例。在電子遊戲沒有出現時,世間哪有什麼電子遊戲依賴症呢?而當人們產生這種需求時,就成為潛在患者了,或者說,成為某種病原體的攜帶者。
事實上,我們對家庭、感情、事業的需求也會形成依賴,也會帶來同樣的問題。這種需求越強烈,越執著,發病幾率就越高,病情就越嚴重。這些需求其實都是我們製造的心靈影像。你覺得這是成就,將此設定為目標,然後不斷追逐,樂此不疲。一旦目標破滅,就會茫然失措。就像奮力撲向一堵幻覺中的牆,不料卻撲了空,重重摔倒在地。所以說,痛苦的根源不在別處,就在於需求以及對需求的依賴。
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時代更為豐富。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混亂。這種環境中,很容易滋長各種需求,這使現代人活得很累。你要問哪個人苦不苦,多半不會認為苦。因為大家覺得生活條件不錯,不願承認痛苦。事實上,現代人也沒有非常深刻的痛苦。因為物質享樂層出不窮,一種渴求得不到滿足時,很快可以找到替代品。所以這種渴求尚未達到一定的量就會被轉移,而不是在那裡不斷累積。但人們也因此製造了更多需求。
過去的人,生活所需不過是吃飽穿暖,而現代人卻很難滿足於簡單的溫飽。因為他們已在不知不覺中製造了過多需求,應付這些需求,就足以讓人疲於奔命了。這種勞累,甚至已波及孩子。二十年前的孩子,還能有輕鬆快樂的童年。但在今天,除了日益繁重的學習外,他們還需要用所剩無幾的課外時間再去進修英語、繪畫、音樂、舞蹈等種種課程。更何況,其中很多人還不是出於興趣。在這種超負荷勞累中成長起來的孩子,能有健康的身心嗎?
4、造業和輪回
現代社會的最大問題,就是人的心態不健康,普遍活得浮躁而混亂。需求太多,情緒太多,卻從未管理。這種狀態,就是惑業苦的狀態。因為迷惑而產生錯誤觀念,因為錯誤觀念而產生煩惱。這些不良心理的成長過程,就是業的成長過程。
業就是行為,包括思想、語言、身體三種。通常,我們更多是關注表現出來的行為,卻忽略了尚未表現的行為。事實上,不論這一行為是否表現出來,都會在內心留下痕跡,形成內在的心理結果,影響未來的生命走向。
在座的每個人都不一樣。長得不一樣,想法不一樣,性格不一樣,興趣愛好也不一樣,這些差別是來自生活方式和心靈軌道的積累。這種積累的發展,就會呈現出相應的生命形態。所以,商人有商人的特徵,軍人有軍人的特徵,藝術家有藝術家的特徵。
佛教所說的六道,也是生命發展過程中呈現的不同形態。比如餓鬼是代表渴求的心理,這種渴求被無限張揚後,就會呈現出餓鬼的生命狀態。阿修羅是代表好鬥的心理,這種好鬥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呈現出阿修羅的生命形態。動物是代表愚癡的心理,除生存本能以外沒有更多思考。如果人生僅僅停留於飲食男女,那和動物是沒什麼差別的。
所以說,輪回不在別處,正是每種心理發展的不同生命形態。其實輪回不難理解,比如你喜歡做什麼,追求什麼,幾乎每天都會重複。在重複過程中,又使這種喜好得到成長,促使我們再去追求。這種重複就是輪回的顯現。從起點到終點,再從終點回到起點,周而復始。
這種追求又包含相應的價值觀,覺得我要這樣活著才充實,才有意義。那麼,我們追求的這些到底有沒有價值?是不是值得去做?這就取決於我們對生命的思考,取決於我們的認知。
三、佛教的教育
1、提高認知能力
佛教之所以重視人的身份,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在於人有理性,可以有高尚的人生追求。但對凡夫來說,這種追求往往受到諸多局限,如社會背景的局限,文化習俗的局限,認識能力的局限等。我們通常以為,需要通過對物質的研究來認識世界。其實,這種認識永遠是有限的。我們已經可以登月,可以探索火星,但直到今天,人類還走不出太陽系。更何況,還有廣袤的銀河系,還有無邊無際的未知空間。
從某種層面上說,後人很難達到古代聖哲對世界的認識高度。因為他們的認知不是建立於對事相的瞭解,而是通過冥想來抵達,通過修行所證得。
佛法認為,人對世界的認識是取決於自身的認識能力。認識達到什麼高度,對世界才能有什麼樣的視野。從佛教觀點來看,心和宇宙是相通的。心的本質,就是宇宙的本質。唯有以無限的心,才能認識無限的宇宙。這不是有限認知所能涵蓋的。
佛教教育所做的,就是改善我們的認知能力,進而改善生命品質。凡夫的生命都是以無明迷惑為基礎,因此,每個人都是一台不斷製造痛苦的機器。雖然我們一直在試圖緩解痛苦,但製造痛苦的速度太快了,所以這種緩解永遠跟不上製造的速度。
若不改善生命品質,痛苦是沒有止境的。當人心出現問題,就會將人性的負面因素充分張揚出來。這不僅會造成個人問題,也會帶來社會問題,帶來環境問題。這也是今天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生態環境日益惡劣的根源所在。最後的結果,就是共同走向毀滅。
但我們也不必氣餒。佛法告訴我們,生命雖存在種種缺陷,但同時還有良性潛能,具備解脫煩惱的能力,這正是修行建立的基礎。否則,就像蒸沙不能成飯那樣,是不可能修出什麼結果的。
2、依戒定慧開展教育
佛是覺者之義,代表生命的覺醒。佛教的教育,就是説明我們認識並啟動生命潛藏的覺性力量。所以,真正解決生命問題必須靠我們自己,這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佛菩薩只是起到導師的作用,告訴我們生命是怎麼回事,又該怎樣改變自己。
佛教中,稱佛陀為“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謂本師,就是最根本的老師。佛陀證道後,根據眾生的不同根機進行開示,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後由弟子結集成文,成為經藏。作用主要有兩點,一是幫助我們瞭解生命真相,不再被妄心所轉;一是教授改善生命的方法,即佛教的定慧之道、止觀之道。
同時結集的還有戒律,這是佛陀為弟子們制定的行事規則。生命發展是有規律的,當下的心行,就決定了未來的生命形態。但一般人看不到這種因果,所以佛陀告訴我們,哪些心行會發展出哪些生命形態。使我們知道,希望有什麼未來,就應該怎麼去做;不希望有什麼未來,就不能做些什麼。就像保障行人安全的交通規則,戒律也能保障我們安全行進在解脫之路,避免進入生命的不良慣性。所以說,戒律就是心路的交通規則。
戒律中,除個人應該遵循的行為之外,還包括僧眾共同生活的準則。僧團是一個法治團體,為保障大眾和合共住,需要有團體的管理制度。佛陀入滅時,沒有把僧團領導權交給誰,也沒有設立教主之類的管理層。他所強調的,是自依止,是法依止。修行首先要靠自己努力,其次還要有方法。這個法,也是佛法僧三寶的核心所在。無論佛陀還是僧眾,都是依法修行,依法解脫,依法成就一切功德。
方法從哪裡來?是不是有了方法就能使用?未必,所以還需要嚮導引領。這個嚮導必須具有解脫經驗,否則是無法帶著我們走出心靈誤區的。所以,佛教特別強調親近善知識,其作用,就是幫助我們使用這些方法,依此認識並改造生命。
佛陀是因機設教,對上根利智者,可直接啟動內在的解脫能力;對根機駑鈍者,則是“先說端正法,後說正法要”,循序漸進地加以引導。除本師釋迦牟尼佛外,歷代祖師大德都是我們的教授師。他們本著契理契機的原則,根據某一部分佛典建立宗派。如漢傳佛教有禪宗、淨宗、三論、唯識、華嚴、天臺等八大宗派。在這些修行體系中,既有理論指導,也有修學次第、實踐方法和檢驗標準。從這個角度來說,每個宗派都代表著不同的佛教教育體系。
四、結說
今天主要從教育的角度,向各位介紹了佛法修行的框架性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佛教是成佛作祖的教育,但同時也是做人的教育,是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因為我們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才在家庭、社會中擔任各種角色和職業。如果不懂得怎麼做人,就不可能給子女和學生全面的教育,不可能成為合格的父母,成為合格的教師。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個道,就是做人之道,是生命提升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