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心靈啟示錄
濟群法師
22/11/2013 07:35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20067月,濟群法師應邀參加支提山華嚴寺心靈之旅夏令營,為營員們作主題開示、答疑解惑及禪修指導。


·走入佛門

  問:學佛與未學佛,生活觀念有很大差別,甚至會出現一些矛盾。怎樣處理兩者之間的關係?

  答:學佛和未學佛,生活觀念和方式確有不同。這種不同,是否就意味著衝突呢?其實未必。社會上,許多人的人生信念和生活方式也不盡相同,關鍵是彼此理解,彼此尊重。

  我們身為佛弟子,對沒有信仰的人,首先要學會尊重,切莫因為我有信仰,你沒有信仰而人為對立,甚至瞧不起對方。在充分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可尋找適當時機將佛法介紹給他們。但不要強行推銷,否則反而可能引起抵觸情緒。在這個問題上,要有善巧方便,要以別人願意接受的方式去傳播。

  有時,我們也可能碰到這樣的問題:因為信仰而給生活帶來一些不便,甚至引起他人的誤解或非議。若有類似困擾,我們可以表現得含蓄一些,但也不必刻意隱瞞。作為一個公民,有自己的追求,有正當的宗教信仰,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之所以要表現得含蓄一些,主要是為別人著想,不希望他們誤解,更不希望他們因誤解而造作口業。從我們自身來說,完全可以按自己選擇的方式理直氣壯地生活。

  問:佛與眾生的根本差別在哪裡?如何跨越?

  答:佛與眾生之間,在一般人的感覺中,似乎有著天淵之別。事實上,距離並不是那麼遙遠。《六祖壇經》有句話,叫做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佛,為覺悟之義。在迷的狀態,就是眾生;而在悟的狀態,那就是佛。

  從迷到悟,雖是一念間,但要跨越這一念,轉變這一念,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很多人都知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說,難道只是把手中的屠刀放下,就能解決問題嗎?

  佛經記載:有位梵志求見佛陀,兩手各拿一朵花。佛陀說,放下,他就把左手的花放下。佛陀又說,再放下,他就把右手的花放下。但是,佛陀還讓他放下……兩手空無一物時,還要放下什麼?就是放下內心的執著,這才是我們要放下的關鍵。如果內心還有執著,即使將外在的一切都放下,仍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佛法修行,重點是解決心理問題,所謂轉迷成悟,轉染成淨,轉識成智。所以說,佛與眾生之間的平等,是本質上的平等;差別,則是顯現上的差別。

  問:是否只有通過坐禪才能觀察自己的心?

  答:坐禪並不是唯一的方式,通過反省,也能觀察我們的心。當然,反省能夠觀察到的層面比較有限。通過坐禪,則能培養觀照力,對內心有更深層的認識。

  我們的心往往非常混亂,常聽得有人說:平時也沒察覺自己有多少妄想,可一打坐,妄想反而不絕如縷。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並不是因為打坐時妄想比平時更多,而是因為以往從來沒有觀照內心的習慣,雖然妄想紛飛,卻不知不覺。

  通過禪修,我們才有能力觀照內心。就像點燃的蠟燭,必須在無風狀態下,才能照清周圍景象。而在風中搖曳的燭光,是無法將四周朗照分明的。坐禪,不僅能幫助我們觀照內心,止息妄想,還能以此消除負面情緒。

  問:看過法師的《佛教徒的人生態度》,您在文中提到:要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請問佛教對此是怎樣定義的?我們又該怎樣去做?

  答:價值觀離不開人生觀,而正確人生觀的建立,需要佛法智慧的指引。價值觀是探討人活著的意義。人應該怎麼活著才有意義?佛教認為:人身的價值,一是令自己覺悟,完成生命的覺醒和解脫;一是令他人覺悟,幫助眾生圓成無上菩提。

  怎樣才能做到這兩點呢?關鍵是修學佛法。佛法認為,每個生命都蘊涵著無限寶藏。但我們卻為無明所惑,每天在煩惱、妄想中虛度年華。一旦開發這個寶藏,就能成就無量智慧,無量慈悲。不僅自己開心自在,還有能力幫助普天下所有的人。所以說,正確的價值觀,是建立在修學佛法的基礎上。

  問:有人說學佛要一門專修,但四弘誓願又說法門無量誓願學,當如何處理兩者的關係?

  答:開始學佛,其實不必考慮一門專修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兩種都為時過早。重要的是打好基礎,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修習皈依,以此培養對三寶的信心;二是修習發心,以此確定人生的目標;三是受持戒律,以此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了這些基礎之後,應一門深入,依某一宗派修學,樹立正見,修習禪觀,體證佛法。然後,為利益更多的眾生,才能法門無量誓願學


·心之種種

  問:佛教中將生氣稱為什麼?怎樣阻止這種情緒在內心蔓延,儘量不去生氣?

  答:生氣,在佛教中稱為嗔恨心。通常,是對我們不願聽見、看見的人或事的反應。尤其是自我受到傷害後,我們往往條件反射般地現起這一煩惱。

  阻止這種情緒的發生,主要是從平時開始預防。其關鍵,在於淡化自我,並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著想。同時,積極修習愛心、慈悲心,以此化解並消除嗔恨。

  當嗔心生起時,則應學會觀照自己的心,而非順著這一心理慣性繼續。很多時候,事情剛發生時我們並沒有那麼生氣。但因為不懂得及時制止,使之在心中不斷蔓延、壯大。事實上,這個嗔心正是我們自己培養起來的。所以,當我們面對逆境或受到傷害時,應以智慧觀照自己的心,而不是隨著嗔心跑。那樣的話,嗔心就會像星星之火般,順著風勢燃燒起來。

  問:嫉妒心是一種什麼狀態?當別人嫉妒你時,該如何應對?

  答:嫉妒心是一種什麼狀態,我想很多人都有體會。當我們看到別人成績比自己優秀,事業比自己輝煌,就會感到失落或不以為然,進而甚至會去阻撓、傷害別人。因此,嫉妒也屬於嗔心的表現方式。

  如果被別人嫉妒,有兩種應對方式。一是不去理會,這是比較消極的方式;一是對對方抱以同情,盡力給予幫助,以此化解嫉妒心,這是比較積極的方式。

  問:什麼是菩提心?有什麼重要意義?如何成就菩提心?

  答:菩提心,是我要利益一切眾生的心,這比解放全人類的目標更宏大。因為一切眾生不僅包括人類,也包括動物,包括六道中的一切生命。我們應從內心發願,希望盡自己的所有力量幫助他們解脫痛苦。

  發起這一願望,意味著要徹底打開心量。我們不妨想一想:自己心中裝著幾個人?有的或許只有一個,有的或許多幾個,還有的或許裝著更多。發起菩提心,就意味著要把一切眾生納入心中,不論人或動物,不論熟悉或陌生,也不論喜歡或討厭。總之,對於一切眾生,都願給予平等無別的關愛,無私無我的幫助,這就是菩提心。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是我們不願幫助的,就不是圓滿的菩提心。

  當我們具備這一願望後,便能成就觀音菩薩那樣的大慈大悲。觀音菩薩並非生來就是菩薩,也是在不斷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的過程中,完成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生命品質。如果我們像佛菩薩那樣胸懷一切眾生,盡力幫助他人,也能完成和觀音菩薩,乃至十方諸佛菩薩同樣的生命品質。

  問:每天都會想些亂七八糟的事,如何才能使心平靜下來?

  答:平常的人,確實會有很多念頭,很多妄想,這也和我們的生活環境有關。我們每天要讀書,處理人際關係,做得很多,也想得很多。其中,想得最多的,一定是自己最在意的事。所以,要讓心平靜下來。首先要使它變得簡單一點。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生活及環境儘量簡單。那樣,對心的干擾能相應減少。
  二、培養淡泊的心態。如果對很多東西不去在意,心自然比較清淨。所有念頭都是因為在意某件事引起的,否則,不論發生什麼,都如雁過長空,不留痕跡。
  三、以佛法智慧指導我們的心。對每天經歷的事,都以佛法智慧觀照。看完就把它放下,而不是進一步帶動情緒,這樣就能保持無所得的心,空空蕩蕩,自由自在。
  四、有一個修行法門。每天以一定時間誦經、念佛或禪修。
  五、生活必須有規律。
  若能做到這幾點,心自然能比較穩定,比較清淨。

  問:習氣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當習氣剛剛形成時,怎樣察覺、怎樣對治呢?

  答:佛教所說的戒定慧,就是幫助我們改正習氣的具體方法。社會上,幫助吸毒者改正,是讓他們住進戒毒所;幫助犯罪者自新,則是請他們住進監獄中。其實,這些都是的方式。很多習氣的產生,往往和環境有關。到戒毒所或監獄,就是讓他們在一個特定的、不易引發習氣的環境中改造,使原有的錯誤需求逐漸萎縮。至於佛教所說的戒,則是對個體行為的自律。通過對不良環境的遠離,達到自律、自治的效果。

  持戒之後,須進一步修定。我們的心,之所以會被很多外在事物干擾,會因誘惑而引發某些不良習氣,主要原因,就在於沒有定力,且本身就缺乏獨立性。修定,可以訓練心安住的能力。一旦具備相應力量,妄念就無法對心形成干擾了,所謂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而最重要的,則是開顯智慧。生命本具解脫煩惱的能力,欲令習氣斬草除根,關鍵是開發生命內在的無限能量。一旦這種能力得以開發,我們的心就會像虛空那樣廣闊無垠。如是,煩惱習氣就失去立足之地了。

  問:我總是做夢,請問法師做夢嗎?您如何克服做夢的心理?

  答:如果平時妄想較多,晚上的夢往往也比較混亂。因為做夢是意識的延續,在睡眠中,意識會繼續活動。而出現最頻繁的,多半是白天纏繞在我們腦海的那些影像,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我自己是很少做夢的,因為平日就很少把事情擱在心裡。從修行角度來說,一方面,我們要積極擔當利益社會大眾的事;一方面,又要保持無所得的心。儘管忙於種種事務,但做過就放下,不讓那些事情在內心留下痕跡。這也是我們在修行過程中必須培養的一種能力。如果不具備這一境界,做事會很辛苦,而且和世人忙於事業沒什麼本質區別。反之,雖然忙忙碌碌,但除了體力上的辛勞之外,不會再有精神上的負擔和得失。


·誘惑與需求

  問:現在社會誘惑很大。您是如何面對外在誘惑的?出家人消極嗎?

  答:生活在現實中,會面對不同誘惑。相對而言,出家人的干擾比在家眾少一些。因為寺院本身有較為清淨的環境,但也不是真空,不是無菌病房。

  當我們面對誘惑時,怎樣對待呢?其實,這還涉及到對誘惑的定義。通常所認為的誘惑,是否對任何人都是誘惑呢?其實不然。在開示中,我講過關于需求的原理。每個人的需求不同,你需要的東西,才可能對你構成誘惑。而你不需要的,雖然能誘惑別人,卻不能誘惑你。

  我經常會碰到有人問:你們不想吃肉嗎?想吃的話怎麼辦呢?之所以會提出這類問題,完全是站在他們自己的立場揣度。因為他們覺得肉很好吃,身體很需要。但對於我來說,情況是什麼呢?如果我在外邊吃飯,遇到鍋洗得不乾淨,稍微有點葷油,或有些蔥蒜味,吃過馬上就會嘔吐。所以,對於這些我是避之惟恐不及,根本談不上被誘惑,更不需要抵制誘惑

  可見,誘惑並不是絕對的,關鍵在於我們有沒有相應的需求和貪著。同時還在於,我們能否以智慧進行審視。若能當下將很多東西看破、放下,它就無法對我們構成誘惑,構成心理障礙。

  至於說到出家人是否消極的問題,其實消極與積極也是相對的。世人所說的消極,多半是以自己的人生追求及價值觀為評判標準。比如他們熱衷於世間名利,便覺得那些熱衷此道的人是積極的,反之則是消極的。這是世人認為出家人消極的主要原因。

  我們要知道,出家人雖然不像世人那樣追名逐利,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追求。事實上,他們有著更高尚、更遠大的人生目標。他們所追求的,是開智慧、斷煩惱、證真理,乃至説明天下所有眾生認識真理、走向解脫。這樣的人生,難道不是更積極的人生嗎?

  問:我工作四年了,經常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不知道走向哪裡。我該如何認清人生方向,不虛度此生呢? 

  答:對人生有明確定位,才能了知自己究竟需要什麼。做到這點其實並不容易,但這恰恰是我們今生能否成功的關鍵。有了合適的定位,我們就會知道究竟該做些什麼,究竟以什麼方式來度過今生,而不是隨著社會潮流,隨著外界誘惑,隨意改變生活目標。那樣,可能將一生蹉跎在接連不斷的選擇中,卻什麼也不曾抓住。

  發現自己適合做什麼非常重要。每個生命的起點都不是空白,而是帶有某種天賦,或是擅長經商,或是擅長文學,或是擅長行政,這些正來自過去生的積累。所以,我們應對自身條件進行考察,發現自身長處所在。從另一方面來說,生命並非機械運轉。機器不懂得怎麼做才有價值,但人卻可以選擇,選擇怎麼活才更有意義。也唯有人,才能確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學佛的意義,正是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人生擁有清晰的方向。關於這個問題,多學佛法之後會逐漸明瞭。但怎樣選擇,關鍵還在於自己。


·自利與利他

  問:我們回去後,如何帶動和影響身邊的人學佛?

  答:我希望,在座的每位同學都能變成一盞明燈,以此點燃人們內在的心燈。

   從佛教角度來說,我們內心的某個層面,都具備佛菩薩那樣的智慧,都和佛菩薩無二無別。我們之所以還是凡夫,只因目前被無明所障。所以,希望你們都能成為光明使者,以佛法智慧開啟更多的心燈。

  至於影響周圍人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我們可以帶他們去親近善知識,或是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學佛心得,告訴他們自己學佛後的改變,還可以向他們推薦一些入門書籍,介紹一些佛教網站,等等。我覺得,能以佛法幫助他人,是最持久的幫助。因為任何物質幫助只能暫時解決問題,而以佛法利他,卻能令人徹底改變命運,改變人生,意義極為重大。希望在座的同學都要發菩提心,讓更多民眾有機會接觸佛法。

  問:六度的建立有什麼依據嗎?

  答:佛教法門的設定,確實是有根據的。六度,屬於菩薩道的修行內容,通過這些修行成就佛陀的悲智兩大品質。因為成佛並非成就外在的什麼,而是慈悲和智慧的圓滿成就。

  六度中的前五度,主要是成就福德,而第六度則側重于成就智慧。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其中也有一些交叉的內容。所以,六度法門的設定是有依據的。除此而外,佛教中還有四諦、三十七道品、三無漏學等修學內容。對於不同眾生,佛陀設定了不同的教化方式。雖然法門千差萬別,但最終目的是導向解脫,導向成佛。

  問:怎麼做,才能真正孝養父母?

  答:孝養父母,首先要瞭解父母自身需要的是什麼?這是作為子女應當觀察的,而非根據自已的想法作出決定。瞭解之後,應儘量按照父母的意願去做,儘量滿足他們的需求。當然,父母的需求有時也未必明智。如果有這樣的情況,我們應以佛法智慧來衡量,決定怎樣對父母真正有利,而不是一味隨順。此外,還應善巧地以佛法對他們進行引導。這樣的話,不僅可以讓他們感受心靈安寧,且能盡未來際地獲得利益,才是真正的大孝。

  問:普度眾生也要靠金錢和權力嗎?

  答:僅以金錢和權勢,是無法普度眾生的,關鍵是靠智慧和品德。當然,金錢和權勢可以給人以物質幫助,但這種幫助達不到度化效果,只能暫時解決眼前的生活問題。真正的度化,是以智慧幫助他人解除內心困惑,幫助他們開智慧、證空性、斷煩惱。


·觀我·觀空

  問:法師曾談到關於的問題,請問法師,您心目中的是怎樣的?

  答:在我的認識中,找不到的存在。若說有,那只是一種錯覺。幾乎每個人都活在強烈的自我意識中,可是,究竟是什麼?《射雕英雄傳》中,歐陽鋒神智混亂,逢人便問:我是誰?黃蓉告訴他:你不是歐陽鋒嗎?他又進一步追問:歐陽鋒是誰?這個問題,你們能回答得出嗎?

  ,是現有的色身嗎?色身,其實離不開父母的遺傳基因,離不開組成它的各種元素,離不開生存所需的各種食物。除了這些,身體是什麼?

  ,是現有的思維嗎?作為一個人,總會有各種想法、情緒。平時,我們也會不自覺地將這些當做是。生氣時,覺得是在生氣;高興時,又覺得很高興;思考時,更覺得是在思考。其實,這些同樣是錯覺。我們把情緒、想法當做是,但情緒、想法也是因緣所生,並非固定不變的。在不同狀態、不同環境下,我們會有各種不同的心態、情緒。哪種情緒,才是真正的呢?

  佛教講無我,就是要破除對的錯覺。這些所謂的,正是妄想所致,並由此帶來諸多煩惱。唯有破除我執,才能認清生命真相,還本來面目。

  問: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意?能舉例說明嗎?

  答:色,代表物質的存在。空,在常人觀念中是什麼都不存在。在一般人眼中,存在(色)和不存在(空)是對立的。存在,一定就是存在;不存在,一定就是不存在。

  從佛法觀點來看,色和空卻是一體的兩面,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為什麼說色即是空?比如,茶杯就是一種物質的存在(色)。但茶杯又是什麼?不過是一堆材料的組合。離開組成茶杯的各種元素,還有沒有茶杯呢?其實是沒有的。也就是說,客觀上根本沒有不依賴條件而獨立存在的茶杯。

  茶杯的存在,無非是兩個東西:首先,是名稱。我們把這件東西稱為茶杯,這個名稱有沒有絕對性?可以把它叫做桌子嗎?如果一開始就把茶杯叫做桌子,我們現在就是用桌子喝水了。一切名稱都是人為安立的,包括我們自己,也可以有很多名字,如筆名、藝名,包括現在流行的網名等等。所以,佛教將名稱稱為假名安立,並非實實在在的。

  其次,茶杯的本身只是一種因緣假相,是由一大堆條件構成。而這些條件本身,又是由更微細的物質單位構成。佛教認為,其中沒有一個不可以再分的元素。任何存在,哪怕再微小,也是有形狀的。只要有形狀,一定可以再分。既然可以再分,就不是固定不變的實體。

  由此可見,其實是不對立的。佛教說的,並非什麼都沒有,而是沒有固定不變的實質。這些存在,本質就是空無自性的,所謂當體即空。但我們要知道,並不影響因緣假相的存在,兩者是統一的。如果以這樣的智慧觀照,就能擺脫對世間的執著,就有能力去體悟空性。


·生死·抉擇

  問:蘇格拉底能在獄中笑對死亡,而多數人卻害怕死亡。您認為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答:像蘇格拉底這樣,以視死如歸的從容去擁抱死亡,禪宗公案中也有許多。禪宗大德們有各種各樣的死亡方式,有的坐著死,有的站著死,有的還倒立著死去……這些都體現了他們對死亡的超越。在他們的境界中,不僅超越了對死亡的恐懼,而且對未來的去向清清楚楚,所以才能來去自如。

  常人之所以恐懼死亡,一方面是出於對生的留戀,當我們不想離開這個世界,又不得不離開時,這種痛苦不舍導致了恐懼。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究竟會去向哪裡?不知道那個未知世界究竟有些什麼,自然就會畏懼死亡。又因畏懼而逃避,每天都在考慮生計問題,卻從不為死亡作過絲毫準備。因為忽略了死亡,所以,一旦死亡來臨時,自然手忙腳亂。就像不會游泳的人掉到水中一樣,其慌亂可想而知。

  西方哲學家說過:學習哲學是為死亡作準備的。事實上,了生脫死也是學佛的重要內容。所有的死亡經歷,不是必須到死亡那一刹才降臨。對於禪修功夫深厚的修行人來說,完全可以在當下體證死亡經驗。如果生前就具備相應的經驗,那麼,死亡對他們來說就不存在任何問題了。

  問:一個曾有恩於我的人,現在需要我的説明。為此,我必須提前離開這個令我改變人生態度的夏令營,可我不想離開,內心很困擾。我該怎樣做呢?

  答:在人生中,我們會面臨很多選擇。兩相權衡時,選擇的標準,往往取決於我們的價值觀。在這件事上,一方面你想學佛,一方面你要報恩。當然,報恩也符合學佛的要求,因為佛法也宣導知恩報恩。但是事情總有輕重緩急,你應當考察一下:那個人對你的需要程度有多麼迫切,如果不回去會給他造成多大傷害,是否永遠無法彌補?如果不是那樣,不妨以後用另一種方式去説明他、回報他。因為這幾天對你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最後的取捨還要根據具體情況,靠你自己用智慧抉擇。

  問:學習過程中難免出現競爭,但競爭使我非常煩惱,怎樣才能避免呢?

  答:不必帶著競爭的心態,但依然可以好好學習。

  問:我想知道,什麼原因使一個人在功成名就時就能激流勇退?

  答:其實,這往往代表某些人在人生過程中的體悟。我們可以看到,花開到最豔麗時,接著就是凋謝、枯萎;月亮最圓最亮時,接著就是虧損、黯淡。具有一定的人生智慧,就能透徹這種規律,認識到無常的規律,認識到世事的虛幻。於是,在事業做到一定程度後,不再執著於此,而選擇激流勇退。否則的話,待到高峰過去之後,再想退出可能也為時晚矣,最後狼狽收場。還有一種情況,則是因為他們找到了生命的更高價值,甘願放下世間一切去尋找全新的追求,去完成精神的昇華。

  問:請法師對在座學員說一句總結性的勉勵。

  答:珍惜人生,把握當下,好好學佛。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