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戰後大陸、台灣、香港兩岸三地的佛教教育
作者: 陳兵 鄧子美
13/05/2010 11:23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新時期大陸藏語系佛教院校創辦較早、學員人數最多的要 數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喇榮寺五明佛學院。該院由藏傳佛教寧瑪派僧人晉美彭措於1980年7月創 立,當時學員有卅二人,僅他一人任教。後規模逐漸擴大,教師增加至五十餘人,學員激增至二千 餘人。教學設施從無到有,教學行政管理也日趨完善。其課程設置也較有特色,分顯教、密教和共同文化三部 份。顯教中分戒律、因明、俱舍、中觀、般若五個班;密教分 修行、講論、竅訣三個班;共同文化分聲明、醫方明、英語、歷史及漢僧顯密班等不僅有來自藏傳佛教流行地區的學員,而且吸引了全國各 地乃至美國、新加坡、印尼等國的學員。學制一般六年,特殊畢業證書須十二年才能授予。

1987年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在北京西黃寺成立,係 以藏傳佛教為特色,教學與科研相結合,高規格、多層次的綜合院校。各地藏語系院校還有西藏佛學院、青海佛學院、甘肅佛學 院等。如果了解20年代以太虛弟子大勇為代表的漢地僧人入藏 學法的艱難,便可知這些院校不但培養了藏傳佛教的高級人才,而且對溝通漢藏佛教有特殊的貢獻。

大陸佛教教育特別是僧伽教育恢復與發展的速度驚人, 高、中、初三級既互相銜接又各有側重的三大語系佛教教育體系已初步形成。由於中國佛協的統籌,各地佛學院之間的協調配套合作比 台灣稍好些,但由於發展快,存在問題仍很多。從宏觀看,如王雷泉所言:在辦學形式上,各自為政,遍 地開花的“小而不全”式佛學院,浪費了本已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片面仿效世俗學校之學制和師生職銜待遇,非僧非俗,學修一體化和管理叢林化得不到製度上 的保證。在教育對像上,限於僧伽,忽略了居士教育與佛教團體工 作人員、佛教實業工作人員的崗位培訓教育。在大陸佛教人才和智力成果外流的同時,卻不敢大量引進 海外佛學研究先進成果和教學人才為我所用。從具體教學環節看(除五明佛學院外),課程設置各自特 色不夠鮮明。教材建設雖經1992年1月在上海召開的漢語系佛教教 育座談會強調與部署,但仍收效甚微。師資力量隨著老一輩僧俗退離教育第一線顯得愈加薄弱, 利用社會人才雖不失為有效途徑,但不少佛學院領導對此心存疑慮。許多佛學院對佛學研究與教育的相互促進作用認識不足。不少地區佛協互相攀比,寧願出錢出力大規模造像建寺也 不願增加對作為根本的教育投入等。這許多問題亟待引起重視與解決。

在台灣,彌勒內院一枝獨秀很快引來了百花齊放。僧伽教育首先獲得發展,迄80年代,繼承釋圓瑛的辦學 傳統,白聖法師創辦了中國佛教三藏學院、中國佛學研究院、戒光佛學院。繼承太虛辦學傳統的則有福嚴佛學院、太虛佛學院、佛光 山佛教大學(中國佛教研究院)等。圓光佛學院的規模也較大。專科有釋南亭等創辦的華嚴專宗學院、釋煮雲創辦的淨土 專宗學院。專門培訓女眾的有佛光山台北女子佛學院、香光尼眾佛學 院、千佛山女子佛學院。

至1996年底,以培養僧才為主的佛學院與佛教講堂不 下四十餘所,遍布台島南北。

為了適應台島社會轉型、經濟起飛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台 灣教育當局在六、七十年代優先發展中專與職業學校。趁此機會,佛教界也先後辦了智光高級工商職業學校、能 仁高級家商職業學校等。至於佛教界辦的幼稚園、小學、中學更是難以盡舉。台灣佛教界大規模舉辦面向社會的高等教育則得益於“解 嚴”後的社會環境,台灣教育當局首先開放了醫學、工學,然後是藝術、管理等,最後開放人文、社會學科。

依此順序,1989年釋曉雲創辦了華梵工學院,同年釋 證嚴創辦了慈濟護士專科學校。 1993年華梵工學院更名為華梵人文科技學院,提出 “以人文為體,發揮科技大用”的理念與“科技與人文融會,慈悲與智慧相生”的教育方針。至1995年已有工業管理、機械工程、電子工程、建 築、工業設計、中文、外語七系,東方人文思想、機電工程兩個研究所。

1994年慈濟醫學院創校,設有醫學系、醫事技術學 系、公共衛生學系和護理學研究所。課程以生命科學及醫療知識為主,兼顧人文、社會學科與 藝術類,通識教育課程摒棄傳統的全年單一課程模式,採用每學期分段式多單元教學規劃,涵蓋十六項怡情養性的單元科目。慈濟以公費與建立慈誠懿德會為其特色。尤其是後者為每十個學生安排一位慈誠師兄與兩位懿德母 姐,幫助學生剋服心理、情緒上的困擾。總之,辦求各方面都體現出“尊重生命”和傳承佛教“慈 悲喜捨”精神。正因如此,慈濟擴大為學院不到兩年,其醫學系在台灣聯 合招生中,已進入前十名。

華梵與慈濟兩院都有宏偉的近期發展與遠景規劃。

與此同時,釋了中創辦的玄奘人文社會學院、釋星雲創辦 的佛光大學、釋聖嚴創辦的法鼓人文社會學院均已發展為綜合性大學,規模龐大。

無疑,台灣佛教已打破了歷史形成的基督教、天主教團享 有辦高等教育特權的局面,前景喜人。但也有學者對此表示擔憂。藍吉富認為,台灣佛教沒有像日本佛教那樣的組織嚴密的 宗派作學校的後盾,大規模辦學需考慮長期的經費來源。江燦騰指出,暫時應整合力量和資源,以佛學研究所為 主,培養佛學瞭望台型的學術人才。尤其是除慈濟外,各校都重在人文社會學科,是否會造成 信眾資源的重疊與佛教界力量的浪費?

香港佛教以辦社會教育為其特色。

香港佛教聯合會於1959年主辦的第一所中學是佛教黃 鳳翎紀念中學,開了以捐資者的名字命名、由佛教界主辦的風氣。

60年代由佛教界主辦的中小學逐漸增多,如道慈佛社建 立了九龍學校,佛聯會創立了菩提學校,香海蓮社創立了念慈學校,佛教文化藝術協會創立了慧泉小學,佛教大光園所辦的大光小學擴展為大光中學,正覺蓮社建 立了正覺學校等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佛教界努力下,“佛學科”於 1960年被列入中學會考課程,香港經緯書院於1963年首設佛學系。

此外,大嶼山慈興寺曾於1965年興辦了天台佛學院, 可惜為時未久。

70年代至90年代,香港佛教教育迅猛發展。 1971年香港能仁書院成立,這是現存唯一的佛教界辦 的大專,設有文學、哲學、商學、佛學等係與哲學、中國文學兩個研究所。據高永霄〈香港佛教發展史〉一文統計,現有佛教中學 (包括職業學校)十八所,小學達廿八所,幼稚園十七所。中小學均設有佛學課程。在校生總計達十餘萬,在全港適齡青少年中,這是不小的 數字。此外,香港一些佛教或佛學團體還為初學者開辦了數十屆 佛學星期班與短期班,為有志進修者開設佛學講座。香港與台灣佛教界辦的社會教育均接受一部份政府津貼。

  (一)建寺為辦學。

(二)多層次的培養僧才,盡可能讓有志求學的人都有學 習機會。學校一般都分設預、正、專、研究四科。其中,預科僅相當小學。這樣可根據學員原有文化程度施教,不致像武院初期那樣 造成混亂。

  (三)有重點也有自由。湛山一系的學校重點選修天台三大部、五小部的學員特 多,但倓虛對自願學習其他宗派教理者也予以鼓勵。學員多自願組成學社,教學與自學結合,每周集中活動三 次,交流心得,互相討論。

1948年4月,倓虛至港,與香港佛教界人士議定創建 華南佛學院。學校護法董事會由王學仁等五位居士組成,負責借出院址 與承擔經費。

1950年該校正式開學,倓虛任院長兼主講,釋定西、 漿果也在校任教。學僧多為由東北與上海來港的僧青年,共廿一人。課程仿湛山佛校,前後兩期變動不大。

當時香港經濟還很困難,華南佛學院的經費也很緊張,學 僧必須於課後種菜砍柴,以節省開支。一年後,董事會仍感經費負擔過重,學僧每天上午三小 時,下午二小時的課程也難維持,於是改為半天織襪,半天讀書。儘管如此,因當時香港經濟拮据,物質短缺,佛學院仍然 危在旦夕。就在這時,北方僧青年還源源不斷來投考,學校不得不謝 絕。最後佛學院師生獲吳蘊齋等香港佛教四眾熱心人的協助, 議定每年啟建水陸法會一次募集經費,繼續辦學。

  1952年第一屆學僧結業。倓虛可能對如此籌資辦學不滿,要求辭職,但在董事會極 力挽留下不得不留任,並招收了第二屆學僧二十餘人。 1954年3月,第二屆學僧結業。這時香港經濟已恢復,辦學經費也不再成大問題,可是生 源卻不行了。倓虛再次要求辭職,佛學院停辦。

華南佛學院儘管停辦,但它也可說完成了使命:

一是培養了釋樂渡、寶燈、暢懷、智開、性空、誠祥、智 海、圓智、智梵等僧才,他們當中有的成為60~80年代香港佛教的骨幹,有的往美國、加拿大弘法,都闖出了一片新天地。

  二是為香港僧教育打下了基礎。繼此,如60年代初太虛弟子敏智在屯門藍地妙法寺創辦 了內明書院。 70 年代後期,倓虛弟子釋永惺在荃灣西方寺設立了僧伽培訓班。

大陸自80年代始,香港、台灣在60年代,佛教教育的 蓬勃發展新時期來臨了。來得早晚主要係於社會轉型的遲速。自1987年起,台灣教育當局不允許辦私立高校政策的 改變,使台灣省佛教興學掀起了又一輪熱潮。

1980年初,為了重振全國佛教事業,中國佛教協會及 時採取的第一個重大舉措就是恢復中國佛學院。同年9月,由趙樸初親自主持,中國佛學院正式複課。

從那以後至1996年,中國佛教協會先後召開兩次全國 漢語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談會,協調全國佛教教育事業恢復發展與中國佛學院的建設;發起設立了佛教文化教育基金。中國佛學院興建了教學大樓,開辦了預科、本科和研究生 班。其中,本科佛學課程設有佛教史、中觀、唯識、禪宗、天 台、賢首、淨土、楞嚴經等,文化課有古典文學、歷史學、中外哲學、外語等。中國佛學院成為漢語系佛教的最高學府。此期間畢業學僧共238人,還先後選送優秀畢業生十八 人分別至日本、斯里蘭卡、緬甸、英國等地高等院校和佛學研究機構深造進修。有幾位取得了碩士學位,還有幾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不少畢業學僧已迅速填補了青黃不接的斷層,成為全國與 地方佛教協會、佛教文化教育機構、名山大寺的領導骨幹。

北京中國佛學院本部剛恢復,經趙樸初提議,江蘇佛教協 會大力推進,中國佛學院靈巖山分院、棲霞山分院又相繼在蘇州、南京成立。這兩個分院除了在教育業務上接受北京本部指導外,在經 費來源、教學行政管理等方面依托蘇州靈巖山寺與南京棲霞山寺,具有相對獨立性。至1996年,這兩個分院也已培養了畢業學僧五百餘 人。

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全國各省市佛教協會與名山 大寺又恢復與創辦了不少佛學院,如廈門南普陀寺恢復了具有太虛辦學優良傳統的閩南佛學院,湖北武漢市佛協恢復了武昌佛學院,上海市佛協創辦了上海佛學院,安徽九華 山佛協重建了九華山佛學院,山西五台山佛協創辦了五台山佛學院、浙江普陀山佛協重建了普陀山佛學院,廣東潮州開元寺恢復了嶺東佛學院,乳源雲門寺創辦雲門佛學 院,福建省佛協創辦了福建佛學院,四川省佛協創辦了四川省佛學院、四川尼眾佛學院,重慶市佛協創辦了重慶佛學院,江西省佛協創辦了江西佛學院, 黑龍江創辦了依蘭尼眾佛學院等等,這些都是中等佛學院校,還有一些佛學院正在試辦或籌辦之中九華山、雲門佛學院還舉辦了寺院執事進修班。各地佛協與寺院舉辦的僧伽短訓班、佛教培訓班等更是不 計其數。此外還為社會教育、“希望工程”、貧困學生捐獻了大量 錢物。

新時期大陸藏語系佛教院校創辦較早、學員人數最多的要 數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喇榮寺五明佛學院。該院由藏傳佛教寧瑪派僧人晉美彭措於1980年7月創 立,當時學員有卅二人,僅他一人任教。後規模逐漸擴大,教師增加至五十餘人,學員激增至二千 餘人。教學設施從無到有,教學行政管理也日趨完善。其課程設置也較有特色,分顯教、密教和共同文化三部 份。顯教中分戒律、因明、俱舍、中觀、般若五個班;密教分 修行、講論、竅訣三個班;共同文化分聲明、醫方明、英語、歷史及漢僧顯密班等不僅有來自藏傳佛教流行地區的學員,而且吸引了全國各 地乃至美國、新加坡、印尼等國的學員。學制一般六年,特殊畢業證書須十二年才能授予。

1987年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在北京西黃寺成立,係 以藏傳佛教為特色,教學與科研相結合,高規格、多層次的綜合院校。各地藏語系院校還有西藏佛學院、青海佛學院、甘肅佛學 院等。如果了解20年代以太虛弟子大勇為代表的漢地僧人入藏 學法的艱難,便可知這些院校不但培養了藏傳佛教的高級人才,而且對溝通漢藏佛教有特殊的貢獻。

大陸佛教教育特別是僧伽教育恢復與發展的速度驚人, 高、中、初三級既互相銜接又各有側重的三大語系佛教教育體系已初步形成。由於中國佛協的統籌,各地佛學院之間的協調配套合作比 台灣稍好些,但由於發展快,存在問題仍很多。從宏觀看,如王雷泉所言:在辦學形式上,各自為政,遍 地開花的“小而不全”式佛學院,浪費了本已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片面仿效世俗學校之學制和師生職銜待遇,非僧非俗,學修一體化和管理叢林化得不到製度上 的保證。在教育對像上,限於僧伽,忽略了居士教育與佛教團體工 作人員、佛教實業工作人員的崗位培訓教育。在大陸佛教人才和智力成果外流的同時,卻不敢大量引進 海外佛學研究先進成果和教學人才為我所用。從具體教學環節看(除五明佛學院外),課程設置各自特 色不夠鮮明。教材建設雖經1992年1月在上海召開的漢語系佛教教 育座談會強調與部署,但仍收效甚微。師資力量隨著老一輩僧俗退離教育第一線顯得愈加薄弱, 利用社會人才雖不失為有效途徑,但不少佛學院領導對此心存疑慮。許多佛學院對佛學研究與教育的相互促進作用認識不足。不少地區佛協互相攀比,寧願出錢出力大規模造像建寺也 不願增加對作為根本的教育投入等。這許多問題亟待引起重視與解決。

在台灣,彌勒內院一枝獨秀很快引來了百花齊放。僧伽教育首先獲得發展,迄80年代,繼承釋圓瑛的辦學 傳統,白聖法師創辦了中國佛教三藏學院、中國佛學研究院、戒光佛學院。繼承太虛辦學傳統的則有福嚴佛學院、太虛佛學院、佛光 山佛教大學(中國佛教研究院)等。圓光佛學院的規模也較大。專科有釋南亭等創辦的華嚴專宗學院、釋煮雲創辦的淨土 專宗學院。專門培訓女眾的有佛光山台北女子佛學院、香光尼眾佛學 院、千佛山女子佛學院。

至1996年底,以培養僧才為主的佛學院與佛教講堂不 下四十餘所,遍布台島南北。

為了適應台島社會轉型、經濟起飛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台 灣教育當局在六、七十年代優先發展中專與職業學校。趁此機會,佛教界也先後辦了智光高級工商職業學校、能 仁高級家商職業學校等。至於佛教界辦的幼稚園、小學、中學更是難以盡舉。台灣佛教界大規模舉辦面向社會的高等教育則得益於“解 嚴”後的社會環境,台灣教育當局首先開放了醫學、工學,然後是藝術、管理等,最後開放人文、社會學科。

依此順序,1989年釋曉雲創辦了華梵工學院,同年釋 證嚴創辦了慈濟護士專科學校。 1993年華梵工學院更名為華梵人文科技學院,提出 “以人文為體,發揮科技大用”的理念與“科技與人文融會,慈悲與智慧相生”的教育方針。至1995年已有工業管理、機械工程、電子工程、建 築、工業設計、中文、外語七系,東方人文思想、機電工程兩個研究所。

1994年慈濟醫學院創校,設有醫學系、醫事技術學 系、公共衛生學系和護理學研究所。課程以生命科學及醫療知識為主,兼顧人文、社會學科與 藝術類,通識教育課程摒棄傳統的全年單一課程模式,採用每學期分段式多單元教學規劃,涵蓋十六項怡情養性的單元科目。慈濟以公費與建立慈誠懿德會為其特色。尤其是後者為每十個學生安排一位慈誠師兄與兩位懿德母 姐,幫助學生剋服心理、情緒上的困擾。總之,辦求各方面都體現出“尊重生命”和傳承佛教“慈 悲喜捨”精神。正因如此,慈濟擴大為學院不到兩年,其醫學系在台灣聯 合招生中,已進入前十名。

華梵與慈濟兩院都有宏偉的近期發展與遠景規劃。

與此同時,釋了中創辦的玄奘人文社會學院、釋星雲創辦 的佛光大學、釋聖嚴創辦的法鼓人文社會學院均已發展為綜合性大學,規模龐大。

無疑,台灣佛教已打破了歷史形成的基督教、天主教團享 有辦高等教育特權的局面,前景喜人。但也有學者對此表示擔憂。藍吉富認為,台灣佛教沒有像日本佛教那樣的組織嚴密的 宗派作學校的後盾,大規模辦學需考慮長期的經費來源。江燦騰指出,暫時應整合力量和資源,以佛學研究所為 主,培養佛學瞭望台型的學術人才。尤其是除慈濟外,各校都重在人文社會學科,是否會造成 信眾資源的重疊與佛教界力量的浪費?

香港佛教以辦社會教育為其特色。

香港佛教聯合會於1959年主辦的第一所中學是佛教黃 鳳翎紀念中學,開了以捐資者的名字命名、由佛教界主辦的風氣。

60年代由佛教界主辦的中小學逐漸增多,如道慈佛社建 立了九龍學校,佛聯會創立了菩提學校,香海蓮社創立了念慈學校,佛教文化藝術協會創立了慧泉小學,佛教大光園所辦的大光小學擴展為大光中學,正覺蓮社建 立了正覺學校等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佛教界努力下,“佛學科”於 1960年被列入中學會考課程,香港經緯書院於1963年首設佛學系。

此外,大嶼山慈興寺曾於1965年興辦了天台佛學院, 可惜為時未久。

70年代至90年代,香港佛教教育迅猛發展。 1971年香港能仁書院成立,這是現存唯一的佛教界辦 的大專,設有文學、哲學、商學、佛學等係與哲學、中國文學兩個研究所。據高永霄〈香港佛教發展史〉一文統計,現有佛教中學 (包括職業學校)十八所,小學達廿八所,幼稚園十七所。中小學均設有佛學課程。在校生總計達十餘萬,在全港適齡青少年中,這是不小的 數字。此外,香港一些佛教或佛學團體還為初學者開辦了數十屆 佛學星期班與短期班,為有志進修者開設佛學講座。香港與台灣佛教界辦的社會教育均接受一部份政府津貼。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