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定慧法音
濟群法師
16/12/2013 06:56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200451-4日,濟群法師在蘇州定慧寺為信眾開講《普賢行願品的觀修原理》。每天講座結束,又現場為信眾解答聽講及日常修學的各種問題。


·《行願品》相關

  問:觀想供養和實物供養有什麼不同?

  答:實物供養是通過具體供品,如一盞燈、一束花來表達我們對三寶的敬意。而觀想供養是通過座上觀修,達成我們沒有能力完成的廣大供養。如《行願品》所說的花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及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等等。如果不通過觀修,以我們自身的能力,根本無法完成如此殊勝稀有的廣大供養。

  具體修行中,我們可以將實物供養和觀想供養結合起來。當我們以實物供養時,再賦予其觀修的內容。當我們在佛前供上一盞燈的時候,不僅是供養現前這尊佛,更可以觀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面前都供著這盞燈,或是觀想這盞燈變現為無量無邊的燈,供養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雖然我們能供養的燈很有限,但若賦予觀修的輔助力量,就可迅速成就無量功德。

  問:如何理解十大行願中的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等?

  答:普賢菩薩告訴我們,應將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微塵,都觀想成佛身、佛德的顯現。對於這一點,我們必須深信不疑,就像自己親眼看到那麼清晰,那麼確定。只有深信之後,我們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觀修。佛法中一些很高的見地,都是建立在深信的基礎上。如果信仰之力不足,完全要靠理解來接受,難度會比較大。

  問:禮敬諸佛,是否應當恒常尊敬一切眾生,上至師長,下至螻蟻?

  答:禮敬諸佛,是以諸佛菩薩的品質為觀修對象。一切眾生在生命的某個層面,都具備與十方諸佛菩薩同等無別的品質。能于眾生身上觀想諸佛品質,視一切眾生如佛,生起恭敬、供養、尊重、讚歎之心,自然是最好的修行。

·發心為本

  問:出離心和菩提心是什麼關係?

  答: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論》中,將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見稱為修學佛法的三主要道,這也是大乘佛法的核心。

  何為出離心?即出離輪回之心。我們在前面講到,應不斷思維三惡道之苦。這種思維的意義,正是為了對出離輪回產生迫切感。如果意識不到三惡道之苦,或許覺得輪回挺有意思。尤其在物質豐饒的今天,多數人的生活環境相當舒適,很容易迷失在物欲中。佛經說人生是苦,可能不少人無法產生共鳴:人生哪裡苦呢?不是有很多快樂嗎?倘能如理思維三惡道苦,就會發現,這些快樂只是漂浮在輪回苦海的一堆泡沫。出離輪回,才是究竟擺脫痛苦的唯一出路。出離心有兩種走向,一是趨向個人解脫,證得阿羅漢果;一是以出離心為基礎,然後引發菩提心,最終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所以說,出離心不僅是成就解脫的保障,也是成就佛果的基礎。

  何為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沒有菩提心,就不是大乘行者,就不能成為菩薩,更無法成就佛果。但菩提心又需要以出離心為基礎,需要看到在這個世間,不僅我們自己長劫輾轉輪回,一切如母有情也在苦海中生生死死,無有了期。當我們具備這種認識後,才可能發起真實無偽的菩提心。在自己解脫苦海的同時,進一步救拔眾生。如果缺乏這種認知,菩提心只是一句口號,修行也往往缺乏動力。有了菩提心,我們才會心甘情願地利益一切眾生。真正將菩提心發起來、發到位、發圓滿,成佛就沒問題了。

  問:菩提心對學佛非常重要。那麼,清淨心和真心是否重要?

  答: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三大核心之一。至於清淨心,有相對意義上的清淨心,也有絕對意義上的清淨心。相對的清淨心,指妄想減少時的安寧狀態;絕對的清淨心,便是真心。 

  從本質上說,真心和菩提心並無差別。但就修行作用而言,則有所不同。菩提心有願菩提心、行菩提心等,當它作為世俗的修行願望時,還是妄心而不是真心。一旦證得空性,將世俗菩提心昇華為勝義菩提心,和真心在本質上就是一樣的。

  問:發菩提心和持咒的關係如何?

  答:作為修學大乘法門的佛子,不論持咒還是誦經、念佛,都要以菩提心去做。那樣的話,我們所修的一切善行將迅速增長。如果說,每做一件善行能使我們離佛道更近一步。而發菩提心去做,這一步所跨越的距離,或許會是原來的百千萬倍乃至更多。因為菩提心是無限的,所成就的功德也是無限的。

  問:怎樣才能不退初心?

  答:俗話說,學佛一年,佛在心中;學佛兩年,佛在大殿;學佛三年,佛在西天。怎樣才能不退道心?必須有善知識指導,並依修行次第持續修習。如果既無老師指導,又不能持之以恆,就很難保持初心。因為我們的心行基礎是凡夫心,所以,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唯有勇猛精進,才有足夠的力量抵抗凡夫心,逆流而上,不退初心。

  問:未能持好戒,又厭離凡夫心而發菩提心,能否了脫生死?

  答:戒律未持好,凡夫心未完全棄舍,是很正常的。對大小乘各種戒律毫無違犯,確實有一定難度。如有違犯,應立即懺悔,誓不再犯。發起菩提心之後,也不會立刻解決所有問題。對於凡夫來說,初發心只是世俗菩提心,而且只是一念的力量。所以,還要積極克服凡夫心,以空性見消融我法二執。如此,才能具足了生脫死的自主能力。

·聞思經教

  問:如何理解佛教所說的無我

  答:我們每天說的最多的是,想到最多的也是,卻從來沒有考慮過,是什麼?我們覺得自己的身體是,自己的想法是。結婚成家後,又給增加了新的內容,家是的,親人是的。一旦色身衰老、生病,就會傷心失落。及至死亡來臨,更是萬般恐懼,不知死後去向何方。其實,我們不妨想一想:在我們沒有來到世界以前,又在哪裡?面對家庭離異,很多人會感覺失去了生命的另一半。其實,夫婦雙方也是從素不相識走到一起,並非與生俱來的一部分。只是因為相互執著,將對方當做的另一半,一旦分手,便感覺已不再完整。可見,我們在一切物件上賦予的,只是錯誤的感覺。而這種由無明導致的誤解,又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佛陀以智慧透視這一本質,告訴我們:一切是無我的,只有認清這點,生死才能得以解脫。

  問:如果沒有,誰在成佛?死後又是誰在流轉?

  答:很多人一聽無我就想不通:如果無我,誰來聽經?聽完又是誰回去呢?因為大家覺得,既然無我,就沒有這個會聽經、會走路的自己了。這是將和緣起的生命現象混為一談,從而產生概念的混淆。

  比如,麥克風是緣起的現象,其作用是將聲音擴大。它是否屬於誰,是否有的屬性,並不影響其擴音作用。但我們花錢把它買來,就會在其上投射我的感覺,當它丟了會失落,當它壞了會難過。這些感受,就是因我的而產生。

  我們對色身也是同樣。當父母的遺傳基因和合時,阿賴耶識前去投胎,將精和卵執以為。從此,這個色身就成為我的。如果當時是別的阿賴耶識去投胎,那這個身體就是別人的了,哪裡能代表?只是我們將之誤認為,並不斷執著,才形成的概念。此外,我們還會將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執以為。其實,那也是緣起的現象,代表生命無始以來的積累。我們時而高興,時而難過,到底高興時代表著,還是難過時代表著呢?其實都不是。它只是一種情緒、一種想法,但被執以為時,煩惱就此產生了。反之,如果我們不將這些執著為,身心的一切作用都還在,但我們卻不會為其所縛,就能超然、自在。

  問:何謂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答:這句經文出自《金剛經》。法,可理解為佛法;非法,可理解為佛法以外的教法。另外,法也可理解為一切存在的現象,而非法可理解為空。

  不應取法,指不應執取於法;不應取非法,指不應執取於非法。因為空性是超越法與非法,超越空有二邊的。如果我們執取法或非法,心就會落入二元對立的世界中,就與空性不相應了。所以,在空性的觀修中,不應取法,也不應取非法。

  問:色不異空,空不異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義?

  答:色是指物質現象,至於空,在一般人觀念中就意味著沒有。如桌子代表著色,代表一種存在;而桌子以外的,我們便認為是空的、不存在的。通常,人們將存在與不存在當做截然不同的兩種狀況。在我們眼中,存在的色,就是實實在在的存在。桌子有桌子的實質,花朵也有花朵的實質。換言之,常人對世界的理解是:色不是空,空不是色;色就是色,空就是空。

  而佛法以緣起認識世界,認為一切物質皆是條件的組合,由條件決定物質的存在。桌子的名稱,只是人們為它安立的假名,如果當初稱為椅子也未嘗不可。而在英文、法文、日文中,桌子又有種種不同的發音和寫法。可見,名稱並無固定不變的實質。而桌子的本身,是由木頭、鐵釘、油漆等各種條件聚合而成。離開這些條件,哪裡來的桌子?可見,桌子也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桌子如此,房子如此,乃至世間萬物皆是如此。我們所認為的不變的本質,從來是不存在的。

  所謂色即是空,是說物質現象沒有不變的實質,因而是空的。但空並非什麼都沒有,事實上,因緣的假像宛然,並不妨礙有。所以,色和空是統一的,是不二的。

  問:佛經中提到的功德,和凡夫的功利有何不同?

  答:功德,也是一種利益。那麼,可否帶著功利心修行呢?對於凡夫來說,若沒有任何利益,恐怕無人願意修行。所以,修任何法門前應明確: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利益?這是非常有必要的。明確之後,我們才會有動力。也正因為凡夫的這一特點,經中才不厭其煩地告誡我們,修這一法門有多大功德,修那一法門又有多大功德。

  但若停留在功利心的基礎上,我們就不能擺脫對功德相的執著。那麼,修行境界是不會提高的。所以還要修空觀,了知一切如夢如幻,以此超越我執和功利心。只有超越這些局限,才能真正成就無量功德。否則,雖然我們希望得到許多功德,卻往往事與願違。

  我們的心就如容納功德的器皿,若它本身的容量有限,自然也裝不下多少功德。就像一個杯子,只能裝一杯水;一個桶,也只能裝一桶水。如果心量完全打開,就能像虛空那樣,容納日月星辰,容納山河大地。所以說,心無所住才能獲得無量功德。

  問:怎樣理解以一念心住於無量億劫?

  答:我們當下的一念,就是住於無量億劫的。

  只要不落於能所的執著中,當下的一念就是超越時空、亙古亙今的,從未離開無量億劫。

  問:五戒的前四戒和十善的前四善之間有什麼區別?

  答:兩者的內容基本相同,但評判標準卻不同。戒律有自身考察方式,每條戒,都有成犯的因緣。如殺戒為五緣成犯,盜戒為六緣成犯。就像法律一樣,犯與不犯,犯輕與犯重,都有明確的衡量標準,這是與善法的不同所在。

  另外,戒行有宣誓的前提,有依託的戒體,並且周遍所緣境界。普通的善行並不具備這些內涵。

  問: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有何不同?

  答:是三種譯本的不同。六十《華嚴》為東晉佛陀跋陀羅所譯,四十《華嚴》為唐朝般若三藏所譯,八十《華嚴》為唐朝實叉難陀所譯。其中,四十《華嚴》只是《華嚴經·入法界品》這一部分,而六十《華嚴》和八十《華嚴》比較完整。但我們所熟悉的《普賢行願品》,只出現在四十《華嚴》中。

·修行路上

  問:在修行中遇到退步,很緊張,怎樣調整自身心態?

  答:修行的退步有兩種情況:一是正常的退步,一是非正常的退步。修行過程,是降服凡夫心的過程。而凡夫心是無始以來形成的,雖然我們每天按特定的法門不斷修習,但在此過程中,面對不同境界,凡夫心仍會發作,修著修著就失去感覺了。只要按正確的方法去做,這種退步是正常的,且往往是進步的前奏,所以不必著急。

  另外,還有不正常的退步。根本未按一定方法去修,在修行過程中也未能持之以恆,而是三天打魚二天曬網,剛修出一點進步就放棄了。這種退步可能一退千里,或許要重頭開始,而且會成為日後修行的障礙。這種退步,才是需要緊張的。

  問:聽經時心比較清淨,但回到工作中煩惱還是很多。如何才能擺脫凡夫心,保持內心清淨呢? 

  答:對治凡夫心,應針對其落腳點下手,也就是我們貪著的一切,包括家庭、事業等。只有減少這些貪著,內心才可能清淨。《金剛經》說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了達事物無常、無我的本質,我們才能淡然面對,不隨其所轉。

  有了正確觀修方法後,應持之以恆地修習,否則就容易退轉。不僅修行如此,掌握世間任何技藝也是同樣。如彈琴、習武、練書法,都要每天不斷練習,才會熟能生巧,任運自如。任何心行都是長期培養起來的,應每日數次不間斷地觀修、鞏固,並在未修中間保持正念。如果我們每天以十分鐘念佛,其餘時間都在念貪、嗔、癡。那麼,十分鐘的正念又如何抵擋二十多小時培養的貪、嗔、癡力量?凡夫心是無始以來培養的,要抵抗它,必須加倍努力,一刻不能鬆懈,否則它隨時可能捲土重來。

  問:作為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怎樣破除對色的執著和欲望?

  答: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對一般年輕人來說,破除對色的執著確有一定難度。尤其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到處充滿著聲色刺激。為什麼佛經說今天是末法時代?原因正在於此。從修行角度來說,現代人修行較古人艱難幾十倍、幾百倍。因為人們在物欲的陷阱中,遠比古人陷得更深,更難以自拔。

  作為在家居士,可以有正當的感情和夫妻生活,但不能貪著,尤其不能邪淫。從佛教觀點來看,淫欲是障道法。如果不希望因此影響自身修行,可以通過持戒、修定、作不淨觀等方法逐步克服並消除欲望。持戒,能避免引發色欲的外緣;修定,則能調整內心,從而以法樂代替欲樂,這才是徹底的解決之道。

  問:供養與佈施有何區別?

  答:二者都是供給對方所需。通常,佈施是中性詞,而供養是敬語,帶有恭敬的成份。若是我們能以供養心來行佈施,更符合菩薩道的精神。

  問:有位居士信佛多年,求佛加持早日往生。一次念佛感得彌陀現身,卻心生恐懼,這是為什麼呢?

  答:見到佛菩薩為什麼恐懼呢?葉公好龍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有時候,我們雖然總在說想往生西方,但只是一種說法,只是對現實挫折的逃避,並未從內心深處生起確定不移的意願。也並不清楚,自己究竟為什麼要去西方。所以,真正感得彌陀現身時,反而會患得患失,心生恐懼。

  問:居士在家誦經,是否一定要燃香、禮拜,或按經中所說的儀規進行? 

  答:只要條件許可,讀誦佛經時最好佈置一個莊嚴的壇場,燃香點燈、鮮花供養,這種氛圍能幫助我們收攝心念。凡夫最大的特點是心隨境轉,在清淨的環境中,心更容易靜下來。此外,燃香點燈、鮮花供養,也是在修習禮敬諸佛,可使我們獲得無量福報。

  問:放生是否一定要全部買下?可否只買一部分放生?

  答:關於這個情況,一方面看心發得有多大,一方面看有多少財力。什麼是全部買下呢?是把整個市場的所有動物全買下?還是把我們所在地的動物全買下?我們能拿出多少錢放生,取決於我們的發心。菩薩可以捨身飼虎,但作為一般人,哪怕只是在經濟上幫助別人,也會考慮是否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每個人境界不同,所以放生也沒有標準。能全部買下最好,做不到,就根據目前的修行境界和財力來抉擇,能放多少就放多少。

·業力與輪回

  問:近幾年工作收入低,家庭不和諧,是否是前世所造的業?該如何消除此業?

  答:從佛教觀點來看,我們出生在怎樣的國家、地區、家庭,是由自身業力招感。而工作是否順利,家庭是否和諧,也與業力有一定關係。除業障而外,缺乏福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而,我們要不斷懺悔,並積極培植福報,從兩方面進行化解。

  但我們也要知道,不如意的生活環境,對修行未必是壞事。因為逆境中更容易生起出離心,學佛比較容易相應。有些人生活順利,家庭美滿,就很容易陶醉其中,執著不舍。

  可見,任何事情沒有絕對的好壞,有漏法就是有利也有弊。

  問:什麼是眾生輪回的因相、果相?

  答:因相即我們每天的舉止動念。我們每動一個念頭、每做一件事情、包括產生的每一種情緒,都會在心靈土壤播下種子。我們所做的事雖然會過去,但由此在內心形成的影像卻很難消失。其力量大小,則取決於我們的執著程度。武俠小說中,有些人一生就是為了報仇而活著,也有些人一生是為了愛而尋覓。一種情緒竟然能支配人的一生,可見心行力量之大。現實中,我們也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是為了事業而活,有些人是為了信念而活,有些人是為了某種情感而活。所有這些,都會成為無盡生命中的積累。往昔未了的心願,會在今生繼續;今生未了的事情,會在未來繼續。

  輪回,就是生命的重複,不過有些是低級的重複,有些是高級的重複。凡夫的生命,是低級重複;菩提道的修行,則是高級重複。世人雖然文化和生活習慣不同,但基本欲望是相同的,無非是飲食男女,無非是衣食住行。這些就是生命中形成的因,當它們現行時,就會產生結果。心念延續的過程,其實也是業力。就像電腦程式一樣,我們在生命中編寫了許多運作程式,將來就會形成不同的生命結果。


·佛法在世間

  問:成佛的目的是什麼?

  答:成佛的目的,只是為了更好地度化眾生,所謂為利有情願成佛。唯有成佛之後,才更有能力廣泛利益一切眾生。

  問:學佛是自我安慰嗎?和魯迅筆下的阿Q精神相比如何?

  答:學習佛法,是要我們直面生命現實,樹立明確的人生目標。面對煩惱,積極以智慧去化解,並不是尋找自我安慰,更不是自欺欺人,這和阿Q精神截然不同。另外,佛法教導我們從更高的角度透視世間,從根本上斷除煩惱產生之因,更不同于阿Q的無可奈何。

  問:為什麼現在是末法時代?

  答:末法時代,和眾生共業有關。佛教界的現象,也是社會現象的折射。而社會現象又來自眾生的共業。有什麼樣的共業,就會感得什麼樣的佛教界。教界弘揚怎樣的佛法,乃至缺乏如法的僧團,都和眾生的共業有關。

  世間是緣起的,一切皆息息相關。正因為世間是緣起的,也是可以改變的。所以我們大家要共同發心弘揚佛法,發心利益眾生,發心造福社會。

  問:以慈悲心幫助處於困境的人,但其中有不勞而獲者,豈不是滋長他們的貪心嗎?

  答:我們要以慈悲心幫助他人,同時還要以智慧進行抉擇。比如修習佈施,前提是我們的行為要對眾生真正有利,而不是在解決他們暫時困難的同時,使之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所以,要選擇對他們最有利的方式行佈施,既使他們獲得暫時安樂,也使他們獲得長久利益。

  問:法師說要儘量去除欲望。但我認為去除欲望後,社會就無法進步了。

  答:進步的意義是什麼?現代社會只考慮進步,卻從不考慮進步的意義是什麼。難道進步就是發展經濟嗎?社會全面、健康的發展才是進步,而不是某方面的片面發展,否則一定是畸形的。如今,片面發展已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如環境危機、道德危機等等。雖然物質繁榮了,但人們的精神世界卻極為貧乏,幸福感不升反降。所以,我們要進步,更要健康的進步。

  問:請問佛教徒為什麼要放棄家庭、親人出家?似乎太沒人情味了。

  答:出家是否沒有人情味呢?有句話是: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菩提心教法要求我們,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心系眾生。可見,學佛不是無情而是多情,是對一切眾生的真情大愛。

  但在修行過程中,必須捨棄凡夫心。而家庭和感情,正是凡夫心建立的基礎。如果我們不捨棄這些執著,就很難捨棄凡夫心,很難從生命的局限中解脫出來,將小愛昇華到大愛。只有擺脫狹隘的人情味,才能將有限的悲憫之心擴展到大慈大悲。否則,我們往往只會想著身邊的家庭、親人,很難將同樣的愛擴展開去,對天下蒼生產生無限的關愛和慈悲。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