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天童寺講座問答
濟群法師
20/11/2013 07:21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濟群法師:上午講座時間比較緊,無法給大家回答問題,所以寺院又安排晚上來和大家交流。大家在此聽了幾天講座,有什麼疑問,可以提出來交流。

關於修學

   問:佛學院為什麼沒招收在家眾?如果僅僅對佛學感興趣,可以報考嗎?

   答:之所以不招在家眾,主要是考慮他們今後的出路問題。如果沒有做好出家或獻身佛教事業的準備,讀了幾年佛學院之後,再回到社會上,可能就不一定適應了。結果上不上、下不下的,進退兩難。而且,僅僅因為愛好佛學就來寺院讀書,享受十方信施,於個人也未必合適。

   當然,也有個別佛學院對居士開放。蘇州的戒幢佛學研究所就招有在家眾,我過來講座之前正在招生。我們對考生面試時通常會問:你有沒有出家意向?知道這一選擇意味著什麼?如果他們對這兩個問題沒有明確想法,一般是不會接受的。

   問:怎樣選擇善知識?怎樣確定善知識是真修行?

   答:《菩提道次第論》講到,合格的善知識應當具備十個條件。但現在這個時代,要遇到具足十德的善知識希望渺茫,這就可以退而求其次。但還是有底線的,至少要符合三個條件。一是具備正見,否則就會誤入歧途;二是持戒清淨,這是代表善知識的德行;三是有教導弟子的悲心,不然也是無緣依止的。

   怎樣確定善知識是真修行呢?確實有一定難度。很多時候,真正的修行可能是我們看不出來的。凡夫往往容易執著於一些表像,比如是不是穿著破衣服,是不是每天吃一頓飯,是不是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等等,以類似標準來考量其修行功夫。當然,這些也可以作為參考,但不是最關鍵的。

   因為佛法是心地法門,所以,修行主要是體現在內證境界,體現在用心方式,而不僅僅是衣食住行等外相。作為學人,如果沒有一定見地,要抉擇真善知識確有難度。在我們不具備判斷能力的情況下,只能選擇一些教界公認的善知識,相對會比較安全。

   問:在藏地,《道次第》一般是作為修學密法前的基礎,如果按《道次第》修行而不修密法,可否證得佛果?還需要另外選擇專修法門嗎?

   答:《道次第》的殊勝在於,為我們提供了完整的修學套路。這一套路涵蓋了走入佛門到成就佛果的所有環節,依此修習,可以幫助我們在短時間內把握修學綱領。從道前基礎開始,次第進入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雖然藏傳佛教另有密宗的修行,但這不是必經之路,不是針對全部學人的。作為漢傳弟子,既可以把《道次第》作為完整的修學內容,也可以作為修學其他法門的基礎。在把握要領的前提下,進一步修習淨土或禪宗。

   問:請法師開示修習《道次第》需要注意的關鍵。對於其中的法義,雖然有所瞭解,卻無法建立勝解。這樣的情況下,該如何用功?

   答:學習《道次第》,首先要把握整個綱領,對總相了然於胸。然後還要對別相逐一透徹,具體到每個問題,如暇滿人生、依止法、念死無常、念三惡道苦等,都要深入理解,明白每個修學環節的重點和考核標準。

   這種理解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文本上的理解,瞭解《道次第》是怎樣闡述這個問題;二是結合現實人生進行思考。比如對暇滿、義大的認識,就要去思維,人身是否像論中所說那樣,具有那麼殊勝難得的價值。再如念死無常,也要結合論中介紹的理路思考,對死是一定的,死亡是不定的,死時除佛法外一切無益逐一確認,使之成為自身觀念,並在生活中不斷運用,加以強化。

   所以,學習的步驟有三點,就是理解——接受——應用。真正理解了,才談得上接受,談得上應用。在應用過程中,又可以達到三種改變。首先是觀念的改變,以佛法觀念代替原有觀念,然後是心態的改變,最終是生命品質的改變。這也是學修一切法門的關鍵所在。否則,即使學得再多,也難有真實力用。在處理問題時,運用的還是固有串習,而不是佛法觀念。佛法能否對人生產生作用,關鍵就在於,這種智慧能否替換我們的固有觀念,成為流淌在我們生命中的新鮮血液。

   問:有人建議我們多看佛教原典,而不是當前的不同注本。末學最近學習唯識,但學習這些典籍需要很好的古文修養,因此進程緩慢,請師父開示。

   答:我覺得,學習唯識關鍵不在於古文修養的問題。唯識之所以難學,一方面在於名相眾多,另一方面在於複雜的哲學思辯。僅僅提高古文修養,未必能解決問題。所以,我推薦找一本能把唯識原理講得通俗而又透徹的注解來看。另外,可以參考一些心理學方面的著述,也有助於對唯識的領悟。條件許可的話,最好有一位老師指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光靠硬讀是挺辛苦的,多半會走許多彎路,也可能一直在岔道上繞不回來。

   問:我平時常念觀音名號,但沒有發願往生西方,請問這種修法是否有依據?這樣一心修行,能否證得念佛三昧?

   答:念佛,不僅是念阿彌陀佛,可以誦念的佛菩薩名號有很多。我們和哪位佛菩薩有緣,就可以選擇他作為修行本尊,瞭解他的功德,他的願力,對他生起虔誠的信仰,然後配合相應的見地,身心投入地去念,同樣能成就念佛三昧。所以,關鍵不在於念的是彌陀聖號還是觀音聖號,而在於見地的高度,在於修法的得力程度。

   問:如何理解對福報的追求?希望往生極樂是否也是一種執著,是否有違佛法所說的無相、無求?

   答: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需要福德因緣的,所謂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在淨土法門的修學中,特別強調信、願、行三資糧。首先是信,即深信阿彌陀佛的願力,深信西方淨土的存在;其次是願,既要願離娑婆,也要願生極樂;第三是行,如持名念佛、觀想念佛等修行法門。

   從淨土宗的修行來說,確實要帶有一定執著,否則是不容易往生的。但往生有等級之分,有下品下生,也有上品上生,不可一概而論。如果要往生到較高品位,就不能帶有執著。所以,淨宗又有生者決定生,去者實不去之說,這就是一種更高的見地。雖然發願往生西方,但不執著於這種生,而提倡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和佛法所說的無相、無求是不矛盾的。

   問:如何修觀?

   答:修習止觀,是培養生命內在的觀照力。簡單地說,就是對每個心念的生起,每個行為的產生,保持一種覺察力。比如觀呼吸,因為呼吸只是身體的基本動作,和生命經驗沒有關係。常人的心念容易落入慣性軌道,或是和過去有關,或是和未來有關。但呼吸只是發生在當下,當心安住于呼吸時,就可以從固有軌道中走出,培養超越念頭的觀照力。然後帶著這種覺察力去吃飯,去走路,去做每一件事。這樣的話,就能在每個心念生起時,都保持一種覺察。

   問:怎樣去除妄想?

   答:妄想和執著有關,我們越在意的東西,越容易引發妄想。所以,我們要把環境和需求變得簡單些,看得淡些,妄想就會減少活動機會。更重要的,則是培養正念。所謂正念,一方面是對事物的正確理解,如無常、空、無我的認識;一方面是建立內在的覺察力,在妄念生起時也能保持觀照。那樣的話,妄念就會逐漸平息,而不是長驅直入,佔據我們的心靈頻道。

   問:有道是念佛得因果,誦經得聰明,持戒得生天,佈施得福報,若不見性,覓佛終不可得,我沒有見性,念佛、誦經就不能成佛,那麼怎樣才能見性呢?

   答:這是一個大問題,也是禪宗修行最為關心的問題。禪宗有個著名的話頭:一念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念頭尚未生起時,心是什麼狀態?學會觀照自己的心,觀照自己的念頭,就是幫助我們見性的直接方式。在觀照過程中,遮蔽心靈天空的煩惱和情緒會逐步平息,逐漸瓦解,就像雲開霧散那樣,使我們照見心的本質。

   從教下的修行來說,則是通過戒定慧的修行來完成這一任務。首先要具備正見,其次是以持戒阻止串習,最後是由修定開發智慧,解除我法二執。我們都是活在二元對立的世界,所謂二元,就是主觀和客觀,佛教稱之為能和所。主觀就是能,客觀就是所。因為執著於能所,就會陷入你我的對待,自他的對待。佛法的所有修行,都是要幫助我們超越能所,由此契入空性。其中還有很多相關原理,不是簡單說說就能解決的。

關於法義

   問:佛教講一切法無自性,為什麼又有菩提自性一說?

   答:佛教中講到無自性,但又講到自性,講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這個佛性,就是覺悟的自體,正如《壇經》所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什麼會有兩種看似矛盾的說法?主要是從不同層面進行詮釋。

   從世俗諦的角度來看,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起,本身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性。而禪宗所說菩提自性,則是從勝義諦的角度而言。所以,兩種說法是不矛盾的,事實上,正因為我們認識到世俗諦意義上的無自性,才有能力去理解勝義的自性。

   問:天臺的圓頓止觀、密教的大圓滿和禪宗的頓悟法門,有什麼不同?

   答:這些都是佛教中至高的見地和修行法門。天臺的圓頓止觀,是建立在天臺宗一心三觀的見地之上。所謂三觀,即認識到一切法都具有空、假、中三諦,同時還認識到三者的相互關係,也就是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若于一心如此作觀,即為一心三觀。龍樹菩薩的《中論》也告訴我們:因緣所生法,我所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這一偈頌代表了中觀的智慧,引導我們從緣起認識世界,進而認識到一切法皆無自性,只是由因緣所生,因緣所滅,所謂未嘗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性。沒有一法不是從因緣所生,所以說一切法都是空的。

   這裡所說的空,並不是指沒有,而是找不到不依賴條件存在的特質。就像房子,如果離開組成房子的條件,房子是什麼?還找得到嗎?其實是找不到的。但佛法所說的空並不否定因緣假相,也就是《心經》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常人的認識,或者偏於有,或者偏於空。如果體會到空有不二的道理,認識到即有即空即中,就具備了天臺宗的一體三觀的智慧。根據這樣的認識來修止觀,就是天臺的圓頓止觀。

   而大圓滿或禪宗的頓悟法門也是建立在極高的見地上,告訴我們,每個眾生都具有覺悟的潛質,是本自圓滿的,這種潛質正是眾生通過修行成就佛果的依據。進而,幫助我們以特定方法去體認它。

   但我們也要知道,這些法門固然是好,但起點很高,需要一定教理基礎或福德因緣才能起修。對於佛法修行來說,關鍵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就像吃藥那樣,對症的藥才是最好的,未必一定要最貴的、最珍稀的。

   問:所有的煩惱和輪回都是因執著妄想造成,請問,最初的清淨自性如何會產生執著妄想,為什麼這些執著妄想會使本來相同的自性,演變為不同層次的眾生?

   答:這是佛教的一個老問題。佛教認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但有時又說一念不覺。既然眾生具足佛性,本來清淨,怎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如果本來清淨的自性會一念不覺,那麼,成佛後是否還存在這個隱患?這都屬於經常問到的問題。

   之所以會有這些困惑,主要是忽略了一點。雖然佛教告訴我們一切眾生具有佛性,但同時,我們的生命還存在著無始無明。正是這種無明,使我們認識不到潛在的覺悟本性。我們講一念不覺,事實上,是念念不覺,是始終不覺。在證得實相之前,這種覺悟本體是從來不曾產生作用的。就像埋藏在地下的能源,在被開發之前,是無法使用,雖有若無的。而成佛之後,無明已經破除,覺悟本體已經啟動,那就再也不會迷失了。

   問:佛菩薩對眾生具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個無緣是佛的方便說還是真的無緣?

   答:無緣,是相對於凡夫的有緣而言。所謂有緣,即有條件限制。比如凡夫的慈悲,往往只是針對親人或喜歡的人。而佛菩薩對眾生的慈悲是沒有條件的,不需要考量是否和自己有什麼關係,更不需要考量給予説明後對自己是否有利,純粹是出於對眾生的悲憫之心。因為他將所有眾生和自己視為一體,就像我們腿上疼痛時,手自然會去撫慰以減輕痛苦。這是身體的自然反應,並不需要考慮,腿是否值得幫助,是否會給手以回報。

   當菩薩成就同體大悲時,就不再有你我、自他之別。在他的境界中,所有眾生都和自己是無二無別的,所以才能對他們的痛苦感同身受,自然而然地給予幫助。

   問:有禪師說:修道之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修道若干年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得道之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怎樣理解這段話?

   答:這段話代表著三個不同的修行階段,簡單地說,就是從有入空,從空出有。最初是有,這時看到的山水,是凡夫意義上實實在在的有,和證道後的山還是山,水還是水是不一樣的。證道後所見的山水,是來自智慧的觀照。這個山水,只是因緣假相,沒有任何情緒投射的色彩。

   問:生從哪裡來?死到哪裡去?

   答;關於這個問題,佛教是從輪回的角度進行解釋。所謂輪回,也就是說,生命不只是從父母生下才有,而是一種無盡的存在。今生得到人的身份,和我們的惑、業、煩惱、無明有關。因為眾生是隨業力牽引來到世間,所謂業力無盡,生死無窮。就像我們有一個又一個願望,然後會一樁接一樁做事,輪回就是這樣一種願望或行為的延伸。

   現代人接受了唯物論教育,很容易對輪回產生抵觸,似乎這是一套無法以科學進行驗證的玄談。事實上,從我們現有的生命經驗,同樣是可以印證輪回的。比如,你們相不相信人有緣分?相不相信人有天賦?那這些緣分和天賦從哪裡來?如果不從輪回的角度,很難對此做出合理解釋。而從輪回的角度來看,每個生命都來自無盡的積累,這些積累正是我們今生的起點。比如過去生從事過某個職業,具有某種愛好,今生再來繼續,自然會特別容易。

   佛教認為,生命有兩套系統,一是物質系統,由父母的遺傳基因及後天滋養構成;二是精神系統,即個體在過去生中不斷積累而成。因此,死亡也不是生命的徹底結束,只是這期生命暫時告一段落而已,未來又將繼續隨業流轉。而對超越生死的修行者來說,則是根據自己的願力往生極樂,或繼續來到人間度化眾生。

關於其他

   問:本人學習玄學,涉及到風水、六爻、八卦、相面等,如何看待周易玄學和佛學的關係?

   答:我對周易並不瞭解,但從佛教角度來說,並沒有對風水、看相等一概否定,只是反對出家人為人看相或勘測風水,尤其是以此謀生,是戒律絕對禁止的。因為佛教強調因果,提倡的是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我們要改變命運,應該從心行著手,從因地著手,這樣才能從源頭解決問題。對於往昔業力招感的果報,則應坦然接受,而不是通過什麼方式刻意逃避。

   至於風水、算命之類,並非無稽之談。因為世界是緣起的,不同的環境會形成不同的氣息,從而對居住者產生影響,確有一定規律可循。至於算命的準確與否,則取決於操作者能否通過正確方法掌握這一規律,也取決於操作者的心智、能力和使用方法。

   另一方面,佛法也告訴我們:緣起甚深。通過看相或風水所能觀察到的,只是一個有限的層面。即使像佛弟子中的神通第一目犍連尊者,所知所見仍是有限,不能像佛陀那樣遍知一切。作為學佛者,不應迷戀於此。

   問:我經常做些奇怪的夢,佛教如何對夢做出解釋的呢?

   答:夢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是潛意識的反映;有些是白天思維的延續,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還有一些是鬼神托夢,在夢中給我們以暗示或提醒。佛教認為,我們的整個人生,就是由無明編織的一場生死大夢,很多時候都是不由自主的。所以,佛陀要我們通過修行來培養正念,這樣才有能力從夢中覺醒,有能力做自己的主人。

   問:當人們為世俗所擾,難以自撥,以至對生活失去信心而現輕生之念時,如何放下?

   答:當我們出現輕生之念時,首先要去尋找,是什麼問題使你產生這種想法?因為輕生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可能為情所擾,有的人可能為事業所擾。然後還要思考,為什麼同樣的情況,發生在不同人身上,會有不同的表現?究竟是這件事本身具有致命的殺傷力,還是我們缺乏健康的心態,缺乏面對的勇氣?

   問:請法師從佛法角度解釋一下日全食現象。

   答:從佛法角度來說,這不是什麼問題。佛教講緣起法,也就是說,宇宙中的一切現象都是由因緣所生。所謂日全食,就是月亮、太陽在運行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天象。在這個問題上,佛教和科學的解釋相差不大。只不過科學告訴我們一些具體資料,而佛教則告訴我們根本原理——那就是緣起。

   問:有學員發心供齋來感恩常住,但也有學員說,寺院有錢,不需要我們佈施。他這樣說有罪過嗎?

   答:學佛,首先要培養感恩心,隨喜心。常住舉辦活動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大家有緣聽聞佛法,解除人生困惑,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善舉。而同學們有機會到這裡學習,享受常住提供的條件,應當發自內心地感恩。當我們沒有能力做物質回報時,要以善心來隨喜。佛教特別提倡隨喜功德,如果我們能以隨喜心認同對方的善舉,所獲功德將和對方一樣。反之,如果對他人的善舉毫無感覺,甚至加以輕視,確實是很不應該的,望能及時反省並懺悔。

   問:有人說,漢傳佛教名為菩薩乘,實際卻是聲聞乘;南傳佛教名為聲聞乘,實際卻是在行菩薩道。怎樣看待這一現象?

   答:大乘佛教所行的是菩薩道,但從教界現狀來看,在這方面確實做得還很不夠。不少念佛或參禪的學人,更多只是關注個人解脫,對社會大眾比較冷漠。所以,我們這幾年也在特別得提倡菩提心教法。因為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所在,也是區分大小乘的關鍵所在。而從漢傳佛教的傳統來看,對於菩提心教法確實弘揚不力。我們雖然是大乘,但實際呈現出來的面貌,的確帶有小乘自了的傾向。相反,在南傳佛教地區,佛教非常普及,幾乎滲透在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僧人也擔當著民眾的精神導師,起到了化世導俗的作用。

   但我們要看到,這只是反映了一種現狀,並不是用來否定漢傳乃至大乘的口實。在漢傳佛教典籍中,有著豐富的菩提心教法,需要我們去挖掘,去弘揚,更需要我們去實踐,去身體力行。

   同時還要看到,雖然都在提倡慈悲,聲聞乘和菩薩乘是各有側重的。聲聞乘也修慈悲,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但這種修習只是隨緣而行,並不具備承擔精神,不是必須完成的。而大乘提倡的菩提心則具有承擔精神,是對三世諸佛和法界眾生的莊嚴承諾:我們不僅這一生要廣行利他事業,還要盡示來際地以利益眾生、幫助眾生解除痛苦為使命。具備這樣的發心,才能成為大乘行者。否則,儘管也在利他,也在行善,仍是不能稱為大乘的。反之,只要具備這種願力,就已回小向大,不再是小乘行者了。

   問:大陸的佛教團體,多熱衷於建大廟、修大佛,對拔苦予樂、利樂有情的慈善事業用力不夠。汶川大地震後,臺灣慈濟總會作為第一個被批准的宗教團體前往救災,對於這些現狀,我們是否應該反思?

   答:熱衷於修大廟、造大佛,也是代表了現前的一種需要。漢傳佛教經過文革之後,大量寺院、道場被毀,或轉變為其他用途。現在雖然陸續恢復了很多,但比起歷史上曾經存在的,仍是寥寥無幾。相對民眾的信仰需求來說,現在的寺院並不普及。事實上,很多地區方圓幾百里都沒有佛法僧三寶俱全的寺院。問題是在於,有些寺院並沒有發揮修道和弘法的功能。如果真正能成為民眾的精神家園,成為他們的心靈歸宿,那麼再多也不為多,不為過。更何況,現在也並不多。此外,還有些蓋寺廟、修大佛是屬於企業行為,這又另當別論了。

   慈濟是佛教界熱心慈善的一個典範,對於她們的善行,我們也非常讚歎。但我們也要看到,目前國內不少道場已經意識到慈善和弘法的重要性,並開始向這方面努力。在汶川大地震後,很多寺院積極募捐,也有不少僧人前往災區參與救助。應該說,佛教界也是這次全國性賑災活動中表現比較積極的一個組織。當然,我們做得還不夠,還要繼續努力。

記錄:智璐,整理:安隱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