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書第二冊 -- 佛教的真理之第三課
17/07/2018 07:31 (GMT+7)
佛陀入滅後的初夏,五百弟子在七葉窟舉行佛陀遺教第一次結集,由多聞第一的阿難陀誦經,結集成經藏;由持律第一的優婆離誦律,結集出律藏。
佛光教科書第二冊 -- 佛教的真理之第二課
12/07/2018 05:35 (GMT+7)
佛陀成道後,說法三百餘會,留下無數的身教與言教。佛陀入滅後,弟子們為了避免遺教散佚,同時確立教法,以防日後產生異端,於是經過數次的結集,輯成「三藏十二部經典」流傳於世。

佛光教科書第二冊 -- 佛教的真理之第一課
10/07/2018 08:37 (GMT+7)
何謂佛教的真理?廣義的說,如來一代教說,三藏十二部經典,契理契機的道理,都是真理。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之第二十課
05/07/2018 08:24 (GMT+7)
「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弘法利生是僧信的責任與使命,歷代高僧大德,有的以講說度眾,有的以慈悲濟世,有的用梵音弘法,有的以苦行示範,所謂方便善巧,隨緣度化,這便是弘法利生最佳的寫照。今從各個層面列舉弘法利生的人物特色及貢獻。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之第十九課
04/07/2018 05:51 (GMT+7)
安居制度的制定,始行於印度古代婆羅門教,後為佛教所採用。這是由於地處亞熱帶的印度,氣候燠熱多雨,夏天的雨季長達三個月,蟲蟻繁殖迅速,草木生長繁茂,出家人為避免出外托缽行化時踩傷蟲蟻與草木之新芽,招引世人譏嫌,於是規定在雨季裡避免外出,聚居一處,安心修道,稱為「結夏安居」。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之第十八課
03/07/2018 06:01 (GMT+7)
佛門行者,已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即名為「佛」;未成正覺,皆名為「僧」。依《大智度論》卷三十四載,「僧」有「聲聞僧」與「菩薩僧」二種;《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則舉出「凡夫僧」、「聲聞僧」、「菩薩僧」三種。本課主要介紹「聲聞僧」與「菩薩僧」。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之第十七課
30/06/2018 08:31 (GMT+7)
僧眾是住持正法的使者,正法的久住,要依靠和樂清淨的僧團始能實現,而僧團的融洽健全,又以和合為基礎。所謂「和合」,即指「理和」與「事和」,亦即僧眾在真理與行事方面都能和諧相處的意思。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之第十六課
28/06/2018 09:08 (GMT+7)
比丘尼教團的成立,為佛陀「四姓入佛,同一釋姓」的平等精神做了最具體的註腳。因此,不只是在佛教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對於整個世界的宗教史、人類的文明史,也都具有非凡的價值。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之第十五課
24/06/2018 05:41 (GMT+7)
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為憍陳如等五人說法,度他們為比丘僧,這是僧團成立的端緒。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之第十四課
21/06/2018 05:53 (GMT+7)
「僧依戒住,僧住則法住」。「僧」是梵語「僧伽」的簡稱,意譯為「和合眾」,即指信奉佛陀教義,修行佛陀教法的出家人;亦指奉行「六和敬」,「和合共住」的僧團。  在佛教尚未興起以前,「僧伽」一詞早在古印度的社會中普遍使用。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之第十三課
15/06/2018 05:30 (GMT+7)
佛教發源於印度,東傳中國,大放異彩,主要得力於經典的漢譯。  由於佛典的翻譯流傳,帶動佛學的研究風潮,開創出中國八大宗派蓬勃發展的新風貌,並且豐富了中國文學創作的內涵,為中國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產。這也說明中國在哲學思想上,早已有了深厚的基礎,才有發展的條件。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之第十二課
08/06/2018 06:32 (GMT+7)
記錄佛陀教說的典籍,稱為經典。有了經典的結集,正法得以源遠流傳至今。關於經典的來源,根據《長阿含‧遊行經》記載,佛陀入滅後,弟子們頓失依怙,竟有一愚癡無智的跋難陀比丘卻興奮的表示,從此再也不必受佛陀的戒律約束,而得以為所欲為。大迦葉聽後極為痛心,為防患未然,因此決心結集佛陀的言教,以令正法久住。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之第十一課
07/06/2018 08:33 (GMT+7)
三藏是佛典的三種分類,是佛陀教義的精華,如果加上雜藏、菩薩藏則為四藏、五藏等,但一般多採用「三藏」之說。三藏,即指經藏、律藏、論藏。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之第十課
05/06/2018 10:01 (GMT+7)
「法無高下,應機者妙」。佛陀說法,善於觀機逗教,應病與藥;佛陀敷設八萬四千法門,然而「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一切佛法都是療治眾生身心疾病的良藥,正如百川匯歸大海,原同一味,只因眾生根機有利、有鈍,因此佛陀不得不開設權實之教,乃至有先後次第之別。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之第九課
02/06/2018 07:34 (GMT+7)
「佛出世為一大事因緣」,即是為使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使眾生破除無明煩惱,彰顯本具眾德,離苦得樂。因此,佛陀為一切眾生說法,隨緣度化,不擇對象,不分貴賤,到處普灑甘露法雨,滋潤眾生枯乾的心田。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之第八課
01/06/2018 08:33 (GMT+7)
佛法僧三寶,佛依法而證悟成佛,僧因住持正法而為人天師範,故三寶以法為中心,以法為尊貴。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之第七課
30/05/2018 08:17 (GMT+7)
教主、教義、教徒,是構成一個宗教的三大要素。我們要想了解一個宗教的內容,以及一個宗教是否為我們人生所需要,我們一定先要了解一個宗教的教主。他的人格、智慧是否值得我們崇拜信奉?我們崇拜信奉了他,他是否真能指示我們解脫人生的煩惱痛苦?這是我們信仰宗教首先需要知道的課題。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之第六課
26/05/2018 07:03 (GMT+7)
佛教的時空觀主張「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佛經中經常提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說明十方三世有無量諸佛存在。但是凡夫不信有他方諸佛,因為沒有親眼看到。其實,事物的有無,只要有正確客觀的評判標準,即可證明。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之第五課
24/05/2018 07:02 (GMT+7)
佛陀應身的金容涅槃已經兩千多年了,生在末法時代的我們,只能瞻禮到佛陀的聖像,初學者也只有從聖像上才可以對佛陀莊嚴的相好,慈悲的金容稍有認識。今以佛陀聖像來說明我們對佛陀應有的體認。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之第四課
22/05/2018 07:10 (GMT+7)
佛陀是三覺圓滿,萬德具足的聖者。三覺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萬德即: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大悲、十八不共法等。由於佛陀具此異於三乘的殊勝功德,因而受到世人的尊崇,此圓滿功德稱之為佛德。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