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空觀的研究
20/06/2012 19:20 (GMT+7)
 大乘佛教的空觀思想,可根據二-三世紀的龍樹和提婆,以及四-五世紀的無著和世親的著作來敘述。前二者是中觀宗派的代表,後二者是瑜伽行唯識學派的代表。印度的大乘佛教哲學就以這兩個學派為主軸而開展。
佛教心理學的實踐面
14/06/2012 07:53 (GMT+7)
佛陀的出世,在於引導眾生脫離生死苦海。眾生之所以沉淪苦海,是由於內心被無明煩惱所籠罩。如何區分這些煩惱的類別和性質,以及如何從無明煩惱中解脫出來,便是佛教心理學的重點所在。佛陀教導弟子們修習內觀(毗婆舍那),直接觀察自己的身心世界,在層層深入中,清除自己內心的無明煩惱,得到真正的解脫自在。本文即以這種心理淨化的實踐面作為主要的探討內容,特別是透過「四念住」的實踐,來掌握佛教心理學的特色。

佛教禪修與身心醫學
──正念修行的療癒力量
02/06/2012 19:18 (GMT+7)
 本文嘗試結合醫學研究報告、當代內觀修行傳統的著作,以及巴利古典文獻等三類資 料,探討佛教禪修所蘊含的身心醫學,特別是初期佛教正念修行的療癒力量。
唯識法門與心理健康──唯識派心理學的時代意義
09/03/2012 07:39 (GMT+7)
唯識學可說是一門佛教心理學,多年來我參研佛法,在實際修持和觀察研究中,發現唯識學不但是學佛的重要法門,同時也是現代人提升生活適應能力,維護心理健康,培養良好精神生活的有效指引,所以我把唯識法門稱為唯識派心理學。

唯識學「虛妄分別」之研究
25/01/2012 08:00 (GMT+7)
虛妄分別是彌勒描述心識的性質,並藉此交代世間萬法的存在,以下就它和其它幾個概念作比較,更能顯出它的性質。
從「十重唯識觀」論華嚴宗與唯識思想的交涉
08/01/2012 07:05 (GMT+7)
關於華嚴宗賢首法藏的心識思想之解讀,是一個極為複雜的課題。因為其中涉及了經典翻譯,印度唯識學之發展,無著與世親思想性質之定位,唯識與如來藏思想之關連,真諦及玄奘所傳唯識學的異同,攝地論師的傳承,《大乘起信論》的作者及解讀等,上述種種問題都影響了對於法藏自身思想的理解。

「自我」與「無我」──從西方心理學的困境談佛教心理治療
28/12/2011 08:43 (GMT+7)
「無我」思想如何被西方人所接受,顯然要回到西方人自己的思惟下,順著不同面向的思想演進,使其利弊面自然呈顯,再由西方對「自我」的認定質疑,一一解析「實有我」的虛妄。也因此,本篇論文並不以「無我」的本位立場來談「無我」,更甚地,想從這一路的整理分析中,以西方的思惟來破其思惟的侷限。
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以《佛性論》為中心的比較研究
24/10/2011 06:51 (GMT+7)
現在,我們如果直接把問題放在《佛性論》,那麼,我們雖不能說現存的《佛性論》一定全部是世親所作,但卻可以肯定的說它與「世親學」有關。對於這問題的文獻學的考察,中村瑞隆在他著名的討論(註2)中,也沒有最後的定論。

「發心」在漢藏佛學中之意義及其在宗教實踐上之心理功能
24/09/2011 17:26 (GMT+7)
大乘發心,是為了利他而欲求成佛。就心理學的觀點而言,大乘菩薩初發心欲成佛和小學生盼望成為教師或醫生的心理是一樣的——對未來意象角色的自我設定和期許,即欲求。「佛」,就是大乘佛教徒心中所期許的未來的意象角色;而「欲」,就是對此意象角色的自我期許。
唯識學認知理論的現代心理學解析
05/09/2011 05:20 (GMT+7)
唯識學包含著豐富的心理學內容,但唯識心理學的基本範疇,既有與現代心理學的範疇同義的一面,也有與後者不盡相同之處。且有些唯識心理學的範疇,其涵義十分隱晦,十分費解,故而本文擬將唯識心理學的認知範疇與現代心理學的相應範疇作一比較研究,從而指出這些範疇的現代心理學意義。

佛教心心所與現代心理學
16/08/2011 05:28 (GMT+7)
由於原始佛教經典中,對於心、心所的問題並無明確的界說,以致各派主張都可於原始經典中取得某種支持的詮釋,致使此一問題無法就佛教內部的經證上獲得適當的解決,以此本文乃令尋途徑,試圖以現代的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理論,對此一問題進行說明。
探索識界 -- 八識規矩頌講記
09/07/2011 05:21 (GMT+7)
唯識,是一門很有趣味的佛學,從佛學名相及佛學組織的觀點而言,這是初階的基礎。對於人的心理分析,不僅重視現象,更是為了說明如何由煩惱的無明,轉變為解脫的智慧,如何從普通的凡夫,一步一步地成為菩薩、成就佛道,廣度眾生;而且是在修行的過程中,一邊自利得解脫,一邊利他生慈悲,悲智圓滿之後,再以三身四智,一邊自受用,一邊他受用。所以可說,唯識學便是基礎佛學。

身體與心念
10/12/2010 06:29 (GMT+7)
以一般情形來說,我們的疾病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我們的身體很像世界上最奇妙的機器,能反映我們內在的思想和信念,且時常和我們“對話”,告訴我們它的種種情形。我們應該花些時間,來留心傾聽。
唯識學教學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
03/10/2010 16:26 (GMT+7)
唯識學亦可稱為「佛教心理學」,是屬於一種理性心理學,為內證者自證真實,是觀心法門,這和自然科學所及領域不同,它是現實的超越性的存在,即絕對真實理性。如果從現代哲學的角度來看,唯識亦屬於科學思維學,從反思理性思維本性上探討涉及主觀的內在原因。

佛家心理學研究的開始
08/05/2010 04:07 (GMT+7)
這種劃分,是以有情眾生的心理境界而來的。我們一般都處在情的境界,而做科學哲學的研究,則是在 想的境界,最後的智卻是理事圓融,如實現知的“現量”境界,不假任何情想的心理狀態。世間心理學,我們現代臨床的心理學,基本是在情的領域 裡,把情作為研究重點的。 
五蘊心理學(上)第一章心理的五蘊系統結構
08/05/2010 03:59 (GMT+7)
一種學術的對像有其自身的邏輯結構,相應的知識理論應 符合對象的結構,從而形成體系化的理論。知識的邏輯結構,應反映對象的邏輯結構。知識與對象相符,是學術真理所在;理論體系化,是邏輯 的必然。一種符合對象邏輯結構的體系化知識,就是范式理論。

五蕴心理学(上)第二章  佛家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
08/05/2010 03:52 (GMT+7)
心理学对象有二大特征:内在性、非实体性、人性。这三大特征决定着心理学观察方法不能完全客观化、心理学概念不能客体化、心理学价值观不能中立 化。古代佛家紫扣心理现象的三大特征,以内省法、非本体化理论、心灵修养作为心理学的本位方法,建立了体系独特、内容丰沛的占典东方心理学体系。
《五蕴心理学》:第三章  横向五蕴系统
08/05/2010 03:45 (GMT+7)
五蘊的基本含義,不是心色二元論,但也不標稱一元論, 而認為是一個功能和合體,故稱為蘊。所以,無論色蘊,還是受想行識蘊,都包含著心理經驗與 心理生理功能活動的含義。

宗教——心靈的體驗
14/03/2010 07:17 (GMT+7)
宗教心理學的興起與十九世紀盛行的「比較宗教」關係密 切,當時流行探索宗教的起源與性質,而心理學正可以提供一個歸約性的合理解釋。因此,對於鬼、神、靈魂等問題,都可以從心理層次加以了解,而將其歸源於人 類感性、情緒、欲求等因素。
宗教與道德間的關係─兼論多元社會中的宗教與道德教育
14/03/2010 07:17 (GMT+7)
以宗教對於人心的影響之深,固然一方面宗教很有可能成為有心人的幌子, 變成歛財詐財,甚至於是作為遂行其他如政治等目的工具,但另方面,宗教卻也可能因為深入人心,而成為教化人心、移風易俗的最佳方式。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1 2 3 [4] 5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