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生活
水鏡回天錄白話解〈文士篇〉10
宣化上人
19/04/2017 06:48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西元一二三六年~一二八二年南宋

宣化上人講述於
一九八六年七月十二日

姓文,名天祥,字宋瑞,號文山,南宋江西吉水人。宋理宗時,進士第一,曾知贛州。元兵南侵,變賣家產,號召郡中豪傑,敵抗元軍。奉旨入元軍議和,無理被執,行鎮江時,夜逃樊籠,輾轉至溫洲。益王立,召入福州為丞相。衛王立,封為信國公。反攻元軍,不幸被執,拘於燕京地窖中,威武不屈,名利不惑,視死如歸,無動於衷,作〈正氣歌〉以明志。三年後,慷慨成仁,元世祖讚為真男子。曾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何等雄壯之嘉言。萬古不朽,流傳後世,中國之完人,足為楷式。

贊曰

炎黃子孫 不屈不撓 百折不變 千古英豪
正氣凜然 志節彌高 蒙古欽服 稱曰奇男

又說偈曰

日月並明照世燈 金石操守鬼神驚
浩然正氣塞天地 仁義忠心冠古今
華夏突出豪傑士 宇宙同欽大英雄
人人能效文丞相 何愁世界不昇平

白話解

《水鏡回天錄》這本書裏,什麼樣的人物都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也有,善者可以做我們的榜樣,讓我們照著學;不善的我們就不要照著學。所寫的有出家人、在家人,有佛、菩薩,也有殺人的凶犯,世間的人有很多的樣子,形形色色,種種不同──面貌不同,思想不同,行為不同,就看我們要學哪一種人。這些多數是古人,已經過去了;今人也有幾個。過去的古人,我們怕把他忘了,所以再提出來重複一下;現在的人,我們也怕不認識他,所以再介紹一次。

《水鏡回天錄》為什麼要寫在家人?因為一般人都是在家人,出家人少,在家人多。在家人有好的榜樣,我們也應該學習。寓褒貶,別善惡,這有一點《春秋》的味道,可是《水鏡回天錄》比《春秋》現實一點,《春秋》是古人寫的很古的文章,《水鏡回天錄》比較通俗,人人都懂。

今天講文天祥。我並不認識文天祥,相信各位也沒有人認識;就因為沒有人認識,所以我們提出來向大家介紹一下。

文天祥是中國人的精神代表,中國人要是人人都像文天祥,那麼誰也不敢來侵略。就因為人人不如文天祥,所以才搞得亂七八糟,國不成國,家不成家,人不成人──人都變成鬼了,只知道自私自利,只知道貪,不知道要幫助其他人。

文天祥是南宋時代的人,宋朝末年是亂世,也因為在亂世,才顯得出這樣的優秀份子。我們佛教徒應該想一想,佛教現在是末法時代,我們佛門裏哪一位能發心做一個佛教的優秀份子,在末法時代把正法的法幢建立起來?大家要注意這一點。你也可以建立正法的法幢,我也可以建立正法的法幢,他也可以建立正法的法幢。可是因為「龍多侍靠,不是旱就是澇」,佛教徒份子不齊,你想:「這不是我的事。」他想:「這不是我的事。」我也想:「這不是我的事。」誰都推諉不前,所以把佛教弄得一天不如一天。

我們之所以提出文天祥,就是要讓佛教徒作一個借鏡,我們為什麼不能在佛教裏犧牲?我們為什麼不能在佛教裏做一個大忠臣,做一個有力量的大力士,做一個大的支持者、護法者?在末法的時候,我們要是能發這種心,也就等於文天祥在宋末時,有正氣,有硬骨頭,有這種精神一樣。

所以我們今天講文天祥,不單是文天祥,我們每講《水鏡》的一個人物,如果是善的,大家都應該把他往自己身上配合一下:我是不是能效法這個人?我是不是應該在佛教裏做一番事業?因為我們是佛教徒,為什麼不能拿出真正的精神、真正的骨頭、真正的正氣,來為佛教努力?

文天祥在宋末的時候,本來想保護宋朝,令它不致於滅亡,可是他的力量沒能做到。有人會說:「既然他沒有成功,我們為什麼要效法他呢?」天下事本來就是有的能成功,有的不能成功;雖然他沒有成功,不能保住南宋,可是他的精神是永遠存在的,他的正氣是永遠不朽的,他這種硬骨頭是值得人人欽佩的,這一點是我們佛教徒所應注意的。我們要是能這樣去保護佛教,令佛教發揚光大,你怎麼知道我們不能把末法轉為正法?所以我們聽了文天祥之後,人人都應該發奮圖強,在佛教裏做一個中堅份子,這才不愧是一個佛教徒。各位!要「是道則進,非道則退;擇善而從,不善而改。」

(篇按:因此篇宣公上人未逐字解釋正文,故下列由弟子補述。)

文天祥是南宋最後一位殉國的大臣,了不起的民族英雄。天祥是他的名,號文山,又叫宋瑞。他二十一歲時參加殿試,當時宋理宗看到他的文章時,不但欣賞其文,又愛其忠烈,不禁讚嘆說:「此天之祥,宋之瑞也。」所以親自御筆點為狀元。這就是「宋瑞」這個名字的由來。

他是江西吉水縣人,儀態修偉,溫文儒雅,眉目秀長,長得一表人才。父親文儀先生是個高風亮節的讀書人,文天祥受父親的影響很大,自小便培育出忠孝節義的觀念。他二十歲時,父親把他送到白鷺州書院去讀書,這書院是南宋的左丞相江萬里先生創設的,他也是一位忠貞愛國之士。

雖然文天祥二十一歲就中狀元,可是父親卻在他狀元及第後的第四天就病逝了。文天祥守喪三年期滿後,才出仕為官。因當時政治腐敗,數年間,或被讒言,或自請解職,曾數度進進出出朝廷。

後來他調知灨州(即今江西),為家鄉辦事,勤政愛民,頗得所屬十縣百姓的愛戴。此時,北方的元兵大舉撲向東南,侵略宋朝。不久,元兵攻陷了長江上游的重鎮,南宋在軍事上相當危急,京都臨安眼見不保,朝廷就號召地方發兵勤王──到京城救皇帝,保衛京都臨安。

文天祥一接到詔書,慷慨激昂,立刻變賣家產充作軍餉,同時又招募郡中豪傑和有志之士一、兩萬人,準備抵抗元軍。可是當朝的宰相又忌才妒賢,並不重用文天祥;直到元兵逼近京師,才慌了手腳,頒旨催促文天祥率兵入京。這時朝中亂成一團,文武百官大都逃走,文天祥力主再戰,但太皇、太后與宰相膽識全無,一味主和,在此關頭,宰相又偷偷逃走了。太皇、太后情急之下,派人向元軍遞上降表,但元軍指定要宰相親自來談判投降事宜。

於是這個收拾殘局的責任,就落在文天祥身上,他臨危受命為右丞相,奉旨到元營去。文天祥入元營議和,他大義凜然,一派泱泱大國的風範,使元軍將領相顧失色。可是最後卻被扣留下來,原來他被內奸出賣了!

文天祥在元營中,抗論不屈,氣節凜然,使元軍統帥欽佩不已,一心想收為元用,就把文天祥押往北方。行至鎮江,他得到一些義士的幫助,趁著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脫離虎口,輾轉到了溫州,開始為期兩年艱苦的抗元活動。之後,益王立,召文天祥入福州為丞相;衛王立時,又封他為信國公。不幸,在反抗元軍時,又再次被俘。

元世祖非常敬佩文天祥的氣節,千方百計威脅利誘,想逼他歸服,為元朝做事。可是文天祥始終不為所動,最後被拘留在燕京一間陰暗潮溼,臭氣四溢的地窖中,企圖以惡劣的環境來消磨他的壯志,力勸他投降。可是文天祥在這種臭不可擋,令人作嘔的環境中,住了三年,居然無病無災,為什麼?因為他「善養浩然之氣」,這浩然之氣也就是天地的正氣;有這種正氣,就足以戰勝種種邪氣。文天祥那首千古不朽,氣壯山河的〈正氣歌〉(1),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出來的,為炎黃子孫留下永恆的遺產!

文天祥威武不屈,不為名利所惑,視死如歸,無動於衷。三年後,元世祖又召見文天祥,進行最後的勸降,文天祥憑著他忠君報國的金石氣節,始終不屈不撓。元世祖在萬分惋惜下,下令把他殺了!

文天祥慷慨成仁,就義的第二天,文夫人在他的衣帶間發現一篇贊:「……孔曰成仁,孟云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宋丞相文天祥絕筆。」文天祥這種崇高氣節,連元世祖都不禁稱讚他為真男子!

宋朝末年,著名的抗元民族英雄,除文天祥外,尚有張世傑與陸秀夫,人稱「宋末三傑」。文天祥在被俘後,元將曾囑他寫書招降張世傑,文天祥說:「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於是奮筆疾書〈過零丁洋詩〉: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2

好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何等的豪情壯志,將讀書人的氣節表露無遺,其精神照耀古今,萬古不朽。文天祥是中國的完人,足以作為我們的楷模!

贊曰

炎黃子孫,不屈不撓:文天祥是炎黃的子孫,代表中國人的後代。不論環境如何惡劣,他始終不屈服,一心一意拯救國家,氣節高操。

百折不變,千古英豪:雖歷經百般磨難,永不改變其忠貞的志向,願以一死盡節。他真是千秋萬世的英雄豪傑!

正氣凜然,志節彌高:他浩然的正氣充塞宇宙間,驚天地,泣鬼神,令人肅然起敬。其志向和節操,在〈正氣歌〉的字裏行間表露無遺,猶如高山一樣,令人仰止。

蒙古欽服,稱曰奇男:他這種情操,令來自蒙古的皇帝──元世祖都非常佩服,稱他為奇男子。

又說偈曰

日月並明照世燈:文丞相浩然的正氣,猶如日月的光明一樣,是茫茫大海中的燈塔,照耀每一個中國人的心,永遠是中國人的楷模。

金石操守鬼神驚:他的志向和節操,猶如金石一樣的堅固,鏗鏘有聲,為了國家民族寧可犧牲生命,也不賣國求榮,不屈於惡勢。這種堅毅不拔的精神,通天徹地,連鬼神都驚其壯烈。

浩然正氣塞天地:他這種至大至剛的浩然正氣,充塞天地,彌補天地正氣的不足。

仁義忠心冠古今:他忠心耿耿,成仁取義,貫徹古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華夏突出豪傑士:他是華夏民族中最突出的豪傑志士。

宇宙同欽大英雄:不但華夏民族稱仰他,連寰宇的眾生也都欽佩這位大英雄的作風與胸襟。

人人能效文丞相:人人若是能效法文丞相的志氣與節操。

何愁世界不昇平:我們又何必擔憂這個世界不太平呢?

 


1〈正氣歌〉全文如下: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
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闃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亟!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2古時在竹簡上書寫,其方法是先以火炙竹片去其溼,再刮去竹青的部份,以便於書寫,又可防蛀,故稱為「汗青」。此處是代表史冊的意思。

 

膽大妄為──施耐庵

西元一二九六年~一三七元朝

宣化上人講述於
一九八八年八月六日

元代河南洛陽人,名子安。文學造詣甚深。於錢塘為官,與當道政見不合,乃辭官歸里,閉門著《水滸傳》。發大牢騷,其書描述宋代大盜宋江等一百零八人,被逼上梁山之事。雖唱愛國之高調,竟得相反之作用,傷害青年之身心,誤導青年走入歧途,佔山為王,落草為寇。該書形容姦盜之事,唯妙唯肖,令讀者生非法之想,為害匪淺。因之,子孫三代皆啞。由此可知,因果不爽。佛教法門,教人清淨身口意三業,口業以綺語為眾惡之首。何謂綺語?以口述男女情愛之事,以筆寫風花雪月之文,令血氣未定青年,陷入迷魂陣中,不堪自拔。寄語作家,莫作艷詩婬詞,應知婬書對人有三害,一者妨正業,二者耗精神,三者亂心志。謹之!慎之!否則浩臨難逃,悔之晚矣!

評曰

水滸水滸 將人荼毒 作者受報 三代啞豬
男女不察 瘋狂追逐 殺盜邪婬 一命鳴呼

又說偈曰

膽大妄為施耐庵 不計後果造罪愆
筆下寫成活地獄 紙上書就死人篇
誤導青年為賊寇 指引人類無法天
此種理論迷本性 萬劫沉淪身難翻

白話解

身為作家,著書立書必須要有正確的理論,不能導人走入歧途。好像施耐庵寫《水滸傳》,看起來文詞構想是很奇特的,所以很多人願意看;看了之後都入迷了,也就好像抽鴉片菸,不抽就犯癮了。所以雖然看來文詞構想是很奇特,可是細玩其味,它能令人走錯路,做很多錯事,所以這對人類是有害的。

施耐庵是元代河南洛陽人,名子安,安即能忍自安,有忍耐的意思,所以字「耐庵」,古云所謂「知足常樂,能忍自安。」他生來才華是很出眾的,所以讀書造詣通今博古,五經四書都明白,可是明白是明白,但是讀壞了,常常有憤世嫉俗的思想。從什麼地方看出來?他在錢塘縣做過縣官,縣官上面還有管縣官的,雖然說他能忍,但是性情孤僻怪異,所以就和上司不合,與同僚格格不入,不能互相合作。因為不能合作,所以不得已就辭官不做,回家去了。在家裏,心裏頭總有一種憤世嫉俗的思想,就說政府的人怎麼樣不對,可是沒有人可讓他述說。

於是就閉門不思過,本來應該閉門思過,他不思過,閉門在那裏寫書,於是大發牢騷,嫉世妒俗。因為有一些忿恨不平的氣在腦子裏頭,所以寫出來的東西,都是不離殺盜婬妄酒,犯戒之類的文辭。他寫了一部《水滸傳》,以抒發他這些繆論。這《水滸傳》是鼓勵人去做土匪,做強盜,鼓勵人打家劫舍,行俠仗義。說是行俠仗義、殺富濟貧這一類的,可是還是拿人家的產做自己的產,得到的自己享受。

《水滸傳》描寫的是宋代大盜一百零八人,被逼上梁山之事。因為他對於時代抱著一種很不平的氣,所以寫出來不是打打鬧鬧,就是殺殺砍砍這一類的。這樣的書一寫成,禍害就發生了──以後的青年人看見這一部書,各個都要上梁山,佔山為王,落草為寇,要自己創一番事業。因為這部書形容姦盜之事,唯妙唯肖,令讀者生非法非份之想,所以他這種的邪說流毒,把中國的社會青年不知害了多少,為害匪淺!因此他要受報應,要受果報!所以以後他的子孫三代都是啞巴,為什麼?就因為他說錯話,寫錯書了。這寫錯書,沒直接叫他自己成為啞巴,可是令他的後代都啞巴,這真是一個現世現報的證據,足見因果不爽。

在佛教的法門中,教化人以清淨身口意業為做人的根本,不能隨便造些流言蜚語,說一些刻薄語、穢污詞;穢污詞就是很邋遢的言語。也不能寫一些艷詩、婬詞,這種東西會毒害社會的青年,令青年都走錯路,誤入歧途。身口意三業,身就有三惡──殺、盜、婬,意有三惡──貪、瞋、癡,口有四惡──綺語、妄言、惡口、兩舌。其中綺語的罪業是很重的,為什麼?因為這影響人的身心都起邪見,起邪見就入了迷魂陣裏頭,令青年在這迷魂陣裏頭不堪自拔,想擺脫也擺脫不出。

所以在這裏寄語作家,要立言立功立德,立言要有功、要有德行,不要那麼盡寫一些刻薄語、穢污詞、婬詞、艷詩之類的。若是這樣,恐怕也像施耐庵,得到不好的果報,或者做啞巴,或者做聾子,或者做癱子、拽子等,種種不同的果報都會受到。

我們應該知道婬書對人有三害,第一妨害正業,第二耗費精神,第三迷亂心志。所以寫書的人應該特別小心謹慎,不要寫一些害人的書,否則這個報應是逃不過去的;到受果報的時候,想要說:「我做錯了,我不這麼樣做了。」可是到那時候再後悔也來不及了。

評曰

水滸水滸,將人荼毒:《水滸傳》啊!《水滸傳》啊!害了很多人。

作者受報,三代啞豬;《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他的兒子、孫子、曾孫子都做啞巴。你看奇怪不奇怪,造因結果,無形中舌頭都被割去了,不會說話。

男女不察,瘋狂追逐:看《水滸傳》的讀者,無論男的女的,也不考察考察它的原理,就那麼瘋狂追逐,互相爭奇鬥麗,發狂似的殺盜邪婬。

殺盜邪婬,一命鳴呼:做一些作姦犯科的事,等到惡貫滿盈的時候,就一命嗚呼。可是到死的時候,還不知道是怎麼死的哩!

又說偈曰

膽大妄為施耐庵:這個施耐庵,簡直是個太不懂事情的人,膽大妄為,肆無忌憚地做一些不對的事情。

不計後果造罪愆:他也不想一想,這部書寫出來後果是怎麼樣,害了多少人失去方向?害了多少人走錯路?所以他不計後果,造出很多罪業來。怎麼造罪業呢?

筆下寫成活地獄:他筆下寫出這部《水滸傳》,就是令人造罪業的。他活的時候,就已經種下墮地獄的深因了,將來一定墮地獄的。

紙上書就死人篇:他在紙上寫出來的東西,令人看了良心都死了。男女亂七八糟的,都不守法律、不守規矩,都不是人了。

誤導青年為賊寇:他給人一個錯誤的方向,令青年人都走錯路,誤入歧途去做賊,佔山為王,落草為寇,做些不合乎佛法、人情的事。

指引人類無法天:他指引人走無法無天的道路。

此種理論迷本性:這種邪說毒害一般人的心,令人的心都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不對;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什麼是正的,什麼是邪的──都不知道了,都迷失本性了,發狂了。

萬劫沉淪身難翻:他造這樣罪,教人萬劫沉淪不能翻身,不能脫離地獄,而他自己也是萬劫沉淪難脫地獄。可以說是他自己沉淪在地獄裏,也要把所有的人都拉到地獄去。他寫這種不正當的書,這流毒是無窮無盡的。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