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迷悟之間11 --成功的理念5
星雲法師著
06/10/2018 06:41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貪小便宜
  
  人,都有貪小便宜的念頭;不過,貪小便宜的人常因小失大,真是得不償失。
  
  金光黨屢屢行騙得手,就是因為無知的人喜歡貪小便宜,所以拿了真鈔,換了一堆無用的廢紙。參加老鼠會的人,莫不希望撈上一筆,但最後還是落得一場空。
  
  一隻猴子,抱了滿懷的果子,眼看地上還有一顆,牠對懷中所有,猶嫌不足,因此彎腰想要再撿地上的果子時,卻讓已有的果子掉落一地,這就是貪小便宜、因小失大的最好例子。
  
  聽到百貨公司打折扣、大減價,趕快去買一大堆東西。東西雖然便宜,並不適用,不但浪費,連放東西的地方都困難,因貪小便宜,反而造成自己的困擾。過去社會上曾推行「不二價」運動,但是直到今天,商、顧之間打折扣、討價還價的現象,仍然非常普遍。
  
  有關貪小便宜的行為,事例很多。買一瓶汽水,只要一根吸管就夠用,但購買者貪小便宜,總會多拿幾根帶著走;買東西,一個塑膠袋就夠裝,但購買者也會向商家多要幾個,以滿足他貪小便宜的心理。
  
  貪小便宜的心理養成習慣後,最初只貪圖一些贈品,最後貪污;最初只貪一些小利,但是愈貪胃口愈大,最後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的。東窗事發,丟官事小,壞了一生的名聲,甚至還要鎯鐺下獄,真是划不來也!
  
  現在的人貪小便宜已成習慣,每遇選舉時,就是貪圖便宜的最好機會。流水席固然不會錯過,肥皂、味素、毛巾、帽子等,也是無所不取,無所不賄。過去政府 只抓賄選的候選人,現在已經擴大到追查接受賄選的選舉人。日前報載,一個村莊裏的居民,三分之二都曾接受賄選,所以法院送傳票時,都是挨家挨戶地送,開庭 時,村莊裏的人更把法院擠得水洩不通。
  
  我們的社會,充斥貪圖便宜的心理,兒子服兵役,父母總要千方百計找人幫忙,希望兒子調到一個好的單位;兒女學校畢業了,父母也千方百計找機關主管,希望透過人情關係,為兒女找到一分比較好的職業。
  
  到飯店吃飯,為了貪圖便宜,不斷叫服務生拿醬油、辣椒、鹽醋,因為他認為這是自己應該得到的便宜,不能不要,如果不吃辣椒、醬油,便像虧了本、失去了便宜一樣。到自助餐館用餐,不管什麼菜色,總要狼吞虎嚥,大吃一頓,為了貪小便宜,結果把腸胃給吃壞了。
  
  坐飛機,為了累計一定的里程數便可以獲贈一張機票,本來無事,不必出國,但為了增加里程數,不得不去坐飛機。火車、汽車聯營,可以廉價旅行,本來已經去過的地方,還是再次參加團體旅行,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經討到了便宜。
  
  貪圖利益、貪小便宜,這是人同此心,但是有砒霜毒藥的便宜,可千萬貪不得喔!
  
  《人間福報》200315


知音
  
  漢朝的李陵在《答蘇武書》說:「人之相知,貴相知心。」一般人說:「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可見「知心」和「知音」的重要。
  
  達摩祖師為慧可安心,因為在悟道上相契,彼此成為「知心」。靈山會上,佛陀拈花,迦葉微笑。佛陀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佛陀把正法傳付迦葉,因為他找到了「知音」。反之,南泉禪師之所以斬貓,因為找不到「知音」。
  
  春秋時代,伯牙一日在僻靜處彈琴,正彈得入神,忽然傳來「巍巍乎,志在高山」的讚嘆聲。伯牙一驚,怎麼此人聽得出我的琴聲之意?即刻改變曲調,遠方又 傳來「浩浩乎,志在流水。」伯牙找到此人,名叫鍾子期,兩人因此相識論交,成為「知音」。後來鍾子期不幸早逝,伯牙痛失知音,絕琴於鍾子期墳上,終生不復 鼓琴,以謝知音。
  
  所謂「知音難求」,有時候即使親密如夫妻,也不一定能成為「知音」,甚至貌合神離痛苦不堪者,大有人在。因此愈顯知音的重要。
  
  民國初年,蔡松坡知道袁世凱意圖稱帝,他有心起兵抗袁,小鳳仙以一弱女子,毅然冒著生命危險,助其一臂之力,終於再造民國。蔡松坡和小鳳仙,可謂實踐愛國理想的「知音」了。
  
  三國時代,諸葛亮在城門上彈琴,司馬懿想從琴聲中聽出虛實,到底城中有兵無兵?最後還是被諸葛亮的「空城計」給矇騙過去。因為司馬懿不是諸葛亮的「知音」。
  
  左宗棠是清朝的重臣,因為肥胖,肚子很大,他常常拍著肚子問人:「你們知道我的肚子裡裝的是什麼嗎?」有人說:「十萬甲兵。」有人說:「滿腹經綸。」 左宗棠都搖頭否決,只有一個侍衛小兵大聲回答道:「將軍肚子裏裝的是『馬絆筋』(牛吃的草)。」左宗棠大樂,認為遇到「知音」,即刻封了小兵的官職。
  
  宋朝的蘇東坡也有同樣的事跡,他經常敝開衣裳,露出肚皮,問他的妻妾們說:「我的肚子裏裝的是什麼?」有人答以「經世文章」,有人說是「詩詞歌賦」, 有人回曰「報國忠心」,只有侍妾朝雲說:「學士肚子裏裝的都是不合時宜」。蘇東坡撫掌大笑,深以為然,將朝雲引為「知音」。
  
  人與人互相成為「知音」,要經得起考驗,不但要相知相惜,而且要生死不棄,苦難不離。就如古來多少的青樓藝妓,看中了心愛的落難書生,給予資助,所謂 「慧眼識英雄」,最後書生成功了,相互引為「知己」。所以俗云:「得一知己,終生無憾」,此之謂也。《人間福報》200316


氣候
  
  世間上變化最多的,就是氣候。氣候是冷熱無常的,同一個國家,南方與北方的氣候冷暖陰晴便有截然的不同。甚至同一個地區,一天當中「氣象萬千」,如澳洲墨爾本便有「一日四季」的特色。
  
  氣候因為受地理環境影響,而有熱帶地區、寒帶地區、溫帶地區。不管那一種氣候、那一個地區,都有人居住。正如禪師們說:「寒冷的時候到寒冷的地方去,炎熱的時候到炎熱的地方去。」寒冷、炎熱是躲不了的,只有面對他,適應他,才是處理氣候的上策。
  
  隨著科學發達,現在一些極度寒冷的地方,除了有暖炕的設施以外,多數都有暖氣設備;炎熱的地方,則靠樹陰遮陽、冷水迴流,但現在大都使用冷氣調節。
  
  自然界的氣候雖有冷熱陰晴之變化,乃至有大陸型、海洋型、沙漠型、高山型、平地型等氣候。但氣候的變化總不及人的情緒變化之快。每個人的一生,每一 時、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氣候變化。有的人,我們跟他親近,就感覺他柔和的性格令人「如沐春風」;有的人,只要跟他在一起,他冷酷無情,充滿深秋蕭颯之 氣;有的人,喜怒無常,脾氣不定,我們只有形容他「晴時多雲偶陣雨」了。
  
  外面的氣候影響人的身體,產生冷熱的感覺;內心的氣候影響自己的情緒,讓別人從你的情緒反應當中,知道你當下是處在春夏秋冬的那個季節裡。
  
  一個國家的文化,受氣候影響很大。例如熱帶地區的人民,因為氣候炎熱,平時較少作體力上的勞動而重思考,因此民眾往往身體肥胖、懶散而思想發達。反之,嚴寒地方的人民由於寒冷,容易養成堅毅、刻苦、耐勞的精神。
  
  此外,炎熱的地方飲食容易腐爛,低溫下保存食物比較不容易產生變化。在寒冷的地方,動植物生長的韌性比較大,所謂「蒼松翠柏」都是要經過嚴寒的洗禮;但是「直饒熱得人流汗,荷池蓮蕊也芬芳」,炎熱往往也能淬煉出內在的精華。所以,管他是寒、是熱,能適應,就是本領。
  
  在現實生活裡,有人喜歡四季如春的氣候,不冷也不熱;有的人則覺得過於平淡而缺少變化的人生,不夠刺激。其實,四季分明的地方,春風的和暖,夏日的炎 熱,秋霜的嚴寒,冬雪的凜冽;就像人也有四季變化的性格,有的人和煦溫存像春天,有的人熱情如火像夏天,有的人嚴肅冷淡像秋天,有的人枯木死灰像冬天。
  
  什麼樣的氣候最可愛呢?人生什麼樣的性格才最為大家所接受呢?從氣候變化裡,我們還不能得到一點消息嗎?《人間福報》200317


變調
  
  音樂界裏,不管西洋的爵士樂、搖滾樂、古典音樂,或是中國的國樂、民歌、民謠,乃至歐美、韓日等各個地區、各個民族,都有各自流行的音樂曲調。儘管各有各的調門,曲風不同,但是有一個共同不變的原則,那就是不能「變調」;變調,就不好聽了。
  
  音樂中的「變調」,其實是少有的事,但現在的社會,變調的事故卻愈來愈多。男女談情說愛,已經論及婚嫁,甚至已經結了婚,忽然「婚變」了。軍人作戰, 正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忽然有人陣前倒戈,「變節」了。政黨競選,本來看好可以當選的一方,一夜之間民心思變,所謂「變天」了,不禁令挫敗者慨嘆、錯愕。
  
  交朋友,對方「變心」了;生了一點小病,本來不以為意,忽然「病變」了。不會煮菜的人,把菜煮得變了原味;有的人說話不能通情達理,變了原意;商場 上,合夥經營的人忽然變換了立場,變換了主張。可以說,現在的社會真是像孫悟空的「七十二變」,變來變去,大家「以變為能」,一些不會變的人,就自嘆不合 時代了。
  
  變,不是不好,「窮則變,變則通」,做人有時候也不能只是固執其一,而要有第二、第三、第四;凡事能有商量的餘地,才能變通。
  
  打棒球的人,要投變化球;從事政治的人,要變法維新。人要變化氣質,理要通權達變。一成不變,不一定就壞,不斷地改變,也不一定是好,問題端看你如何去變。
  
  音樂裏的變調,雖然不好聽,但是循著變通的原則,逐漸改變、演變,未嘗不是進步。人,要求進步,要懂得變,要知道變,要會得變,更重要的是,要變好不能變壞。所以,世界上什麼都可以改變,唯有道德不能改變,善心不能改變,自由民主不能改變,幸福安樂不能改變。
  
  其實,世間無常,一切都在變化之中,滄海變桑田,桑田變滄海,不但地理在變化,氣候在變化,人情也在變化,人心也在變化。世間上唯一「不變」的道理,就是「變」。如何變呢?變好變壞,端看各人用之於一心了。《人間福報》200318


手套
  
  在中國大陸等一些天氣嚴寒的地方,每到冬季,大人小孩莫不把手縮在棉襖裏,或者插在口袋裏,再不然就是要帶手套。
  
  手套本來是禦寒的,但是現在醫生開刀要戴手套,以防細菌感染;廚師做菜要戴手套,表示衛生;外交人員也喜歡戴手套,表示文明、禮貌;樂隊指揮,手戴白手套,揮舞著指揮棒,不但引人注目,也代表指揮的權威;新郎新娘結婚時,更要戴手套,表示聖潔、高貴。
  
  手套依其製作的材料,分有布製手套、棉製手套、絲織手套、皮革手套、塑膠手套等。此外,組裝電子精密儀器的工程師要戴防塵手套,從事製油行業的人有耐 油手套,電力公司的工作人員有防靜電手套,潛水游泳的人有潛水手套。其他如登山的人有登山手套,飛機駕駛也會戴手套,運動員如棒球、壘球的投手與捕手,以 及足球的守門員,都戴有手套。
  
  總之,現在的手套無論寒天、熱天,無論工作場合或運動場中,用途是愈來愈多,也愈來愈進步。甚至美國一位十七歲少年,更發明一種「啞語翻譯手套」,在手套內裝置電子儀器,能將聾啞人士的手勢、意念,用文字顯示出來,傳達他的意思。
  
  基本上,手套不管用來禦寒、裝飾、防塵、絕緣等,都有保護、掩護的作用。所以現在社會上就引伸而有「白手套」與「黑手套」之說。白手套是象徵正義的、 公開的、聖潔的、合法的,一切都能公諸於世,讓人明白、讓人了解。不過,白手套雖然代表正當的行為,卻也有人藉著白手套的合法掩護,從事一些非法的行為, 例如洗錢就是透過看似正當的管道,做一些違法的勾當。
  
  白手套之外更有黑手套。黑手套表示不能光明正大行事,是上不得檯面,是不能曝光,是邪惡、陰謀、暗中害人的,所以黑手套就更為人所不恥了。
  
  社會上的各種用品,本來都是用來方便、利益人類生活的需要,立意本來都很好。但漸漸的一經時間發展,總被有心人用來從事損人利己的事,例如有了手套就能湮滅證據,所以小偷、綁匪、竊賊、搶劫犯等,都會帶著手套作案,以免自己的指紋留下痕跡。
  
  自古以來,好人做事,都怕自己的行誼無人知曉,壞人則怕自己所做敗露,為人所知。其實「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為非作歹的人「夜路走多了,難免遇 見鬼」。所以做人唯有行為坦蕩,光明磊落,則大丈夫立身行事於天地之間,有什麼怕別人知道的呢?《人間福報》200319


夾心餅乾
  
  現在的糕餅點心裏,有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食品,叫做夾心餅乾,因為把或鹹或甜的佐料,包在兩片餅乾中間,合起來吃,不但香甜美味,更是清爽可口,所以夾心餅乾因此非常流行。
  
  夾心餅乾雖然好吃,但有一些人夾在兩大或兩強之間,也像夾心餅乾一樣,實在很難做人。例如父母吵架,兒女就是夾心餅乾,真不知到底應該站在父親這一邊?還是站在母親那一邊。
  
  婆媳問題是一般家庭普遍存在的衝突,在婆媳之間,甚至在妻妾之間,做男人的更成為夾心餅乾。在婆媳之間做了夾心餅乾,那是不得已的事;在妻妾之間成為夾心餅乾,那就是咎由自取了。
  
  光緒是一個可憐的皇帝,在慈禧太后和珍妃之間,完全不敢有絲毫的表態,真是無味的夾心餅乾;唐明皇雖有艷福,但也是一個亂倫悖理的可憐皇帝,夾在梅妃與楊貴妃之間,成了夾心餅乾,不知道他的幸福在那裏?
  
  經常有一些像夾心餅乾的人,自己也不免慨嘆:「真是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現在社會上從事公職的公務人員,最高的領導人好當,最低的幹部也好做,怕就怕擔任中階的主管,對上級的主管要討好,對下面的幹部也不敢得罪,成為名符其實的夾心餅乾。
  
  不但人與人之間夾心餅乾難為,國與國之間,像歐洲鄰近許多小國家,有時候成為強國的夾心餅乾,左右為難。過去美俄兩國最強,世界各地許多國家,在美俄兩大強國之間,成為夾心餅乾,不表態支持那一國都不行。
  
  新加坡有五分之一的馬來西亞人,如果有一天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發生了戰爭,已經入籍新加坡的馬來西亞人,該怎麼辦呢?在台灣有將近四百萬的外省人,如果有一天大陸軍隊攻打台灣,屆時在台灣這麼多成為夾心餅乾的中國人,就很難做人了。
  
  成為夾心餅乾以後,也要想方法處理。話說有婆媳兩人不和,兒子夾在兩個女人之間,不知如何是好。有一天忽然靈機一動,他告訴媽媽,半年後將和妻子離 婚,請母親勉為其難的在半年內多包容媳婦;另一邊他又告訴妻子,半年後將搬到外面另築小巢,請妻子在半年內儘量多孝順母親。半年後,婆婆捨不得媳婦離開, 媳婦也捨不得搬離婆婆。
  
  夾心,是平衡;夾心餅乾就因為中間有夾心,才會爽口。因此,成為夾心餅乾的人,如果善於用智慧處理,不要得罪任何一邊,則吃到這邊有美味,吃到那邊也有甜頭,就能皆大歡喜了。《人間福報》2003110


播種
  
  有播種才有收成,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社會上,有的人喜歡收成,有的人喜歡播種。肯當「前人種樹」的,畢竟是少數;喜歡享受「後人乘涼」的,總是佔了多數。
  
  一般而言,有利他心、有未來觀、有犧牲奉獻之精神的人,都是願當播種者。播種者未必希望自己有收成,他可能寄望於幾百年後別人有收穫。例如倡導環保從事生態保護運動的人,便是本著珍惜地球,愛護後代子孫之心,未必是為了本身有所獲益。
  
  播種,先決的條件要有田地,所以佛教有悲田、敬田、恩田等八種福田之說。播種,有的是春天播種,秋天收成;有的今年播種,明年收;有的是今年播種,多 年後才有收成。播種最重要的,要看種子之品種好不好?因此農夫收成之後,會將好的種子儲存起來,任憑飢荒糧食不足,都不會輕易吃掉明年春耕的種子。
  
  現在的社會,非常講究農產品改良,動植物有專業人員從事研究,對品種的改良、取捨非常嚴格。其實,淮南的橘子到了淮北,就成為柑桔,所以品種之外,也不能忽視氣候、水土等其他因緣的培植。
  
  人也有品種的好壞,品種好的子孫,必然獲得父母的愛護、師長的讚美、國家的重用。如果品種不好,不但成為父母的麻煩,也是社會的拖累。所以每一個人都要檢討自己的種子,是優?是劣?
  
  好的品種,從因緣果報上來說,種子本身是因,是主力,但還需外緣的助力,才能有好的結果。所以,好的品種如果沒有得到好的因緣助力,可能也難以有好的 發育;壞的品種如果得到好的因緣助力,可能也會有出人意外的成長。民間有「歹竹出好筍」的說法,這雖未必是絕對的道理,但「因緣」對「果報」確實扮演著重 要的支配作用。
  
  現在全世界的國家都嚴格把關,害怕別的國家把植物劣種帶進本國,所以諸如美國的海關,便禁止攜帶植物種子入關。但二千多年前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時,許多經由西域傳道的高僧,帶來了胡瓜、胡桃、胡椒、胡麻、胡蘿蔔等,增加了中國的蔬菜種類,貢獻良多。
  
  多年來,中國的農耕隊也在世界各地,尤其是非洲國家,提供農業改良的生產技術,指導當地人種植播種,用實際行動把中國人的愛心種子,散播到世界各地。
  
  播種動植物之外,人生也是時時在播種,人也有前因後果的種子,如個人的思想、見解都能成為種子,所以佛教徒把慈悲的種子、智慧的種子、歡喜的種子、善 緣的種子,播撒給世人。吾人擁有了這些好的種子」應該好自珍惜,好好的播種,才能耕耘出自己美好的人生。《人間福報》2003111


風度
  
  政壇上,參與公職競選的人,寧可輸了選票,但不能輸了風度;牌桌上,打牌賭博的人,寧可輸了金錢,不可輸了風度;體育場中,運動比賽的選手,寧可輸了 名次,卻不能輸了風度。你看,打籃球的球員,一旦違規,裁判哨子一吹,就要舉手認錯;球賽落敗以後,也要向對方握手敬禮,表示自己的風度。
  
  一個人的舉止不俗,不與人斤斤計較,就讚美他很有風度。政治家有政治家的風度,運動員有運動員的風度,學者也有學者的風度。話說有一位教授,一天帶著 兒子到市場買水果,正在用心挑選時,店主人等得不耐煩,責問教授:「你到底要買?還是不買?」教授連聲說:「要買,要買。」說後又繼續挑選。一會兒店主人 實在看不下去,終於不客氣的說:「不要再挑選了,不買就不買。」教授還是禮貌地回道:「要買,我當然要買。」後來選好水果,付了錢,在回家的路上,身旁的 小兒子一臉不高興的樣子。教授問道:「你心裡有什麼事不高興嗎?」兒子忍不住說道:「我今天真替爸爸感到羞恥,堂堂一名教授,竟然受一個商人那樣呼喝侮 辱。」爸爸安慰兒子說:「孩子,你不要生氣了,正因為爸爸是學者教授。」這種學者教授的風度,豈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
  
  風度本是魏晉南北朝用來品評時人的詞語,後來發展為議論人物的精神和特質表現。風度,就是一種修養,一種尊重,一種包容,讀書明理的人,大都能風度翩翩,為人恭敬。
  
  謝長廷先生說得好:民主有三度,不但要有制度,還要有氣度,更要有風度。美國總統選舉,選輸的一方所處理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勝利者道賀,表現自己的風 度。英國人總被評價為最具紳士風度,佛教徒也常被讚美為具有宗教家的風度。樂毅在〈報燕惠王書〉裡說:「君子絕交,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這表 示他做人的風度。玄奘大師在《慈恩傳》裡被形容為「言無名利,行絕虛浮」,這表示他修行者的風度。
  
  春秋戰國時,老將廉頗「負荊請罪」,固然表示出大將的風度;年輕的宰相藺相如不計前嫌,也表現了他宰相的風度。宋朝的石曼卿,有人上門爭論,說他擁有 的一頭牛,是自己家中走失的。石曼卿說:「既然是你家跑失的牛,你就牽回去好了。」後來此人發現錯誤了,把牛還回來,並再三致歉。石曼卿說:「人難免有誤 會的時候,過去就算了,請不必介意。」石曼卿寬宏大量的風度,實不失他學士的身分。
  
  士農工商有士農工商的風度,各行各業有各行各業的風度,男女老少都有男女老少的風度,在談情說愛裡也要有情場上的風度,甚至棋盤上,所謂「觀棋不語真君子,起手無回大丈夫」,這表示觀棋和下棋者,都需要有風度。
  
  做人要有風度,才能為人所欣賞。三國時代的周瑜容不下諸葛亮,不但感嘆「既生瑜,何生亮」,尤其他和劉玄德的故事:「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 兵」,在在顯示他是一個沒有風度的人,所以為後人所譏諷。因此,人不分貧富、貴賤、大小、智愚,輸贏是兵家常事,但可千萬不要輸了風度!《人間福報》 2003112


災難知多少
  
  中國以往有「談災色變」的老話,現在廿一世紀雖然科學昌明,但災難的發生依然令人「談災色變」。
  
  說到災難,自然界造成的災難,有颱風、地震、海嘯、旱災、水災、熱浪、火山爆發、沙塵暴、龍捲風、森林大火等。另有人為的災難,如:戰爭、搶劫、綁 票、車禍、情殺、仇殺、冤獄、代災受難等。甚至政府專橫,製造白色恐怖,乃至經濟風暴,造成供需失調,市面產品缺貨,糧食不足等,這些災難可以說無時無刻 環伺在我們的生活裏。
  
  除了以上這許多外來的災難外,自己內心製造的災難,也為數不少,諸如瞋恨、嫉妒、欲望、自私、謊言、造假、偽裝等。可以說,人生處處有災難,時時有災難,每一個人的身心所觸之處,好像隨時都有地雷、手榴彈,只要一不小心觸及機關,就會受災受難。
  
  災難的處理,用政治來預防,用經濟來解決,用科學來消除,還是不夠。災難一旦發生的時候,已是一個結果,只在「結果」上計較,為時已晚。我們應該注意 的是災難發生的「原因」,從「因」的上面去處理、去預防;「因」是根,根本的原因不存在,後面又怎麼會有不好的「結果」呢?
  
  例如,房屋倒塌,必定是基礎不良,或是由於偷工減料;你能從「因」上去預防,房屋怎麼會倒塌呢?車禍很可怕,你能在平時保養好車輛,訓練好駕駛技術, 開車時遵守交通規則,如此又怎麼會輕易發生車禍呢?刀槍血光之災,都是因為平時造下了仇恨;你不去跟人結怨,怎麼會有被刀槍傷殺的結果呢?
  
  災難的造成,與人心有關,必須要改心換性,要重新修改自己的基因業力,積功德、結善緣、開智慧、明事理、起正見、消罪愆、做善事,如果自力不能健全,要想消除那許多的災難,就比較困難了。
  
  其實,災難也不是太可怕,人吃五穀雜糧,怎麼會不生病?處在多變的娑婆世界,怎麼可能沒有災難?如果真有災難發生時,我們除了預防、遠避以外,有時面 對災難,處變不驚,自然以歡喜心接受人間的災難,所謂「視死如歸」,建立「幸福是生活,災難也是生活」認知,你不必怕災難,災難可能因為你的泰然處之,自 然就會遠你而去。
  
  災難知多少?災難之多,多如恆河沙數。我以不變應萬變,我以生死一如視之,我以安危同等之心處之,我又何必在乎什麼災難呢?《人間福報》2003113


公德心
  
  過去西方人批評中國人,都說:中國人富有人情味,但缺乏公德心。此言中肯,且有見地。所謂公德心,就是要有公共道德,例如在公共場所裡,不可破壞公物,不可擾亂秩序,不可大聲喧譁,不可亂丟東西,不可搶佔座位,這就是公德心。
  
  公德心是文明的象徵。諷刺的是,在廿一世紀人文科技昌明的時代,仍然可見一些人出外遊山玩水,喜歡在樹木或石頭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甚至在世界各地也經 常看到牆壁上被人任意塗鴉。更有許多場所明明昭告著「禁止抽煙」,癮君子還是照抽不誤;門口已經寫上「敬請止步」,還是照進不誤;博物館的展覽品旁豎著 「請勿觸摸」、「請勿照相」,仍然視若無睹的照樣觸摸,依然照相,一意孤行,我行我素。
  
  早期的台灣民眾,隨地吐痰,隨處便溺,任意丟棄垃圾的現象,舉目可見。近年來隨著教育普及,生活水準提高,這些現象已經少見。但是國人出外旅行,大街 小巷,搭機乘車,笑語喧嘩,聲音亢奮,仍然處處可見。尤其乘坐飛機時,飛機裡的洗手間都寫著:「使用後請整理乾淨,以方便下一個人使用」。但是只要一經三 個人使用後,必然一塌糊塗,總要勞駕服務人員清掃一番,這就是缺乏公德心的表現。
  
  一般說來,沒有公德心的人多數是「有我無人」,缺乏奉獻服務的精神。所以在公共場所裡,用過自來水後,總不肯隨手把水龍頭關好;開了電燈,也不知節約能源,不肯隨手關燈;離開室內,不順手關好門窗,桌椅傾倒,不肯隨手加以扶正,此皆因為缺乏公德心之故。
  
  缺乏公德心的人,對於公家的衛生紙,總要多拿幾張;公共場所的紙杯本來一個就夠用,總要多拿幾個帶回家;公共洗手間裡的乳液、肥皂沒有用完,也要順手 牽羊帶了走。現在的公寓住宅,有人喜歡約三五好友回家打麻將,一打就是通宵達旦,噪音不斷。平時看電視、聽音樂,儘管電視台好心提醒:「請將聲音關小,以 免妨礙鄰居的安寧。」但一般人還是聽而著聞。
  
  現在有很多人,養狗不愛狗,養貓不愛貓;棄嬰、棄老也時有所聞;仿冒、盜版,刊登不實的廣告,甚至媒體報導一些不堪入目、不忍充耳的新聞,完全不管對社會風氣已然造成負面影響,這都是沒有公德心的表現。
  
  現在的大眾交通工具都設有博愛座,以方便殘障和老弱婦孺,但是青壯年坐在上面,眼睛一閉,假裝沒有看到。事實上,你的心裡能坦然、能自在嗎?相對於現在的台北捷運,嚴格禁止將飲料、寵物帶進車廂,乘客都能遵守規定,頗受好評。可見公德心的發揚,非不能也,乃不為也。
  
  政府過去曾發起「敬老尊賢」、「你丟我撿」、「守望相助」等運動,現在的義工、義警、義消等義舉不斷,我們都給予讚嘆。希望類似的公德心,能擴大影響整個社會。
  
  公德心就是我們的國之靈魂,不知道我們的正魂何時能歸來否?
  
  《人間福報》2003114



  
  在世間上,你有怕過什麼嗎?你說不怕鬼、不怕獅狼虎豹,都有人相信,但是你不怕良心的譴責嗎?你不怕因果的報應嗎?可見得人可以天不怕、地不怕,但你不能不怕自己的良心,不能不怕因果的報應。
  
  說到「怕」,人所害怕的東西可多了,女人怕老,老人怕死,英雄怕病,小孩怕暗。你有過這許多「怕」的經驗嗎?其實,人在世間上你也可以什麼都不怕,但 是人最怕的還是「人」。找你麻煩的主管,不可怕嗎?給你打官腔的官僚,不可怕嗎?欺騙你的朋友,不可怕嗎?娶到一個母夜叉,不可怕嗎?嫁給一個賭博酗酒的 男人,不可怕嗎?
  
  不要說人怕人,人怕動物的也很多,有人怕老鼠,有人怕蛇,有人怕蟑螂,有人怕蚯蚓,有人怕蜘蛛,有人怕毛毛蟲,有人怕虎頭蜂。有的人膽小,無所不怕, 也有的人自豪,什麼都不怕。但是,人自我逞強也不見得強,世間上比人強的東西多得是。水火你不怕嗎?地動山搖你不怕嗎?真的有七爺八爺、黑白無常站在你的 身邊,你不怕嗎?
  
  自古以來,儒家都鼓勵士子要敬天畏神,佛教則教誡信徒要怕因果業力,所謂「菩薩畏因」,連菩薩都有所怕,甚至佛陀也害怕「獅子身上蟲」,所以真理怕謠言,謠言怕智者,愚癡怕智慧,邪惡怕正直。
  
  除了人有所怕之外,世間上一物剋一物,每一種動植物都有一個可怕的對象。老鼠怕貓,貓怕狗,大象怕老鼠,青蛙怕蛇,蛇怕蜈蚣,蜈蚣怕公雞,樹木怕蛀蟲,電腦怕駭客。
  
  怕,不是弱者的專利,有時候再強大的國家也怕外侵,再有實力的團體也怕內鬥,再興旺的家族也怕浪蕩子,再親密的兄弟也怕橱牆。此外,小偷怕警察,帝王 怕忠臣,奸臣怕烈士,武功高強的人怕暗箭,為非作歹的人怕法律,旅行的人怕迷路,航海的人怕失去方向,回家的時候怕高速公路塞車。
  
  有此一說,人最怕的是痛苦傷心,樹最怕的是剝皮挖根。又說「不怕人不請,只怕藝不精」、「不怕少年苦,只怕老來窮」。人最怕的應該是懶惰,懶惰的人終將一事無成,所以《佛光菜根譚》說:「偷懶的人,會損失福德;精進的人,能增長功德。」
  
  過去有人批評:怕老婆的男人沒出息。其實,怕老婆的男人必定是一個好丈夫。你說,有所怕有什麼不好呢?《人間福報》2003115


災難
  
  俗語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災難要來,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災難,有天災、地震、水患、風害、火燒等。這些還只是自然界的災害,其他另有船難、飛機失事、車禍等交通事故的災難。甚至有的人只是生個小病,卻被醫 師誤診,造成終身不可挽救的苦難。例如有人腎臟開刀,本來應該摘除的是右邊的腎臟,因醫生誤把「右」看成「左」,結果執刀醫生把左邊的割除,這個人因此沒 有了腎臟;本來是「食」指有毛病,只要把食指切除即可,但實習醫生把「食指」寫成「十指」,十指都切除了,還能做事嗎?所以,天災、人禍,各種三災八難, 實在不容易防止。
  
  老子李聃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人在享受幸福的同時,其實災難已然隱藏。例如:因愛不是也會生恨嗎?因恩不是也會成仇嗎?愛恨情仇就像難兄 難弟,都會惹下殺身之禍。所以,幸福和災難是相對的,有好的就有壞的,有幸福就有苦難。戀愛中的情侶可以毀容洩恨,這都是由愛而起,如果對一個自己所不愛 的人,也就不會產生恨意了。
  
  人生是很脆弱的,自己對抗不了災難,因此要靠群眾、靠國家、靠外緣,有時候靠信仰來消災免難。但是,你「求不得」的困難,信仰怎麼幫助你呢?你「怨憎 相會」的苦難,信仰怎麼幫助你呢?你「水火刀兵」的災難,信仰怎麼幫助你呢?能幫助你消災免難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別人。所謂「天作孽猶可為,自作孽 不可活」,自己不去解決自己的問題,靠別人幫助,當有那個因緣的時候當然可以,不具備因緣,呼天喊地,求佛乞神,又有什麼用呢?
  
  所以,消災免難的方法,最好就是自己結緣行善,自己立功立德,自己懺悔消愆,自己深信因果,當你把受災受難的原因去除之後,不必求神問卜,災難自然就會消除了。
  
  目前的交通事故、天災地變,都是共業所感,你能從共業中解脫出來嗎?信仰能幫助你消災免難,但「解鈴還須繫鈴人」,你也不能不有所覺悟喔!
  
  《人間福報》2003116


保護
  
  保護是美好的行為。父母保護子女、老師保護學生、警察保護民眾、醫護人員保護病患、長官護念部下,有力者保護弱者、有智慧者引導無知、有財富者布施貧窮,甚至人民要保護國家、愛護社會,這都是很自然的道理。
  
  除了人類之外,動物也懂得保護,如:母雞為了保護小雞,不惜與老鷹博鬥,雄鴕鳥為了保護雛鳥,也會在雌鴕鳥的四周環伺,以防敵人來襲;再兇猛的老虎和獅子,也會保護其子以防傷害;甚至烏龜、蝸牛也會鑽進殼裡保護自己。
  
  保護就是守護、防護、愛護、護衛的意思,古代皇宮在四周建護城河,保護皇室的安全;秦始皇建萬里長城,用來保護國土;重要人物要侍衛擁護而行,以策安全;勇士也要配槍、配刀來保護自己;軍人出征,也會配戴宗教的護身符,以求平安歸來。
  
  從保護自己到保護家庭、事業外,現在的人,也擴大保護的範圍,如愛心媽媽、義工、義消、義警等,都是自動奉獻出時間、力量來保護社會;還有人保護生態、重視環保、響應聯合國的號召,共同保護人類的歷史和文化遺產。
  
  什麼都可以保護,就是不能「護短」,人一旦護短,做人處事就不能公平公正,會被人看輕。護短的人,朋友不願意和他交往,長輩不喜歡與他打交道、屬下也 不會敬重他。如周幽王,只愛褒姒不愛民眾,點燃烽火台只為博得美人一笑,而導致國破家亡;唐玄宗、吳三桂,都因為好色重於護國護民的缺點,終於身敗名裂。
  
  保護公理,護持正義,是歷史處事的根本,寧可以自己委屈,也要讓真理得彰;我們要愛護自己的生命,就要保護身體健康;我們要保護自己的信仰,就要建立正知正見;我們要保護財產,就要節儉、惜福;我們要保護事業,就要勤奮工作。
  
  人人不但要愛護自己,更要愛護公物。「愛護常住物,如護眼中珠」,這是佛教對修道者的教示。全民應有的公德心,就是要愛護公物,如在公園裡不要破壞公共設備,在馬路上,不要隨便亂丟垃圾。甚至於感情也要保護,不可以讓感情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
  
  人生學會了保護自己,還要學會保護他人,才是生存之道。
  
  《人間福報》2003117


 治心
  
  治國容易,治家難;治家容易,治人難;治人容易,治心難。世間上,一些有名的將相,可以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但是一回到家裡,卻和自己的妻子、兒女,沒有辦法和平相處,這不是治國容易,治家難嗎?也有一些人對家庭的生活、人事,都能照顧得周全,但對自己的內「心」卻很難處理,例如心中的欲望、怨恨、煩惱、邪見,都沒有辦法制伏,所以經常為內心的七情六欲而煩惱。
  
  「心」如亂絲,不理不清;心如古鏡,不磨不明;心如劣馬,不勒不馴。「心」是我們的主人翁,他領導眼、耳、鼻、舌、身,每一天的活動。一個人每天的行事,有時只是心中的一念之差,就能讓自己身敗名劣,或是功成名就。所以治心,是何等的重要啊!
  
  治心,確實很難,因為佛經裡,把「心」比喻如盜賊、如猛獸、如猿猴、如國王,所以一個人要用什麼力量,才能「降伏其心」呢?
  
  要如何治心?提供四點意見,貢獻給大家:
  
  一要懂得修心:桌椅壞了要修理;房屋、水電壞了,也要修理;衣服破了,要修補;如果心壞了,被貪欲、無明、傲慢給蒙蔽了,怎麼能夠不將它修理一下呢?要如何修心呢?以慈悲喜捨,禪淨戒行的武器來對待,才能修心。
  
  二要懂得收心:我們的心,如所謂的「心猿意馬」,一不留意,就會在外境上為非做歹;王陽明先生說:「擒山中之賊易,捉心中之賊難。」收心,就如官兵降伏匪徒,警察抓拿盜賊,你的官兵和警察在那裡呢?正念就是你的官兵,正見就是你的警察,要好好的利用它們才能收心。
  
  三要懂得用心:人常常被心所用,自己卻不會用心,所謂心?形役,我們的心常被五欲六塵左右,被外境的色、聲、香、味、觸、法所驅使;心中的無明貪瞋,一再逼迫我們,跟我們作對,所以我們必需要讓「心」為我們所用,有智慧般若才懂得用心,要通達情理才懂得用心。
  
  四要懂得明心:禪宗講「明心見性」,就是要我們明白自己的心,要清楚當下的每一刻,時時看照自己的內心,不要讓「它」自由出入,不要被「它」奴役,要時時刻刻觀照、明心,用正見、正思來對治,如此心就能明了,如此何事不辦呢?
  
  《人間福報》2003118


本性
  
  人之性,孟子提倡性善,荀子提倡性惡,《大乘起信論》則認為人性有善有惡。
  
  本性,是除了萬物本身具有的之外,還要靠學習。先天的本性是需要開發的,而後天的本性是以學習而來的。如人的本性,具有成佛的能源,加強體會悟道,就等於從本能裡充電。
  
  人的眼睛能看、耳朵能聽、舌頭能嘗味、鼻子能呼吸、身體能感觸,這是從人的本性,所發出來的本能。
  
  莊子說:馬的蹄,可以用來踐踏霜雪,毛可以用來抵禦風寒,餓了吃草,渴了喝水,興起時揚起蹄腳奮力跳躍,這就是馬的本性。世間萬物,也都有它的本性, 如太陽有太陽能,火有火力、水有水力、風有風力,這些都有發電的本能;音樂的本能是和諧、風的本能是飄動、花的本能是吐露芬芳、老鷹的本能是俯衝、雄雞的 本能是報時、壁虎的本能是斷尾巴逃生、狗的本能是看家、蜜蜂的本能是採蜜、烏賊的本能是吐墨,其他如含羞草、向日葵等,都各自有它們的本能。
  
  好戰是阿修羅的本能;慈悲是菩薩的本能;星辰雷電、風雨雲霞也都有它們的本能;兒童好哭是在展現他的本能;女性愛美也是本能。將人類的本能好好的發掘、開採,發揮人性的慈悲、般若、佛性,這就是人類本性的能源了。
  
  本性是可以探索的,本性是人人平等的,本性是眾生本具的,只是個人用心著力不同,就分出智愚、貴賤、奸賢的不同了。
  
  有的人聰明、天才、靈巧,具有很高貴的本性,但也有的人,笨拙、懈怠,把本性弄得暗然無光了。
  
  一般的男士,表現勇敢、冒險、大方、豪放,就是所謂英雄的本色,女人的細心、柔和、嬌態、愛美,這就是女人的本性。本性要自己發掘、開採,就如金銀藏在深山中、礦物裡、地底下,你不開採、不發掘,如何獲得自性的寶藏呢?
  
  如何開採本性裡的能源?過去要我們多讀聖賢書,要知曉禮義廉恥,奉行信義和平;現代的社會,希望大眾能發揮負責、樂群,具有正義,維護公理的本性。
  
  佛陀經過了苦行,終於證悟了真理,也不禁高喊出「大地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吾人想要證悟自己的本性,體會永恆的生命,就要把自已融入大宇宙中,與之共存,那就是吾人與佛陀的本性,平等共存了。
  
  《人間福報》2003119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