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從心溝通
聖嚴法師
17/02/2017 06:33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編者序
  
  進入全球化時代之後,人際溝通的管道雖然大幅增加,但人與人之間卻不見得因為溝通頻繁而互相信任、瞭解,反而更容易疏離、隔閡。
  
  《從心溝通》是聖嚴法師從各個角度解析人際關係問題的著作,希望能提供讀者全新的思考方向。全書共分為四大部分:「學習接納與誠懇」、「學習欣賞與讚美」、「學習慈悲與包容」以及「學習關懷與付出」。
  
  當人與人之間發生不愉快時,許多人都習慣把問題歸咎他人;其實,這種對立而緊張的心態,不但容易傷害他人,也會增加自己的煩惱。法師在書中提到:「一般人所認為的溝通協調,就是讓別人接受自己,卻往往忘了體察別人真正的需求。」指出與人相處時最大的盲點在於「本位主義」,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希望別人接受自己,卻忘了站在別人的立場、為對方設想——而這樣的「同理心」,往往才是維繫和諧人際關係的關鍵。
  
  聖嚴法師透過平易近人的語言、生活化的實例來勸勉我們,無論他人如何對待我們,我們都要從自己的內心做起,以信任、包容的態度與他人溝通。法師說:「只要用誠懇、親切的態度,以人的本質來對待每個人,把每個人基本上都視為好人,就能和別人建立友好的關係。」如此將人際關係回歸到真誠良善的原點,並提供最切實可行的實踐方法,法師希望以佛法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利益眾人的悲願心,在書中處處可見。
  
  本書內容原為「大法鼓」電視節目中聖嚴法師的談話,整理成文稿後曾於《人生》雜誌的「人生導師」專欄中連載,受到廣大的歡迎,於是將文稿結集成書。相同型態的書籍,二○○五年已經出版了《找回自己》,如今再出版《從心溝通》,希望所有讀者在與自我心靈對話的同時,也不要忘記用最溫暖的善意去關懷他人,共同創造一個更為和諧的世界。
  
  法鼓文化編輯部

學習接納與誠懇
  
  溝通的方法
  
  人是群體的動物,不可能離群索居,除非你想成為與世隔絕的人,把自己關在一個獨立的空間裡,不想和任何人接觸,也不想請求任何人幫忙,那才不需要與人溝通,否則誰都免不了要與他人溝通。
  
  溝通很重要,可是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們都會選擇與自己比較契合的人來往。總認為:反正不和某某人來往,不和某某人談話,一樣會有其他朋友,一樣可以過日子。於是就開始有所分別:這個人是我的朋友,那個人不是我的朋友;或是這班人都是壞人,我不願意和他們做朋友。
  
  像這樣的人,在腦子裡已經設定好標準,認定了某些人不夠朋友,或不是朋友,或是這些人都是出賣他、要佔他便宜的,甚至覺得別人的水準太差,不夠資格做他的朋友。這種不願雙向溝通的人,要和他交朋友是很難的,因為,溝通一定是雙向的,如果只是單向的就不能稱作溝通,因為根本無從溝通起。
  
  照常理說,只要不是惡友、損友,交朋友應該是多多益善,但如果任憑你如何努力,對方還是不願接受你,仍然對你有敵意,那就不用再努力,只有暫不往來了。因為你不一定非得和他做朋友不可,更何況是他不願意和你來往,不願意接納你,如果你執意要和他來往,不但你很痛苦,他會更痛苦。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也是無可奈何的。不過,即使如此,也不要把對方當成敵人,心裡還是要把他當成朋友。
  
  這就是佛法中所謂「默擯」的方式。「默」是沉默,「擯」就是驅逐,意思是他不生活在我的範圍裡,我也不生活在他的範圍裡,彼此互不干擾、涉入。因為既然沒有辦法溝通,那就不需要再強求了。尤其是當對方無理取鬧、不可理喻,你和他有理也講不通時,那只有用默擯的方式。可是等他回心轉意後,還是要將他視為朋友,不要因此而把他當成十惡不赦的人。
  
  另外還有一種方式是「試探」,幾次試探後或許會發現,也許是因為你的方法、心態或言語讓對方誤會,以至於他無法接受。這時你必須先調整自我,調整到對方能夠接受的程度為止,但不能把自己完全變成別人期待的樣子,否則就失去了自己的立場與原則,連一般人也無法接受。你可以試著想辦法先適應對方,將自己的一部分改變,經過多次的適應調整,最後也許對方會回心轉意,願意主動或被動的與我們接觸。
  
  無論我們採用什麼方式溝通,都要明白,溝通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只靠單方面努力是不夠的。所以除了要敞開心胸接納別人外,對於他人剛強、抗拒的心,也要用慈悲心來軟化它,這樣才能達成真正有效的溝通。

 

先接納別人才能溝通
  
  一般人所認為的溝通協調,就是讓別人接受自己,往往忘了體察別人真正的需求。例如,我有一個弟子,他在與人溝通協調時,常常會說:「我是為你設想,所以你一定要接受我的建議,你非這麼做不可。」然後才問對方:「你會不會覺得很難接受?」如果對方表示很困難,他便回答:「這不困難,只要你接受我的想法,困難自然就會解決。」
  
  像這樣的溝通,是單向、填鴨式的,並不是真正的溝通。真正的溝通一定要先問對方有什麼困難?有什麼需求?然後再看自己能幫上什麼忙,不要一廂情願的要對方接受自己的做法。
  
  我在日本留學期間,不論到任何商店,店員一定會先問一句話:「請問我能幫你什麼忙?」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應該如此。幫助別人時,不要預先設想好自己的計畫,然後不管別人是否需要,硬是把自己的方法套在對方身上。例如,中國人宴客時,都不會先問客人的口味如何,菜一上桌就不停地把菜挾給客人,使得客人吃也不行,不吃也不行,非常尷尬。但是在西方則不然,例如有一次我熱心地挾菜給一位西方客人,他不甚愉悅地直接對我說:「你知道我喜歡吃這個嗎?」從此以後,幫別人挾菜前,我都會先問對方:「菜合不合口味?」、「還想吃些什麼嗎?」
  
  因此,溝通協調的原則應該是:先讓對方提出他真正的想法與需要,然後再讓他瞭解我們所能提供的幫助,這樣的溝通協調才算成功。溝通是一種雙向的交流,如果只是單向的溝通,那其實不是真正的溝通。
  
  佛法中也有所謂的「四攝法」,指的是用四種方法來引導眾生接受佛法,分別為:「同事」、「布施」、「利行」與「愛語」,這四種方法都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想要度化眾生,就不能強制眾生接受佛法,要讓他們能夠真心的接受。所以,想要度化眾生,首先就要接納眾生。
  
  佛教認為一個佛教徒,或是正在學習菩薩道的人,是不能離開群眾的,因為行菩薩道要能做到「眾生無邊誓願度」。既然要度化眾生,就不能夠離開人群而自求安樂、獨善其身,必須把自己奉獻給眾生,並且先放寬胸襟接納眾生的種種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然後才能讓他們放寬胸襟,接受佛法。
  
  有些人在度化別人時,往往會高姿態地說:「佛法太好了,你必須相信、必須接受。」這種說法是在展現權威,而不是感化別人。最好是用佛法來感化人、感動人,而不是教訓人。菩薩都是以低身段、低姿態融入眾生之中,不僅和每一位眾生地位平等,甚至還要讓眾生覺得自己的地位比較高,有種被尊重的感覺,才能讓眾生對佛法產生好感。同樣地,當你要和別人溝通時,也是要先放低身段,先接納對方,對方才有可能真正和你溝通。

 

  存好心,說好話
  
  俗話說:「禍從口出。」說話不得體,常常會傷人又傷己,引起很多麻煩。佛教有所謂的「妄語」,不論是一般人喜歡聽的虛偽奉承、空洞修飾,或是討厭聽的刺激、辱罵、譏諷的言語,以及誘使人犯罪的說詞,全部都是妄語;也可以說,凡是會讓自己產生煩惱、他人受到傷害的話語,都是妄語。
  
  妄語的範圍很廣,約略可分為四種:「妄言」、「綺語」、「兩舌」與「惡口」。「妄言」是說謊,存心騙人;「綺語」是花言巧語、言不及義;「兩舌」是挑撥離間,使得人們互相仇視,變成對頭冤家;「惡口」是口出惡言,使別人受到傷害。
  
  能夠完全不說妄語,恐怕只有聖人才做得到,一般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這種口舌的過失,即使是純真的孩子,也難免說謊騙人。例如,爸爸問孩子:「你最喜歡誰啊?」這個孩子如果夠伶俐的話,就會回答:「我最喜歡爸爸。」當媽媽問他的時候,他就會改口說:「我最喜歡媽媽。」為了討好父母親,孩子兩邊說的話不一樣,也算是一種妄語。
  
  有時候,親戚朋友之間也會這樣問:「你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孩子沒有辦法選擇,很難做判斷,只好圓滑的說:「我喜歡爸爸,也喜歡媽媽。」如果再追問:「那你最喜歡哪一個呢?」這就更讓孩子為難了。其實,大人不該這樣問孩子,不但對孩子不公平,也會造成誤導。
  
  所以,從小的時候開始,大人經常就在日常生活的潛移默化中,讓孩子養成說謊的習慣。剛開始,這種小小的謊言或許還無傷大雅,但長大以後,或是為了談生意牟利,或是為了個人的利害得失,漸漸就會變本加厲的欺騙、害人。
  
  例如,有些生意人便相信,如果不對顧客說謊,產品便會賣不出去,於是推銷時就會誇大其詞的說:「我的產品是以虧本的價錢賣給你,不買一定會後悔。」其實他根本獲利豐厚。像這樣既不誠實又別有居心的說法,就是在說謊。
  
  事實上,只要貨真價實,做生意不一定要說謊。我有一位縱橫商場多年的朋友,他說他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在與顧客談判的時候,態度非常真誠,也會讓對方知道自己的立場。畢竟,做生意除了原料、機械設備、水電、人工等成本外,還是應該為自己爭取一些合理的利潤;不過,扣掉成本與合理的利潤後,或許就不應再賺取暴利。所以,為了做生意而說謊騙人,並不是必要的手段。唯有貨真價實、信用可靠,才是工商界應有的職業道德,也才能使事業可大可久。
  
  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做到「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更要積極地以「誠實語」、「尊敬語」、「讚歎語」、「慰勉語」來與他人互動。如果能淨化我們的語言,我們的環境裡就會減少很多的口舌是非。

 

實話實說為上策
  
  有人認為我們處在「公關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時間很短暫,無法再像傳統社會一樣,有時間慢慢深入認識每個人,所以很需要多做自我公關,大力推銷自己。也就是要多展現自己的優點讓別人知道,如果自己的條件不夠好,還得再多吹噓幾句。但是,過份自我膨脹的表現其實並不恰當,也算是妄語的一種。
  
  例如,運用廣告來行銷產品是很正常的,雖然廣告的內容一定是誇自家產品好,這是無可厚非的,但絕不能利用廣告騙人,以此牟取暴利。如果廣告的內容虛妄不實,消費者受騙一次以後,必然不會再次上當,甚至會訴諸法律要求賠償,如果因此導致公司財務的支付,豈不是更加得不償失?
  
  再以找工作為例。現代人在求職前,一定要先寄出應徵信函,讓應徵的公司知道自己具備哪些條件、能夠做些什麼。如果有進一步消息,還必須經過面試、個別談話,以測試出應徵者真正的程度。程度好的人,公司才會優先錄用。
  
  因此,面試時很少人會講自己的缺點,至於自己的優點,例如誠懇、努力、負責等,雖然可以多講,但是萬萬不可自我吹噓,因為負責面試的主管都是專業的內行人,所以面談時,只要看看他的經歷,然後和他多談幾句話,便可以知道應徵者真正的工作能力到底如何?是不是在吹牛?如果對方說的是假話,馬上就會洩了底,或是很快就會被拆穿,反而自取其辱。所以過份的自我吹噓,不但沒有必要,還會造成反效果。
  
  對於那些有自我膨脹傾向的人,或許真的相信自己有很多優點;可是就客觀的事實來看,這些優點根本不存在;雖然他不是有意欺騙,只是對自己的認識不清,但仍算是妄語。
  
  所以,面試時還不如老實主動告知應徵單位:「我在哪一方面能力比較不足,但是哪方面的能力相當強。」或是:「我有相當的做事能力,但是某些事我大概做不來。」如此一來,反而會讓人覺得你是個踏實、有自知之明的人,而願意予以錄用。所以,實話實說還是比吹噓更容易得到工作的機會。
  
  所謂「真金不怕火鍊」、「紙包不住火」、「事實勝於雄辯」,在講究資訊透明、公開的現代社會,說再多好聽的話、再怎麼雄辯,也無濟於事,因為只要經過事實的驗證,妄語一定會被戳破,還是應該實話實說,才是上上之策。

 

 討好的話不一定是好話
  
  幾乎每個人都喜歡聽讚美的話,例如,做太太的很喜歡先生說些甜言蜜語,因為聽起來很舒服。但有時說這種安慰他人、附和他人的話,說話的人自己的心裡都覺得怪怪的,好像在說謊一樣;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說謊,標準就在於自己的「存心」。
  
  有的人嘴甜如蜜,表面上講得非常好聽,但骨子裡盡是諷刺,只是為了達到目的,不得不口是心非,這種陰險、欺騙的行為是很糟糕的,最好不要有。
  
  不過,如果是真心讚美又不一樣了。例如,一位女士雖然以客觀角度來看,並不是很美,但因為自己的確很欣賞對方、覺得她很美麗而讚美說:「妳今天打扮得真好看,看起來很有精神。」這種讚美是由內心真誠發出的,是一種勉勵的言語,能讓人感覺很舒服,任何人都願意接受,就不算是巧言令色了。
  
  有時候,為了想和不熟悉的人盡快建立起良好關係,或是引起對方的注意,加深對方對自己的印象,以順利達成特定目的,就會特別投其所好,講一些對方喜歡聽的話。這原本並不為過,但是要視態度而定,如果是以誠懇、謙虛的態度,希望對方接受自己的好意,使自己得到一點幫助,只要是讓對方覺得被尊重,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不再那麼陌生,便不算是「綺語」。
  
  例如,常常會有人對我說:「師父,幾年沒看到您,您怎麼沒變老,反而愈來愈年輕呢?」如果他們說我真的比過去年輕,這就是謊話;如果只是感覺上,覺得我看起來好像比過去年輕一點,或許是真心話,不算是妄語。事實上,他們說這些話都沒有惡意,也不算是謊言,因為他們希望師父年輕健朗,所以感覺我好像精神比過去好一點;或者他們希望我聽了很開心,這也是一種心意。其實我自己的身心狀況,自己最清楚,所以我會感謝他們所講的話,但不會把它當真。
  
  但是,就是有人特別喜歡聽些恭維的奉承話,希望別人報喜不報憂,專門聽一些妄言、綺語,這種人的智慧不夠,正人君子一定會遠離,只能任用一些小人,他們說綺語的目的就是要討好你,你希望聽哪一種話,他就講哪一種話,表面上讓你聽了很舒服,其實這些話非但毫無益處,反而還會影響你對事情的判斷,為你帶來麻煩,使你成為受害者。
  
  至於一般認為無傷大雅的白色謊言,最好也不要說,例如有人上班遲到,可是又不想說出真正的原因是睡過頭,所以就藉口堵車,或隨便找其他理由搪塞。像這樣假藉其他理由來掩蓋事實,其實對方可能早已心知肚明,只是一時間沒有拆穿而已,長久下來是得不到別人諒解的,所以還是說實話比較妥當。既然「綺語」和「妄言」對人對己都沒有好處,還是少說為妙!

 

謠言止於智者
  
  佛教的五大基本戒律中有一項「不妄語戒」,意思是指「不說任何害人害己的言語」。可是,懂得發自內心、恰到好處地讚美別人的人很少,喜歡在背後批評別人的人卻很多。一般人如果不是在人前歌功頌德、言不由衷的奉承,就是在人後因妒忌而中傷別人,或是透過批評來發洩自己的不滿。因為他們已經習慣「張家長、李家短」,似乎覺得說別人的優點一點意義都沒有,只有不斷地說別人的缺點,才會痛快、過癮,因而很難改掉說閒話的毛病。
  
  台灣目前不只在媒體上有這樣的現象,一般的家庭聚會也經常如此,說別人的閒話似乎已經形成一種風氣。像是大家都喜歡謠傳:「聽說某某女明星生了一個私生子。」類似這樣的謠言,談論時好像很有趣,但其實毫無意義,只是一種無聊的舉動罷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不要聽信謠言,多數人也不會輕信謠言,可是卻很喜歡傳播謠言,例如:「有人說某某人做了件缺德事,我只是聽別人這麼說,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請你不要隨便傳出去。」對方聽到後,表面上點頭說好,背地裡卻很快告訴另外一個人:「我聽說某某人做了件缺德事,但是你不要跟其他人亂講,因為我只是聽說,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結果一傳十、十傳百,謠言便不脛而走了。
  
  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就是在這種狀況下造成的,如果是好事,傳揚開來還可以激勵人心;但如果是壞事,傳開之後,內容既沒有意義,也不能讓當事人改過,而且這些耳語通常是在事情尚未明朗時,便已經在暗地裡流傳了,這樣的流言會中傷別人。所以,在傳播這些言論之前,應該想想,如果換作是自己被謠言所困擾,應該也會痛不欲生地大聲吶喊:「我明明沒有做這樣的事,為什麼會出現這麼難聽的傳言呢?」如果能將心比心,便不會傳播謠言,也不會聽信謠言了。
  
  俗話說:「謠言止於智者。」當我們要說任何一句指責、批評、譏諷的話之前,要先考慮到:「這句話對對方有利嗎?對自己有益嗎?對其他聽到這句話的人,產生的是正面或負面的作用呢?」如果開口前能先想到這些,就不會隨便亂講話,而能多積一點口德。
  
  相反的,如果口無遮攔、缺乏口德,惡毒的謠言、閒話說多了,總有一天會自食其果,因為言語上的過失是一種惡業。所以,我們應該多說利人利己的好話,不要說害人害己的是非謠言。

 

不要只是抱怨,要處理抱怨
  
  「抱怨」是從家庭到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現象,也是正常現象。即使親如父母子女也會互相抱怨,雖然父母疼愛子女自不在話下,但仍不免口出怨言。例如,母親看到孩子不聽話,可能會在父親面前說:「這孩子像你一樣,脾氣那麼壞,怎麼教都教不好,你要好好管管他。」像這樣的言語,很容易引起大家的不愉快。
  
  人都是在生氣之後才會抱怨,所以抱怨的內容多半聽來刺耳,不只被抱怨的人不舒服,就連抱怨者本身也一樣不愉快。會抱怨,主要是起因於對人事物的不滿,但是,世間不如意事本是十常八九,光是抱怨並不能讓事情如意。
  
  一般人在聽到怨言後可能會想:「我對他這麼好,他為什麼還不滿意?我好心替他處理問題,結果他卻反過來抱怨我,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種想法只會讓自己愈想愈氣憤。如果能將抱怨視為正常現象,被抱怨的人或許就不會太痛苦;否則別人一抱怨,便覺得自己是無辜的受害者,痛苦也會像滾雪球一般,愈來愈大、愈來愈沉重。
  
  如果又能換個角度想:「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別人說的可能真的是自己的過失,他抱怨得其實很有道理,可以幫助我看清自己的盲點。
  
  更何況人人都是凡夫,既是凡夫,就不可能沒有煩惱,有煩惱就會有抱怨。雖然別人的煩惱不一定是因你而起,但是別人把你當成出氣口,負面的情緒透過抱怨而得到舒緩,你也等於幫了他的忙。
  
  其實當不滿的情緒出現時,可能是別人的問題,也可能是自己的問題,或是大家都沒有問題,只是有人誤傳了一句話,使得別人口出怨言。遇到這種情形,應該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也為自己著想,並且做到:一、不要抱怨別人;二、接受別人的抱怨;三、傾聽別人的抱怨。也要像孔子所說的「君子聞過則喜」,不但不要難過,甚至要更歡喜,因為別人願意向你抱怨,表示對方還看得起你。
  
  另外,有些人一聽到抱怨後,認為「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便自築高牆,對別人的反應不加理會,這樣反而會激怒對方,以為你放棄了和他的友好關係,打算絕交。如果到了這個地步,問題就更難化解了。
  
  所以聽到抱怨時,要有適當的處理措施,以免又進一步產生誤解,而且對於輕重不同的抱怨,處理方法也不同。如果聽到的是輕微的抱怨,只要點點頭,表示你知道了就可以了,因為對方只是希望你聽到這樣的意見而已,不一定要給予任何回應。
  
  至於嚴重的抱怨,則一定要有所回應與處理,如果是對方誤解了,一定要找對方協調、懇談,讓他瞭解事實真相。如果是對方因為你的作為不符合他的期待而產生抱怨,則一定要告訴他,你會努力改善與處理;如果處理的結果還是不能讓對方滿意,也要讓他知道你已經盡力了,你的能力在目前的狀況下,只能如此,希望對方能夠諒解。
  
  如果大家對於抱怨,能用平常心坦然接受,並且妥善處理,就能從中得到成長,而不是傷害了。

 

 白色謊言該不該說?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人們往往不得不選擇說謊,例如,親人得了絕症,但是為了怕他驚恐、失去生存的意志,所以安慰他,身體的狀況不過是些小毛病,只要醫治就能痊癒。類似這種「白色謊言」,到底是不是妄語呢?
  
  佛教所說的妄語,可以分為三類:「大妄語」、「小妄語」和「方便妄語」。「大妄語」是自己尚未證悟卻宣稱已經證悟,尚未成佛就自稱是佛;沒有看到佛菩薩卻說親眼看到;自己不是已經解脫的阿羅漢,但是為了欺騙信徒,得到信徒的供養和恭敬,妄稱自己是古佛再來、大菩薩化身,或是阿羅漢轉世等,這些都是大妄語,是很嚴重的罪過。
  
  除了大妄語以外,其他的妄語都屬於「小妄語」。小妄語是指自己所說的話不是真正經歷過、聽到或見到的事;而且這些話說了以後,不但自己得不到利益,還可能損及他人,或是對自己有利,卻造成他人的損失,這種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妄語,也不應該說。
  
  至於「方便妄語」也就是所謂的白色謊言,本身無傷大雅,也不會傷害別人,甚至對聽話的人來說,反而是一種幫助、一種誘導,讓對方不至於感到難堪,還會覺得很愉快。像是前面提到的,為了安慰病人所說的謊話,雖然是妄語,只要不過度誇大其辭,還是可以接受的。
  
  方便妄語有時候是有需要說的,例如,有人被歹徒追殺,正好逃到你家裡來,如果歹徒問你有沒有看到這個人,為了救人,你應該說:「沒有看到。」如果歹徒不相信地說:「我明明看到他逃進你家裡,你怎麼說謊?」這時你就得謹慎回答,一定要想個好方法來幫助受害者,否則他就會有生命危險;在這種緊迫情況下,方便妄語便不得不說。
  
  照道理說,做人應該實話實說,但有時候實話很容易傷人。尤其是家人之間,因為關係很親密,常常忽略了彼此的基本尊重與禮節,於是見面時便隨口批評:「你怎麼這麼不修邊幅,衣服穿得邋邋遢遢,真是糟蹋衣服!」或許說的是實話,但聽起來很傷人,所以這種話不要脫口而出,必須視狀況而定。
  
  也有一些人,即使面對素不相識的人也心直口快,已經傷害別人還不自覺,所以說任何話之前,都要謹慎思考。
  
  說話前要先拿捏說話的時機,什麼時機說出來力量最強?是否能幫助對方,或只是徒增對方的煩惱?另外也要考慮,如果現在不說,將來會不會就沒有機會說?以至於對方永遠都不知道要改進。當然,說話也要看對象,要看對方當時的心情如何,如果說了實話以後,會讓他覺得沒面子,以至於怨你一輩子,那麼最好還是不要說。
  
  言語本身並沒有好壞,端看個人的智慧,如果使用得當,可以幫助溝通;反之,則會讓人產生煩惱。

 

 不要讓「重話」變成「惡口」
  
  「惡口」是用惡劣的、惡毒的、不堪入耳的言語侮辱人、傷害人,這種話最好不要說,因為說出來一定會傷人。
  
  一般說來,當父母、老師在管教孩子時,適時說一些重話,的確能對孩子有所助益。說重話時用比較嚴厲的語調,或者是措詞重一些、音量大一點,不一定就是惡口。可是如果重話變成惡口,就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例如,有些父母在罵孩子的時候,一急就口不擇言,常常會說:「你去死好了!」這麼說就很不恰當了。
  
  曾經有一位居士的孩子很貪玩、不想讀書,他來問我該怎麼辦,是要打還是要罵呢?我說:「打不得,也罵不得,不過在適當的時候可以適度說些重語。」我也建議他可以告訴孩子:「爸媽沒辦法保護你一輩子,總有一天會先你而死,如果我們今天就死了,留下你一個人要怎麼辦呢?你的未來還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行。」如此一來,孩子或許就會有所警惕,知道要奮發圖強。這就是用重語來點醒他。
  
  另外,我認識一個人,他無論如何都不想皈依三寶,但是他既拜佛、學佛,也經常來找我談話,後來我告訴他:「師父年紀大了,將來你要往生時,我可能不在你身邊,如果你現在不皈依,等到我先走一步就來不及了。」於是他開始認真考慮皈依的事,不再猶豫不決。我當時所說的就是重話,但不是惡口。
  
  此外,罵人的話也不一定就是惡口,只是在罵人時,人們通常都會把音量提高,一不小心就會造成衝突。以我個人來說,因為大聲說話很費神,所以我不太願意用這種方法,但是必要時也會這麼做,那多半都是在緊急情況下,希望對方提高警覺,認真接受我的勸告。否則有些人迷糊、散漫,對事情毫不在乎、漠不關心,我和他輕鬆、柔軟地談話,他根本不把我的話當一回事,這時候就要予以當頭棒喝,不但要用重語,甚且要大聲講話。
  
  雖然這種重語、大聲話在必要時可以使用,但還是得看時機,必須恰到好處地用,否則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彼此反目成仇,朋友、同事、師生、師徒之間,即使親如父母子女也會決裂,因為這是「非常道」的手段,就像特效藥一樣,不能隨便亂用,而且「物以稀為貴」,常用就會失去效果。
  
  平常說話還是要謹慎,要以謙虛、客氣、柔和的態度,多用愛語、柔軟語,多說尊敬、鼓勵、關懷的話,這才是「平常道」。
  
  而不論用的是「平常道」或「非常道」,都可以是智慧語,關鍵就在於說話的人能不能活用。

 

學習欣賞與讚美
  
  少一分爭奪,多一分和諧
  
  人類的欲求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自私自利的貪求,這種貪求會讓人希望世界上所有的東西、所有的人,都歸自己所有。這種貪得無厭的心,如果不加以調整,很可能會發展到欲無止境、欲壑難填的地步,尤其是在求取的過程中遇到挫折時,很容易就轉變成瞋恨心,終究會自害害人。
  
  另外一種欲求則是「爭取」,一般人認為爭取具有積極的意義,如果不爭,反而表示自己缺乏進取心。「爭取」和「爭奪」又不太一樣,爭奪又更進一步,是指透過競爭、搶奪、排擠,將有限的資源納為己用,或是把原來是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而不顧他人的利益。例如你我他三個人,都希望得到同一件物品,但是這件物品是不能分割的,最後可能演變成爭奪的局面。例如,聽演講時,最前排的位子有限,只有幾個人可以坐,如果每個人都非要坐這些位置不可,就會互相爭奪。
  
  從某種角度來看,或許有人認為爭奪是一種鍛鍊。的確,爭奪可能把一個人鍛鍊成強悍的人,就如達爾文所認為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透過競爭來去蕪存菁。這種想法似乎不無道理,但未必正確,因為這會造成人與人之間互相殘殺和鬥爭,付出的代價未免太高。
  
  有句話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意思是說,和別人較量時,自己一定要強過別人,但是「人比人氣死人」,所以這種氣是不需要爭的。而且佛是不會去爭香的,因為,還會有爭奪心,就表示尚未破除自我的執著,佛已經證得諸法皆空,又怎麼會去爭一炷香呢?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熱衷於爭奪的人,會失去慈悲心與智慧,因為,自己想要的,別人可能也想要,當一個人一心只想打倒他人、爭奪成功,就必須使出不得已的手段;而每一次爭奪之後,通常都會接續著更多的爭奪,因為佔據之後,又怕被別人搶走,以至於患得患失、煩惱不已,爭奪便成了一件痛苦的事。
  
  過去因為政治因素,有些人被迫要參與鬥爭,我問過這些曾經在鬥爭中勝利的人,鬥勝之後心情如何?他們回答,鬥勝當然很好,問題是,下一次可能就輪到自己被別人鬥,所以常常是在沒有安全感的恐懼中過日子,身心備受煎熬。
  
  另外像武俠小說裡的英雄,爭霸、爭王到最後,還是非得退位不可,有時候甚至因為驕慢、輕忽,而被打得一敗塗地。所以,不必為了一時利益去爭一口氣,即使今天贏過別人,並不代表永遠都能立於不敗之地,更何況「長江後浪推前浪」,將來一定還會有年輕人來取代你的位置,爭到最後,還是得告老退休。
  
  競爭雖然有它的道理在,但是爭奪的心總是讓人痛苦。如果能將爭奪的心轉為一種善的欲求,也就是「發願」──願自己能夠不和別人比較,少一點得失心,多做自利利他的事情。那麼,這樣的欲求就不會痛苦,而會經常處在與人和諧共存的喜悅中。

 

走自己的路,不必比較
  
  如果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和別人較量的話,會是很痛苦的事。不管比高比低、比勝比敗,一旦比較,一定會陷入痛苦中。
  
  記得有一年,奧林匹克運動大會的游泳比賽,有好幾個國家的選手競逐,結果日本選手得到第一名,第二、三名分別是俄羅斯、美國的選手,事後,記者們採訪得到冠軍的日本選手,問他:「你隔壁的水道,一邊是美國人,一邊是俄羅斯人,他們都曾經打破世界紀錄,你知道嗎?」他回答:「不知道。」接下來記者又問:「你知不知道其他選手緊追在後,你一度還被俄羅斯勁敵超越?」結果他還是說「不知道」,他說:「我只管游我自己的,不管是誰在和我比賽,我只是一心一意奮力地往前游去。」
  
  可見,當一個人正在努力時,只要把自己分內的事做好,不需要和別人比較。如果存心和人較量,你可能會想模仿別人的做法,但是只要一模仿,就一定會落後,因為別人已經先完成了,你隨後跟著做,頂多排行第二名,不可能是第一名。第一名的路一定是自己努力走出來的,無論走得好不好,這條自己走出來的路,一定是屬於自己的。
  
  還有一個故事,是我小時候父親講給我聽的。有一次,我們看到一群鴨子在河裡游泳,父親便問我說:「你看到了嗎?小鴨游出小路,大鴨游出大路,有的鴨子在前面,有的鴨子在後面,但是每一隻鴨子最終都游到河的對岸去了。」這個故事對我的影響很深遠,讓我知道,人與人之間不需要比較,只要努力走出自己的路就好。
  
  在人生的路途上,不管自己的步調如何,只要是自己走出來的路,這條路就是屬於自己的。例如,「心靈環保」這個名詞,雖然是我最先提出來的,可是別人也在做,甚至做得更好,不過我不會和他們比較,而且歡迎他們和我一起來推廣這個理念。所以別人的路我可以走,而我的路也可以讓別人來走。重點是不要互相比較,因為和別人較勁是件痛苦的事,盡力而為,絕對是最可靠的行事態度。
  
  不過,較量心也不完全是負面的,例如,凡夫看到佛已經成了佛,或是某些人在修行方面成就很大,既慈悲又有智慧,相較之下,自己卻沒有這些成就,於是生起效尤之心,發願努力精進。所以在修行的道路上,正面的較量,能激發見賢思齊的心。
  
  《金剛經》中談到,以恆河之沙這麼多數量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其福德還比不上為他人說四句含有佛法深意的偈子,這種在功德上互相較量,便是「好還要更好」、「精益求精」的意義。另外,佛法也有「四正勤」這個名詞──已修的善要增長,未修的善要修學;已造的惡不要再造,尚未造的惡不可以造,也指出了較量心在修行上正面、積極的意義。
  
  所以,每當我聽說某某法師比我更強,或是某某學者學問比我更好,我不敢有妒嫉、打倒或是要強過他們的念頭,我只會感到慚愧,知道自己必須更加努力。就像我為法鼓山的弟子們所寫的〈四眾佛子共勉語〉中有兩句:「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意思是只要努力去做,不要和別人比較,否則不但會傷害別人,也會延遲自己的成長。

 

 學習原諒與寬恕
  
  曾經有一位女士寫信給我,她說自己因為一時說話不小心,得罪了人,使彼此原本美好的友誼破裂;她已經誠心向對方道歉,卻始終無法獲得原諒。她問我,究竟犯了錯的人該如何取得他人的諒解?又該如何培養寬恕別人的美德?
  
  中國有句話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人與人之間透過言語溝通表達,如果用詞不當,小則會為個人製造敵人、仇人,或是傷害至親好友;大則可能使許多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受害,就像所謂的:「一言足以興邦,一言足以喪邦。」言語雖然非常好用,但也可能變得很可怕,所以我們必須謹言慎行,要能「話到口邊留半句」,做到「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切忌貪一時之快而口不擇言,說出刺激別人的話。
  
  說話不得當會得罪人,別說是一般泛泛之交,可能連你幫了他一輩子忙的人,都會因此反目成仇,你過去所有給他的好處、對他的愛護剎時間化為烏有。造成這樣的結果,顯然非常不值得。
  
  這位女士既然造成錯誤,並且已向對方賠不是、求懺悔,對方還是不理睬,那只有讓時間來沖淡,不必急於一時,不求對方馬上諒解。因為對方正在氣頭上,恐怕很難接受她的道歉,而且對方可能會擔心,如果今天諒解了她,萬一明天她又說了什麼難聽的話,該怎麼辦?所以對方還是選擇躲著妳,以免再受傷害。
  
  我們常說:「遠小人、近君子。」意思就是對於小人應該要有所防備和遠離。既然用話傷人已經成為事實,自己算是做過一次小人,別人避開自己、不願接納自己,就當是罪有應得的現世報。這時應該好好地懺悔,從此以後不僅不再對同一個人說出傷人的話,對其他的人也都不再說傷害的話,應該常說讚歎、勉勵、安慰、同情的話。
  
  如果真能做到這樣,便是改過遷善、洗心革面,換上另外一種面貌、態度和心境,和任何人都可以相處得很好。時間一久,那位把你當仇人、冤家的人,從其他人口中聽到有關你的訊息,對你的印象可能會改觀,自然而然心中的仇恨或痛苦就能漸漸地淡化,你可以等到適當的時機,主動問候、關懷對方,如此便能夠坦然地與對方相處。
  
  也許剛開始會有一點不自然的感覺,畢竟當仇人已經當了那麼久,一時間很難再做朋友。這時不要太勉強、不必太心急,還是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風度,必要時再給予讚美、幫助、鼓勵和安慰,藉著雪中送炭的溫馨,還是有可能找回這份友誼。

 

你可以微笑
  
  根據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地區的人民非常容易生氣,百分之五十的人每天都會生氣,百分之六十的人每個星期都會生氣,而他們最常生氣的對象就是自己的家人。
  
  生氣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身體上的問題,有的是觀念上的問題,有的是氣候、環境的關係,甚至是他人帶來的煩惱。由此可知,生氣的因素不一定完全由自己控制,也不一定是自己修養不好。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修養夠好,縱然有各種因素使自己生氣,還是可以用智慧來化解。生氣在表面上是生別人的氣,好像令別人痛苦,但實際上對自己最不好,自己才是最大的輸家。因為生氣時,心臟跳動得厲害,導致臉紅脖子粗,血液循環和呼吸也會變得不正常,甚至還會分泌腎上腺素,這些因情緒變化造成的生理反應都對身體有害。
  
  有些人認為生氣也許能控制、威嚇別人,或者讓別人屈服,但這種方法用一、兩次可能有效,經常使用就不靈了。雖然有時候不是真正動肝火的生氣,而只是一種表達方式;但如果是打從內心產生要對付、征服、壓制別人的想法,那就需要反省檢討了。
  
  有些人因為無法壓制怒氣,就以為生氣是正常的,還理直氣壯地說:「任誰都會生氣!」所以既沒有想過要讓自己不生氣,也認為不生氣才是難過的事。在這種放任的心理下,便漸漸養成易怒的習性。一旦生起氣來,臉色就很難看,讓人一看就害怕,只好勉為其難的讓他三分;雖然生氣可能讓他佔到一點便宜,卻失去了友誼、健康與平靜的心,損失最大的其實是自己。
  
  例如,夫妻或朋友之間的吵架,如果一方先吵,另一方可能會吵得更兇、聲音更大,往往鬧到拳腳相向、不可收拾的地步。或是像媒體經常報導一言不合就把對方打死的新聞,甚至只因為瞪了對方一眼就被殺死,這些殺人的人,始料未及自己會氣憤到動手殺人,他們大多是一時衝動,控制不了自己而鑄下大錯。
  
  既然生氣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糟,那麼學習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便是生活中必要的情緒管理。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可以試著從兩方面來改善:一是觀念的調整,另一是方法的輔助。
  
  所謂觀念的調整,是以「因緣觀」來觀照自己。透過觀照來覺知:生氣的對象不一定是值得生氣的,生氣的事不一定是需要生氣的,解決問題也不一定非生氣不可,生氣通常只會讓情況更糟。如果能夠明白,讓你生氣的人與事都不過是因緣假合,並不會永遠存在,你就不會再生氣了。
  
  在方法方面,當你感覺到快要生氣時,可以立刻將注意力轉移到鼻孔的呼吸,感覺、體驗、享受自己的呼吸,漸漸地,心情就會平靜下來,不再那麼氣憤。
  
  你也可以試著這樣想:「可能是對方有意要惹我生氣,希望我發脾氣讓自己痛苦,所以千萬不要上當。」既然不願上當,就要一笑置之,這樣就不會氣壞自己。

 

嫉妒有害而無益
  
  當別人表現得比你好時,如果心裡感到很不舒服,那就是嫉妒心在起作用了。凡是人類都會有這種習慣性的嫉妒反應,即使是動物也不例外。產生嫉妒心的原因,也許是因為貪心,想要擁有更多;也許是得不到他人所擁有的,便嫉妒別人;甚至是天性本來如此,只是習慣性的反應,沒有其他原因。
  
  人在無法獨佔、必須和他人分享的情況下,最容易表現出嫉妒心。例如三歲的小孩不用人教,自然而然就會嫉妒剛出生的小弟弟。當媽媽抱起弟弟時,他就會生氣,因為他覺得媽媽應該百分之百屬於自己,弟弟不應該霸佔媽媽對他的愛,所以便很討厭弟弟。他並不知道這種心態是嫉妒,只知道:「我的媽媽怎麼變成弟弟的了?」這就是一種天生的嫉妒習性。
  
  嫉妒心有好有壞,就好的方面來說,它是一種向上的驅動力。當你嫉妒別人的學問淵博,覺得不如人時,便會想盡辦法充實自己,多方面的加強學習,這種嫉妒能促進人的成長,所以是有益的。
  
  但是,一般人很少善用這種有益的嫉妒心,而是放任自己的嫉妒做出種種對人不利的言行舉止。俗話說「妒火中燒」,嫉妒就像一把火,燒得人體無完膚、痛苦不堪。當一個人產生「為什麼他能得到,我卻得不到?」的想法時,就會處心積慮地想壓倒對方;如果贏不過,就會轉變成仇恨心,這是非常可怕的。
  
  其實嫉妒他人是最不值得的,因為痛苦的只有自己,而且萬一被對方知道你是個善妒的人,便會對你敬而遠之,這樣一來,你就會失去朋友。
  
  人的外表或許可以靠打扮裝飾,可是醜陋的心態卻難以偽裝,嫉妒的心隱藏在幽暗處不見天日,整個人就不會開朗。而且因為嫉妒心是扭曲的,所以眼中看到的世界也是扭曲的,事實的真相被扭曲後,你便無法正直、正確的處理事情。所以,當我們看到別人的表現比自己優秀時,心量要寬大,不要只是羨慕,還要有讚賞的美德。

 

感同身受,化解嫉妒心
  
  「恭喜你啊!真是了不起,身為你的朋友,我也覺得與有榮焉。」當好事發生在別人身上時,你嘴裡這麼說,但心中可能還是會覺得不是滋味,心裡想著為什麼發生好事的不是自己?雖然不舒服的感覺非常輕微,但此時嫉妒心已悄悄升起。
  
  其實,我們隨時隨地都可能產生嫉妒心,只是很少覺察罷了。事實上除了聖人能夠無時無刻保持心理平衡外,一般人或多或少都有過這種淡淡的酸葡萄心理。
  
  嫉妒別人的滋味委實難受,有的人雖然心裡明白,自己永遠不可能得到對方的成果和美譽,但是嘴巴上卻不饒人:「他有什麼了不起?還不是因為背景好、關係好,從小時候開始,父母就全力栽培他。」自己得不到就放不下心,心裡好像有一股酸酸的味道,這便是嫉妒心。
  
  有些陞官的人也會受到嫉妒,說他們的位子完全是靠拍馬屁得來的。但事實並非一定如此,即使真如你所認為的,那麼也該深入想一想,為什麼他拍馬屁成功了,而你沒有?為什麼他有這麼好的家庭背景,而你沒有?為什麼他受到這麼多貴人的幫助,而你沒有?
  
  曾經有一位先生告訴我,他的老闆有一次問他某位同事的人品如何。他猜想老闆的用意可能是要提拔那位同事,雖然他心裡很想回答:「這位同事很優秀,不但工作認真盡責,平常對人也非常熱心。」但是念頭一轉,唯恐一旦這麼說,老闆心裡可能就只有那位同事,而沒有自己了,於是便改口說:「他表面上是不錯,但是有些同事對他的印象不太好,至於我個人倒覺得他非常好。只是他有時候會嫉妒我,表示他可能在人格上有一點缺陷。」如此一來,老闆心裡就有數了,結果最後陞官的反而是他的同事,並不是他。
  
  老闆只是要試探這位先生的心量大不大,因為這項職務相當重要,老闆想要任用的,是一個心胸開闊,能夠容納且讚美別人的人。如果當時他讚美那位同事,陞官的可能就是他了。可是這位先生的回答,恰好顯示出他心胸狹小,不夠資格擔任這項職務,等於是把機會拱手讓人。由此可見,妒嫉別人有時候會適得其反,到最後倒楣、受害的還是自己。
  
  當察覺自己的嫉妒心出現時,要提高警覺,馬上把念頭轉過來,用「感同身受」的方法化解嫉妒心,學習著當別人得到讚美,等於是自己得到讚美,心裡就會感到歡喜。
  
  讚歎人、成就人都是好事,就算幫別人抬轎子又何妨?俗話說:「送佛送到西天。」自己雖然沒有成佛,可是送一尊佛到西天,讓別人先成佛,自己的功德也很大,一樣令人喜悅。就像雖然不是自己得獎,但是隊友得獎,就是整個團隊的光榮,自己當然也一起沾光。如果能以這種心態來待人處事,經常讚美別人的長處,並向對方學習,自己就能不斷進步,而不會有嫉妒心了。

 

如何消除嫉妒心
  
  有些人看到別人得到榮譽、好處或利益,表面上也許會說些讚美的話,但是內心卻不服氣;也有些人會對他人的成就抱持「沒什麼了不起」的想法,這種微妙的心理狀態就是嫉妒。嫉妒普遍存於人性之中,即使有修行的人,還是會有嫉妒心理,只是程度深淺不同而已。
  
  嫉妒心會讓人迷惑,喪失看清自己的機會,也會使得好事多磨,產生很多阻礙,這和自私自利、爭名奪利的情況很類似──自己得不到的,別人也休想得到。例如,有一位男士拚命追求一位美麗的小姐,但是這位小姐已經有男朋友,所以始終沒有回應。這位男士追求不成,便想破壞她所擁有的幸福,像這種報復的心態就是嫉妒所造成的。又例如,原本可以心情愉快地做事,卻因為心理作祟,一想到自己所嫉妒的人,心裡便浮現許多批判的字眼,使自己煩惱不已,以至於什麼事都做不下去,久而久之,這種情緒便會累積轉化成怨氣。
  
  就佛法的觀點來說,嫉妒是非常嚴重的煩惱心,它與瞋恨心有關係。佛法所說的三毒一般是指「貪、瞋、癡」,但也有一些經論說是「貪欲、嫉妒、邪見」,後者以嫉妒代替了瞋恨,可見,嫉妒心、瞋恨心屬於同一層次、同一性質,同樣都會害人害己。
  
  人人都有嫉妒心,佛法甚至認為它是根本煩惱之一,學習如何放下嫉妒心,便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功課。
  
  避免嫉妒是雙向的,一方面不要嫉妒別人,另一方面也不要引起別人的嫉妒。方法可以效法〈普賢菩薩行願品〉十大願中的第五願──隨喜功德,也就是對於別人所得到的利益、所做的好事,要感同身受的隨喜、讚歎;其次,也要將所有榮譽歸諸於大眾,而不是歸功於自己一人。
  
  記得有一次,我獲得一個公益基金會頒發的愛心獎,當時一共有十個人受獎。在頒獎典禮上,我發表感言說,我得到愛心獎,並不表示社會上有愛心的只有十個人,我們這十個人只是比較具有代表性而已,同時我們也比較幸運,因為別人的推薦而獲獎;其實還有許多人一直默默地耕耘,只是沒有被推薦。另外,這項榮譽,並不是專屬得獎者的榮譽,以我個人而言,是因為有法鼓山,藉由義工菩薩、信眾菩薩們共同的奉獻,才能得到這項殊榮。所以得到的榮譽,大家不需要嫉妒,因為這不是屬於個人的,是大家共享的;這不僅勉勵個人,也期待有更多人效法奉獻。
  
  在得到榮譽以後千萬不能驕傲,一旦驕傲,便很容易招致別人的嫉妒;凡事謙虛,就不容易引起嫉妒。

 

結恩不結怨
  
  怨恨和嫉妒都和瞋恨心有關,但兩者不太一樣。嫉妒是覺得一樣東西本該屬於我,別人不該擁有,也就是見不得別人得到好處,例如:看到別人有轎車、洋房,而自己沒有,就會眼紅,心生嫉妒。怨恨則是自認為所付出和所得到的回饋,有明顯的不公平,例如,看到有些企業家以錢賺錢,轉眼間就賺進大把鈔票,甚至不必努力,就有源源不絕的財富進來,但自己辛苦賣命工作,卻發不了財。有些人會對這種現象感到憤憤不平,覺得自己很委屈,怨恨心便由此產生。
  
  所以,怨恨是一種心理不平衡的現象,認為這個世界,或是某件事、某個特定對象,對自己很不公平。例如,有些人認為老天爺對自己特別不公平:明明沒有做壞事,為什麼單單自己受苦?為什麼不幸的事發生在自己家裡,而不是發生在別人家裡?為什麼好人沒好報,壞人反而逍遙法外,難道真的是老天瞎了眼嗎?有這種怨言的人,總認為政府制度、社會環境、親戚朋友等,都和自己唱反調,好像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這種不平衡的心態,就是怨恨產生的原因,也會造成自身的痛苦與不幸。
  
  有人認為「情到深處無怨尤」,關係親密的人理應相親相愛,不至於互相怨恨。可是從現實生活看來,親人間的接觸愈頻繁,產生的利害衝突與感情矛盾就愈多,如果不懂得化解之道,怨恨就會愈積愈深。有時候對外人產生怨恨的機會比較少,反而是對關係親密的家族、親人,怨恨比較多。例如,大多數的母親都是以平等心對待自己的小孩,可是只要對這個稍微好一點,另外一個就會吃味,覺得沒有得到應得的照顧,認為父母不公平,當孩子心理不平衡時,就會產生怨恨。
  
  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有些人不也暱稱自己的情人為「小冤家」嗎?這種「歡喜冤家」的聚合,正說明了怨恨與恩愛之間,是糾纏不清、曖昧模糊的。這一生和我們相聚的人,彼此之間做親家也好,做冤家也罷,都是有恩有怨,不容易分別清楚,但是大體說來,通常是結怨的比較多,結恩的比較少,所以下輩子還會繼續來做彼此的親人或冤家。
  
  西方有句諺語說:「當你怨恨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成了他的奴隸。」人與人相處,當然最好能結恩不結怨。結恩不結怨的家庭、團體、社會,一定都能相處和諧、生活愉快,否則,只記怨而不記恩,彼此相處不會愉快,而變成一種折磨。
  
  所以,在面對任何人、事狀況時,心中只有包容,沒有敵人,只有慈悲,沒有怨恨,內心平安寧靜,就能達到自安而安人的目的。

 

用感恩的心消除怨恨
  
  有一句話說「恩將仇報」,一般人往往記怨不記恩,能夠記住的恩情總是比怨恨來得少,就如俗諺所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別人對你好一點,你會希望他能對你更好一些;或是別人已經借你錢,卻還覺得不夠多,反過來嫌別人小氣。
  
  如果有這種想法,便是不知感恩圖報的人,只希望別人付出,不想回饋,而且還貪求無厭。不僅怨恨不給自己好處的人,甚至也會怨恨幫助過自己的人,而不知道感恩。這種心態多半認為,別人對你的照顧是應該的,所以父母、兄弟姊妹對你好也是理所當然的,甚至認為別人幫助你可以得到快樂,所以他們對你好也是正常的。以至於一旦別人的態度稍微不好,就心生怨恨。
  
  一個不懂感恩的人,對世界上任何人、任何事都會怨恨。晴天時他會埋怨:「太陽這麼大,是不是要熱死我,為什麼不是雨天呢?」雨天時則又發牢騷:「這麼冷,怎麼不出太陽呢?」即使四季如春,還是會埋怨節氣不分明。這種人對天氣、對環境、對人都不滿意,在這個世界上,好像沒有一個人、一件事是他需要感激的,總是處在怨恨的情緒之中。
  
  所以,忘恩負義的人永遠不會滿足,永遠都在怨恨別人。因此,我們應該盡量避免怨恨心生起;怨恨心生起以後,也要想方法予以化解,才不會影響內心的平靜。
  
  消除怨恨最佳的方法,就是多從感恩的角度來看人和事。人不可能離開萬物獨自生存,因此生活在天地之間,包括吃一口飯、喝一口水,甚至於呼吸一口空氣,都要感恩。能夠如此,怨恨心就會減少,甚至於冰消瓦解。
  
  一個人滿不滿足、快不快樂,並不在於他擁有多少,或是別人如何對待他,關鍵在於自己心裡的感覺,以及看待事情的角度。佛經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世間萬法都是由心念所產生的,如果我們能感恩、知足,生活就會滿足。即使已經一無所有,但如果對喝一口水、吃一口飯,甚至呼吸一口空氣,都覺得滿意,認為應該感謝的話,便能天天都活在快樂的世界裡了。

 

學習慈悲與包容
  
  如何和不喜歡的人相處
  
  中國人常說的「人緣」,日本話稱為「人氣」。例如,有的明星在戲裡的演出不一定很出色,但是他有某種特質,無形中會吸引許多影迷,很受大家歡迎;有的明星則沒有這種特質,但他的戲演得好、歌唱得好,所以還是會有許多戲迷、歌迷支持他,這是因為他透過美妙的歌聲、精湛的演技,或是他的看法、想法與大家結緣,所以大家都喜歡他。
  
  像我透過寫作、演講,也和很多人結了緣,因此我走在路上時,很多人見到我就會說:「你是聖嚴法師嗎?我看過你的書。」我雖然不是直接與讀者面對面,而是間接透過書本作媒介,也算是與大家結緣。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這就是「緣」。如果結的緣是好緣,別人自然會主動親近你,喜歡和你做朋友;如果結的緣是惡緣,別人就會討厭你,不願意和你合作。所以,如果大家都不喜歡你,或許就表示你平時不願與人結善緣。
  
  彼此有緣的人相處在一起,必然感到親切、歡喜;遇到和自己無緣的人,光看對方的模樣就覺得討厭,他的一舉一動,都讓你不順眼、不喜歡,甚至連髮型和動作都可以嫌棄。
  
  其實問題並不一定出在對方身上,因為喜歡或討厭是主觀的感受,有些可能是你自己從小養成的觀念,有些則可能是過去的經驗在腦海裡留下的印象。例如,看到三角臉的人,就聯想到毒蛇的頭是三角形的,覺得很可怕;看到瘦長的臉又聯想到馬臉,覺得很難看;看到圓形臉,又認為是燒餅臉,不雅觀,無論看到哪一種臉型,都一樣有意見。又或者,某類型的人曾經在某個機緣下,帶給你很不舒服的感覺,從此以後,看到這類型的人你就覺得反感。
  
  由此可見,喜歡或不喜歡,可能起因於自己在過往的經驗中,在某一時刻停駐過心頭的記憶,也可能是過去世所帶來的好惡,以至於見到某類型的人、聞到某種味道、聽到某種聲音,都會產生自然的心理反射作用。
  
  所以,如果某個人讓你覺得很討厭,可能是你過去世沒有和他結善緣,或根本結的就是惡緣;也可能是你在這一生中,沒有意願要與這類型的人結緣。但是,你討厭的人未必會真的對你造成不好的影響,那只是你主觀意識在作祟,導致你排斥、不願接觸對方;如果對方也有同樣的回應,就會造成互相敵對的局面,漸漸地,自己就變得沒有人緣了。
  
  當我們遇到不喜歡的人時,不妨這麼想,就是因為自己前世沒有和對方結善緣,所以這一生他老是來煩你、整你、讓你難過,但這些困擾可以讓你有更多磨練的機會、成長的空間,你反而應該感謝他。即使你善待對方,對方還是對你不好,你仍舊要繼續與他結善緣,因為既然過去未曾與他結好緣,此生更應該與他結善緣。如果能有這種觀念,即使見到自己不喜歡的人,也會覺得對方是來成就自己的菩薩。
  
  所以,如果別人對你不好,你仍然要善待他;如果別人傷害你,你仍然要一本初衷地照顧他;如果別人欺負你,你應該要原諒他,這就是「廣結善緣」。如此堅持下去,別人便會逐漸被你的態度所轉變。
  
  也許此生你一直付出,都得不到對方正面的回應,但還是要繼續和他結善緣,這種緣叫「來生緣」。畢竟連草木、動物都有感情,更何況是人呢?只要心存善念不斷地付出,對方一定會轉變,即使今生不轉變,來生也會轉變。所以,只要抱持著與他人結「來生緣」的信念,便不會覺得和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是件苦差事了。

 

 卸除心防,從轉化煩惱開始
  
  現代房屋的鐵窗與圍牆愈築愈高、愈做愈牢;人與人之間的心牆,也跟著愈築愈高。所謂的心牆,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以致彼此不能坦誠相待,這都是由每個人自己心中的煩惱所引起的。
  
  其實不只現代人如此,過去的人也一樣。路不拾遺的時代,在歷史上很少出現過;人與人之間彼此以愛相待、以誠相交的時代也不多,尤其一旦遇上亂世,為了防範他人突然來犯,大家更是會把自己的心保持在封閉的狀態,更是會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但究竟要防些什麼呢?如果防的是賊,那麼賊從哪裡來?誰又是賊呢?其實賊的意思就是會侵犯你、讓你蒙受損失的人,但如果真有這樣的人存在,或許連家裡的兄弟姊妹都有可能是賊,根本防不勝防;而且為了防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定會愈來愈遠。
  
  之所以會把別人當作賊來看,其實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僅害怕自己受傷害,也不願意把自己奉獻給別人,這是一種自私的態度,也是煩惱滋生的根源。所以,要把這一道道的心牆拆除、把內在的心賊消弭,讓彼此坦誠相待,就必須從消除自己的煩惱著手。
  
  佛法中有五個關於煩惱的名詞:貪、瞋、癡、慢、疑,也就是貪欲、瞋恨、愚癡、驕傲及懷疑。如果能少一分貪欲,就能多一分慈悲心;少一分瞋恨,就能多一分寬諒心;少一分愚癡,就能多一分智慧心;少一分驕傲,就能多一分謙虛心;少一分懷疑,就能多一分對別人的信任。
  
  倘若能把這五種煩惱心轉化為慈悲、智慧的心,心中所設想的賊自然無所遁形,也就可以拆掉心牆、卸除心防。如此一來,人與人之間就會產生默契、形成共識,既不用擔心自己會遭受排斥、受欺壓,當然也不需要防賊了。
  
  我常說:「人人都是好人,沒有壞人。」但是要對所有人都完全不設防是很困難的,因為要和陌生人產生默契並不容易,而且有時候好人也會做壞事。不過,如果你無時無刻都在防著別人,別人自然也會處處防著你,彼此之間的隔閡就會愈來愈深,所以,防人之心固然要有,但不必把所有人都當作壞人看待,只要用誠懇、親切的態度,以人的本質來對待每個人,把每個人基本上都視為好人,就能和別人建立友好的關係。
  
  不過,即使自己不對別人設防,別人可能還是會拒你於千里之外,此時心裡不要記恨對方拒絕你,應該想到對方可能是受過太多傷害,因為害怕再度受傷,才會和你保持距離;所以要諒解他,因為他很值得同情,也需要你對他付出關懷。如果能像這樣多為別人著想,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會縮短,就不會感到那麼恐懼、害怕了。
  
  所以,如果想要讓自己生活在平安、愉快的環境裡,就要轉化心中的五種煩惱心,多和外界接觸,廣結善緣;人際互動間只要懂得尊重別人,並付出關懷、諒解和慈悲,自己的心防就不會太過嚴備,人與人之間也不會日漸疏遠,如此就能與人建立起真誠的友誼。

 

別當狡猾的人
  
  許多人認為,做人應該內方外圓,但圓也應該要有不變的原則,如果圓得沒有原則、沒有範圍,就會變得狡猾。
  
  一般人認為狡猾和妄語、虛偽一樣,可是妄語是為了達成欺騙的目的,不擇手段地用語言、動作來騙人,虛偽則是讓你誤以為他所說的假話是真的。狡猾雖然讓人感到模稜兩可,難以明白他真正的用意,甚至因此受騙上當,可是它畢竟還有真的成份,所以和妄語、虛偽還是有程度上的差別。
  
  一個狡猾的人,他的個性是非常滑溜,而且行事模稜兩可,讓人很難捉摸出他真正的意思。
  
  和狡猾的人相處,常讓人覺得頭疼,因為他總是捉摸不定。當你問他意見時,他不見得會告訴你真正的想法,例如,你問他:「紅的好還是黃的好?」他會反問你:「你看呢?」如果你說是黃的,他大概也會說是黃的;如果你說是紅的,他大概也會說是紅的。所以,狡猾的人即使幫你出主意,也是揣摩著你的意思,順著你的意思來說。
  
  你摸不清他究竟有什麼用意,但他很清楚,這一切都是為了維護他個人的利益與立場,於是這樣說、那樣說,樣樣都說得合乎你的心意,讓你察覺不出他背後真正的目的。但是實質上的內容,以及最後的結果,可能不但不是你要的,還會讓你蒙受損失。
  
  狡猾的人甚至會在背後唆使人,設計讓別人做壞人,只求自己穩若泰山,無視於別人的損失。雖然他可能沒有傷害別人的意思,但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實際上已讓別人蒙受損失了。
  
  狡猾的人看起來很聰明,其實是小聰明、鬼聰明;自以為很聰明,把別人都當成傻瓜,以為躲起來讓別人抓不到就沒事。其實狡猾的人一眼就可以認出來,例如,上海人稱狡猾的人為「小滑頭」,就是因為他們的性格滑溜溜的,從動作、語言上自然會流露出輕浮和不真實的感覺,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這種人就算刻意掩飾,也掩飾不了多久,因為狡猾和欺騙一樣,次數一多,一定會原形畢露,到最後別人還是會遠離他。因為大家都怕狡猾的人沒有信用,又捉摸不定;既然他是這麼的不可靠,好事自然都輪不到他,也沒有人敢和他交朋友。
  
  常言說「狡兔有三窟」,兔子為了保護自己,所以預備了三個洞口,當一個洞口被塞住時,牠還可以從另一個逃出來。為了保護自己、提防他人,有時確實有此需要,但如果對任何人都採取這樣的態度,結果可能是自己最倒楣。
  
  這就好比你有三個家,也對別人說到任何一個家都能夠找到你,但結果三個地方都找不到;對方撲空幾次以後,對你不再信任,從此以後就不會再找你了。原本是想保護自己,結果想傷害你的人固然傷害不到你,但是想要幫助你的人,也無法幫助你了,到最後甚至連朋友也會交不到,所以狡猾並不是一件好事。
  
  社會上大多數的人都是誠實的,因為狡猾對自己沒什麼好處。一旦狡猾成習慣就會變成自己的性格,很容易讓別人發現,最後便宜沒有佔到,吃虧的還是自己。
  
  想要袪除狡猾的性格,最重要的就是學著誠懇實在。學著說實話,而且表情要穩重,不要虛浮,如果能做到這樣,就能改變狡猾的習性。當然,有些人已經狡猾成性,那就要多花一點決心、多花一點時間,才能慢慢袪除這種性格。

 

遠離兩面人
  
  所謂的兩面人,就是在別人面前是一種樣子,在背後又是另外一種樣子。例如,見面時打躬作揖、稱兄道弟,甚至親熱地叫對方叔叔、伯伯、奶奶,但背地裡卻批評、辱罵對方,這就是標準的兩面人。他用虛偽的心來待人,是一種表演或假裝出來的態度。
  
  有時候別人刻意虛情假意,我們是很難察覺的,只覺得對方對自己很禮貌、尊敬。但如果對方過於客氣,就該懷疑對方是否虛假,因為兩面人為了達成目的,什麼好話都會說,這種刻意的虛情假意一定是有目的。只要是不實在、不恰當的恭敬和禮貌,就是一種虛禮。其實,只要小心觀察、傾聽,並不難判斷出真偽:對方如果是陌生人,自然沒有理由對我們這麼讚賞;如果是相處了很久的熟人,那就會知道這個人的習性原本就是比較虛偽。
  
  多年前曾有一位先生帶著他的母親來看我,一見面就講了許多過度客氣的話,企圖讓我以為他是個很有教養、很有地位,而且很有錢的人。但是,他表現得實在太過份了,客氣得異常,讓我警覺到這個人是否另有目的,於是開門見山的問他:「請問你們希望從我這裡得到什麼東西?」他一聽,馬上就知道找錯了人,趕緊換了個神色,說:「對不起,我們沒有要做什麼。」要不是他刻意的表現,我其實也不會懷疑他的身分,甚至懷疑兩人的母子關係可能也是假的。
  
  我也曾經遇到一個人,無論見到什麼人都用尊稱稱呼對方,即使是年紀很小的小女孩,他也稱她為大小姐、貴千金,非常客氣,但是對有些人或在某些場合,並不適合這樣稱呼,反而讓人覺得很虛假、肉麻,很不舒服。不過這種虛情假意只是他個人的習慣,並沒有什麼特別目的,所以對別人不會造成大礙。
  
  雖然不會對人造成大礙,但花言巧語、巧言令色,畢竟不是一個好習慣,應該試著多講真話、多講肺腑之言,盡量讓自己講出來的話和內心的想法一致。但人往往習慣虛偽以後,就很難矯正,非得受到慘痛的教訓時,才會改正過來。
  
  其實,只要是虛偽的人,內心都會有掙扎和痛苦。除非已經虛偽成性,不但不覺得自己虛偽,內心也不會感到痛苦,但他的表現仍會讓別人覺得虛偽。
  
  當我們面對虛偽的人,最好稍微保持一點距離,因為距離太近時,你可能會受到傷害。可能的話,也可以適時提醒他:「不需要用這種表演性的態度、語言,因為對我來說並沒有用處。」如果對方不聽勸,那還是遠離他吧!

 

好人比較吃虧嗎?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意思是說,善良的人比較容易吃虧。
  
  以我自己來說,我也比較喜歡麻煩好人,在我周遭的人,不管是出家或在家的弟子,只要是比較願意接受忠告、比較容易聽懂我說話的人,我就會常常麻煩他們,請他們幫我做事。
  
  這是因為好人比較容易受教,我可以在人後批評他,甚至在人前也可以當面指正,聽到我罵他,他不但不會氣我,還會很感激,因為他覺得被罵得很好、切中要害。
  
  例如,我曾經罵一對夫婦愚癡,罵完之後,他們立刻雙雙感激地說:「感謝師父。」不過,在我不瞭解他們的狀況之前,也不敢隨便罵。我是在他們坦誠告訴我實際情況,也表示極需我的指點,而且我也清楚他們的需要與接受度後,才痛罵他們一頓。因為此時用軟語勸慰已經沒有用了,必須下猛藥才能把他們罵醒。像這樣的人,罵對他們是有用的,他們被罵過之後,人生開始有了轉變,不再沉溺在痛苦中自怨自艾。但是,像這樣願意受教的人是很難見到的。
  
  如果是比較不受教的人就大不相同了,不但在人前不能指責他,就算單獨和他談話時,也不能罵他,因為他不但不會接受意見,可能還會恨你一輩子。所以,我不但不能罵他,還要請求他。遇到這種人,我就要說好話、採取低姿勢,常常要說:「對不起!」他才會覺得:「師父都已經認錯了,我應該可憐師父,就勉強接受他的意見吧!」
  
  像這樣的人,勸都勸不動、求都求不了,我也不敢和他溝通,一旦見面,只能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像是:「阿彌陀佛,你好嗎?」或是說:「你真好!」因為如果直接告訴他:「你這樣做可能會有問題吧?」他馬上會回嘴說:「我沒有問題。」或者你好心勸告他:「你這樣子做不行。」他也會理直氣壯的說:「有什麼不行!是別人有問題,我沒有問題。」面對這種情況,我只能說:「是!你是對的,錯在別人不在你,我們大家一起想辦法來改善吧!」
  
  照這麼來看,好人好像比較常被麻煩,還比較容易被指責,這是不是就表示當好人比較吃虧呢?
  
  其實,不喜歡被麻煩、不接受指責的人,無法得到真正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吃虧,他們得到的只是一時虛榮的尊嚴,並不是真正的自尊心。對我來說,這種人無所謂好壞,但是對他自己而言,卻是件壞事,因為他是自找麻煩、自己害自己,甚至一輩子都沒有轉變的希望。
  
  所以,如果你經常讓別人一看就害怕,和別人講話時,別人也不敢回你的嘴,那你就應該反省自己是否像個惡人。因為當別人都不敢和你接觸,你就很難從別人那裡得到正面的建議。
  
  相反的,如果你經常被別人欺負,也應該了了分明自己被欺負的原因。如果是莫名其妙地被欺負,或是不知道自己被欺負了,甚至連欺負你的人也不知道他在欺負你,那你就太愚蠢了!可是如果別人麻煩你,麻煩得有道理,而你自己也心甘情願地付出,那可說就是一位菩薩行者了。
  
  總之,能夠虛心接受別人的警告、責罵,是一種優點。正如孔子所說:「聞過則喜,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對於別人的批評,無論好或不好,我們都應該感謝,因為那是促使我們成長的動力。

 

如何幫助自卑的人
  
  自卑的人除了會帶給自己煩惱,往往也會有自大的心態。因為自卑的人,會自認地位、才能、聲望處處都比不上別人,因此缺乏安全感;在沒有安全感的基礎下,會想盡辦法、不擇手段,以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其結果就會自傷傷人。
  
  因此,自卑的人多半同時會有驕傲的傾向,這兩種狀態總是伴隨著出現,原因在於他覺得自己不行,可是又希望讓別人以為他很行。這就像火雞一樣,當牠要和另外一隻雞打鬥的時候,身上的羽毛會瞬間張開來,以表示牠很有看頭、很有力量,好讓對方以為牠是龐大、不容小覷──這就像是人的自卑感在作祟一樣。
  
  自卑的人內心其實非常痛苦,一方面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另一方面又要打腫臉充胖子給別人看。把臉打腫是很痛的,但他卻寧願用這種方式來偽裝,而且當一個人太過強勢,到最後一定會造成別人的痛苦,佛教形容這種人是「卑劣慢」。
  
  所謂「卑劣慢」的意思就是,明明知道自己辦不到,卻說別人沒什麼了不起。例如,別人坐車,你騎腳踏車,便覺得坐車也沒什麼了不起,這種想法有點類似酸葡萄心理,雖然暫時能讓自己得到很大的滿足與安慰,但其實是自卑心理在作祟。
  
  自卑的人總是特別敏感,也很容易受傷,別人只要隨口說幾句話,他可能就懷疑是不是在講他。所以,和自卑的人相處,要特別留意他內心的感受,如果進一步想要幫助自卑的人,就不能讓他覺得自己很差勁,要欣賞他、讚美他,做他的朋友。
  
  而且既然知道對方自卑,就要諒解他,對他慈悲。例如,把自己擺在和他相同的位置,不要表現出你很厲害的樣子,甚至要更加倍尊重他,強調自己是很普通的,讓他覺得你並不特別。因為他本來就認為其他人都沒什麼了不起,所以當你說:「我沒什麼了不起」時,你的想法就會和他一致,而能建立起友好的基礎。總而言之,慈悲、讚歎、勉勵,是對待自卑的人最好的方法。
  
  其實自卑的人也有優點值得學習,如果能夠尊重他,並適時讚歎他的優點,就能給他很大的安全感。例如,可以勸勉他說:「你有你的專長、能力,你可以發揮自己的優點,將來一定會有不錯的發展!」用這樣溫暖的話語來勉勵自卑的人,一方面他會學習尊重他人,另一方面會嘗試改變自己,自卑感便會愈來愈輕微。
  
  但是僅僅如此並非長久之計,因為這麼做雖然能讓他暫時遠離自卑感,可是一旦失去溫暖的鼓勵,還是會故態復萌,而一直處在自卑的心態中,卻不自知。所以應該再進一步,幫助他認識自己,讓他勇敢面對自己,才能徹底克服自卑的心態。

 

不只關懷,更要包容
  
  「關懷」與「包容」很類似,但兩者之間仍有很大的不同。「關懷」是指單向對別人付出關心,不一定能夠包容;如果能進一步把心胸敞開、接受他人,才是「包容」。
  
  包容,就是要為對方著想,設身處地的將他人當成自己來看待,也就是感同身受:當別人成功時,等於我自己成功,我願意為他讚歎、欣賞、歡喜;當別人誤會、批評、打擊、折磨我,使我感到非常痛苦時,不但要諒解他,還要進一步為他設想。
  
  我們也不妨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他為什麼會打擊我、批評我呢?」可能他有他的立場、有他的原因,如果這些原因消失了,或許他便不會站在這樣的立場,也不會再這樣對付我了。例如,狗一定是為主人效忠的,所以狗在主人面前咬別人、吠別人時,都應該被諒解,因為牠是不得已的,牠一定要與主人站在同一陣線上。狗為了保護主人而吠人,並不表示這隻狗是可惡的,而是牠所站立場的緣故。
  
  包容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別人並沒有打擊或傷害你,只是對方能力比較強,如果你能欣賞他的長處,真心讚歎、尊敬對方,那就是包容。所謂「見賢思齊」,如果真能如此,你將來也會成為一個賢者。
  
  第二個層次,對方站在敵對的立場,用明槍暗箭等方式來對付你,在這種情形下,要包容他自然比第一個層次還難。
  
  第三個層次是最困難的。你對他無微不至地關心,但是他不僅不知感恩圖報,還恩將仇報,在這種情形下還要包容對方,那的確是難上加難的事。
  
  一般人大多只能做到第一個層次,第二個層次大概就很不容易了,更何況第三個層次。所以,真正的包容是相當不容易的,內心要接納一個異己,就像眼裡要容下一粒砂子般困難。所謂異己,就是立場與自己不同的人,或是競爭者。
  
  一般人在彼此對立的情況下,或是遇到比自己更強勁的對手時,就算對方不一定會打擊你,你也會因為對方讓自己相形遜色,而有妒嫉、打擊、中傷對方等排拒的反應。其實,如果能尊重、讚歎對方,反而能表現出「英雄惜英雄」的度量;只不過,要做到這樣相當不簡單。
  
  包容雖然很難做到,但是包容對於淨化心靈非常重要,如果能夠包容他人,心量便能無限寬廣,不再以自己的利益為主要考量。如果凡事都能為他人設想,自我中心就會少一點,也會少一點痛苦、少一點煩惱。所以,包容心不但是一種修養,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享受。

 

要包容不要包庇
  
  包容別人不容易,需要有耐心,因為當我們受到打擊或是批評時,往往會覺得豈有此理而憤憤不平。如果對方還是你的親人、好友或多年的夥伴,那更是讓人無法接受。不過,即使在這種情形下,我們還是要容忍。
  
  容忍是包容的一部分,意思就是接受他,而且是不斷的接受他,如果對方還是繼續對付你、打擊你,你仍然要繼續接受他。所以,容忍是世界上最難做到的事,但適度的容忍既能保護你,也能保護他人,不但你不會因此而被對方傷害或犧牲,同時又能避免讓對方做出傷害人的事,將來對方是會感謝你的。
  
  就像刀砍在石頭上,石頭可能會被刀砍出缺口,可是如果砍在非常柔軟的棉花上,或是其他有彈性的物體上,物體表面不會受傷,刀也不會損壞,這就是以「柔」來容受對方失衡的行為,或反常的打擊。
  
  「柔」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迴轉,另一種是退讓。例如,當別人要打你一拳時,你可以轉個身或是退讓一步,讓對方打不到。但這些工夫是需要練習的,就像打太極拳時,別人攻擊你,如果你能四兩撥千斤,就不需要正面與對方衝突,也不會被打得遍體鱗傷。
  
  所以,遭受別人攻擊時,要先忍耐,不要立刻反擊,最好迴避一下,讓他轉移注意力,然後再想辦法解決。你可以另外再找機會處理,或是讓他察覺自己的行為是錯的,經由時空的隔離,事過境遷,或許就有轉變的機會,雙方甚至可以化敵為友。
  
  「所謂化敵為友」的「化」字十分重要,因為,一味的包容到最後很容易變成「包庇」,要避免變成包庇的關鍵就在於「消融」的工夫。當你容忍對方一段時間後,他會漸漸覺得好像打錯了人、做錯了事,覺得對不起你,他的觀念可能會開始產生變化。當他的觀念轉變後,你可以和他進一步溝通,問他當初這樣對待你的感覺如何?也可以表明你是真心想幫助他,並沒有傷害他的意思,如果對方願意溝通,也樂於接受你,那麼,你就是在幫助對方脫離仇恨心了。
  
  所以說,容忍也是一種菩薩行。不過,要化敵為友還是要有智慧,才能夠化解,否則一味地包容,可能會變成包庇,到最後不但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對方,就像把毒藥吞進自己肚子裡,自己也會被毒死了。

 

包容的尺度與智慧
  
  包容別人可以減少自己的煩惱,增加智慧,但是包容應該要有尺度與範圍,以免造成自己的負擔。包容的限度不能大到讓自己痛苦、困擾,甚至是痛恨的地步,必須量力而為,不能夠自不量力。
  
  而且,包容別人的錯誤,雖然是氣度恢弘的表現,但是在工作的品質上,卻有待斟酌。因為下屬犯的錯,上司連帶著要負責,如果還是一味包容,恐怕只會讓事情愈來愈糟。
  
  所以我們找人做事,一定要找到能力足以勝任、品德值得信賴的人,否則不在乎人才優劣,認為自己可以包容所有的人,到最後一定會產生問題。畢竟對一個人的包容,可以毫無限制,但是工作上的包容,卻不能馬虎,否則會對團體產生巨大的影響。
  
  不過,再有能力、有品德的人,也會犯錯,雖然對方不是故意的,可是已經連累到你;如果你瞭解這個人的能力和品德,就應該替他承擔下來。這樣的處置並不是包庇他的錯誤,而是瞭解在因緣變化之中,難免會發生錯誤,所以是可以被包容的。
  
  相反地,如果你明知此人能力不足,品德也有問題,還是勉強讓他做,等於是把一隻羊放到虎口裡去,而羊本來就會被老虎吃掉,這就是你的責任了。
  
  如果遇到能力比較差的部屬,則要多給他學習、改進的機會。因為能力可以藉由訓練培養,甚至人品不好也能被感化。不過,還是要拿捏尺寸,因為人的智慧、才能有先天的限制,不能太過勉強,如果硬要把鐵變成黃金,那就超出常軌了。
  
  透過練習,可以讓自己的包容度變大,但是剛開始時,應該先衡量自己的能力範圍。就像依照袋子的大小,來決定能夠裝多少東西,如果只能裝一斗米,便不應該裝過多,裝多了,不是東西溢出來,就是袋子會破掉。一個人包容的尺度與範圍,完全要看他的器量有多大:小人只能包容小的事情,大人則能包容大的事情。
  
  中國彌勒菩薩的像,大多做成布袋和尚的樣子,他背上的布袋名為「乾坤袋」,可大可小,不論是垃圾、黃金,任何東西都可以裝進去,但是拿出來時卻空空如也,什麼東西也沒有,表示這個袋子能無限容納任何東西。
  
  包容別人的時候,要將自己想像成一個無底的垃圾桶,才能承受別人的大量垃圾,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別人的垃圾成為你的負擔。最好能像布袋和尚的乾坤袋一樣,可大可小、包容一切。想要具備這樣的能耐,平時可以練習著多為他人設想,少為自己的利益打算,器量就會變得愈來愈大。

 

真正的柔軟
  
  所謂的「柔軟心」,是指把自我減低、減少、減輕,不在人際間架設心防,也不為自己設想,心胸全然敞開。所以,凡是自我主見很深、自我中心很強的人,是不可能有柔軟心的,而佛法所說的「無心」,事實上就是最徹底的柔軟心。
  
  「無心」的「心」,是指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當我們放下這顆自我心時,才能真正變得柔軟,否則別人多說你兩句,立刻就會武裝起來,變得有稜有角,不但無法心平氣和的溝通,還很容易受傷。
  
  因此柔軟心和佛法所說的「空」息息相關,唯有體會到自我和一切的事物,其本質都是「空」時,心胸才能真的敞開。
  
  培養自己的柔軟心,是利人利己的好事,因為如果能夠消融自我,遇事時,雖然你還是你,但是不會那麼容易被別人的言行舉止刺傷。而且你不傷害別人,別人也不會故意傷害你,所以柔軟心可以說是對自己與他人的一種保護。
  
  就如《老子》所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水是天下最柔軟的東西,卻可以滴水穿石。水沒有一定要去的地方,但只要有空隙它就處處都去;而且它的型態不斷變化,遇到冷的變成冰,遇到熱的變成氣,遇到什麼就變成什麼。雖然一直在改變,但是無論怎麼變,它的本質卻始終不變,這是因為它始終掌握住自己的原則。
  
  一個真正柔軟的人,就像菩薩一樣,他只有一個方向,就是幫助所有眾生得到利益;只要眾生能得到利益,無論要他變成什麼都可以。
  
  為了讓眾生得利益,自己必須變得非常柔軟,也就是說會隨著眾生的因緣而改變自己,但萬變不離其宗──即使千變萬變也不會改變原有的方向與目標,這才是真正的柔軟。
  
  如果一直變化,變到忘卻既定的方向,或是喪失原則,那不是真正的柔軟,而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而且所謂的「眾生有益」,是真的有益,不是存了好心,結果卻做了壞事,其間的標準便要以「智慧」來衡量。
  
  此外,「柔軟」不是「柔弱」。柔弱的人非常脆弱,很容易因為別人的欺負而受傷害,而且一旦跌倒了就再也不想站起來。但是有柔軟心的人,不會受人欺負,因為這種人就像水一樣,很有彈性,懂得順應情況變化,或繞圈、或轉彎;即使別人踢他一腳,他倒下來以後,又可以馬上站起來,就像不倒翁一樣,這就是所謂的「柔能克剛」。
  
  堅強和柔軟本質上也是相通的,堅強的人韌性非常高,不容易被挫折打倒。以我自己為例,我的身體很瘦弱,運氣很不好,智慧也不夠高,但是我永遠都循著同一個方向努力。在某些情況下,我可以停下來暫時不走,或是轉個彎,不一定要直走,但我一定會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所以一路走來,走到今天,無論走的是大路還是小路,總算走出一條路來了。

 

因為柔軟,所以堅強
  
  柔軟與堅強,兩者看起來雖然像是對立的,但卻可以同時存在。大部分的人會認為剛硬的東西一定很堅固,其實剛硬的東西往往最脆弱,即使像金剛鑽這般堅硬的物件,也可以用切割鑽石的工具將之毀損。所以,最堅硬的通常是最脆弱的,最柔軟的反而可能是最堅強的。
  
  因此,真正想要降服敵人、敵國,要憑藉的不是武器,也不是戰爭,而是用和談的方式溝通,進而以德服人。因為武力只有一時的嚇阻作用,並不是常保和平的方法,也絕非真正解決紛爭之道,道德感化的力量才是最強、最深刻的。
  
  這種柔軟的堅強,就像「大地」一樣。大地平時很柔軟地承載萬物,卻也是萬物最堅強的憑藉;就像溫柔的女性一樣,為了保護她的子女,在非常時刻,也會變得很堅強。所以人們常藉大地來歌頌母親,柔軟也成為女性的代名詞。
  
  一般人認為女性是溫柔的、柔和的,而男性應該是剛強的,但是,難道男性就不需要柔軟的態度嗎?其實,女性過份柔軟會變成柔弱,而男性剛強中應該帶有柔性,如果不夠柔軟,便不能成為偉大的人物。
  
  以往的中國人強調大男人主義,男人的形象總是比較剛強、威猛,但是從古往今來的例子來看,大丈夫一定是非常柔軟、堅強的,不只是剛強而已。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屈能伸是大丈夫的特質,小人物因為姿態不夠柔軟,往往只能伸、不能屈。所以,真正的大丈夫,都是能夠忍受一時的屈辱,例如,韓信禁得起胯下之辱;越王勾踐忍辱偷生、臥薪嚐膽,終於成就了大事。他們的表現,是柔軟而不是柔弱,是堅強而不是剛強,所以,如果想要真正成就大事,就必須具備柔軟溫和的堅強。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實踐這種柔軟的堅強呢?那就是,待人要寬容、溫和,縱然別人用尖銳刻薄的態度對待你,也不要想著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要能暫時忍住、包容下來,但也不會因此而被擊倒、打敗,或是心懷怨恨,而能善盡自己一切的努力,等待因緣轉變,這樣既保護了自己,也保護了對方。

 

學習關懷與付出
  
  結真正的善緣
  
  佛教中有「結緣」的說法,意思就是人與人之間彼此支持、協助,共同走上良善、光明的道路,所以「廣結善緣」其實就是「普度眾生」。但是,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來與他人結緣呢?無論是用物質的援助或情感的關懷,只要不離開佛法的精神,都是與眾生結緣的方式。
  
  一般人多半是用物質來與他人結緣,但如果懂得佛法,便可以用佛法來協助人、勸勉人,希望他們以後也可以用佛法來幫助自己,這才是最好的幫助方式。因為,如果只依靠別人的幫助,那是不可靠、不長久的,就像生了病只會不斷地去看醫生,卻不願調整自己錯誤的生活習慣,那是無法真正痊癒的。
  
  有一次我問一位長期看心理醫生的人:「為什麼要看心理醫生呢?」他說:「這不奇怪,就像我們每天都要定時吃飯,少一餐都不行,看心理醫生也要定期去,一星期就要看兩、三次。」他的解釋好像言之成理,其實似是而非。因為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應該是找出治本的方法,不能只是治標而已,更不能以和稀泥的心態逃避,否則,當下好像問題解決了,其實並不徹底。
  
  如果能用佛法來解決,就不單是治標,也能治本。用佛法來處理心理上的問題,那是最究竟,也是最徹底的。所以,用佛法來幫助別人,是最好的結緣方式。
  
  但是,結緣也有清淨、染污的分別,端看我們用何種心態來與別人結緣,以清淨的心所結的緣是淨緣,以染污的心所結的緣就是染緣。所謂的染污心,就是內心別有目的,期待、盼望別人能有所回饋,這種緣會讓彼此困擾、糾纏,到最後可能反而成為惡緣,彼此結仇、結恨,像這種緣還是少結為妙。
  
  結緣一詞在民間信仰中,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例如,「了緣」這個觀念,特別是有所謂「七世夫妻」的說法,認為男女雙方在過去世結了很深的緣,如果沒有當足七輩子的夫妻,兩個人的緣分就無法了斷。
  
  其實這根本不是佛教的觀念,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因果、因緣關係是不可思議的。即使兩個人之間原本只有很淺的關係,由於種種因素,都有可能繼續愈涉愈深,就像藤和絲纏在一起,只要一用力就會愈纏愈緊、愈纏愈亂,沒完沒了。因緣因果是相續不斷的,而且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了緣」這個觀念似是而非,「七世夫妻」更只是小說中的想像罷了。
  
  此外,民間還有「還願」的說法,認為廟裡的神明達成了自己的請願,就要用犧牲或祭祀的方式來還願,這種報酬的性質也和佛教的觀念背道而馳。佛教對眾生的救助應該是毫無條件的,例如:我用佛法來幫助別人,是沒有條件的,不會因為某個信眾供養我比較多,我就對他特別好。就我個人而言,別人對我好也好,對我壞也罷,我都不抱分別心,只要是願意接受佛法的人,我都會盡自己所能給予幫助。
  
  所以,佛法不說糾纏不清的「了緣」,也不說報酬式的「還願」,這個觀念應該要釐清,才能真正與眾人廣結善緣。

 

 不被自己障礙住
  
  佛教有一種「業」的觀念,凡是我們的一舉一動,不論經由語言、思考,或是身體所表現出來的任何一種行為,都稱之為業;因此我們任何起心動念或舉手投足,可以說都是在造業。
  
  人不可能不造業,但卻可以讓自己不要產生業障,因為一旦有了業障,就會障礙到原本該做的事、該想的念頭、該說的話,讓人進退兩難。
  
  所謂造成障礙,是指自己的身、口、意行為造成他人的困擾、自己的麻煩;也就是說,因為你的緣故,造成別人或自己時間、能力、財力等的損失,以致於讓事情進行得不順利,那就是障礙了。
  
  而且你造成別人的損失、傷害,對方可能就會來討回公道、要求補償,他們就像是你的「債權人」,而你就是一個欠債的人。如果你得罪的人很多,又經常讓很多人受到傷害,這麼一來,你自己就會常常遇到障礙,這些就成了你的業障。
  
  如何不讓自己產生業障呢?只要我們的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能有益於人,也有益於己,就不會造成障礙。
  
  可是我們大多數的人都很自私,都只想到對自己有利,而不管別人如何。這自私的我其實是非常愚蠢的,還以為讓別人受損失就是佔便宜,殊不知這些行為雖然暫時利益了自己,可是往長遠來看,卻是對自己不利的。這種自私又自我的行為,不僅害人,而且害己,所以是很愚蠢的。
  
  例如在團體生活中,如果我把自己的垃圾,通通丟到別人那裡,只管自己的環境乾淨就好。短時間內似乎是得了方便,但是時間一久,隔壁傳來的臭氣,同樣也會污染到自己居住的環境。而且,我把垃圾丟給別人,別人也會把垃圾丟到我這裡,互相製造干擾、敵對,結果更是得不償失,反受其害。所以這種愚蠢的我、自私的我,是我們要解脫、要放下的。
  
  但是當我們放下自私、愚蠢的我之後,同時也要提起「功德的我」,所謂功德的我,是指大公無私、為他不為己的我。乍看之下,自己好像沒得到任何益處,其實,當我們為他人著想時,自己一定也已包含在其中,不自私反而是我們為人處事最好、最安全的方法。
  
  幫助一切眾生,讓他人得到利益,同時自己也獲得心靈的安寧,這是「大我」的境界。如果再更進一個層次,那就是「無我」。佛法所說「無我」的意思,是指對於我所做的一切功德,都不計較。也就是說,我付出一切幫助所有人,可是心中不求回饋,我只是做我應該做的事,做過之後就不再多想、不再多說,心中沒有牽掛,這便是無我。
  
  這就好像佛菩薩以智慧和慈悲來廣度眾生,是用清淨的、無染的、無條件的愛心來幫助所有的人。佛菩薩因為永遠為眾生的利益著想,所以不會再製造任何障礙,因為沒有障礙,所以佛菩薩的功德和力量是最大的,不僅在這個世界上,在十方三世無窮的時間、無窮的空間之中也處處都在、時時都在。
  
  佛菩薩以智慧處理事的業是「慧業」,以慈悲幫助人的業是「福業」,雖然都是業,但是這種業不會製造障礙,是能成長我們的功德,讓我們左右逢源。像這種使我們處處都能夠自在的「慧業」和「福業」,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也是人人都能夠學會的。

 

網路社會不等於疏離
  
  在目前資訊化的社會裡,電腦愈來愈普及,網路的使用也愈來愈頻繁,人們不用出門就可以完成很多事情,在家裡上網就可以工作、購物,甚至還可以跟其他人開會。於是有人擔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會不會因此而減少?人際關係會不會愈來愈淡薄?
  
  其實,不論資訊時代的來臨會對人際關係造成何種影響,我們都要適應這種環境的改變,況且人與人之間一定還是需要接觸,否則便會產生疏離與孤獨感。
  
  事實上,不論是農業時代或科技時代的人,都一樣會有孤獨感。尤其是已退休的人、年紀大的人、沒有工作的人……,他們沒有事做,整天都在看電視、翻報紙,或者乾脆到公園去散步,就會覺得自己非常孤獨。
  
  像這樣日復一日地打發時間是非常可惜、空虛的,因為人的生命畢竟有限,我們應該充分運用生命中的每一秒。雖然佛教認為,我們這一生凋零以後還會有來世,但既然這一世的生命已經存在了,為什麼不好好充分運用生命,做該做的事呢?
  
  如果能這樣想,當網路更便利時,生活不但不會更空虛,反而會更充實,因為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接觸到各式各樣的資訊,在家裡就可以得知全世界發生的事,乃至人類所有的知識學問。這時候你會發現,值得學習的事物太多了,也就不會寂寞、孤單了。
  
  例如,歷史人物雖然已經作古了,但我們還是可以在精神上和他們交流,和古人交朋友。以歷史上的一些高僧來說,當我閱讀他們的書、瞭解他們的事蹟、學習他們的胸懷、體會他們的心境,和這些歷史人物產生共鳴,我就如同生活在他們的時代中一樣,對我來說,他們根本沒有離開過,仍然在現代社會裡活躍著。
  
  又例如,由我所主講的電視節目《大法鼓》,也是運用現代科技,一次預錄好幾集。當觀眾們收看時,距離錄影的時間可能已經過了好幾個星期,甚至好幾個月了。但是只要我演說的主題還沒有過時,內容又有意義,觀眾仍然會覺得很親切,好像我就在他面前講話一樣,並不會產生距離遙遠的感覺,而覺得疏離、孤獨。所以現代化資訊科技的便利發達,並不會妨礙人際關係的發展,只要能善加運用以充實生活,讓生命發揮最大的效用,並且善用時間來從事各式各樣的奉獻工作,便不會感到空虛。
  
  從事奉獻性的服務工作,能讓一個人的生命變得更充實,而從事這種工作最需要的技能,正是和人群接觸。例如,法鼓山就是一個非營利事業團體,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結合義工的力量來共同奉獻。我們的目標是讓社會更進步,讓參與者的人品更提昇,讓地球的環境更安寧、更清淨、更和諧,這些目標都需要我們用自己的生命去營造。
  
  未來無論資訊如何發達,人與人之間互相接觸、服務、關懷的需求都不會改變,反而需要更大量的人力來投入。所以,生活在資訊社會裡的人,如果覺得寂寞,不妨參與各公益團體的活動,那裡總有做不完的事,讓你有許多與人接觸、服務別人的機會。

 

善知識、惡知識
  
  佛教中有所謂的「善知識」,善知識既是我們的好老師,也是我們的好朋友,能夠從意見及觀念上規勸、鼓勵、幫助我們。
  
  佛經非常強調善知識的重要性,經典中所說的善知識,又名「大善知識」,主要是指得道的高僧、大菩薩。例如《華嚴經》中的善財童子,他一共拜訪了五十三位大菩薩,每一位大菩薩都在觀念與方法上,提供他在增長智慧、慈悲上具有關鍵性的指導,因此這些人就是幫助他成佛的大善知識。
  
  除了大善知識,還有一般的善知識,他們隨處可遇,甚至只要是幫助過你,不管用什麼方式,都是善知識,因此,無論是長輩、平輩、晚輩,都可能是你的善知識。親近善知識,能夠讓你人格成長、智慧增加,也能讓你身心平安、家庭和樂、事業順利。
  
  不過,一般的善知識只能幫助你在生活及人際關係方面,解決一些問題,就是所謂的「貴人」。另外還有一種善知識,能夠運用佛法來開啟你的智慧,為你指引人生的方向及最後的目標,使你從佛法中得到利益。例如,有人教你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或是鼓勵你聽聞佛法、修學佛法,讓你廣結善緣、成就佛道,這就是佛法中的善知識。
  
  例如我在電視上有一個《大法鼓》的節目,在節目中我以佛法來勉勵人、幫助人解決問題,因此,我是觀眾們在佛法中的善知識。
  
  有「善知識」,當然也有所謂的「惡知識」。如果有人教你如何殺人、放火、搶劫,他就是惡知識。我們常常形容壞朋友為「酒肉朋友」、「狐群狗黨」,如果和這類朋友在一起,不是吃喝玩樂,就是為非作歹,和他們交往不僅自己會一敗塗地,甚至其他人也因此不敢和你接近,因為他們認為你和這樣的朋友來往,表示你也是同類型的人。
  
  不過善惡並非絕對,如果我們和惡知識接觸之後,能用佛法幫助他轉變觀念,你就會成為他的善知識;如果他因此轉變了觀念和方向,再繼續幫助更多的人,他自己就成為別人的善知識。所以惡知識並非永遠是惡的,如果能夠轉變他們,讓浪子回頭,他們也可能成為善知識。

 

做個真正的貴人
  
  在日常生活裡,大家都希望遇到貴人,盼望能有貴人相助。不過有些人在獲得別人援助時,卻常常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甚至埋怨對方:「你只幫了一點忙是不夠的,應該繼續幫下去才對!」更有甚者,貴人已經出現在眼前了,卻還有眼不識泰山,認為對方多管閒事。
  
  如果遇到存有這種心態的人,就像「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呂洞賓因為好心,拿了一些食物餵狗,結果這隻狗不但不感激,還反咬他一口。社會上這種情況其實很多,你幫了對方的忙,他不但不知道感恩,甚至怪你多事,這種人不管你再怎麼善待他,他就是不滿意,可能還會反過頭來恩將仇報。遇到這種事,實在讓人心裡很難平衡,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因此,曾經有一位居士告訴我:「好人難做,善門難開。所以,要做小好人,不能做大好人;要做小好事,不能做大好事;要開小善門,不能開大善門。」
  
  我問他為什麼?他說:「當一個人飢餓的時候,你給他一斤米,讓他拿回家煮飯,他會非常感激,因為缺了這一碗飯,他可能就活不下去了。但如果你把沒飯吃的人養在家裡,天天給他飯吃,當你請他幫忙做事的時候,他可能就會起反感:『有什麼了不起,我只是吃你幾口飯而已,你把我當成什麼了?』漸漸地,這種心理上的矛盾、衝突就會出現。」
  
  這位居士的說法很有意思,道理好像是對的,但其實並不正確。
  
  例如,只要有人知道法鼓山在做救濟工作,就會陸陸續續上門來,希望我們給他金錢、物資,如果覺得我們給得不夠,就會大聲吵罵:「佛門應該大慈大悲,你們怎麼那麼不慈悲?」因此就有人認為,如果我們從來不做慈善工作,就沒有人知道,也不會有人來罵我們、求我們了。如果這麼想,那又是因噎癈食了。
  
  人與人之間一定是要互助合作的,當自己有資源、有能力的時候,就應該盡量幫助別人,至於別人是不是把你當貴人,並不重要。雖然可能會有一些後遺症,可是既然要做善事、開善門、做別人的貴人,就不應該計較,也不應該在做了好事以後,希望得到別人的感謝。做好事只是單純因為自己「願意」這麼做,當對方得到幫助,自己覺得很歡喜,這就是幫助別人所得到的回饋,至於將來別人會怎麼批評、對待自己,都不必太在乎。
  
  所以,如果想當別人真正的貴人,能做到的事就應該盡量做,他人的批評、毀謗、過份要求,不需要放在心上。因為不管別人怎麼罵,那都是他的事,與自己無關;如果自己不該挨罵而挨罵了,那是別人罵錯了,根本不需要生氣、灰心,只要能奉獻一己之力,就應該感到愉快。

 

布施──真正的救苦救難
  
  佛教有一個名詞叫「四攝法」,其中有一項是「布施」,意思是和別人結緣,不論是自己的財產、時間、智慧、技能,甚至是自己溫暖的心,都可以用來與人廣結善緣。
  
  布施和一般所謂的樂善好施不同,樂善好施大多只是布施醫藥、食物、金錢等日常用品,像是到災區去救濟災民,就是以生活所需的物資來布施,布施完了之後,就沒有後續的輔導。可是「四攝法」中所說的布施,除了提供對方所需的物資、生活必需品外,還要在精神層面上,幫助他們淨化觀念,讓心靈得到成長。這就好比有句話說:「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讓別人有飯吃當然很好,但如果能進一步教會他種稻耕田的方法,能夠自行生產糧食,不但能自給自足,還可能有多餘的食物分送給其他需要的人,這不是更好嗎?
  
  先師東初老人所創辦的中華佛教文化館,四十多年來一直辦理慈善工作不斷。我們每一次做布施,不只提供物資,也會分享一些佛法的觀念給他們,安慰、鼓勵他們說:「你們今天能來領取這些物資是很好的,千萬不要以為接受救濟是很丟臉的事。有人要幫助你們,而你們來接受幫助,這是彼此互為因緣,這樣的互動非常好。你們能以這種心來接受幫助,將來一定會想要回饋的,所以彼此間並沒有任何虧欠。」經過這樣觀念的提昇後,漸漸地,很多人的生活觀就有了改變。當他們在生活情況獲得改善後,多半也會一起來參與我們的慈善工作。
  
  因此,運用佛法來布施,可以開拓涵蓋面、提昇精神面,把一個人從困難中救脫出來之後,還要引發他的同情心,讓他覺得其他受困者也應該得救;除了自己離開苦難,還要幫助別人也離開苦難。這樣做不但讓受布施的人放下心中種種的障礙、煩惱,還能號召他們一起來參與服務工作,共同修行菩薩道,這才是「四攝法」所說的真正的布施。

 

愛語──讓人歡喜聽你說
  
  佛教有一個名詞叫「愛語」,意思是指慈愛的語言、態度與表情。也就是能夠把自己內心想要對人表示的關懷、體貼和勉勵,透過語言、表情,或手勢等肢體行為表現出來,像是點頭、微笑,這些動作,都可以算是「愛語」。
  
  愛語,不只局限於語言。我們的臉部表情、眼神都會講話,連身體動作也會講話,所以稱之為「肢體語言」。只要你心裡很慈悲、柔軟,對人非常關心,你所表現出來的任何一個動作、表情,哪怕只是一句話而已,都會讓人感到非常溫暖,這就是愛語的力量。
  
  愛語的「愛」,不要只把它當成是男女感情的愛。愛有很多等級和層次,最低的層次是自私的愛,那是充滿了佔有與貪婪的愛,例如我愛吃、我愛看,我愛聽、我……,但這些真的是愛嗎?這些愛都是在追隨自己的貪欲或本能,只是為了滿足個人的欲望,不是愛語的愛。
  
  真正的愛,是放下自己,一心一意為對方設想,真誠讚美、體諒對方。因此,愛語是佛教的「四攝法」之一,「四攝法」也就是四種攝化眾生的方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用這四種方法,先表達對人的關心、勉勵、寬容和諒解,以真誠的善意和對方往來溝通,之後才用佛法來和他們交換意見。
  
  譬如,當你在和小孩子玩的時候,就要玩得像小孩子一樣,讓小孩子玩得很高興,而不要端出大人的架子。以我來說,我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但每次遇到小孩子,我都能和他們玩在一起,不會覺得他們很討厭煩人,小孩子也都很喜歡我,覺得我好像就是他們的一分子一樣。
  
  同樣的,如果是和老人家相處,即使你年紀不大,也要放緩步伐,就好像你也是步履蹣跚的老人家一樣,一步步慢慢陪著他走,這樣他就會覺得很溫馨。
  
  要做到這樣,必須是為他人設想,把自己的利害得失放下,不會一直想著自己應該是個怎麼樣的人,堅持非得照自己的方式不可;而是能處處為對方著想,瞭解對方需要的是什麼、現在的情況如何,這樣才是愛語的表現。
  
  表達佛法不一定非要用佛教名相不可,那些深奧難懂的名詞,有時候反而容易讓人覺得佛法很有距離,甚至害怕。所以我們要用對方聽得懂的話來溝通,而且在態度上,必須是關懷的、慈悲的;如果你老是對別人說:「你要這樣這樣……,那樣那樣……」,那是在教訓人,不是愛語。
  
  愛語應該是循循善誘,讓別人覺得你跟他很親近,而且覺得你說的話、做的事,都是他也應該做的、也應該聽的,而願意主動向你學習。由於你的一言一行都合乎佛法的標準,所以你的愛語也合乎四攝法裡的「攝」,自然能讓別人認同你,也會跟隨你一起,照著佛法所說的來做,這才是真正的「愛語」。

 

利行──最有號召力的行動方式
  
  佛教有一個名詞叫「四攝法」,其中有一項是「利行」,指的是利益別人的行為,也就是說,凡是能給別人方便的行為,就是利行。例如,政府所提倡的「便民政策」,能讓一般民眾在洽公時感到親切、便利,這就是一種「利行」。
  
  每個人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都可以幫助他人。我們從小到老,都無法單獨一個人生活,很少人會像魯賓遜漂流荒島一樣,過著獨居生活。無論是誰,至少都會和少數幾個人共同生活,即使是單身漢、獨身主義者,也不可能一個人離開社會獨自生活,而不參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既然我們是過著群居的生活,「利行」就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的。
  
  有人說:「人在公門好行善。」其實,不一定要在公家機關,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幫助別人,行善的機會非常多,即使只是在馬路上散步或是家庭主婦在菜市場買菜,都有機會行善。
  
  例如,搭公車時,看到老人家上車沒有位子坐,而你自己有位子坐,就可以把座位讓給他;如果你自己沒有座位,也可以幫忙找找看,與有座位的年輕人打個商量,請他讓座,這便是利行、行善。
  
  曾經有一次我搭公車,可能是因為我的樣子很瘦弱,看起來好像生病了,所以一上車就聽到有人說:「老和尚,坐下來吧!」可是我仔細一看,全車都坐滿了,並沒有空位。於是這個人便自告奮勇幫我找座位,連找了幾個人都不願意起身讓座,但他還是很有耐心地繼續找。最後終於有一個人站起來說:「我下一站就要下車了,老和尚請坐。」像這個人,自己雖然沒有位子坐,但還是熱心地幫我找座位,就是「利行」的好例子。
  
  四攝法中的「利行」,還可以更進一步落實。除了短期的協助或舉手之勞外,還可以長期幫助別人,幫完一個忙後,接著幫另外一個忙。例如,曾經有一位居士,他知道我沒有錢去日本讀書,不但提供我讀書時所需的生活費、學費,連我的博士論文寫完要出書,他也出錢贊助;甚至在我完成博士學位要離開日本時,他還繼續贊助我到美國弘法,他這樣長期的幫助我,真可以說是幫忙幫到底了。
  
  由於得到他的大力幫助,所以我覺得自己更應該要好好地感恩、報答這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也效法他,用佛法、用物資、用各式各樣的方便來幫助別人。
  
  結果我幫助別人愈多,別人愈覺得我這個人很可靠,所以也願意來幫助我,讓我去幫助更多人,這就是進一步的「利行」。
  
  舉例來說,我之所以參加電視節目的錄影、演講,其用意就是要幫助所有的人,希望大家聽了佛法以後,能夠從觀念上、行動上產生一些正面的效用,然後也像我一樣去幫助別人;幫助的對象也許是你的家人,也許是你的朋友,也許是不認識的人。就這樣,我以佛法慈悲與智慧的精神來幫助他人,他們因而響應我的做法,大家一起合作,或是另外再開創新的弘法利生事業,又影響了其他的人。有愈來愈多的人得到幫助,然後又挺身助人,這種善的推動和循環,就是「利行」最大的效果。

 

同事──有願者同行
  
  「同事」一般是指在同一個公司或團體裡共事的人,他們或者做相同的工作,或者分屬不同部門,但只要是為了同一項任務而工作,都可以稱為同事。
  
  佛教「四攝法」裡所說的「同事」,雖然和一般所說的同事有點相通,但並不完全相同。佛法說的「同事」是讓自己先認同於對方,使對方容易接受自己,然後再漸漸轉化他,讓他得到佛法的利益,也能離苦得樂。在兩部非常重要的佛經:《法華經》和《華嚴經》裡,有幾個故事,分別說明了「同事」的意義。
  
  《法華經》的故事是說:有一位父親很有錢,但他的兒子從小就走失了,最後淪落成街頭小乞丐,完全不知道自己有個有錢的爸爸。
  
  有一天,這個孩子要飯要到他爸爸家裡,他站在大門外說:「有錢的人哪!能不能給我一點錢或是一點飯?」由於這個孩子從小臉上就有記號,他爸爸一看就知道這是自己的兒子,連忙派人去喚他進門。想不到小乞丐一聽,以為有錢人要懲罰他,害怕得拔腿就跑,一溜煙就不見了。
  
  於是他爸爸想了一個辦法,派了一個長得不怎麼好看的人,扮成乞丐的樣子,拿著破碗去找兒子小乞丐,和他一起行乞。當兩人漸漸成為相依為命的好朋友之後,這個人才把小乞丐帶往有錢人家。
  
  這時候他的爸爸特別派人站在門口等他們,假裝同情他們說:「你們兩個好窮、好可憐,不如替我們做一些雜工,就不用四處流浪了。」小乞丐覺得這個主意很好,就從最底層的雜工做起,他爸爸派到他身邊的那個家人,就陪著他一起工作,小乞丐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最後陞任為總管。
  
  此時他的爸爸已經快要死了,才終於和小乞丐相認:「其實你是我從小就走失的兒子啊!現在我就要死了,又沒有其他的繼承人,所以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你的。」因為小乞丐已經做到總管,他的心力、能力與膽識已足以接掌父親龐大的家業,再加上多年來所培養的信任,讓他相信父親說的話,而願意認祖歸宗。
  
  另外,《法華經普門品》裡的觀世音菩薩,也是標準「同事」的例子。經文中說到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種化身,例如,如果被度化的對象是兒童,他就化身為兒童;被度化的對象是婦女,他就化身為婦女。觀世音菩薩化身為各種樣貌,目的就是為了接近、教化各式各樣的人,讓他們自然而然接受佛法,並且和觀世音菩薩生活得一樣好、一樣自在。
  
  在《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中,有很多位大菩薩也都顯現了各式各樣的身分:有的是法官、有的是工程師,有的甚至身處青樓。這些菩薩化身為不同的身分,目的都是為了度化具有不同喜好、不同性格的眾生。
  
  日本的道元禪師把「同事」做這樣解釋:「初使自己同於他,後則使他同於自己。」所謂同事,是將自己融入於他所處的社會,但是並不隨著社會的感染而消失了自己。融入社會的目的,是為了領導社會、感化社會,隨著社會的需要改變自己,而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

 

 慈悲他人的方法與智慧
  
  我常說:「以智慧處理自己的事,用慈悲對待別人。」一般人會覺得用智慧來觀照自己的內心,好像比較容易做到,但是用慈悲來體察別人的心,就比較困難了。其實,要想同時做到這兩方面,雖然並不容易,但也不是那麼困難,只要做到其中一項,另外一項自然也可以做到。
  
  觀察他人的心,用的不是神通、第三隻眼、讀心術或催眠術,而是用「同理心」。透過觀察自己內心的反應,反省自己的經驗,進一步將心比心,體察他人心裡的想法。
  
  除了從自己的感受推想他人的感受,還可以觀察自己和他人,在立場、年齡、教育程度、生活環境,甚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異,深入細膩地觀察後,你就會發現,世界上根本不會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既然是不一樣的人,就應該學習尊重他人、瞭解他人,不要硬把別人當成自己來對待。
  
  其實,人與人之間只要相處時間久一些,自然而然就會熟悉對方的想法與反應,能夠猜出他究竟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反應如何?因此可以在習慣對方後,進一步理解對方,並提出對方所需要的幫助。
  
  我們會因為瞭解對方的需求,而主動提出幫忙;相同的,如果別人想要幫助你,你卻不讓他幫助,他也會很痛苦,就像有人很愛你,而你卻說「我不需要你的愛」一樣。因此,我們除了幫助別人,也要接受別人的幫助,這樣人與人之間才會有互動;透過這樣的互動,能讓對方覺得和你在一起是安全的、愉快的,你是對方可以信賴的人,甚至是最瞭解他的人。
  
  但這和投其所好、諂媚阿諛是不一樣的。通常,我們對於不熟悉的朋友,或許會用比較客氣、誇張,甚至是謙虛過當的話,但如果把這些用在熟識的朋友身上,對方就會覺得我們很見外,甚至虛偽。
  
  此外,與人相處也不要預設門檻、防線,雖然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話聽起來好像是對的,因為我們如果不提防別人,很可能會受到對方的傷害,例如:遭人背叛,或是在背後被人放黑槍等。
  
  曾經有一位公司的董事長來見我,他說:「師父!我被小人暗算了。」他口中的小人指的就是他公司的總經理,對方從學校畢業後一路受他提拔,結果竟然背叛了他,讓他心中不免感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我建議他:「既然公司已經被整垮,只能盡力補救了。重要的是,未來不要因為這次的經驗,而對人存有敵意。雖然不要心存敵意,可是一定要懂得細心觀察。」所謂觀察,是指觀察對方的忠誠度;觀察的同時,也要常常體恤部屬、照顧員工,讓他們對你有信心,知道你不會背叛他們。
  
  如果不這樣在人格上、心性上輔導部屬,只提供技術上的訓練,到最後對方很可能因為技術學到手了,就遠走高飛,不但不懂得感恩,甚至還可能成為叛徒。其實,不論是對朋友、部屬、子女都一樣,慈悲既不是縱容,也不是溺愛,而是要講究方法與智慧。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我們經常因為受到環境的影響而生氣。曾經有人告訴我,有一次當他正在氣頭上時,因為忽然想起我說過的兩句話:「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心中怒火立刻就像被清涼的甘霖澆熄了一樣,同時也讓他看到自己待人不夠慈悲,沒有智慧,所以覺得非常慚愧。
  
  我之所以提出這兩句話,是因為佛教本來就主張以慈悲度眾生,既然要度眾生,怎麼還會有敵人呢?當一切眾生都是自己要度化、結緣的對象,當然就不可能把他們視為敵人了。
  
  「敵人」的意思是指彼此勢不兩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譬如情場有情敵、商場有商敵、戰場有軍敵、政壇有政敵,甚至同事之間,有時候為了要爭取較好的職位,彼此競相表現,希望自己表現最好,其他的人不可以超越自己,而形成敵對的狀態。這是人性中的劣根性,也可以說是弱點。
  
  既然知道人性的這項弱點,就要調整自己待人處事的態度,首先要原諒人、同情人、包容人;也就是說,對於不如自己的人,應該包容;比自己好的人,則要向他學習。如果人與人之間能夠彼此學習、互為師友,不但自己能夠得到成長,對方也會成長。
  
  可惜的是,很多人想不通這一點,無論如何想到的都是自己,不知道替別人著想,看到比自己好的人不放過他,不如自己的人更是欲除之而後快。如此,好的不要,壞的也不要,最後只剩下自己孤家寡人一個,這就是不慈悲,真正的慈悲是一體地對待別人。
  
  慈悲的對象,除了慈悲別人,也要慈悲自己。因為不慈悲自己,會讓自己很痛苦。例如,有的人不肯原諒自己,於是就傷害自己。其實做錯事,改過就好,若是不斷責罰自己,就會一直陷在痛苦之中,這就是對自己不慈悲了。對別人也是一樣,如果態度不慈悲,可能就會一再地傷害他人。
  
  「智慧不起煩惱」這句話,則是讓人不起煩惱的方法。人在煩惱中糾纏可說是最痛苦的事,因為煩惱就好像是自己在整自己般愚蠢,想要化解,就要運用佛法的空觀智慧,有了空觀的智慧,煩惱自然就沒有了。
  
  如果說煩惱是黑暗,智慧就是明燈,當明燈照破黑暗時,黑暗就不見了,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破」;其實,黑暗原本就不存在,只因為沒有明燈,所以才會黑暗。同樣的,煩惱本來是不存在的,只因為沒有智慧,觀念上還會顛倒錯亂,才會產生衝突、矛盾和掙扎。
  
  曾經有人類學家研究指出,人類最初都來自於非洲,且出於同一脈血源。如果從這個推論來看,正好與佛法所說「眾生平等」的觀點相通。不過人類是不是真的都出自同源,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人類的基本需求和基本心態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說,人性是相通的。
  
  既然人的本性是相通的,人類彼此之間便應該守望相助、唇齒相依,能夠這樣想的話,不但對自己有益,對別人也有益;而對別人有益,便是對自己有益,這就是推己及人的結果,如此一來也就沒有所謂的敵人了,沒有敵人,就是智慧。

 

化敵為友最好的方法
  
  在我所提倡的「心五四」運動中,「四感」是與人相處時的四種主張──感恩、感謝、感化、感動。其中,「感動」的意思是指,以智慧來處理事、以慈悲來對待人,以勤勉、謹慎、恭敬、謙虛、寬容的態度,凡事從自己以身作則,自然能夠產生力量感動他人。
  
  可是,只要存有想感動別人的念頭,心中就一定有特定對象,也會產生期待;一旦期待落空,就會覺得挫折、無奈。但如果只是單純的幫助他人,心中沒有特定的對象,也不在乎做了以後會不會有人受到感動,只是默默的行善、助人,別人反而會因此受到感動,而跟著一起做。
  
  例如,一般人在下班後或假日,都會去看電影、逛街,或上館子大吃一頓。可是我們出家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沒有放過一天假;出家人一無所有,沒有自己的財產、家屬、事業,既不是為了自己的兒孫,也不是要陞官發財,只是為了弘法利生的事業而忙碌,這種單純為了奉獻而付出的無私精神,常使許多人受到感動。
  
  可是我的本意並不是要使人感動,因為和尚的本份,就是服務眾生,所謂「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我只是盡自己的責任而已。我不應該跟一般在家人一樣放假出去玩,也不會和別人計較:「你們常有假期,我都沒有,好可憐哦!」我不但不會這樣想,反而會非常感謝大家給我機會奉獻。
  
  我也經常對我的弟子們說:「我真是感恩你們!我對你們沒有恩,是你們對我有恩。」我對他們的感恩心,是根據佛法的觀念而來的,也就是所謂的「三輪體空」││如果沒有受者的成就,也不能圓滿布施的因緣,所以要感謝他們給我培福的機會。我的弟子聽我這麼說,心裡都非常感動,心想:「明明是師父辛辛苦苦地在教我們、幫我們,為什麼他還要感恩我們呢?」他們被感動之後,心靈因此受到啟迪而轉變,更願意主動幫忙,發心奉獻。
  
  另外,也經常會有人攻擊我,雖然被打擊時會難過,可是我不會感到怨恨,或是想要報復。相反的,當打擊者需要我的協助時,我還是會協助他們,不會藉機報復。這樣一來,他們便會生起慚愧心,當慚愧心生起時,就是被感動了。
  
  但是我幫助他們的目的,並不是要感動他們,而是我本來就應該這麼做,我只是在實踐佛法的精神,而實踐佛法的結果,往往會感動他人。
  
  更進一步說,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隨便為了一點小事,就看這個人不順眼、看那個人不順眼,就罵這個人、恨那個人,即使是對方有錯,還是要諒解他。尤其有些人無法接受他人的指責,你一罵他,他就會和你結仇。對於這種人,我們不能用斥責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也不需再多費口舌和他辯論,只要包容他、慈悲他,和他做朋友就可以了,久而久之他自然就會受到感動,覺得和你作對是不應該的,雙方就會從敵人漸漸成為好朋友。
  
  要化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最有效、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佛法的精神感動人,「感動」,真是化敵為友最好的一種方法。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已發布文章: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