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寬容的價值
星雲法師
07/11/2016 06:09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簡介

 星雲大師,江蘇江都人,1927年生,為禪門臨濟宗第48代傳人。12歲禮志開上人出家,1967年創建佛光山,弘揚 人間佛教 ,樹立 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 的宗旨。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200餘所道場,並創辦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學校、育幼院、醫院、佛光精舍、慈悲基金會等各種機構,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的發展。有來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餘人,全球信眾達百萬人之多。

   
星雲大師一生致力弘揚 人間佛教 ,在廣泛參與社會活動之餘筆耕不輟,著作等身,撰有《釋迦牟尼佛傳》、《星雲大師講演集》、《佛教叢書》、《人間佛教系列》、《人間佛教語錄》等,並翻譯成英、日、德、法、西、韓、泰、葡等十餘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

   
承蒙星雲大師獨家授權,上海人民出版社將陸續推出《星雲大師人生修鍊》系列叢書,共十四本,涉及處世、幸福、智慧、讀書、情感等人生重要話題。大師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娓娓道出了返璞歸真的大智慧;以幽默含蓄的小故事,描摹世間百態;以博大精深的佛法,為讀者點亮一盞心靈的指路明燈。現代人普遍處在浮躁煩囂的生活狀態中,容易內心空虛、迷失自我,就讓我們放慢腳步,聆聽大師的教誨,讓眼界豁然開朗,從大師畢生的修行心得中,體悟幸福與快樂的真諦,發現人生的價值!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7

星雲大師略傳

江蘇江都人,1927年生,12歲禮志開上人出家。1947年焦山佛學院畢業;1949年赴台,擔任《人生雜志》主編、 台灣佛教講習會 教務主任;1953年任宜蘭念佛會導師;1957年于台北創辦佛教文化服務處;1962年建設壽山寺,創辦壽山佛學院;1967年開創佛光山,以弘揚 人間佛教 為宗風,樹立 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 之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並融古會今,手擬規章制度,印行 佛光山徒眾手冊 ,將佛教帶往現代化的新裡程。

   
在出家一甲子以上的歲月裡,陸續于世界各地創建二百餘所道場,如西來、南天、南華等寺,分別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佛寺。並創辦十八所美術館、二十六所圖書館、四所出版社、十二所書局、五十餘所中華學校、十六所佛教叢林學院,及智光商工、普門高中、均頭中小學等。此外,先後在美國洛杉磯、中國台灣、澳洲悉尼等創辦西來、佛光、南華及南天(籌辦中)等四所大學。 2006年西來大學正式成為美國大學西區聯盟(WASC)會員,為美國首座由華人創辦並獲得該項榮譽之大學。

    1970
年起,相繼成立育幼院、佛光精舍、慈悲基金會,設立雲水醫院、佛光診所,協助高雄縣政府開辦老人公寓,並與福慧基金會于大陸設立佛光中、小學和佛光醫院數十所,育幼養老,扶弱濟貧。

    1976
年《佛光學報》創刊,翌年成立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 ,編纂《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辭典》。1997年出版《中國佛教白話經典寶藏》、佛光大辭典光盤版,設立 佛光衛視 (現更名為 人間衛視 ),並于台中協辦廣播電台。2000年創辦台灣地區第一份佛教日報《人間福報》,2001年將發行二十餘年的《普門》雜志轉型為《普門學報》論文雙月刊;同時成立 法藏文庫 ,收錄海峽兩岸有關佛學的碩、博士論文及世界各地漢文論文,輯成《中國佛教學術論典》、《中國佛教文化論叢》各一百冊等。

   
大師著作等身,撰有《釋迦牟尼佛傳》、《星雲大師講演集》、《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佛光祈願文》、《迷悟之間》、《當代人心思潮》、《人間佛教系列》、《人間佛教語錄》等,總計近兩千萬言,並被翻譯成英、日、西、葡等十餘種文字,流通世界各地。

   
大師教化宏廣,計有來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餘人,全球信眾則達百萬之多;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倡導 地球人 思想,對 歡喜與融和,同體與共生,尊重與包容,平等與和平,自然與生命,圓滿與自在,公是公非,發心與發展,自覺與行佛 等理念多所發揚。 1991年成立 國際佛光會 ,被推為世界總會會長;于五大洲成立一百七十餘個國家地區協會,成為全球華人最大的社團,實踐 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的理想。創會以來,先後在世界各大名都,如洛杉磯、多倫多、巴黎、悉尼等地召開世界會員大會,每次與會代表都在五千人以上;2003年通過聯合國審查肯定,正式加入 聯合國非政府組織 NGO)。

   
為促進世界和平,大師曾與南傳佛教、藏傳佛教等各領袖交換意見。其德風遠播,一生獲獎無數,舉其犖犖大者如:1995年獲全印度佛教大會頒發的佛寶獎;2000年在第二十一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上,泰國總理乃川先生頒贈 佛教最佳貢獻獎 ,表彰大師對世界佛教的成就;2006年獲香港鳳凰衛視頒贈 安定身心獎 ,以及世界華文作家協會頒 終身成就獎 ,美國共和黨亞裔總部代表布什總統頒贈 傑出成就獎 

    1978
年起,先後榮膺美國東方大學、智利聖多瑪斯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韓國東國大學、泰國瑪古德大學、中國台灣輔仁大學、澳洲葛雷菲斯(Griffith)大學等校之榮譽博士學位。

一大佛寺的西來寺落成之際,除了傳授 萬佛三壇大戒 ,為西方國家第一次傳授三壇大戒外,同時主辦 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六屆大會 ,開啟海峽兩岸佛教界代表同時參加會議之先例,為兩岸佛教界首開平等交流之創舉。

    1998
2月遠至印度菩提伽耶傳授國際三壇大戒及多次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恢復南傳佛教國家失傳千餘年的比丘尼戒法。200411月至澳洲南天寺傳授國際三壇大戒,為澳洲佛教史上首度傳授三壇大戒。大師並積極推動台灣地區佛誕節的設立。

    1998
48日,大師率團從印度恭迎佛牙舍利蒞台安奉;200110月前往美國紐約 9·11事件 地點,為罹難者祝禱;2002年元月與大陸有關方面達成佛指舍利來台協議,以 星雲牽頭,聯合迎請,共同供奉,絕對安全 為原則,後組成 台灣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員會 ,至西安法門寺迎請舍利蒞台供奉三十七日;20037月,大師應邀至廈門南普陀寺參加 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界為降伏 非典 國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大法會 ;同年11月,應邀參加 鑑真大師東渡成功一二五年紀念大會 ;隨後率領佛光山梵唄贊頌團,首度應邀至北京、上海演出;20042月,兩岸佛教界共同組成 中華佛教音樂展演團 ,至台、港地區,以及澳、美、加等地巡回展演;20063月,應邀到享有 千年學府 之譽的湖南長沙岳麓書院,講說 中國文化與五乘佛法 ,是為歷史上第一位到此講學的出家人。同年4月應邀出席于杭州舉辦之首屆 世界佛教論壇 ,並發表主題演說 如何建設和諧社會 ,寫下宗教和平交流新的一頁。

    2004
年應聘擔任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 宗教委員會主任委員,與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道教等領袖,共同出席 和平音樂祈福大會 ,促進宗教交流;11 月,與瑞典諾貝爾文學獎審查人馬悅然教授及漢學家羅多弼教授就 佛教與文學  佛教與世界和平 進行交流座談。

   
大師近年回宜興復興祖庭大覺寺,並捐建揚州鑑真圖書館、接受蘇州寒山寺的贈鐘,期能促進中國統一,帶動世界和平。

   
大師對佛教制度化、現代化、人間化、國際化的發展,可說厥功至偉!

   
台灣佛光山法堂書記室寬容的價值

學會承擔

我們常常祝福別人 吉祥如意  自在吉祥  新春吉祥吉祥 有平安、順心、圓滿的涵義。如何能吉祥呢?《法句經》認為,待人以慈悲,便能獲致吉祥: 一切為天下,建立大慈悲,修仁安眾生,是為最吉祥 

   
多年前,慧龍法師從壽山寺駕了一部 小山富 汽車回佛光山,在崎嶇難行的小路上,一個無照駕駛的農夫正開著鐵牛車迎面而來,慧龍法師無處閃躲,  的一聲,彼此撞個正著。鐵牛車人車無恙,但是 小山富 汽車可慘了,不但車身支離破碎,稀爛一團,裡面坐著的慧龍法師鮮血直流,不省人事,眼看著奄奄一息,命在旦夕。

   
農夫嚇得臉色發青,趕緊與路人將他送至高雄外科醫院,醫師急救後說道: 慧龍法師肋骨、肱骨斷了八根,至少要在醫院裡療養三個月才能恢復。 當我到醫院探望他時,他卻很平靜地跟我說: 師父,千萬不可以怪那個鐵牛車司機,不要要求賠償。這是我的業障,應該自己承擔! 他絲毫沒有一點怨恨。

   
面對龐大的醫藥費,農夫實在欲哭無淚,直向慧龍法師道歉賠不是。在病床上的慧龍法師反倒好言安慰農夫說: 沒有關系,我不會要你賠,這麼多的醫藥費,你就是傾家蕩產也賠不起,你放心,讓我自己來承擔好了。

   
傷愈之後慧龍法師雖然身體裡還有很多銅管、鐵條,但他仍一如常人,行動自如,甚至四處弘法利生。這麼一位厚道的出家人,一心一意慈悲待人,不以自身利益得失、性命為優先,寧願自己吃虧也不把過失加之于人,讓人不能堪受。俗話說: 好心有好報  憨人有憨福 ,我想,往後他必定有大福報,也能諸事吉祥。

  人生如同一門一門的課程,我們必須在課程當中學習認錯,學習吃虧,學習承擔,學習慈悲待人,在一次一次的學習中為人帶來 吉祥 ,從而更加圓滿自己。

千裡還願

心定法師剛接任佛光山寺的住持不久,他告訴我一件事:

   
有一天藥石後,他在大雄寶殿前面一面念佛一面經行。忽然看見一位老太太氣喘籲籲的,從成佛大道跑到大雄寶殿門口想要進去,但是殿堂已經關閉,鐵門深鎖。

   
看她著急的樣子,心定法師就上前去關心。老太太說: 我三年前到這裡來許了一個願。我住在花蓮,平常都是撿破爛的,好不容易有了一千多塊的銅板,我現在要來還願,贈送給佛祖,但是門關起來怎麼得了,我還要趕回去,我是坐火車轉搭汽車,好不容易到了這裡

   
心定法師一聽,趕快找香燈師來開殿門。佛光山很大,工作結束後大眾各自用功辦道,不容易找。費了好大工夫,終于找到香燈師來開殿門,讓老太太拜佛、還願。

   
心定法師跟老太太說: 天色這麼暗了,就不要回去,在山上住一晚吧!

   
老太太說: 我如果住下來,又要繳吃飯的錢、住宿的錢,實在負擔不起!

   
哎呀!你這麼誠心,應該讓常住來招待你。 心定法師帶著老太太到佛光山的朝山會館,為她安排上等客房。

   
第二天早上,老太太要離山時,依依不舍地望著遠處的大佛掉下眼淚,她說: 我這一生從來沒有被人這麼禮遇過。

   
心定法師告訴我這一件事情後,我告訴他: 你真的能當一個住持了,有這樣的愛心,有這樣的人情味,就是住持之道。

   
住持之道如此,待人之道更是,多一些人情味,多一分慈悲,多一些柔軟語,多一點關愛的眼神,人與人之間就能連成一片蔚藍而清澈的天空。

師父心

我常鼓勵大家,我們寧可失去世間上的一切,也不能失去慈悲心。為什麼呢?從我一位徒眾依宏法師身上,可以了解個中意義與道理。

   
依宏法師隨我出家二十多年,是一位老實辦道的修行人。記得過去我在佛光山剛剛開辦大慈育幼院時,十分缺乏人手,天性慈憫的她自願前去照顧小孩。

   
有一年,幾乎有一個月的時間,我沒有看到她出來走動、吃飯,心裡很掛念,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育幼院裡的孩子出水痘,一個接著一個發高燒,臥病在床。眼看蔓延下去不是辦法,為了與大眾隔離,她闢出一個房間給出水痘的病童,自己也和他們一起同住,每天起早貪晚,幫他們煮飯、喂藥、說故事,當他們哭鬧的時候,還得耐心勸導,好言安慰。

   
這件事慢慢地傳揚開了,許多人贊美她慈悲為懷,但也有些人不解地問她: 只不過是一群孩子,長大了也不一定留得住,何必那麼含辛茹苦地對待他們呢?

   
她說: 正因為他們沒有父母照顧,所以才把他們接引到佛門裡來,讓佛教作他們的父母。

   
還有些人看到孩子對她服服帖帖,很奇怪地問她: 你沒有做過父母,怎麼能把孩子管教得這麼好?

   
她不卑不亢地回答: 不一定有孩子的人才可以為人父母,只要是肯施予慈愛的人,都能作天下人的父母。

   
觀覷世間,有的人具足財富,但未必具足道德;有的人擁有土地萬頃,但未必擁有快樂;有的人極具權力,但未必掌握得住自己如萬馬奔騰的心。然而,也有的人深具慈悲心,他們安于每個因緣,歡喜生活,就像這位依宏法師。

   
我想,擁有慈悲心的人,才是最富有,最快樂的人,誠如《法句經》所言: 一切為天下,建立大慈悲,修仁安眾生,是為最吉祥。

花生湯

依空法師的父親張來福老先生是一位中醫師,因為女兒來山出家,所以偶爾也會上山小住。

   
有一年,他來山上掛單在朝山會館,我擔心工作人員是否招待親切,于是問依空: 父親住得習慣嗎?飲食合胃口嗎?

   
依空說她父親因為長年胃疾,三十年來不能進食五谷雜糧,只能喝花生湯,因此這幾天她都親自熬花生湯給父親吃。第二天早齋,剛好侍者端了一碗花生湯給我喝,我突然想起張老先生,趕緊派人把依空找來,要她趁熱送給父親食用。哪知張老先生吃了以後,千言萬謝不絕于耳。

   
幾年以後,依空告訴我:她父親一直到往生前,都還念念不忘我給他的一碗花生湯,而且經常向親友說: 星雲大師對我們佛門親家多麼禮遇,奉為上賓,別人供養的花生湯,他都慈悲省下來送我吃。

   
聽了依空的敘述,我的心中頗有感慨,區區一碗花生湯,就讓張先生對我感激一輩子。其實, 僧情不比俗情濃 ,我不但要求全山徒眾要孝敬每一位同門師兄弟的父母,而且我也把這些佛門親家視為自己的父母,給予安養,以報答他們將兒女送來學佛度眾,我以為這就是人間佛教的孝順之道。

   
佛陀在《父母恩重難報經》中提到父母恩德形容: 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父母之恩,昊天罔極,怎能不報?不只佛門,孝養父母是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

人蛇共處

有人認為佛光山很大,常常抓到毒蛇就拿到佛光山來放生,不僅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也曲解了放生的真正意義。

   
這當中發生過一件趣事:一天清晨,心定法師做完早課,回到寮房準備換長衫。一打開衣櫥,咦!角落裡怎麼多了一堆東西?打開電燈定睛一看,原來是一條粗大的蟒蛇正盤在那裡,昂首睜眼,吐著紅信。他趕緊關起來,不敢驚動它。但是他還是得開衣櫥拿東西,于是笑嘻嘻地和這位不速之客商量: 你是不是喜歡這裡呢?如果你想要住在這裡,我很歡迎,但是我們必須遵守共住規約,那就是大家互不侵犯,好嗎? 蟒蛇似乎聽懂了他的意思,溫婉地把頭低下。

   
此後每次回到房間看到蟒蛇,心定法師總是不忘和它打招呼,它也頷首作禮,大家相安無事地共處了一個多月。

   
有一天,當心定法師打開衣櫥時,蟒蛇杳無蹤影,但見一堆蛇皮留在那裡作為紀念。此後,心定法師與人談起此事,總是津津樂道地說: 連蛇都聽我的話,人怎麼會不聽話呢?

   
心定法師能與蟒蛇一起相處,沒有受到傷害,可見人與畜生都有一種和平的願望,所以佛教有言: 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因為一個慈悲的心腸,要蟒蛇也為之感動,彼此互不侵犯,相安無事,足見慈悲的力量不可思議。

   
在動物裡面,鴿子擁有和平的象征,蛇是有毒的代表;人也是一樣,有和平的性格,有鬥爭的性格,有喜舍的人,有貪欲的人。我常說,這世間的本來,便是一半一半的世界。好的一半壞的一半,善的一半惡的一半,黑的一半白的一半,佛擁有了一半的世界,魔也擁有一半的世界,但重點在于不陷入二元對立的困境中,而是轉魔為佛、轉迷為悟、轉邪為正、轉惡為善,將我們所擁有的好的一半,去改變那壞的一半;用善的一半,去感染那個惡的一半!

醜女投河

有一個女孩子神情悲傷地站在江邊,一會兒就跳下河裡。投河自盡的女孩剛好被一個路過的老和尚救了起來。

   
老和尚把她帶到寺院裡面開導她: 小姑娘,上天給予我們人有兩個生命,一個是自私的生命,只想到自己,我要有錢,我要有愛情,我要很順利,我要富貴榮華,凡事只是自私地想到自己。你剛才投水,很好,把那個自私的生命結束了,現在,你活的是第二個生命,這個生命,是大慈大悲的,起心動念,都是為別人設想的,我要給父母快樂,我要兄弟姐妹歡喜,我要為親戚朋友、社會大眾服務,那個為別人設想的第二個生命,我已把她救回來了,現在我把她交給你。

   
這個女孩因為長得醜陋被人恥笑,心情痛苦地投河自盡,在聽了老和尚的話回家後,不管別人如何地看不起,她都能忍耐,而且一改自己的思想言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她到寺廟做義工,掃灑道場,讓大眾有個潔淨的共修場地;她也到老人院、幼兒園,為老人和兒童服務。幾年過去了,她的善行美名傳播到各個鄉裡,受到大家的尊敬和贊嘆,由于大家的贊嘆,她心情也開朗起來,由于心情快樂相貌也在慢慢地改變,變得清秀美麗了,後來就嫁給村莊一個有為的青年,擁有幸福美滿的姻緣。

   
一個眼裡只有自己的人,即使貌如西施,恐怕眾人也視為蛇蠍,不願親近。故事中的醜女由于行善而改變容貌,其實這未必是神話,因為相由心生,世間上的人用整容去挽留逝去的青春,用金錢去雕塑完美的身材,這些方法畢竟有限。最好的整容師就是諸佛菩薩,《普門品》說,只要有人稱念菩薩的名,必生端正有相,而且得到眾人愛敬;什麼是最好的化妝品,當然就是修學佛法,因為無瞋的面容最美麗,慈悲的相貌最能得到大眾的喜愛。

   
四十歲之前的臉是父母給我們的,四十歲以後的這張臉,生的是羅剎醜陋的相貌,還是菩薩慈眉善目的臉,端看我們個人的修為!

禪師的眼淚

日本空也上人外出弘法時,獨自經過一條山路,突然竄出兇狠的強盜,拿刀向他要過路費。空也上人看了之後,不覺掉下眼淚,強盜們一看哈哈大笑:

   
嘿!這麼一個貪生怕死的出家人。

   
我是想到你們,年輕力壯不為社會做有意義的事,卻成群結黨去打家劫舍,眼看將來就要墮入地獄去受苦,我替你們著急才流下眼淚。

   
我只不過跟你要兩個錢,怎麼就會墮地獄,有那麼嚴重嗎?

   
你們不務正業,在這裡搶劫、為非作歹、做壞事,現在舞著大刀很神氣,將來受地獄的苦報刀山油鍋,那個時候你們就可憐啦!

   
強盜們聽到空也上人這麼說,為他的慈悲深受感動。其中一人說:

   
我們不搶錢那我們怎麼樣子生活呢?

   
空也上人說: 年輕人賺錢方法很多,你可以用勞力去賺錢,你有技術你可以用技術去賺錢,你有智慧你也可以用智慧去賺錢,只要你肯播種,種子在田地裡面都會生長,都會開花結果的。你不用勞力獲取、不用智慧獲取、不用技術去獲取財富,那個財富你即使搶劫得到,也不能享有它。搶劫,是違背因果法則的。

   
強盜們于是拋棄貪妄瞋恨的心,後來成為空也上人的弟子。

   
禪師慈悲的眼淚令一群強盜轉變成善良的百姓,從此放下屠刀,自力更生。無論如何強暴鬥狠的土匪強盜,在慈悲之前也會被感化,慈悲的力量,真是無堅不摧、無難不克。慈悲愛心,就像一盞明燈,可以讓迷途的人找到回家的路。

廣植淨蓮

話說四五十年前,在大陸時,寺院裡我認識了一位悅西法師。他以念佛為修持法門,表示歡喜西方極樂世界。他是中年出家,我知道他一段出家前的故事。

   
出家前的悅西法師,俗姓王,是個信佛虔誠的居士,在寺院中打掃、挑水、砍柴,做種種事務,人勤勞又發心,因此得到全寺住眾的尊敬。

   
在寺廟裡住了一段時間後,發現他經常在用過早齋後,行蹟神秘地外出,每當別人問起去處,他總是輕描淡寫地答說: 去辦點雜事。 王居士如此密不告人的舉止,引起了一位住眾的好奇。有一天,這個人就尾隨著王居士,才發現他走進一家妓院。

   
跟蹤王居士的人,氣呼呼地回到寺中,把親眼所見之事,稟告住持和尚,全寺人眾,一致要求住持一定要驅逐他,要他遷單(即離開寺院)。等王居士回到寺裡,知道大眾已知曉他每日的行蹤,他沒有求情,也沒有辯解,只是要求臨走前見住持和尚一面。

   
王居士向住持說: 我個人被驅逐離寺不要緊,但是如果影響寺院的清譽,這個罪過,我就擔待不起,請和尚慈悲,隨我前往一趟。 當王居士提出這個請求,全寺嘩然,都一再勸阻住持和尚不可聽信他的狡詐之詞。王居士又說: 親眼所見,親耳所聽,未必是真理的實相。 住持平時十分欣賞他的為人,對王居士到妓院之事,心有疑慮,于是答應他,明天早上隨他前往。

   
第二天早上,住持和尚以及全寺的住眾,跟著王居士來到妓院的門口。當他們踏入門檻裡,兩排穿著海青的女眾,依序排列著,臉上看不到化妝品,聽不到鶯鶯燕燕的聲音。當王居士引磬一落,她們合掌禮拜後,隨著木魚的節奏,開始念佛。南無阿彌陀佛,並沒有放棄這塊情欲的泥沼,但是在她們的臉上,綻放著青色青光、黃色黃光、白色白光,一朵朵光無瑕穢的蓮花。

   
慈悲在哪裡?救濟眾生身體上的飢寒,不過是初級的慈悲,真正的慈悲,是對每一個眾生恭敬,沒有淨穢好惡的分別。菩薩為度眾生,願常處穢土,遍灑悲情甘露,如同悅西法師的前身王居士,身入青樓妓院,用念佛聲,使她們卸盡鉛華,廣植內心的淨蓮。

慈悲救人

六十餘歲的單身老人沈政豪,隨著觀光團至澳洲遊覽,不料心髒病發,客死異鄉,無人處理後事。旅居澳洲的佛光會會員陳有德居士得知此事,基于同胞之愛,主動出面協助,將沈老先生的遺體收殮入棺,並且邀集佛光會會員一同前往助念佛號。陳居士好不容易聯絡到沈老先生在台灣唯一的女兒,無奈她從小就送給別人做童養媳,經濟狀況不佳,能趕來澳洲奔喪已經很勉強,哪裡有餘力讓父親落葉歸根?陳居士十分同情,便承諾負擔沈老先生一切身後事宜,並且將靈骨送回台灣。

   
為了支付大筆的喪葬及運送費用,陳居士與殯儀館達成協議,將為館方服務數月來代償負債,又陳情航空公司,要求酌情減價。如此一縷在異鄉漂泊的魂魄,才得以安息故裡。然而陳居士卻因此丟失了原本的職業。

   
朋友們問他: 你與沈政豪非親非故,值得這樣做嗎? 陳居士一笑置之: 我的信仰告訴我: 人,什麼都可以沒有,但不能沒有慈悲。 從這件事情裡,我感到自己提升了生命的意義,完成了宗教的實踐。

   
一個月後,他找到另一份工作,重新開拓自己的事業。

   
助人為快樂之本 ,給人慈悲,幫助他人,自己不但不會少什麼,反能得到歡喜、得到快樂。有的人常常只妄想金錢、名位,看不到這個世間上,處處都有比金錢更為重要的歡喜、快樂為什麼我們不想擁有呢?

學會惜福

雪峰禪師和同伴三人出外傳道。一天黃昏裡,他們走在河邊,眼看著天色慢慢地暗下來,彼此商討著今晚要到哪裡投宿。其中一個人發現前方有炊煙升起,料想上遊必定有住家,于是三個人沿著河岸往前走。忽然水面上漂來一片青青的菜葉,雪峰禪師一看,心中不悅,向同伴表示,不願意到那戶人家投宿。因為他不惜福愛物,這種人大膽粗心,微妙的佛法是流不進他的心田,不值得我們去度化。

   
正當禪師們彼此議論紛紛,一個滿頭大汗的居士,快步奔來,向他們說: 三位師父,你們有沒有看見河面漂流的菜葉子? 雪峰禪師說: 你問這片菜葉做什麼呢? 居士回答: 因為我在洗菜的時候,一不小心一片菜葉滑落,我沿著河邊,追著菜葉。 雪峰禪師感動他對一片菜葉都這麼珍愛寶貴,于是歡喜地前往投宿,並且為這戶人家講說禪心妙義。

   
一片菜葉值幾何?凡夫的心用幾個銅錢去計量,聖賢的心則以無盡的因緣去愛惜。人的 福分 ,像銀行的存款,即使家財萬貫,任意揮霍,終究散盡敗落。一生的困乏亨通,點點滴滴都是有因有緣的,當怨尤果報時,應當思惟,昨日種下的因緣。

   
惜福是愛惜我們開墾的福田,不被貪瞋癡三惡牛踐踏禾苗,結緣則是為我們聚合春風雨露的資糧,使我們的心田開花結果。愛惜自己的福報,就是珍惜自己的現在;廣結人間的善緣,就是豐富自己的未來。

棒球場上

目前在台灣體育風氣很盛行,尤其是棒球運動,從少棒、青少棒、成棒,到職棒,喜愛棒球的人越來越多。

   
過去曾有一個棒球場上的笑話:有些群眾觀看球賽時,每當投手投了四壞球,立刻表示不滿,齊喊: 換投手!換投手! 捕手漏接時,又是一陣大叫: 換捕手!換捕手! 打擊手被三振出局時,還是傳來: 換打擊手!換打擊手!

   
整場都在鼓噪、反對,終于有一個觀眾忍不住了,他站起來大聲喊: 換觀眾!換觀眾!

   
換投手、捕手其實該換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

   
常人往往看到別人的 不好 ,可是自己又何曾好過呢?

   
曾子說: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何不把心眼朝向自己,每天晚上,空出一個時間,靜心地看看自己 像不像個人 

   
思考一下:我今天有愧疚人家嗎?有貪圖享受嗎?有說出不當的話語嗎?有認真工作嗎?責備人的時候,想想自己好不好、有沒有犯過;寬恕自己,為自己說理由的時候,也以同等的慈心對待他人,所謂 寬以待人,嚴于律己 ,才是正確的觀念。

   
否則一味換掉別人,終有一天會發現,你的心再也 容不下一粒沙石 了!

如何對待你的仇敵

彌蘭王問那先比丘說: 你們出家人常說怨親平等、愛我們的仇敵,這個太難做到了。既然是我的仇人、敵人,怎能愛他呢?這個論調,簡直不合乎人情,不合乎事實。 那先比丘說: 大王,做得到的。比方說,這個手上長了一個爛瘡,流膿、流血、有臭味,我會如何處理呢?會把我的手砍斷嗎?不會的,我會細心地清洗、敷藥,因為這是我的手,它與我有關系。面對自己的仇敵,也應如是觀想:他曾與我有過來往,以後與我還是有因緣的,既然與我有關,又何必要仇恨他?舍棄他呢?王啊,這個問題的重點,就在于我們能不能包容罷了!

   
過去,佛光山常有人對我說:

   
大師!我想要出家,有什麼條件?

   
要出家只有一個條件,只要經過考試,及格就可以出家。

   
什麼條件?

   
佛光山是誰的?

   
是你的。

   
那你不及格。

   
為什麼?

   
如果佛光山是我的,那麼佛光山再怎樣好,你也許一個不滿意,就喊著要離開,桃源雖好,終非久戀之鄉!

   
正確的答案應該是, 佛光山是我的 ,因為 金角落,銀角落,不及自家窮角落。 是我的,它就很可愛、很美好;不是我的,就一切隨緣了。

   
相信自己能愛 我的仇敵 ,這並非空談,也非不可能的事;學習將愛擴大,將愛升華,由愛我的親人開始,再愛我的朋友,愛我的同事,愛眾生,愛我的仇敵。慢慢地擴大,慢慢地升華,那麼愛我的仇敵,不會是件難事。

化幹戈為玉帛

在屏東縣東港有一個蔡姓人家,大女兒高中一畢業,懷著滿腔為教熱忱,不顧雙親反對,毅然隨我出家,法名滿維,接著二女兒也起而效仿,承擔如來家業,法名覺寬。記得當年她父親有如驚濤駭浪般地憤怒,揚言將訴諸法律,並且不惜與我對簿公堂,好要回他一手養大的孩子。雖然後來因為兩位女兒意志堅定,蔡先生的態度漸行軟化,卻也在心底築起一道堅牆,排拒佛光山,甚至對我有了難解的心結。尤其在孟樺上山服務後,他更是傷心透頂,萬念俱灰。

   
一九九三年,孟樺的奶奶往生,蔡先生無意中提及: 如果大師能來家裡一趟就好了!哇!不可思議!父親居然希望那位影響女兒出家的 星雲大師 光臨寒舍。 女兒聽了真是歡喜萬分,然而又想到我經常在外弘法,行蹤不定,況且家裡根本談不上對佛教有所貢獻,恐怕很難會有這樣的福德因緣。

   
我知道這件事以後,特別錯開行程,在百忙之中趕抵東港小鎮,為她奶奶主持告別式。孟樺說她永遠忘不了大師踏入家門的那一刻,見到父親眼底的淚光;最令她震撼的是,她父親居然跪著供養我。我告訴蔡先生: 我們是自己人,不可以見外,否則我要生氣了。

   
四年來,桎梏蔡先生的那一道心牆,頓時瓦解冰消,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赤誠的真心、感激。後來,蔡先生不但帶領親戚三十七人上山皈依,更積極地擔任一九九五年東港佛光會會長一職。她問父親: 是什麼力量使您突然信奉佛教,皈依三寶? 他回答道: 大師雖然是一位出家僧,但他的人情,是我們全家族一輩子也還不了的。

滿人所願、給人歡喜,或許在我們認為只是盡一點綿薄之力,然而在對方來說卻是萬分的歡喜與溫暖。不吝我們的一個小動作,則人間處處盡是溫情!

和愛島

佛光山不二門前有一個放生池,池子的中間有一座小島,小島上供奉了一尊觀世音菩薩,也立了一塊碑,碑上寫了 和愛島 三個字,有和平慈愛的意思。

   
觀音放生池是紀念高雄一位老太太,人稱 愛姑 的優婆夷 微和 。她不但生前熱心贊助放生池的工程,臨終時將全部遺產三萬元悉數捐出,作為興建放生池之用。為了感謝她,就將小島取名 和愛島 ,作為紀念。

   
和愛 二字很有意思,但是我常常掛念,大家來到放生池,只看到池裡的魚,甚至看到觀音菩薩聖像,卻沒有看到 和愛 ,不能把 和愛 烙印在心坎裡,實在是很遺憾。

   
所謂 以和為貴 ,一個家庭能和,則子孫萬事順遂;一個社會能和,則生活美好富足;一個公司能和,則事業一帆風順;整個世界能和,則人民安居樂業。

   
有了和,還要有愛,才能過一個有情有義的人間生活。但是  ,要愛得合法、愛得得體,愛有染污的、有清淨的,所以,佛教主張要用智能來領導感情,用慈悲來升華感情,讓愛不自私、不佔有、不盲目,將愛擴及到人群裡,成為服務奉獻的發心。

   
《法句經》說: 一切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眾生,是為最吉祥。和愛 是慈悲的表現,心心念念都是先為別人著想,行事以人我融洽和諧為考量。它能帶給人間無限的暖意,帶給人類無限的啟發,希望大家都可以成為和愛之人,共同擁抱生命的和平慈愛。

愛的奉獻

人情淡薄的現代社會,衍生出很多人的防衛心理,冷淡的表情,還有冷眼旁觀的心態與行為。然而,人事的和諧卻是生存于世一個重要的因素,以佛教的立場來說,人與人之間互有因緣關系,唯有良性的互動,才能共創和諧的人生和社會。

   
有一個故事值得大家借鑑:有一戶人家,家裡失火,屋頂上冒著濃濃的黑煙,一個年僅兩三歲的小女孩嚇得在窗邊哭喊。鄰居張太太,平時從不跟人打交道,卻在火勢兇猛的時候,奮不顧身地衝進屋裡搶救小女孩。她救了小女孩一命,也造成自己全身嚴重灼傷,甚至跌斷了腿。

   
大火讓這戶人家全都命喪火場,只留下了小女孩一個人,人人不勝唏噓,卻也冷然以待。張太太看到這種情況,不忍小女孩的遭遇,決定收養她,更是愛之如命,細心呵護。

   
張太太的行為引起鄰居的議論: 奇怪!過去張太太從來不和我們往來,感覺上是個冷淡無情的女人,想不到她不但救人,還全力照顧別人的孩子,實在是偉大啊!

   
張太太耳聞鄰居們的議論,就說: 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啊!是我自己不慎灼傷、跌斷腿,經過這麼艱難困苦獲得的女孩,我怎麼能不好好愛護她呢?

   
有些人的愛建立在貪心貪念上,因為貪而愛著不舍;有些人的愛則由付出奉獻而來,因為付出而更珍惜彼此的愛。以愛為基礎,才能人我一如,相互幫助、關懷。佛教講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孟子也說: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讓愛擴大,由個人的私愛,擴大到愛人、愛社會、愛國家、愛世界、愛人間一旦愛升華,我們的生命也能因之燦爛如霞。

明惠趕鹿

有一天,一頭迷路的鹿跑進高山寺境內,明惠上人看了連忙說道: 哪裡來了一頭鹿,快把它趕出去! 他不但召喚弟子們驅除,自己也拿起拐杖趕鹿。

   
弟子們都感到大惑不解,心想:平時慈悲親切的上人,連一只螻蟻尚且護念,為什麼今天會這樣嚴厲地鞭杖趕鹿呢?門徒不禁議論紛紛。

   
明惠上人耳聞此事後,便向弟子說道: 我是為了不讓鹿習慣人,所以才趕它出去,如果鹿習慣了和人相處,就一定會時常跑到有人的地方,這麼一來,就會對人失去警戒心,因此喪失生命。你們只看到我鞭策迷鹿,卻看不到我的慈悲。

   
這位有 月亮詩人 美稱的日本僧人,其一番護鹿悲情教人欽仰。可惜的是,一般人只看到揮杖鞭策的外相,見不著無相的慈悲。

   
禪門中師資相授,其中的唇槍舌劍,針鋒對峙,都是老婆心切,乃至棒喝拳打,寂默相對,無一不是殷勤護念。歷代的法器大匠,在無情無理中,冶鍊自性,那一喝人我消,一喝狂心歇,一啄開道眼,一默轉乾坤。禪門的大慈大悲,並非外相能夠論定,只有以心照心,才能領會。

   
換個層面看,現代社會也能見得禪門的慈悲:老師對學生課業及品行的嚴格教導,父母對孩子行為交友的嚴厲教育,上司對屬下工作職務的嚴峻督促,甚至人生路上不時出現的逆境、挫折,凡此種種都是一種慈悲的要求,是為了讓我們增上、進步。如果任何事都能視得 無相慈悲 ,相信我們的生命將愈來愈成熟、愈來愈圓融。

長壽的沙彌

社會上常有人對自己的前途迷茫,對命運沒有把握,而求助看相算命。其實命運操之在我,一念善心,能消除罪業;一念慈悲,能增加功德,只要積極行善就能改變我們的命運、前途,《雜寶藏經》有一則 沙彌救蟻子 的故事,即在闡明這個道理。

   
有一個小沙彌從小離開父母跟隨師父出家學道。沙彌的師父是一位證道的阿羅漢,當他知道十二歲大的徒弟只剩下七天的壽命,又不忍當面說破,于是就告訴他: 小沙彌!你好久不曾回去探望父母,現在給你一星期的假期,回去和父母相聚。

   
不明就裡的小沙彌,聽師父這麼說,隨即開心地背起衣單回去了。一星期後,師父想到年紀輕輕的徒弟就此離開了人間,心頭不由得一片黯然,正在為徒弟默默祝禱時,小沙彌竟活蹦亂跳地從外面回來,氣色紅潤,健康得很。

   
師父十分納悶,問他: 你的父母都好嗎?

   
父母過得很好,我回去一直陪侍在他們身邊。

   
師父怎麼也想不通,經過一再追問下,終于明白整個事情的真相。原來小沙彌在回家途中,在池塘邊看到一群螞蟻困在水中,就快被淹死了,小沙彌趕緊脫下袈裟,盛土堰水,耐心地把螞蟻一一救到高燥處,使螞蟻得以存活。

   
由于這一念慈悲,小沙彌不但救活了無數的眾生,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因此命運是可以自己改變的,《因果十來偈》說: 長壽從慈悲中來,短命從殺生中來。 命運並非定型的,而是隨著我們的行為不斷在改變,是富是貧,是長壽是短命,但看我們的心念善惡與行為造作。

   
有些人以把玩昆蟲為樂,殊不知如此的行徑不但糟蹋小生命,也糟蹋自己未來的寶貴生命。我們往往輕忽一個行為,甚至一個念頭的力量,然而一個人的人格品性、價值觀,乃至未來生命的發展,就在這些小小的心念、行為當中漸漸形成,怎好不多加注意呢?

誤教的惡果

過去有個年輕人手腳不幹淨,犯了搶劫的罪行,終于自食惡果落入法網,被判處死刑。在執行前法官問他: 你還有什麼遺言嗎? 年輕人說: 我希望能見到我母親最後一面。 法官心想,這是人之常情,因此應允年輕人的要求。執行前,年輕人的母親匆匆趕來,看到將被執行死刑的兒子,不禁悲從中來,內心早已肝腸寸斷。

   
年輕人對淚流滿面的母親說: 母親!在臨死前,我想請求您一件事。

   
無論你有什麼願望,我都答應! 母親慈愛地回答。

   
我從小由您哺乳長大,孩兒希望臨死之前能夠再吸一口您的奶。 年輕人懇求著。

   
見到兒子如是期盼,母親不假思索地立時將衣掀起讓兒子吸吮。兒子吸著吸著,竟使力地將母親的奶頭咬斷,並大聲說: 我今天之所以落此下場,都是母親您造成的。想當初我讀小學時,愚昧無知偷了同學的鉛筆、紙張,您不但不阻止,還稱贊我能幹;在路上摘一朵花、採一個水果回家,你又說我很有用;後來,常常為得到您的贊美,就順手牽羊把別人的東西拿回家,您卻幫我隱藏。今天之所以遭到處刑的下場,全怪您沒有好好教導我是非觀念。

   
《顏氏家訓·教子篇》有道: 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從小的教養是孩子人格發展的開端;父母教育子女不能只是提供肥馬輕裘的物質生活,思想的潤澤更是要緊。

   
慈母有敗子 ,過分溺愛,容易養成子女驕慢放縱的習性,分不清是非善惡的能力,反而誤了子女一生。所以,身為父母要能懂得 君子愛人以德 ,以有智能的慈悲、道德觀念教導子女,最重要的是父母以身作則的教示,才是正確的教養之道。

退一步海闊天空

平時我們受到委屈、傷害與誤會,是急于反擊、解釋,忙著討回公道、爭一口氣,還是不與人計較,付之一笑?

   
宋代的石曼卿學士,有一次出遊報寧寺,侍從不小心使馬受到驚嚇,坐在馬背上的石曼卿因此摔了下來。隨從大罵侍從粗心大意,石曼卿卻溫和地握著馬鞭,對隨從說: 好在我是  學士,如果是  學士,豈不要摔破了?

   
還有一次,有個人上門爭論,硬是說石曼卿的牛是自己家中走失的。石曼卿說: 既然是你家走失的牛,你就牽回去好了。 後來,這個人發現錯了,把牛還回來,並再三致歉。石曼卿安慰: 人難免有誤會的時候,過去就算了,請不必介意。

   
弘一大師說: 以穹隆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 石曼卿寬宏大量,不與人計較對錯,他心存慈悲,心能容人,不但化解他人的難處,也為彼此留一點轉身退步的空間。

   
面對委屈、傷害、誤會,是瑣屑較量、爭到底,還是以寬厚、慈悲對待,全在一念間。這一念決定了我們結下的緣是善是惡,也能察知一個人的品德與修養。王陽明說: 種德者必養其心 ,在日常處事、與人相處間,觀心、練心、修心,才不辜負每一段因緣,更能增長自身的福德智能,因此《堅意經》有言: 慈心正意,罪滅福生;邪不入正,萬惡消爛。 一念慈悲,惡消善長,自然所遇所見都是好因好緣好人,心境也能自在安詳,生活更是悠閒快意。

洗心革面

五胡十六國時代,殺人魔王的後趙明帝石勒,及後趙武帝石虎興兵作亂,一時禍亂連連、生靈塗炭。佛圖澄大師為了救度眾生,千裡迢迢從西域到石勒、石虎的營帳,希望能教化這叔姪倆。

   
你們要發發慈悲心,為天下的生靈著想,不要再濫殺無辜了。 佛圖澄大師義正辭嚴地勸諫。石勒、石虎狡猾地說: 你要我們發慈悲心,我們倒要看看出家人的心地究竟如何慈悲? 佛圖澄大師即刻拿起侍兵身上的利刃,把自己的胸膛剖開,挖出一顆血紅的心: 你們看,我的心慈不慈悲?

   
接著,佛圖澄大師對著身旁的一盆清水念念有詞,說也奇怪,那盆平靜無痕的清水突然長出一朵潔白的蓮花,頓時馨香盈室,佛圖澄大師面不改色地把 噗!噗! 跳動的心拿給石勒、石虎: 我的心就像這朵淨蓮一樣的高潔無染!

   
石勒、石虎雖然兇殘,看到一位出家人毫不畏懼地挖出自己的心,不覺大驚失色,不得不感動禮拜佛圖澄大師為依止師父,從此對大師的話言聽計從,不再濫殺無辜。

   
佛圖澄大師懾服了石勒、石虎叔姪,使其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也使無數的老百姓免去兵燹之難。制定《僧尼規範》的 彌天釋道安 也是佛圖澄大師的弟子,道安大師承師父志願弘法利生,光大佛教。

   
這些不僅是佛圖澄大師的神通力所致,他的道德修養,慈悲智能,讓佛法大興于華北。無論是石勒、石虎的勇于悔過,道安大師對佛教的貢獻,還是佛圖澄大師的慈悲修養,都是我們修學佛法,做人處事的好榜樣。

穿針看病

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難陀尊者常被形容為 相如秋滿月,眼似淨蓮華 ,其身相的莊嚴美好可想而知,但是,他也不是唯一的一位。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也是相貌端正的美男子,同為王族後裔,是佛陀的堂弟。阿那律道心堅固,雖然美色當前,也能坐懷不亂。

   
但有一回,佛陀聚眾說法,阿那律感到疲倦,竟然打起瞌睡來。佛陀呵斥: 咄咄汝好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阿那律驚醒過來,內心很慚愧,發願盡形壽不再睡眠。為謹守誓願,阿那律再怎麼疲倦都不闔眼,即使佛陀鼓勵勸勉他休息,他也不肯。時日一久,雙眼漸漸地失明了。

   
在團體生活裡,最令阿那律感到困擾的就是託缽乞食和縫衣。因為看不見,穿針引線倍感困難。佛陀得知後,走到阿那律身邊,告訴他: 我來幫你穿針縫衣吧! 阿那律生病的時候,佛陀也說: 阿那律,我來倒一杯水給你,我喂你吃藥吧。 阿那律總是感激地說不出話來。後來,佛陀教導他修行 金剛照明三昧 ,最後獲證天眼通。

   
阿那律尊者一心秉持佛陀教誡,發願精進辦道,即使失明也不改其意,而成就無上正覺的佛陀,不只高高在上受人尊敬禮拜,認為自己是眾生中的一個,對眾生深具慈悲心、服務心。佛陀教誨弟子,在佛田、聖人田、僧田、和尚田、阇黎田、父田、母田、病田等八福田中, 看病福田 為第一功德,並躬行實踐,為後世弟子留下榜樣。

   
想起我動手術期間住院,護理小姐在我身邊講: 我來幫你忙  我替你翻個身  我倒杯水給你 ,聲音美麗動聽,世間無比。這讓我聯想到,對于一位苦難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善知識的幫助和安慰,所謂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一句鼓舞人心的好話,有時候比黃金萬兩還要寶貴!

   
觀看今日的社會,苦難太多,需要我們共同發起 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 的三好運動,學習佛陀為人群服務,以愛語鼓勵眾生,以大乘菩薩道的精進與慈悲心,饒益世間有情。

缺嘴小雞

小時候,我很歡喜小動物,對它們更是特別愛護。

   
有一次,我用家人給我的壓歲錢買了兩只剛孵化的小雞,一只黑一只白,甚是可愛。哪裡知道,其中一只小雞到處亂跑,遇到下雨天,羽毛都被淋濕了。當時自己年紀小,不懂事,心想灶裡的灰燼還有些熱度,想借著熱氣把它的羽毛烘幹,于是設法把小雞引到灶前,沒想到小雞因為驚慌過度而誤入灶中。我也不管火會不會燙傷手,即刻把它從火堆裡面搶救出來。

   
被救出的小雞,全身羽毛被燒光,腳爪被燒焦,只留下上喙。我每天耐心地用杯子裝滿谷類,一口一口喂食,並且經常以愛語安慰它。一年多後,這只小雞慢慢長大,雖然體重不足,羽毛長得也不完全,但是竟然也能下蛋。親友們都感到不可思議,紛紛問我如何養活它。

   
當時雖然年紀小,但是經歷這樣一件事情,對我一生的影響卻是深厚的。我不僅不傷害動物,而且愛護它們、保護它們,處處為它們設想。然而,看到許多小孩不懂得愛護生命,隨意玩弄小魚、小蝦、小鳥,直至慘死方肯罷休,實在教人心寒,殊不知今日小小的惡行,往往是日後犯罪的因子,或殺、或搶,無惡不作,哪裡還會愛家人、愛社會、愛國家呢?

   
在《菩薩睒子經》中提到,睒子菩薩 履地常恐地痛 ,菩薩在行進間亦唯恐踩傷眾生,這樣的慈悲心值得現代人思省,對于小動物也好,對待他人,對待時光,對待事事物物,乃至對待自己的生命也好,能否主動付出一點體諒和關愛,讓彼此都能夠活得喜悅,活得有意義?

送月亮

日本高僧良寬禪師形蹟落拓自在,以草庵為居,盡管物質清貧如洗,仍是悠悠自適,樂以忘憂。

   
一個中秋節的晚上,良寬禪師外出經行。這個時候小偷潛入草庵行竊,躡手躡腳地進門一看,裡頭竟空無一物,小偷呼了口氣,自認倒霉,只得空手而歸。才出門,就碰上經行回寮的良寬禪師。禪師看在眼裡,明白小偷的來意,于是笑了笑,又看他衣服單薄,恐怕著涼,于是把身上的袈裟卸了下來,溫和地說: 我這裡沒什麼東西給你,這件衣服,你拿去吧! 小偷急急接下衣服,慌忙失措地拔腿就跑。良寬禪師轉身看了看小偷的背影,又凝視著掛在半空皎潔可愛的月亮,自言自語著: 可惜,我不能把這光明美麗的月亮送給他!

   
又一回,良寬禪師被附近一個僧人痛打一頓。在回去的路上,突然下起大雨,良寬禪師趕緊躲到屋簷下避雨。望著雨,他竟然忘記自己受打的事,反而擔心著: 那個和尚,好像沒有帶雨傘。

   
為別人著想,自己是其次,良寬禪師慈悲的胸懷,不只是修道者應當發願效法的,也是身而為人應該學習的。試想,生存于世,看到的都是人人自危,人人惦記著自己的好壞得失利益,不顧及他人的安危和感受,不管山河大地是茂盛是枯萎,不念其他生物的生死恐懼,面對一道道冰牆與一波波天災人禍,該怎麼生活呢?

   
佛教慈悲的思想,正好提供給我們一個方向。因為心存慈悲,能夠轉惡為善,能夠推倒人與人之間的高牆。

   
諸佛菩薩心心念念都是 履地常恐地痛  以仁為三界上寶,寧殞軀命,不去仁道  慈悲喜舍心,日夜常修習 ,不僅以此利他自修,也以此教導我們,對人待物常存慈悲,才是修行的重點,做人的根本。

救媳婦

台北有一位醫生,受邀到英國倫敦參加一個醫學會議,他買好了機票,要先到香港轉機,航空公司都給他排好了機位,結果時間到了卻沒有去搭飛機,在桃園機場等著送行的朋友覺得奇怪,打電話也查不到人,為什麼呢?

   
原來他在赴飛機場的路上遇到一起車禍,一位少女受傷流血不止,情況危急,他善心一動,也顧不得趕飛機了,立刻下車對那位少女施救,又親自把少女送到醫院做縫合手術,這一耽擱,飛機當然趕不上了,只好重新安排,等他抵達倫敦的時候,那個醫學會議已經進行了一半。

   
開完會,他垂頭喪氣地回到台灣,他兒子卻帶著那個少女在飛機場接他,跟他說: 爸爸,謝謝您挽救了我們的婚姻。

   
原來那個少女就是他兒子的女朋友,他兒子追求了一年多,女方父親一直不同意,說什麼都不準女兒嫁給醫生的兒子,因為女兒的媽媽是被一個庸醫醫死的,所以恨透了醫生。想不到女兒出了車禍,生死一瞬間,卻又被醫生救活過來,僥幸沒有成為殘廢,而這個醫生恩人,偏偏又是女兒男友的父親,這一來,他就不好意思反對下去,終于成全了這一對小兒女的婚姻。這位醫生知道這一番前因後果以後,不覺嘆息: 我當初只想到要把那個受傷的少女救活,沒想到反而救了自己的媳婦,真是老天有眼!

   
倘若心懷成見,就將錯失一段良緣。世間的因緣很美妙,一旦放下成見,時時心懷慈悲,熱心助人,讓溫馨飄香人間,原來未成的姻緣,便能開花結果,讓有情人終成眷屬。

割肉喂鷹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時,曾為薩波達國王,平日廣行布施,愛護百姓,體察民情,慈惠德被十方,受到天龍鬼神的贊嘆。帝釋天為此十分恐慌,生怕薩波達國王奪了自己的地位,于是對守護天將說: 你化作一只鴿子,我變成老鷹,去試探他是否真是一位如實修行的菩薩行者。

   
于是,化作老鷹的帝釋天兇猛地追著鴿子,鴿子一路驚慌飛到國王座前,隨即鑽進國王足下,氣喘籲籲地哀求國王保護它。這時緊追在後的老鷹也飛到國王座前,並說: 我已經餓了好幾天,請把鴿子還給我。

   
我已經答應要保護這只鴿子,也請你饒了它吧。

   
放了它?那我豈不餓死?

   
我可以用我的肉布施給你。

   
好,拿秤子來稱,可要和鴿子一樣重。

   
國王毫不猶豫拿起利刃,將自己的肉一塊一塊割下來,奇怪的是,身上的肉都要割盡了,但都比不上鴿子的重量。國王只好對在旁的大臣們說: 請把我殺了,將我的頭目腦髓放上去,一定夠重。我寧可身亡,也要完成救護眾生的誓願啊!

   
國王無私的慈心感動了帝釋天: 我以私心測度你,沒想到你竟懷有如此不可思議的慈悲。有什麼心願嗎?

   
請求恢復我的色身,以度化眾生,早日成佛。

   
這則記載于《六度集經》中,佛陀 割肉喂鷹 的故事,表現了菩薩悲憫有情的慈忍心,就如經中薩波達國王對帝釋天說: 吾睹眾生沒于盲冥,不睹三尊,不聞佛教,恣心于兇禍之行,投身于無擇之獄,睹斯愚惑,為之惻愴,誓願求佛,拔濟眾生之困厄,令得泥洹。 菩薩視一切眾生平等,生命一樣尊貴,都值得尊重,更不忍眾生迷于娑婆紅塵,誓願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救度。

   
我們是否也能具備菩薩慈悲為他的精神,不爭一己之利,一己之見,惡顏相向,也不為一句逆耳的話,萬般苦惱,不因他人得意,嫉妒計較。而是一心慈悲,讓別人與我們相處,時時都能如沐春風,處處都能安心自在。

 

惻隱之心

何謂慈悲?

   
對于誤會不生惱怒,對于困苦心懷憐愛,對于淒苦心有悲憫,是慈悲。學習原諒別人的錯誤,輕聲細語不擾亂他人,主動關心給予,讓人心安無畏懼,是慈悲。安忍于苦痛中,積極面對人生,認真工作,全力學習,更是對自己慈悲。

   
慈悲看似柔軟,其實內藏更大的力量。因為行慈悲需要願力、智能力,行慈悲能夠減少眾多苦迫、眾多憂患;只要多一份心,人人都能伸出一雙慈悲手,創造處處有溫暖的歡樂人間。

   
《韓非子·說林上》有一段記載:魯國大夫孟孫打獵時,獵得一只小鹿,他要秦西巴把小鹿先帶回宮。一路上母鹿悲淒地跟在後面,秦西巴心生不忍,便把小鹿還給母鹿。

   
孟孫回到宮裡不見小鹿,問: 我的獵物呢?

   
秦西巴不由得想起當時的景象,皺了皺眉: 母鹿一路悲啼,我實在不忍心,就把小鹿放回去了。

   
孟孫大怒,指著秦西巴: 你好大的膽子,竟敢自作主張放了小鹿! 于是把秦西巴趕走。

   
三個月後,孟孫卻禮請秦西巴做他兒子的老師。有人不解地問道: 先前你懲罰他,現在又用他做你兒子的老師,這是什麼道理?

   
孟孫略略笑了一下: 秦西巴連小鹿都不忍心讓它受苦,怎麼會忍心讓我的兒子受苦呢?所以我很放心把兒子交給他。

   
秦西巴不顧自身的安危,只因為悲憫小鹿心裡的恐怖和母鹿的悲苦。縱使被孟孫趕出宮,但實際上,卻已獲得孟孫對他人格的肯定與尊重。

   
何謂慈悲?能夠觀照到他人的處境和心情、願意度苦助人便是。

 

普同供養

佛光山自開山以來,曾經舉辦過多次大專佛學夏令營,大概屬一九七 年的那一期最叫我難忘。

   
活動前夕,學員三百人都已經報到了,晚上抽水馬達卻臨時故障,我指示當家師傅找人修理,一直到深夜近一點仍未修好,工人說: 我回去鳳山找一個零件再來。 我即請當家師傅陪他去。等他們回來,當家師傅說: 剛才工人只是想借故回去睡覺。

   
我繼續看著他們將馬達修理好,開始打水。我不放心,穿過東山一片荒草竹林,走到水塔邊,用耳朵貼著水塔,終于聽到流水的聲音。為了確定起見,我沿著水塔筆直地往上攀爬到頂端,伸手去摸,證明確實是水,才放下心中的石頭。

   
在等待修理時,心裡一直在想:假使沒有水來,我願意將全身血液化成清水,從指間毛孔流出來,普同供養所有學員,好讓他們能夠漱洗飲用。當我從水塔回到地面時,大悲殿響起陣陣板聲,遙望天邊的晨曦為大地帶來光明,就像是清淨的流水為人們解除渴旱,消除熱惱。

   
《華嚴經》中菩薩發願: 我當普為一切眾生備受眾苦,令其得出無量生死眾苦大壑。我當于彼地獄畜牲閻羅王等險難之處,以身為質,救贖一切惡道眾生,令得解脫。 菩薩不忍眾生苦的慈心悲願,是我們應當學習效法的。

   
在人間生活,對于觸目所及、週遭所遇都能主動給予關愛、提供協助、給人因緣,我們的社會就能減少暴力、詐欺、自殺等問題的發生,呈現人間淨土、和諧社會的景況。人人過得平安無恐懼、安樂無憂患,不是很好嗎?

 

無緣的慈悲

慈悲行,有所謂有緣的慈悲與無緣的慈悲。有緣的慈悲就是對父母、兒女、親戚、朋友、同學等,彼此有因緣,有過交流者,當遇到困難時,慈悲予以幫助;對不相識,沒有親戚關系,甚至身份、國家、種族不同者,在受苦受難時,我們生起慈悲心,給予協助,便是無緣的慈悲。有緣的慈悲容易做到,無緣的慈悲難以實踐,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平等施予歡喜、施予關懷,不計較得失利害,就能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了。

   
謝慈範小姐是名門閨秀,氣質典雅,自幼家境富裕,畢業于杭州藝術學院音樂系。父母親都是佛教徒,一心一意希望她能學佛出家,無奈男友卻不答應,甚至對佛教產生反感、排斥,最後終究是信仰的力量不及愛情的魔力,謝小姐決定與男友共組家庭,脫離佛教。結婚以後,這位張先生不準太太親近佛教,甚至信仰自由、個人尊重,都被他忽視。幾十年的時光,謝小姐未曾與家人見面,但心裡總惦記著父母及親友,只能偶爾聽到他們一些平安的消息。

   
多年後,慈範的丈夫在一次車禍中受了重傷,無法賺錢養家,兒女雖已長大成人,卻不知盡孝道,棄父母生活于不顧,家庭經濟因此陷入困境。我知道以後,通過張慈蓮贈款予以協助。幾年以後,聽說他因重病再度進入醫院,在加護病房中急救,我也代付醫療費用,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張先生往生後,我更為他料理喪葬事宜,並且將他的靈骨安厝在佛光山萬壽堂,終日與接引大佛常相左右,希望他生前雖然與佛教無緣,死後還是能得到佛光的普照。

   
佛門廣大,有緣無緣皆歡喜引度,不舍一人。真正的慈悲,是沒有界限,也無分別的。行慈悲也並非難以做到,給別人一點因緣,對怨親多一絲寬容,在點滴慈心悲念中,我們的慈悲心已逐步萌芽,假以時日,自能花茂果累,德被十方。

 

蛤蜊觀音

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普門品》中這一段經文,說明了菩薩應機教化,悲願所及已超越對待,無有差別。《佛祖統紀》有一則觀音化現度眾的記載,更是佛心慈悲的流露。

   
唐文宗開成元年,一日,文宗皇帝食用蛤蜊,卻始終打不開硬殼。文宗心有疑竇,于是設香案,焚香祈禱。頃刻間,蛤蜊的殼竟然自動打開,裡頭端坐一尊觀世音菩薩。文宗不明所以,因而召見終南山惟政禪師,問明原因。

   
文宗一見惟政禪師急忙趨前: 不知蛤蜊內出現菩薩聖像,可有祥瑞之兆?

   
惟政禪師笑了: 物無虛應,凡事必有它的道理。這是菩薩欲啟階下信心,告訴階下應仁物愛民,不要常常為了一飽口腹之欲而殺生,勞民傷財。經雲: 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現在菩薩現身,是為皇上說法!

   
文宗迷惑不解: 菩薩雖現身,卻未曾為我說法啊!

   
惟政禪師反問: 蛤蜊中會現觀音聖像,不知皇上可相信?

   
這種稀奇靈異的事情,如何不信?

   
菩薩已經為您說法了。

   
文宗皇帝從此戒吃蛤蜊,下旨漁民停止進貢,更詔令天下寺院廣立觀音聖像,並敕命惟政禪師住持聖壽寺。

   
明朝願雲禪師有偈: 千百年來碗裡羮,怨聲如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人類為飽口腹之欲而屠殺生靈,活魚三吃、羊肉爐、姜母鴨等招牌,處處林立,眾生的怨恨哀戚也在大快朵頤間,聲聲奔騰,聲聲澎湃。觀音菩薩化現蛤蜊即是提醒世人心存慈悲,視眾生的生命與自己一般尊貴,在重視生權的同時,這個世界必定能和諧安樂,不致災難頻仍了。

 

開刀前的叮嚀

記得一九九五年四月,我因心肌梗塞在榮民總醫院接受心髒手術,醫生事先囑咐我: 這是一個長達八小時以上的大手術。 我聽了心中竟無一點掛念,反倒是一早在手術房前等候的徒眾,個個憂心忡忡,面有愁容。我不忍他們在外頭長時間等候的辛苦,催促他們趕快回去,並安慰: 你們放心,不要掛念,開刀就如同赴考場應考,我會凱旋的。

   
快進手術房時,突然想起一件事: 你們的早飯怎麼辦? 他們紛紛要我不用掛念。手術後,從恢復室出來,這些徒眾來探望我,表示對于我掛念他們早餐的事都很感動,然而我卻不覺得有何特別的。

   
我認為,人的一生對自己不要掛念太多,應該掛念大眾的利益;多關懷別人、關懷社會,少執著自己。

   
人性大多是自私的,以自己為中心,為自己著想,覺得自己的所有、利益,比別人的重要。倘若每個人都能轉化這種自私的觀念,凡事都能 大眾第一,自己第二  社會第一,自己第二  國家第一,自己第二 ,甚至 朋友第一,自己第二 ,讓自己退居第二,成就別人,自能人我歡喜,自他獲益。

   
《大丈夫論》有一句說得真切: 一切善法,皆以慈悲為本。 誠如我的拙著《老二哲學》闡明的,人不一定要做老大,做老二更是美妙無比。凡事你大我小,你對我錯,你好我壞,不念念計較,事事比較;所言多一分關懷、護念、祝福,所行都是體諒、謙讓、包容。以慈悲心為出發地對待,才能讓人心曠舒暢,才能讓人我之間沒有距離,坦誠相待,結交到更多的朋友。

 

慈悲心

篤信佛教的鄭先生,為人樂善好施,平日公餘之暇,都會到別人家裡收剩飯剩菜,再帶回家放進廚餘桶。蓄積到一定的量,便將這些剩飯剩菜,用小卡車運出去。如此日復一日,風雨無阻。一段時間後,隔壁鄰居對他的行徑生起疑惑: 他把這許多剩飯剩菜載到哪裡去?會不會造成環境污染?會不會有毒,傷害到其他生命? 種種疑團如蔓草滋長。鄰居為一探究竟,于是趁他用小卡車運載剩飯剩菜時,悄然尾隨在後。

   
鄭先生把小卡車行駛到郊外一個鐵絲網圍著的地方,同一時間,鄰居們也偷偷跟隨而至。當大家爭相探頭觀望,赫然發現裡頭有上百只流浪狗,嗷嗷待哺。只見他細心喂食,生怕有哪只給遺漏掉,給餓著了。

   
原來鄭先生生怕這些野狗為人宰殺,因而收養它們。然而,自己沒有優渥的經濟能力可以喂食流浪狗,才到處收集剩飯剩菜。明白事情原委後,鄰居們心中的疑團霎時煙消雲散,對于鄭先生的善舉,更是稱贊有加。

   
鄭先生不求名,不求贊美,不四處標榜地行善,是慈悲心的表現。 慈悲 是佛道的根本,佛陀教導弟子要培養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的為眾精神,也就是尊重生命、共存共榮,以一種無對待的心,利樂有情,不僅僅是對人,對待生物更是。《法華經》便說: 以大慈悲力,度苦惱眾生。 《增一阿含經》也提到: 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力,弘益眾生。

   
對待世間萬物,若抱持事不關己的心態,則無法自心中生起慈悲。唯有相互體諒,彼此包容,慈悲心才易滋長、萌芽,進而能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

 

感化的教育

有一位安養比丘尼,住在一座寺院,平時待人慈悲,因此贏得大家的恭敬。一天夜裡,有個小偷潛進屋內盜竊,翻箱倒櫃都找不到值錢的東西,只好將安養比丘尼僅有的棉被給偷走了。安養比丘尼在寢息間忽然覺得身體寒冷,醒來後才發現棉被不見了,只好以紙張蓋在身上取暖。

   
小偷在匆忙逃走之際,不慎被一塊大石頭絆倒了,剛好被負責巡寮的弟子撞見,倉皇之間就將擒到手的棉被遺留在地上。弟子們拾到這床師父的棉被,趕緊送回師父的房間,只見安養比丘尼身上蓋著紙張,縮著身子直打哆嗦,看到被送回的棉被說道: 哎呀!這條棉被不是被拿走了嗎?怎麼又送回來呢?既然是他拿去,就是他的東西,你們怎麼可以拿回來,趕快拿去還給他吧!

   
弟子們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但在師父百般催促下,不得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逃遁無蹤的小偷找到,表明師父的意思,堅持要把棉被還給他。小偷很感動,內心既慚愧又歡喜。于是小偷特地跑回寺院向安養比丘尼懺悔,並且皈依三寶,改邪歸正,從此洗心革面不再當小偷了。

   
好的教育絕對不能以權威武力來壓迫別人,因為權威只能服人之面,不能服人之心,唯有以慈悲的心情包容攝受,才能使別人由衷生起恭敬,心悅誠服地接受他的教導。金代禪師笑言: 不是為生氣而種蘭花 ,良寬禪師輕聲一句: 年紀大了,鞋帶都系不動 ,仙崖禪師一聲慰問: 夜深露重,小心著涼 ,禪師們以慈悲攝受弟子的教育方式與態度,都堪為教育的典範。

   
慈悲的教化勝于一切,它有如溫暖的陽光,照亮每個人的心靈。

 

趙簡子放生

《列子·說符篇》有一則關于放生的故事:趙簡子是春秋末年晉國正卿,當時邯鄲地方的百姓,每逢元旦都會捕捉鳩鳥,獻給趙簡子放生。百姓進獻,趙簡子總是歡喜地給予厚賞。

   
門客不明所以,問趙簡子: 為什麼百姓要進獻鳩鳥呢?

   
趙簡子自鳴得意: 元日放生,以表示我的仁德慈悲,澤及禽獸啊!

   
門客聽後,很不以為然: 百姓知道你放生鳩鳥,為了討你歡心,爭相捕鳩。但是在捕捉的時候,必定傷及鳩鳥,導致許多鳩鳥死亡。如果你真要放生,不如禁止百姓捕鳥。捕了又放,你的仁慈恩德,是不及這些行徑所帶來的過失呀!

   
趙簡子聽後說: 說得是!

   
趙簡子元旦放生,百姓爭相捕鳥進獻,是本末倒逆、錯亂因果,不明事物的根本大錯,以為如此對鳩鳥仁慈,卻不知造成更大的禍害。

   
佛教重視悲智雙運,以 慈悲為上首,空慧為方便 ,因為沒有智能的慈悲是俗情,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只會是感情用事而已。就像趙簡子舍本逐末,還自以為德被禽獸。

   
處事待人上也應具備 悲智雙運 的精神:愛護孩子的同時,也應施以教導,而非一味地溺愛;對于朋友的過失,應坦白勸諫,不是只擔心友誼因此變質;布施當中,更應具備明理,而不只是盲從。蘊含智慧的慈悲,能夠救人;沒有智慧的慈悲,恐將牽引出更深的傷害,不能不慎!

 

寬容的價值

《金光明經》有一句話: 一切諸法無有不為慈悲所攝,無有不為利益一切諸眾生者。 無論是教育、待人、處事,乃至面對自身的困頓,能行慈悲,則能攝人,能化解,能讓一切事物,一切心念趨于善美。日本德川時期有一位盤珪禪師,對于犯過弟子的處理方式與態度,正可以說明慈悲、寬容的攝受力與價值。

   
盤珪禪師的徒弟屢次抓到一名學僧偷竊,其他弟子要求盤珪禪師把他驅逐出寺,盤珪禪師也只是隨順大家的意見,表示: 說得對!應該開除,應該開除。 卻始終沒有採取行動。這名弟子仍是不改惡習,大家終于無法忍受,再度請求開除他,哪知盤珪禪師依舊不予發落。

   
師父,如果你不開除他,就讓我們離開好了。 弟子們表明,若不處理便集體離開。面對大家的抗議,盤珪禪師平靜地說: 你們都是明智的人,到任何地方都能安住,可是他不明事理,不懂因果,清淨的僧團都不能感化他、包容他,他還能去哪裡呢? 語音甫落,弟子們一片靜默,感動師父的包容心,慚愧自己心量狹小。而屢屢犯過的弟子,聞後更因此覺醒、回頭,從此改過自新,成為一位端正的修道人。

   
從盤珪禪師身上得以明了,待人多以鼓勵、贊美、寬容的態度與方式,更容易得到教化的效果。希望為人父母、長官者,對兒女、部下,乃至整個社會人與人之間,能彼此寬容相待,相信我們的家庭,乃至整個社會,必能處處充滿和諧與安樂。

 

盤珪禪師的味噌湯

有一天,在盤珪禪師門下擔任典座的大良,顧及到師父的健康,決定給師父吃新鮮的味噌。盤珪禪師在食用時,發現他的味噌比其他徒眾吃起來更為新鮮美味,便問: 今天是誰掌廚? 大良解釋說,依據他的德望和健康,應該受到更好的供養。盤珪禪師大叱: 佛陀一直強調,自己是眾生中的一個,哪裡有地位高低的分別? 說罷,立即返回丈室,反鎖房門。

   
大良待在室外,請求師父原諒,但盤珪禪師默然不應。

   
就這樣盤珪禪師關在房內七天,而大良也在外面守了七天。最後,一位信徒向盤珪禪師大聲叫道: 師父!您不吃東西,也許沒有什麼關系,但您年輕的徒弟總得吃些東西呀! 盤珪禪師才打開方丈門,微笑著對大良說道: 我堅持和徒眾吃相同的食物。等你以後做了師父,也要如佛陀擁有平等心。

   
禪門的慈悲不是在峻烈嚴厲、棒打呵叱中理解,而是應直探表相背後的動機與期許,如此,才能體會出禪師無我無別、願施無畏的悲心。

   
《碧岩錄》中值殿使一偈: 大智修行始是禪,禪門宜默不宜喧,萬般巧說爭如實,輸卻雲門總不言。 一方面批注了盤珪禪師平等心的體現,是身體力行、點到為止,不多言說的;一方面也提醒我們,無論是學習禪門祖師的行儀,或是自身修持和待人,都應該學習、表現出內在的精神,而不是在形象上琢磨,或是耍耍嘴皮而已。

   
不只是修道人,每一個人都應有這種觀念與態度,否則一味上行下效、鸚鵡學舌、學學皮毛,卻不懂得深入思考當中的意義與內涵,抉擇當行與不當行、適不適合自己,並且更進一步在生活中實踐,那麼人生永遠也只是走馬觀花,品嘗不出當中酸甜苦辣的真滋味啊!

 

蓮花合掌

一般人見面打招呼,不外乎點頭敬禮、鞠躬握手、噓寒問暖,以表示敬意和慰問之情。在國際佛光會成立之初,針對佛光會員彼此見面時的問候方式,大家開會決議以 蓮花掌 相互為禮,相互祈福。自從 蓮花掌 廣為推行之後,不僅促進佛光會員之間的互動與情誼,也產生不少妙因善緣。

   
曾經有一位王正昌居士,從曼谷搭機回台灣時,錢包不小心被人偷去,雖然機票、護照都在,卻沒有錢可以繳機場稅。不知所措的他在機場來回徘徊,思考該如何解決現前的窘境。左思右想,右思左想,終于讓他想到一個辦法:他站在機場入口,逢人便以 蓮花掌 向人致意。不知道 蓮花掌 意義的人,通常不會有任何響應,因此人來人往,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他在人潮中等待很久很久。終于,有一個人趨前問道:

   
你是不是佛光會會員?

   
是呀!

   
你在這裡做什麼?

   
我的錢被偷了,希望能找到一個佛光會員幫我的忙。

   
我就是佛光會員,來!我來幫你的忙。

   
在這位佛光會員的協助下,讓他得以順利回到台灣,也因為這次的因緣,王居士更加熱心地推動 蓮花掌 

   
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具有一種清淨無染的本質。以 蓮花掌 為禮,表示以一顆真心、清淨心表達敬意,相互祈福,彼此溝通。 蓮花掌 也讓處于困境中的人找到援助;讓孤單的人,找到可以信賴的朋友。

   
祈願蓮花馨香,芬芳人間,遍布法界!

葉公好龍

漢劉向《新序·雜事五》中寫到古代有位葉公子高,好龍愛龍之心已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舉凡家中的牆壁、家具、掛飾、書籍等,無不陳設著千奇百態的龍。他幾乎是活在收藏龍、欣賞龍的世界裡。

   
一天早上,微風和煦,天氣晴好。他一如往常欣賞著收藏一室、形形色色的龍,正醉心其中,忽見天空飛來一條真正的龍停駐在他的窗口。平日把玩在手的龍,竟然活生生地出現在眼前,這突如其來的景況教他難以承受,竟因此昏厥過去。當他清醒過來時,真龍早已了無蹤影。

   
葉公好龍,卻在真龍出現時昏厥不醒,錯失良機,正如我們平時總是對父母、兄友輕易說出關愛之情,但是到了父母老病之際,棄之不顧;面臨兄友失意落難時,將自己的利益擺第一。甚至有人將愛真理、愛公義掛在嘴邊,真到了要為真理、公義犧牲時,卻不敢直下承擔。

   
真正的愛是一種責任,對父母有孝養的責任,對兒女有教育的責任,對社會國家有奉獻的責任。有責任感就會遵守信用,不會放棄自身應負的責任,好比挑擔子,不會因為太過沉重,而把它放下來。

   
葉公好龍,能夠有因緣親見真龍,為何不珍惜、愛護呢?一如我們有能力為週遭人事物奉獻己力,卻為何不把握因緣,卻待因緣失去時才來怨天尤人?我在《佛光菜根譚》曾提到: 有承擔,才有進步;肯付出,才有收獲。 怕責任、怕承擔,永遠都無法成長,唯有敢于承擔一切,人生才能有所成就。

 

老師的愛心

一九三七年,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我那時才十歲。次年,家父在經商途中與家人突然失去聯系,我曾經隨母四處尋父未果,失怙的陰影始終籠罩在我幼小的心田裡,揮之不去。

   
十六歲那年,我將思父之情宣洩在作文簿上,題目為 一封無法投遞的信 。當時任教國文的聖樸法師閱畢,在評語欄中寫著: 鐵石心腸,讀之也要落淚。 他還花了兩個鐘點,在課堂上念給同學們聽。對于這種厚愛,我已是感激不盡,沒想到過了半個月以後,他高興地拿了一疊報紙給我看。原來,他在課餘時,將這篇文章謄寫在稿紙上,並且親自投郵到鎮江《新江蘇報》,竟獲連載數日。

   
雖然老師當時什麼也沒有說,但是我心裡明白他之所以在報紙刊登後才讓我知道,是為了怕萬一不被錄用,會傷害我的自尊。老師這種慈悲後學的風範令我感動不已,後來我一生都以他這種為人著想的精神待人處事。及至來台以後,每次想到聖樸法師,心中總是懷念不已。

   
一九八九年,我回大陸弘法探親,很想當面感謝,卻因來去匆忙,未能親自拜望,只得託人請安贈禮,略盡心意,至今仍以為憾。

   
我常想,一個人能有一點成就,不光只是本身的條件具足,還需要旁人的因緣,假若我今天稍微有這麼一點舞文弄墨的小本領,應該是聖樸法師對我的鼓勵與肯定以及經驗的累積,不但抓到了寫作的要領,也豐富了我的生命。同樣的,在教育過程中,老師協助學生發揮長才、特色,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十分重要,只需一點用心,給予一點因緣與關愛,都會是他們心中的和風冬陽,人生路上的善因妙緣。

 

長壽王

古印度憍賞彌國的國王叫長壽王,鄰國波羅奈國的國王叫梵豫王。梵豫王生性兇惡,喜好侵略,長壽王生性仁慈,愛民如子。梵豫王經常發動戰爭,長壽王總慚愧因為自己爭權奪利,讓人民死傷無數,于是他決定將土地與人民讓給梵豫王,只要能夠停止戰爭,讓人民安定過生活。

   
雖然長壽王做了平民,四處研究學問,學習技能,以音樂、歌舞維持生活,但梵豫王還是派人將長壽王逮捕。長壽王的太子長生童子,聞悉父王被捕,化裝成樵夫,前來探望父王。長壽王見到自己的孩子,一如平常地對他說: 不可以報仇雪恨,那只是以恨來止爭,永遠都無法停止的。慈悲、忍耐才能解決爭端。

   
長生童子不忍父親無辜地死去,但又不得已,只有接受父親的命令,改姓化名進入迦屍城,成為一位有名的技樂聖手,貴族豪門都很寵愛他。有一天,梵豫王看到他非常歡喜,命他進宮侍奉左右,梵豫王很信任長生童子,護身的刀都交給長生童子執拿。

   
一次,梵豫王出獵,迷失路途,他和隨從都失去聯絡,跟隨在身後的只有長生童子。他們找了很久還是尋不得出路,梵豫王疲倦地枕在長生童子的膝上閉目休息。這時長生童子想: 這個昏君,殺害我的父親,奪去我的國土,現在他的生命在我的手中,正是我報仇雪恨的好機會。

   
當他拔刀要殺梵豫王的剎那,想起父親的遺訓,又把刀插進鞘中。此刻梵豫王已被驚醒,對長生童子說: 呵!可怕!可怕!我在睡夢中,恍惚見到長生童子來報仇,用刀砍去我的頭。 長生童子聽梵豫王說後,說道: 大王!你不要恐懼,我就是長生童子!老實告訴你,當你在睡著的時候,我是想報仇的,但想起父王的遺訓: 慈悲、忍耐才能解決爭端 ,我決定放下對你的仇恨。 梵豫王既感動又慚愧,後來不但把公主嫁給他,甚至派了軍隊車馬,護送長生童子回國。

   
懷有慈悲心的人,能夠包容他人一切的過錯。能行忍者,才能獲得最後勝利!

 

醜公主改容

印度波斯匿王膝下,有個女兒長得奇醜無比,國王惟恐她嫁不出去,于是對王宮大臣宣布: 哪一個人願意娶公主呢? 竟然無人願意。于是他再度昭告天下: 哪一個人願意娶我的女兒,就賜予他高官厚祿。 好不容易,一位英俊的男士願意娶醜公主為妻。

   
婚後,因為公主實在醜陋,每次朝廷各種應酬場合,駙馬都是只身前往,從來不曾帶公主參加。日子一久,大家都議論紛紛: 喂!你做駙馬的,不要那麼自私嘛!為什麼不把你那千嬌百媚的公主,帶來給我們看一下呢? 對于這些議論,駙馬卻只能啞口無言。

   
獨守宮中的公主,因為感傷自己的醜陋讓夫婿在人前抬不起頭,于是開始在佛前禮拜懺悔。日復一日,在公主誠心禮拜下,原本醜陋的相貌竟日漸莊嚴起來。

   
有一天駙馬在外應酬,所有官員商議把他灌醉,好借機送他回宮,同時窺探美麗的公主。當官員們興高採烈地來到駙馬宮中時,看到正在虔誠禮佛的公主真是美如天仙,天下少有。回去後大家都數落駙馬的自私小氣,藏美人于深宮中。當大家再見到駙馬時,無不責問他: 為什麼那麼美麗的公主,你不肯讓我們看呢? 說得駙馬不知如何是好,大家又再說: 今天無論如何都要和你再去看看公主,你一定要請公主出來和我們說說話。 當眾人隨著駙馬來到宮中,見到莊嚴、聖潔的公主時,霎時,駙馬竟也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心懷仁慈,則相貌安詳;心懷瞋恨,則面露兇狠。所謂 相由心生 ,每個人都是改造自己的工程師,倘若心地慈悲,不但能改變氣質,還能改變相貌。

 

行慈悲

眾生皆畏死,無不懼刀杖 ,在侵犯別人,吃眾生肉,以釣魚釣蝦、玩弄小昆蟲取樂時,是否能立場互換,試著想想對方的心情感受?試著想想在死亡和痛苦面前,誰能不憂懼恐慌?

   
清雍正時,有位大將軍名叫年羹堯,驍勇善戰,在邊陲為清朝立下赫赫功績。一次,年羹堯率兵出征,抓到敵軍的三個下級軍官。年羹堯問第一個軍官: 你猜我要殺你,還是不殺你? 這個軍官一臉慘白,不停地磕頭: 您慈悲為懷,一定不會殺我的。 年羹堯大聲斥責: 什麼慈悲為懷,我以刀槍為本!你說不會殺,我偏要殺。 說完,下令軍士將他推出營帳外斬首。

   
年羮堯又問第二個軍官。這個軍官拍拍胸脯,直說: 我想大將軍會殺我的,反正再過二十年投胎重生又是一條好漢! 年羹堯放聲大笑: 好,好,好,我成全你,送你上西天。 說完,軍士又將他拖出營帳。

   
接著,年羹堯看著第三個軍官,問: 你呢?

   
第三個軍官回答: 這件事我沒有辦法隨便判斷。

   
如果我殺了你呢?

   
這是將軍的威望。

   
如果我不殺你呢?

   
那就是將軍的德政!以威勢或施恩德,請將軍自己決定。

   
年羹堯心想:殺了他等于自損德政,于是當場將他放了。

   
以強權威勢無法讓人心服,只有施恩德,行慈悲,才能攝人、服人。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阿育王,便是一例。阿育王本來生性殘忍好殺,即位之初,為了鞏固自己的威望,常發動戰爭、暴虐無道,使得生靈塗炭,人稱 黑阿育 。後來皈依了佛教,誠心懺悔,以仁心治理國家,為印度歷史創下一個輝煌王朝。

   
佛經有言: 慈息貪欲,悲止瞋恚。 以慈悲心對人,能夠息貪止瞋、消弭爭鬥,讓人間吉祥安樂。

 

方外之愛

過去,我有一位出家眾同學,人長得相當莊嚴,卻也因此招來許多情愛的考驗。曾經有位年輕的女士熱烈地追求他,不時以寫信、送禮表達愛意。幸好我這位同學向道心很強,巧妙地將這份關懷、愛慕給淡化了,甚至為了遠離她,不得已前往別處發展。然而,他對那位女士卻始終感到抱歉。

   
時光飛快,一晃眼就是幾十年,那位女士和我的同學都已是年過七十的白首老人了。有一天,兩人偶然碰面了,我的同學就向那位女士說: 感謝你過去對我的關懷,只因恨不相逢未剃時。我怕你傷心,所以等了幾十年後,才將這句話告訴你。

   
後來,同學告訴我,他是為了維護這位女士的自尊心,怕她認為他太上忘情,因此過了許多年後,才對她說出心裡的想法。他說: 我現在心裡好坦然喔!今天終于有機會說出內心的話。這句話,不是為自己抱憾,而是為了顧念到她的尊嚴啊!

   
同學處理感情問題,不是把愛情視作金錢,用還債的觀念來償還感情。正確的方式該是立志做好人、立志為人服務、立志讀書、立志修道、立志向上,做一個為大眾奉獻的世間有情人。

   
佛教有句話說 情不重,不生娑婆 ,然而,感情卻賦予人生命的意義。感情,沒有所謂的好或不好,全然在于我們如何處之,因為 法非善惡,善惡是法 ,懂得轉化,則如菩薩 覺有情 ,能夠度人度己;若全憑感情用事,終將身陷泥淖,不可自拔。

   
對于感情,若視之為債物、遊戲,恐將為情愛紛紛擾擾,終日惶惑不安。唯有真誠相待,才能見得情愛中的慈悲與聖潔。

 

四個老人

人間要能融和,世界要能和平,就要以慈悲待人。慈悲,有 無緣的慈悲  有緣的慈悲 。對于親人、朋友,自然會多付出一些關愛,這是 有緣的慈悲 。但是,這樣的慈悲並不少見。倘若對一個不認識的人,仍然能夠雪中送炭、濟困解危,如此才是做到 無緣的慈悲 

   
另外, 熱鬧的慈悲 容易做, 寂寞的慈悲 卻不容易。因為對于被大災難重創災區的救助工作,多半的人容易付出關愛、樂于參與。但是左鄰右舍、僻壤陋巷裡,那些飢困、貧窮、呻吟、孤獨的人,卻常常是乏人問津!還有一些人,企求在助人之後,得到回饋、獎勵,這是 有相的慈悲 ;能做到無相、不計較、行善不望回報,這種 無相的慈悲 才是真正的慈悲。

   
耶穌教說要 愛你的仇敵 ,佛教講 怨親平等 。對于仇敵、冤家,我們都可以心懷感謝,視為善知識,這種慈悲不容易做。盡管真正的慈悲不容易做到,但心有慈悲,卻能帶來無限的利益。

   
有什麼利益呢?曾經,弟子寄給我一篇文章,是一個十分動人的小故事:

   
一天傍晚,有個婦人準備把家裡的垃圾拿到外面倒掉。門一打開,發現四個老人在寒風中顫抖,她心生慈悲,說道: 老人家!天氣寒冷,到我家裡喝杯茶取暖好嗎? 四個老人聽了以後,反問: 你們家裡有男人嗎? 婦人說: 先生上班、兒子去上學了,家裡沒有男人。 四個老人說: 你家裡沒有男人,我們不方便進去。

   
過不久,先生下班回來,兒女也都下課回到家裡。太太把稍早碰到的事情告訴大家,先生也生起慈悲心,說: 天氣這麼冷,出去看看他們還在不在附近。現在家裡有男人了,可以請他們一起進來吃飯。

   
于是婦人到外面四處張望,看到四個老人,趕緊向前說: 老人家!我先生回來了,他想請你們到家裡用餐。 四個老人卻說: 我們四個人有一個規矩,只能派一個人當代表。這位叫做財富,那位是成功,他叫平安,我叫慈悲。你想要什麼,就請那一個人到你家裡去。

   
婦人一聽,回去問先生: 老人家說有個規矩,只能由一個人代表進來。他們分別是財富、成功、平安、慈悲,我們要請哪一個人進來呢? 先生毫不考慮地說: 當然請財富。 婦人是家庭主婦,聽了不以為然地說: 平安不是更好嗎? 年輕的兒子說: 成功啦! 女兒說: 請慈悲進來最好。

   
最後,先生決定依女兒的意思,請慈悲先生進來。婦人就去告訴四個老人: 我們決定請慈悲先生進來。 慈悲進了他們家,另外三個老人也跟著進門,婦人疑惑: 你們不是說只能有一個代表嗎? 三個老人笑著說: 我們有一個慣例,慈悲到哪裡,我們就到哪裡。

   
慈悲的重要,慈悲帶來的利益,于焉可見!

 

錢若水辦案

 錢若水是宋代河南新安人,在太宗雍熙年間考中進士。他擔任同州推官時,有人報案說他們在一戶富家為婢的女兒失蹤了,請求查明。知府受理後,就將案子委託錄事參軍辦理。這位參軍以前曾向那富人求助,沒有如願懷恨在心,接到此案,未查明真相,就判決富人父子合伙殺掉婢女,把他們關進牢房,再把罪狀送知府。

   
錢若水在知府處接到供狀,發現疑點重重,遲疑不肯判刑。參軍很生氣地說: 你是不是接受賄賂,想釋放他們? 錢若水笑著說: 這麼重大的殺人案,難道不能讓我仔細查證?

   
錢若水鍥而不舍地明查暗訪,終于知道那女孩是私嫁到鄰縣。錢若水稟明知府,趕緊將關在牢裡的父子無罪釋放。死裡逃生的富人,喜出望外地向知府叩頭,說: 幸虧有您,才不致遭滅門之禍。 知府說: 你的命是錢推官救的。 富人回家後,攜帶禮物到錢若水家道謝,錢家閉門不肯接待。富人領著家人繞著錢家的圍牆哭謝,又到各地寺院供佛齋僧,為錢若水添福添壽。

   
知府告訴錢若水: 你平反了這麼大的冤情,我要上報給朝廷知曉。 錢若水推辭說: 我只是單純地想申冤,沒想到加官賜賞。如果你上書了,對我固然是好事,但參軍怎麼辦呢? 這些話給錄事參軍輾轉聽到了,連夜趕到錢家叩頭謝罪。

   
俗語說: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錢若水不僅救了兩命,免除無辜者遭滅門之禍,且不接受報答,又能顧慮他人的難堪,不揚己善,這種善行就是古人說的 積陰德 ,真是功德無量。

   
在《了凡四訓》中記載著:袁了凡曾發願行一萬件善事,他妻子憂慮這麼大的願,不知何時才能圓滿,結果夜裡夢見神人來告訴她:袁了凡向朝廷提議 減租 ,讓縣裡百姓免除飢饉之苦一事,就已具足萬善了。

   
人在公門好修行 ,一個公務員在工作崗位上,能夠盡心盡力地為百姓服務,千萬別漠視能夠隨時便民、利民的好機會,因為這就是最好的修行方式。

 

不作偽證

唐太宗平時很喜歡和擔任吏部尚書的唐儉下棋。有次下棋時,唐儉不讓太宗,太宗非常生氣,馬上把他貶去潭州當地方官。盡管如此,太宗仍然餘怒未平,向尉遲敬德說: 唐儉太放肆了,我要殺掉他。你明天早朝時,替我作證,就說有人來投訴他的罪狀。 尉遲敬德唯唯諾諾地答應了。

   
第二天,唐太宗拿著玉珽,胸有成竹地數落唐儉的罪狀,並叫尉遲敬德出來對證。尉遲叩頭在地,說: 老臣實不知唐尚書有何罪狀。 太宗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又再三問,尉遲仍然堅稱不曾聽過唐儉的罪狀。太宗氣得將手上的玉珽摜碎,拂袖入內。

   
之後,唐太宗宴請朝中官員吃飯。宴席上,太宗說: 尉遲敬德今天做了三件利益事:一是唐儉免于冤死;二是我免于枉殺的過失;三是敬德免于曲意從主的諂曲。這三件事帶來三種好處,一是使我擁有勇于改過的美名;二是使唐儉有再生的機會;三是敬德贏得忠直的美名。 當場,太宗賞賜尉遲敬德一千匹綢緞。

   
一個人在盛怒之下,不宜作任何的決定。唐太宗若不是遇上尉遲敬德,可要惹來濫殺無辜的過失了。尉遲敬德可說是智勇雙全。他的智慧表現在:在皇帝盛怒下,方便善巧答應作偽證,平息太宗一時的怒氣。他的勇氣則表現在:膽敢當著文武百官面前,拒絕作偽證。這種勇氣,就是大慈悲心的流露。

 

淮西大腳婦人

明太祖朱元璋的馬皇後聰明善良,深得太祖的敬服。朱元璋曾與謀士劉伯溫在元宵夜私訪京城,在燈會上看到一幅謎面,畫著一雙大腳的婦人,抱著大西瓜,模樣十分逗趣,卻不解其意,問劉伯溫: 這個謎面所指何意? 劉伯溫答道: 淮西大腳婦人。 朱元璋問: 指的是誰? 劉伯溫笑著說: 可以問問皇後娘娘。

   
朱元璋回宮後問馬皇後,她笑著說: 我是淮西人,且為天足,當然是指我了。 朱元璋大怒: 怎麼可以嘲諷皇後? 傳旨要捉拿出謎的人。馬皇後勸說: 佳節吉日,與民同樂,又有什麼關系呢?何況我本來就是天足,他也沒說錯啊。 朱元璋才作罷。馬皇後敦厚與善解人意的個性,無形中挽救許多無辜的生命。

   
馬皇後病重,朱元璋勉強她吃藥,她說: 死生有命,命該終時,即使是神醫扁鵲來,也沒有用。如果我服了藥,而病竟不好,你難免會遷怒醫生。我不忍心見他人無罪受罰。 朱元璋說: 你只管吃藥,萬一無效,我也不責怪禦醫。 馬皇後太了解朱元璋了,堅決不服藥。

   
孟子說: 居移氣,養移體 ,意思是說居住的環境和人生境遇會改變一個人的氣質。朱元璋由于出身與個性的關系,生性好疑且殘忍,大明江山底定之後,便廢宰相、興獄案、辱朝臣。這樣的人,當然容不得別人拿他的親人開玩笑,遷怒、殺戮對他而言,也是家常便飯。幸虧有馬皇後憑幽默的智慧及容人的雅量,明太祖一朝才能減少許多冤魂。

   
《六度集經》中所說: 諸佛以仁為三界上寶,寧殞軀命,不去仁道。 凡是眾生,都以自己的身命為重。菩薩道的修行,則將仁心置放在生命之上。馬皇後在命危之際,猶能顧及他人,這樣的悲憫心,已是菩薩勝行。

 

寬宥小過

明代的屠枰石先生,擔任湖州巡按時,一些小人耳聞他持法不苟且的作風,到處探聽文人秀才的過失,希望借此巴結他,博得小利與愛顧。

   
有個秀才在妓院過夜,當地保甲獲知消息,便將秀才連同妓女押到署門。大堂上,保甲跪在地上大呼兩人的罪狀,屠枰石卻從容自若地辦理案頭公文,假裝沒聽見。保甲以為他沒聽見,便緩緩膝行朝前,挨近屠枰石。屠枰石確定保甲已經離秀才很遠了,便向守門的衙役擠眼,示意將秀才放走。衙役悄悄走到保甲身後,放走了秀才。

   
屠枰石這才抬起頭來,問: 秀才在哪裡?

   
保甲依舊盛氣凌人,回頭欲指,竟然不見秀才身影,嚇得大驚失色,呆若木雞屠枰石于是下令行杖三十大板,並將妓女趕出衙門。

   
事後,保甲與人談起這件事,總說: 恐怕是捉到鬼了。

   
湖州地方的秀才們明白,是屠枰石曲全貪酒色的讀書人,從此風氣端正,刁訟之風也日漸平息,而這個秀才也引以為鑑戒,努力向上,由貢生做到教官。

   
馮夢龍在《智囊》裡,再舉宋人韓億對人告發官吏小過失的看法,評議屠枰石深明,太平盛世當讓人人各得其所,不須為無關緊要的芝麻小事,禁錮一個人的身心與 前途 

   
不計小過,是慈悲的表現,也是領導者的智慧。統理大眾,關鍵是要能 知人、育人、用人、留人 ,這是身為領導者應當具備的識能。知人,首重了解各人長短,才能避短而發揮所長;育人,要懂得教導部屬,導引善法而發揮潛能;用人,要公平合理,避免是非而重視工作表現;留人,要使之有前途,當給予契機而能奮起飛揚。

   
在上位者能善用人,必定可獲得適事、應時的人才,讓組織團體常處 太平盛世 

 

心上人

一個中學生下課回家,嘟著嘴向爸爸說: 我們班上有個男生真討厭,喜歡吃女生豆腐。 爸爸邊看著新聞,邊聽著女兒發牢騷。

   
隔天,中學生回到家,又是嘟著嘴向爸爸抱怨: 我們班上有個男生真討厭,喜歡捉弄我們女生。 爸爸還是邊看著新聞,邊聽女兒說,偶爾應一聲    便罷。

   
一連幾天,中學生回到家總是嘟囔著: 我們班上那個男生真討厭 這下子,爸爸才發現女兒 罵就是愛 的心理,于是反問: 你們班上那個男生是不是你的心上人? 中學生睜大眼,紅著臉說: 怎麼可能,爸爸你亂說。 爸爸笑了笑,說: 怎麼不是呢?你  的都是你們班上那個男生,從來就沒有  過爸爸媽媽啊。

   
中學生發牢騷、抱怨,口是心非,是因為心裡在乎,心有愛意。

   
愛與恨,其實無別無差;瞋恨的產生源自于內心有愛,愛得不好,愛變了質就會成為恨。往往看兩個人今朝愛得甜蜜快樂,明日便刀拳相向、殺己殺他;多年的情誼可以因為錢財、惡語、利害得失,而一筆勾銷,割席絕交。世間的情愛,就得如此廉價嗎?

   
真正懂得愛的人,知道無私奉獻,慈悲待他,更甚至提升情愛的層次,愛護一切有情眾生,蘇曼殊有詩雲: 禪心一任蛾眉妒,佛說原來怨是親;雨笠煙簑歸去也,與人無愛亦無瞋。 超越愛恨情仇的二元對立,心納一切眾生,便能在娑婆世界裡任意悠遊,一如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

 

拔三毒之牙

從前迦奢國有一位國王,名叫梵授,聽說雪山附近有一頭叫做 青蓮目 的象王,六牙具足,便命令獵師前往拔取象牙。就在獵師即將出發時,國王向他們嚴正聲明: 如果此行不能得到象牙,就不要給我活著回來。 獵師們為了保全性命,趕緊配帶弓箭,披上袈裟,偽裝成出家人的形相,前往雪山邊象王的住所。

   
當時,母象正在外頭忙碌,遠遠望見有人手持弓箭迎面而來,驚恐之餘,狂奔至象王的住處,稟告象王: 大王!剛剛在路上,看到有人握箭拉弓,探頭探腦地朝這個方向走來,想必是要來取我們的性命的。

   
象王聽了母象的報告,抬頭一望,只見剃除須發,穿著袈裟的 出家人 已逼近住所,便告訴母象: 不要害怕!身著袈裟的人,心裡只有善念,沒有惡念,一定不會傷害我們的。 母象不信,說道: 他們雖然身披法服,可是手裡拿的卻是弓和箭,一定不是好人! 象王堅定地說: 不會的,身穿法衣的僧人,絕對是來度化我們的,千萬不可懷疑!

   
象王話才說完,天外飛來的一箭就射中它的心髒。母象見狀,瞋恨心起,即刻下令五百群象踏殺獵師,奄奄一息的象王趕緊制止,勸說母象: 不應為此而生怨恨,壞了自己的清淨心。

   
象王又問獵師: 你為什麼要射殺我? 獵師說道: 我是奉命來取你珍貴的象牙的! 象王聽了,毫不猶豫地拔牙交給了獵師,並說: 今天我忍痛拔牙布施給你,心中一點忿恨、懊惱都沒有。只願以此悲憫心所做的布施,來世我能夠成就佛道,拔除眾生 三毒 之牙。

   
象王寧舍身命,也要以慈悲待人,不以瞋惡心對待他人侵凌,對無理暴虐的索求,仍然歡喜布施,這樣刻骨銘心的歷練與發心,是大行菩薩道無私無染的精神。菩薩行此道,做成佛度眾的資糧,更以心行做無言身教,告訴我們生存于世可以什麼都沒有,也不能失去慈悲心,失去了慈悲,便等同失去了一切。

 

為人設想

宋人張詠,曾經所作的詩句 獨恨太平無一事,江南閒殺老尚書 中的  字,被友人改為  字,張詠看到,問: 是誰改了我的詩?

   
友人回: 你貴為一朝大臣,功高位重,正是奸人側目的時候,怎麼可以輕忽一字,況且如今已是天下一統之際,為何獨獨你心恨天下太平呢?

   
張詠聽後如雷貫耳,即刻恭恭敬敬接受友人指正,說: 你可是我張詠 一字之師 啊!

   
友人謹慎誠意,張詠謙遜受教,兩人連一字都不隨便的精神,我們是否能引以為鑑,慎言而自重呢?

   
張詠有容乃大,在他與下屬的對待中,也時有展現。一回,他無意中撞見一名小差吏在打瞌睡。張詠把他叫醒,溫和地問道: 怎麼了,是不是家裡發生什麼事? 小差吏唯唯諾諾地回答: 母親病痛纏身,哥哥又出門在外,久無音訊 張詠派人到小差吏家中了解後,便安排一員前往照料,並說: 哪有人敢在公廳裡睡覺,一定是心有牽掛、心裡煩悶吧! 小差吏感激之餘,更是鞠躬盡瘁,賣力做事。

   
因為張詠懂得給人一點因緣,才得小差吏振奮起精神,傾心奉獻行事。

   
處理事情能著眼在 為人設想 上,問題必定能達到圓滿,人我平和。世間人我的情感與互動,可貴在放下自己,心中有人。常想到,對方的立場,對方的心情,細心明理、深觀因緣,自然能得人心,受人尊重。

 

為國忘私

在中國歷史上有 南天一柱 之稱譽的冼夫人,出生高涼冼氏家族。冼氏家族世代為南越首領,部落十萬餘。在這樣的環境下,冼夫人從小就懂得行軍用師之術,常以忠義平服眾人。使嶺南地區能維持百餘年安定的太平局勢,與她的勇敢、善謀有很大的影響。

   
當時,羅州刺史馮融素聞冼夫人的志行,便為兒子高涼太守馮寶牽線,聘以為妻。婚後,冼夫人經常和夫婿共同處理政事,參決辭訟,也改革不合民意的舊規,實施新令。就算是首領犯法,即使是親族也不徇私,一律秉公處置,因此締造出有序有制的政令,讓萬人敬服。

   
冼夫人的兄長冼挺,曾經受到奸臣李遷仕的挑撥,橫行無道,四處尋釁滋事,經過幾次規勸還是霸道如故,冼夫人就將兄長就地斬首,以正世人。李遷仕接著又勾結廣州刺史歐陽紇謀反,還挾持冼夫人的兒子馮僕為人質,企圖逼她就範。沒想到冼夫人以國家為重,不顧骨肉私情,仍然領兵圍勦叛賊,平定亂事,救出馮僕。

   
要建設安定富足的國家社會,執政者的智慧領導很重要,而 為民設想 的體恤與德行更是彌足珍貴。冼夫人統領政事,凡事以大眾的利益為前提,不苟且徇私,因此獲得了嶺南各族的信賴與敬重。

   
從歷史上的明訓可知,世間最大的力量,不是刀槍劍戟,不是謀略奸巧,更不是天子的玉璽、詔令,而是慈悲。慈悲,能折服高傲,平息瞋怒,讓好勝者心生畏懼,貪贓枉法者知道反省。

   
慈悲不是一個定點,而是感情的不斷升華;不是私情為己,而是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的大悲胸懷。冼夫人能舍下親情,只求百姓大眾的承平安樂,便是慈悲為他的最佳表現。

 

自食惡果

過去的印度有一個屠夫,他在屠宰動物的時候,習慣把待宰殺的動物施以極端的凌虐,讓它們受到莫大的恐怖、痛苦之後而死。他從事屠宰行業幾十年,卻從沒有想過要做任何的善行。

   
屠夫後來生了重病,眼看就要死亡了。

   
臨死前,他曲臥病床上,不斷地掙扎、尖叫嘶吼,神情異常痛苦,就好像是被他宰殺的動物臨死前的恐怖一樣。路過的村民和鄰居聽到這叫聲,還以為屠夫正忙著屠宰,紛紛皺著眉頭搖頭而去,沒有人想到,這聲音正是由他所發出的。

   
就這樣經過了一個禮拜,屠夫終于不堪痛苦折磨而死。由于他生前殺生無量,又讓眾生受盡了恐懼和痛苦,也不曾做過任何的善事,死後直接墮落到地獄。

   
佛陀聞知,便對僧眾開示道: 比丘們!屠夫不是在宰殺生物,而是自食惡果!由于他生前讓眾生受到巨大的痛苦,臨終時也必須承受同樣的痛苦。現在他死了,隨他所造的惡業得墮入地獄道。

   
人生活在世間,不懂得 同體共生 的道理,對身邊的事物就不容易生起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的慈悲心;不具慈悲心,就容易任意傷生害命,造下惡果。

   
所謂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一個人的善惡業感,全憑自己的造作而決定。業報雖然牽引著我們的命運,決定了我們的未來,但佛教主張,仍可以用大功行、大善果讓惡業不起現行,也就等于抵消了惡報。一旦認清業力的定義,便可以把握業力的原則,創造光明、清淨的未來。

 

野獸心

我在一本書裡曾經翻到一則俏皮話,頗有意味。

    小說家寫道:狐狸鍊成精靈,就可以變成人樣。


   
深山僻遠處,有一只野狐很相信這種說法,在長達二千年的時間裡,它日夜勤苦修鍊,還是不能變成人形。一天,野狐偶爾進城,看見有個反穿貂皮馬褂的人,不禁大為驚奇,便去詢問有道的長者: 我想要變成人,修鍊了二千年都不能成功。今天我看見一個人,上半身已經變成野獸了,請問他修鍊了多少年?


   
長者道: 凡事要變化形體,首先必須要變化他的心。你雖然修鍊了二千年,可是還沒有變成人心,所以到底還是不能變成人形。可是今天你見到的,明明是人,而上半身已經變作野獸,這種人的心,早已變成獸心,所以不必修鍊,隨時可以變成野獸了。


   
人和野獸的分別不在于形體,而在于有道德、知廉恥、講信義,能分辨是非善惡、有慈悲惻隱之心。但是,人雖然自稱 萬物之靈 ,一旦順逆境界觸碰到 人性弱點 的時候,往往迷失了自己。當一個人的言行、作為不符合  的條件時,就會被譏為 禽獸不如  人面獸心 ,就如《列子》所說的: 夏桀、殷紂、魯醒、楚穆,狀貌七竅皆同于人,而有禽獸之心。


   
所謂 誠于中,形于外 ,佛教唯識家也認為萬法都是 唯心所現 。佛陀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尊者,有一個朋友曾經因為雕刻鬼像,長期觀想羅剎猙獰面孔,日久後,竟然面現醜陋恐怖之相,當他改刻佛像後,漸漸面相轉變,如佛菩薩一般慈眉善目。


   
我們能以佛心待人,世界自成佛境;若以鬼心處世,淨土也會變成魔界。

武能威敵

文能附眾,武能威敵 是春秋齊國宰相晏嬰對司馬穰苴的稱贊。司馬穰苴曾于齊景公執政時,收復被晉、燕攻佔的國土,而官拜大司馬。

    當時,晉、燕兩國侵伐齊國,齊軍潰敗連連,齊景公憂心忡忡。宰相晏嬰向景公舉薦穰苴: 司馬穰苴雖然身份卑微,卻是文武兼備的人才。 景公于是召見穰苴,交談中證實晏嬰所言不虛,便授予穰苴將軍之職,率兵征戰。

 穰苴向齊景公請求: 臣出身微賤,今蒙國君擢拔于閭伍之中,出任大將軍,但惟恐我人微權輕,士兵不能歸附,請國君派遣一位大臣為監軍,以使眾人心服。 于是,齊景公隨即派遣莊賈為監軍。


   
穰苴與莊賈約好隔天午時在軍門會面,但莊賈為人驕貴,不把此事放在心上,還悠哉悠哉地參加親友為他踐行的宴會。


   
穰苴在約定的時間進到軍門,立表下漏等莊賈來。過了午時,仍不見莊賈人影,便命令士兵撤去木表、水漏,自行操練軍隊,申明軍紀。到了傍晚,莊賈才姍姍來遲。穰苴質問: 監軍為何延誤了約定的時間?


   
莊賈語氣傲慢地說: 親友設宴為我踐行,所以遲到。


   
穰苴正色說道: 身為將領,一旦受命,就該忘了家人;臨軍身受紀律,就須忘掉親友;擊鼓急進時,更應拋卻性命。現在敵軍侵略我國,國家騷動,國君寢食難安,百姓的安危全系在你身上,你還說什麼 相送  隨即召來軍正,問道: 按軍法論,如期未到者如何處置?
   
軍正回答: 當斬首示眾。


   
莊賈知道事態嚴重,喊人回宮請齊景公搭救。只是回報的人還來不及返回,穰苴已當著三軍的面,將莊賈斬首示眾,三軍士卒無不為之戰栗。


   
當齊景公派來的使者拿著符節,騎馬馳入軍中,要穰苴赦免莊賈時,穰苴對使者說: 將帥在軍中,君王的命令可以不受。


   
又問軍正: 擅自驅車奔馳于軍營,當處何罪?


   
軍正回說: 當斬!


   
國君派來的使者不可任意斬殺。 穰苴說畢,隨即斬了使者的僕人,車之左駙及馬之左驂,以此宣示三軍,並讓使者回報齊景公,然後上馬率領軍隊出發。


   
途中,穰苴深入士卒營帳,體恤他們的生活飲食,親自探問疾病,舉止感動全軍,甚至身患疾病者也願意衝鋒陷陣,奔赴戰場殺敵。晉、燕兩國聽聞齊軍士氣高昂,立即撤退,穰苴揮師追擊,收復失地,最後凱旋。


   
司馬穰苴不因莊賈為國君的寵信而趨炎附勢,反而以國家為重,整飭軍隊,建立威信,是齊軍能勝戰的因素之一。他身體力行、關懷下屬而贏得軍心,更是收復失土的關鍵。足見一個成功的領導者須德能兼備,為眾謀福利,才使大眾心悅誠服,竭盡所能地為主效力。

慈眼視眾生

長年飢荒,讓村莊的人們飢渴難忍,內心惡魔慢慢將良善吞噬,他們早已忘卻慈悲道德為何物?想要活下去的衝動,讓他們開始食人肉。


   
村莊住有三兄弟,彼此商榷逃離村莊,到他處尋找食物。翻山越嶺,好不容易來到鄰村求食,但些許的食物只夠三兄弟維持幾天。眼看就要吃完了,大哥與二哥商量: 只有殺妻食其肉,以求溫飽! 于是,大哥先殺了自己的妻子,將肉分成五份。正當大家開始食用時,小弟望著大嫂的肉塊,不禁潸然淚下,不忍心用。不久,二嫂也難逃被殺的命運,小弟更是哽咽萬分,不願進食。等到二嫂的肉塊吃完後,二兄準備殺弟媳,此時的小弟再也忍不住: 殺妻的惡事,並非為人之道,我絕不做! 說畢,帶著妻子逃往深山。


   
兩人便在深山中以採果實果腹度日。歲月更迭,時光悠悠過,耐不住山中樸實平淡的生活,妻子與一個跛腳漢暗通款曲,並計劃謀殺親夫,以求永久相守。


   
一日傍晚,妻子向小弟要求能一起上山採果,小弟以山路險阻,不願妻子冒險而婉拒。最後仍經不住妻子的請求,只好勉強答應。隔日,隨同前往的妻子,一路觀察地勢。當到山高谷深的地方,趁著小弟未留神,一把將他推下山谷,便歡喜雀躍地回到跛腳漢身邊。


   
落下山谷的小弟,被一名經過的商人搭救,護住了性命。小弟將自身的遭遇,向商人娓娓道來。同情之餘,商人更感佩小弟的慈心,于是帶著他一同而行。不久後,兩人來到鄰國。正值國王駕崩,卻苦無太子繼承王位,全國上下都為此而憂心忡忡。群臣請來智者佔卜,得知將有一位賢者經過國中,是最佳的國王人選。群臣在城門口日夜守候,終于望見一輛馬車,車中的青年目光散發出慈悲的氣息: 就是他了! 群臣不約而同地說著,並歡喜地將青年迎接回宮。


   
新君即位,立即廢除邪術,改以佛法的五戒、十善治國,全國呈現一片清淨安樂的氣象,他國人民聞名,紛紛前來歸投。此時,小弟的妻子與跛腳漢也來到此國乞食。她謊稱自己背著跛腳的丈夫一路逃難至山中,因聞國王仁慈待民,才前來歸投。國中人民莫不贊賞婦人的美德,決定將她帶到王宮,受國王的表揚。婦人來到國王跟前,心中正歡喜地準備領賞。
   
還記得我嗎? 國王認出了自己的妻子。


   
婦人抬頭一望,竟是當年被自己推下山谷的丈夫,害怕得全身顫抖,跪地求饒。國王這才對群臣細說往事,執法的大臣要求國王將婦人處以死刑,國王說: 諸佛以慈悲為寶,我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能失去慈悲之心。


   
群臣便將婦人驅逐出境,永遠不讓她的足蹟踏入國中。


   
以慈眼撫視眾生,是佛菩薩的大悲願。即使頑劣的眾生,在菩薩的眼裡,都如己子一樣守護,這樣的心念舉止,是我們從凡夫走上菩薩道須學習的課題,行得深,始能得到究竟圓滿的利益。

一念慈心

春秋時代,有一次宋國與鄭國打仗,決戰前夕,宋將華元特別準備羊肉慰勞部下,希望借此鼓舞士氣。將士們人人都吃到羊肉羹,唯獨替華元駕馭戰車的車夫羊斟沒有份。羊斟覺得很不公平,認為華元太不把他放在眼裡,因此懷恨在心。

  當鄭、宋兩軍交戰得很激烈時,華元命令車夫將戰車駛向敵軍稀少的那一方,不料戰車卻往相反方向,朝著敵軍密集的地方直去。華元驚慌喝道: 你要去哪兒? 這時羊斟面有慍色地回答: 昔日我能不能吃羊,由你決定;今日要將戰車駛往何處,由我決定。 由于車夫將華元的戰車駛入敵軍陣營,主帥被俘,宋軍因而喪失鬥志,吃了大敗仗。

  無獨有偶,西晉時期的顧榮有一次也是因為吃肉,而得到貴人的幫助。據說顧榮在洛陽時,有一天應邀赴宴,席間發現端烤肉的人流露出很想吃烤肉的眼神,于是顧榮把自己那一份給了對方,同桌都因此而譏笑他。後來,永嘉之亂起,顧榮渡江避難,每次在危急時刻,總有一個人出現在身邊,幫助他渡過難關。原來,這個貴人就是當時端烤肉的人,由于感念顧榮的一份慈心,因此他不顧自身的安危,結草銜環,以報滴水之恩。

  所以, 慈悲之心,生生之機 ,顧榮的一念悲憫之心,不僅使他在危難時刻得到幫助,也為自己留下一線生機。因此,我們為人處世要慈悲厚道,先要待人好,別人才會善待我們。萍水相逢的人,都當如此對待,更何況在公司、團體裡擔任主管者,更要慈悲愛護屬下,倘若不然,則難保有朝一日,不會有華元的結果。

梟獍之心

在《史記·孝武本紀》裡提到,古代有一種鳥,名為  ,它在出生後,就會因飢餓而將辛苦抱卵、哺育它而疲憊不堪的母親吃掉。另外,還有一種獸名叫 破鏡 ,又名  ,它的外貌像虎豹而體形略小,也是出生後不久,就會將它的父母親吃掉。黃帝為了要滅絕這兩種惡心的禽獸,于是規定,舉凡天下祭祀,都要拿這兩種禽獸來作犧牲品。


   
由于這樣的典故,後人將不肖子女或忘恩負義、兇殘無道的人,形容為 衣冠梟獍 ,或指他們的心態是 梟獍之心 


   
孝順,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孝道思想幾千年來深深影響著中國社會。過去為了表揚孝行,有 二十四孝 的典範,而動物中的 羔羊跪乳  烏鴉反哺 ,也常作為孝親的教材,提醒人們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


   
除了對父母盡孝,更要擴大孝親的範圍,對宗族、對國家民族,甚至對一切眾生盡孝。孝的意義,是對國家、親人的一種至真感情的流露,是人我應有的一份責任,是人倫之際的一種密切關系。


   
在佛教的經典中,不難看出佛教對孝道的重視。佛陀教育弟子,孝順父母不僅限于今世的父母,更要擴及七世父母,乃至一切眾生皆曾是我的父母,而佛陀本身在多生累世,更是孝道的實踐者。因此在《涅槃經》裡提到,釋尊因累世以來恭敬三寶,孝養父母,因此可以感得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的莊嚴身相。


   
孝親敬親乃基本的人倫之道。如果人人都能孝順父母、奉行十善業,不僅可化解世間的暴戾之氣,更可為來生種下圓滿佛道的因緣,吾人怎能不欣喜去力行實踐呢?

西門豹巧智懲惡霸

西門豹是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及水利家,一生為官清廉,心系百姓。初到鄴縣任職時,經常下鄉巡視,一心傾注人民的生活。他疑惑,此縣為何人民稀少,田地荒蕪,百業蕭條,所到之處,盡是滿眼荒涼?經過一番調查才知道,人民是為河伯娶妻所苦惱。


   
鄴縣因為水利設施不完善,一到雨季即泛濫成災,便造成人財兩失,百姓不堪其擾,時時在擔心害怕度日。縣中女巫借此機會,勾結地方官員,假借河伯娶妻,榨取錢財。家家戶戶害怕女兒被河伯相中,有能力者,紛紛送錢給女巫,希望她別選上自家女兒;窮困者,只好移居他鄉。西門豹知道此歪風後,決心懲治這些地方惡霸。


   
在河伯娶妻那天,西門豹也來到河邊。他命女巫將新娘帶到跟前: 這名新娘不美,就煩勞女巫前往河裡與河伯商量,等我們選上美麗的女子,擇日再送來。 說畢,士兵們便將女巫投入河中。


   
怎麼還不見女巫上岸? 西門豹滿臉疑惑, 讓女巫的弟子去催促!催促! 士兵們又將女巫的弟子投進河裡。


   
等了一陣子,仍未有動靜,西門豹再度開口: 看來女人辦不了事,只好請地方官員親自出馬了。 正要命士兵將官員丟下河,這些貪官污吏嚇得跪地求饒,西門豹才示意士兵們等一等。
   
過了一會兒,西門豹才說: 看來河伯將女巫們留下,你們可以回去了。
   
女巫與貪官污吏的謊言,這才不攻自破。從此,河伯娶妻之事,在鄴縣已然銷聲匿蹟。


   
事後,西門豹親自勘測水源,並發動百姓在漳河週圍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溉農田,不到幾年光景,就使得鄴縣年年豐收,讓百姓常享太平安樂。
   
西門豹破除迷信,為民造福的事蹟,深受人民愛戴;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的智能,廣為後世傳頌。司馬遷在《史記》中稱贊道: 故西門豹為鄴令,名聞天下,澤流後世,無絕已時,幾可謂非賢大夫哉! 一個賢能者,是將他人的利益置于個己的生命之上,驅策自己安眾生苦,撫眾生心,也就是佛教所說的 行菩薩道 


   
行菩薩道,是須應化世間,以慈悲喜舍的精神來關懷社會,關愛週遭人與事。果能如是去做,人性的良善才得以引發,生命的層次才能向上提升,逐步走向光明。

一念之間

 曾見報載律師希望人人都打官司,這讓我聯想到一則故事:

  天堂、地獄之間只隔一道牆,有一次,台風刮倒了那一道牆。天堂的玉皇打電話給地獄的閻王: 我們趕快把牆修好,免得來來去去,混雜不清。雙方各推派三名代表:工程師(建築)、銀行家(籌款)和律師(擁所有權)

  地獄很快就推派出三名代表,天堂很久都推派不出。閻王很生氣地對玉皇說: 如果再拖延下去,後果你要承擔。

  玉皇說: 並非我不推派,實在是因為天堂沒有這三種人才。銀行家只顧賺錢;工程師偷工減料;律師天天打官司。這三種人沒有資格到天堂來。

  其實,銀行家、工程師和律師中都有好人。好、壞只在個人的一念之間;天堂、地獄也在一念之間。心中一念善就是天堂,心中一念惡就是地獄,因此我們每天隨著心念的起伏,在十法界中升沉,時而人天菩薩,時而惡鬼畜牲,一念之間包含了所有的時空。

  此外,一念之間也包含了人我的對待,比方:我們做人處事,如果能心存一念慈悲,多一分體諒和善待,常以慈和的愛語、慈祥的笑容、慈悲的善行來相處,一定能增進人我彼此的和諧。人際之間和合無諍,行事便能順利無礙,猶如身處天堂。反之,如果人我關系惡劣,見面總是爭執不休,彼此都感到不愉快,要想做事順利就很困難。

  所以,無論是自處或與人往來,要讓自己處在天堂或地獄,全取決于我們心中的一念之間,不妨細細觀察自己的一念之間。

  放不下

  一個年輕人去爬山,不小心從山頂滑下來,幸好抓住山腰的一棵大樹,讓他幸免于難。年輕人抓著樹藤,往上看是峭壁懸崖,往下看則是萬丈深淵。心裡想:上也無路,下更難行,這要如何是好?眼看著天色愈加昏暗,恐懼像潮水一般洶湧而來。年輕人全身發抖,喊叫著: 佛祖啊!這個時候也只有您能解救我,請您趕快現身,救救我這可憐人。 不久,佛祖真的現身在山頂上,向年輕人說: 只要你願意相信我的話,我就有辦法救你。 年輕人回答: 佛祖,只要你能救我的命,你說什麼我都相信。 佛祖聽完年輕人苦苦的哀求,微笑說: 你現在把手放下! 年輕人一聽,手一放下,不就沒命了嗎?于是更加抓緊樹藤不放。佛祖無奈地說: 你不放下手裡的藤蔓,我哪裡有辦法接引你,讓你得救呢?

  人間許許多多的人與事,像金錢、名利、地位、愛情等,我們都放不下。故事中,抓緊樹藤的年輕人,就像我們貪戀外在的欲望,一刻也放不下。禪門中常以 葛藤 來形容我們的煩惱,纏縛我們的身心,使我們如飛蛾赴火,不得自由。

  擁有的人生充滿失落的恐懼,且衍生求不得的痛苦,在熙熙攘攘的人間逆旅,何不學幾分布袋和尚的灑脫,在提起和放下之間,隨緣隨分。

  放下,使我們得救,了卻五欲的追逐之外,還有個無求的天地。

法師與小食客

 慈惠法師與慈嘉法師當年到日本留學,經濟拮據,平時都是省吃儉用。一天相約到日本料理店午餐。坐下以後,發現鄰桌一對年輕夫婦正在專注地談話,忽略了身邊五六歲大的兒子。這個小男孩非常活潑,自顧自地來去蹦跳玩樂,偶爾還靠過法師這一桌來,扮個鬼臉。

  法師們點的壽司先端來了,小男孩跳過來,頑皮的小手朝盤裡飛快地抓起一個壽司,往嘴裡送,然後張大眼睛看看她們的反應。慈嘉法師向小男孩點頭示意,和藹地微笑著。于是,男孩又拿起第二個,這時,引起餐廳其他顧客的注意,大家興味盎然地觀賞這幕 法師與小食客 的短劇。小男孩很高興受到所有人的注意,繼續努力扮演 小食客

  等到一盤十幾個壽司都快吃光了,那一對專注談話的夫妻猛然覺醒:孩子上哪兒去了?!竟然跑到法師那邊討東西吃。媽媽漲紅著臉,走過來鞠躬道歉,一轉身,扭著小男孩的耳朵,手抬起來,眼看一掌就要打下去了。

  不要打!不要打!小朋友吃了師父的東西,可以增長福德因緣,讓我們和他結個善因善緣吧! 慈嘉法師趕緊解釋,年輕的媽媽一再鞠躬感謝,問: 你們是做什麼的?從哪裡來?

  慈惠法師告訴她: 我們是佛光山來這裡念書的。

  從此以後,這位太太只要跟先生到京都,都會到京都大學去探望她們。一直到她們學成歸台後,兩夫妻回到台灣也會專程到佛光山探望,幾十年來不變,也因此成為很好的朋友與信徒。

  一盤壽司不值多少錢,但是對她們來說預算有限,也不敢再買第二盤,寧願餓一餐,以 歡喜 為食,結一個緣。佛光山也因為她們歡喜結緣的性格,成就許多事業,更接引不少社會人士加入佛教的行列,終身護持佛教。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