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聽佛學大師講24堂人生智慧課:修身養性 心悟人生真諦
諸葛文
23/09/2016 06:37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本書旨在解除每一個人內心掙紮的苦痛,還年輕人以陽光健康的心態,贈老年人以歷經滄桑的從容,讓整日奔波的人有一個心靈的港灣,讓無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靈的廟堂。教導世人如何看待現實生活中的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應該秉持什么樣的心態。總之,本書旨在以通俗佛經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禪性。

 

內容提要

  本書旨在解除每一個人內心掙紮的苦痛,還年輕人以陽光健康的心態,贈老年人以歷經滄桑的從容,讓整日奔波的人有一個心靈的港灣,讓無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靈的廟堂。教導世人如何看待現實生活中的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應該秉持什么樣的心態。總之,本書旨在以通俗佛經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禪性。

目錄

  第一篇 修身養性:拈花微笑間,心悟人生真諦

  第一課 心與性: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禪之至境,乃是破”/

  自助者得天眷顧/

  無心可用,無道可修/

  求人不如求己,勝我必先知我/

  有緣推不掉,無緣爭不來/

  俗世要看開,但不要看透/

  第二課 淨與靜:無欲則剛,淡泊明志心自遠

  盛怒行事,善果難成/

  既要惹塵埃,更需淨心靈/

  靜下心來,諦聽到花開的聲音/

  真心,不會隨外界變化而動/

  輕與重的感覺存乎一心/

  第三課 因與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為人所重,乃因有用/

  閑話莫說,蜚語莫談/

  至理面前,萬法皆是迷障/

  世間一切皆是緣,命中無時別強求/

  第四課 慈與悲:世有平等,然後有真慈悲

  善惡是法,法非善惡/

  人之慈悲,孝之為本/

  布施救人,不留一念/

  佛性平等,普度眾生/

  棄仁愛之智慧,猶如失航道之行船/

  第五課 空與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真正的信仰,無須頂禮膜拜/

  心中煩念,自縛而生/

  人無所求,品行白高/

  初心即是真佛/

  心中無色,坦對紅塵/

  大幹世界一禪床,皆在心胸/

  第六課 福與禍:福禍總相依,切勿悲與喜

  世間之福,皆有因果/

  貌似幸者,其實禍哉/

  世間諸多不如意,比來比去卻知福/

  功名皆為身後事,有無之處化雲煙/

  第二篇 人在職場:登高一望諸峰小,入世幽世皆圓通

  第七課 貪與欲:圖一時之快,終生受煎熬

  權力有多大,艱險就有多大/

  世俗之人大多死於貪欲/

  飛來之福,恐為禍患/

  放下過往得自在,莫因貪念誤終生/

  算計人者,為人所算/

  第八課 財與業:有錢當念無錢日,得意休輕失意人

  高低貴賤,與衣無關/

  金錢本是食人獸/

  只勞不休,人生得少失多/

  人有一技,勝有千金/

  不勞不作,安能悟禪/

  第九課 磨與難:泥濘留痕,磨難是煉獄

  唯走坎坷路,方成堅定心/

  從黑夜摸索過來的人,更懂得黎明的珍貴/

  清風是知音,自樂本禪道/

  苦痛不入心,人生作茶飲/

  一切不幸都只是一個過程/

  第十課 傲與謙:盛滿易為災,謙沖恒受福

  刻意避短,短處更現/

  命中注定莫要推,過分謙讓也是罪/

  傲慢本是心中魔/

  狂傲之人往往為狂傲所敗/

  人之勁敵,乃是不識己/

  一山還有一山高,山頂望去有高山/

  第十一課 成與敗:是非成敗轉頭空,一切皆隨緣

  成功需定力/

  失敗非因對手強,乃是己生輕敵心/

  若想成功,則必先有成功之念/

  欲得成功,不可失機緣/

  第十二課 盈與虧:盈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

  凡事都要有度,一切都要適可而止/

  凡事量力而為,莫要自取其辱/

  紅塵本殘缺,拋卻求全念/

  完美之禪道,在於不求完美/

  第十三課 屈與仲: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茶杯只有低於茶壺,才能被注入香茗/

  忍辱不是一時的忍耐/

  穩定情緒,心得解脫/

  第三篇 居家生活:行住坐臥,禪影隨行

  第十四課 苦與樂:生活就是禪,禪就是生活

  樂非華麗外表,本為內心坦蕩/

  刹那芳華,亦是至樂/

  杞人憂天,福樂難至/

  快樂是得到,更是付出/

  有勞有逸才是人生/

  有痛苦與歡樂,就有地獄和極樂/

  第十五課 奢與儉: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

  錢,不一定肮髒/

  富足來自知足,貧窮來自吝嗇/

  不抑己欲,苦痛隨行/

  第十六課 情與愛: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

  失戀非喪愛,只是人無緣/

  緣分莫強求,聚散皆隨緣/

  相伴嘮叨自有緣,嘮叨半世意纏綿/

  莫把婚姻自由叫停,要把幸福當事業經營/

  第十七課 言與教:教養有道,則天無妄生之才

  孝順不但要孝,更重要的是要順/

  含蓄的教化比直接的呵斥更有用/

  沒有不可救的生命,也沒有不可教的人才/

  道理幹言不如當頭棒喝/

  對你最嚴厲的人,可能是對你最好的人/

  無言的教誨最難領悟/

  第十八課 老與命: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此世既能做人,便是前世修來的福/

  活著,就是人生的一大幸運/

  欲念是何種色,人生便是何種相/

  生死皆為天命,世間無人可避/

  活在當下即是幸福/

  第四篇 人際交往:世間俗世要看開,難得糊塗莫看透

  第十九課 名與利:放舍塵根,清閑自在如白雲

  世人所爭之物,往往一文不值/

  世人莫要臉貼金,畫虎不成反類犬/

  佛家本公平,所得皆有度/

  禪師本來是和尚,拋除虛名得真身/

  第二十課 舍與得:得失皆隨緣,有舍才有得

  布施越多,所得越多/

  多了世間俗物,反生惶恐之心/

  天上不會掉餡兒餅,想收獲就要付出/

  第二十一課 恩與怨: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

  冤冤相報何時了/

  不守諾者,終有惡報/

  今日你救人,明朝他救你/

  多惜福,常感恩/

  第二十二課 善與惡:心懷善念者,才能修成佛

  心中有惡念,終為惡念害/

  斷絕心中惡念,佛心方可呈現/

  應有一顆布施心/

  諸惡莫作/

  第二十三課 進與退:萬事無如退步人,淡中滋味最天真

  好運非橫來,努力可得之/

  容身於強者之林/

  昨日不可回,今朝猶可追/

  此路不通,另尋通路/

  第二十四課 寬與恕: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忘恩不可恕,負義不可饒/

  化敵為友,以德報怨/

  容天下難容之事,恕世間難恕之人/

前言

  禪宗大師聖嚴法師有雲:禪是一種精神上的休息,是一種不可言喻的智慧,但禪同時也是所有的現象,它無所不在,處處皆是。釋迦牟尼佛曾說,世間所有的法都是佛法,我們也能這樣說,世間所有的法都是禪的佛法。

  聖嚴法師的偈語,無疑在為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指點迷津。佛,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既在西方的靈山,又何嘗不是在俗世的鉛華裏;禪,其實沒有那么高深,既是苦思冥想後的大徹大悟,也是行住坐臥間的心領神會。沿著聖嚴法師手指伸出的方向,我們會發現,佛與禪,就在每一個人的心裏。

  佛法與禪道,是淨化世人心中貪嗔癡的清泉,是焚盡妄執、疑惑、愚昧的烈火。不學佛,不參禪,猶如人生的天空總壓著一塊巨大的黑雲,那些神聖的佛性之光無法照進,人生就此混沌一片。縱然享盡俗世諸般樂,靈魂得不到升華,待肉身毀滅的那一天,靈魂恐墜阿鼻地獄。世人皆想升極樂世界,但佛家講因果業報,沒有種下善緣,又怎么會有福澤臨身?

  縱觀當下,人心難測。浮躁、焦慮、自私、狹隘、貪婪,種種心毒將世人的一生折磨得淩亂不堪。而在這嘈雜的紅塵裏,每一個人似乎都有一種窒息感,因各種各樣的事情撕扯著內心--上學、工作、就醫、住房,諸般問題猶如一個個緊箍咒,將人的身心囚禁在一個很小的世界裏,小到只有自己沒有他人。這樣的人生,只能在佛家所說的苦中等待著老去。

  那么,如何才能解脫?

  答案是修心。佛家說萬種業緣,皆由心起。一念之間,可以仁慈,也可以殘虐;一念之間,可以寬恕,也可以憎恨。放下與貪戀,忍讓與爭奪,這些都存乎一念。世人想拯救自己,就要修一顆一念之間皆是善的佛心。

  而修心的諸般法門,已經被本書化為一篇篇意味深長的文字,在深入淺出的語句中,助你渡過心靈的苦海,尋到心靈的淨土。

  本書旨在解除每一個人內心掙紮的苦痛,還年輕人以陽光健康的心態,贈老年人以曆經滄桑的從容,讓整日奔波的人有一個心靈的港灣,讓無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靈的廟堂。教導世人如何看待現實生活中的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應該秉持什么樣的心態。總之,本書旨在以通俗佛經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禪性。

  本書共有三大特點。

  一是哲理性,本書延續了星雲大師所著的《寬心》、《舍得》語言哲理深奧的特點,以佛學大師的禪語起始,又以讀罷文章後的感悟作結,首尾遙相呼應,而且每一篇字裏行間都彌漫著回味無窮的佛禪意蘊,每一個佛禪故事都起著醍醐灌頂的妙效。

  第二個特點是廣泛性,本書涉及現代人的工作、家庭、婚姻、愛情、交際、職場等方面,多角度多元化地剖析人生的種種境遇,用佛法禪道為世人指出在生活中獲得快樂的法門。

  第三個特點是趣味性。本書將學曆門、拜金現象等諸多社會中的熱點話題信手拈來,從佛家的角度進行鞭辟入裏的分析,加以一針見血的詮釋,助世人在回味這些熱點話題尚未散去的餘溫中,細細領悟深藏於世間萬象的妙理,在輕松諧趣中看到佛法禪道的身影。

  以上的三個特點融會貫通,將佛法禪道的神秘面紗層層揭開,讓你在驚呼佛法禪道原來如此簡單之餘,領略那一份無窮無盡的奧妙。

  編者

  20108

 第一課 心與性: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佛家講求修心修性,只有當心中空明澄淨,性裏淡然平靜,方能看透這大千紅塵,落得自在逍遙身。而世人所追求的仙骨佛心究竟是什么,本章也會為世人揭開其神秘的面紗。而世人又應當如何看待自我,如何面對人生路上的重重磨難,以至於如何對待俗世之中的紛紛擾擾,也都會在本章中一一做出注腳,給世人展示仙骨與佛心的本相。

  禪之至境,乃是破

  佛家講求的破執,要先從破開始

  在佛家看來,過於執著是心靈世界的一種愚昧。過於執著會遮蔽一個人的心眼,過於執著也會迷惑一個人的心智。因此,修心向佛之人,必須先做到心靈世界的空明寧靜,只有心靈世界處於這樣的狀態,才可窺得佛理禪機。

  而破執最關鍵的,就是對我執的破除,我執就是執我為是,以我為重,以我見、我聞、我思、我知為中心,不知有人、有理、有大眾。這種執著是對心靈的囚困,人行於世也就無法做到瀟灑超脫。

  母親有一位做絲綢貿易的兒子,兒子經常會去佛陀出生的聖地去做生意。母親心地善良,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所以母親常想,在佛陀出生的地方一定會有佛陀的加持物,希望兒子能夠給她帶回來一件讓她供奉著,以表自己的虔誠之意,兒子答應了。

  由於兒子的生意太忙,以至於忘記了這件事。第二次母親又叮囑兒子千萬不要忘記自己的囑托,但兒子還是忘記了。第三次的時候,母親再次嚴厲地囑咐道:再不拿回佛陀的加持物你就是一個大不孝的子孫!”見母親如此般氣憤,兒子只好繼續答應著。但不幸的是,由於生意過於繁忙,兒子又忘記了母親的囑托。在臨進家門的時候,兒子突然想起了母親的忠告,很是著急地在門前走來走去,突然眼睛一亮,在門前他發現了一塊很漂亮的石頭,於是兒子把石頭撿起來推開了房門。兒子很虔誠地把石頭交給了母親並告知她這是釋迦摩尼的舍利子,擁有它就好像佛陀在我們身邊一樣。母親信以為真,整天都對石頭頂禮膜拜,而且她也找到了長久以來的安寧與恬靜,每天都是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

  故事中的母親對佛陀的加持物一直都抱有一份執著心,因而三番四次地抱怨兒子,甚至以不孝之名來訓斥兒子。而最終兒子用一塊假的佛陀加持物了卻了母親的一樁夙願,化解了母親內心的執著,而母親也因此感覺每一天都很開心很快樂,這就告訴我們執著是堤,快樂是水,只有掘開心中之堤,快樂之水才會奔湧而出。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越來越變得自私自利,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在他們眼裏看來也不過是草芥螻蟻。很多人對金錢越來越懷有一種過度的執著,拼命地追求財富,甚至一些原本應該是積德行善的行業也一樣利欲熏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社會大環境都處於一種激烈變革之中外,還有就是人心對金錢的貪戀執迷,認為金錢就是人生的價值所在。

  佛家認為,其實也只不過是一種虛幻,人的肉身與大千世界裏的一花一草,一禽一獸其實也都沒有什么大的差別,都只是一副皮囊而已。唯一不同的,是人心與獸心之別。是以,這身皮囊不是真正的你,這身皮囊暫時享受到的五感之福,也不過是一場鏡花水月的夢境。因此何必在內心對這副皮囊有如此多的執著,只有放下這份執著,才能放下對紅塵榮華的癡迷,才能修心修德,達到人生至境。

  :人生唯有少執著,多放下,一切隨緣方可超脫世外。

  自助者得天眷顧

  自助之人是人生的覺悟之人,智者求己,愚者求人

  古語有雲:自助者天助之。而在佛家的眼裏,聰明之人一切求己,而愚昧之人一切求人。求己之人,心胸之中自是無畏無懼,大千萬象的更迭交替只是朝花夕拾的感悟,紅塵俗世的生死榮辱也只是談笑風生的釋然。而求人之人,心胸之中無時無刻不在盼望危難之際可得天之助,得人之力,視自己如蜉蝣,視萬物為大樹,認為自救自度,都是蜉蝣撼樹的可笑之舉。

  佛家講眾生平等,並不是在單單講生存平等、人格平等,也是在講精神平等。所謂精神平等,就是在講人格之獨立,性格之堅強,在面對險境困難的時候,仍是將希望寄托在自己而非他人身上。這種平等才是佛家所講的平等之至境。

  一個年輕人總抱怨沒有人在自己困難的時候向自己伸出援助之手,於是他把自己的苦悶告訴了一位禪師,並且覺得世人之心已經越來越不善良了。

  禪師聽完他的抱怨,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一個農夫趕著一輛滿載幹草的馬車行駛在回家的路上,誰知半路上車子陷入了泥坑,車子無法再往前挪動一步。而此時天色已晚,路上沒什么行人,農夫心知在此時此刻很難出現一個幫助自己的人,於是他心灰意冷了起來。過了一會兒,這種心灰意冷就變成了惱火憤怒,他開始咒罵泥坑、馬車甚至是自己,最後罵累了,只得向大力神求救。

  農夫懇求說道:大力神啊,天都能被你扛起,就請你幫我把車子推出來吧。農夫的話音剛落,大力神的聲音就從雲端傳來:神要世人必須先自己動腦筋想辦法,然後才會給予幫助。所以你應該先看看馬車陷在泥坑裏的原因是什么。你應該拿起鋤頭將車輪周圍的泥漿鏟去,把礙事的石子都砸碎,把車轍填平,只有在你完成這些之後我才會幫助你。

  農夫按照大力神所說的做完了一切,然後對大力神說:我已經幹完了,你現在可以幫助我了吧。

  大力神說:那好,我現在就來幫助你,現在聽我的號令,拿起你的鞭子,然後甩下去。

  農夫照做了,然後驚叫道:這是怎么回事,我的車子能動了,大力神,你真行。

  這時大力神說:你瞧,現在你的馬車不是順利地脫離了泥坑嗎?所以遇到困難,要先自己開動腦筋,只要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禪師講完這個故事後,微笑著看著那個苦惱的年輕人。年輕人的臉上此時已經露出了笑容,他向禪師深鞠一躬後就離去了。自此之後,這個年輕人雖然遇到過不少的坎坷,但他都依靠自己的努力將坎坷化為了坦途。

  故事中那個沮喪失落的年輕人經過禪師的點化,終於將自己的心靈世界修到了一個新的境界,這就是自助自救,自強不息。自強者人自敬之,自弱者人自恥之,難道你就願意做一個被人經常恥笑的人嗎?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自立自強的人。特別有一些貧困大學生,他們雖然物質上比一般人還不如,但是精神上卻是令人敬佩的。這些大學生依靠自己的雙手與智慧,為自己的青春譜寫了一首自強不息的壯志之曲,甚至有一個大學生,可以將自己殘疾的父親接到學校附近,一邊照顧父親一邊打工掙學費,而且還要保證學業不被荒廢,這是常人所難做到的。而且對常人來說,在面對如此的艱難時,首先閃現在腦海裏的就是如何尋求他人的幫助,可這個學生卻從未向任何人主動尋求幫助,而是用自己年輕的臂膀扛起生活的磨難,這怎能不讓世人為之動容。

  成功源於努力與機遇,其實這努力,就是自助;而這機遇,就是因為這份努力得來的天助。

  :彼岸之花只為那些親自執槳揚帆之人所摘。

  無心可用,無道可修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在佛家的眼裏,大千世界不過是鏡花水月,芸芸眾生也不過是烏有皮囊。由此看來有便是無,存在即為虛幻。因而如果是用以心修之、以體行之、以目辨之的方法來參禪悟道的話,那么最終也只不過是略窺禪宗的門徑,略懂佛法的毛皮而已。

  正如懶融禪師的偈語: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以心修之,而心終有所惑;以體行之,而體終有所怠;以目辨之,而目終有所不辨。是以,以五官六感得來的佛理禪機,終不過是小乘之修。若欲明悉佛法之精髓,洞察禪理之奧妙,就非去心、去體、去目,以無心可修、無體可行、無目可辨之態修禪悟道不可。只有如此,大乘至境之門才會為你打開,才可修行到最高的境界。

  道光禪師有一次向大珠慧海禪師問道:禪師,您平常用功,是用何心修道?”

  慧海回答:老僧無心可用,無道可修。

  道光又問:既然如此,為什么每天要聚眾勸人參禪修道?”

  慧海再答:老僧我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哪有地方可以聚眾?”

  道光追問道:事實上您每天都在聚眾論道,難道這不是說法度眾?”

  慧海搖頭說道:請你不要冤枉我,我連話都不會說,如何論道?我連一個人也沒有看到,你怎么說我度眾呢?”

  道光皺眉道:禪師,您這是誑語了。

  慧海笑道:老僧連舌頭都沒有,如何誑語?”

  道光不解道:難道塵世間,情世間,您和我的存在,還有參禪說法的事實,都是假的嗎?”

  慧海回答:都是真的!”

  道光又問:既是真的,您為什么還要否定呢?”

  慧海說道: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

  道光因此大徹大悟。

  《般若心經》中有雲: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很顯然,慧海禪師比道光禪師更有佛家的慧根,更知曉佛經的奧義。是以慧海禪師之為,皆為不為,已不為來修,這便是大徹大悟的法門。

  那怎樣才能做到無心可用,無道可修呢?

  首先,心靈世界需要處於一種寧和之境。不急不躁,不驕不奢,不生強求之心,不生萎靡之意,只有如此,心靈才會以最自然的狀態來接近佛法禪理。

  再而,心靈世界需要有淡泊之境。視大千如虛,以萬象為幻,得亦可,不得亦可;舍亦可,不舍亦可。離紅塵之紛擾,斷俗世之繁雜,融身於草木之間,寄情於鳥獸之樂,只有如斯,心靈世界才會以最誠摯的狀態來參悟佛理。

  最後,心靈世界需要有無我之境。要知此時之我,而非本我,只是世間的一副臭皮囊而已,區區皮囊,又何須貪戀?既然只是一副皮囊而已,那么俗世之榮辱,人生之成敗,也只不過是刹那芳華的虛無,朝花夕拾的空幻,又何必在意呢?只有達到無我之境,心靈世界才會是最真實的,佛法的本相才會顯現在你面前。

  在現代社會,絕大多數人都一心想要有所作為,不想讓自己的一生過於平淡。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命裏終無卻強求的話,人生便很容易陷入痛苦之中。就以現在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來說,很多大學生在畢業之後都蜂擁到一線的大城市之中,希望為自己的青春找尋一份精彩,一份光芒。這原本是一個人上進的表現,但我們要知道,一線城市的城市容量畢竟是有限的,因此不會成為每一個人的舞台。大學生需要將目光放到二三線城市之中,去為那裏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到二三線城市並非會像很多大學生想的那樣難施拳腳,無所作為,事實上一個城市的發展是絕對離不開人才的。當你真正在二三線城市紮根的時候,也許你會發現當初的無為之選卻是今天的大有作為。

  心中無我,則佛心有你;不修道,則道自生。

  :才是的最高境界。

  求人不如求己,勝我必先知我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勝於靠他人。

  釋迦牟尼在涅槃前曾曰道:以自己為島嶼、為舟航、為明燈。簡單的一句佛偈,揭示了自皈依與自我拯救的重要性。

  佛陀住世之時,曾有言曰:不度無緣之人,不轉眾生定業。因此,在佛陀的祖國遭到鄰國琉璃王的滅族屠殺時,佛陀並未用神通救助。這並非違背了佛家普度眾生的旨願,而是要這些人自度自救,自己來修繕、積福、消災、免難。

  不勝自我,存念求人,這樣的人終其一生不過是繭中蠶蛹,難以化蝶,一生也只不過是仰他人之鼻息,望他人之項背。這樣的人在世人眼中,只不過是高樹下之蓬草,鴻鵠後之燕雀,因而內心不會生出最真摯的尊重。如果一個人失去了他人發自內心的最起碼的尊重,那么這個人就會如同朽木碎瓦,再難煥發人生的光彩。

  從前有一個生了重病的人,病了很多年一直沒有痊愈。某次,他聽人說有一個神奇的水池,健康的人喝了那裏的水,可以延年益壽,而生病的人喝了那裏的水,則會很快就被神奇地治愈。於是他決定去尋找那個神奇的水池,經過許多天的長途跋涉,那個可以治病救人的水池終於出現在了他的面前。但是經過多天的長途跋涉,加上原本就身有重病,於是在距離水池不到半裏的路上他就再也走不動了,於是他幹脆就地躺下,看著水池卻不往前邁一步。

  一天佛祖經由此地,看到了這個躺在路邊的人便問道:你需要被醫治嗎?”“當然!可是現在人心險惡,他們只忙於顧自己,而不會幫助我的。佛祖聽後繼續問道:你要不要被醫治?”“要,可是當我爬過去的時候,河水可能早已幹涸了。佛祖聽後告訴他:那么好吧,你現在就站起來走到水池邊去,不要總是找一些不存在的借口來為自己辯解。只要你邁出一步,就會治愈身體。

  那個病人聽後慚愧難當,於是起身向河邊走去,喝了幾口水池裏的水,刹那間,纏繞在身上多年的疾病馬上就痊愈了

  故事中的這個重病之人,其實最嚴重的病不在身上,而是在心裏。只會怨天尤人,只會怪世道不公上天不平,這又怎能把握住自己的人生,做命運的主人呢?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許多自立自強,勇於挑戰困難戰勝自我的人。而對這些生活中的強者,我們總會毫不吝嗇自己的贊美與掌聲,這些強者在自助的同時無疑也會得到他人心甘情願的幫助。

  比如說暴走媽媽陳玉榮,因為自己的兒子患有先天性肝髒功能不全的疾病,決定割肝救子。但是經過檢查,陳玉榮因患有重度脂肪肝而不能將自己的肝髒移植給兒子。這時候陳媽媽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靠自己的努力,找回自己健康的肝髒。她用了7個月的時間疾步行走鍛煉,最終使自己的肝髒回到了健康的狀態,她也終於可以解除兒子的痛苦了。暴走媽媽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最應該依靠的,還是自己。

  人生在世,只有自立自強才會煥發出生命最強烈的光芒,彈奏出生命最動聽的交響。世人參禪悟佛,意在使自己的心靈世界強大起來,最終可以自度自救。而那些不參禪不學佛的人,也應明白求助於人非常道,自立自強是正途的道理。

  其實靠自己,也就是在尊重自己。

  :知己、信己、勝己、度己。

  有緣推不掉,無緣爭不來

  命裏有無,皆要看緣,緣來分到,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達摩祖師有雲: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達摩祖師的偈語,向我們揭示了人生苦樂之緣由。樂因隨緣,苦因強求。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這句話道破了人生的本質,告誡世人應持一顆平常之心面對生活中的得失成敗。大千萬象都是處於一種因果循環之中,芸芸眾生之間也都因為冥冥之中的因緣而互相聯系在一起。要知道世間一切都處在變化之中,因由常動則結果難靜,是以怎能妄求結果?人之努力,不過是在求心境的坦然,至於結果,那就要看種種因緣是否會化為最後的善緣了。

  在遙遠而又古老的西域有一個小國。那裏的王後喜歡午睡,而且每次午睡的時候都要有兩名宮女在前後為其扇扇。

  一天,由於天氣悶熱,王後難以入睡,就在床榻上閉目養神,兩名宮女以為王後睡著了便聊起天來。宮女甲問宮女乙:我問你,你是靠什么活著的?”宮女乙說:我現在的一切都是王後恩賜的,所以我是依靠王後活著的。王後聽她提到自己,於是就仔細地聽了起來。宮女甲說道:我什么也不靠,只是憑借自己的命運。命中注定有的,就會有,命中注定沒有的,就算強求也是不行的。聽了宮女甲的回答,王後有些不高興了,心想:你不但沒有感恩於我,還只想著靠運氣過活,我倒要看看你的運氣如何!於是王後翻個身起來,叫她們下去。

  隨即,王後叫一位侍衛進來,讓他傳話到國舅那裏,說是按照王後的意思一會兒賞賜那個為她傳物品的宮女。侍衛下去後,王後把宮女乙叫道跟前,讓她去國舅那裏替她送一些東西。宮女乙出去後,王後就想,看宮女甲會不會眼紅宮女乙的賞賜。正當宮女乙在想為什么讓自己去送東西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撞到了柱子上,把頭給撞破了。正在這時,宮女甲路經此地,宮女乙趕緊招呼她替自己去完成這項任務,她要趕緊去處理一下自己的傷口。宮女甲接過東西就出宮了。

  國舅正在家裏等候送東西之人,見到宮女甲來了就笑著說:你來得正好,王後讓我賞賜給你的東西,我已經准備好了。拿著賞賜去王後那裏謝恩吧。宮女甲並不知道王後為何賞賜於自己,但轉念一想,這也許是命中注定的賞賜吧,於是謝過國舅就回宮了。王後見到受賞賜的是甲而不是乙,大為吃驚,於是就招來乙問個明白。聽了上面的經曆後,王後不得不歎息著說道:佛語裏講的真是有道理呀,命運是無法被改變的。

  故事中的兩個宮女對人生的態度是不一樣的。通俗一點地講,就是一個靠人,一個倚天。而故事的結局不也告訴我們,順其自然就是佛法禪理嗎?

  但縱觀今日,多少人貪戀著榮華富貴,一心求索著金錢美色。就以重慶市原公安局副局長文強來講,能從一個普普通通的警察做到今天之成就,已經是上天給予的恩賜了。本應順應天命,行伸張正義、懲治邪惡之事。但他卻偏偏對金錢美色貪戀之極,迷失在這些命中不該有的財富與美女的面前,最後落得個殞身休命遺臭萬年的下場,真所謂是強求命中無,反誤卿卿命

  紅塵俗世之中確實充斥著許許多多的誘惑,而人心本身也無時無刻不在受到貪嗔癡的困擾。是以,人們總會對還未得到的東西生出強烈的欲念,而這欲念會讓人越來越無法自持,嚴重者還會誤入人生的歧途。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世間的禍福本就是相輔相依,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是以一切看開,一切看淡,人生才會領悟到更高的禪境。

  :緣分不到,強求無功;緣分到至,不求亦有果。

  俗世要看開,但不要看透

  萬物之相,不可言明;千人之態,稍知即可。

  在佛家看來,俗世中的芸芸眾生皆是愚者,皆是處於一種渾渾噩噩的狀態。是以心有混沌,也就自然無法將世人世事看個通通透透。但紅塵本是虛幻,又何必非要將其看透?世人之心,但求將過往看清,將俗世看淡,心靈世界自然就會達到一種境界,看破看透反而會讓人生失去諸多趣味。

  正所謂難得糊塗,糊塗之人方可將萬事看開,內心不為繁瑣之事所擾;亦將萬事在心中留有餘地,保持一份神秘的趣味。這樣的人生才不會失去豐富與趣味,才是快樂的人生。

  一位遊客在寺院遊玩,無意間發現一間禪房的門大敞大開著,而且外面也沒有僧人把守。由於好奇心的驅使,這名遊客走進了禪房。只見這間禪房面積不是很大,但在這極小面積的房間裏,布滿了書架與貨架,而且上面寫滿了各種各樣的真相。遊客感到很好奇,這時,一位僧人過來接待他,並告知這是一間存儲各種真相的禪房。

  遊客很好奇地問:真的有真相可以知道嗎?”“是的,施主,我們這裏有部分真相,完全真相,相對真相,您想知道哪一種真相呢?”遊客沒有想過會在寺院裏出現揭秘真相的機會,他覺得生活中太多的真相需要知曉了。於是他想選擇完全真相。這時僧人對他說,知道完全真相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為了知曉事情的真相,他不懼付出再大的代價。僧人問道:您知道將要付出什么嗎?”“我不知道。僧人告訴他,如果想知道完全真相就需要自己永生不得安寧。遊客聽到後大吃一驚,他沒有想過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於是就奪門而出了。

  這個禪理故事告訴世人,想知道的越多同時付出的也就會越多。這付出的會是寧靜平和,會是開心快樂。而滿足的只是一種窺得他人隱私的邪欲。

  俗世中的每一個人,都希望能有屬於自己的私密空間,能有一個不為外人打擾的世界。而在這個空間和世界裏,每一個人都在尋求著內心的寧靜與安詳。這是作為人,最正常不過的心理訴求。而那些為了滿足自己的窺私欲,一定要將所謂的真相挖出來的人,其行其德都是為人不齒的。而他們的心靈世界,也必然時時刻刻處於躁動之中,心靈的安寧與平靜,因其窺私的欲火而被焚盡。

  俗語有雲:打破沙鍋問到底。可是問到底了,可是沙鍋卻也破了。想要知道真相,就要付出代價。而那些真相的身上,真的沒有欺騙與謊言的影子嗎?

  修佛悟禪,為的就是守住心中那一方寧靜。紅塵俗世幾多紛擾,若是處處都要弄個明明白白,事事都要探個清清楚楚,最終困住的,還是自己的心靈世界。

  看開並不等同於看透,看開是一份淡然與灑脫,看透則是佛家所講的妄執,看透了,人生也就失去了回旋的餘地。

  正所謂難得糊塗,糊塗了,就可以忘卻榮辱;糊塗了,就可以放下得失。糊塗了,入眼盡是繁華盛景;糊塗了,到哪都是人間仙境。

  :當糊塗時盡糊塗,萬象皆明亦非真。

第二課 淨與靜:無欲則剛,淡泊明志心自遠

  佛家說世人修佛參禪,最先要做到的就是本心的靜與淨。就是說世人修佛參禪,要持專心、恒心、百折不撓心;要棄嗔心、妒心、猶豫不決心。而就是說在修佛悟禪的時候,應不為名利所動,不為錢色所誘,心無雜念,唯有淨土。世人只有秉持此二心修佛參禪,才能領悟到佛理禪機的妙諦所在。本章旨在為世人揭示修靜心與淨心的法門,助世人早日達成正果。

  盛怒行事,善果難成

  嗔怒就是心魔,就是阻礙修心修性的障

  紅塵俗世裏的芸芸眾生,無一不在受著七情六欲的困擾。七情六欲影響著一個人的心性,也是一個人為人處事的憑依。也就是說,一個人喜好什么,憎惡什么,是會決定這個人的生活狀態的。在喜好之心下的行事,自然是溫謙有禮,可得善果;在憎惡之心下的行事,必然是嗔怒無理,當得惡緣。

  七情者,蓋喜、怒、哀、思、悲、恐、驚耳。而在這七情之中,以最為傷心傷身,傷己傷人。試想一下,在當一個人火冒三丈怒發沖冠之時,此人怎還會顧及事情的後果?不畏懼後果的源頭,又如何還會流出善良的水流?佛家有雲: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這句話就是在告誡我們,怒火會將一個人心中所有平和安靜的綠色燒為灰燼,會將一個人心中的寬容之海煮得沸騰,再也容不下任何人與物。

  一位雲遊四方的禪師正坐於高台之上給當地的住民傳授佛道經法,台下信徒之中突然有一個年輕人站起來向這個禪師提問說:大師,什么才是阻礙修行的最大屏障?”

  這位禪師眼皮也不抬一下道:施主真是愚笨啊,連這么簡單的佛理都不懂,還修什么佛,誦什么經啊?”

  這個年輕人雖然很生氣,但是依然強忍著怒氣說:大師的話實在是太不中聽了,正因為弟子愚笨,所以才需要大師的指點以開心智,希望大師能為我指點迷津。

  哪知禪師還是連眼皮也不抬一下地說:我適才在高台之下講解佛理之時,已然看到施主,施主之相並未顯出與佛家應有的那份因緣,是以施主還是請回吧,不要在這裏浪費時間了。

  聞聽此言年輕人更是怒不可遏,但他一心向佛,因此仍然將心頭的怒火竭力克制著,仍然用一種恭敬的語氣說道:大師這句話就錯了,佛祖不是說過,世間沒有不可度化之人嗎?難道大師忘記佛祖的訓誡了?”

  這時候高坐築台之上的禪師忽然睜開眼哈哈笑道:施主啊,你不是已經將修行最大的屏障破除了嗎?”

  年輕人有些詫異,但一細想頓時豁然開朗,於是深施一禮說道:弟子感謝大師教化。

  原來這位禪師要告訴這個年輕人的,就是嗔怒乃是修業之障

  故事中的年輕人以一顆求佛問禪之心壓制住了禪師故意挑起的怒火,從而在佛理的修行上又進了一步,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善果,而這善因,自然就是那顆冷靜理智之心。

  現代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了,這樣的快節奏生活讓很多人的心態也變得越來越焦躁,越來越難以用一種心平氣和的狀態來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就拿 2010年一月初發生在北京市大興區的滅門慘案來說,犯罪嫌疑人與受害者本來還算是朋友,在慘劇發生的前一刻兩個人還在一起飲酒聊天。而犯罪嫌疑人以大量飲酒所致,而且死者之一申某經常用言語擠兌他,說他混得沒有自己好’”之由作為了自己野蠻獸行的解釋,很明顯就是告訴我們一切都是因幾句話引來的怒火而起。可見,一個人如果不能息怒平心,後果是多么的可怕啊!

  沖動是魔鬼,嗔怒乃業障。佛家講求向善自度,但一顆易怒之心又如何向善,如何自度呢?要知眼前一切於修佛之人只不過是鏡花水月,讓看不到的花影,摸不著的月相來掀起心靈的怒海嗔浪,這難道不是修心的恥辱嗎?

  :嗔怒烈火熾盛時,應傾柔和忍耐水。

  既要惹塵埃,更需淨心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塵埃是什么?在佛的眼中,山河大地,莽原湍流,眾生萬相,一事百態,這些都是塵埃,都是微不足道的螻蟻蜉蝣。但是這螻蟻蜉蝣,卻是俗世紅塵的精彩之處。雖然世人在佛的眼中無不可被度化之人,但是既為俗世之人,在大徹大悟之前自然還需行俗世之事。衣食住行是俗,生老病死是俗,七情六欲也是俗,這些俗就是心靈世界的塵埃,就是心靈世界達到清淨之前的業障。

  什么又是淨心呢?淨心就是不可測、無障礙,達到一種無垢無染、無貪無嗔、無癡無惱、無怨無憂、無系無縛的空靈自在湛寂明澈之境。

  惹塵與淨心乃是互為因果之關系。世人皆出於紅塵俗世,本就是惹了一身的塵埃,此乃因;而當世人了悟紅塵,看穿俗世之後,自然會生出皈依淨土之心,此乃果。也就是說,只有先惹塵埃,才可後淨心靈。

  有一次奕尚禪師坐禪之後,忽然聽到一陣陣悠揚的鍾聲。奕尚禪師豎耳傾聽,待鍾聲停下來後,奕尚禪師便吩咐人將那個敲鍾的僧人叫到自己的禪房來。

  過了一會兒,一個小沙彌來到禪師的禪房門前,禪師示意這個小沙彌進來,然後問道:你來了多久了?”

  小沙彌回答說:一個月。

  禪師微微點點頭,繼續問道:那你今天早上敲鍾時,心情如何啊?”

  小沙彌沒料到禪師會有此問,一時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說道:沒什么心情,只為敲鍾而敲鍾而已。

  奕尚禪師搖搖頭道:我今天聽到的鍾聲,非常高貴非常響亮,而只有真心誠意之人,才可敲出如此聲音來。是以我想那個敲鍾人一定心有所念,故尋你來有此一問,你再想一想,內心當真別無他念嗎?”

  小沙彌想了一會兒回答說:禪師,其實我在敲鍾的時候也沒有刻意想著什么,只是在我出家之前,家父叮囑我說,打鍾之時應想鍾即是佛,必須用虔誠禮拜之心打鍾才行。

  奕尚禪師聽完後滿意地點點頭,然後對這個敲鍾的小沙彌訓誡道:切記,今後為事,皆要有這敲鍾之心。

  這位小沙彌謹遵教誨,養成了事事恭謹的好習慣,後來終成一代禪師,就是後來的森田悟由禪師。

  敲鍾便是惹塵,虔誠禮拜便是淨心。淨心掃塵,本就是要有心可淨,有塵可掃。倘若世人一出生便皆悟得佛道禪理之精髓真諦,那么人生還有何意義可言?

  在現代社會中,日常的工作生活就是塵埃,每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沾惹著。只不過不同的是,有些人的心靈世界塵埃汙垢太多,導致了本心的喪失。比如說中國前首富,國美電器前主席黃光裕,不就是因為只知惹俗世之塵卻不知掃心靈之埃而導致了最終的惡果嗎?而那位2009年捐獻最多的民營企業家陳光標,雖然積累了大量的金錢也是在惹塵埃,但他卻懂得淨心修性,知道要用自己的財富來回饋社會,這就是心靈的升華,這就是修佛向善。

  佛語有雲:離煩惱之迷惘,即般若之明淨,止暗昧之沉淪,登菩提之逍遙。這幾句佛語就是在告訴我們,俗世之中的塵埃,當惹可惹,須避則避,只有如此才能淨心修性,方可遠離迷惘暗昧之苦,達至般若菩提之境。

  :清淨之心乃德之根本。

  靜下心來,諦聽到花開的聲音

  花開花落,雲卷雲舒,靜心之人對於這些往往看到的、聽到的會比其他人更多

  塵世俗心,皆有躁靜之時。

  人心焦躁時,雙目所視、雙耳所聞的一切人一切物,都會被塗上厭惡怨憎的色彩。葉皆枯萎,花盡凋零,人生旅途從山水的遊曆變為了沙漠的跋涉,無論沿途的風景多么美好,腳步卻依舊是匆匆忙忙,不會給如詩如畫的年華一點點欣賞的時間。這樣的人心只是在與時間彼此進行著無謂的消耗,即使終老死去也不會帶給心靈世界一次真正的解脫。這樣的人生是多么的痛苦啊!

  而人心平靜時,潺溪翠峰,幽穀長河,鳥唱獸嘯,山鳴雲歌,大千世界裏的一切景象,一切聲音,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動人。一顆平靜之心,帶來的會是對人生滋味的細細品嘗,會是對人生意義的慢慢扣問。這樣的人生為時光的推移流轉所滋養澆灌著,在結束的時候,必將會開出一朵超脫之花。

  是以,人心須靜,方可體味到大千世界的妙理,才能領悟到紅塵萬象的禪機。

  一個本來窮困潦倒的人受到了佛的指引,一下子發達了起來。但是他在過了一段時間錦衣玉食的生活後發覺自己似乎並不快樂,於是他又向佛請教,希望佛能告訴自己怎么樣才能快樂起來。

  佛聽完這個人的苦惱後說:今後你若是遇到一些疑難之事,千萬不要著急地去處理,而是先向前七步走,再向後七步走,如此進退三次,那么快樂便會來臨。

  這個人當即向佛拜了又拜,決定以後不管遇到什么疑難之事都按照佛的指引來做。

  他得到佛的指引後,到集鎮上喝了一些酒。當天夜裏回家,他推開自己臥房的門後,昏暗之中卻發現妻子居然和別人同眠。因為屋內昏暗加之他自己喝了些酒,所以無法看清躺在妻子身邊的人的模樣。他心頭的怒火已經燃至極點,到廚房尋了一把刀就要去砍躺在妻子身邊的那個人,就在此時他突然想到佛在今天給他的指引,於是立即把刀收起,當下前進七步,然後後退七步,如此進退三次之後,他的內心果然比剛才平靜了許多。這時他想何不看看躺在妻子身邊的是誰,於是他點亮燈光,發現那個躺在妻子身邊的人竟然是自己的母親。

  故事中的這個人若非受到佛的指引,恐怕早已造成了慘劇。其實這來回三次的行走,不就是在給一顆心緩沖焦躁的時間嗎?所以說,當你的心靈世界充滿急躁不安的時候,不妨也按照佛的這個指引,來化解內心的羈絆。

  但時下社會的年輕人,普遍都存在著心浮氣躁的毛病。談戀愛者不能許三生之諾,只圖一時感官之快;找工作者不能腳踏實地從零做起,而是希望一步到位平步青雲;為人師者不能安心授業解惑,卻一心尋徑斂財;為父母者不能循序善進,卻只知揠苗助長,這些都是人心浮躁之表現,都是人心的魔障。

  比如說現在的一些年輕演員,將演戲當成自己一條出名之路,而不是真正出於對表演的熱愛與對觀眾的尊重。而現在所謂的演而優則唱,唱而優則演,其實就是一種玩兒票,演員歌手的心態根本就沒有擺到一個正確的位置上,那么又如何能出現被人稱贊甚至可以一直流傳下去的藝術作品呢?

  靜心乃是修心之本,一個連心都不能安靜下來的人,又怎會聽到佛的教誨呢?

  :心靜下來,你就會發覺人生的美好與世界的美麗。

  真心,不會隨外界變化而動

  佛法即是人心,人心不動,則佛法自生

  佛法之真諦,莫若世人皆可把持自己之心,心不可亂。心一旦亂了,那么身必亂,言必亂,行必亂,那么必會為迷惘猶疑所困,參悟不到佛理禪機,也看不破人生的種種。

  佛教中常用明珠在掌來譬喻佛心並非遙不可及,而是人人可握可執之物。但石中之火,不打不發,世人若不修不證,那么即使有佛性慧根也是枉然。

  那么,什么又是佛心的基石呢?

  佛心的基石是真心,所謂真心,便是一顆不動不移之心,外界縱有千般變,我心巋然穩如山。也就是說,真心需要靜心。

  唐朝時期有一位得道的高僧,這就是馬祖道一禪師。馬祖道一禪師曾提出一個著名的佛理,這就是即心即佛。他座下的弟子無不是按照即心即佛的佛理修行,而他的一位法名叫法常的弟子更是因為從這句即心即佛中悟出了禪機,因此大徹大悟。而在此期間,師徒兩人還有一段有趣的禪理對話。

  當時馬祖道一禪師為試探法常對佛法的領悟,曾對法常說道:法常,你現在已經領悟了為師的即心即佛,但為師最近又覺得非心非佛了。

  法常聽完後不為所動,他對師父說道:別的我不聞不問不管不顧,我仍是即心即佛

  馬祖道一禪師聽完之後,頷首笑道:梅子成熟了。

  古時候有一位高僧曾有偈語竹影掃階塵不動,法常的回答正是應了這句話,任你萬般變化,也不過是因風而搖的竹影,不會掃起階前半點的塵埃。

  在佛家看來,心靜即是涅槃寂靜,無論俗世怎樣變動更換,在悟得佛理禪機之人看來,這些最終都會歸於平等,歸於寂靜。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不能為自己找到心靈世界的安靜之地,而是因外界的種種變化而總在改變自己,人雲亦雲,隨波逐流。比如說近些年來被譽為國家第一考的公務員考試,每年報名參加的人都在呈上升的趨勢。而每一個考生的心態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是真心希望可以服務人民,有些人只是由於一時之間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幹脆看一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運氣,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還有些人就純屬抱著玩兒玩兒的心態。在這些人中,那些目標明確的考生自然受到我們的尊敬,而那些充數之人就不免要讓我們引以為戒了。因為凡事都隨波逐流的話只能是永遠都跟在別人的後面,被前面人的頭背脊擋住自己的視線,不能夠看到前面的風景,因而也不會知道前面是不是適合自己的歸宿。

  既然靜心對人的一生如此重要,那么怎樣才能做到靜心呢?

  星雲大師給了我們這些俗世之人這樣一些建議:

  一是要對感情不執不舍。也就是說感情不可放棄,也不可過分執著,要用理智引導感情,用慈悲淨化感情,這樣才能有趨於靜態的心。

  二是要對五欲不拒不貪。五欲指的是財、色、名、食、睡。其實五欲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去化導五欲。正當的五欲之求才是幸福快樂的保障,一味的貪婪或是拒絕都會造成莫大的痛苦。因此我們對五欲生活要做到不拒不貪。

  三是要對世間不厭不求。不厭不求即是要求我們能夠保持著一顆平常心,平常心就是靜態而又活潑的心。

  四是要對生死不懼不迷。世人常為生死所懼,生死所迷,但生死其實又何足迷,何足畏呢?正常的人生觀對生死是不會有任何的迷戀與畏懼的。

  如果一個人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那么執著心、愧疚心、癡迷心等等魔障就會在心靈世界作祟,從而將自己陷入痛苦之中。這不是自尋煩惱嗎?所以,若想還自己一份快樂,那就應該不因外界心念變,守源固本心自真

  :功德從真心而來,圓滿自真心而始。

  輕與重的感覺存乎一心

  世間萬象皆有輕重之分,輕重之分在乎心也

  俗世之心對待世間萬物,必有輕重之分。而孰輕孰重在不同的心靈世界裏,自然是迥然有異的。慈愛之心自然會將諸般感情視為重中之重,而邪佞之心必是將功名利祿、金錢美色當成自己的畢生所求。佛家說善惡存乎一念間,其實內心對世間萬物的輕重取舍,同樣存乎一念間。

  輕重的差別源於心靈世界的不靜,倘若心靈世界清淨空明,那么美色不過是紅粉骷髏,金錢不過是蛆蠅糞土,權位不過是鏡花水月,名望不過是一夢黃粱;而對世俗之人間的感情也不會過於癡迷貪戀,該得即得,當舍則舍,不會留給內心半分的羈絆;至於生死,更是看穿識破,皮囊終須空,本心才是真。是以一心之念,靜則萬象皆輕,不靜則一羽鵝毛亦可攪亂心海。

  修心向佛之人,自然會將身外的虛無之物舍棄。萬般種種在修佛之人的眼中,亦不過是微塵,不會惹起眷戀不舍之心。是以,若想修得此心,需當用即用,當棄即棄,按照萬物本道運行,不逆天而為,自然會將一切看淡看清。

  佛陀住世之時,曾有一個名叫黑指的婆羅門手拿兩個花瓶來獻給佛陀。

  佛陀對他說:放下。

  於是他把左手的花瓶放下了。

  佛陀又說:放下。

  這回他把右手的花瓶放下了。

  可是,佛陀這次依然說:放下。

  這個人感到不解了,於是對佛陀說:現在我已經是兩手空空,還有什么可以放下呢?”

  佛陀回答說:我所說的放下,並非是要你放下手中的花瓶,而是要你放下自己的六根、六塵和六識,當你把這些都放下你就會將生死看穿識破,從而獲得解脫。

  這個婆羅門於是理解了佛陀放下的佛理。

  故事中的這個婆羅門,在聽到佛陀的放下後,把手中的花瓶依次放下,可見這些東西於他來說是,但他並沒有放下佛陀真正所指的六根、六塵和六識,可見這些皆是他心中的。佛陀的用意,就是點化這個婆羅門能夠視重為輕,只有拋開心頭的負重,才能悟到至上的佛理妙法。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太多的人都在因為心中的負重而喘不過氣來。比如說現在最熱的房價問題,之所以熱,一是因為房市正處在高燒的狀態,二是因為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房子一直就是家庭的物質載體,因而在每一個人的心底對房子都有一份近乎狂熱的執著。但現實是殘酷的,很多到了適婚年齡的青年男女只能望房興歎。可難道只因為沒有房子就要失去愛情,失去婚姻,失去幸福嗎?當然不是,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學上演的一幕情侶之間的求婚,告訴了世人在這個越來越物質的時代,真情仍舊存在著。這就是真愛的力量,這對年輕人懂得在心裏孰重孰輕。也就是這存乎一心的輕重取舍,才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緣。房子不是愛情的保證,沒有愛情的婚姻只是一間空屋。時下不是有裸婚一族嗎?這些年輕人就是因為可以放下對現在不能達到的物質條件的強求,從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誰能說他們以後就不會過上更好的物質生活呢?所以,何必將這些身外之物看重,但將這些看成是過眼的雲煙,彈指的虛無,你的心靈就會得到解脫,享受到那些不能放下之人享受不到的快樂。

  佛家講用有,就是在告誡世人不可執著於身外物,要做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以私有、占有為輕,以因緣有共同有感恩有惜福有為重,這才是智者,才是對心靈的解放超脫。

  :物質豐但終有限,精神淡卻樂無窮。

 第三課 因與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佛家說大千世界,三丈紅塵,諸人諸物有哪一個可以逃得過因果循環的業緣?無因果,則無天地,無塵世,無七情六欲,無是非善惡。總之,因果是紅塵的根基,是塵世的起源,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本章旨在為世人剖析因與果的各種糾纏錯結,使世人之心擺脫迷障,洞悉前因後果,明了己身在何方,知曉己心向何處。如此一來,世人才會對善因生出向往,對惡果心存畏懼,一心播下善種良因,求得心平靜,身平安,修出一番人生禪道。

  為人所重,乃因有用

  眾生本平等,高低貴賤之別,不過只因一時之需

  在佛家的眼中,一花一草,一獸一鳥,光怪陸離之俗世,千姿百態之眾生,都是處於同樣的位置,無高低之分,去貴賤之別。而在紅塵世界裏則不然,落魄困窘之人在旁人眼中一文不名,隨意嘲之恥之;騰達扶搖之人在旁人眼中奇貨可居,必要捧之順之。這便是俗世之態,這便是俗人之心。為紅塵所困的世人無一不是在受到這俗世之態俗人之心的困擾,終其一生而不得脫。

  人之一生猶如白駒過隙,匆匆忙忙數十載,既有得意之時,亦有失意之處。但莫要忘記,這短暫的人生終會在某一天走到終點,到頭來諸事皆空,萬相皆隱,之前的得意與失意,輝煌與窘迫也都不再有任何的意義。是以,得意之時莫要忘形,這只不過是旁人對你一時的賞識;失意之時莫要頹喪,這也不過是因為伯樂尚未出現而已。

  世人皆盼可遇明主,一身本領可有用武之地。若是際遇使然,能為人所用,為人所重,切記不可放浪形骸,以一顆平和之心效犬馬之勞,才是明哲保身的真諦。

  從前有一戶窮苦人家,這家的主人常常饑一頓飽一頓,房子漏雨都沒有石料木材來修,只能用一個破木盆接著。家門口用來擦腳底汙泥的也不像別人家那樣是一塊地毯,而只是一條麻袋。這條麻袋整天被主人用來蹭去腳下的汙泥,覺得自己既卑賤又可憐,不知道哪天會破了然後被扔掉。

  可是誰曾想這戶人家的主人突然時來運轉,一下子就有了大量的金銀財寶。主人家裏所有的容器都用來裝錢,可還是裝不完。於是主人幹脆把那條麻袋洗得幹幹淨淨,然後往裏面裝滿了金幣。

  這樣一來,麻袋不但不會被人再踩來踩去,而且住在了一個寬敞的大鐵箱子裏,不受雨打風吹。主人的朋友來拜訪時,主人則會打開鐵箱,指著這條裝滿金幣的麻袋說:看看,我的寶貝。而主人的這些朋友在此時都會發出嘖嘖的贊歎聲,這讓麻袋感受到莫大的驕傲。而有時候主人也會經常撫摸著麻袋,聽聽金幣相互撞擊的聲音,這讓麻袋感受到莫大的榮耀,覺得自己就是主人的一切。

  久而久之,麻袋變得越來越驕蠻無理,常常數落別人的不是。可那些被數落的人卻不生氣,仍然對麻袋笑臉相迎。這樣一來麻袋更覺得自己就是天底下最高貴的東西了。

  可主人卻只花不賺,終於有一天麻袋裏的所有金幣都被花光了,而主人也回到了從前潦倒的生活。麻袋被重新放在了門口,仍然被用來蹭腳下的汙泥。

  麻袋很痛苦,於是問佛陀:為什么會這樣子?”

  佛陀只回答了兩個字:無用。

  麻袋這才明白自己被重視的原因。

  其實有很多人就像是故事中的麻袋那樣,一時得意便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地位。殊不知你身上的光芒都是別人因為對你的一時之需而給予的,而有一天不再需要你的時候,你就會產生從雲端墜落穀底的絕望,人生便會陷入痛苦之中。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記者曾披露某位女明星對一些非著名媒體的記者愛搭不理的,經常板起一副冷面孔,但是對一些著名的化妝師或者服裝設計師,就會笑靨如花,然後主動走上前去與這些化妝師、設計師攀談交流。為何這位女明星前後判若兩人,原因無他,只因為這位女明星的形象,全靠這些化妝師和服裝設計師來打點了。而那些非著名媒體的記者,既然不能為自己的星路添磚加瓦,那我又何必對你笑臉相迎呢?不知道這位女明星過氣之後,會不會想起這些非著名媒體的記者,討好他們為自己增添一下上鏡上報的頻率。

  人之一生,既有受人青睞之時,亦有遭人白眼之際。而這些都不過是三丈紅塵中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修行禪道,領悟佛法,旨在將一顆俗心從這浮沉鉛華中脫離出來,人情冷暖也好,世態炎涼也罷,都無需放在心上。今日的青雲直上,不過因有用二字耳,何必沾沾自喜?若真想修到心靈上的大乘之境,心中當謹記自重二字。我之心為我所重,我之身為我所重,我之行為我所重。我即真佛,又何須他人來重?執此心者,則寵辱不驚,笑看風雲,領略到常人難以體會的人生妙處。

  :無所謂有用,無所謂無用,一切終將成空。

  閑話莫說,蜚語莫談

  禍從口出,不慎之言是孽緣的開始

  星雲大師說:廢話、謊話、雜話、髒話、爛話、壞話、假話,均可歸納曰閑話星雲大師此話就是在告誡世人,閑話不可說,因為閑話是破壞情誼的因由,閑話是引來禍端的根源,閑話是令人輕賤的起始。是以,當你忍不住想圖口舌之快的時候,多想一想這些惡果吧。

  紅塵萬象,芸芸眾生,將其聯系在一起的莫不過一個字。鄰裏因而親如家人,朋友因而肝膽相照,戀人因而千裏相識,正是由於緣分的奇妙,所以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了驚喜。緣分來臨,則需要我們用心維護,倘若只知閑言亂語,那么無論多好的善緣到頭來都會結出惡果。

  有一個人與自己的鄰居相處得不是很融洽,但他卻覺得一定是鄰居的不對,因為他常常將自己做好的一些美食送給鄰居品嘗,可鄰居仍是對自己不冷不熱,這難道不是鄰居的錯嗎?

  某次他到山上拜佛燒香,禮佛完畢後與寺廟的方丈在一起聊天,聊著聊著就說到了自己的鄰居。這個人將對鄰居的不滿全部告訴了方丈,方丈聽完後撚須不語,只是微笑著看著這個人。

  這個人被方丈看得有些不知所措,心想方丈這是怎么了。

  又過了一會兒,方丈仍然是微笑而視,這個人又想,方丈是不是在心底嘲笑我呢?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方丈始終都保持著微笑不語的樣子,這個人再也按耐不住了,張口說道:方丈,你是不是有病啊?”

  話音剛落,方丈便哈哈大笑起來,說道:施主能否將剛才心中所想一五一十告訴貧僧呢?”

  於是這個人如實相告,方丈聽完後說:那你有沒有把心中所想告訴另外一個人呢?”

  這人說道:此處只有你我二人,我如何告訴第三個人。

  方丈說道:那依施主之意,還是會將今日之事告訴第三個人了。但施主是否想過,你告訴別人的到底是不是事情的真相呢?難道我真如施主所言,是有病嗎?”

  這個人說不出話來了,方丈繼續說道:施主恐怕也曾對你的鄰居做出一些誤解並四處宣揚吧?”

  這個人如夢初醒,總算明白為什么鄰居會如此對待自己了。原來他確實向別人說過鄰居的一些閑話,想必是這些話最終傳到了鄰居的耳朵裏,引起了鄰居的不滿。這人謝過方丈回到家後,誠心誠意向鄰居道了歉。鄰居也表現得很大度,自此兩家的關系越來越親密。

  正如故事中的方丈所言,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情的真相,倘若妄自猜測,甚至將這些猜測的結果肆意宣揚,那么只會讓自己令人生厭,失去他人的信任與好感。

  世人之口,猶如雙刃的寶劍,可以送人以溫暖,也可以給人以嚴寒。修心修性,須將雜念去除,而這閑言碎語就是一種雜念,是以若想得大境界,那么就要領悟不可說的禪機。

  :緘口沉默是最具力量的言辭。

  至理面前,萬法皆是迷障

  至境之前,一切皆是微渺,一切皆可放下

  世間萬物雖然千差萬別,各有各的屬性本質,但是在至境至理之前,一切皆是蜉蝣,萬物不過塵埃,眾生心中所持的不舍,不過是曇花一朵,不會開出大徹大悟的花朵。

  世人心中的私念己欲,皆是心魔。心魔橫生,則心不慧、目不明、耳不聰,為紅塵所羈絆,為鉛華所困擾,到最後只是落得一副枯骨,枉來人世一回。而佛法禪理,正可以化解世間萬物的魔障。一切魔障於佛法而言,只不過是蒙在心頭的灰塵,只需拈花之力便可將其掃除。是以,只要誠心向佛,那么一切魔障皆進不得心門,一切孽業皆進不得法眼,心靈目淨,當登大乘至境。

  有兩個居士常住在大佛寺悟禪,一人姓張,另一人姓李。某日,張居士手捧鮮花供果,興致盎然地趕到大佛寺參加寺院的早課。可誰知他剛剛踏進佛殿的大門,突然李居士不知道從何處飛奔而至,與張居士撞了個滿懷。張居士獻給佛像的鮮花供果因此灑落一地。

  張居士見狀忍不住大聲呵斥道:你看你怎么這么冒失,把我獻給佛像的供禮都給撞翻了,你必須給我一個交代。

  李居士有些不滿意張居士咄咄逼人的態度,當下說道:你這是什么態度,雖然是我的錯,我給你賠禮道歉就是,你又何必這么大聲呢!”

  張居士聞聽此言更加氣憤,手指著李居士嚷道:你這人怎么回事,虧你還拜佛,做錯事居然都不肯承認。

  李居士一聽更加沒有認錯的念頭,與張居士幹脆對吵起來。兩人的爭吵聲越來越大,正巧經過此處的方丈看到此景,走過來詢問兩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得知事情原委後,方丈說道:李居士撞人在先,本已有錯但不肯承認,這是愚蠢不智啊,而張先生不能寬心待人,這同樣是愚蠢不智。以兩位居士這樣的心來參悟佛法,怎么可能領略到佛法的真諦呢?”

  兩位居士聽完方丈的話,不約而同地說道:方丈教訓的是。

  方丈繼續說道:二位居士之所以爭吵,乃是因為都認為自己占據著道理,但殊不知這所謂的道理,只不過是塵世之心的迷執,是看不透參不破的表現。要知佛理禪道才是修心修性的根本,一切所謂的道理在佛法面前都只是暗昧無知。

  兩人聽完後,一齊躬身向方丈施禮,感謝方丈的點化。

  其實故事中的兩位居士,雖然身在參悟佛法禪道,但心中還是抱有對塵世凡心的不舍,因而被內心所認為的道理所迷,而始終沖不破心靈世界的執罔。若無方丈的點化,那么這兩位居士即使身處寺廟一世,恐怕也難修到一定的佛境。

  而現代社會裏,越來越多的人都為自己一些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找著這樣那樣的借口,這些借口就是內心的魔障灰塵,這些所謂的道理一次次地安撫著心中的惶恐,直到有一天變成心安理得,那么離墮落的深淵就不遠了。

  比如說現在很多人在看到他人遭遇侵犯的時候往往不能挺身而出,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來維護正義。而這種人也多半會為自己找借口,會在心裏告訴自己一個非親非故的陌生人不值得自己冒險甚至付出生命,而且會拿一些英雄流血又流淚的反面事情來換取自己冷漠態度的平靜。其實這真是大錯特錯,正義是人間的至理,一切的私心雜念甚至貌似有理的借口在這個至理面前都是蒼白無力的,只有在至理面前舍下心中的雜念,才能打開心靈的枷鎖,打開一扇裏面別有洞天的心門。

  萬事萬物皆有其道,但這道終歸是小道,不可執迷,只有始終秉持大道,方可看到人生的另一番洞天。

  :世間萬物各有其法度,但終要歸入至境至理之海。

  世間一切皆是緣,命中無時別強求

  世人一生緣為本,命裏無時莫強求

  佛家講求因果,但這因從何來,果又向何去,恐怕是困擾紅塵俗世中每一個人的問題。其實因果因果,皆因緣而生,因分而起,緣滅因滅,分盡果盡。是以順其自然,恪守天命,有時不貪戀,無時不強求,來時不狂喜,去時不傷悲,方可不陷人生之苦,不迷人生之樂,不罔人生之生,不畏人生之死。

  晝夜四季,是順其自然;開花結果,是順其自然;水流低走,樹隨風擺,也是順其自然。正是由於順其自然,各按其道而行,大千世界才得以寧靜,才能以祥和之態來收納萬物,包容萬事。倘若逆天而為,反其道而行,那么秩序就會陷入混沌之中,眾生萬相皆會扭曲變形,從而再難找到真實的自我。一旦失去了自我,那么本心自然也會失去了蹤跡,又何來修心可言呢?

  紅塵俗世中的男女老少,更應懂得緣分的道理。因為人皆有情,倘若不通曉緣分之真諦,只知一味強求,情在最終也不過是一段苦情,一段哀情,一段悲情。人生之悲,莫過於情之一物,到頭來卻成了一世之痛。

  古時候有一個員外,雖然坐擁萬貫家財,但是卻整日愁眉不展,唉聲歎氣。原來,雖然員外娶了三房妻室,但是生下的卻全都是女兒,眼瞅著自己的家財卻無人來繼,心中又怎能不為之焦急。所以這個員外食之無味,寢之難寐,久而久之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眼看病入膏肓,性命已經岌岌可危了。

  就在這時,一位雲遊四方的僧人來到這個員外的大門之外,聲稱可以治好員外的病。家人趕緊將僧人迎進家中。僧人進到員外的臥房之後,將屋內的人全部支出去,然後一人坐在員外的身邊,說道:你可知此世為何沒有男嗣嗎?”

  員外此時已經連話都很難說出口,只是用眼神告訴僧人不知道。

  僧人說道:你前世有殺孽,你在前世臨死之前害怕自己下一世窮困潦倒,於是向佛祖許願甘願一世不得男嬰,也要保證自己的富貴榮華,這就是你不能得到男嬰的原因。

  員外聽完後,眼角流出了淚水,很顯然,這是深深的悔恨。僧人這時又說道:那你現在還希望得到一個男嬰嗎?”

  員外費盡力氣點了點頭,僧人歎道:但你注定命中無子,此時又何必強求,但念你此世善行頗多,我倒是可以賜你一子,但此子究竟是福是禍,就不得而知了,不知你可願意?”

  員外費勁地點著頭,僧人從懷中掏出一顆藥丸,然後將員外的家人叫了進來,囑咐他們喂員外喝下,然後說道:他的病很快就會好,我也該走了。

  果然沒過幾天,員外恢複如初。幾個月後,自己的小妾果然懷孕,數月之後果然產出一個男嬰。員外喜形於色,將此子視如珍寶,萬般憐惜。可此子從小體弱多病,員外不知花費多少金銀為其買來人參雪蓮等大補之藥,方保住此子之命。但此子由於被過度溺愛,長大之後不學無術遊手好閑,沒有多久便將家業敗得殆盡,員外一怒之下重病不起,此子卻從不探望,而且曾當著父親之面說父親趕快死掉算了,這樣一來就沒人再管他了。員外聽後怒火攻心,就此死去。而不到一年裏,此子便將家業全部敗光,流落街頭乞討為生。

  故事中的這個員外本來命中沒有男嬰,可他卻偏偏強求,結果家道衰落,畢生心血毀於一旦,這難道還不足以讓那些總喜歡強求的人引以為戒嗎?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命中注定無,卻總愛強求的人。比如說音樂繪畫本需天賦,但是現在的一些家長卻為了讓孩子可以考入比較好的大學,強行讓孩子去學音樂學繪畫。結果是什么呢?結果是這些本沒有藝術細胞的孩子在經曆了幾年的學業後,仍然是平庸無奇,根本無望在藝術上達到一定的造詣。這是一種對人才與教育資源的浪費,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順從天命,依道而行,心靈世界才會平靜祥和,才會容納佛法禪理。

  :天命所致,非人力可為。

第四課 慈與悲:世有平等,然後有真慈悲

  佛家講求度人濟世,悲天憫人。佛法的宗旨就是勸誡世人秉持一顆慈悲心遊走於紅塵,往來於俗世,處處行善,時時積德,修出一生的善緣。本章旨在為世人揭示出慈悲的本相,剖析慈悲與孝道、平等、布施、智慧之間的因果業緣,從而助世人早日修出一顆真正的慈悲之心。

  善惡是法,法非善惡

  慈悲,是善美的關懷

  在佛的眼裏,世間沒有不可點度之人,世間也沒有不可化解之事。善良的人可以度,邪惡的人更可以度,因為越是出於汙泥,就越是能夠結出清淨的蓮花,越是手握屠刀,就越可以一念放下立地成佛。正所謂善惡是法,法非善惡,這句話就告訴世人,人之本心皆為善,無一人不可度。

  佛家講慈悲,慈悲之心是世間萬物生生不息的泉源。慈悲就是佛性,心懷慈悲之心,世人皆可成佛。慈悲猶如陽光、淨水、花朵,可以帶給世人光明、清淨、歡喜。

  當然,慈悲並非是懦弱,慈悲也並不是忍讓,當你受到他人的侵害時,此時的慈悲就是勇敢,要勇敢地用自己的力量自救甚至點化他人;慈悲也不是一時的惻隱,只有穿上智慧之衣的仁慈才是大仁大慈,才是可以解救世人的仁慈;慈悲更不是一時的興起,而是將善行作為終生的准則;慈悲也不是對他人的心有所求,而是心靈世界的坦坦蕩蕩;慈悲的至境是怨親平等,是無我無私。

  一位小沙彌向無名禪師問道求法:您告訴我們學佛就是要普度眾生,那么如果是壞人該怎么辦呢?壞人已經犯下了惡孽,已經失去做人的資格,還要度他們嗎?”

  無名禪師聽完後拿起筆來,在紙上寫了一個字,但這個卻是反方向寫出來的,就像是印章上的文字。禪師寫完後問道:這是什么?”

  小沙彌回答說:這是一個字,只不過寫反了。

  禪師又問:那你能看出這是個什么字嗎?”

  小沙彌回答說:是個字。

  禪師又說:那么寫反的字算不算字呢?”

  小沙彌說:寫反的字怎么還能算字呢?”

  禪師說道:既然不算,那你為何會說這是個?”

  小沙彌立刻改口說:算。

  禪師又說:既然算個字,那你為什么又說這個字反了呢?”

  小沙彌無言以對。

  無名禪師微笑著說道:正寫是字,反寫也是字,你既然說它是個反寫的字,就說明在你心裏是真正識得的原字的;相反,如果你不知道原來的字是什么模樣,就算我寫反了,你也無從知曉,只怕當人告訴你這是的字後,遇到正寫的,你倒要說是反寫的了。

  小沙彌若有所悟地點點頭,禪師接著說道:同樣的道理,好人是人,壞人也是人,你只需明了人的本性,能一眼辨出善惡,那么度化壞人又有何難呢?”

  小沙彌因此頓悟。

  其實無名禪師旨在告訴我們,世間萬物皆有其本相,只要明悉本相,那么心中就不會有迷惘疑惑。任其正反,都可不失其道,不亂其規,心如明鏡,本相可照。

  是以,對於一些誤入歧途之人,我們應當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只有如此,他們的心才會受到感懷,他們才有悔過之意,才有知返之心。

  星雲大師告訴我們,慈悲是身體力行的道德,而不是衡量別人的尺度。也就是說只有慈悲之心還遠遠不夠,必須引慈心於己行,行善事以修心,這才是真正的慈悲。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人之慈悲,孝之為本

  慈悲之心非空來,孝道為本是其源

  佛家認為,慈悲之心的源頭,是一個人的孝心。

  淨業三福有雲:孝養父母,尊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世業。第一句話就是勸誡世人孝養父母,可見於佛家而言是多么的重要。而一個人想要立於世間,那么就必須修德,而修德的第一步就是必須懂得孝順父母。因為人生世間,父母是自己最親最近之人,倘若連最親最近之人都不知道去關心,那么很難想象還會將自己的慈愛友善送給那些素昧平生之人。

  是以,世人若想修慈悲之心,則須先養孝順之德。孝順是根,慈悲為實;孝順是源,慈悲乃流;孝順是石木,慈悲是廣廈。

  佛祖在舍衛國時,曾為信徒們講了這么一個故事:

  在過去,印度的波羅奈國有這樣一個殘忍的習俗--當父母年老時,就將其活埋,這樣便可以節省糧食,然後養活子孫後代。久而久之,這個殘忍的習俗竟然變成了國家的法律規定。

  在這個國家裏有一位長者,他的兒子十分孝順。這個兒子對於國家有這樣一條殘酷的律條實在是不能忍受,他希望有一天能夠廢除掉。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位長者已經到了要被活埋的年歲。可是他的兒子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慘劇,於是他在自己家的地下建了一個密室,把父親藏在了裏面,每天按時按點為父親送上食物和水。他的這份孝心最終感動了天神,天神決定幫助這個孝順的孩子。於是天神手拿一卷紙,然後來到國王面前對國王說:這張紙上寫著四個問題,如果你在七天之內可以全部解答出來,那么我就會保你的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但如果你答不出來,那我就會砍下你的頭顱。說完,天神就消失不見了。

  國王立即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可是大家看著紙上的四個問題,誰也沒有解決的辦法。眼看期限將至,國王無奈之下昭告天下,若有人能解答出全部問題,那么這個人無論提出什么樣的要求,國王都會答應。

  這四個難題就是:什么是最大的財富?什么是最大的快樂?什么是第一美味?什么最長壽?

  那個孝順的兒子見到這四個問題後,立刻詢問自己的父親。長者給出了答案:信用是最大的財富;修行正法是最大的快樂;誠實語是第一美味;法身慧命最為長壽。這個兒子將這些答案告知了國王,國王果然通過了天神的考驗。國王非常高興,於是問他:這些答案是你自己想的,還是別人教的?”

  是我父親教的。

  國王很詫異地說:你父親應該很老了吧,不是應該已經被活埋了嗎?”

  請國王恕罪,我私自將老邁的父親藏了起來。國王陛下,父母生育我們,養育我們,那是怎樣的艱辛與不易啊,無論我們怎么報答都不為過。因此國王陛下,我不要金銀珠寶,也不要高官厚祿,只是懇請廢除活埋年老父母這條律法。

  國王深受感動,於是將這條殘忍的法律廢除掉了,而且另增一條:凡是不孝順父母的人,將治以重罪。

  佛陀講完這個故事後對信徒們說:孝養恭敬父母,便是孝養恭敬一切佛與菩薩。而那個長者的兒子就是我,而正因這份功德,我才可修成正果。

  信徒聽完後贊歎不已,紛紛決心效仿。

  佛陀的孝心最後終於為其打開了佛法之門,使其通曉萬理,明察千道。世間一切修心向佛之人,當牢記佛陀教誨,恪守孝道,方能慈悲為人,從而救人於水火,度己於極樂。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子女覺得父母年老力衰之後,就會成為家庭的負擔。好一點的安心奉養,或是送到養老院托人照料;不好的無臥房可寢,無熱飯可食;更有甚者直接將父母掃地出門,任其流浪乞討甚至自生自滅。這種行為怎能不令人發指呢?

  不能事親,焉能成佛?父母終其一生,將心念都系於兒女身上,我們又怎能不報父母的生恩養德呢?孝順父母,是佛家現世最基本的慈悲,只有這份慈悲在父母身上生根發芽,才能推及眾生,開出大愛之花。

  :不孝不順,與禽獸無異。

  布施救人,不留一念

  法布施,就是度人

  佛家講求布施,而這布施由低至高分為三層:一是物質層面的,世人饑時贈以粥米,困時贈以錢帛,這叫做外布施;二是精神層面的,傳承知識,開啟智慧,這叫做內布施;三是救世人於苦難之中,度世人於水火之間,這叫做無畏布施。

  對修心向佛之人而言,布施自然是一種修行。每個人的佛性皆不相同,那么布施之物自然也不盡相同。身外之物豐厚之人不免勤於外布施,捐款捐物,解人燃眉之急;詩書飽讀之人自當勤於內布施,授人以漁,開其愚魯,化其冥頑,授人畢生所用;而只有心懷大愛之人,才會敢為無畏布施,救人危難之間。

  但是無論是哪種布施,布施者都應抱持無施的心態,一切布施皆是空,受者也空,施者也空,不求回報,心境坦然。只有如此,才算是領悟到了佛法布施的道理。

  某天晚上,七裏禪師打禪誦經,忽然一個強盜闖了進來,手持利刃沖著七裏禪師吼道:快把錢拿出來,不然就要了你的命!”

  七裏禪師頭也不回,非常鎮靜地說道:不要打擾我,錢在那邊的箱子裏,你自己盡管去拿。

  強盜打開木箱將裏面的錢幣全部拿出,正要離開時,只聽禪師說道:不要把錢全拿走,留一些給我買花果供佛。

  強盜感到很奇怪,不過還是放下了一部分錢。然後他轉身又要離開,這時禪師又說道:收了別人的錢,怎能不說一句謝謝就走呢?”

  強盜小聲地說了一句謝謝

  後來這個強盜終於被官府緝拿歸案,審問之後得知他曾搶過七裏禪師的財物,於是便請七裏禪師來指認。誰知七裏禪師說道:此人不是強盜,因為錢是我贈與他的,而且他也向我說過謝謝。

  強盜聽後非常感動,刑期服滿後便皈依了七裏禪師。

  七裏禪師的布施不僅僅是財物的外布施,更是點化世人的無畏布施。但無論是外布施還是無畏布施,七裏禪師始終抱持著淡然的心境,過後即為空。而也正是由於這份心境,那個強盜才能翻然悔悟皈依佛門。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時常能看到一些富翁資助寒門學子圓一個上學夢的畫面,這些慷慨解囊之人確實值得我們感動與尊敬。但令人奇怪的是,很多受到過資助的學子雖然在鏡頭前表現得比較感動,但在內心卻並沒有生出多少的感激。這是因為這些富翁捐助的目的不是非常純潔,有的只是想借此機會來為自己留下一些美名,贏得人們的一些好感,可以說與那些寒門學子只是互相利用的關系。而那些寒門學子雖然貧窮,但是自尊心還是有的,沒有人願意受到別人的施舍,更不願意將自己受到施舍的事情讓全天下的人知道。這就是為什么會出現受恩不知報現象的原因。倘若那些富人們可以不貪圖虛名,甘做默默無名的奉獻著,那么那些受人恩惠的人自然會牢記在心,即使因為不知道恩人是誰而在今後無法回報,但他們也一定會將這份愛傳遞下去,而且也不會留下姓名。如此一來仁愛之心將如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最終滾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佛性之精髓,在於法布施。而法布施之精髓,則在於無私心,無雜念,施而無所求,舍而無所取,有此心性,則佛法可通,禪理可識。

  :布施之心越空,則佛性越明。

  佛性平等,普度眾生

  世人皆有佛性,萬物皆有慧根

  佛陀頓悟之時,曾有言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佛陀的這句佛偈,便是肯定了眾生的平等性。雖然世人由於因果業報之差異,而有智愚美醜、富貴貧賤之別,但世人之本體自性其實並無二致。這就好比渡河飛空,渡者飛者有深淺遠近,但是水流天空難道也有深淺遠近嗎?

  佛之奧妙,其實無他,唯包融耳。世間之高低貴賤,在佛法裏皆不過是覺醒的夢幻,看破的虛無,唯有平等才是世間的根業,是眾生的本相。

  既然眾生平等,那么眾生自然也如佛陀所言皆有佛性。天邊的流雲飛鳥,地面的樹木花草,日常所見的一切再簡單再平常不過之物,都是具有佛性的。甚至說我們平日裏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也都散發著佛性的靈光。而當我們自身領悟到眾生平等的禪理後,佛性之光就會真正照進我們的心靈世界,為我們照亮通往至境的道路。

  鶴林玄素,是牛頭宗第六代禪師。雖然在禪宗史上很少聽到他的法名,但是他對禪宗的領悟是非常深的。

  曾有一次,玄素禪師正在禪房打坐,突然聽到有人在敲鶴林寺的大門,於是問道:什么人在敲門?”

  門外之人回答說:是僧人。

  豈料玄素禪師說道:莫說是僧人,就是佛祖來了也不接納。

  門外僧人詫異道:為什么不接納?”

  玄素禪師回答說:這裏沒有你棲身的地方。

  門外僧人頓悟,遂下山而去。

  又有一次,一位住在鶴林寺山下的屠戶請玄素禪師到他家裏去設齋供。玄素禪師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待玄素禪師一切准備齊當下山赴約,走到山門時卻被幾個僧人攔住,勸說玄素禪師不要與這種殺生之人來往,以免壞了名聲。玄素禪師卻說道:佛性平等,對於任何人都是一樣的。名聲是顯赫也好,是狼籍也罷,只要是可度化之人,我就會去度化。說完便下山而去,而那個屠戶在經過玄素禪師的勸誡後,也決定不再從事這殺生的行當了。

  在玄素禪師看來,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去點化開悟,那么便可成佛。這也是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的不同之處,小乘佛法認為佛性只有少數人才有,大乘佛法則不然,認為佛性是世人與生俱來的。

  在現代社會裏,無論你是整天忙忙碌碌,還是終日無所事事;無論你是居於高位,還是處於平凡,其實都大可不必有所介懷,因為每個人其實都是平等的。曾有一位知名演員說過:在人上的時候,要把別人當人看;而在人下的時候,要把自己當人看。其實這句話所彰顯的就是一種眾生平等的思想。前不久看過這么一條新聞,說有一個女教師在食堂就餐時,因不滿服務員上菜太慢,竟然逼迫服務員向自己下跪道歉,否則就拒付餐款。其實這件事是何其的微不足道,但是這個女教師卻小題大做,很顯然是認為自己與服務員相比高人一等的扭曲心理所致。試想一下,這樣的老師連對人格最起碼的尊重之心都沒有,又如何去教導學生處事做人呢?

  世人哪一個人不是赤條條而來,又赤條條而去的呢?既然沒有人可以躲開生死輪回,那么人與人之間又有何不同可言?

  萬般皆是幻象,平等才是真身。既然人皆有佛性,那么人與人之間便沒有什么不同可言。當你悟透這個佛理之後,普度眾生不過是舉手之勞。

  :平等待人乃是修心修身的禪理。

  棄仁愛之智慧,猶如失航道之行船

  無仁之智,終是曇花一朵;懷愛之慧,方為蓮華一枝

  星雲大師有雲:智慧,是人生的透視,是微妙的穎悟;慈悲,是善美的關懷,是立場的互易。智慧與慈悲,乃人間至寶也。

  星雲大師將智慧與慈悲視為一個人的兩件寶物,是人生所不可缺少的兩個。慈悲與智慧也應是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的關系。倘若只有慈悲之心,而無智慧之心,那么慈悲就有可能得不到正確的引導,由此產生濫慈懶悲,反而是誤己害人;但倘若只有智慧之心,而無慈悲之心,那么智慧終不過是自私自利的小智,稍有不慎便會成為奸詐油滑,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

  由此可見,以慈悲為根,澆之以智慧之水,那么自然會開出至善之花,結出至愛之果;以智慧為河,以慈悲為源,那么這河水自然會清澈甘甜,源源不斷,最終達成汪洋之境,自是可納俗世之百川而波瀾不驚。

  真正的佛理禪道無一處不顯露出智慧的光芒,而真正的睿智聰穎也無時無刻不受到大慈大悲之心的牽引指點。兩者互相借力,融彙有道,共同將人生引到一個新的境界,為世人開啟佛法禪機之門。

  眾所周知,一休禪師是日本著名的高僧。他在世人心中簡直就是智慧的化身,在他身上曾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和尚娶妻就是其中之一。

  某次,一休禪師正在禪房坐禪,一個信徒忽然走進了禪房,向一休禪師哭訴自己不幸的生活。

  原來這個人因為為自己治病而向高利貸借了很多的錢,現在病雖好了,但是債台高築,債主每天催逼還債,甚至揚言要放火燒了他的房子,弄得他整天提心吊膽,甚至生出自殺之心。

  一休聽完後問他還有沒有別的辦法,這個人搖搖頭,告訴一休自己現在除了一個年幼的女兒外,什么都沒有了。

  一休皺緊了眉頭,這個信徒看到後哭道:請禪師幫忙,否則我的女兒就太苦了。

  一休忽然說道:我有辦法了,你可以為女兒找個夫婿,然後讓女婿來幫你還債。

  信徒一聽苦笑道:我女兒才八歲,怎么嫁人啊?”

  一休說道:就把你女兒嫁給我吧,然後由我替你還債。

  信徒聽完大驚失色,急忙說道:這怎么行!”

  一休禪師卻微笑說道:就這么定了,你快回家去准備准備吧。

  信徒此時別無他法,只能按照一休禪師的辦法試一試了。他回家後把一休禪師要娶自己女兒的消息傳了出去,結果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個消息,都打算在迎親那天看個究竟。

  到了迎親那天,信徒的家門口裏三層外三層擠滿了人。一休禪師端坐在院內,命人將自己的著作《狂雲集》拿出,竟然就這樣簽名售書起來。那些本來來看熱鬧的人見狀紛紛解開錢袋買書。等一休禪師把帶來的書售罄之後,已經積累了幾大籮筐的錢。

  一休禪師問信徒:這些錢夠嗎?”

  信徒感激流涕道:夠了夠了,多謝禪師。說完便跪倒叩拜。

  一休禪師將他扶起,說道:我的忙已經幫到了,女婿自然也不必做了。說完轉身而去。

  一休禪師先有慈悲之心,然後由慈悲之心開啟智慧之門,最終救人於苦難,不得不說是寓慈於智的成功典范。

  在現實生活中,聰明人多如牛毛,但是心懷仁慈的聰明人卻如麟角。就拿面對汶川玉樹地震卻一心想發國難之財的人來說,雖然捕捉到了所謂的商機,可稱其多智,但是其結果終是害人害己,弄不好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又是何苦呢?當然,存有此等險惡之心的人畢竟是少數,生活中我們更多看到的是一些所謂的明哲保身之舉。比如說遇到躺在路邊的病人或是被車輛撞倒的行人,大多數人都唯恐避之不及,而其理由是害怕自己被訛上,要遭破財之災。前不久不就有一個老太太不慎摔倒,大喊是自己摔倒的與他人無關,這才有人上來相扶嗎?世風如此,怎不令人痛心疾首?

  沒有慈悲的智慧,就如同失去航道的行船。要知仁慈才是本,智慧不過末,舍本逐末,最終會為孽障所困,悟不透佛理,參不透禪機。

  :慈悲與智慧,只有相輔相生,方可開啟禪境之門。

 第五課 空與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佛家看紅塵就是一縷幻象,俗世的紛紛擾擾,世人的爭爭奪奪,都實在是可憐可悲,可笑可歎。佛偈有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世人當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如此方能心如閑雲真自在,身如野鶴自逍遙。本章旨在為世人揭示出佛心佛性的本來面目,告知世人初心即是禪道,肉身本有佛性的修佛法門。

  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不是無,而是,世人須持出世之心,而行入世之事

  佛語有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這句佛偈向我們揭示了萬事萬物無時無刻都處於變化之中的道理。是以此並非是世俗之人所理解的,而是生生不息的變化之道。

  而也是不空,這是因為佛家講求普度眾生。既行普度之事,那么當須身入紅塵中之,通過紅塵之而開示芸芸眾生,使其通曉的境界。是以佛家之空並非是僅僅針對於己身的坐禪之空、悟法之空,而是要通過不空之途而領略真正的佛家之空的奧妙。

  一代高僧弘一法師將佛法中的理解為無我的意思。但他並未就此否定我的存在意義與價值意義。而他對不空的理解,就是度人救世,身體力行多行善事。弘一法師還認為佛法就在世間,修佛之人也無須剃度出家,只要肯以眾生無邊誓欲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願來自勵自勉,那么即使身在紅塵俗世間,亦可濟世度人。弘一法師可以稱得上是一位真正做到了用出世之心而行入世之事的得道高僧。

  某次西方靈山舉辦盛會,佛祖在盛會之上手持一顆隨色摩尼珠,問座下的西方天王:你們說說看,這顆摩尼珠是什么顏色的?”

  四方天王一齊注視良久,然後每個人給出的答案都不一樣,有人說是青色,有人說是黃色,有人說是白色,還有人說是紅色。

  佛祖聽完後將這顆摩尼珠收起,然後張開手掌,卻空空如也,此時佛祖又說道:那現在我手中的摩尼珠是什么顏色的?”

  四方天王一齊詫異說道:佛祖,您手上空無一物,何談顏色呢?”

  佛祖聽完後說道:我拿一顆俗世的珠子給你們看,你們都能辨別出其顏色,但是當一顆真正的寶珠出現在你們面前時,你們卻看不到了,這是多么的顛倒啊!”

  佛祖感歎世人之顛倒,乃是因為世人通常執著於,總是會被虛有其表的東西所迷惑,卻不知道的佛理禪機,領悟不到外表下內在的本性。是以佛祖會感歎世人之愚昧。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其實都是在入世,都是在紅塵鉛華中曆經自己的時光,為自己或為他人而忙忙碌碌。這是生活的自然規律,凡夫俗子自然無法逃脫這種束縛。但是如果只以一顆入世之心而行入世之事,那么生活的瑣碎,人生的坎坷必然會將我們的心變的很累很累,那么無論多美的人生之景在一顆疲憊之心的面前都不過是蕭條寂寥,再光鮮的生活都會是一團灰色。

  既然入世之心會讓我們心累身疲,那么何不懷揣一顆出世之心來面對生活?“出世之心會將嗔怒的火焰熄滅;“出世之心會將貪癡的頑石消磨;“出世之心會讓大慈大悲的源流不息;“出世之心會讓救苦救難的茂樹長存。舍去貪、嗔、癡,心懷仁、慈、愛,如此一來心靈世界方能超脫豁達,能夠做到真正的身處紅塵萬丈,心中不念一縷,從而開啟佛法之門,領悟禪道的精妙。

  但是現在的世人卻真如佛祖所歎的那樣,處於一種顛倒的狀態之中。前不久不是傳出中國移動的高管攜巨款外逃的事件嗎?此高管之所為,便是想以入世之行來換取日後的出世生活。可惜這是本末倒置的,是佛祖感歎的顛倒。他想用入世換取的出世生活,最終給他帶來的必定會是入獄的生活。

  在佛法看來,出世入世二者之間不僅沒有矛盾可言,而且還是一種相生相化的關系。世人只需明了二者之間的法門所在,自然會為自己參禪悟佛之路開啟一條坦途。

  :無我,即無畏、犧牲、奉獻,悟此道者,當登大乘之境。

  真正的信仰,無須頂禮膜拜

  信仰存於心,而不是三叩九拜便能得到的

  芸芸眾生,幾乎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這些信仰不盡相同,亦有正邪之分。有貪戀權貴金錢者,有唯情義至上者;有以偷生為本者,有以救世為志者。在諸多信仰之中,邪心雜念固不可取,但即便是一些正信,也須時時觀照自己的心靈世界,看看是否有違信仰的初衷。

  信仰的真諦是虔誠,這虔誠指的是心靈世界的狀態,而不是五體投地三叩九拜的身體之行。當然,一些內心虔誠之人也會由衷地行一些大禮,但是這就好比是枝枝葉葉,倘若無根無本,那么早晚也會枯萎凋零。但真正對信仰心懷虔誠之人,只需心如明鏡,能夠時時刻刻都可以觀照到自己在信仰面前的寶相,使其不生偏離差池,那么即使是往來紅塵間,顛泊俗世中,不吃齋,不念佛,亦可修成正果。

  有一年的冬天很冷,在這寒冷冬季的一個夜裏,一個人敲響了寺廟的大門。寺廟中的僧人開了大門,這個人一進來就說要見寺廟的住持榮西禪師。

  這個人見到榮西禪師後,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向禪師哭訴道:大師,我家中已經無米下炊,而且連件過冬的衣服都沒有,我現在又被嚴寒凍出了病,我的妻子和孩子都正在受著饑寒之苦,大師,您幫幫我們吧。

  榮西禪師聽後很是同情,但寺廟本來就很貧窮,眼下又缺衣少糧,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可怎么辦才好?

  榮西禪師忽然一眼看到准備用來裝飾佛像的金箔,於是親自將這金箔交給這個人,然後說道:你快拿這些金箔去換錢用吧。

  弟子們大驚失色,紛紛勸道:師父,這可是用來裝飾佛像的啊,怎么能輕易送人呢?”

  而那個人也是不敢接受,說道:大師,這怎么行呢?”

  榮西禪師心平氣和地說道:我這可是尊敬佛祖的行為啊。

  弟子們紛紛不解,說道:師父,您這種行為如果是尊敬佛祖的話,那我們何不將佛祖的聖像變賣用來布施呢?這種不重信仰的行為也是尊敬佛祖嗎?”

  榮西禪師不再辯解,只是說道:我重視信仰,正因為重視,所以才這么做。

  弟子們仍是竊竊私語,榮西禪師訓誡道:佛祖修道之時,割肉喂鷹、舍身飼虎都在所不惜,佛祖是如何對待眾生的?你們一再勸阻,當真是信仰佛祖嗎?”

  弟子聽完後不敢多言,榮西禪師於是將金箔送給了那個求助的人。

  榮西禪師知道什么才是對佛祖真正的信仰,這就是在需要犧牲自己的時候,可以毫不猶豫地舍身救人。金箔於佛像來說,只是浮華的外表,只有將金箔用於更有意義的地方,才是對佛像真正的裝飾。

  星雲大師認為,每個人對佛的信仰都是不同的。有人信人不信法,有人信寺不信教,有人信情不信道,有人信神不信道等。但無論是偏重哪一個層面的信仰,信佛學佛的本質,就是要開啟每個人的佛性,使其最終修到我心即佛的至境。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雖然沒有剃度修行,沒有誦經念佛,甚至沒有走進廟宇為佛像點上一根虔誠的香燭,但是心裏對佛家所說的布施行善,卻持有一份堅定的信仰。比如說被譽為中國首善的陳光標,近十年來熱衷公益慈善事業,捐款捐物累計達到8億之多,真可謂是雖然不念如來咒,卻也布施天下人。有錢人行善布施在很多人看來雖然是義舉,但這也是應該做的。可是,有一個乞丐老人,在汶川地震後的捐款箱前,毫不猶豫地捐出了全身僅有的105塊,令全場的捐款者為之動容。8個億和105塊,相差是如此之多,可是乞丐老人與企業家陳光標,兩個人的精神站在了同樣的高度。

  佛家三寶佛、法、僧,其意義就是度化世人,勸誡世人行善積德。只要世人能夠秉持一顆善心,就算不去拜佛,不去誦經,不去剃發為僧,也是信仰佛禪的虔誠弟子。

  :信仰在於心,而不在言;信仰須親為,而不是空談。

  心中煩念,自縛而生

  世人皆有三千煩惱絲,只有斬斷,方達豁然了悟之境

  芸芸眾生,皆不可脫苦。迷惘是苦,明悉也是苦;貪戀是苦,無求也是苦;愚魯是苦,聰慧也是苦。而在這眾多苦中,煩惱之苦恐怕世人皆有,而煩惱之苦恐怕也是最難破除的業障。

  心不能平和,則生焦躁之煩惱;心不能泰然,則生憂慮之煩惱;心不能包容,則生嗔怒之煩惱;心不能悲憫,則生離道之煩惱。焦躁、憂慮、嗔怒、離道,這些人生之煩惱,會將我們的心層層緊縛,直到再也呼吸不到一點新鮮的空氣,從而使人生變得幹癟,生活變得蒼白。

  是以,只有心生平和泰然、包容悲憫,煩惱之絲才會被抽盡斬斷,才能將一顆真心亮於世間,坦坦蕩蕩輕松於世。

  唐代著名的高僧豐幹禪師,曾收養了一個棄嬰。因為是豐幹禪師撿回來的,所以給這個嬰兒取名為拾得。拾得長大之後,上座就讓他擔任行堂(添飯)的工作。時間長了,拾得便認識了不少人,而且與一個名叫寒山的貧子交情最深。因為寒山太貧窮了,所以拾得總將吃剩的齋飯用竹筒裝好,給寒山拿過去。

  一天,寒山突然問拾得說:如果有人無端無故就欺負我、誹謗我、侮辱我、輕賤我、欺騙我,我該如何是好呢?”

  拾得回答他說:那你不妨忍著他、任由他、避開他、耐煩他,再過幾年,你再看他如何。

  寒山說道: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的秘訣了嗎?”

  拾得說道:你且聽彌勒菩薩偈語如何說--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隨他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寒山聽完後頓時開悟。

  曾有一次,一位高官詢問豐幹禪師真身菩薩在哪裏,豐幹禪師告訴這個人,拾得就是真菩薩。於是這個人來拜謁拾得,拾得聞言笑道:豐幹饒舌,彌陀不識。意思就是說豐幹禪師才是菩薩的化身,可是世人卻不能識得。之後拾得與寒山二人隱居山林,灑脫一生,逍遙一世。

  拾得與寒山二大士能夠做到心境的超脫,不為俗世纏縛困擾,處世之妙確是高人一等。

  拋舍三千煩惱絲,落得逍遙自在身。自由自在一直是人生的祈願,而對於什么是真正的自在,禪學大師南懷瑾曾做了這么一個形象的比喻:嬰兒生下來不到一百天,手裏拿著一個東西時好像抓得很牢,但是他沒有用力,若有若無之間了,安詳而寧靜把握得很牢,這就是自在。南懷瑾大師的喻義即是:人生在世,若想逍遙自在,不受煩惱羈絆,則需能於事物的若有若無之間把握住其根本,這樣一來心就不會為事物的表象所迷,那又何來煩惱可生?

  在現代社會,人們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現在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因為暫時看不到前程的曙光,因而變得苦悶煩躁,更有甚者草草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這是多么愚昧無知的行為啊!要知道,人生之所以精彩,正是因為其不可預料性,你又怎知今日之苦不能化為明日之福呢?而且,人生在不同的年齡段,對幸福的定義也是不一樣的。兒時認為能夠每天快快樂樂地玩耍就是幸福;二十多歲時認為能夠收獲到一份愛情就是幸福;三四十歲時認為和睦的家庭就是幸福;老了以後兒女能常回來看望自己就是幸福。所以,現在的年輕人雖然正在經受著人生的磨難,但大可不必為其煩惱,因為這是正常的人生階段。至於煩惱種種,那是因為你在二十歲的時候卻去想三四十歲甚至更遠的事情,而以現在能力來看,當然會對未來難抱有樂觀的心態。所以,現在年輕人的煩惱純粹是出於對未來的惶恐,其實只要認認真真地過好現在的每一天,煩惱自然會離你而去,即使有,也是無妨,權當是生活的作料了。

  在佛家看來,世人皆需教化。而世人最先應受到的教化,就是懂得拋卻自擾之心,摒除自困之意,以輕松自在的心態來面對生活。而這,就是悟得佛法禪理的第一步。

  :三千業障何需辨,一顆初心始為真。

  人無所求,品行自高

  人之一心,少些貪念欲求,品行自然高出他人

  紅塵之中有多少令世人迷醉的誘惑,鉛華之中又有多少令世人癡狂的追求。因為這些誘惑與追求的存在,又有多少本心失去了最初的色澤,甚至染上了漆黑的顏色。所以,如果對紅塵世俗中的金錢美色、權位聲望過度迷戀的話,久而久之一個人的品性自是久在瓦肆而不知其臭,自然而然認為自己所追求的是人生最正確的東西。而為了目的的達成,任何手段都可以動用,從而使人一步步墮入罪惡的深淵。

  在佛家看來,對世間萬物貪求無厭,其實是真正的赤貧。而俗世之人參不透的禪理,認為空就是空,有就是有,而不知空非真空,有非真有,空與有之間是有著諸般轉化的奧妙的。

  其實世人一生所求,不過幸福二字。只不過隨著年齡與閱曆的增長,對幸福的期望越來越高,越來越渴求更好的物質生活。這樣一來,心靈世界就會為這些身外之物所羈絆,而且越捆越緊,直到心靈的窒息,最後甚至成為道德的墓地。

  幸福的本質是心靈世界的感悟,雖然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但是心為本,物為末,本末倒置的不是幸福,而是迷癡,而是孽障。

  佛陀為了普度眾生,曾讓座下弟子雲遊四方傳播佛法。其中一位弟子來到了一個國家,向這裏的子民傳授佛教的經義。這裏的人民第一次聽到佛法禪理,都如癡如醉,每天這個僧人還沒來到講經授法的地方,台下已經密密麻麻坐滿了信徒。久而久之,這個僧人的名氣越來越大,收納的信徒也越來越多。

  這個國家的國王聽說在自己的國家裏出現了這么一個人時,有些擔心自己的統治。於是他命人將這個僧人帶到王宮,親自向這個僧人許諾,只要這個僧人願意放棄向百姓傳授佛法,那么會給他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

  僧人聽完後說道:榮華富貴不過是眼前的虛無,功名利祿也不過是一時的雲煙,我所追求的是對世人的度化,如果國王能夠幫我做到這一點,那么即使國王陛下不開口,我也會自行離去。

  國王聽完後非常生氣,下令將這個僧人綁起來,然後以妖言惑眾的罪名斬首示眾。而且國王為了避免今後重蹈覆轍,下令不允許僧人來到自己的國家,並且對國家內部施行嚴刑厲法,任何人不得有對國王的統治不滿的言論。

  剛開始的幾年人人自危,國家的統治似乎很穩定,國王也認為自己的統治可以世世代代地延續下去。但時間一長,人民的不滿越來越強烈,終於在某一天發生了起義,國王的統治就此被推翻,國王也被斬首示眾。而當新的政權建立起來後,人們將佛教定為國教,世世代代信奉。後來這個國家人人向善,民風淳樸,並且將佛法傳播到其他的國度。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那個僧人將佛法的傳播看做是一生的追求,因而不受名利之誘惑,也無懼生死之威脅,最後其身雖死但是其志得酬。而那個國王卻一心迷戀權位,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不惜使用任何手段,最終落得個淒淒慘慘的下場。這足以告誡世人,只有追求真正的幸福,才會結出善果。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一些人:他們為了所謂的交際,可以犧牲自己的健康;他們為了所謂的面子,可以欺騙不易的父母;他們為了所謂的時尚,可以包養能做自己女兒的二奶”;他們為了所謂的政績,可以犧牲後代的生存環境。在他們眼裏,這些都是幸福,都是值得去追求的東西,但是這些幸福終會在某一天將他們的健康奪走,讓他們的父母流淚,令他們的家庭破碎,使他們的後代在惡劣的環境下生活。這些幸福到最後,通通都會變成不幸。

  佛家有雲:有,是世法,是生活的妙用;無,是出世法,是生命的本體。也就是說只有以一顆無求之心來對待生活,生活才會給你無窮的妙趣。

  :無求之心乃是品行的泉源,可以流出至善之水。

  初心即是真佛

  初心就是無憂無慮、無喜無怒、無所謂有,無所謂無

  佛家認為,世人皆有佛性,而這佛性便藏於每個人的初心之中。所謂初心,便是一顆不掛寸絲,永遠保持著天真野趣的心靈。而當世人可以將這顆初心尋找出來,用來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那么佛性自然會得到彰顯,俗世之身便也可以到達真佛的境界。

  佛法禪理並非是玄妙之物,相反,佛法禪理存於世間萬物,是世間萬物萌生之初就具備的本色,是世間萬物生長之際就彰顯的天性。天性使然,本色所歸,這就是佛法禪理的妙諦。

  是以,世人自生出之時,佛法禪理已經隨之而生。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紅塵的業障逐漸迷亂了我們的本心,初心原本的光澤受到了鉛華的浸染,變得越來越不真。初心既失,那么迷惘、迷執、迷亂便會由此而生,即使參禪悟佛,恐怕也是事半功倍,難以精進。是以,初心是佛法的本源,只要初心不滅,那么佛心自生,又何須刻意修習佛理呢?

  從諗禪師徹悟之後,曾在觀音院做住持。從諗禪師主張拋卻妄念,保持內心的明淨澄澈,而他也是以此來教導弟子的。

  某日,從諗禪師向座下弟子傳授佛法,只聽他說道:人生猶如握在手中的明珠,黑者顯黑,白者呈白,無所礙心,只保原初。我曾將一根稻草當做佛祖的金身來使,也曾將佛祖金身當做稻草來用,這其實就是心有佛性的顯現。何須執著於找菩薩,要知道菩薩也是煩惱,煩惱就是菩薩。

  這時座下弟子有人提問道:師父說菩薩就是煩惱,煩惱就是菩薩,不知這菩薩是哪一家的煩惱?”

  從諗禪師回答說:菩薩和世人的煩惱分不開,世人但有所求,那么就會生出煩惱。

  這個弟子仍是不解,繼續問道:那么怎么避免呢?”

  從諗禪師聽到此問,心知在這個弟子心中已經為執著與妄念所困,迷誤在語言的障礙中,於是從諗禪師大聲說道:為什么要避免呢?”

  從諗禪師之意,乃是說沒有煩惱也就無須避免了。

  這個弟子當下有所了悟。但過了幾天之後他又來找從諗禪師,這次他想求證自己的修行如何。於是他向從諗禪師問道:如果我能夠做到心中一絲不掛,是不是就契悟了禪理呢?”

  從諗禪師問他:不掛什么?”

  這個弟子回答說:不掛一絲。他覺得不掛一絲已經是一個高的境界了。

  這時從諗禪師大笑說道:這不,又掛上了嗎?在你想著一絲不掛的時候,其實煩惱之絲又縈繞在了你的心頭。

  這個弟子聽完後非常羞愧,趕緊退出了禪房。

  故事中的這個弟子雖然悟到了不掛一絲的佛境,也可謂是有所修為。但是恰恰是這一絲無法讓他突破自身的業障,找不到最原始的初心,因而始終無法到達大乘之境。而從諗禪師卻能將其看透看破,以初心來悟佛,自然可窺探到別人看不見的洞天佛境。

  童心是初心的一種狀態,不因年齡之變而能始終保持一顆童心,這本就是人生之幸。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小孩子被剝奪了玩耍的時間,為一些所謂的興趣而從早忙到晚,終日不得閑。而小孩子越來越被打上成人的烙印,近期不就是有個九歲的男孩兒因其滔滔不絕的成人化演講而被封為演講帝?不少人還將其捧為神童,這是怎樣的愚昧無知啊!童年當有童年的快樂,神童未必會成最後的大器,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告誡難道世人不知嗎?是以,應還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只有童年不失,才會在長大後依舊保持心態的健康,能夠快樂地生活,這對孩子來說,難道不是更好的愛嗎?

  世人只需去掉心靈的遮蔽,還原本色天性,當可怡然自在,泰然自得,達到我心即佛之境,那么修習佛法,又何須坐禪誦經呢?

  :能哭能笑,能苦能樂,此便是初心之相。

  心中無色,坦對紅塵

  眼中有色,心中無色,世間誘惑,不過虛幻

  佛語有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人世間的富貴榮辱,功名利祿,於佛家來說不過是黃粱一夢,鏡花水月,一朝故去終是雲煙。是以,世間一切誘惑,不過是想要迷惑本心的假象,只要固守心性之清明,那么誘惑在本心的面前,便興不得風,作不起浪。固守心性,便是要做到心中無色。

  佛家認為世人之心無時無刻不處於鬥爭之中,自己隨時和自己爭訟。這種心、意、識自訟的狀態就叫做心兵心兵皆因世人妄念而生,倘若世人可以止水澄波,斷絕妄念,那么心兵自然永息永滅,心靈世界自可清淨安詳,達至臻境。

  日本有一個著名的女禪師,法名慧春。慧春禪師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遁入了空門,一心學佛求道。不過當時日本還沒有供給尼師專門修行的庵堂,所以她只好與二十名和尚一起在一位禪師座下學佛。

  慧春生得十分美貌,學佛修禪不僅沒有有損其美,反而使她更顯得清麗脫俗,比俗世的女子更添幾分氣質。一些與她一同修禪的和尚,為其容貌氣質所動,竟然生出了凡心。其中一個甚至大膽寫給慧春一封情書,希望能和她私下約會。慧春收到情書後,不動聲色。

  第二天,禪師為弟子們講解完佛法,慧春便站起來對那位給自己寫情書的和尚說:如果你真如信中所言那樣愛我,現在就來擁抱我吧。

  此言一出,不僅是那個寫情書的和尚,而且那些暗戀慧春的和尚也一下子開悟了。

  慧春禪師之意,是在告誡這些對自己起了凡心的和尚,禪的生活,不是沉溺於幻想之中,而是坦坦蕩蕩地面對此時此刻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活。如果行為是合理的,當眾表達出來又有何難?相反,倘若行為不合理,那么又豈能在背地裏苟且行之,避人耳目?是以慧春禪師之言,有如當頭的棒喝,在訓斥了那些對自己動凡心的和尚之餘,也告訴我們要保持一種坦蕩的生活態度。

  但是看看現在我們身邊的這些人吧,受誘惑之蠱惑者何其多哉?這些人在面對誘惑之前,心中已然有,認為對的追求就是此生的意義。那么當誘惑真的在某一天襲來之時,他們的內心自然是一種欣喜若狂的狀態,又怎么會視這些誘惑如無物,坦坦蕩蕩地拒之呢?更有甚者,居然可以坦坦蕩蕩地受之。

  就拿前不久被查封,勒令停業整頓的天上人間來說,真可稱得上是溫柔之鄉,銷金之窟。據說裏面消費之高令人咋舌,那么又是些什么人能經常流連於這樣的高消費場所呢?答案自然不言而喻,不是富商巨賈,便是貪官汙吏,總之是拿著工人與百姓的血汗錢來此買樂。這些人如若不知收斂,早晚有一天會被誘惑的漩渦攪得粉身碎骨,身敗名裂。而天上人間的那些陪侍人員,據說各個都住著豪宅,開著名車。但這奢華的物質生活是用青春與尊嚴換來的,難道一時的紙醉金迷真比一世的平平淡淡要幸福嗎?不久前不是傳出天上人間的花魁被殺害於自家之中嗎?我們是該哀歎紅顏薄命,還是該以此告誡那些貪求榮華的女子呢?這些人無法去除心中對的執著,自然無法坦蕩面對各種誘惑,自然要為欲海所吞噬。

  其實佛家所說的,並不單單是指俗世裏的女色,金錢、權位、名望,甚至自己的這身皮囊,都是。修行佛法之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對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領悟。既然不空,那么也就非真色。人之一生何其短暫,何必要讓這些虛幻之左右了你的心靈世界呢?只要能夠做到色於心海,不著一痕,那么誘惑想要擾亂你的本性,不過是蜉蝣撼大樹之為。心中無色之時,也就可以洞悉禪道佛法了。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泥汙陷溝渠。

  大千世界一禪床,皆在心胸

  世間本無物,皆因心而生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應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句佛偈告訴世人,你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不過皆是由心生衍之物。也就是說,你的心靈世界有什么樣的容積,那你面前的紅塵世界就是什么樣的大小。由此一來,世人見非真身,聽非本相,如果始終無法破除心中固守的執念,那么終其一生,你也不過是活在一種假象之中。

  本無一物,何惹塵埃,也就是說本來就是空無,又何必生出心中的業障呢?悲喜是業障,苦樂是業障,生是業障,死也是業障。所有的業障都是塵埃,而這些塵埃之所以攪擾著你的本心,乃是因為本心世界的容積太小,還做不到無一物的境界。只要能做到此境界,那么大千世界不過是坐臥的禪床,身邊萬物不過是禪房的飾品,由此一來心胸自然開闊豁達,萬事皆可洞察明悉。

  蘇東坡不僅在文學上有著極高的造詣,而且對佛法禪理的興趣也極為濃厚。在他身上曾有許多與佛禪有關的故事。

  某一次,蘇東坡聽了趙州禪師迎接趙王的故事,心血來潮便要去拜訪住在附近的佛印禪師。蘇東坡在啟程之前先給佛印禪師送去了一封書信,信中囑咐佛印禪師要像趙州禪師迎接趙王那樣,不必出來迎接。

  有此囑托,乃是因為蘇東坡自認為已經了解了禪理的妙趣,佛印禪師會以最上乘的禮儀--不接而接,來接他。

  但出乎蘇東坡意料的是,當他還在船上的時候,就看到佛印禪師已經帶領一幹弟子站在岸邊,靜待蘇東坡的到來。蘇東坡到岸後,一下船便譏諷佛印禪師道:大師的修為沒有趙州禪師灑脫,我囑托大師不必親來迎接,可您還是大老遠就跑來等我了。

  佛印禪師聽完哈哈大笑,然後回了蘇東坡一首偈子--趙州當日少謙光,不出山門迎趙王。怎似金心無量褶,大千世界一禪床。

  這首佛偈的意思是:趙州禪師之所以不迎接趙王,不是因為佛法修為高,而是因為他不謙虛。而你看到我佛印出門接你,可是你真的以為我起床了嗎?事實上大千世界就是我的禪床,你此時看到的我,其實還在大千禪床上睡覺呢!在你眼中只知肉眼所見的有形之床才是床,而對我來說,我的床可是盡虛空、遍法界的大床啊。

  蘇東坡一下子開悟,趕緊為剛才的無知向佛印禪師賠罪。

  佛印禪師不以俗世之床為真床,而以大千世界為己床,盡虛空、遍法界,這才是佛心的至境。其實正如六祖惠能所言,本來無一物,一切皆由心造而已。世人倘若能達此境,那么就沒有什么束縛,可以做到灑脫逍遙了。

  但是眼下世人,皆認為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才是真,所以越來越目光短淺,越來越注重眼前的利益。他們的心靈世界極為狹隘,容不得過多的人與物,那么自然也就沒有思考人生的縫隙,因而一生不僅不會看得通通透透,而且總為業障所困,心靈世界甚至窒息而死。一個沒有生機的心靈世界,又怎么可能走出幸福美好的人生道路呢?

  就拿一些執迷於房子的人來說,其實眼前的房子只是一些鋼筋水泥而已,如果沒有了家庭,沒有了親情,那又有何意義可言呢?聽過這么一句話:你用一個臥室的錢可以遊遍中國,你用一個客廳的錢可以遊遍世界。這不正是一種禪境之心嗎?“以天為被,以地為床,雖然不能真正地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但是我們可以以其來觀照自己的心靈世界,看一看是不是變得狹小了。如果是,那就需要趕快領悟大千世界一禪床的禪理了。

  在佛家看來,世間諸色盡皆空無,唯有佛心一顆,才是萬物的本源。既然以佛家所講,大千世界由心而造,那么我們又怎能本末倒置,讓心反而為物所困呢?倘若洞悉了這個佛理,那么禪境之門自然向你開啟。

  :心為萬象之本,修佛之人須持初心,不可為象所亂。

第六課 福與禍:福禍總相依,切勿悲與喜

  佛家說芸芸眾生終其一世,畢竟是苦多樂少。因而,世人的一顆俗心,便會為忽至的福澤生出竊喜,亦會為突降的災禍生出傷悲。然佛家講因果業緣,就是告誡眾生莫要為一時的福禍起了心中的魔障。福禍總相依,唯有初心一顆才是安身立命的不二法門。本章旨在為世人剖析福禍之間的種種因果,從而助世人消災避難,修平靜心,保平安身。

  世間之福,皆有因果

  福禍皆有因緣,悲喜何須妄生

  紅塵眾生勞碌一世,皆為一個字。年幼時追求父母關愛之福;年輕時追求事業蓬勃,家庭美滿之福;年老時又追求天倫之樂之福。是以,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幸福的定義也都是不一樣的,世人只要順其自然,各安天命,福澤自是水到渠成。當然,人生本就是充滿諸多變數的,倘若天命所有,福廣澤厚,能在此時收獲彼時之幸,那自是人生的一件快事。但莫要忘記,禍福本是相生相依,意外之福橫來之時切莫歡喜過度,應持平常之心處之。只有如此,方不招災招難,保身平安。

  佛家講因果循環,善惡有報。你種下什么樣的因,就會收獲什么樣的果。是以,想要收獲福澤,則需廣施恩惠。如果不種善因,卻日日妄想天降福澤,鴻運當頭,那只會招致災禍,害己害人。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日日辛勤勞作的人。他雖然每日勞苦耕作,但是卻一直發跡不起來。於是有一天他就想:與其像現在這樣每天辛辛苦苦,不如向佛祖祈禱,請求佛祖賜福,好讓以後的日子過得舒服點。

  這個想法在他腦海裏揮之不去,於是他決定把自己的家業全部托付給自己的弟弟,而且囑咐弟弟一定要在田間辛勤勞作,不要讓父母餓肚子。這個人的弟弟牢記在心。這個人覺得已經沒有什么後顧之憂了,於是獨自來到一座寺廟,為佛祖擺設大齋,供養香花,日以繼夜地膜拜,畢恭畢敬地祈禱:佛祖,請您賜給我現世的一切榮華富貴吧,我願世世代代供奉您。

  這個人的願望被佛祖聽到了,佛祖思量:這個人自己不知道辛勤勞作,卻日日想發大財。倘若此人在前世積德行善,那么現在賜予他一些福澤倒也不為過。可是查他前世行為,根本沒有什么功德,而且也沒有半點因緣。可是他這樣苦苦哀求,不妨用些手段,好讓他了了這妄念。

  於是,佛祖化做了他的弟弟,來到這座寺廟,跟他一樣跪在佛像面前祈禱求福。

  這個人看見後,奇怪地說道:你來這裏幹什么?我不是讓你耕種田地嗎,你按照我的吩咐做了嗎?”

  弟弟說道:我也想像你一樣,天天拜佛祖,佛祖一定會讓我衣食無憂的。即使我不播種耕田,也一定可以收獲到很多糧食。

  這個人聽完後立刻罵道:你這個混賬東西,不知道在田裏勞作,卻總想著收獲,真是異想天開。

  佛祖化身的弟弟聽到後故意問道:你說什么,再說一遍聽聽。

  這個人大聲叫道:我再給你說一遍,不播種是不會有收獲的。

  聽到此處,佛祖現出了原形,這個人見到後馬上跪倒在地參拜佛祖。

  佛祖說道:誠如你自己所說,不播種是不會有收獲的,想要有所收獲,那就必須先付出才行。

  這個人受到佛祖點化,如夢初醒,回到家後繼續辛勤勞作,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日子也越來越紅火。

  故事中的這個人雖然播種的是物,但是世間萬理殊途同歸,播種物與播種行為是一樣的道理,都是種下的是什么,收獲的就會是什么。

  不過俗世之人,不播善因卻一心想受惠福澤者大有人在。比如說現代社會中總買彩票的人,其目的就是一夜暴富,自己以後不用通過勞動就能得到優越的物質生活。心中沒有博愛,純為一己之私,那么即使有一天福澤真的降至,恐怕也會給自己帶來無窮無盡的災禍。不久之前不就出現了一位中了三億大獎的幸運兒嗎?在捐獻了一千萬的善款之後自此就如人間蒸發一般,再也尋不到半點蹤跡,親朋好友都難以聯系到他,雖然錢是有了,但是卻失去了普通人的快樂。飛來之財必擾人之清心,恐怕這個人即使隱姓埋名,也日日為這筆財富寢食難安。

  命裏無時莫要強求,命裏有時也無需得意。無論是有還是無,都應該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只有如此,福澤才會綿長,禍患才會離身。

  :以平常之心來看待福禍,則近福澤,遠災禍。

  貌似幸者,其實禍哉

  世人之心皆以為福者真福,禍者真禍,而不知福禍可互化

  紅塵俗世中的芸芸眾生,因為心目為迷障所蔽,是以往往看不清事物的本相,為表面的幻象牽引自身的行為,從而難以明曉大道至理。由此一來,世人很容易為紅塵萬象所欺,一路辛辛苦苦追求的至幸至福可能到頭來竟然是大災大難。

  在佛家眼裏,世間萬物皆是相生相依,依因緣而行。福與禍也是如此,至幸至福看上去可能長滿了荊棘,而大災大難往往以盛錦繁花的姿態來吸引世人的目光。正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就是這個道理。

  是以世人若想擺脫災禍之苦,則需明心淨目,洞曉世事之真相,明察萬物之本色,方能不惑不迷,不執不罔,分得清至幸至福,辨得出大災大難,由此一來,則自可消災避禍,保心之清淨,身之平安。

  從前有一個書生,屢次科考都不中。這時有人給他出主意,告訴他當朝宰相正在收羅門生,讓他送上些豐厚之禮,不僅可以科考得中,今後的仕途自也會坦坦蕩蕩。不過書生深知當朝宰相實是奸佞之臣,百姓早就恨不得飲其血,食其肉,自己又怎么能拜這么一個人為師呢?可是如果不這么做的話,十年寒窗付之東流,實在是令人可惜。

  他聽說附近有座寺廟,裏面的方丈能解世間一切事,能化世人諸般心。於是他沐浴更衣,決定去請方丈為自己指點迷津。方丈聽完後,給這個書生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只蝴蝶在黑暗中沒有目的地亂飛著,突然,前面出現了一點點光亮。蝴蝶非常好奇這光亮是什么,於是它徑直向這光亮飛過去,飛近了之後才看出來這原來是一團火焰。蝴蝶圍繞著火焰飛舞著,越來越覺得這火焰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迷人。於是它決定向吸允花蜜一樣去吸允這團火焰,於是它就勢朝火焰飛了過去。可是火焰一下子就把它的一條腿燒焦了,蝴蝶萬分驚恐,它無法想像這么美麗迷人的東西居然想要吞噬自己的生命。不過蝴蝶還是沒有放棄,它再次飛起沖向了火焰,這一次,蝴蝶全身都著起了火。為了那所謂的光明,它丟掉了自己的性命。

  書生聽完後頓時了悟,世人只看到仕途的美好,卻沒有看到其中的險惡,這就像是那團火焰,稍有不慎便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書生於是拜這裏的方丈為師,開始學禪悟道。過了幾年,已經成了和尚的書生聽說宰相被皇上革職斬首,更為自己當初的選擇感到慶幸。

  故事中的那個書生,若非方丈的點化,則必然會對仕途抱有一份執著,聽信他人之言做了宰相的門生,到頭來可能落得個淒淒慘慘的下場。踏入仕途雖然似乎是一件光耀門楣,榮光加身之事,但稍有不慎便脫身不得,甚至誤命誤名。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可以誘惑人們的東西越來越多了。現在的一些女孩兒追求名牌包包,追求豪宅香車,追求著虛無的名利。而娛樂圈似乎是能以最快速度帶給這些女孩兒名利的地方,於是越來越多的女孩兒願意投身其中,當發現其中的醜惡時可能為時已晚。不久之前不就出現了一對姐妹寫信給公安局長揭發影視公司醜惡黑幕的事情嗎?這對姐妹當初也是在名利的誘惑下,投身到這家公司,當看清了這個公司的醜惡後,選擇了離開。雖然最終全身而退,但是之前對她們造成的傷害,恐怕是永遠也修複不了的。這樣的教訓難道還不能引起那些懷揣明星夢的少女們的重視嗎?

  世間許多看似美好的事情,其實都包藏著禍患。如果世人不能夠修心淨性,那么很容易受其迷惑,反而會喪失自己原本的幸福。所以,世人應息欲斷妄,只有這樣,那些披著光鮮外衣實則禍患暗藏之事才會被我們一眼看出本質,從而避免悲劇的發生。

  :光鮮與美好往往就是最大的禍患。

  世間諸多不如意,比來比去卻知福

  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既然在佛家眼裏,世人無一不是處於受苦受難之中,無一不需要度化開示,那么就說明俗世之人的一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而順心如意之事則少之又少。既然如此,那么人生的幸福又何來呢?

  佛家講究普度,更講自度。也就是說,世人在煩惱面前,當修心修性,自解自化,這樣一來雜念消減,對世事能看得更為通透,自當珍惜眼下時光,幸福之泉便可流出幸福之水。

  由此可見,幸福是心之所生,而非是外界的某種表象。眾生萬相,因其各自不同的業障因緣,人生際遇自也是不盡相同。但需切記的是,順心如意之時,莫要一山還望一山高,因為那樣會沖淡你的幸福感,要知道知足方是幸福的源頭,善滿易足,幸福之水才不會枯竭;而當紅塵紛擾,致使心神交猝的時候,則應殮心收性,知曉這世間還有更大更深的疾苦,自己面對的不過只是可以走過的泥濘,而不是橫於眼前沒有橋船的急流。如此一來,眼前之艱險不過是蜉蝣螻蟻,微不足道。

  有一個年輕人覺得自己非常的不幸,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滿著痛苦。於是他決定向附近一座廟宇中的禪師求教幸福的法門。禪師聽完後給這個年輕人講了一個故事--一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對現在的生活失去了信心,於是他准備到原始森林裏結束自己的一生,可他一時之間又不能鼓起勇氣自殺,於是就只能在森林裏四處遊蕩著。當他在原始森林裏走累了,想要歇歇腳的時候,發現一只猴子目不轉睛地看著自己,於是他便招手讓猴子過來。

  猴子非常有禮貌地對這個人說:您有什么事?”

  這個人哭喪著臉說:我想死,但沒有勇氣自殺,求求你找塊石頭把我砸死吧。

  猴子聽完後問道:您為什么要死呢?”

  這個人淚流滿面地說道:我真是太不幸了。

  猴子問道:怎么不幸了呢?您能不能跟我說說?”

  這個人說道:當年考大學時,我以一分之差落榜了。

  猴子說道:這沒什么啊,本事不一定只有在大學裏才學得到。看您這么悲傷,是不是因為戀愛的原因呢?”

  這個人說道:當時有很多女孩兒追我,我卻只挑了一個最為普通的,這真是不幸啊。

  猴子說道:您畢竟還擁有了一個啊,是不是工作的原因呢?”

  這個人說道:工作了這么久,才當上個副經理,好多與我同歲的人都是經理或者董事長了,這怎能不讓我感到不幸啊。

  猴子聽完後很嚴肅地說道:您真的不想活了嗎?”

  這個人大嚷道:不想活了,快拿石頭砸死我吧。

  猴子猶豫了許久,最終拿起一塊石頭。不過就在要砸向這個人的時候,突然停下來說:您跟我比起來,算是非常幸福了,要不您把您的地址告訴我,我去頂替你得了。

  這個人立刻說:不行,不過說起來,我確實比你要幸福得多。

  猴子問道:那你還想死嗎?”

  這個人搖了搖頭,然後轉身朝城市的方向走去。

  講完這個故事後,禪師問這個自感不幸的年輕人:現在你找到幸福的法門了嗎?”

  這個年輕人點點頭,謝過禪師後就下山去了。此後果然不再覺得自己不幸了,他每一天活得都很快樂。

  其實正如禪師所講的那個故事,大多數人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倒黴最不幸的人的時候,是因為還沒有看到更深的苦難。當他們了解到世間之苦遠非自己可以想象的時候,那么就會不再為自己所遇到的挫折坎坷勞神費心,而是抓緊時間去體會生活中的幸福。

  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常常看到一些總是抱怨自己人生的人,他們覺得自己的房子不夠大,車子不夠好,老婆不夠漂亮,孩子不夠聽話,久而久之幸福感便消失殆盡。這樣的人生又有何意義可言?與這樣的人相比,現在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湧現出的蟻族群體,其對生活的樂觀態度與理想的堅持不懈是值得我們贊賞與學習的。

  佛祖曾為了消除人間的疾苦,某一天把俗世裏自認為最痛苦的一百個人聚在了一起,讓他們把各自的痛苦寫在一張紙條上,然後互相交換,這些人在看到別人的痛苦後再也不覺得自己痛苦了。

  其實世人皆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很容易執迷於自身所謂的痛苦。是以世人應心懷普度之念,心中明曉這大千世界真正痛苦之所在,那么心靈世界自然不會受到這些俗世之苦的侵擾。

  :自怨自艾,是心靈的作繭自縛。

  功名皆為身後事,有無之處化雲煙

  名利盡是衣冠塚,舍去自得逍遙中

  在佛家眼裏,紅塵俗世的一切不過都是不真的皮囊,不過都是虛幻空無。這些皮囊之中自然也包括令芸芸眾生趨之若鶩的功名利祿。在世人心中,名是甘甜的雨露,可以潤澤生命;利是肥沃的土壤,可以滋養生命。但是在佛的眼裏,名與利於生命而言都不過是黃粱一夢,甚至隨著貪癡之心的遞長,會成為埋葬一顆本具有慈悲仁愛之初心的墳塚。是以,但凡修佛悟道之人,皆須看輕功名,看淡利祿,清心寡欲,只有如此才可以開啟參禪的心門。

  清心寡欲,心無所求,那么你便會悟到紅塵俗世的紛紛擾擾不過是因緣的循環,如此一來做人處事皆秉持順其自然之道,不執罔癡貪,心靈世界自會落得個清清明明;清心寡欲,心無所求,那么你便會參透芸芸眾生的爭爭鬥鬥不過是業障的報應,如此一來做人處事皆秉持豁達淡然之道,不爾虞我詐,心靈世界自會落得個幹幹淨淨。心靈世界清清明明,幹幹淨淨,則佛性自然如春風細雨,不需刻意修之,自也可沐澤你的心靈世界,參禪悟道自是事半功倍。

  但若心為名利所熏,那么心靈世界便會受到魔障的困擾,心既然都難斷塵緣,那么即使每日坐禪念佛,終不過是掩耳盜鈴之舉,終其一生也難修佛性半分。

  由此可見,修佛修禪,存乎一心,心中棄名舍利,那么佛法自生。

  禪宗二祖慧可有一次向他的師父達摩祖師說道:師父,請為弟子安心。

  達摩祖師聽完後當即說道:那你把心拿來。

  慧可說道:弟子無法找到。

  達摩祖師說道:如果你能找到,那就不是你的心了。我已經幫你把心安好了,你是否已經找到了呢?”

  二祖慧可因此頓悟。

  時間過了幾十年,二祖慧可已經成為了禪宗的屈指可數的得道高僧,座下弟子無數。某次,他的一位弟子僧璨向二祖慧可說道:請師父為弟子懺悔罪過。

  二祖慧可想起了當年達摩祖師點化自己的情景,當即笑著對僧璨說道:那你把罪過拿來吧。

  僧璨說道:弟子找不到罪過。

  慧可說道:其實現在我已經為你懺悔了,你看到了嗎?”

  僧璨也因此頓悟。

  許多年過去了,僧璨也成為了禪宗有名的高僧,這便是禪宗的三祖。一天,一個小和尚向三祖僧璨說道:師父,怎么才能解除束縛啊?”

  僧璨當即反問道:那么又是誰在束縛你呢?”

  小和尚脫口而出道:沒有誰來束縛我啊?”

  僧璨微笑說道:既然沒有人束縛你,那你又解除什么呢?”

  這個小和尚頓時了悟,他就是中國禪宗第四祖道信。

  這些禪宗祖師們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拋卻對名利的執著,破除對生死的迷惘,那么自然無心、無罪、無束縛,可以徜徉在佛法禪理的至境之中。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貪圖虛名,追逐妄利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其中有的人甚至可以為其不擇手段,可以犧牲一切。比如說最近發生的三地爭奪曹操墓的事件,就是地方政府名利爭奪的一次體現。眾所周知,曹操墓一旦被開發出來,不僅會使所在地方聞名遐邇,而且其帶來的旅遊經濟效益也是無可估量的,像這塊可以坐收名利的肥肉怎能不令人眼饞?但是需要我們警醒的是,在這樣的事情背後顯露出來的是對考古文化的不尊重,是將經濟利益擺到至高點的畸形做法。即使一時之間地方有了名氣,財政收入也增加了,但是一個常常被人遊玩的地方勢必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那么對我國的曆史考古文化勢必會有影響。而且單純依靠旅遊來增加經濟效益,勢必會造成經濟的依賴性與單一化,從而造成地方的畸形發展。這些地方政府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究其原因還是名利作祟,倘若地方政府一直做這樣的面子工程,那么恐怕最後落得個勞民傷財的結果。

  世間的功名利祿,得而失之,失而得之,本就如輕雲浮煙,一切隨著緣分這股風來去。名利加身,不過是穿了一件華服錦衣,再光鮮亮麗,也有脫掉的一天。只有一顆初心,才是人生的至寶,才可以指引世人走向更高的境界。

  :榮辱毀譽不上心,功名利祿不在意。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