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從戒律看原始僧團的教育制度
濟群法師
05/07/2016 08:31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中國佛協已故會長趙朴初生前說過:當前佛教界重要任務:第一是培養人才,第二是培養人才,第三還培養人才。臺灣佛教界的大德聖嚴法師也提出:今天不辦教育,明天就沒有佛教。辦教育的重要性,這已成了當今佛教界的共識。本次研討會也正是在這一理念的推動下開展的。

  佛教界已經認識到辦教育重要性了,如何辦好教育呢?自上個世紀廟產興學的風氣下,佛教界引進了社會學院式的辦學方式,到現在整整已有一百年的歷史了。學院式的教育雖然為佛教也培養了不少人才。但和中國佛教界要求中的理想人才總有相當的距離。

  我覺得純粹走學院式的辦學方式是有問題的。因為社會學院式的辦學目的,和佛教教育的目的是不一樣的。學院的辦學是以傳授知識與生存技能為主,而佛教教育是完善人格的教育,是改造生命的教育,是解脫煩惱、解脫生死,是成佛做祖的教育。兩者的要求相差甚遠,方法也迥然不同,用這樣的一種教育方式,怎能達到佛教辦學的目的呢?

  佛教教育還得回到佛教傳統的佛教教育中去。佛教有自身的教育傳統,佛陀是大智慧者,佛陀是大教育家。佛法在古今中外的弘揚過程中,歷代祖師大德們,以他們的智慧和悲心,形成不同語系的佛教,創立了各種宗派,為我們總結出了許多教育的方式和經驗。使得佛法推廣到世界各地,並成就了無量眾生走上解脫之路,成佛之路。

  試問:在佛教教育的這個問題上,誰最權威?難道還有人比佛陀更權威,比歷代祖師大德們更權威嗎?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就應該好好的向佛陀學習,向歷代祖師大德學習。舍此我們也只能是南轅北轍,徒勞無功。

  因此,我們今天要做的事就是繼承佛教的傳統教育,在以傳統佛教教育為根本的基礎上,吸收學院式教育的優點,以此來建構佛教的現代教育。本文將從佛教戒律的角度,來探討原始僧團的教育。

一、依戒律建構教育的次序

  社會的教育一般是依年齡或文化程度,分初級、中級、高級,小學、中學、大學。佛教教育雖然以契理契機為原則,重視對機設教。但同時也依據戒律建立教育的次序。

  整個佛教大體分為聲聞道、菩薩道。依出離心,受聲聞乘的戒律成為聲聞眾,接受聲聞乘的教育;發菩提心,受菩薩戒成為菩薩眾,接受菩薩乘的教育。

  在聲聞乘中分為七眾的次第:有在家二眾、出家五眾。出家眾從在家中來的。學佛一般來說,先從在家眾開始。在家聲聞眾先受三歸、五戒,依受戒而取得優婆塞、優婆夷的資格。優婆塞、優婆夷,漢譯近事男、近事女。近事是親近三寶學習佛法。依受三歸五戒的內容,建立了下士道的教育體系。了知世間的因緣因果,持戒、佈施,止惡行善,從而成就人天善果。

  出家聲聞眾,初出家受沙彌戒成為沙彌眾,接受沙彌的教育。沙彌的教育由剃度和尚負責,沙彌不能獨立,要依止和尚生活。沙彌遵行十戒,並要學習種種威儀。沙彌進一步當受比丘戒成比丘眾,正式取得僧伽的資格,學習二部律並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依出家聲聞眾的律儀,建立中士道教育體系。發出離心,了知世間苦、空、無常、無我,依戒、定、慧修行,成就解脫、解脫知見。

  菩薩眾分在家及出家眾。受菩薩戒成為菩薩眾,接受菩薩眾的教育。菩薩眾是在聲聞眾教育的基礎上,在《善戒經》中說,要有受聲聞少分戒的基礎,然後才能受菩薩戒。依菩薩戒建立上士道的修學體系。發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誓學一切法門,修六度萬行,成就無上佛果。

  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顯示了佛教教育的不同層次。人天乘、下士道是初級的教育,聲聞乘、中士道是中級的教育,菩薩乘、上士道是高級的教育。

二、受戒——教育資格的獲得

  在社會的教育中,除了最基礎的教育的,而接受中級、高級教育總有入學考試,考試通過了才能獲得教育的資格。同樣,一個人進入佛門,最初取得佛弟子的資格,受三歸,沒什麼資格限定,受五戒就有一定的條件要求了。受了三歸、五戒,才能接受在家眾的教育。才有資格親近三寶修學佛法。

  佛弟子雖然有在家與出家七眾,但根據聲聞戒的精神,佛陀是鼓勵在家弟子出家。進一步接受出家律儀,趣向解脫。出家眾的條件比起在家眾要嚴格的多。成為出家眾,在受戒時,要問遮難,就是要沒有十三難、十六遮。沙彌戒、比丘戒的受戒儀式,也遠比在家戒要複雜的多。

  受了沙彌戒,才有資格在僧團生活。接受僧團的教育,享受僧團的部分待遇,參加的部分活動。受了比丘戒,才能成為合格的僧伽。接受僧團的全面教育,享受僧團的全部待遇,參加僧團的所有活動。

  受戒是資格的取得,持戒才是身份的完成。受三歸、五戒,取得在家優婆塞、優婆夷的資格。能親近三寶,如法的持五戒,才能成為合格的優婆塞、優婆夷。受沙彌戒,取得沙彌的資格,能如法的持沙彌律儀,才能成為合格的沙彌眾。受比丘戒,取得比丘的資格,能如法持比丘戒,才能成為合格的比丘。

  這就像社會的教育中,一個人考入中學、大學,並不等於就是合格的中學生、大學生。通過幾年中學的教育、大學的教育,各門成績的都及格了,才能成為合格的中學生、大學生。

三、五年學戒、不離依止

  受了出家戒,就成為僧團的一員。在僧團的教育中,取得沙彌、比丘資格的僧眾,先要經歷五年學戒,不離依止的教育階段。

  戒律是出家眾的行為準則,生活的規範。五年學戒就是了解作為沙門釋子,應有的行為準則,此應做,此不應做。可是凡夫無始以來由貪嗔癡的力量,養成了種種不良生活習慣,僅僅依賴戒律的條文,要讓自己的不良習慣改變過來,那實在是難以辦到。就像在現實的僧團中,懂戒律的人也不是沒有,但又有幾人能如法的去持戒呢?

  在僧格養成的教育之初,戒律中非常重視依止的作用。一般而言,沙彌或初受比丘戒者,當依止剃度或受戒和尚,如受戒和尚不能依止的情況下,當令選擇依止阿闍梨。初出家沙彌或受比丘戒者,當在師父的人格感召下、在師父的言傳身教下、在師父的監督下生活。

  《四分律行事鈔·師資相攝篇》談到依止的意義:依止意者,新受戒者,創入佛法,萬事無知,動便違教,若不假師示導,進誘心神,法身慧命,將何所讬。故律中制未満五歲及満五歲愚癡者,令依止有德,使諮承法訓,匠成已益。

  初出家的人就像嬰兒一樣。嬰兒沒有獨立生活能力,要在父母的關照下成長,離開了父母就會死亡。同樣初出家的人也是一樣,必須依止和尚、阿闍梨生活。嬰兒不能一日無父母,初出家受戒者也不可以一日沒有依止師的情況下生活。《十誦》云:無好師,聽二、三夜;有好師,乃至一夜不依止,得罪。《五百問》云:若不依止,飲水食飯坐臥床席,日日犯盜。

  出家僧格的養成,法身慧命的成長,也端賴依止師的力量。而依止師有教育弟子的責任。《僧祇》云:日別三時,教三藏教法不能廣者,下至略知戒經輕重,隂界入義。若受經時、共誦時、坐禪時,即名教授。若不爾者,下至雲不放逸。弟子有了過錯,當師父的要給予懲罰。《善戒經》云:不驅謫罰弟子,重于屠兒旃陀羅。

  作為弟子有恭敬、侍候依止師的義務。《四分》云:清旦入房,除小便器,白時到等。應日別早中日暮三時問訊和尚,執作二事,勞苦不得辭設。這種恭敬侍候行為的意義有三:一則自調我慢,二則報恩供養,三則護法住持,正法久住也。

  僧伽的教育是僧格養成的教育,是改造生命的教育。這種教育是建立弟子發心自覺的前提下,是建立在依止師人格的感召下,是建立在師資感情的交流下,是建立在弟子對依止師的恭敬下,是建立在依法依律的準則下。五年學戒,不只是對戒律知識的掌握,而是僧格的養成。

四、布薩——清洗自己的人格

  僧伽每半個月要過集體組織生活,在戒律中叫僧伽布薩大會。

  布薩,此云淨住。《善見》云:云何得知正法久住。若說戒法不壞是。《摩得伽》云:布薩者,舍諸惡性不善法,及煩惱有受,證得白法,究竟梵行事,故名也。又云:半月半月自觀身,從前半月至今半月中間,不犯戒耶。若有犯者,于同學所懺悔。《毗尼母》云:清淨者,名布薩義

  布薩是僧團中非常重要的大眾會議。通常情況下,每半個月要舉行一次,在戒經中稱為半月半月說。布薩會議的舉行,在一個界內的所有出家僧眾都要參加。在布薩的羯磨中,維那師在說戒之前會問:僧集否?和合否?沒有參加的比丘說欲及清淨否?僧集否?是說,在同一個界內生活的比丘都來參加了嗎?和合否?是說參加的人行為和目的是否一致。此外如果有人因為特殊原因沒來參加,是否請假並對僧團所做的所有決定,表示無條件的認同。

  布薩,漢語翻譯為淨住。布薩的內容主要有二:一是說戒,二是懺悔。說戒,是由上座比丘或由大眾推選的律師給大眾讀誦《戒經》,大眾以虔誠恭敬心,靜靜的坐在下面認真的聽著,並根據戒經的內容,對照自己半月來的行為。《戒經》由五篇七聚組成,上座比丘在讀誦完每一篇之後,會有一個提示。問諸大德是中清淨否?連續問三次。如果有人發現自己犯了哪一條戒律,就得出來髮露懺悔。如果犯戒卻有意隱藏事實,大眾也可以根據見、聞、疑,從慈悲心出發,幫他檢舉出來。這是通過大眾的威力及莊嚴的氣氛,達到教育的效果。

  眾生因為無明,無始以來總是生活貪嗔癡煩惱狀態中,造殺盜媱妄的種種罪業。為煩惱所雜染,為業所雜染,為生所雜染。通常我們只是根據自己的情緒、好惡在生活著,我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一個人出家必須要熟悉《戒經》的內容,並且半月半月的參加說戒,這是一種強化的教育。讓《戒經》中的每一條戒相,深深的印在自己的思惟中,當我們舉心動念的時候,戒律的規定自覺不自覺的都會出現在印象中,此應做,此不應做。這樣自然就不容易犯戒了。

  受戒、持戒,很難不犯戒,因為無始以來不良的習氣力量畢竟是強大的。犯了戒,戒體就被染汙了,清淨的僧格就被染汙了。怎麼辦呢?發露、懺悔。發露、懺悔是人格的清洗劑。通常一件衣服穿的時間長了不洗的話,就會髒掉;同樣,清淨的心靈,貪嗔癡煩惱及殺盜媱妄的行為所染汙,假如我們不懂得觀照自己的心念,不懂得修懺悔法門,任意的放縱自己的貪嗔癡,使得貪嗔癡的力量充滿著我們整個心理的活動,我們的心將會成為一個垃圾場。那將是多麼的可怕啊!
  所以在僧格的養成,生命的改造的教育中,髮露、懺悔法門是何等重要。不知道大家注意到的沒有,任何一個宗教幾乎都有髮露、懺悔法門,因為這是完善人格必不可缺少的教育方式。

  依律制的懺悔法門,比丘犯了戒,根據輕重的不同,有的只要自責就能達到懺悔的效果;有的要對一位比丘或兩位比丘說,才能達到懺悔的效果;有的要有四位比丘在場,通過一定的程式,才能幫你懺悔;也有的要通過二十個人的作法,才能懺悔。發露、懺悔就是通過時常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教育,達到僧格清淨的效果。

五、雲遊——淡泊人際關係

  在家人對家充滿著執著,家是私欲及佔有的結晶,家是執著的堡壘。由於人們對家的執著,一個人在外謀生或旅遊,他的心總是不安,總有牽掛,一旦他回到家了,他的心就安了,所以說:心安便是家。

  如何擺脫對家的執著,於是有了出家這種生活方式的教育。

  出家是對家的超越,是對私欲及佔有的勘破。出家人還有沒有家呢?嚴格的說:出家是無家的。出家人要出世俗家、出五蘊家、出煩惱家、出三界家,也就是說要超越一切一切的執著和牽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出家。而通過身心的出家,達到超越執著和牽掛的效果。

  出家要超越對環境的執著,對人際關係的牽掛,自然不能和在家人一樣的生活方式。在家長時間的住在一個地方,要賺錢或貸款買房子,為了居住的方便和舒適,要把房子裝修好,要添置許多傢俱,要建立龐大的人際關係圈,要取妻生子,子又生子,子又生孫。為了這一切能夠正常運轉,它就得努力的賺錢,而這些都是來之不易,一旦擁有他自然會很執著,而不幸失去則痛苦不堪。

  出家人為了避免出現家的現象,為了避免出現家的執著。佛制比丘不能長年固定的住在一個地方,佛經中講修頭陀行者,不能在同一顆樹下住三個晚上。律中規定比丘三個月必須換一個住處。長時間的住在一個地方,就會對這個地方有感情,產生執著。而時常在變換地方,就能避免這種過患。

  長時間的住在一個地方,只覺得東西多是方便。而對經常變換地方,經常雲遊在外的人,才會發現東西多是多麼累贅的事。因此變換居住的環境、雲遊,本身就是破除對擁有的執著的最好的教育。

  佛陀在四十五的教化中,足跡遍佈當時大大小小的國家。佛陀的常隨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他們隨著佛陀遊行各地。佛弟子們的雲遊,一方面去親近善知識聽聞佛法,依止修學;一方面隨緣弘法,把佛法弘揚推廣到印度的各地。在聽聞佛法中,樹立人生的正見,佛法的正見;在弘法中,接觸眾生的疾苦,激發自身內在的慈悲心。

六、安居——定時潛修

  比丘一年內,要有一定的時間,在特定的地點,專心學習和修行,這在戒律中叫做結夏安居。安居的法門並非佛教特有的修行傳統,佛世時其它宗教早已有之。佛教只是把這種良好修行傳統借用而已。

  安居是相對雲遊而言。安居的緣起於有些比丘一年到晚在外面雲遊,尤其夏季,印度多雨季,雲遊在外多有不便。又夏天到處都是昆蟲,走在路上容易損傷物命。鑒於這些過失,佛教也制定了夏安居。

  凡夫總是這樣,長時間的住在一處,就容易產生感情執著;而總在動盪的狀態下生活,身心又不容易安住。佛陀是大智慧者,他老人家善知眾生的這種習性。為了避免比丘對住處的貪執,規定比丘不得長時間的固定住在一處;為了讓比丘有相對穩定的學習或修行環境,又制定了夏安居。

  道宣律師撰寫的《四分律行事鈔》,把安居的這部分內容,叫做安居策修篇。元照律師在《資持記》中是這樣解釋的。形心攝靜曰安,要期在住曰居,隨時警勵曰策,三業運善曰修。安居,是把身心從動盪的狀態中安靜下來,在一定的時間之內,夏安居的時間規定是三個月,三個月住在一個特定的地方。做什麼呢?策修,就是學習或修行。

  從現實僧團來看,安居的這種制度太重要了。在這個科技、經濟高度發達的社會,在全面改革開放的今天,許多寺院都已成了城市中鬧市的鬧市。出家人一個到晚要忙於應酬複雜的社會人際關係,要經營龐大的寺院旅遊事業,要管理寺院,還要做種種弘法、慈善事業。今天的許多寺院管理者,他們和在家人一樣忙。

  長期從事寺院行政事務管理的結果,勢必心會變野了,人要變世俗了,煩惱妄想會增長了。久而久之就失去自我觀照能力,正念再也不會產生作用了。三月的安居,是讓長期勞作、運轉的身心休息一下,有個緩衝的機會。充充電,通過經教的薰習,能把正念提起;通過禪修,培養定力。這樣進入做事的時候,就能保有良好的心態。在五欲塵勞面前能有定力,不會沉溺其中,為八風所動。

七、簡樸的物質條件——避免擁有的貪著

  人生存在世界上,需要有相應的物質資源。衣食住用,任何人都不能沒有,即使諸佛菩薩在世也不另外。

  一般的世俗人,終身都在忙於生計。許多人的人生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生存,活得好些,除此之外似乎別無所求。每個人因為福報不同,謀生有難有易;而人的欲望無窮,在這物欲橫流的社會,卻也是一件很艱難的事。

  出家是以弘法為家務,是為追求解脫,為成就無上菩提而活著。生計對於出家人來說,自然不是重要的事。佛陀在世時的印度,幾乎所有的宗教師,都是通過乞食的方式,獲得生活的資糧。在印度,沙門的乞食是受人尊重的,因為一個人能放棄五欲塵勞的佔有,為追求真理而活著,這種人自然是應該受人尊敬的。

  通過乞食獲得生存的資糧,這就註定了出家人必須要過著簡樸的生活。佛教的僧團成立之初,佛制比丘依四依生活,一著糞掃衣,二常行乞食,三依樹下坐,四吃腐爛藥。糞掃衣,是撿世俗人扔掉的破衣褲、爛布,拿來縫製袈裟。常乞食,是只食乞討來的飲食,不接受信徒的請客。樹下坐,是住在樹下,不住房舍。吃腐爛藥,是生病了,就吃俗人吃的倒掉的藥。

  以四依為基礎,佛陀施設了頭陀法門,鼓勵比丘修頭陀行,讚歎頭陀行。《增一阿含經》說:其有毀贊十二頭陀行者,則為毀贊於我,我常贊此法,由此住世故,我法久住於世。《雜阿含經》記載:如來移身分座給迦葉,又手授僧伽黎易迦葉所著大衣,於大眾中稱讚頭陀大行。說明了佛陀對頭陀行的重視和提倡。

  四依法門也好,十二頭陀行也罷。從教育的意義上來說,主要減少我們的妄想、煩惱和執著。我們擁有的越多,我們的妄想就會越多;我們擁有的越多,我們的煩惱就會越多;我們擁有的越多,我們的執著就會越多。而生活的條件簡樸,妄想、執著也會相應的減少。

  在僧團中有兩類比丘:一是聚落比丘,一是阿蘭若比丘。佛陀也鼓勵比丘住阿蘭若處。阿蘭若是指遠離城市喧鬧的閒靜處,一般指山林曠野中。人生活在大自然的環境中,身心自然容易放鬆,內心就會變得清淨。

  過午不食的修行,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過午不食,省得許多麻煩。少吃一餐,就少去乞食一次,既減少了社會負擔,也能給自己爭取到更多的修行時間。自古道:食色,性也。食與性是關係非常密切的。俗話說:飽曖思滛欲。吃飽吃好,營養豐富,是引發媱欲的增上緣。所以佛制比丘過午不食。過午不食,既能省去食的欲望,也能減少性的欲望。這樣的話,內心顯然會清淨許多。

  出家人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根機不同,佛教的教育也不能千篇一律。能夠適應四依或頭陀的生活方式的人畢竟只是少數的。所以佛陀在比丘的生活問題,又有許多不同的規定。比如衣服,除了糞掃衣,隨後又制三衣、百一、乃至長衣。三衣,是比丘只能擁有三衣,如果多一件,便是犯戒。百一,是在三衣外的生活用品,為了生活的方便,各種允許擁有一件。長衣,是三衣、百一外多出的生活用品。長衣要說淨,說淨了才能合法使用。

  佛弟子根據自己的根機不同,有人可以依糞掃衣生活,有人可以依三衣生活,有人可以依百一物生活,有人可以依長衣生活。佛陀既要考慮到弟子們生活的方便,又要避免弟子們生起貪著,開中有制,制中有開,可謂用心良苦啊!

八、總結

  綜上所述,說明了佛陀的教育的確不同於世間的教育:一、佛教自身有著非常完整的教育體系,有著非常優秀的教育思想。二、佛教教育的目的和世間的教育目的完全不同,世間的教育追求的是知識、生存技能的培養,佛教的教育則是轉凡成聖的教育,是斷惑證真的教育,是成佛做祖的教育。三、佛教教育的目的與世間教育的目的不一樣,相應的,採用的教育方法自然也不能一樣。四、戒律的教育是以相應的律學知識為基礎,主要是通過如法的生活達到教育的效果。由如法的生活養成高尚的僧格,由如法的生活生定發慧,由如法的生活為人天樹立德行的典範。

  佛教有八萬四八法門的說法。雖然這是一個籠統的數字,但卻反映了佛教教育的多姿多彩。而當前世界流行的佛教中,除了漢傳佛教,尚有南傳佛教、藏傳佛教,而就漢傳佛教中有八大宗派,各派都有自己完整的教育體系。這豐富的寶藏需要我們去繼承它。今天,我們研討佛教教育,也還是要本著契理契機的原則,一方面要繼承傳統——契理,一方面要適應當代——契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弘揚佛法。

刊登於《戒幢佛學》第二卷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