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政治觀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人是群眾動物,無法離群索居,勢必與大眾有密切關係,既然無法離開群眾,因此每個人也不能遠離政治而生活。參與政治是國民的權利,但一般人談到政治,往往將它與權術、謀略、黨派、鬥爭劃上等號。其實,除了黨派選舉之外,還有許多與政治有關聯的問題,我們都應對它建立正確的認識。
政治是社會組織的重要一環,關懷社會則不能不關心政治。佛教與政治間,彼此息息相關,相輔相成,政治需要佛教的輔助教化,佛教也需要政治的護持弘傳。
一、佛教對國家政治的貢獻
佛教不僅對政治有精闢的主張,尤其能輔助政治的不足,防範犯罪於未然,鼓舞人心向上、向善,具有積極性、平等性、包容性、互攝性、圓融性的特質,佛教對於國家政治的貢獻,歷代都有許多記載,不勝枚舉。今分成十類說明:
1.幫助生產:社會上有些不了解佛教的人,譏諷出家人不事生產,坐享其成,其實佛教對於促進國家社會的生產有很大的貢獻。譬如印度佛教的托缽生活傳到了中國,經過百丈禪師的改革,提倡農禪生活,主張「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寺院本身不但達到自給自足,並且增進了國家的農業生產。譬如胡椒、胡蘿蔔、胡桃,甚至綑綁東西的胡麻,都是西域高僧將佛法傳入東土時,從邊疆胡境帶到中國的日常用品,這些都是佛教對於農業生產的貢獻。
除了幫助國家的生產,佛教對於山坡地的開發、森林的維護,亦是功不可沒。〈順治皇帝讚僧詩〉有兩句說,「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佛教的寺院又稱為叢林,在叢山峻嶺之中,出家人披荊斬棘,開闢山林,創建道場,既培植維護森林,也為名山增添了靈氣。
2.開發交通:從古至今,許多道路是出家人胼手胝足修建的;許多河流是僧侶雙手開鑿完成的;許多江邊灘頭是僧侶撐起擺渡的槳木,方便過往行人;許多急湍飛瀑的江上,是佛門衲子以慈心悲願架起橋樑,溝通兩岸,引度眾多迷津。對於築路、開河、擺渡、造橋等慈善工作,佛教徒都獻出了他們對國家社會的關懷。
3.保護生態:文明科技的進步,帶來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保護生態成為現代人流行的口號。佛教對於山林的保護、動物的愛護、水土的保持,整個環境生態的均衡維護,可說是盡了最大的心力。佛教認為有情無情眾生皆有佛性,不可妄加傷害,在慈愛不忍的悲心之前,生態自然獲得保護,人類也享受了自己播種的美果。
4.利濟行旅:佛教有時在路旁搭建涼亭,讓羈旅在外的遊子有個歇腳休息的地方;在路邊挖掘一口水井,供給饑渴的人清涼甘露;在路口施茶,讓疲憊的行人得到滋潤,恢復體力;晚上懸掛燈火,讓夜行的鄉客有了照明,以便兼程趕路。佛教的施亭、施井、施茶、施燈,不但廣結善緣,令在外奔波流浪的異客得到方便,也替國家社會盡了一份義務。
5.文化建設:歷代以來,有不少的藝術家在敦煌、雲岡、龍門、大同,雕刻許多氣勢磅薄的佛教藝術石像,在暗無天日的石窟中描繪巧奪天工的壁畫,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留下了璀璨的遺產,甚至中國佛教伽藍殿宇建築之雄偉豪壯,至今還成為後代子孫誇耀國際友人的文化寶藏;佛教藝術的精美,在中華文化宣揚的工作上,扮演了功不可沒的角色。
6.安住軍民:過去每逢兵荒馬亂的時候,寺院往往成為軍隊駐紮的場所、難民棲止的避風港。有位將官曾經率領兩師的軍隊,住在四川的皇覺寺,而躲過了一場兵災。一九三七年抗戰興起時,南京棲霞寺也曾收容難民達二十萬人之多,寺裡的飯頭師父們,每天為了煮稀飯給二十萬人吃,忙得人仰馬翻,不可開交。佛教的慈悲包容,使許多遭受刀兵劫難的人,免於顛沛流離的痛苦。
7.興辦教育:過去寺院曾經舉辦過不少義學,禮請名師大德,免費教育失學的人,我個人也曾做過義學的教師。
古來許多大政治家與大文學家,因出生寒微,往往借住寺院,食宿皆由僧寺供給,俾使成就其學問,例如:范仲淹、王安石、呂蒙正、李春芳、史可法等名將宿儒,都是在寺院裡苦讀成功的,蔣介石先生也曾經在雪竇寺讀過書。這幾年來,政府更是運用寺院的場地,舉行各種的講演、講習會,像佛光山也時常提供各種講習的服務。
除此之外,寺院更是莘莘學子讀書的最佳環境。譬如佛光山新竹無量壽圖書館,有最舒適的冷氣設備、最幽雅寧靜的環境,是學生們最喜歡的讀書地方,每逢星期假日、寒暑假期間,更是座無虛席。另外,寺院也創辦各種的學校,譬如泰北中學、慈航中學、僑仁中學、智光商職、普門中學等等,以佛教服務奉獻的精神,為國家社會作育英才。
8.醫療救濟:佛教不僅用戒定慧三學來袪除貪瞋癡三毒的心病,更以現代的科學醫藥來治療奇難雜症的身病。江蘇揚州的高僧鑑真大師,他曾在揚州成立施診醫療,為鄉民服務。後來,他不僅將佛教及中華文化傳到日本,成為日本的文化之父,也把醫藥傳播到日本。
三十幾年來佛光山先後於高雄、台北等處理成立佛光施診醫療隊,每星期開車到窮鄉僻壤,替貧病的人看病醫療,每次數百人以上接受義診。我們的宗旨是:「把醫藥送到偏遠的地方,讓健康的人為貧病的人出力。」看到醫護人員每天拖著疲憊的身心,我常勸他們休息,但是睡了一覺,第二天他們又精神抖擻地對我說:「大師,我還是去施診吧。」佛教所說的「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慈悲精神,使他們忘記了辛勞,每日生活在為人服務的快樂之中。
除了施診醫護之外,佛教更從事多種的賑濟工作,例如施棺、施衣、施米,佛光山每年均舉辦冬令救濟,將溫暖送給饑寒交迫者。除此之外,佛教辦有養老育幼的福祉事業,如佛光山的宜蘭仁愛之家、佛光精舍、大慈育幼院等,多年來為社會孤老無依、童稚失怙的人,提供安穩的家。
9.財務運轉:佛教過去開辦類似今日當舖、磨房的設施,只向百姓收取非常微薄的利息,甚至完全不取分釐,以幫助貧苦人士經濟上的週轉運用,譬如北魏的僧祇粟、南北朝的寺庫、唐朝三階教的無盡藏院,都是佛教為了便民利國的金融事業。
佛教可說是當舖的開創祖師,只是佛教創設典當的制度,不同於今日一般當舖的放高利貸,以剝削窮人血汗為目的。佛教是本著來之於十方,用之於十方的精神,把社會的淨財做集中,然後再一次發揮其整體的力量,回饋於社會。
10.科技文學:社會有一句流行口號「科技救國」,大家相信科技文明可以富國利民。其實從佛經裡可以看出佛教已有前端的科技思想,譬如許多菩薩的名字:日光菩薩、月光菩薩、虛空藏菩薩等,將我們帶至虛空世界,與日月太空貫聯起來。
佛教認為宇宙最小的單位不叫電子、中子,而是微塵;最大的單位不僅僅是銀河系、星雲團,而是法界、世界海,佛教的宇宙觀擴大了科技人員的思想領域,更豐富了我國文學藝術的內涵生命。中國的古典名著紅樓夢、西遊記、老殘遊記等,都與佛教有深厚的淵源關係,書中的作者受到佛教鉅大影響,佛法提昇了他們的思想境界,創作出歷久彌新的不朽作品。
除了科技文學之外,佛教的典故如天女散花、目連救母等,提供戲劇說話精彩的題材。佛教的梵唄讚頌,給人一種清靜肅穆的莊嚴氣氛,尤其佛教的天女樂神們所使用的樂器,如琵琶、箏、琴等,其中有不少是中國樂器的濫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所使用的國音字母,它是從佛教的梵音演化而成的,佛教對於中華文化的影響可以說至深且鉅。
佛教對於國家政治的貢獻,除了上述十點之外,還可以從歷史上的幾件事例來了解佛教在烽火漫連的亂世,如何扮演攘敵安邦的角色?
唐朝的安祿山舉兵造反,軍需短絀,佛教徒便發起販賣度牒以增加軍費,為平定安史之亂盡了最大的力量。南宋高宗偏安江南,接受大臣宗澤的建議,禮請昭光禪院的法道禪師入朝共謀國事,在禪師的極力奔走、竭慮盡忠之下,為國家勸募了豐足的軍糧,並且參戰軍旅、貢獻計策,穩定了軍機。
曾經一度為禪僧的劉秉忠,元帝入主中原,耶律楚材仰慕他的賢能,特別徵召他出仕為相,劉秉忠為保全漢人的生命財產,免受無辜的殺戮,只有挺身而出,立朝儀、訂制度,輔佐耶律楚材進行漢化,延續了漢民族的命脈。元代至溫禪師,由於贊助王化有功,感動世祖而敕封為佛國普安大禪師。
至抗日期間,日本對緬甸、錫蘭等佛教國家散播謠言,誣指我國沒有佛教,破壞宗教信仰。當時佛教領袖太虛大師組團出國,宣揚國風,揭穿日本虛偽宣傳,獲得英、美、錫、緬各國的支持,滇緬公路得以暢通無阻,八年的艱辛抗戰賴此終於勝利成功。
樂觀老法師(一九○二-一九八七)年輕時,曾組織僧侶救護隊,參加抗日戰爭的後援工作,救了無數受傷慘重的軍民。
古來佛教徒面臨國家危亡的時候,都能竭盡全力去效命保護;出家人雖然早已身在紅塵之外,但是愛國救國的熱忱卻不落人後。
二、僧團與歷代政治的關係
歷朝以來,僧團的沙門和政治的君王常有密切的往來,其中有輔弼朝政被尊為國師者,有轉而出仕朝廷貴為宰相者,有一度出家為僧再為人君者,更有捨棄九五之尊剃度出家者,而對於國家政治有深遠影響的出家人更是不計其數,下面列舉一些實例加以說明:
(一)做過出家人的宰相
南朝宋有一位慧琳法師,宋文帝禮請他為宰相來治理萬機,當時的南朝宋因此政治清明,國運強盛於一時,時人都稱他為「黑衣宰相」、「緇衣宰相」,意思就是以出家人的身分來輔佐國家之事。
此外,唐太宗召令明瞻法師入內殿,躬親鋪昇床座,盛饌供養,並向他請教古來明君安邦定國之道,他為太宗陳述以慈救為宗的方法,太宗大悅,尊為帝相。「貞觀之治」的盛世,明瞻法師也曾參與化育,他以善識治國之方聞名於朝野,可說功不可沒。
明朝的姚廣孝本來為道衍禪師,永樂皇帝愛其英才,敕令還俗輔佐朝綱,對明初的清明國祚貢獻甚大。
(二)做過出家人的皇帝
明太祖朱洪武未即帝位以前和佛教有一段很深的因緣,朱元璋幼年家貧,十七歲曾在皇覺寺出家為沙彌,有一次貪玩夜歸,早過了寺院開大靜的時刻,山門緊鎖,只好在山門外露宿一夜,他即興吟了一首詩說:
「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裡不敢長伸足,唯恐踏破海底天。」
他語氣豪邁,氣宇非凡,大有佛印禪師「大千世界一禪床」的氣度,日後能創天下,管山河絕非偶然之事。傳說朱元璋從小語氣就很大,並且常發生靈異的事情。
有一次他負責掃佛殿,殿中供奉許多的羅漢像,因為一尊尊搬下來清掃非常麻煩,他便對著羅漢像大聲說:
「喂,你們下來,讓我掃掃地。」
說也奇怪,那些異相百態的羅漢好像聽懂話,一個個從佛龕上走了下來,等到他掃好地,又一個個站回自己的位置。
由於明太祖和佛教的這些因緣,在他即位之後,極力建寺度僧,印纂經書,對佛教護持有加。
唐朝武則天十四歲的時候,曾經在感業寺出家,後來再度入宮,並且攬握一國大權當上皇帝。很多人驚詫於她的玩弄權術,對她所為皆是搖頭咋舌,其實在政治權力的爭奪中,鮮有不流血的慘事,而武則天又出生於重男輕女的封建時代,因此所遭受的評議自然更多。
事實上,武則天對佛教有很大的貢獻,譬如佛教徒常念的「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就是武則天撰寫的。武則天對佛法有極深的造詣,曾經為經典做過注解,並且敕令開鑿敦煌石窟,巨大的彌勒佛石雕,就是在她的時代完成的。另外,武則天對於僧團的敬重,歷歷披載於史書之中,例如華嚴宗的賢首法藏、北宗禪的神秀,都受武則天敕封為國師,甚至惠能大師也受過她的禮敬。
唐宣宗本來為唐武宗的叔叔,為了躲避武宗的殺害,隱遁寺院出家為僧,有一天和志閑禪師一同遊山玩水,禪師看到一瀉千里、氣勢磅礡的瀑布不禁發出讚歎:「穿雲透石不辭勞,地遠方知出處高;」
宣宗聽了,也借詩來抒發情懷,接著吟道: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意思是說自己這條蛟龍豈能終日受困於淺灘,日後若隨著瀑流回歸大海興風作浪,勢必有一番作為,後來果然回朝主持國政。
當宣宗尚在寺院當沙彌時,有一次看到黃檗希運禪師在拜佛,他上前對禪師說:
「禪師,你常常開示說『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請問禪師,你現在拜佛在求什麼呀?」
黃檗禪師聽了,出其不備一個清脆的耳光打在宣宗的臉上,並且說:
「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當作如是求。」
「你說當如何求也就罷了,何必動手打人?太粗氣了。」宣宗申辯著。
「這裡是什麼地方?容你在此說粗說細。」
宣宗言下大悟,禪師的意思是要我們返求自己,內觀自性;在清淨的自性海中早已泯除一切的差別對待,那裡有粗細可言呢?唐宣宗當了皇帝之後,回想起這件公案,特地賜封黃檗為斷際禪師,並且大舉復興佛教,使佛教在歷經劫難之後,再度展開蓬勃的中興氣象。
(三)做過皇帝再出家為僧
梁武帝一生篤信佛教,除了禮請達摩祖師東來傳法之外,還拋棄位高權重的皇帝不做,四次捨身同泰寺為佛子,自願服務眾生。最後,群臣無策,只好以一萬億錢將他贖回皇宮重新理政,如此四次,可見梁武帝對出家生活的嚮往。
明朝的建文帝為了逃避燕王之難,二十六歲時逃到廣西,在壽佛寺出家,法名為應能,善說法要,每次聽他講經說法的人,如海會雲集,德高望重於一時。有一次在寺中做完功課,掩卷閑眺的時候,忽然憶起宮中百官朝拜的景象,感觸萬端地寫了一首詩:
「閱罷楞嚴磬懶敲,笑看黃屋寄團瓢;
南來瘴嶺千層迴,北望天門萬里遙;
款段久忘飛鳳輦,袈裟新換袞龍袍;
百官此日知何處,惟有群鳥早晚朝。」
清朝的順治皇帝從小就對佛教有一份孺慕之情,當了帝王之後,對佛教的嚮往之思更是有增無減,他曾經寫了一首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讚僧詩,詩中對於出家人灑脫自在的雲水生活傾羨不已:
「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
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閑。」
當他看到政治明爭暗鬥,剷除異己的殘酷情形,不禁慨嘆:
「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生在帝王家?
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
最後,他毅然決然拋下皇位撒手西去,追求他心儀已久「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的出家生活。
(四)做過國師的出家人
歷代有不少的出家人受到帝王的敬重,尊為國師,為國家的仁王之治貢獻他們的智慧。譬如南陽慧忠禪師,唐肅宗、代宗都曾敕封他為國師。華嚴宗三祖法藏賢首,唐高宗曾經跟隨他求受五戒,武則天請他至宮中宣講華嚴要義,法藏為了讓武則天容易明了體用一如的道理,就近取譬宮門一對金獅,成就「金獅子章」的偉大著作,使華嚴宗在有唐一代大放異彩。
四祖清涼澄觀更是受到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等皇帝的敬崇,被尊為七帝國師,受到未曾有過的殊榮。唐悟達知玄國師,幼年時就表現他過人的聰穎,五歲時曾做過一首詠花詩,來說明諸行無常的道理:
「花開滿樹紅,花落滿枝空;
唯餘一朵在,明日定隨風。」
悟達國師十一歲的時候,出家於資聖寺,唐文宗崇禮如師,宣宗即位後,曾頒賜紫袈裟,並且敕封為三教首座,曾經襄助宣宗復興佛教,功績炳然。他教化君王的詩至今仍留傳於世:
「生天本自生天業,未必求仙便得仙;
鶴背傾危龍背滑,君王自古無百年。」
此外,寶誌禪師曾為梁武帝的國師、玉琳國師為清順治皇帝的師父、天台智者大師受到隋唐兩代帝王的尊敬。以上這些大師抱持方外之士的超然胸懷,以佛法的無比智慧,為國家的安樂、人民的幸福而提出了鍼言。
(五)影響國家政治的出家人
南北朝時代戰亂連連,尤其當時的石虎、石勒雄據一方,嗜殺成性,許多百姓皆遭受到無辜的殺戮,西域高僧佛圖澄決定度化這兩位殺人如麻的魔王,解救生靈於塗炭,於是獨自到軍營會見石虎、石勒,並說:
「大王,你們應該以慈悲來對待百姓,不可妄加殺害。」
石虎聽了,臉上現出陰狠鄙夷的笑容,對佛圖澄說:
「你們出家人講究慈悲心,我倒要看看慈悲心究竟是什麼樣子?把慈悲心拿給我看看。」
佛圖澄看到石虎如此刁難,毫不猶豫,立刻拿起一把利刃,把自己的胸膛剖開,拿出一顆血淋淋的心,隨即令徒弟拿一盆水來,把溫熱的心放在水裡,口中唸唸有辭,說也奇怪,水裡竟然長出一朵亭亭潔淨的青蓮花,把石虎、石勒看得目瞪口呆,佛圖澄即對石虎、石勒說:「這就是慈悲心,能夠長養一切的清淨善法。」
凶殘的石虎、石勒趕快下跪懺悔,從此一改殘暴的本性,尊重佛圖澄為師,凡有國事都請教於佛圖澄。
歷代對國家政治深具影響的出家人非常多,譬如佛圖澄的弟子道安大師勸諫苻堅休戰。唐朝的玄奘大師一面要主持佛經的翻譯工作,一面要隨駕太宗左右,接受諮詢國事。玄奘大師圓寂的時候,唐高宗罷朝三日,悲慟地對大臣們說:「朕失去了一件國寶!」玄奘大師受到朝野的仰崇之深可見一斑。唐代玄琬法師受朝廷禮請為太子太傅,以四事教導東宮太子未來掌政愛民之方:1.行慈2.減殺3.順氣4.奉齋。
日本聖德太子訂定十七條憲法,明文規定日本世世代代為篤信三寶的佛教國家。至今,日本佛教依然非常興盛,可見聖德太子貢獻之深遠。韓國亦曾以佛教為國教,並以雕刻大藏經救國。另外,在泰國國王即位之前,必須接受短期的出家生活訓練,等到出家人的威儀具足了,佛教的慈悲精神具備了,才能掌理政治;如此佛教影響政治,政治影響佛教,使泰國成為東南亞的佛教國家。
隋文帝曾經讚歎靈藏律師說:「朕是世俗凡人的天子,你是求道學法者的天子;你能以佛法度人為善,而朕只能以法令禁人為惡。」皇帝是政治上的國王,影響於一時;出家人是真理的法王,影響於萬世。
印度阿育王,原本心性凶惡暴虐,皈依佛教之後,成為仁慈愛民的君王,因為他覺悟到,以武力統治國家,只能服人之口,唯有以佛法真理度化世間,才能服人之心。因此在他治理國政期間,每五年要派一批大臣到全國各地,考察佛法傳播的情況,並且在街衢要道設立許多石柱,上面刻篆佛教的經文,他認為佛法愈弘揚,國家就愈興盛。
從以上的史例,可以看到佛教和政治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接觸,佛教在興國安邦上,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
三、佛陀對仁王政治的看法
佛陀認為一個國家不可擴張武力去侵略他國,但是為了維護本國人民自由、平等、快樂、幸福,必要的施政是可行的。佛陀心目中的理想政治是轉輪聖王的仁王之治,在《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佛陀為國王們提出許多如何為仁君聖王的治國之道,如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阿闍世王等,經常向佛陀請教治理國家的方法,佛陀都善巧地給予指引,譬如《中阿含雨勢經》中記載佛陀對政治的看法。
有一天,阿闍世王要發兵攻打跋耆國,特地派遣雨勢大臣向佛陀請教戰略。佛陀早已知道雨勢大臣的來意,故意對站在身後拂扇的阿難尊者開示跋耆國所以富強的治國七法:
第一、數相集會,講議正事。
第二、君臣和順,上下相敬。
第三、奉法曉紀,不違禮度。
第四、孝事父母,順敬師長。
第五、恭於宗廟,致敬鬼神。
第六、閨門真正,言不及邪。
第七、宗事沙門,敬持戒者。
佛陀主張以議會制度,來推行民主法治,決定全民的利益。今日國家各院會等也經常召開會議,而二千六百多年前,佛陀早已灼灼有先見之明了。
佛陀說完治國七法之後,更進一步說明做為一個國王應該具備二種五可愛法,才能獲得百姓的愛戴。
第一種:1.人所愛敬2.自在增上3.能摧冤敵4.善攝養身5.能修善事。
第二種:1.恩養蒼生2.英勇具足3.善權方便4.正受境界5.勤修善法。
雨勢大臣聽了之後,虔誠頂禮佛陀說:
「佛陀,弟子已經明瞭跋耆國施行仁政,是無法攻破的,我會如實向國王覆命。」
佛陀的權巧智慧,化除了一場血腥的戰爭,佛陀的政治觀也由此表露端倪,後來這些國王都成為佛教的護法長城。
關於佛陀對如何成為轉輪聖王的看法,散見於經典各處,綜合其大要可成七點:
1.轉輪聖王應該身先表率立法、具法、依法、敬法,一切以法為首,並且努力守護正法不壞。
2.轉輪聖王應該以法來教化人民,一切動物要依法加以保護,免遭殺害。
3.轉輪聖王應該時時向德慧兼備的學者、專家、沙門等,諮詢國家大事,宜行則行,宜捨則捨。
4.轉輪聖王應該矜卹孤寡,照顧天下貧困無依的眾生。
5.轉輪聖王對於國家傳統舊有法令,應該權量制宜,不可輕易更改毀棄。
6.轉輪聖王應該以十善來治理國家,讓社會道德純善,風氣敦厚。
7.轉輪聖王應該重視經濟生產,讓人民豐衣足食,生活沒有匱乏。
佛陀認為,世界如果能施行轉輪聖王的仁政,這個世間將成為無爭富足的清淨國土,若能如此,大同世界的實現就在眼前了。
做為國家最高的領袖,應該具備慈悲、能力、公正、守法等等條件,那麼做為一個執行政令的官員,又應該具備什麼內涵,才能行法不悖,確實達成溝通上下的職責呢?
佛陀在《增一阿含.細禁品》中,曾舉出如何做一個好公務員的辦法:
1.不貪污,金錢清楚:金錢容易使人性腐朽墮落,公務員最忌諱貪污受賄。為公家服務,要緊的是清廉、不貪污,貪污是污染自己的名譽、人格。金錢上與人往來要清楚,絲毫不苟,公私分明,不可貪圖不當的金錢往來。
2.不暴怒,性情平和:在公家服務,有時候因工作忙壓力大,長官部屬要求又多,難免心浮氣躁。不過,要學習調和情緒,不隨便亂發脾氣。佛門裡常講:「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瞋恨之火能燒毀功德之林,所以不暴怒、親切平和是服務的根本。
3.不諉過,盡心負責:當老百姓來請託事情的時候,有些公務員不但不盡心去承辦,反而推諉責任,不是踢皮球、打太極拳,就是打官腔。一個好的公務員,要自己擔當責任,應該是苦的、酸的我吃,甜的、甘的別人嚐,你有力量擔當責任,對自己的前途是有助益的。
4.不怪僻,群處和睦:做人不可怪僻,要合群、隨緣、隨喜、隨眾,要和睦第一。有些人特立孤行,大眾已決定的事情,偏偏不合作,故意唱反調,破壞整體,應該捐棄個人偏見,敬業樂群,以群眾為家,不要成為人人討厭的烏鴉。
5.不慳吝,慈悲喜捨:公務員不要吝嗇給人歡喜、給人幫忙、給人方便,所謂慈悲喜捨,就是給人多一點慈悲,多一點關心,多一點友愛,多一點喜捨,隨時隨地給人最週到的服務,最親切的笑容,即使是簡短的招呼問好,都能帶給對方無比的振奮與歡喜,微笑永遠是世間最美麗的裝飾。
6.不犯法,守法重紀:公務員是實際執行國家政令的人,應該以身作則、知法重法、守法行法,絲毫不可違犯,維護公權力於不墮,為國家社會樹立良好的形象,不可知法犯法、執法玩法,誤己誤國、危害社會。
7.不磨人,認真服務:人生本來應以服務為目的,助人為快樂之本,但是有些公務員卻以刁難為能事,磨人為快樂之本。我們應給人方便,因為給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所謂「公事門中好修行」,希望我們是個便民利民的社會,而不是擾民勞民的社會。
8.不重稅,持法公正:古人說:「苛稅猛於虎。」公務員不可以苛加重稅,剝削民脂民膏,搞得民不聊生。老百姓富有,是國家社會的幸福,唯有人民愈有錢,國家才會愈富有。
9.不嗜酒,端正身心:酒能迷亂我們的智慧,失去理性而侵犯別人。社會有一種風氣,男人如果不會喝酒就不是英雄好漢,女孩子也不甘示弱學起喝酒,認為不喝酒就不夠時髦。許多的壞事就在爛醉如泥下發生,許多的悲劇也在酩酊醉意時鑄成,因此佛教在根本五戒中,揭示了不飲酒戒,因為飲了酒,一切的殺、盜、婬、妄都可能會觸犯。
佛經上記載:有一個人獨自喝著酒,沒有美味的下酒菜,突然看到門口有一隻肥胖的母雞,不問主人是誰,便偷來宰殺下酒,犯了盜戒、殺戒。正吃得酒酣耳熱的時候,母雞的女主人找上了門來:
「你看到我家的雞了嗎?」
「沒有哇!」犯了妄語戒。
醉眼迷矇中,看到女主人姿色不錯,起了淫念,侵犯了對方,殺、盜、淫、妄、酒五戒統統違犯了。
喝酒之人語無倫次,醜態百出,而勸酒的人,強迫別人乾完一杯、再乾一杯,好像非得不醉不歸,看似豪情萬丈,其實是害人害己。
10.不好色,淨潔家門:吳三桂為了李闖王搶走了心愛的寵妾陳圓圓,「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雖然殺死了李自成,美人重投懷抱,但是吳三桂也因此變成民族的罪人,留下千秋萬世的罵名,色之誤國害民,可謂深遠鉅大。
11.不自私,去私從公:公務人員不可以結黨營私,自私自利,凡事要本著合法、合情、合理的原則,秉公處理,但求心安理得,無愧於心。成功不必在我,一切利益榮耀歸於大眾。
12.不過勞,保其健康:公務人員應該保持適當的休閒,不可過份操勞,工作一段時間應該安排休假,從休假中調整自己的身心、情緒。有些國家政府已釐訂完善的休假制度,強迫公務員休息,保持充沛的體力精神,擁有強壯的身體,為國家、社會、家庭、大眾做更多的事,走更遠的路。
四、吾人對當今政治的態度
佛教徒對於政治,究竟應該採取積極的參與態度,還是消極的觀望姿態呢?太虛大師「問政不干治」的看法是最客觀中肯,最具智慧見解。大師認為佛教徒應該積極關心國家大事,而不熱衷追求實際的權力運作。晉道安大師曾說:「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佛教和政治都是眾人之事,彼此息息相關,脫離不了關係,證諸歷史,佛教愈弘揚的時代,國運就愈昌隆;同理,國家富強、政治清明,佛教也才能興盛。
從佛門早晚課誦的內容,可以看出佛教對國家前途的關心,如每月初一、十五必誦的寶鼎讚:「端為世界祈和平,地久天長……」早課經文:「國基鞏固,治道遐昌……」長蘆禪師的「國界安寧兵革銷,風調雨順民安樂」等等,都是佛弟子對國勢興榮綿長的虔誠祝禱。
日本的臨濟宗祖師榮西禪師留學大唐,回國之後,曾撰著《興禪護國論》三卷,主張建設三禪院以護衛國家,利益眾生。歷代的高僧大德雖然不像帝王將相直接掌政,但是愛護國家的心和一般人是相同的。
出家人雖然出家了,但是並不意味出國,並沒有遠離自己的國家邦梓,愛國不分你我自他、方內方外;為政不必高官厚位、權力在握,愛國沒有錯誤,沒有國家民族觀念才是罪過。
佛教不但有和諧政治的功能,並可幫助政治淨化人心,發揮慈悲教化的功效。例如廬山慧遠大師說:「佛道濟俗亦為要務,何則?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睦;傳此風教,以周寰區,編戶億千,則仁人百萬。夫能行一善,則去一惡;一惡既去,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則萬刑息於國,此所謂坐致太平者是也。」如果社會大眾人人能夠受持五戒,那麼我們的國家必定是一個淳樸謙讓、重德祥和的淨土。
梁啟超說:「佛教之因果,使上智下愚皆不能不信也。」如果人人能樹立正確的因果觀念,我們的社會就不再是爾虞我詐,巧取豪奪的社會;如果人人能懷抱佛教的慈悲精神,這個社會就能減少暴戾殺伐之氣,而安和樂利;如果人人都能有佛教「諸法無我」的體認,這個社會將是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大同世界。
佛教本身具有教化的功能,對社會病態有著正面的影響,這份力量能帶給社會國家一股無形的內在穩定力量。佛教對國家政治能有什麼助益呢?
第一、化導邊遠。
第二、消除怨恨。
第三、知足無貪。
第四、感化頑強。
有時候政治力量達不到的地方,佛教可以彌補不足,發揮它的功效。佛教的慈悲無遠弗屆,能夠將蠻橫未開的邊疆,教化成開朗有禮的中土;佛教的忍辱無堅不摧,能夠將世代的仇釁消弭於無形;佛教的感恩無願不遂,能夠填補欲望的溝壑;佛教的智慧無事不成,能夠感化頑強為馴良。
佛教理想中的國家政治應該具備以下四點:
(一)民主道德的政治
佛教追求的是身心的絕對解脫自由,每一個人都能脫離一切的束縛,做自己的主人。因此集權專制的政治是佛教所呵斥的,佛教認為民主憲政國家的實現,以道德為前提,才是國家政治的最終目的。
(二)祥和互敬的社會
佛教認為社會大眾應該培養隨喜讚歎,包容異己的氣度,從平等法性之中體認諸法千差萬別的實相,彼此互尊互重,互不侵犯,去除同歸於盡、排斥他者的心理,共同創造祥和開明的社會。
(三)取捨合理的經濟
僧團注重利和同均的經濟生活,希望我們的國家沒有經濟的壟斷、貧富的懸殊、勞資的對立等社會問題,人人得其所應得,建設民有、民享、均足的社會。
(四)樂觀勤奮的生活
勤奮精進,樂觀進取,事情才能有成,時時不忘耕耘,自然能有收穫。好逸懈怠是成功的最大敵人,今日我們國家的經濟奇蹟,就是靠全國人民的勤勉工作才有以致之,唯有持著精進的耙鋤,在樂觀的田園上,撒下希望的種子,才能收穫菩提的果實。
佛教與政治既然有如此密切的關係,彼此之間究竟有何主從、異同的妙趣?以下舉出十二點,作為比較說明:
1.政治是管理眾人,維護社會的團體;
佛教是教化眾生,淨化社會的力量。
2.政治希望人人能夠安和樂利的生活;
佛教要求人人能夠慈悲喜捨的做人。
3.政治是怒目金剛,要人人守份守法;
佛教是菩薩低眉,要人人自律觀照。
4.政治是護法降魔,保衛國家;
佛教是護生救苦,擁護國家。
5.政治重視才幹機變,以力服人;
佛教重視戒律因果,以德服人。
6.政治是權法,因時、因地、因人而制宜;
佛教是實法,因教、因法、因理而肯定。
7.政治是曲線的,曲而求遠,人人平等;
佛教是直線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8.政治重視實效通行,即日成辦;
佛教重視遠益利濟,普度未來。
9.政治的大同世界,是理想目標;
佛教的淨土極樂,是如願往生。
10.政治以財力、軍力治理國家;
佛教以德力、法力輔助國家。
11.政治從外做起,要求人民修身守法;
佛教從內做起,要求人民修心守道。
12.政治要求人人奉行三綱五常、四維八德,以齊家治國;
佛教要求人人實踐皈依三寶、五戒六度,以自度度人。
今日佛教徒為弘法利生,對政治不應抱持消極迴避的態度,相反的,應該更加地積極關心,直下承擔。國家也需要廣大的佛教徒投入政治行列,以佛教的高超教理來淨化人心,改善風氣,為社會提供心理建設和精神武裝。
一九八四年七月講於台北國父紀念館
佛教的忠孝觀
每一個人都希望聽到別人讚美他是忠臣、孝子,甚至是忠孝雙全、舉世景仰的人物。中國數千年來的歷史文化,無非是教導人們如何盡忠盡孝,倘若家中出現一位忠臣或孝子,全鄉里的人都會感覺到無比的光彩。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價值取向的更易,古代的忠孝觀念,是否應該一成不變的保持下去?什麼是忠、孝的真正意義?在現今這個變化莫測的時代,對於忠孝的觀念,應該有什麼嶄新的詮釋與發揚?以下從佛教的觀點重新對忠孝做一番省察。
一、世間忠孝的意義
在過去的時代,要做一位忠臣很困難,因為忠臣對君王要絕對的服從盡忠,毫無條件的奉獻犧牲,所謂「君要臣亡,臣不亡不忠;父要子死,子不死不孝」。甚至陷君親於不義不仁的愚忠愚孝,都不能違抗。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民族主義中提到,這個時代並不需要我們盡忠於君主,但是要盡忠於國家,盡忠於民族,盡全力去維護國家的利益所在和全民的幸福所繫,而不是對於特定個人的盡忠。
那麼,我們應該向什麼對象竭盡我們的忠誠呢?我們要忠於國家,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國家滅亡了,個人也就岌岌可危;我們要忠於領袖,領袖是領導我們全民完成理想目標的能者。甚至要忠於愛情,忠於夫妻之間生命相託,至死不渝的感情;忠於朋友之間誠信不欺,肝膽相照的道義;忠於責任,忠於自己對社會、對家庭、對工作、對承諾、對自己的責任;忠於良心、忠於人格。良心人格是對於道德價值不妥協的一份護愛;忠於信仰,信仰是對於真理信念不轉移的一種追求。我們須要盡忠的對象實在太多了。
「忠」的含意是什麼?以下分為幾點說明:
1.專注的意思:譬如忠於國家、忠於感情、忠於朋友、忠於信仰,是表示把精神和心意專注於此,完完全全的投入關懷,甚至獻出整個生命。
2.不二的意思:譬如忠於夫妻感情,是表示珍惜這份憂戚與共的情誼,不再見異思遷,做第二人想。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君而仕,忠於領袖,既已認定一位賢明的領導者,就不再貪戀榮華,背棄他去。
3.完成的意思:為了忠於國家、忠於朋友,乃至忠於信仰,必須去完成彼此之間的關係,盡到應有的責任,平時固然要喜樂同享,憂戚與共,臨到最後抉擇關頭,更要死生不渝,絕不背信,如「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貞」一樣。
4.圓滿的意思:既然能夠專注不二,不計成敗地去竭盡自己的忠誠,完成自己的責任,當下即已圓滿忠貞之行,實踐的本身即是成就。
由此可以了解忠的含意,不僅是狹義地盡忠某一個人,或對某種特定對象的恭敬崇拜,更是廣義地對大眾的服務奉獻。在家庭裡,要忠於妻子兒女,忠於為人夫,或者為人婦的一份職責。在社會上,要忠於團體,忠於公司,忠於主管上司,克盡為人部僚的一份責任;與人相處,要忠於道義良心;追求理想,要忠於自己的原則立場。生活裡,忠的美德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忠的懿行對我們人格成長的影響至深且鉅。內心忠誠的人,往往是世路的明燈,光照八方。
在「青年守則」中,開頭第一條標示:「忠勇為愛國之本」,第二條揭櫫:「孝順為齊家之本」。忠誠對我們固然重要,孝順也不容忽視。孝順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不過,一般人以為只要對自己的父母克盡奉養,就是孝順。事實上,烏鳥禽畜尚知反哺,奉養父母只是孝順最基本的一環。除了對父母盡孝,更要擴而充之,對宗族盡孝,功成名就,才能光宗耀祖,門庭增輝,使祖先不致蒙羞,甚至進一步擴大孝道的範圍,對整個民族盡孝,對一切眾生盡孝。
曾子說過:「如果沒有特殊緣故,隨意殺害一隻螞蟻昆蟲,就是不孝;沒有特殊緣故,隨意摘取一花一草,就是不孝。」曾子將孝道的層次提昇到動物、植物,乃至對一切眾生的愛心,這種無私廣被的慈悲仁愛,就是孝順。曾子能將孝順詮釋得如此圓融,無怪乎日後能成為孔子門中弘揚孝經的傳人。
「孝」的意義是什麼?所謂「孝」,是曾子所說愛心的表現,是對國家、親人一種至真感情的流露,是人我之間應有的一份責任,是人倫之際的一種密切關係。在千百年流離顛沛、迷惘失措的時空裡,孝維持了長幼有序,父母、子女世代相承的美德;孝是對生命的摯誠感謝,更是無悔無怨的回饋報恩。如果說忠是與國、與民、與己的關係,那麼孝就是與親、與人、與生的關係。
中國文化主張三綱五常,而人生的重心主要在孝道的闡明,以孝順為中心,擴而充之,對國家的孝順就是忠,對兄弟的孝順就是悌,對朋友的孝順就是義,乃至對眾生的孝順就是仁,如同一雨霖潤百卉,在柳樹就生煙,在桂樹就開香花,在荷塘就成水苗,在芝草就成新芽,在不同的草木花枝上成就不同的胚苗苞蕾。
孝道的思想,幾千年來深深影響著中國社會,從歷代典籍掌故的記載,可以明瞭中國對孝道的重視。過去為了表揚孝行,有所謂二十四孝的典範,動物裡的「羔羊跪乳」、「烏鴉反哺」,也時常被取用為教育教材。
「羔羊跪乳」在提醒現代人返本知源,一來不要忘記父母從前哺育褓抱的恩澤,今日一切成就,皆由從前哺育而來,涓滴之恩,當思湧泉以報;二來喚醒現代人愛親尊親的良知,不要因今日的騰達顯赫,博學尊貴,就將父母看成卑賤無知的人。子女愛親,當如羔羊跪乳,有極謙恭和睦的心態,在父母面前,子女要極低極低,低到塵埃地面,讓父母順心適意,彌補他們為養育子女而犧牲奉獻的生命時光,撫慰他們為子女承受的辛勞傷痛。
孝親之道,除了盡本分如羔羊跪乳之外,更應該積極學習「烏鳥反哺」,常懷親恩,亟思還報,才不失為人子之道。所以提倡孝道,應積極孝養父母,解決老年的孤苦,甚至解決所有老人的問題,這才是真正的大孝。
過去五代同堂的社會,老人是寶貴的智慧財產,隨著時代的易革,家庭結構的改變,同堂的古風逐漸消失,父母子女之間形成了代溝,甚至悖逆不孝,不知孝敬父母。佛教有一首詩,道盡了天下父母的慈心,這首詩說:
「記得當初我養兒,我兒今又養孫兒;
我兒餓我由他餓,莫教孫兒餓我兒。」
這首詩明白易解,意思是說當初我茹苦含辛將兒女撫養長大,曾幾何時,我的兒女今日也成為別人的父母,同樣在撫兒育女了。我的兒女不肖不知奉養我,讓我忍飢挨餓,我都能甘之如飴;但是千萬別讓我的孫兒也忤逆父母,讓我的兒女遭受飢餓,那將會多麼令我傷心呀。真是天下父母心!為人子女者不可不深思切記。
另外,孟子提到世俗稱為不孝的事共有五種:
1.荒怠遊戲,不知勤奮上進,奉養父母,使父母衣食匱乏,是第一不孝。
2.嗜好賭博,貪愛杯中之物,只圖自己逸樂,置父母溫飽於不顧,是第二不孝。
3.只知護愛妻子兒女,積聚自己的財富,卻把父母冷落一旁,無關懷請安之情,不能克盡孝道,是第三不孝。
4.放縱耳目聲色的娛樂,沈溺欲望,讓父母懸念操心,是第四不孝。
5.好勇鬥狠,愛惹事生非,讓父母擔憂驚怕,使家門不幸,是第五不孝。
羔羊尚能跪乳,烏鴉更知報恩,人若不知孝順父母,進而孝順國家乃至一切眾生,就失去為人的尊貴了。
二、佛教忠孝觀的理論根據
有人認為佛教出家遁世,逃避世間,對於忠孝之道無法克盡本份。其實佛教和儒家一樣,非常重視人倫關係、道德綱常,尤其注重忠孝的實踐。在許多經典中,皆有佛陀針對忠孝問題,諄諄告誡弟子如何奉行的記載。譬如在《雜寶藏經》中,佛陀提出十種譬喻,來說明人民應該如何盡忠仁王國君,並且進一步告訴執政的人主,應該如何愛護他的子民。佛陀認為理想的忠孝之道,應該是君仁臣敬,彼此互愛的融和關係,而不是上暴下懼、交互爭利的各懷鬼胎。
我們為什麼效忠國王呢?以下列出十種譬喻,可以了解有德的仁王對人民的重要性:
1.國王如橋:仁王好比一座橋樑,為萬民所乘渡,將百姓由貧窮渡至富貴,從困苦渡至快樂,從落伍渡至進步,從煩惱的此岸渡至解脫的彼岸,從憂患的今日渡至美好的明天。
2.國王如秤:國王好比秤錘一樣,無私地稱出東西的斤兩重量,明智的君主親疏平等,知人善任,依臣民的才能,給予平等的表現機會,不分階級差別,給予充分的發揮因緣。
3.國王如日:太陽普照大地,給萬物無限的生機;英明的國王也如同太陽,將慈愛的光輝照耀世間,百姓能夠蒙受照拂,安居樂業。
4.國王如月:國王施行仁政,如同月亮一樣,能夠施給眾生清涼,安然自在,適得其所。
5.國王如天:天覆蓋一切,給萬物以庇蔭;國王如天,能作萬民的依怙。
6.國王如地:大地載運萬物,成長萬物;國王如同大地,能夠化育眾生,養成百姓。
7.國王如父:國王如同父親,能夠護衛百姓免於危難;仁君如同父親,能夠教化百姓臻於至善。
8.國王如母:母有悲德,憐愛子女;王有慈恩,普濟臣民,自然使百姓衣食無缺,生活和樂。
9.國王如火:火具有袪寒成熟的功能,能將敗壞邪惡燒燬,並成熟食物;國王如熊熊烈火,勵行法令,去除國中惡賊,使眾生智慧成熟。
10.國王如水:國王如甘露法水,能夠滋潤群黎百姓,紓解他們的熱惱飢渴,為民間遍灑清涼風習。
一國之君既具備如此的仁德懿行,為人臣民自然會竭誠盡忠;同理,君王、官員對於黎民百姓也應該盡忠,為對方謀幸福。提到盡忠的軌則,一般人總面露難色,因為盡忠是要為對方乃至國家,作個人的犧牲奉獻,很難竭誠去實踐。其實盡忠非常的平等,是人我之間彼此互敬的關係。國君、官員應該如何對他們的部下僚屬盡忠呢?《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上提出了八點:
1.視民眾如親人:對待一切百姓,要把他們看成是自己的手足至親,人我一如,不起分別,憂戚與共,生死相關。
2.視惡人如病子:對待愚頑惡劣的眾生,要把他們當作生了重病的孩子,不嫌棄而包容他,不厭惡而悲愍他,導其向善,重獲新生。
3.對貧苦起慈心:對貧病孤苦的眾生,要生起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慈悲心,幫助他、濟度他,以財施助他離困苦,以法施度他登樂城。
4.對富樂生歡喜:對於富有發財的人要生隨喜之心,不嫉妒、不障礙。一般人的毛病,總是見不得別人得意成功,看到他人飛黃騰達,不但心生妒忌,並且極盡破壞譭謗之能事。一個君王官員不應計較人民有錢,民富才能國強,老百姓愈有錢,表示國力愈雄厚。
5.遇政敵常相和:在政治上與我不同立場、不同見解的政敵,儘管常常與我較量爭執,但是更要有容納異己存在的雅量,包容對方,彼此和睦相處。
6.遇朋友不相棄:功成名就,聲聞顯赫,對於昔日故交舊友,尤其是窮苦患難朋友,絕不輕言背棄,要珍惜彼此情誼。
7.對五欲不貪著:對於財色名食睡等五欲,不起貪愛之心,須能淡泊明志,超然物外。
8.對自身無我想:古人說為人君主者,應以老百姓的幸福為首要,國家社稷次之,君王的享樂更為次要。為官者要培養無我的觀念,只求百姓能安居樂業,不求自己的舒適安逸。岳武穆曾說過:「一個國家如果文官貪財,武將怕死,事事為自己利益計較,離滅亡就不遠了。反之,如果文官不愛財,武將不畏死,則無敵不摧,無往不利。」
在上位者如果具備以上八個條件,就是個愛民敬民,對老百姓盡忠盡孝的好君王。
經典中有關忠貞之道的記載繁多,至於孝親之行的纂述更是不勝枚舉。如有名的《地藏經》、《盂蘭盆經》、《父母恩重難報經》等,就是闡揚孝道的經典,其他三藏十二部之中,也經常可看到佛教的孝親思想。譬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說:
「慈父悲母長養恩,一切男女皆安樂;
慈父恩高如山王,慈母恩深如大海;
若我住世於一劫,說悲母恩不能盡。
世間大地稱為重,悲母恩重過於彼;
世間須彌稱為高,悲母恩高過於彼。」
天下至高莫過於須彌山,天下至深莫過於四大海,父母養育之恩昊天罔極,世間難比,為人子女累劫累世甘旨奉養,曲意承歡,乃至割肉刺血,肝腦塗地,也難以報答哺乳鞠養之恩。因此經上又說:
「若有男子及女人,為報母恩行孝養,
割肉刺血常供給,如是數盈於一劫,
種種勤修於孝道,猶未能報暫時恩。」
由經文的記載,可以明白父母慈恩的偉大深遠,子女的區區寸草孝行,怎麼報答得了父母的春暉之愛。
從佛陀的教誨中,不難看出佛教對於孝道的重視,佛陀不僅教育弟子們要孝順當世父母,更要孝順七世父母,乃至一切眾生父母,佛陀本身多生多世更是孝道的實踐者。《涅槃經》說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能夠修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金剛之身,是因為他於無量阿僧祇劫之中,恭敬三寶,孝養父母,今世才能感得如此殊勝的果報。《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說:
「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順顏色不相違,
一切災難盡消除,諸天擁護常安樂。」
孝順父母,不僅今世可以免除災難,為天人所護念愛敬,更可為來生種下圓滿佛道的因緣,怎麼能不欣喜去力行實踐呢?更何況孝親敬親,本來就是基本的人倫之道,人道若有虧損,妄想佛道有成,這是痴人說夢,愚昧顛倒!
三、怎樣盡忠盡孝
了解忠孝的重要性,更要實際去履踐完成忠孝之行。談到盡忠,並非要我們捐棄生命,作無謂的犧牲,只要每個人站在個人的崗位,將份內的工作做好,盡到本份應盡的責任,即是盡忠。譬如家庭主婦把家裡整理得窗明几淨,有條不紊,如樂園淨土般,就是對家庭盡忠;社會的每一份子努力工作,不偷懶,不取巧,就是對社會國家盡忠;身為佛教徒、出家人,也應對國家社會盡忠盡孝。
佛弟子怎麼對國家社會盡忠盡孝呢?佛弟子以佛法來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使民風敦厚,就是對國家民族盡忠。佛教寺院的設立,使每一個民眾在心靈上點燃一盞明亮的燈火,祛除黑暗的愚痴無明,重現智慧光明,給予心理建設,給予精神武裝,這就是佛教對社會大眾盡忠。佛弟子實踐佛陀的教示,以慈悲來化導邊遠,以忍辱來消除怨敵,以智慧來教育頑強,回心向道,這就是佛教對一切眾生的盡忠。
佛教徒雖然參政不干治,不直接參與政治的活動,但是佛教徒對國家民族的擁戴忠誠是真摯可鑒的,每個月的初一、十五朔望之日,佛弟子們在早晚課誦的儀式裡,都會唱誦「寶鼎讚」,為國家的千秋萬世、人民的幸福平安虔誠祝禱。
佛教長久以來對於國家公益事業,總是默默而熱心地護持支援,但是佛教卻從未接受過政府實質上的補助。自古以來,佛教如何對國家社會盡忠,要而言之,可歸納成下列十點:
第一、幫助生產。
第二、開發交通。
第三、保護生態。
第四、利濟行旅。
第五、文化建設。
第六、安住軍民。
第七、興辦教育。
第八、醫療救濟。
第九、財務運轉。
第十、科技文學。
此外,在文學方面,舉凡小說、戲劇、音樂、國音字母等,都受到佛教巨大的影響,譬如西遊記、紅樓夢、老殘遊記等,這些不朽的古典名作,都充滿濃厚的佛教思想,甚至現在的拳術、劍術、花道、茶道,也都寓含佛教的精神。佛法豐富了文學的生命內容,也提昇了文化生活的層次。
佛教從以上十方面來對國家社會盡忠,那麼佛教又如何對父母眾生盡孝呢?佛教認為孝可分為三種層次:一般的甘旨奉養父母,使父母免於飢寒,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悅,是為中孝;引導父母趨向正信,遠離煩惱惡道,了生脫死,使宗親得度,永斷三途輾轉之苦,才是上上大孝。
佛教認為克盡孝道,應該注意下面三點:
(一)孝必須是長期的,而不是一時的
孝順父母應該長期不斷、源源不絕的奉養無缺,而非憑一時情緒的喜惡,偶而給予飲食供養。父母以畢生歲月為我們獻出一切,我們也應該同等付出回報,縱使不能終身膝下承歡,也應該長期侍奉湯藥。
(二)孝必須有實質的,而不是表面的
孝順父母要實際上解決父母的需要,衣食住行無所匱乏,生老病痛有所倚靠,百年喪葬無有後慮。給予父母心理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和樂,而不是沽名釣譽,表面功夫,做給世人觀看的樣版故事。
(三)孝順必須能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
孝順應該從自己的親人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漸而擴充至社會大眾,乃至一切無量無盡的眾生。不僅要孝順自己的父母,更要澤被廣大的眾生父母,全心全力解決一切有情的煩惱,才是佛教理想中的至孝。
《佛說末羅王經》云:「或從地積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養父母。」以充滿天地,乃至二十八天,那麼眾多的珍寶奇玩來施捨他人,其中的功德都不如供養父母簞瓢之食的功德來得大,供養父母功德之殊勝,由此可以明瞭。從佛經上對孝道的讚歌、強調,可以確定佛教對孝道思想的重視。只是佛教的孝順觀有別於儒家,注重在家的、世間的孝行完成,佛教主張孝道更應該是出家的、出世的孝心普遍。
《梵網經》云:「孝名為戒,亦名制止。」孝順生身父母固然是孝,持戒不犯他人,以法制止身心行為,更是對有情眾生的孝順。因此孝的意義,並不限於對今生今世父母的孝思。當然愛由親始,對於父母的孝順是人子最基本的倫常綱紀。
《大集經》云:「世若無佛,善事父母,即是事佛。」生逢諸佛涅槃的末法時代,要將父母當作佛陀一般來侍奉尊重,因為父母的生養,我們才能保有人身,才能去追求佛陀所誨諭的慧命,而人身具足,慧命成就,也才能圓滿菩提,證得佛道。
四、佛教對忠孝的貢獻
佛教對於忠孝有什麼貢獻?佛弟子對盡忠盡孝的倫常有什麼具體的成就?抗戰期間,太虛大師為了疏通滇緬鐵路,使抗戰的資源能夠藉由這條鐵路源源而來,他不懼危險,領導佛教訪問團到緬甸、泰國等國家訪問,贏得國際友邦的支援,解除了困局,這就是對國家盡忠。樂觀老法師在抗戰期間曾號召出家人,組成僧侶救護隊,出入槍林彈雨之中,為受傷的軍民療傷服務,這也是出家人為國盡忠的表現。
不只近代的佛弟子為了救護國家奮不顧身,古代的沙門釋子為了國家的安危也不落人後。宋朝遭遇靖康之難,徽、欽二帝被擄,康王在江南即位,禮聘法道禪師參與軍機大事,籌募軍糧,對於日後南宋江山的保安穩定,有舉足輕重的貢獻。唐代安祿山之亂,經濟凋弊,幸賴出家人販賣度牒來資助軍需,才得以平定叛軍,這是佛教在災難亂世對國家的效忠事蹟。
佛光山大智殿設有「宗仰上人紀念堂」,是為了紀念棲霞法脈的一代高僧宗仰上人。宗仰上人曾經加入國父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同盟會,捐助很多的資金,幫助國父完成革命,當初他與孫中山先生往來的書信,都被妥善的保存至今。
除了歷代高僧大德對國家竭盡忠誠,已經成就佛道的釋迦牟尼佛,憂國憂民的悲懷更甚於一般人。佛世時,琉璃王舉兵侵略佛陀的祖國迦毘羅衛國,佛陀的堂兄弟摩訶男,為了拯救無辜的百姓,請求敵軍將自己沉入海中,等到自己再度浮出水面的這段短暫時間,讓迦毘羅衛國的百姓逃命,琉璃王答應了他。但是摩訶男潛進水中,久久都不見浮出水面,琉璃王趕快派人潛入水中查看,原來摩訶男將自己的頭髮綁在海裡的大石上,永遠不再浮上來了。摩訶男為了國家民族壯烈地犧牲自己,拯救了許多釋迦族人的性命。
琉璃王為了報復與釋迦族的宿仇,幾度出兵攻打迦毘羅衛國,佛陀為了保衛祖國,烈日之下,坐在大軍經過的大道上,擋住琉璃王軍隊的過路。按照印度當時的規矩,軍隊遇到出家人是不可昂然經過,甚至挑釁打仗,何況坐在那兒的是世上至尊的佛陀。琉璃王不得已,只好帶領軍隊繞道而行,但是無論走到哪一條路,都碰到佛陀端坐在路中央。琉璃王無奈,只好上前向佛陀問訊說:
「佛陀,太陽這麼熾烈,您不要坐在路中間受煎烤,路旁有樹,您可以坐在那兒享受清涼呀!」
佛陀悲愍無限地說:
「親族之蔭,勝於餘蔭。國家親族好比我的樹蔭,現在我的國家正遭受戰爭侵略,我的族人面臨滅絕的危機,沒有了國家親族,我坐在樹下享受那短暫虛幻的蔭涼,又如何能止息我內心斷失骨肉手足的哀痛呢?」
琉璃王三次進兵,三次都被佛陀的慈悲所阻擋,可知佛陀和一般人一樣的愛國。因此,出家人雖然出家,卻沒有出國。不論是在家,或者出家的佛弟子,國家是保護者,是根本,皮之不存,毛將何以附焉?沒有了國家的庇蔭,我們將依賴什麼生存?因此護國護民,是我們緇素大眾每一個人不可逃避的責任。
佛陀不但盡忠,也非常重視孝道。佛陀的父親淨飯王出殯時,佛陀也參加諸位王子抬棺的行列,親自為父王抬扶棺木。佛陀為了報答母后摩耶夫人的生育之恩,特地以神通到忉利天宮為母親說法三個月。佛陀為了感激姨母大愛道夫人的撫養恩惠,廣開方便慈悲法門,允許她及五百位釋迦種族的女眾出家,因此,佛教才有了比丘尼的教團。佛陀為了成就目犍連尊者救母於倒懸的孝心,宣說《盂蘭盆經》,為後世弟子闢出一條孝親的法門捷徑。
中國歷代高僧也有不少感人的孝親事蹟:隋朝的敬脫法師一頭擔荷母親,一頭挑負經典,雲遊四海,隨緣度眾。南朝齊道紀法師一面躬親侍奉母親衣著飲食、大小便利,一面樂說佛法不倦,有人要代為照顧他的母親,道紀法師卻婉拒說:「生養我的母親,應該由我親自來孝順,怎麼好麻煩他人代勞呢?」他的孝行因此感化不少的道俗信眾。唐朝的子鄰法師由於母親不信三寶,死墮惡道,子鄰法師於是悲泣禮拜阿育王塔,終於使母親得生忉利天宮。唐睦州陳尊宿在黃檗禪師那兒開悟,後來住在開元寺,自己織作蒲鞋,賣給過路行人,以所得薄財奉養年老的母親,因此被稱為陳蒲鞋。
出家人雖然割愛辭親,但是出家人對於賜予人身的父母,更能感念他們的恩德,所以,出家人的孝親反而超越一般的世人。「永懷親恩,今生有緣今生度;本無罪性,此心能造此心消」,是佛門對於出家弟子的警策誨訓。
《雜寶藏經》說:「如果你希望梵天、帝釋、諸佛菩薩常住家中庇佑你,只要孝順敬養父母,諸佛聖賢就會常在左右。」過去有一個不孝的屠夫,對於老母親動輒喝斥詈罵,使母親終日以淚洗面。有一天,不孝屠兒聽說南海普陀山的觀世音菩薩很靈感,特地搭船過海去朝拜,但是走遍了前山後山,就是見不到活觀音。正在失望的時候,遇到一位老和尚,說明原委,老和尚指點他說:
「活觀音此刻已經到你家去了。」
「有這回事嗎?那活觀音長得什麼樣子?我如何知道他就是活觀音呢?」屠夫半信半疑地問道。
「你只要看到反穿衣、倒踏鞋的人,那就是活觀音。你趕快回去吧!」
屠夫聽了,趕忙披星戴月,水路兼程,連夜趕回家去朝拜活觀音。到了家門,已是三更半夜,大地闇寂,他為了急著見到觀世音菩薩,急促地大力敲著門扉,並且大聲吼叫:
「開門哪!開門哪!」
熟睡中的老母親被兒子的吼叫聲驚醒了過來,心想不能怠慢,開慢了,說不定要挨上不孝逆子的一頓毒打。黑暗中,忙亂地抓起衣服隨意就披上,下得床來,匆匆忙忙穿上鞋子趕來開門。門扉「呀」地應聲而開,在朦朧的星光下,兒子抬頭一看,一位反穿衣、倒踏鞋的婦人正站立在眼前,這不是活觀音顯現嗎?這個屠夫趕快倒頭就拜:
「真的是活觀音!菩薩,請您慈悲開示弟子。」
「你在胡說些什麼,我那裡是什麼活觀音?」母親被兒子拜得莫名其妙。
「沒有錯,老和尚指示我,你就那位反穿衣、倒踏鞋的活菩薩降世呀。」
母親聽了,恍然大悟,心想:原來是觀世音菩薩顯聖,慈悲感化我這不孝的兒子,於是福至心靈地教訓跪在塵埃中磕頭如搗蒜的兒子:
「你這個不孝子,平常不知道好好孝順父母,要到普陀山見活菩薩,那裡有這麼容易的事?堂前雙親你不孝,遠廟拜佛有何功?」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所謂忠孝,都是由我們的內心所激發出來的一種感情、良知,一種愛心和美德,是維繫人類關係的倫理綱常。把忠孝的精神發揚起來,我們的社會將會更有秩序,我們的家庭將會更為美滿;我們的國家是個人人忠貞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是個人人孝悌的社會。
一九八四年七月九日講於北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