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佛教對於中國歷代社會穩定與發展的作用
作者:則悟法師
26/04/2010 11:40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以來,經過漫長的文化融合與積澱, 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縱觀歷史,佛教的發展對於國家安定和人民幸福,都具有 重要的積極意義。弘揚佛教的價值,不僅在於修身齊家,而且可以輔助治 國,平天下。對於當今“和諧社會”的構建,佛教尤其具有淨化人生、 和諧社會,並進一步促進世界和平的現實意義。

佛教最初傳入中國是由當時中國的領導者主動引請的。佛教和平地傳入中國,成功地融入中華文明並成為其中不 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形成了風格獨特、影響久遠深廣的中國佛教,與儒道一起構成中華傳統文化的三大主幹,並以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和慈悲濟世的宗教情懷為中國文化中 和諧理念和價值觀提供了信仰支撐和心靈關懷,使中國文化的“和諧”特徵更加突顯,更加深入人心。

  一、佛教對於歷史的和諧

  中國佛教初興於漢明帝。西元76年,漢明帝如夢所示,即派使者西去訪尋佛法, 並延請二胡僧回國傳法,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座佛寺——白馬寺。其後,佛教為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淨化、服務、穩定國 家的作用也為歷代社會廣泛重視。

漢末,天下大亂,儒家正統觀念崩潰。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十六國的各個割據政權都在境內弘 興佛教,爭取民心,安定社會。客觀上,佛教促進了中國南北各族人民的相互了解和聯 繫,並促進了中國各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後趙的石勒、石虎父子,在高僧佛圖 澄的襄贊下,使佛教第一次在中國真正成為實際上的國教。

大唐盛世,佛教作為唐代意識形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達到了鼎盛階段。貞觀十五年五月,唐太宗親臨弘福寺,自稱菩薩戒弟子, 齋供財施,在民間影響深遠。中印兩國也以玄奘為法師紐帶,第一次建立了正式的友好 關係。如意元年(692),武則天收復西域,將于闐的實叉難 陀法師請到京師,給予特殊禮遇,並通過在龜茲、疏勒等地建立了以漢僧為主體的大雲寺,強化了中原與西域的文化聯繫。

宋代,宋太祖趙匡胤以重開佛教作為穩定北方局勢和取得 南方吳越等奉佛諸國擁戴的重要措施。國家重視佛教文化事業,由官方直接控制譯經。出世的個人解脫的佛教,對於現世的關注日益突出,佛教 思想廣泛地影響了民間。

元代,忽必烈帶頭崇佛,於“萬機之暇,自持數珠,課 誦、施食”。從成吉思汗起,蒙古統治者就試圖把喇嘛教作為聯繫西藏 上層的重要紐帶,在大一統的國家內,空前密切了藏蒙、藏漢等各族之間的思想文化交流。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出過家,對佛教及其與社會政治的 關係深有所知。明太祖朱元璋繼續給喇嘛以優厚的禮遇,並以此作為皇權 中央管轄西藏地方的重要管道。明代有大量勸善書在民間廣為流傳,三教合一與佛教向民 間深層廣泛發展,給社會生活以深刻影響。

  清代,佛教也廣受統治者重視。清順治帝皈依佛門,雍正帝自比“和尚”、“野僧”,宣 揚三教合一和禪淨合一,提倡念佛淨土。乾隆大力扶植士大夫學佛運動,使念佛淨土在社會深入推 廣,成為世俗學佛的基本內容。

由此可見,佛教在中國歷代社會都倍受重視,社會影響廣 泛、深遠。佛教在教化民眾,促進社會安定和對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 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佛教對於人心的和諧

佛教之所以能夠在中國社會獲得廣泛認同,這是因為其本 身的思想與東方文化的價值觀非常吻合。佛教注重個人的內在修為,教導人們向自心求法。就此方面而言,佛教與儒、道二教存在共通之處。

太虛大師提出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 成,是名真現實”的人生佛教思想,是作用於人心的和諧,教導人們正確地去認識自“我”的高度概括。所謂“明心見性”,就是考量人們自我認識程度的標準。是以追求超越迷妄、煩惱、痛苦和生死的解脫之道為核心 的宗教思想體系。世間的一切困苦都是緣於人們無法正確認知生命,因而由 貪、嗔、痴所造作的諸多罪業所引起的。所以,凡事都從自己的內心去尋求問題的答案。通過針對殺、盜、淫、妄、酒五種惡行所製定的“五 戒”,為弟子定下了一個基本的善調,要求弟子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以“戒定慧”三學相應對治引起不良言行的“貪嗔癡”的迷惑 思想,從而斷滅煩惱,了生脫死,覺悟人生。

《法句經》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 佛教。”這句著名的“七佛通戒偈”表明,持戒的重點不在外表,而在“自淨其意”。 “意”指心的作用,即要求在心地上用功夫。 “心”是行為的支配者,去惡從善,關鍵是心淨。 “心淨則國土淨”,這也就是要求人們自覺地克服反道德 的心理因素,實現個人與自我從內“心”上的根本和諧。個人內心的和諧,也必將有助於社會道德的提升,推動和 諧社會的健康發展。

  三、佛教對於社會的和諧

經過2000多年的融合,中國佛教已經完全融入中國社 會,不僅完全適應中國世俗禮法,而且也在提升個人的道德品質的基礎上,由個體擴大到群體,以至於帶動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就是這一思想的體現。

佛教宣導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主張人都要行菩薩道,教 化人們要多行善事,多修正行。除五戒、十善外,還將“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之 “四攝”,“慈、悲、喜、舍”之“四無量心”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六度”,做為人與人和諧相處,自 利利他的行為準則。這些教法體現了一種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在社會存在貧 富差別懸殊、弱勢群體生存艱難的情況下,對於協調人際關係,緩和人群之間的矛盾,化解社會動亂、危機,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此外,人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常思己過,要懷感恩之心。佛教“以戒為師”的思想,與當今我國宣導的以法治國是 非常吻合的。

在中國歷史上,將以“以佛立國”、“以佛治國”思想, 成功實踐於國家管理,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雲南大理王朝。在大理王朝22代國王中,先後有9位國王禪位為僧,再 加上被迫退位的1人,總共有10為國王出家為僧。大理國全民篤信佛教,並嚴格以佛教思想來化解各種社會 矛盾,包括權力之爭,協調各種關係。因此,在大理國延續316年的時間裡,沒有發生過什麼 大的戰爭、動亂或官廷殺戮之類的血腥事件,成了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封建王朝之一。

佛教道德規範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以人際關係為重的思 想,適應了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佛弟子修持實踐的道德規範,直接有利於非信徒大眾的福 祉。佛教道德規範也不限於信徒必須遵守,對非信徒同樣有實 踐意義。基於眾生平等的原則,不排斥其他宗教信徒實踐道德規 範,成就崇高人格。此外,根據緣起論、因果律,強調人與人的互相依存,互 為因果,並由此而肯定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個體生存與社會發展的共存共榮。這些佛教思想,都為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奠 定了堅實的精神基礎。

  四、佛教對於世界的和諧

當今世界社會矛盾紛雜,人心浮躁,急功近利。人們為了爭奪名利不擇手段,結果引發貪心、嗔心等種種 不善心行,導致人心失去控制,引發種種社會問題。在物質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所面臨的困惑,不僅未因科 學的發達和生活的富裕而減少,反而在不斷地增長。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潛藏著巨大的精神危 機,給世間的和諧帶來了致命的隱患。愛因斯坦曾言:“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子,而沒有宗教的 科學是瘸子”,其中的深刻內涵,值得我們深思。

當代中國佛教,無論是身處都市叢林,還是深山古剎,無 不都在以自身的實際行動,積極地實踐“人間佛教”,造福於社會。佛教在淨化人心,慈善濟世和維護世界和平方面,正在發 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和諧社會,從心開始”,和諧世界需要全人類共同攜手 創造。禪宗講“明心見性,以心傳心”就是要我們端正心態,從 生命本初最為清淨的內心去關照自我,勤修“戒、定、慧”三學,才能夠從根本上超越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局限,獲得全人類最的廣泛認同,真正 實現全世界的大同和諧。在新的世紀,必定能夠以佛教的倫理準則和道德實踐,為 世界的和諧發揮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佛陀教法的根本目的也在於此。

五、佛教對於其他文明的參考價值

在中國,佛教歷經2000多年的文化積澱,已經與中國 本土的儒教和道教充分融合,成為構成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三大主幹文化之一。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佛教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價值觀與 文化信仰。

相對於其他文明而言,緣起於農耕文明的佛教,其自身獨 特的宇宙人生觀,對於其他文明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佛教的“五戒”、“十善”與基督教“十誡”、“七宗 罪”和伊斯蘭教的“十項天命”等其他宗教戒規,在許多方面具有普遍的共性。這也表明佛教戒規與其他文明一樣,都是人類社會和諧發 展的經驗總結,都是人類生存智慧的體現。佛教以“業力”學說為紐帶,通過“三世因果”和“因緣 和合”理論體系,為人類對於自我、自然和生命意義的認識,提供的了一種全新的價值評判標準。認為世間萬物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將人類社會 的一切問題都就、歸結於“貪、嗔、痴” 三毒,並以“戒、定、慧”三學相應對治。佛教認為,“心”是世間一切困苦的根本點,所以教導人 們“自心求法”,從自己的內心去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這些都為人們應對人生困苦,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方 式。

不管處於任何文化背景的人們,都可以從中發現差異,尋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價值原點。佛教的圓融與慈悲,將為化解不同文明的價值觀差異,提 供重要的交流平台,對於調和民族衝突,消除社會矛盾,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