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關於以佛教倫理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探討
浮惠
22/04/2010 11:22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人類社會本身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要正常健康地運 行,必須要有一個井然有序的環境。目前的中國社會正處於轉型時期,各種社會要素都處於不 斷的分化和重組之中,社會關係日趨複雜和多樣化。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建立和諧社會,下面僅從佛教倫理的 角度,作初步研究。

  一、 關於和諧社會的定義和理解

“和諧”二字,《現代漢語詞典》上解釋為“配合得當和 勻稱”。 “社會”的意思是“由一定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構成的整 體”。合起來理解,“和諧社會”就是構成社會的各個部分、各 個要素、各個階層處於一個相互協調的狀態。具體來說,包括八個方面內容:

  1、經濟和諧。即在經濟系統內部,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各個環節有 機銜接,順暢循環,生產與分配之間、積累與消費之間、基礎設施部門與直接生產部門之間、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之間、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之間都 處理的很好。

  2、階層和諧。即領導幹部、一般職員、企業管理者、專業技術人員、藍 領工人、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農戶生產經營者、勞工階層、自由職業者、軍人集團等沒有敵對情緒和利益衝突。

  3、政務和諧。即履行政務的各種主體之間以及政務主體與工作對象之間 處於良好的合作與相容狀態。

  4、區域和諧。即東部和西部,城市和鄉村,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沒 有根本性的差異和矛盾。

  5、民族和諧。即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風俗習慣都能得到尊 重。各族人民能團結協作,互利互惠,共同走向繁榮。

  6、文化和諧。即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雅文化與 俗文化和諧交融,本土宗教與外來宗教能各領風騷,百花齊放。

  7、人際和諧。即人與人人之間誠信友愛、關係良好。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之間的公民百姓能和睦相處。老人與青少年沒有明顯的代溝。

  8、生態和諧。即不破壞大自然,污染減少,環境優美,物種多樣,人與 自然和平相處。

二、佛教倫理與和諧社會內涵的相融性

佛教倫理既是佛教信仰者內在的倫理觀念,又是佛教信仰 者外在的實踐行為。佛教的教義雖然不是人們處理一切社會關係的準則,但佛 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其倫理思想與和諧社會的要求卻契機契理。下面讓我們看一看佛教倫理的一些基本內容:

  1、去惡行善。佛教講究“善”,講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就是 說佛教是一種善道,是一種教人為善,遠離罪惡的宗教。佛教的戒律中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 飲酒”的“五戒”,它代表了佛教倫理的根本精神,這一精神涵蓋了和諧社會的許多內容。

  2、平等慈悲。佛教講究“眾生平等”,講究“慈悲為懷”。這是佛教關於人與人,人與其它生物關係的基本準則。平等指對他人,對其他生物的尊重,慈悲是對他人,對其 他生物的關懷。平等慈悲是佛法中最重要的原則,和諧社會的建設也離不 開這一原則。

  3、自利利他。大乘佛教認為,自己與他人並不是互相對立的,而是互相 融合的。在漫長的輪迴轉生中,他人常融入自己之中,自己的解脫 與他人的解脫是難以分開的。 “自利利他”一直被佛教作為區別善惡的標尺。對己對他都有利是善,對己不利而對他人有利是大善,對 己對他都不利是惡,對己有利而對他人不利是大惡。這一“自利利他”的原則,對人際間的和諧有很強的指導 作用。

  4、中道圓融。在佛教倫理中很講求“中道圓融”。中道即遠離極端和執著,奉行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佛教教義中的“八正道”, 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八正道”講的就是在語言、行為、意念禪定、思索、等 方面消除偏激行為,走中正之道。這在和諧社會建設中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5、和合共住。佛教講“六和敬”即“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 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六和敬”精神與和諧社會的理念是相通的。和諧社會要求行為規範,“戒和同修”就有律治的精神; 和諧社會要求利益均衡,“利和同均”就含有財富公平分配的理念;和諧社會要求有共同的社會價值觀念和理想目標,“見和同解”正是要求擁有觀念一致的“團體精神”。至於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則可以看作現實生 活中人與人之間團結、和睦、和諧關係的具體表現,也都是和諧社會所要求的。

  6、方便隨緣。眾所周知,佛教戒律是根據佛教徒的修持生活與實踐而製 定的,隨著佛教流傳地域的擴大,佛教戒律被不斷地補充和調整,以適應時空和條件的變化。再是佛教教化對象的素質、條件千差萬別,為了有針對性 地進行有效的教化,就需要因時、因地、因才加以引導,也就是通過巧妙方便的方法,提高佛教信徒的修行水準。這種變通的對人尊敬的作法,也正是和諧社會所要求的。

眾生平等、慈悲喜捨、自利利他、中道圓融、和合共住、 方便隨緣,這些佛教倫理可以改變人的內心,使人在沒有法律監督的地方也能自我約束,不做違法和不道德的事,而在法律沒有要求到的地方,做出更高道德 水準的事,這正是和諧社會對人的最高要求。

三、 佛教參與和諧社會構建的途徑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國處於體制轉軌、社會轉型這 一特殊歷史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必然要求。佛教倫理作為和諧文化的代表,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 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1、以佛教的“平等”思想,推進社會各階層的和諧。佛教講“眾生平等”。未來的中國社會是一個多元的社會,民族、黨派、社團、 民間、民眾各有各的信仰和追求。正因為現實社會存在著信仰的各異,才有了各種利益的紛 爭,為了尋求大千世界的和睦共處,人們一直在追求既保留各自信仰又尊重他人信仰的渠道。毫無疑問,以佛教的“平等”作為溝通的途徑,必有意想 不到的效果。

2、以佛教的“和合”精神,推進經濟發展與社會事業的 和諧。經濟是協作的結果,工業、農業、商業等社會各行各業只 有共同協作和交換,才能共贏和發展。一個社會如果存在著大量的不公平競爭,存在著大量的 “三角債”及大量的貨款拖欠,經濟的良性發展就無從談起。今天,我國的社會經濟有目共睹,一些商業主體片面追求 經濟效益和利潤,狹隘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思想嚴重。經濟領域出現誠信危機,這些都是缺乏真誠合作的結果。佛教的“和合”精神,倡導誠信和團結,大力弘揚必有利 於推進經濟與社會事業的和諧發展。

3、以佛教的“慈悲”精神,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佛教所倡導並嚴格踐行的基本理 念,佛教“五戒”中有不殺生的戒律。也可以這麼說,佛教是一種以一切眾生為本位的哲理化宗 教。佛教主張慈悲為懷、普度眾生,對自然可以提供動物保 護,從而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使之處於良好的運作狀態。

4、以佛教的“包容”精神,推進人際關係的和諧。人際關係指的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通過物質交往和精神 交往而發生、發展和建立起來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人際關係中有家庭關係、工作關係、社會關係等。這些關係的處理,包容是第一要義。佛教講“與人為善”,提倡“包容萬物”,這一理念對處 理好人際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5、以佛教的“報恩”思想,推進家庭的和諧。家庭是社會的縮影,也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和前提。沒有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和諧,就沒有社會的和諧。佛教講究“報恩”,即“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所謂四重恩就是“報父母恩、報眾生恩、報國土恩、報三 寶恩”。一個人來到世間,首先是父母的生養哺育,才能長大成 人。因此,要“報父母恩”。有了這種意念,就會有和睦的家庭、孝順的兒女。家庭和諧了,就會滲透影響到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 各個領域,從面推動整個社會關係的和諧。

6、以佛教的“清淨”理念,推進人們內在心靈的和諧。佛教講“心淨則國土淨”,重視淨化人們的內心,掃除 “貪、嗔、痴”三毒。這一精神特質,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有著 獨特的作用,對個人可提供安身立命之處,對社會則可以維護著社會安定和精神平衡。 “心淨則國土淨”最切合實際的行動,就是惜福惜緣,也 就是說學會降低物質需求,使社會永續長存。

四、在以佛教倫理推進和諧社會構建過程中的需要注意的 幾個問題

我國不僅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還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除了佛教之外,還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道教和 其他一些民間宗教及少數民族的傳統宗教。多宗教國情決定了佛教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因此在以佛教 倫理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過程,還需要注意以下些問題。

1、注意因宗教信仰不同所造成的矛盾。從全國來看,不信教的人佔絕大多數,而且我國黨和國家 的性質又決定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實質上是無神論)作為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思想,因此,以何種方式對待少數人的有神論信仰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這種形勢下, 以佛教倫理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是不是能被政府和無神論者接受,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2、注意一些人利用宗教製造矛盾。在運用宗教倫理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一些地方的極端宗 教勢力為了擴充自己,也可能會利用宗教擾亂社會治安,甚至衝擊黨政機關;不惜置國法於不顧,從事打、砸、搶,甚至與民族分裂主義分子相勾結,借宗教問題煽動群眾鬧事。對這些可能發生的事,宗教管理部門要早有準備。

  3、注意解決民計民生問題。當今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國民收入平均才 6000元左右,再加了人口多資源少、農民普遍貧窮、就業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處理,這些情況使我國的社會矛盾還非常突出。以佛教倫理推進和諧社會建設雖有一定的優勢,但要注意 重視解決民計民生問題,佛教雖能解決精神上的問題,能緩和矛盾,能從側面促進經濟的發展,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窮問題、就業問題,因此,以佛教倫理推進和諧社會建 設過程中,黨和政府要高度重視解決民計民生問題。

  4、注意解決好社會認同感問題。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有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是,那就 社會認同感。它包括對政府職能的認同、對政策和法律的認同、對各宗 教倫理的認同,認同感一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思想基礎。如果在這方面達不成一致,不僅無法構建和諧社會,就是 一個初步平穩的社會也達不到。

  參考書目:

1、肖萬源《中國近代思想家的宗教和鬼神觀》安徽人民 出版社1991年

2、陳兵、鄧子美《二十世紀中國佛教》民族出版社 2000年

3、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年

4、鄧子美《傳統佛教與中國近代化》華東師範大學出版 社1994年

5、高振農《佛教與中國近代文化》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 社1992年

6、高振農、劉新美《中國近現代高僧與佛學名人小傳》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7、高朋、廖自力、張新鷹《中國近代佛學思想史稿》巴 蜀書社1989年

8、李向平《救世與救心》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9、釋東初《中國佛教近代史》東初出版社1992年

10、麻天祥《晚清佛學與近代社會思潮》新文津出版社 1992年

11、江燦騰《人間淨土的追尋——中國佛教思想研究》 稻香出版社1988年

12、江燦騰《中國近代佛教思想的發展》南天書局有限 公司1998年

13、何建明《佛法觀念的近代調適》花城出版社 1998年

  作者:浮惠,俗名蔣守豐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