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窠禪師俗姓潘,杭州人,九歲出家,二十一歲受戒。禪師本號道林,鳥窠是大家起給他的綽號。那麼,為什麼大家叫他鳥窠禪師呢?原來,禪師一次雲遊西湖,見湖北秦望山中有一老松,松枝繁茂,盤屈如蓋。禪師心中歡喜,便爬上樹,在松枝之間住了起來,如鳥兒一般,故此時人稱之為「鳥窠禪師」。禪師所住的那棵樹上還有一個喜鵲巢,故人們又常稱他為「鵲巢和尚」。鳥窠禪師雖然行為怪誕,卻是個聰明種子。他曾至長安西明寺拜訪復禮法師,復禮法師取出《華嚴經》、《起信論》等教鳥窠禪師。後又出示《真妄頌》,欲令禪師修習禪定。禪師問:「最初禪定時應怎樣觀察,如何用心?」一句話便問倒了復禮法師。禪師知道教門不對自己學佛的路子,便辭別復禮,轉去經山參訪道欽禪師,終於開悟,掌握了禪法。
一次,鳥窠禪師遊化至錢塘孤山永福寺。寺中有一辟支佛塔,僧俗二眾正在舉辦法會作供養,香煙彌漫,梵音繚繞,氣氛莊嚴,很有一些神聖的味道。鳥窠禪師來到,手持錫杖,故意將錫杖頓在地上,弄出咚、咚的響聲,破壞了法會的氣氛。韜光禪師問:「人家在作法會,你為何故意弄出些響聲。」鳥窠禪師回答:「沒有響聲,誰能知道他們在作法會呢?」這被時人視為絕妙的回答。
元和年間(八○六~八二○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太守,聽到了鳥窠禪師的大名,遂去拜訪。因見禪師住在樹上,便說:「禪師你住的地方太危險了。」鳥窠回答:「白太守比我更危險。」白居易心中奇怪,忙問:「弟子官位在身,為國家鎮守山河,有什麼危險呢?」鳥窠禪師回答:「正因你官位在身,所以才終日忙碌,昧了靈性,這還不危險嗎?」白居易一聽,知道禪師是在講佛教的大道理,遂接詰問道:「禪師,如何是佛法大意呢?」鳥窠回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大笑道:「這句話,三歲小孩也知道這麼說。」鳥窠回答:「三歲小孩雖會說,八十老翁不會做。」白居易一聽,嘆服不已。後來白居易在西湖之畔造了一座竹閣,與鳥窠禪師所住的古松儘量接近,以便朝夕參訪問道。
唐穆宗長慶四年(八二四年),鳥窠禪師端坐而逝,朝廷敕諡號「圓修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