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生活
禪的世界3
聖嚴法師
06/09/2018 07:04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禪與生活

  一、無話可說

  在《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中,文殊師利菩薩云:「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人不二法門。」轉問維摩詰對於不二法門的看法,維摩詰居士竟然「默然無言」。文殊因此讚歎:「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可知真正的禪法,即是不二法門,也當無話可說。

  今天,我也只能和諸位談談無話可說的禪法,卻無法告訴諸位,禪法的內容是什麼?因為真正的禪法是不可思議,無法以語言文字相思辨來解釋的。自釋迦牟尼佛開始,便認為真正的法,是無法用語言來說明的。所以他成道之後,說了四十多年的法,在臨入涅盤時,卻告訴大眾說:「我這一生之中,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未曾說著一字!」


  剛才裘李炯教授把我六十多年的生平,在短短的兩分鐘內介紹完了。請諸位想想,六十多年的經歷過程,怎麼可能在兩分鐘內介紹完呢?這就說明,任何一種現象,如果用語言文字來介紹的話,則只是一種浮光掠影的概念,而不是該一現象的本身。

  中國的禪法,是指那不須通過語言文字及想像說明的任何一樣事實;它是絕對的真實,隨時隨處都是現成的禪法,也沒有一物就是禪法的本身。

  三、什麼是生活

  每天的活動都是生活,奇怪的是,卻不知道為何會如此地生活。小時候,父母要我們那樣地生活;上學了,老師指導我們過學生的生活;在美國,追求獨立自主快樂的生活;在台灣,追求民主富足平安的生活。可憐的是,我們經常是在大環境的擺佈下,無法依照自己的意志來生活。往往我們希望能準時赴約,結果路上塞車而遲到了;打算晚上去看電影,結果是帶著小孩到別的地方去了。所以,我們的生活不全是自己能自主的,而對於自己的生活也不是很清楚的,我們以為已經體會了自己所聽到的、看到的、吃到的東西,事實上卻不盡然。正如我現在講的話,諸位聽了,領會到的卻是因人而異。這就表示著,客觀的事實與主觀的自我,所感覺到的生活並不相同。因此,我們常常不清楚其它的人發生了什麼樣的事,便以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猜測人家、代替人家、說服人家,往往我們是存著好心替人家解決問題,結果卻增加自己的困擾,也為人家帶來更多的麻煩。

  因此,所謂生活,就是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不斷地互相幫助,也不斷地製造錯誤。這就是人間生活的現象,但是,我們沒有其它選擇,還是要繼續生活下去。

  四、錯誤即是真實

  如上所述,「禪」不是用語言文字和想像所可以說明的,而生活則是一種經常製造錯誤的幻象。前者是絕對的真實,後者是不斷的錯誤。若以哲學或宗教的立場而言,錯誤有錯誤的層次,真實有真實的領域,這兩種情況是不可能連接在一起的。但是,以禪法的觀點而言,真實與錯誤,非一非異。以水為喻,大風襲捲起巨浪,小風掀動起小浪,微風吹拂起漣漪,無風則平靜如鏡;緣風的大小,波浪有鉅細,水性則非異。哲學與宗教是一種理論思想、感應和信仰,禪法則是一種在虛妄的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的真實經驗。當我們訓練自己的心,使其從混亂的情況變成穩定,進而成為絕對的和平時,就能經驗到「真實就是虛妄」的禪法。

  我們的心從出生以來,都是在環境的影響下運作,從來沒有平靜過。即使是安靜地坐在那兒,不看電視,不聽音樂,也不讀報,心卻動得更快,腦子裡思緒不斷,彷彿自己在播映許多的影片給自己看。如果靜坐在那兒,腦子裡非常清楚,既沒有過去,也不想未來,沒有任何思緒,這人一定倍感無聊。因此,對於真實的世界,就沒有辦法知道。

  禪的觀念告訴我們,真實是永遠不動的,也唯有在雜念不動之時,所看到、所聽到的,才是如實地看到和聽到,只有妄心不動時,所經驗的現象才是真實的。但是,僅憑觀念,尚無法產生真實生活的經驗,還得依賴方法的實踐,才能使我們體驗到虛妄的生活就是真實的生活。

  五、禪的方法

  禪的方法,首重屏息諸緣,心無旁騖。因此,在用方法的時候,不要注意任何週遭環境的動靜,即或有架飛機失事,跌落在你身旁,也是不要管它。

  禪法的修習並非一蹴即成,因為你從小緊張到現在,要立刻把身心放鬆是辦不到的。所以應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練習,使你的心漸漸從混亂緊張中安定下來,才可能在虛妄的生活中體驗到真實的世界。禪的理論和禪修方法,若不能在平常日用中勤加薰習,遇到問題時便會束手無策,唯有坐地就縛。所以,禪與日常生活,有其密切的關係,否則,它將僅是一種學說而不是實用的禪法。

  禪的方法,有動、有靜。對一個初學者,動的方法不太可能深入,而靜坐的練習,能獲得較深的經驗。日久經驗豐富且深時,在動的時候,不管做什麼,身體動,心還是安定的。如今也有一位緬甸禪僧,發明了一種「動中禪」的修行法,亦能使人安定身心,原理是依據「觀身、觀受、觀心」的法門。至於中國佛教,有漸悟與頓悟兩派的修行。漸悟的修行,非常重視打坐;頓悟的修行,不反對打坐,但亦不以打坐為主要方法。但是,多半的人是需要以打坐為基礎的。

  六、禪與無我

  宋朝時,有位大慧宗杲禪師,有一天他派一位尚未開悟的弟子名叫道謙,從浙江的徑山,送一封信到湖南的長沙,去給一位張居士。這位弟子相當苦惱,便發牢騷給很多人聽,他說:「師父不成就我好好用功修行,我已經出家二十年,至今連門都沒摸到,卻叫我去送信,荒廢了道業!」他的意思是,這麼去送信,來回千里迢迢,將寶貴的時間給浪費了。另一位開了悟的弟子,名叫宗元,聽到這位弟子發牢騷,就安慰他說:「你放心,我陪你一起去。在路上的一切,我都可以幫忙你做,只有五件事需要你自己料理,那就是著衣、吃飯、屙屎、撒尿、馱一個死屍路上行。」道謙聽了,不禁高興得手舞足蹈,欣然上路,後來也不用宗元陪他去了。

  請問,那位笨弟子為什麼可以開悟?只因為一旦心無二用,便能雲開霧清,立見明月當空。出差前,他為追求開悟,並不知道開悟是什麼;在路上,他什麼也不管,什麼也不想,只顧他自己個人生活裡最單純的事情,穿衣、吃飯、上廁所,馱著死屍似的身體走,心中不再受到任何妄念所干擾,不想過去,不想未來,也不想現在發生些什麼事,只是很清楚地知道他在做著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煩惱越來越少,而情緒不會再波動。所以,他也見到了真實的世界是什麼了。他以前所見到的世界,都是以自己的知識和錯誤的感覺來作判斷的;現在,放棄了自我主觀的判斷,直接來體驗生活,所以才能看到真實的世界。

  我們通常認為自己的自我是真的,自己的所思所見、所解所受也是真的,因為是我在想、我在看、我在聽、我在說、我在做;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這些都是虛妄的。

  舉例而言:我有位學生,認識我差不多有十年了,他以為他是在學禪,但是,我認為他是在玩禪,只是到我們禪中心來,看禪、聽禪、坐禪,但沒有很認真地來體驗禪的生活和禪的精神。

  當他見到我時,剛剛和他的太太離婚,所以請求出家,我說:「你不能出家,應該再找一位太大。」嗣後的歲月中,他曾三度結婚又離婚,最近他來見我時,我問他:「你每次選擇結婚對像時,是不是出於你自己的意見?」他答:「是啊!我選擇的時候好像是我做對了,可是,慢慢地日子久了,便發現到我的選擇是錯誤的。」

  這種人並不多,但是,我們每一個人事實上都像這個人一樣,對於任何事情的選擇、判斷,大概總是錯的多、對的少。所以人的生命的責任,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改正錯誤。

  以上兩則故事,說明了人們大都不瞭解自己,故在大環境的影響下迷失了自己。我們通常所謂的自己,並非真正的我,因為我們所作的判斷,都是在當時的環境影響下產生的動作,所以那是環境而不是我。如果通過禪法的訓練,我們便會找回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那是不受環境影響的真如佛性。

  所以,禪的最高經驗是無我,也就是先從錯亂的自我轉成穩定的自我,再捨穩定的自我而成無我。到了無我的程度時,才發現我跟世界,既不是統一的,也不是分開的。統一的是大我,分開的是小我,不一不異,無內無外,是一切事實的存在,卻沒有我的執著在其中。

  七、禪修與學習能力

  當我們學習一樣東西時,如果心力不能專一,注意力不能集中,則對所有的見聞覺知,都不可能在記憶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學習效果不會很好。

  例如:一張攝影用的底片,照第二次則出現畫面重迭,照第三次即可能變成畢加索的抽像畫了。又如黑板,若已寫了字在上面,重迭塗寫便很難辨認其內容了;若把黑板先擦乾淨,不留任何痕跡,再把聽到的、看到的寫上黑板,就很清楚了。我們學習任何東西時也是一樣,學習前或正在學習時,要先把頭腦裡清理清楚,不要東想西想,只是注意地聽、注意地學,記憶力一定增強,理解力也會快速。所以禪修可以幫助大家提高學習的效率。

  前面說過,禪的修行方法和觀念,可以使我們的心安定下來,便不會受了環境的影響而迷失自己,因此可以接受到更多、更真實的消息。我們也談到了禪法的修行不是一蹴即成的,需要付出耐心來練習。如果僅僅為了增進我們的學習能力與效率,打坐及參禪是最好的方法,至少也應該練習著隨時讓你的頭腦休息。

  一般人由於身心緊張,所以影響到學習的能力和效率,應當常常練習放鬆頭腦,放鬆全身的肌肉和神經,讓身心獲得充分的休息。有時由於血液循環有問題,指揮全身放鬆而無法放鬆時,則應輔以輕柔的運動,身心自然健康,學習能力自然增長。

  八、禪修與戒酒戒毒

  剛才有人問我,禪修對於酒精中毒及麻藥上癮者,能有幫助嗎?

  在美國,尤其是年輕的一代,沒喝過酒的人很少,沒有用過麻藥的人也不多。喝酒時會給人一種安慰感或安全感,用麻藥時則使人有一種天馬行空的感受。但是,酒醉或麻藥用過之後,身體的感覺則非常地不舒服。而且飲酒跟犯罪及意外死亡有密切關係,根據美國青少年酗酒情況的調查報告所稱,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撞車、暴力攻擊、自殺,皆與飲酒有關;在美國青少年學生中,一半以上的性攻擊、約會強姦案,均與酗酒相關。其實,縱然不犯罪,飲酒吸毒都是慢性自殺的行為,所以必須戒酒、戒毒。

  在禪中心,就有人是曾用十幾年的麻藥,而漸漸地改掉。因為,用禪的修行方法和觀念,能安定我們的身心,如果學會放鬆身心,這種感受,要比麻藥和酒的剌激舒服。用禪坐時,身體舒服,心裡平靜,如果一天有一次打坐時間的話,能使你覺得整天心裡平靜,身體舒暢。所以,如果是已經酒精中毒的人,或是麻藥已經用了很久的人,只要有一點決心學禪的打坐方法,學會以後,就能越來越覺得酒、麻藥並不是一種享受,真正的享受是打坐。

  酒與麻藥,是讓我們緊張刺激、失去健康;禪坐的方法,是讓我們舒服自在、增進健康。但是,禪坐的方法不可能馬上取代麻藥、酒精的刺激,需要一天天慢慢地改善,要付出恆心及毅力,也需要親友的照顧、關懷與鼓勵。

  (一九九一年十月十五日講於美國紐澤西州蒙克萊大學,陳果剛整理)

禪的心靈環保

  環保一詞,已是非常流行的現代語,它的意思是:保護我們生活環境的自然生態,使之產生自然的調節。如果破壞了自然生態的自然調節,就會為自然帶來災難,為人類的生存造成危機。

  一、什麼叫作環保

  人類也是自然生態之一,破壞了自然生態,人類大眾本身就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佛教主張不殺生,祈求盡量少殺一點。現在許多地方由於飼養雞、鴨,尤其是養豬,對四周的居住環境產生了破壞,水質、河流受到污染。而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美國及日本人在當地砍伐森林,拓展畜牧,將養大的牛只,運回自己的本土銷售,他們雖然沒有破壞自己國家的環境衛生,卻破壞了地球上自然資源及生態的調節。

  保護人類生活環境的衛生就叫環保,人類生活是在地球,但是人類卻逐漸地將唯一能生存的地球,在化學、塑膠、放射能及機器運用所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料中遭到破壞。譬如:我們經常使用的紙張、紙盒、紙盤、紙杯、紙巾等,這類東西的過量使用和浪費,不僅使地球失去森林,尤其所製造出來的大量垃圾,使得我們人類在講究自身的衛生之時,卻破壞了環境的衛生。紙盤、紙杯,由於是紙製品,若能處理得好,其中的一部分還可以回收後再制,如果是保麗龍的產品,就更難處理了。

  許多人在提高人類生活的品質上,只注重物質生活品質的提升,往往忽略了精神生活品質的提升,這更是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從禪的精神來講:生活是以簡樸、整潔為原則。所以應該通過禪修的生活,來提高人類的精神品質,保護人類的心理健康,影響全人類的心靈,進而改善生活環境,達到全面健康的目的。

  最近我去英國主持了一期的禪七,參加的人都是當地的心理學家、心理醫生、醫生及作家。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也都是替人家看病的人,但是,他們自己的病也很多,參加禪七就是來治病。因為現代的人類是生活在迅速變化、競爭激烈及到處污染的環境中,使得心理無法健康。

  如何達到心理健康的目的?最好是用禪的方法及觀念來疏導、來調整。

  二、禪是什麼

  (一)禪是清淨的智慧

  一般人有執著、有自我、有自利的聰明,是不清淨的智慧。

  (二)禪是無染的心靈

  所謂無染,就是沒有分別、執著,沒有帶著情緒及自我中心的心理活動。

  (三)禪是「無相」、「無住」、「無念」的精神境界

  這三個名詞來自《六祖壇經》,是《六祖壇經》的根本思想或根本精神。

  「無相」就是空,是即有即空的空,從有的現象看到空的本質,就叫作無相。如同佛前的供花,就是即有即空。花的形象是有的,因為無常的關係,故不是永遠存在,因其經常在變遷。無常、變遷就是空,不是不變的存在,而是經常在變,因為在變,所以有相等於無相。現前有,進入未來即消失;剛才還有,到了現在又沒有了,這就是《心經》所講的「色即是空」。

  「無住」就是空,這是講即空即有。無住就不會停止在某一個現象上面,現象既不能停止不變,便無從執著那樣東西是有的。既然不停止,不執著,而停也停不住,執著也執著不起,那已經知道是空。雖然是空,但是變遷的現象不是沒有。既然講無住是沒有辦法停留的意思,而不是沒有這個現象,所以這就是即空即有,也就是《心經》講的「空即是色」。

  「無念」就是空,無念是心中沒有我執的念頭,沒有跟煩惱相應的念頭,沒有跟自私心相應的念頭,因此就是空。沒有情緒的波動,沒有自我的執著,因此,自我就是無我。

  佛法講無我,就有人問我:「佛有沒有我?羅漢有沒有我?」我回答說:「當然沒有!佛是已經解脫的人,當然沒有我;羅漢也沒有我,否則不能算得解脫。」因此有人反過來問我:「《金剛經》上的第一句是:「如是我聞」,其中又有一偈子是:「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連續講了兩個我。前面的「我」是已證羅漢果位的阿難尊者講的,後面的兩個「我」是佛講的,怎麼說沒有我呢?」我告訴他:「那個「我」就是無我,是假名的我,是為了說明一個現象必須提出有我有你,否則無法表達說話者的立場、無法表達佛的智慧,所以這個不是「我的情緒」、「我的執著」,而是為了表示無我的假名我。」

 禪是絕對的無,不是跟有相對的無。《心經》中所說五蘊皆空,五蘊是指我們的物質的身體及精神的生命,這兩類加起來,若以智慧觀照,五蘊非我,五蘊皆是無常的現象,所以是五蘊皆空。

  既然是空,就沒有我;既然沒有我,《心經》告訴我們解脫的時候叫作智慧,而不要想到具有智慧的我在。既然沒有我這樣東西,那個智慧是誰的呢?因此也不應該說有智慧。而修道者所得的聖果、佛果,也是沒有的,因為如果有所得,一定是有我的。所以《心經》要說:「無智亦無得」,《維摩經·觀眾生品》亦云:「若有得有證者,即於佛法為增上慢。」這也就是無我的意思。但這不是消極的,乃是積極的,因此《心經》中另外還有「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的經句。如果有盡,盡了便在人間消失,那是消極。無明與老死既不存在,所以也不必畏懼。凡夫不斷地從生到死,是由於無明,解脫了就沒有無明也沒有老死。但是解脫了的人還是有老死的現象,只是不對老死產生執著、產生畏懼,不受老死的現象所困惑、所恐懼,這叫作解脫。因此叫「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就不是相對的無,也不是相對的空。所謂解脫生死的意思是:自由自在於生死,不畏懼於生死,這叫真正的無生死。可是解脫以後為了度眾生,還是會有生死,這叫作亦無老死盡。《維摩經·菩薩行品》亦云:「觀以無我而誨人不倦」,可知無我實是積極的。

  不落空和有,叫作絕對的無,《華嚴經》中說有無盡的法界,有凡夫的法界,有諸佛的法界。法界的意思是指環境、範圍。不同層次的人,就有不同的環境和範圍。《華嚴經》講的無盡,那是指的絕對的有,那是真實的有。《般若經》講的空,是畢竟的空,也是絕對的空。所謂畢竟空是真正的空,也就是空空——絕對的空,並不是有無相對的空。《華嚴經》講有,《般若經》講空,實際上都是講的不可思議的無。

  不一不異是絕對的無,不是一,也不是二,那就是絕對的無。在《維摩經》裡常講「不二」——生滅不二、垢淨不二、生死與涅盤不二、菩提與煩惱不二,也就是無的異名。

  三、禪與心靈環保的類別和層次

  內在的心靈世界只有一個層次,我們叫它「法界唯心造」。所謂法界,一共有四聖六凡的十法界;或者是每一法(現象)的範圍,也叫作法界;或是每一類的眾生,叫作一個法界,這都是唯心所造的。唯心的意思有三點:

  (一)觀想的

  用意念或意志來作觀想:你想清淨,就得清淨;你想安靜,就得安靜;很熱的時候,你想不熱,就會不熱;很苦的時候,你想不苦,就會離苦。

  在最近出版的一本叫作《求生存》的美國雜誌上,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對打獵的父子,在一個冬季,因飛機失事而掉入湖中,父親很快地就被凍死了,兒子一直想著:「我不冷,我不冷。」這樣慢慢地爬上了岸。上岸後,一共在森林中過了七十天,在這期中只有水喝,什麼都沒有得吃,他不斷地告訴自己:「我不餓,我不餓,我不冷,我不冷。」等到被人發現時,他雖已瘦了,僅剩下七十九磅,但還是活著的。他的意思力及意念,使得他活著回到了人間。

  (二)體驗或心驗

  經由觀想、持誦、禮拜或祈禱而達到的一種效果。觀想完成而見到淨土、佛、菩薩;持誦、禮拜、祈禱完成而見到佛國、天國、神仙。這都是當事者個人的體驗,其他的人無從分享。

  (三)事實的實踐

  心中所想的或希望的事,自己便朝著目標去努力,以實際的行為,來改變現實的環境。也就是依據自己心中所想的,不僅用嘴巴宣傳呼籲,尤其要身體力行,百折不撓地全力以赴,便能改變現實的環境,這也是唯心所造的一種模式。

  禪的世界是內外統一的,內心世界不離現實世界。禪者的內心世界是純樸的、無瑕的;他的物質生活是簡樸的、自然的。而外在的世界,在他看起來,並沒有離開他無限大的心量。因為禪者的內心是無私的、無我的,所以也是無限廣大的;既然是無私的、無我的,外在的環境並沒有離開他自己的心性。因為自心是清淨、無私、無染的,所見的外在世界也會無私無染的,又是因為自性即是清淨的空性,所見的外在世界也是無相無著的。既然禪者所體驗的世界是內外一如、無私無染、無相無著,那又何處不是佛國淨土呢?只因其他眾生仍在充滿煩惱的情況下生活,所以必須宣揚心靈環保的理念及方法。

  由於禪者的心靈是層次分明的,並不因為無我、統一而混淆了,故對於外在世界,仍有認識和反應作用。一位高明的禪修行者,當他跟人相處之時,或者處理事務之際,能以純客觀的智慧,作善善惡惡、公是公非的判斷。他會以此自化化他,那便是菩薩道的實行者。

  一位有了禪修體驗的人,不一定就是完全解脫了的人。他已有攝心、安心的經驗,也有相當程度的智慧,會知道自己有些什麼缺點,既有自知之明,也會坦白向他人承認自己的缺點,這也正是他內心的反應。所謂明心,是首先明瞭自己的煩惱心是什麼?有多少?往往是從對於環境的接觸及思想的矛盾,才能反映出內心的煩惱。煩惱如賊,只要你面對它,它就隱匿起來。於是不隱瞞缺點的人,他的心就比較明朗、坦誠、謙虛、和善,他會說他應當說、可以說、如實而說的話;他會做他應當做、必須做、如實而做的事。

  從心靈的淨化到精神的提升,要用觀想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數息觀、不淨觀、念佛觀;另外尚有其他的方法,例如:用禮拜、持名、諷誦,以及默照、話頭等。這些方法都能使我們的身心淨化,也能使我們的人品提升,從行為改變觀念,再從觀念的改變,來達成人格的淨化與精神的昇華。除了觀想方法以外,當然還需要配合無我的空觀,才能產生無私的智慧。

  四、禪的修行與心靈環保

  環保必須從我們的生活簡單化、淳樸化著手,除了必須用的,不要多用,更不要浪費。對我們擁有的生活環境,要知福、惜福、保護。我們應該以禪修的方式作為生活行為的準則。例如:我們在禪寺吃飯,不浪費一湯、一菜、乃至一粒米、一滴水,就是連吃完飯的碗、筷,都要用少許的水在碗內清洗後,將水喝下。現代人多半有浪費東西的習慣,吃不完就倒掉,用不完的扔掉,雖然是用自己錢買的,但是浪費東西就浪費了屬於地球上全體眾生共同的資源。地球上很多的資源是越來越少,而只有人類是越來越多,如不設法淨化人類的心靈,簡化人類的生活,而只提倡環保,無異是本末倒置。

  禪的修行,能使我們主觀的內心世界和客觀的生活環境合而為一,那不僅僅是心理的想像,也不是眼不見為淨的自我安慰。禪的修行者,一定會將內心所體驗的,表現到外在世界來,自己體驗到的,必定也勸導他人一同分享,也會影響他人、帶同他人,來共同達成心靈環保的任務。

  自然環境的保護,一定要靠人來完成,為了能達成此一任務,必須從全體人類內心的意願及認識做起,進而身體力行。如果僅有意願及認識,力量也有限,必須用觀念來疏導,用方法來實踐。這樣才能達到淨化人心、淨化社會、保護自然環境的目的。

  (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六日講於紐約東初禪寺,吳昕儀整理)

禪的知與行

  一、前言

  謝謝貴校宗教系的邀請,也謝謝史維德(Leonard Swidler)教授為我所作的介紹。天普大學雖然是我初次訪問,確已響往很久。尤其貴系所的傅偉動教授,是我多年的老友,今天相見,特別高興。

  七天前我在亞利桑那州州立大學的杜克松(Tucson)校區演講「天台止觀」昨天我在紐約州的康乃爾大學演講「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今天我到貴校講「禪」,好像我什麼都會講似的,其實我每到一處演講,都是在接受行家的考驗。今天的題目「禪的知與行」,也是諸位教授和研究所同學們熟悉的,我能不能通過測驗,尚請諸位在聽完之後,高抬貴手,把分數打高一點。(掌聲)


  二、不立文字  

禪是不可以講的,故稱為「不立文字」的「教外別傳」,只要是用嘴巴講出來的,都不是禪。曾有一位禪師,在他快圓寂的時候,他的弟子請教他:「師父,您快圓寂了,請對我們說幾句話吧!」他說:「我這一生,最大的毛病是話太多了,現在,快要死了,你就饒了我吧!」但是今天我還沒有要死,既然來了,當然要講幾句話的,等我要死的時候,也希望學學這位禪師。

  各位都知道「拈花微笑」的故事。在釋迦牟尼佛臨要涅盤之際,召集了所有的弟子,手中拿了一朵花給大家看,什麼話都沒有講,弟子們不知道其中的奧義,只有被譽為頭陀第一的弟子大迦葉尊者,看著這朵花,微微的一笑。釋迦牟尼佛也點頭含笑,知道大迦葉已懂了他的意思。所以最好的解釋就是不講話,不講話就是最好的解釋。其實,不一定要拿花,我現在手上拿著一張史維德教授剛才給我的名片,你們看,這是表示什麼?沒什麼,只是名片而已!(全場大笑)

  另外,在中國禪宗的馬祖與百丈,他們師徒間也發生過一件分案:有一天,他們兩人在外面散步,正好遇到一群野鴨在空中飛過。馬祖問百丈:「你看到嗎?那是什麼?」百丈回答:「看到了,是野鴨!」馬祖再問:「現在呢?」百丈說:「已飛過去了!」馬祖轉身扭住百丈的鼻子,再問:「現在呢?現在呢?」百丈就這樣開悟了。各位,想不想試試,也讓我來扭住你的鼻子?有效,一定有效果,會痛。(全場笑)

  禪的智慧,看起來好笑,其實不是。首先要把心停留在現在,現在最重要的。不想過去也不想未來,現在便沒有這回事了。心裡面如果留著過多的痕跡或回憶,在普通人來講,是必然的,但在一個禪師的立場,已經有了開悟的智慧,過去已去,未來未來,現在則是心中了無罣礙,不有任何東西,經常保持非常的明淨和清靜。

  三、超越依賴

  禪的智慧是開悟,所以不是靠我們的思想去推敲的,不需要用理論、邏輯來辨證。下面講兩個例子:

  第一是阿難尊者的故事。釋迦牟尼佛涅盤後,大迦葉召集了五百個阿羅漢來編輯審定佛所說過的經典,阿難記得最多,因此他一定要參加,如果沒有他參加,這一次的編輯大會就不能成功。他出家很久了,始終覺得他是佛的最親近的弟子,也相信佛一定會幫助他開悟,結果佛涅盤了,他並沒有開悟。這一次,他一定要參加這個五百人的集會,可是他不是阿羅漢,他就想到了大迦葉很慈悲,一定會幫助他開悟,結果就是大迦葉在會場門口擋住他,告訴他:「你不是阿羅漢,不可以參加!」阿難問:「那你如何能幫助我成為阿羅漢呢?」大迦葉說:「誰都幫不了你的忙,你請走吧!」這時的阿難,失望到了極點,覺得世界上誰也幫不上他的忙了,因此回到他的僧房,準備打坐了,他說:「現在,我什麼人也不要倚賴了。」結果呢?他還沒有坐下呢,就已經開悟證了阿羅漢果。這就是因為他放下了所有的依賴——對人的依賴、對理論的依賴、對他自己所知所能的依賴之後,就能開悟。

  四、自性是空

  另講一個深一點也難懂一點的案例。

  有一部《楞嚴經》,介紹了二十五個開悟的例子,各各不同,稱為二十五種圓通法門,其中最著名的是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耳朵是聽聲音的,觀世音菩薩即是從聽聲音而開悟,先聽聲音,慢慢再聽聲音的本性。其實聲音的產生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沒有產生以前和產生以後都是沒有聲音的。在產生的時候也是配合了其他的因緣才產生出來的。當發現這樣的事實後,他便「聞所聞盡」,沒有能聞及所聞,「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內在看自性,外在聽聲音,都沒有自性。因此他便「入流亡所」,「入流」是入空性的流,進入自性本空的流,「亡所」,是指所有主觀的自我和客觀的環境都不見了,也就是說,內在的自我和圍繞著自我的環境都沒有了。既然經驗到了內外皆空,被哲學家們當作本體的自性都是空性,那還有什麼話可說的呢?

  以上的這段話,諸位聽懂了嗎?能夠聽懂的人,當然是有智慧的人,不過,聽不懂的才是更有智慧的人。(大家笑)  

  禪的智慧,作用在於安心,如何能使心安呢?由於禪的智慧,本身就是無心,例如:聲音本身並無不變的自性,能聽的心也不是真實的有,所以不論內在與外在,都是現象的有,自性都是空的。由此可知,我們平時的心理現象,都是虛妄不實的,若能體驗到無心,就能安心了。

  五、無心與有心

  禪宗的初祖菩提達摩,到中國後在嵩山面壁,後來被稱為禪宗第二祖的慧可禪師前來向他求法,要求替他安心。菩提達摩問他:「你若能把你的心拿來給我,我就替你安啦!」慧可回過頭來找自己的心,結果發現自己竟然沒有心可找,這時菩提達摩便說:「好,你既無心可找,我已替你安好心了!」

  這個故事聽起來好簡單,其實很不簡單。由於我也時常教人打坐、參禪,所以也常遇到有人來請我替他們安心,我也學菩提達摩,教人把心拿出來給我,我來替他們安心。哦!可惜我的運氣不夠好,來找我的人,都不是慧可,教他們找心,他們能夠找給我成串成箱的很多心,他們會告訴我:「我現在心很難過、心很困擾、很痛苦、很煩惱,難過的是……困擾的是……痛苦的是……煩惱的是……不得了的是……。」因此,我已不像是一位禪師,倒是常常被人家當作垃圾桶來丟垃圾(大家笑),我收下了大堆大堆的垃圾之後,總算也幫助了一些人,但是並不能幫助他們以無心來達成安心的目的。

  你們的心能安嗎?要不要我來幫忙?我想,在各位心中,也有不少的垃圾。凡有垃圾在心,便不是無心,便不能真正的安心。我們要瞭解,二祖慧可為何找不到心?一定是他自己先已用過功的,一定先已經過一段長時間的修行才會達到「找心無心」的境界。

  所以禪的智慧,並無定型的模式,是可因對像、時間、空間的不同,而作靈活的運用。目的在於因勢利導,使得眾生去粘解縛,遠離煩惱。因此,需要不同的經典,說不同的法門。所以法無定法,真法無法,真心無心。

  六、無與有都對

  馬祖有一位弟子叫智藏禪師,有一天有位在家居士前來向智藏問法:「有沒有天堂和地獄?」禪師說:「有啊!」居士又問:「有沒有佛、法、僧三寶?」禪師又說:「有啊!」居士問了很多問題,智藏禪師都說:「有啊!」

  可是這位在家居士曾經聽過禪師說法,不是說有,而是說無,所以使他覺得奇怪,便追問智藏禪師:「你大概是弄錯了吧!我在徑山和尚那兒聽到的,與你所說的完全相反,他說一切都是沒有的。」禪師立即問居士:「你有老婆嗎?」居士說:「有!」禪師又問:「那徑山和尚有沒有老婆呢?」居士說:「唉呀!他是個和尚,當然沒有老婆囉!」這時智藏禪師就告訴他說:「徑山禪師說沒有是對的,你說沒有,那就錯啦!」因為徑山和尚已是悟後的人,已證實相無相、真心無心的境界,他說一切皆無當然是對的,至於這位居士,心中的問題太多,豈能說無呢?

  七、現在最親切

  禪的智慧,就是現實的生活,有人說:「活在現在,佛在現在。」不必論過去未來,現在最親切。

  例如:仰山禪師問他的師父鴻山禪師:「您過世之後,如果有人問我們,您傳的法是什麼?叫我怎麼回答?」鴻山禪師說:「很簡單啦!每天一餐粥、一餐飯。」(業林寺院的僧侶,每天過午不食,故僅早、中兩餐)

  又如:有源律師問大珠慧海禪師:「什麼是您用功的方法?」大珠慧海回答說:「肚子餓的時候吃飯,身體累的時候睡覺。」他不講仁義道德的大道理,只是教人照顧好現實的正常生活。

  再如:趙州禪師,曾經找了兩個人問話,一個是剛剛來到的出家人,趙州問他:「你來過沒有啊?」回說:「是新到的。」趙州說:「那你去喝茶吧!」趙州又問另外一位:「你是新來還是舊住?」回說:「是舊住。」趙州也說:「那你去喝茶吧!」這時,立在一旁的一位院主感到不解,便問:「和尚啊!真奇怪,對於沒有來過的人,您叫他去喝茶,到底是什麼道理呀?」結果趙州禪師招手說:「院主,你來。」院主問:「做什麼?」趙州說:「你也去喝茶吧!」這個時刻,正好是寺中喝茶的當口,讓每一個都去喝茶,如此而已。

  再講一個趙州禪師的故事:一日上午的早餐後,有位出家人問趙州:「我非常的愚笨,而且煩惱很重,請和尚給我開示。」趙州說:「好啊!你吃過粥了沒有?」那個出家人答說:「我吃過粥了!」趙州說:「你吃過粥了,那就去洗碗好了!」

  我們從這些公案看,好像做一個禪師很容易,他可以隨便說,說有說無都可以,只要叫人吃飯、睡覺、吃粥、喝茶、洗碗就行了。但是禪師們在沒有開悟以前,卻是要付出長期修學的代價。一旦開悟以後,心無染著,不滯一法,所以他們說什麼都是為了對象,不是為了他們自己。如果你還沒有開悟,你也可以冒充著像是一個已悟的禪師,你可以胡說八道,但是很快便會露出馬腳!悟了的人,畢竟不同於未悟的人,偽裝的灑脫,絕對不會像是真正的無我與自在,所以要做一個假的禪師,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八、徹底解決問題

  許多人不知道自己有問題,許多人在自己有問題的時候不知道怎麼解決,有許多問題可從環境或觀念的改變去解決,但是,有很多問題卻不是如此就可以解決的。世界上能解決的問題都是暫時的,因為不容易徹底地解決問題,人就很難得到安全感。但是,禪坐能幫助我們得到身心的平和;開悟可讓我們的心得到自由和解脫,不受環境和自身的影響。所以若能親自體驗到「無心」,便可以解決一切惱人的問題;那就是面對事實,當怎麼做就怎麼做。但請不要誤解,不可將「無心」當作無用的心,也不得把植物人那樣的情況看作禪悟的「無心」。因為禪悟的「無心」是對於現實的一切仍要積極的參與,只是其中沒有自己的得、失、利、害等我執煩惱在內。

  九、日常生活的禪修

  禪的智慧,要能用在日常的生活中,而不是光在打坐的時候才用到禪的。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和經驗禪的智慧呢?那就是當我們做每一件工作之時,都要專心。例如:在煮菜時專心煮菜、吃飯時專心吃飯、開車時專心開車、睡覺時專心睡覺。既要專心工作,且要放鬆身心,如果在緊張的心情下去做任何事,就與修行相違背。為什麼會造成緊張的心情呢?不外三個原因:一是擔心做不好,二是擔心做不完,三是希望能做得更好。在做任何工作時,只要能認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很用心,很專心,而又很輕鬆地把它做完,一定能做得很好,同時也不會覺得太累,便是我禪修者的生活方式。

  十、悟後的日常生活

  如何是開悟以後的日常生活?有位黃檗禪師曾說:「即使整天吃飯,沒有咬到一粒米;即使整天走路,沒有踩到一塊土。」他的意思是說,吃飯、走路等,每一件日常生活中的事都照常在做,但不是為了自私的「我」在做,所以「我」也未做任何事。開悟的景況在禪宗形容為「黑漆桶兜底戳穿」,連桶板也碎成粉末不見了。這就是從「自我」得到了解脫。另有一句形容的話是「虛空粉碎,大地落沉」。頭頂上空的太虛空都消失了,處身立足的地球也不見了,時間與空間都不存在了。這是將全體宇宙的大我,形容成了障礙我們獲得解脫的黑漆桶,此時已被徹底爆炸清除。這便是開悟的經驗在你面前出現,但它不是可用任何形象和質量來讓你取得的東西。其實,開悟後所獲得的東西,便是放下一切,包容一切,能夠放下是智慧,能夠包容是慈悲。」

  十一、如何清理垃圾

  這一趟天普大學之行,正在該校留學的陳美華,給了我許多方便,也托她做了一些事後的打點,故將她給我的一紙短箋附錄並解答於後。

  師父慈鑒:

  師父送給幾位教授的書,已於上星期一收到。上星期三已將之送給長友繁法教授,這星期三,將給Dr.Raine Dr.Swidler 傅偉動老師 Dr.Cannon四位教授送去。

  大弟子去見長友教授時(他在日本有過禪修體驗),他向弟子表示,師父已得臨濟真傳,教法直接而當下。他除了謝意外,並要弟子代他向師父請教一問題:當師父在演講中所提到的那些「垃圾」來時,師父如何清除?請就理論和實踐面言。

  恭請慈安

  弟子美華頂禮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三十日費城

  我的解答是:首先靜聽對方傾吐他們胸中的「垃圾」。待其告一段落,即以認同的方式接受他們的「垃圾」。次以佛法的因果及因緣的理論,說明世事的實況及世事的無常,然後勸導他們向自己內心求安寧。方法則是試著做禪修的工夫,要他們將怨怒不平的感受、想法、情緒,轉移方向,改善自己,他們的麻煩惱問題便會越來越少。所以我也不必像心理治療醫生那樣,需要他們定時定期來向我「倒垃圾」了。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七日講於美國賓州費城的天普大學宗教系研究所,簡海蘭整理,十二月五日聖嚴修整補充成稿)

禪與藝術

  非常榮幸能到普渡大學與諸位談「禪與藝術」的主題。其實我對藝術是外行,而且藝術的範圍包含很廣,不只限於畫家,其他有音樂家、雕刻家、建築家,至於禪的藝術乃在與日常生活中的吃飯、喝茶和睡覺等動作和環境有關聯。

  我們欲瞭解禪的內容與藝術的關係及其對藝術的影響,得先從佛教講起。在東方,禪在藝術的領域裡究竟產生了一些怎樣的作用與影響,這得從瞭解禪著手。又因為禪是從佛教中推展出來的,所以先簡單介紹佛教背景。

  一、空與無常

  禪宗並不是在印度就存在的,它卻是從印度佛教的基礎上發展出來,所以叫作禪的佛教。而佛教在印度提供了兩個觀點給人們:在理論上提出了「空」的觀念;在方法上提出了禪修的功能。這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空」這個觀念,是基於世間所有一切現象無時不在變化,又名為「無常」。無常的意思就是沒有任何一種現象,是永遠不變的,即無永恆的存在,沒有永恆所以叫作「空」。這個空並非什麼都沒有,而是在一切事實現象的同時,本身並不是真實不變的存在。而無常和空這個觀念,亦是佛教與其他哲學宗教所獨特不同的地方。

  從禪的修行立場來看,我們這個世界是無常的,一切都是空的。而無常和空就是世間的事實,所以既然是事實,一切事實本身就是無常,就是空。我們每一個人不論是否知道空或無常的觀念,對現實環境裡的自我,很少願意體認無常是事實。因此帶來了自己內心的矛盾,並造成周圍環境裡的人、事和自然界的現象,產生心理上和身體上的衝突,而增添許多困擾,我們叫它「苦難」。

  禪的修行方法是要把我們散亂的心變成集中,從集中變成統一,從統一到沒有執著,我們叫它「無心」。到了無心的階段,空的體驗也就出現了,此即是悟境,亦叫作「真的智慧」。這個階段一定要慢慢的來,像爬山一樣,從山腳上爬上去,爬到最高點。

  而統一的境界又分為幾個層次,第一是我們的身體和心合而為一,也就是沒有身體的負擔,身和心不分開。第二是內和外的統一,也就是我們自己的心和外的統一,我們叫作入定,那更不簡單了。前念和後念根本我間隔距離,即無前念亦無後念,這是必須入了深定才能體驗得到。若已到達天人合一程度的人,則可以成為大藝術家、大宗教家或大哲學家了。

  至於禪的智慧是「空」,若要體驗到空,則當超越統一的層次。佛法在指出空與無常之後,就是要幫助我們,一方面去面對無常與空的事實,另一方面從無常和空的觀點去得到自我的解脫和跟人和諧相處,樂意接受自然界的現象,並且適當地設法改變它,這才是佛教的宗旨。

  佛陀告訴我們要用生活的實踐來達成目標,第一要持戒。所謂持戒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做的必須努力去做,不應該做的,對自己、對別人無益的,就不要做。一方面我們的心也是需要調整,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是相當難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要修禪定的一種工夫。所以身體行為的改善要靠持戒,心的行為改善則靠修行禪定的工夫。因此若能配合佛教的理論,認識空與無常,那就叫作智慧。如果不能配合禪定和持戒,僅僅知道無常和空,那只是知識層面的瞭解,對我們日常生活幫助不大。必須加上持戒和禪定的修持,才能夠真正在實踐上一面理解空與無常,一面使自己的生活跟空與無常相應。

  二、頓悟與漸悟

  中國的禪是從印度佛教的智慧與禪定的修持結合而成。在印度,智慧是通過禪定之後才落實,而在中國的禪宗一開始,它的目標即是智慧的開發。如果能夠開發智慧成功,那不僅僅是知識的瞭解,且有助於我們理解空的事實是普遍存在,這才是禪的功能和理念。但是中國的禪又分頓悟和漸悟,其實二者是殊途同歸的。有的人會在突然間發生開悟和發現智慧的經驗,不過,絕對多數的人,修行過程必是漸進的。作個比喻,好比兩個人要爬同樣的山,只是一位在有霧的氣候下進行,已到了山頂他還不知道,待霧突然間消散了,這才明白到了山頂;另一位在好天氣下登山,在未上山前就已看見山頂,然後一面爬一面埋怨為何還未到達。這二人那一位是頓悟?那一位是漸悟呢?是在霧中爬山的那位合算呢?還是未爬山前就看到山頂的人幸運呢?

  不少人來跟我修行禪法時,都希望求得頓悟而非漸悟,我向他們保證:「會獲得頓悟的。」他們又問:「怎麼個頓悟呀!」我說:「慢慢地修行,修到最後,一下子開了悟,就是頓悟啦!」雖然市面上有售一種即溶咖啡,或速食快餐,但在修行的方法中,都還需要下點工夫才能達到目的。曾有人問我:「要怎樣才能開悟?」我說:「要看人的根器,根器深厚的開悟就快些,根器淺薄的就慢些。」又有人問我:「怎樣才能知道是深是淺?」我說:「不管根器深淺都應該好好去修行。」又有人問:「如果知道自己根器淺的話,那就不必修行了嗎?」我說:「就因為發現自己根器淺薄,才更需要去努力修行呀!」

  三、禪的藝術

  修禪要怎樣才能開悟?而悟後是怎樣的一個境界?這種禪的藝術有關係。因為得到禪的悟境及經由悟境後的境界,體驗而用生活方式表現出來的,那就屬於禪的藝術。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活在藝術的環境裡,不論是否已體會到我們的環境本身就是藝術。而一個禪的修行者他所體驗到的生活環境是跟一般人不一樣的。一般人所見到的世界,是混亂的、誘惑的、矛盾的,可是有禪悟經驗的人所看到的世界是和諧的、穩定的、清淨的。這就是因為一個是以矛盾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另一個是以和諧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好比牙齒咬到舌頭,這是矛盾的嗎?事實上是和諧的,它們由於火氣上升,便發生碰在一起的現象。所以牙齒咬到舌頭不要感到倒楣,因為它們湊在一起就會咬在一起了,何不以欣賞藝術的眼光來看這檔事呢?

  你們可聽過禪宗寺院裡的唱誦跟一般的流行音樂、古典音樂有何不同?不論是在中國、日本或西藏,佛寺的唱誦讓你聽了以後心會安寧、穩定、平靜,不會有興奮、浮躁及憂鬱的情緒產生。那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它並非故意弄成這樣子,而是經由禪的修行者表現出來的聲音,自然而然會有一種和諧、穩定及寧靜的感覺傳遞出來。雖然以聲音來表達,它卻是平靜的,且有韻律,使你的心平定下來達到一定的境界,使得塵勞全消。

  武術,是中國古代六藝中的一項,傳說它是少林寺的和尚所發明出來的一些動作,本不是為打架用的。平常一般人打架都很粗野,在戰場上殺伐則更凶殘。但是從少林拳表現出來的動作,卻是那麼優美,而且有力中含著穩定。少林拳本身並無殺傷之意,防身和健身才是它真正的目的。因為它是經由一個修過禪行的人所表露出來的招數,不論是用拳、棒、刀、棍,動作都是那麼優美,儼然成為一種藝術的表達。難怪許多人著迷於武俠影片,就為了欣賞其中的動作。可是今武俠片中的武術表現,禪的精神已不復見。在我所學過的少林拳,富有禪的精神所表現出來的動作,快速中有定力。基礎拳法,比劃起來則會感到無聊、乏味,因為太慢缺少刺激感,只有練拳的人自己欣賞,來安定身心,平衡身心,是在動中取靜。

  中國的古詩作品,受到禪的影響也不少,由其領受禪的思想和修養深淺,就可看出他們風格的高下。而禪師和學過禪的人所寫的詩也與一般人不同,不同在那裡?多了一份空靈感,也就是不容易捉摸也不需要去揣摩它,但讓你看了就明白它在講的是意在言外。此種精神,也同樣呈現在繪畫的作品中,譬如:畫月亮時不畫月亮只畫雲,畫水時不畫水只畫船。畫船不畫水,畫雲不畫月,但是你一看就知道那兒有水、有月亮。這些都是受到禪的意象所表達出來的;也就是說,虛在實中,實在虛中,虛實本是同樣東西。實際上也就是無常的變化,從空看有,從有看空。

  還有日本的花道、茶道和庭苑的園藝,也都跟禪有關係。以插花來講,西洋插花總是插得滿滿的花團錦簇,這叫作湊熱鬧。而中國古典插花及日本花道,只是一、二朵花配上一根枯枝,幾莖草葉,看起來簡單卻風姿綽約,也頗具詩意。其茶道更為講究,客人正襟危坐,不准講話,只能一旁慢慢欣賞主人如何煮茶、沏茶、奉茶,之後細細品味,完全浸陶在一份安詳寧和的氣氛中,不似一般俗漢,三五好友矛在一起,一邊牛飲茶水,一邊大聲談天。所以在日本品茶,是要練習使人內心平定,不要心浮氣躁,若是犯有輕浮毛病的人常去品味日本茶道,相信是會有幫助的一種修養哩!

  在禪宗的寺院裡,一向擺設簡單、整潔,比風格也同樣呈現在不少日本家庭裡僅有幾方尺大的小庭院上。寥寥可數的盆景,一覽無遺的視界,地方雖小卻有股說不出的舒適感。不像一般中國家庭的前後院蒔瓜種茶,雖是善加利用土地,卻是顯得雜亂。而這質樸、簡潔的生活環境空間配置,也是經由禪境而悟出來的氣質。

  講到吃,中國人最拿手的,雖然廚藝也不錯,但真正的好廚藝卻是在禪的寺院裡。至目前為止,我們寺院裡的食物,口味清淡、簡單而營養,食之彌久不厭。所以餐館裡的素菜,是迎合一般人的口味,沒有禪意,寺院裡的雖是粗茶淡飯,倒是香甜可口。時下在日本東京和京都等地有幾家素餐館,模仿禪宗寺院裡的料理,做得極精緻,清淡可口,的確非常好吃,但是價格奇貴無比,又失去禪宗的風格了,所以去吃的人不在作禪味的體驗了。

  由前面所舉的例子,不難發現,若有禪修體驗,我們的日常生活,便與藝術脫離不了關係,假若細心去品味,豈非處處都在顯露禪機呢?其實藝術是禪的副產品而已,修禪的目的不在藝術的表現,而在協助我們解決生活上困擾及身心上的苦惱,這才是修禪的真正意義。如果是為了藝術而來學禪的,雖也能達成目的,不過是本末倒置了。

  (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三日講於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張智惠整理)

生命的圓融

  諸位老師、諸位同學:記得去年和前年,我都在貴校做過演講,所講的題目,都是同學們給我擬訂的,今天的講題也不例外。現在我們就「生命的圓融」,分四個段落來說明。

  一、何謂圓融

  圓融,是佛學上的名詞。比如《楞嚴經》卷四,如來云:「地水火風,本生圓融。」中國的天台及華嚴二宗,對圓融之理,發揮得最詳盡。

  圓有圓滿、圓熟、圓通的意思。圓滿是不缺少,缺則殘,少則虧;圓熟是不生硬,生則自感苦澀,硬則自傷傷人;圓通是不阻礙,阻者停滯,礙則損失。

  人都祈求圓滿,比如說:希望財富圓滿、事業圓滿、家庭圓滿等等,不圓滿則不幸福。

  圓熟是完全的成熟,不是勉強的。一個人的人格達到成熟或圓滿的境地,便是「完人」。所以大家都盼望自己在有生之年達到圓熟的程度。

  圓通是佛學專有名詞,圓是性體周遍,通是妙用無疑。《楞嚴經》有二十五位大士,各個依一門而圓通諸門。

  如果自身是圓形的,又能繞著圓的形狀走,便不會遇到障礙,且能四通八達,無論從那一點起步,都通行無阻。時間的流轉或循環,空間的迴旋或運行,都可根據圓的道理來形容。

  圓融是圓滿的融和、圓熟的融合、完全的交融。融和是不衝突,沒有利害、彼此、前後的衝突。融合是不對立,沒有你我、內外、大小的對立。交融是大同不礙小異,同則不會摩擦,異則各顯其用。

  譬如:這間教室裡的八盞燈,同時打開,則每盞燈的光,互相交錯,彼此不相妨礙,這就是融和、融合、交融。燈和燈彼此是個別獨立發光的體,但所發出的光是相互融通的;換句話說,是在差別中不否定整體。差別的任何個體各有其價值和作用,而價值與價值彼此之間,不但不相妨礙,且是相輔相成。

  我們看到教室裡每盞燈都個別地在放光,光與光交互集中在一起,光的亮度便相對地增加。因此每一個生命與生命之間,應該都有圓通和圓融的關係,這才是理想的社會及理想的世界。否則的話,我們只看到衝突、矛盾、差別,彼此互相猜忌鬥爭,那麼社會將是到處混亂的,人間必是互相傷害的,這是非常不幸的。

  二、何謂生命

  (一)生命之定義

  「生」為物體在空間位置中的發生,「命」為物體在時間單位上的延續。凡是發生了的物體,在時間上繼續地發生下去,便是生命。譬如:草木等的生物,或人類以及其它的動物,以及一粒種子或胚胎開始萌芽,並繼續不斷地變動、成長,這就是生命。

  (二)生命有兩類

  1、無情的生命:如花、草、樹木等的植物。

  2、有情的生命:如人、畜,乃至昆蟲等的動物。

  也有人提出反對的意見說,花、草、樹木也有感情。只要有人天天去照顧它們,或對它們說話,放音樂給它們聽,它們便長得非常茂盛且生機盎然,反之,若不愛護照料它們,或者成天地詛咒它們,則可能會逐漸地枯萎而至死亡,所以認為草木也應該算是有情。

  其實,有情的動物與無情的植物,最大的不同處,在於神識及神經的有無。

  植物無神經,亦無神識,只有自然的反應,沒有苦樂的感覺,也無死亡的恐懼,故稱無情眾生。有情眾生,乃有求生之意願,也有死亡之畏懼。

  恐懼死亡是人內心的活動,而直接感受到傷害卻是神經系統。神經使得我們的頭腦產生記憶,從記憶的累積而變成知識,從知識轉為思想,再由思想產生死亡的恐懼。這種記憶和瞭解,便非植物所能。若僅有神經而無思想記憶者,可稱植物人了。

  人類的恐懼不僅僅是恐懼當時的危險,而且也憂慮未來任何危險情況的發生。因此人類的恐懼心,比任何種類的動物都來得敏銳。越是低等的動物,越沒有思想和記憶。僅是單純的神經反應,受傷的當下會痛,痛過以後便忘了,因為它沒有記憶,故也不知憂慮。高等一點的動物,如老鼠、貓、狗等都有記憶,所以它們怕受傷也怕死。

  若以佛的法性身而言,有情無情,毫無差別;依凡夫的層次而言,無情物不是有情眾生,不能說沒有差別。

  三、生命的差別相

  差別和統一是相對的。譬如:我是出家人,你們是在家人;你是男生,她是女生;我是老人,你們是年輕人等等。差別相可以歸納成兩點來說明:

  (一)有情與無情的差別

  動物與植物是有差別的。張獻忠的〈七殺碑〉說:「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德以報天。」天是整體的,而天下確有種種的差別相,這差別相是指萬物。有人再把人和萬物分開,認為除了人以外全部是萬物,不管動物或植物都是用來養育人類的,這種思想和《舊約·創世記》有類似之處。

  〈創世記〉說到神創造萬物以後,要人管理海中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活物,上帝將地上的植物、菜果賜給人作為食物,又將草木賜給鳥獸等作為食物。這裡的「上帝」也是整體的,上帝所創造的人、菜果、萬物便有了差別,上帝創造的萬物中,又分無生的礦物,以及有生的動物和植物,有的是供給人與動物住的、用的,有的是給人吃的,有的是給動物吃的。這些便是有情的動物和無情的植物、礦物的差別相。

  佛法則將世間萬法,分作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或分作五陰、十二處、十八界,對於精神、物質、身、心、自然環境等,分析得非常清楚。

  (二)凡夫與聖賢的差別

  在有情之中,凡夫有六類: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聖人有四類:佛、菩薩、獨覺(辟支佛)、阿羅漢。這也是差別。佛是人格的徹底完成者。菩薩、獨覺、羅漢,是努力於人格的完成而尚未圓滿者。

  這四類聖賢,若示現人間身時,假如他們沒有說出自己是聖者,一般人是不易察覺的。佛菩薩能夠以普通人的形象出現,也可以在任何一個時空出現,更可能出現一下子就突然不見了。然而在人性向善的光輝之中,在凡夫的行為裡邊,也可顯現出佛菩薩的特質,而且這些人雖不即是佛菩薩,卻有一部分類似於佛菩薩的功能。可見在差別之中,仍有通於圓融的一面。

  自然界的森羅萬象,每樣都不相同,就連我們兩手的十指也各不相同,同胞的兄弟姊妹,甚至孿生兒也不一樣。但是各類之內,小異不礙大同,差別不妨統一,一切眾生皆有本具的圓融佛性。

  四、如何完成生命的圓融

  (一)以教育來促成

  首先理解到,人為了自利,必先利人;為了求得他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學著尊重他人。再從對於人的尊重而擴大到對於生命的尊重,儒家所謂:「由親親而仁民,由仁民而愛物。」便是以平等的心態來接納他人,乃至接納有情無情的一切生命。

  佛教戒殺放生的慈悲精神,即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的生命,復以空、無相、無願來引導慈悲濟世的方向。這些都得從教育的熏陶著手,從小智而進步成大智。故就佛法而言,想獲得智慧,須經聞、思、修的三個層次,而使眾生的生命,趨向於圓滿的境地,接受從他而得和自我開發的教育。

  從古至今,許多的大哲學家和宗教家,都在教育人類如何地完成自己的生命。生命有個人的、社會的、歷史的、宇宙全體的以及圓融無礙的不同等級。也就是從自私自利的生命,可因教育的設施而昇華為與社會、歷史、宇宙全體的生命。

  佛法雖說眾生皆有佛性,人皆可以成佛,但卻不能缺少良師益友所謂善知識的誘導,也就是教育的功用,使人從無知,而知分辨邪知、淺知、正知、深知的不同。

  比如:一般偏激的宗教徒們,認為逼殺異端可以升天;一般的人認為猛獸、毒蛇等全部該殺,因為它們會傷人吃人。這便是邪知及淺知。若依佛法的立場,雖是邪見者,終究也有成佛的一天,雖是毒蛇猛獸,也有其求生存的權利。如果站在平等的立場看生命,則每個生命都該受到尊重。若想使人知道並認同這種正見,當以教育著手。

  在佛教的高僧傳記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大修行人,都不畏虎、狼、獅子等野獸,那些兇猛異常的動物都變成他們的朋友。為什麼呢?因為大修行人都有一顆慈悲心,而且也沒有以自我為環境的中心,就因為他們「無我」,所以當他們看到任何東西時,就像鏡面的反映,只有被他們所看到的東西,而沒有覺得「我」看到了東西。因此兇猛的野獸也視其如同類而親近他們。

  這種事,乍聽起來好像神話,當然,對一般人來說,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因為他們有強烈的「我執」,不僅和異類之間是對立的,和另一個人之間也是對立的,乃至同一個人的心與身之間也是矛盾的,所以總有一些摩擦,而不能相安無事。

  從教育可以讓人理解到,此一生命和彼一生命之間,都應該互相尊重。倘若我們能夠尊重其它的生命,那些生命至少可以不畏懼我們,如果不尊重他們,並且隨時可能傷害他們,他們為了自衛,當然會把我們當作敵人。儒家所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是先將親人視同自身的骨肉,再將一切人視同自己的親人,然後更將一切生物視同自己的家人,而給予照顧。

  一般人最多能視親人如自己,唯世間聖者能夠視物如己。所以人類的暴戾之氣,雖可借教育來矯正,卻不能說僅從知識上的瞭解和接受,就表示事實上可以改正。從古至今,很多的讀書人,仁義道德能說能寫,但他們自己,往往又被他人譏為「文人無行」或「眼高手低」。所以除了知識的教育,尚須更進一步,從事身口意三種行為的實際修持。

  (二)以修持來完成

  此所謂的修持,不外戒定慧三無漏學,以戒為基礎,以定為過程,以慧為目標。此中的定學是先從差別的散心,至集中心,再至統一心。當達到統一心時,不僅是知識上的懂得物我一體是什麼,也會親自體驗到物我一體的境界是什麼。那時便會感到生命的整體性是不可分割的;生命的內涵是充塞於宇宙而無限圓滿的;生命的存在是究竟圓熟的;生命的活動是圓通無礙的。那便是差別相的大融和。

  上面提到的生命裡如缺少體驗,則知識和生命是無法相結合的,因此須從體驗來達到「生命圓融」的目的。體驗必須要有方法,或許有些同學知道,我指導禪的修行方法,已有好幾年了,所謂禪的修行方法,本來是不歷層次而頓超直入的,可是對於初步修行的人,還得先由觀想入手。

  第一步是把散亂心變成集中心,再從集中心而達到統一心。然後將此統一心粉碎,即成無心,便是禪境。此處的心的意思,是念頭和思想的代名。我們平常所謂的心,經常都在想東想西,故喻如「心猿意馬」,唸唸不停止。因此要用方法將之導入軌道,便是由散亂的變成集中的,從集中的進一步成統一的。

  從散亂變成集中以後,你的念頭轉過來會支持你在方法上精進努力,使你牢牢地掌握住自己所用的方法。從集中到統一,即已從念頭單一化的連續,而變成了無限深廣。如果,從前念到後念,綿綿不斷,稱為「念頭成串」,這是時間的統一;若再從成了串的情況,變為深廣無限,便是空間的統一。時空統一之時,即會體驗到物我一體、內外一體、自他平等、天人合一的心境了。

  達到這程度以後,生命是整體的,是不可分割的,它的內涵是充塞於時間和空間的。但此仍在大我的層次,若能更進一步,大地落沉,虛空粉碎,才是生命的究竟極致,圓融無礙。

  (一九八四年十月十六日講於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東方哲學社)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
1/2025
CN T2 T3 T4 T5 T6 T7
 
 
 
 
 
 
1
2/1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21
22
22
23
23
24
24
25
25
26
26
27
27
28
28
29
29
1/1
30
2
3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