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áp Âm
Thư Viện
Tiếng Việt
English
中文
Mobile
首頁
最新文章
佛法難聞
»
菩薩行
»
內觀的開發
»
人人都有佛性
»
禪鑰3
»
星雲禪話2 -- 沒時間老1
»
因果報應錄5
»
佛光教科書第四冊 -- 佛教史之第十九課
»
禪鑰2
»
星雲禪話1--石頭路滑 2
新聞
佛教入門
佛學研究
哲學
越南佛教
歷史
教育
社會
科學
心理學
倫理學
論文
法音
講法
音樂
其他
查詢
大藏經查詢
佛學辭典
佛教與生活
文化
中文佛教網
佛教與生活
佛心慧語
04/08/2011 06:20 (GMT+7)
魚生活在水中,所以我們見不著他的淚。 ◆真正的神通,是把煩惱弄通。
佛心慧語
03/08/2011 06:47 (GMT+7)
好、壞,都會隨時間消失,沒有例外。上蒼對時間的安排,絕對平等。 ◆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禪」,就是要在心中留點空間,好作迴旋。
佛心慧語
02/08/2011 05:40 (GMT+7)
面對現實,逆境也會變為順境,總有機會轉機。逃避現實,雖暫時偷安,但沒有翻身餘地。 ◆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悅。 ◆凡夫轉境不轉心,聖人轉心不轉境。 ◆過去,已成過去,它只是記憶的殘影。
游戲三昧:禪的美學情調
30/07/2011 06:13 (GMT+7)
禪作為中國佛教發展的高峰階段,除了在哲學與實踐方面有其獨特的表現外,也滲透到文化特別是藝術(包括文學)方面去,在中國與日本文化的發展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它在中國藝術方面的影響,主要表現於文學(詩)、繪畫與書法諸項;對日本藝術的影響,則除了文學、繪畫與書法外,更及於舞台藝術(能樂)、建築(禪堂與茶屋)、日用器皿和庭園諸面;
對佛陀最誠敬的供養
10/06/2011 02:02 (GMT+7)
佛陀八十歲那年,抱病來到末羅國的拘尸那城。佛陀知道自己即將入滅,所以到了城中的沙羅林,就不再前進了,選擇了林中的雙樹間為入滅處。佛陀要求尊者阿難在雙樹間為他鋪床,然後頭朝北,面向西,雙足交疊側臥,仍然保持了正知正念。這時,沙羅樹雖然不是在開花的季節,竟然開滿了花,花朵從樹上掉落下來,紛紛落在佛陀身上。
從律典探索佛教對動物的態度
16/05/2011 05:52 (GMT+7)
本文依據廣律資料,從世尊制戒的事緣及制定的戒法中,探討佛教本於「不殺生」的道德規範,僧眾如何去實踐慈忍護生的沙門之道;又從律師傳出的動物故事(世尊本生)中,歸納動物的德行、智商與懿行,發掘動物在律典裡扮演的角色:藉以說明佛教對動物的態度。
中國僧史所載持午的實踐和面對的難題
06/05/2011 05:21 (GMT+7)
中國「過午不食」之戒律是根據佛陀耶舍所譯之四分律。在印度佛陀時代凡流汁如石密、蔗汁,雖過午仍是被允許飲用的。佛教四分律初傳我國梁朝至唐初中國沙門「持午」戒甚嚴,持律之居士也過午不食。至唐與北宋時代尤有過之,甚至連水也過午不飲,且有日食僅一頓早餐者。 由于中國較印度寒泠,也由百丈清規,規定沙門自耕自食以作修道資糧,需要熱量滋身。始訂「齋粥二時」,日食兩餐,中國寺院始有晚餐供應。
在家居士的安樂八法
10/04/2011 06:04 (GMT+7)
有一次,一位名叫鬱闍迦的年輕婆羅門來拜訪佛陀。 「世尊啊!像我們這樣嚮往出家的在家人,應當怎麼做,才能獲得這一輩子的安樂呢?」鬱闍迦婆羅門問。
中國古代佛教寺院的順俗政策
01/04/2011 07:15 (GMT+7)
根據道宣律師的指責和律典的暗示,使我們知道原來本文所論及的六種情況本非印度原來佛教所許,而是寺院為了隨順世人的意願而不得已作出讓步,後來竟成了風氣,有些情況更一直流傳至今日。
緣起與還滅—生死篇 證悟之後的生活
14/03/2011 06:09 (GMT+7)
古今中外,有很多「知」的例子:牛頓看見蘋果落地,知道了地心引力;富蘭克林放風箏時發現了電……這些發現雖不是大徹大悟,但也是先由「我知道」、「我懂了」,發展出一套貢獻世人的學問理論。
遠離邪命非法:《阿含經》裡釋迦牟尼佛對出家眾所示占相、咒術的態度 ──兼論他對神通的看法(註1)──
07/03/2011 07:38 (GMT+7)
占相、咒術與神通似乎一直是人類感興趣的,而在傳統與習慣的認知裡,它與宗教有某種關連 (註2)。由於宗教與神通方術若即若離,在佛教一般性介紹或入門的書籍,常有針對兩者關係的澄清 (註3)。其實從佛典中看,占相、咒術自為一範疇,神通另為一範疇;而佛教徒有在家與出家人之分,佛陀允許在家人做的,不一定同意出家人做。
你可以不怕死(No death, No fear) (節錄)
11/02/2011 09:19 (GMT+7)
深觀、諦聽、觸摸大地、接納自己的血親與精神始祖、體悟眾生相依共榮的親密性,這些都是生生世世的福慧資糧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方能真實領會的滋味。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務必放慢速度,最好以一行禪師所說的「每一步都像是踏在佛的淨土上」一般的從容心境,細細品嚐話語深處的奇跡。
佛教的醫療保健 --以《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廣律為主--
16/01/2011 08:25 (GMT+7)
由於世間有老病死苦,所以釋尊出現世間;釋尊出現世間,宣說正法律,就是專為救度迷惘的眾生,從生死此岸到涅盤彼岸。因此,釋尊成道後的四十餘年間,僕僕奔走於恒河(Ganga)的兩岸,說法、教化,廣度眾生,贏得「於救護中最為第一」(大23.911上)之「大醫王」(大2.105中)的美譽。
做你自己的治療專家
07/01/2011 15:15 (GMT+7)
當我們研究佛法時,我們是在研究我們自己,研究我們自己心的本質。佛法不把它的注意力集中在某個“超靈”之上,而是將其重點放在更實際的事情上。比如,如何生活,如何將我們的心融合在一起,以及如何使我們的日常生活寧靜而健康。換句話講,佛法總是著重於經驗性的知識、智慧,而並非某些教條的觀點。實際上,我們甚至不把佛教看成一種一般字面意義上的“宗教”。從喇嘛們的觀點來看,佛教的教義更多是涉及哲學、科學或者心理學的知識。
印度佛教與中國古代漢地醫藥學
27/12/2010 08:26 (GMT+7)
兩漢之際,佛教傳入我國,並對我國的醫藥學發生了影響。這影響大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西域來華僧人傳來了西域,特別是南亞的醫藥學知識;二是大量佛經的翻譯,以文字形式將南亞的醫藥學知識介紹了進來;三是中國出現了一批懂得醫藥學知識並能為人用藥治病的僧人。這些,對於中國醫藥學發展都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习修佛法
23/12/2010 01:10 (GMT+7)
学佛与生活的关系
23/12/2010 01:09 (GMT+7)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想
17/12/2010 07:04 (GMT+7)
世人誤認病者停止呼吸脈搏即是死亡,致貽害病人受極大痛苦。事實上病人氣絕之後,因心靈尚未出離,不但仍在有知覺的彌留狀態,而且這是最痛苦的時刻。因此本文提供病人臨終前後的常識,呼籲世人重視人生最後的一件大事。一切要為臨終者設想,作有益於死者的施為。
為甚麼要做佛事
10/12/2010 06:38 (GMT+7)
你們是為了慎終追遠,報答親恩,或是為了超度眷屬,紀念故友,或是為了植福延壽,消災免難等等的因緣,來作一番莊嚴而隆重的佛事;你們花費了很多的物力財力和人力,來成就此一善舉,但是,真正做佛事的意義,你們完全瞭解嗎?
戒殺與吃素
01/12/2010 05:53 (GMT+7)
不殺生是佛教的根本五戒之一。根本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出家眾根本斷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在印度不是佛教所獨有,比佛教歷史更古老的婆羅門教、耆那教,也各有其五戒。
熱門:
在現實生活中行持
(06/07/12)
此生必看的科学实验
(23/06/12)
對佛陀最誠敬的供養
(10/06/11)
學習佛陀教誨 指導社會生活
(22/04/10)
坐禪的功能
(03/03/10)
學佛與日常生活
(03/03/10)
人生重來談何易
(28/02/10)
生命如水
(27/02/10)
一棵樹的許多個轉身
(27/02/10)
吃素与學佛
(27/02/10)
已發布文章:
談在家戒二三事
(19/11/10)
戒律適應時代的原則
(10/11/10)
淨土教法的生死觀
(08/11/10)
祈願正法重現
(29/10/10)
六道輪迴的問題
(25/10/10)
佛教對命運的看法
(22/10/10)
在家律學
(13/10/10)
觀照的奇跡(The Sun My Heart)
(10/10/10)
利益他人
(19/07/10)
寬容是最好的教育
(19/07/10)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 影音
» 圖片
南無阿彌陀佛
» 講法
記夢!請聽胎兒求救的呼喚
此生必看的科学实验
《佛教心理學》 Part 2/2
《佛教心理學》 Part 1/2
撥心點睛禪療法(慧门禅师)-01
佛教、佛學、佛法_02
佛教、佛學、佛法_01
無名問無明 —— 當李連杰遇上聖嚴法師
禅(有字幕)
楞严经
» 圖書館
佛 教 科 學 論
南傳四部尼柯耶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佛光雜阿含經
《清淨道論》電子檔
復歸佛陀的教導(一) ---兼論印順法師的詮釋
《佛学入门》
《慈悲道场忏法》
» 佛學辭典
Buddhist Dictionary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