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áp Âm
Thư Viện
Tiếng Việt
English
中文
Mobile
首頁
最新文章
佛法難聞
»
菩薩行
»
內觀的開發
»
人人都有佛性
»
禪鑰3
»
星雲禪話2 -- 沒時間老1
»
因果報應錄5
»
佛光教科書第四冊 -- 佛教史之第十九課
»
禪鑰2
»
星雲禪話1--石頭路滑 2
新聞
佛教入門
佛學研究
哲學
越南佛教
歷史
教育
社會
科學
心理學
倫理學
論文
法音
講法
音樂
其他
查詢
大藏經查詢
佛學辭典
佛教與生活
文化
中文佛教網
佛教與生活
談在家戒二三事
19/11/2010 12:55 (GMT+7)
今此一篇幅,也非論及修行解脫之大道理,而是就居士學佛過程中,有關生活中切身之問題。
戒律適應時代的原則
10/11/2010 07:12 (GMT+7)
討論戒律時代適應問題,仍應依佛陀制戒本懷、精神為思維基點。在此從佛陀制戒十利之根本目的、性戒遮戒之別、隨方毗尼、僧制等角度提出一些思維原則。
淨土教法的生死觀
08/11/2010 06:33 (GMT+7)
為什麼人們會喜歡真花,而不喜歡假花?因為真的花會凋謝!就因為它會凋謝,所以當它綻放的時候才顯得更加迷人而讓人珍惜。而生命就像一朵真的花一樣,因為有起伏、挫折、失敗,所以才有其價值,才會讓人刻骨銘心,這也正是它該被珍惜的地方。
祈願正法重現
29/10/2010 13:34 (GMT+7)
以智慧心運用於世間,則一切都是正法。以執著心、分別心行於世,則觸目遇緣皆為煩惱束縛。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六道輪迴的問題
25/10/2010 06:37 (GMT+7)
六道輪迴這個問題,本來已沒有問題。在中國人舊腦筋裡,除去宋朝、明朝的一般理學家,如程頤、程顥、朱熹一般很少數的幾個人主張氣化而外,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極端信仰,而無一毫疑意的。
佛教對命運的看法
22/10/2010 07:43 (GMT+7)
我們每個人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自己的問題;而自己的問題之中,最重大的就是命運的問題。對於命運的看法,因人而有種種的差異。
在家律學
13/10/2010 10:48 (GMT+7)
我們學習律學的主要目的是要把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在日常生活中深入貫徹,隨時隨地作自我檢查、努力以佛法改造自己,創造自己的身心淨化,並助成他人的離苦得樂,達到究竟圓滿的無上正覺。
觀照的奇跡(The Sun My Heart)
10/10/2010 09:38 (GMT+7)
我們的悟見和使用的語言,與生活的時代密不可分。多年來,東方不斷追隨西方科技與物質文明發展的腳步,以至於盲目到忽視本身靈性的價值。
利益他人
19/07/2010 08:37 (GMT+7)
這個故事表現出來的是大乘佛教的自利利他的佛教倫理思想。也就是說我們生存的這個世間,就如佛法所說的因緣一樣是一重又一 重的關係網,一切眾生都在這關係 網內緊密聯繫,共榮共存。這個網絡的運作法則就是因果定律,我們傷害人的話,最終都會自食其果;若我們利益他人,自己也會得到好處。
寬容是最好的教育
19/07/2010 08:36 (GMT+7)
在佛教經典上,有許多關 於寬容的故事,告訴我們寬容別人的過錯,會收到教化並感動別人的作用。有則故事說,有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禪師,一天晚上散步歸來,看見小偷光顧自己的 茅舍,但找不到任何財物,便脫下自己的外衣,站在門口等待小偷出來,他怕驚動了小偷。
《了凡四訓》讀後感
19/07/2010 08:36 (GMT+7)
研讀過《了凡四訓》的朋友們都很清楚,它本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以此來訓誡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 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據史料記載,袁了凡先生與佛教淵源甚深,且與當時著名高僧雲谷禪師交情頗深。
真愛無限
16/06/2010 02:05 (GMT+7)
如果「愛」,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不會有這麼多迷惑的眾生 因為「愛」,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溫柔的渴望,所以珍貴脆弱 然而「愛」,要超越小小的自我並愛上敵人,需要智慧與方法
佛教與生活(一)
18/05/2010 12:24 (GMT+7)
「佛 教」與我們日常生活有著不可分離的密切關係,因此,我們不可以完全把它當學問來研究。佛教是一種宗教, 應該把它融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因為人不能沒有生活,而生活需要用佛法來指導。
佛教與生活(二)
18/05/2010 12:24 (GMT+7)
平 常一般人總喜歡把苦和樂,難和易,分得很清楚,因此,苦的時候難過,樂的時候歡喜;有收穫的時候雀躍鼓舞,困難的時候傷心頹喪。假如一個人能夠把這些對待 的事情調和,不偏激、不極端,那麼生也好、死也好、苦也好、樂也好、難也好、易也好,這不是很灑脫自在的生活嗎?
佛教與生活(三)
18/05/2010 12:23 (GMT+7)
在我 們的生活當中,感情佔有很重要的分量。人,又叫做「有情」,是以感情來維持生命的。在佛教裡,一向大家 都排斥感情,認為一講到感情,一講到愛,就是罪過,就是不可原諒。
人死亡之後的生命怎麼樣
18/05/2010 12:23 (GMT+7)
一般人看到百齡以上的古稀老翁,總會祝 賀地說:「恭喜您啊!活到一百二十歲!」每年九九重陽節的時候,各縣市政府還會特別表揚當地的人瑞,為 他們的長命百歲祝嘏。但是我們如果細加思考的話,一個人活到一百二十歲果真就是可喜的事嗎?
人生十問
18/05/2010 12:22 (GMT+7)
第 一問:如何處貧居富? 第 二問:如何處理得失? 第 三問:如何懺除罪業? 第 四問:如何消除煩惱? 第 五問:如何安排生活? 第 六問:如何安身立命? 第 七問:如何放下眷屬? 第 八問:如何施捨財富? 第 九問:如何面對老病? 第 十問:如何了生脫死?
生活與修持
18/05/2010 12:22 (GMT+7)
佛教與一般哲學不同,佛教不只是講知識、講理論,佛教更注重虔敬的信仰,完美的道德,但是,佛教最主要的卻是重 視實踐,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要講的「修持」。
生活與信仰
18/05/2010 12:21 (GMT+7)
平時我們做事講求效率,有益處的事才 做,無益的事就不去做。同樣的,有益處的宗教才去信仰,沒有益處的宗教絕對不去信仰。談到信仰,有的人一開始信仰宗教,就走錯路,信了邪魔外道,這就是 「邪信」。
生活與道德
18/05/2010 12:21 (GMT+7)
一般人以為有了財富,人生就有價值;有了名位,人生就有意義。其實人生的真諦並不在此,有了道德的人生才是最重 要、最圓滿。宋朝的明教契嵩禪師曾經舉過譬喻說:在我們的觀念裡,生為帝王是最崇高偉大的,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能掌握無上的權勢威力,是千萬人羨慕而 不易輕得的厚爵高位。
熱門:
在現實生活中行持
(06/07/12)
此生必看的科学实验
(23/06/12)
對佛陀最誠敬的供養
(10/06/11)
學習佛陀教誨 指導社會生活
(22/04/10)
坐禪的功能
(03/03/10)
學佛與日常生活
(03/03/10)
人生重來談何易
(28/02/10)
生命如水
(27/02/10)
一棵樹的許多個轉身
(27/02/10)
吃素与學佛
(27/02/10)
已發布文章:
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18/05/10)
學習佛陀教誨 指導社會生活
(22/04/10)
世界名人談佛陀
(31/03/10)
為什麼會有冤親債主?
(29/03/10)
坐禪的功能
(03/03/10)
學佛與日常生活
(03/03/10)
人生重來談何易
(28/02/10)
生命如水
(27/02/10)
人生之最
(27/02/10)
成功的寓言
(27/02/10)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 影音
» 圖片
南無阿彌陀佛
» 講法
記夢!請聽胎兒求救的呼喚
此生必看的科学实验
《佛教心理學》 Part 2/2
《佛教心理學》 Part 1/2
撥心點睛禪療法(慧门禅师)-01
佛教、佛學、佛法_02
佛教、佛學、佛法_01
無名問無明 —— 當李連杰遇上聖嚴法師
禅(有字幕)
楞严经
» 圖書館
佛 教 科 學 論
南傳四部尼柯耶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佛光雜阿含經
《清淨道論》電子檔
復歸佛陀的教導(一) ---兼論印順法師的詮釋
《佛学入门》
《慈悲道场忏法》
» 佛學辭典
Buddhist Dictionary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