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從一九九二年二月十日至十二日之間,我在法鼓山舉辦第一屆社會菁英禪修營以來,到今年一九九五年十月十日結束第九屆每次三整天的禪修活動為止,已歷三個半年頭。參與的人數,從第一屆僅四十位社會各界的名流,到第九屆的成員一百零五人,總數已有四百七十六位,都是來自政經、工商、學術、文教、傳播、演藝等各界的社會傑出人士。
每屆結束之時,都有人建議,不要使用「社會菁英」來稱呼他們,我到現在還不知道該用什麼更適當的名稱來標示他們,他們若不是各界管理層次的領袖人物,便是對於當今社會深具影響力的優秀人才。
每屆結束時,大家都會提出同樣的希望,盼能將我在禪修營中的開示,印刷成書,好讓他們參考使用。這樣的禪修課程,我和我的出家弟子們,提供的是:盡心盡力的服務精神,正知正見的佛法觀念,安全實用的禪修方法。在短短的三天之中,除了每日的作息時間表之外,僅有課目的五個主題:
(一)實用的禪修方法。
(二)健康的禪修觀念。
(三)因人而異的禪修層次。
(四)灑脫自在而又精進不懈的禪修精神。
(五)以禪者的修養活用於自我的調適及環境的因應。
我雖全程擔任指導禪修的角色,卻未備任何書面的講義。因為課程的功能雖相同,每屆禪眾的背景根器則互異,我的授課內容也不能沒有差別。所以無法編定刻板式的教材課本。故也未將每屆的授課錄音帶整理成文。到了第四屆圓滿後,有一位蘇麗美居士,發心將一九九三年九月一日至四日間的錄音帶,全部抄錄編集,用電腦打字成了文章,送我過目,有感於她的熱心,經我刪修潤飾之後,便是本書第一至第四章內容。
一九九四年春,我從台北回到紐約,也在東初禪寺舉辦了第一屆華人社會的菁英禪修營,由於場地及時間的因素,只能將我在台灣三天的課程,濃縮在一天之內授畢,效果也還不錯。故由戴玉冰居士,錄音整理成稿。那便是本書的第五章了。
本書即行面世,略述因緣,聊以為序。
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日晨聖嚴序於台北市北投農禪寺
第一篇 禪修方法指導
禪修重在體驗
諸位菩薩來法鼓山參加禪修營,除了聽聞佛法之外,就是要學習禪修的方法,用來達成發明自我的目的。
禪是什麼?從字面的意義看,禪是一種「冥想」,並用冥想的方法達到入定的境界。禪的內容,則是很難用言語文字表達的,必須親身去體證。
就像一個從未看過、吃過芒果的人,無論你如何形容芒果的顏色、形狀、味道,他都無法領會,除非他親自去品嚐。又如盲人問色,一個雙目從小就失明的人,想知道白色是什麼樣子?就有人告訴他像白布、白紙一樣的白,有人告訴他像白鵝、白鴿一樣的白,也有人告訴他像白雪、白粉一樣的白。結果這個盲人糊塗了,他原以為白色的潔白應該是很單純的,怎麼大家把它說成那麼複雜呢?原因是從未見過白色,所以任人怎麼說,他還是無法想像。
對於尚未進入禪門的人,禪是不能用語言文字來說明的東西,也無法依靠語言文字的說明來瞭解它。但語言文字卻能引導或指示初學者如何去親自體驗它。因為禪的經驗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要靠自己品嚐。
禪修入門方法
禪的修行方法,原則上不出乎調飲食、調睡眠、調身、調息和調心等五要素,而以後三者更重要,目的是為調理身心,關鍵則在不能離開氣息而談身心的健康和統一。
(一)暖身運動
一般所講調身的主要方法,指的是打坐的坐姿,除了坐姿之外,還有行走、站立和躺臥等方法,就是所謂的坐禪、行禪、立禪、臥禪
在坐前和坐後也需要有運動及按摩做輔助。我們的身心若要健康,必須動與靜並重兼顧。運動及按摩是為使血液循環通暢、氣脈運行活潑、肌肉和神經鬆弛,才能使身體舒適,即所謂氣和而後心平。
若身體缺少運動,生理機能便易於老化和感染病痛,運動使生理機能,由緊張而鬆弛,能夠得到更多的營養補給及休息的機會。禪者的運動,講求心念集中,氣息和順。禪者的運動本身,就是修行禪定的方法之一。所以我們對調身的方法,是要運動與打坐並重的。
我們所教的運動,只需兩公尺見方或一個人身的長度,乃至僅容身體坐下及站立的一小塊空間,也就夠了;且不論男女老少,健壯衰弱,都可以安全的練習。
早上起床後,未活動前勿打坐,應先做一套簡易的暖身運動,讓筋骨鬆軟後再打坐。
1.扭身甩手:兩腳站開與肩同寬,轉腰甩手,腳不動,身體盡量向右後轉,左手掌順手打到右肩上,再向左後轉,做同樣動作,左右分別甩打十次。
2.腰部運動:雙手插腰,眼睛睜開,先以順時針方向轉動上半身與腰部,再逆時針轉動,分別各轉十次。
3.扭腰畫圈:雙手伸直高舉,身體做三百六十度旋轉,順、逆時針分別各十次。
4.甩手屈膝:一邊雙手前後擺動,手臂盡量提到與肩平,同時雙腳隨著手的擺動原地踮腳頓腳,做一百次。
5.擎天觸地:雙手交叉,手心向外翻掌,掌心朝上,手往上抬,腳跟同時提起,越高越好。再向下彎使手掌觸地。
6.膝部運動:雙腳併攏半蹲,雙手扶在雙膝上先順時針轉十圈,再逆時針轉十圈;最後站立轉動右腳踝,及左腳踝各十次。次數多寡可自行斟酌增減。
(二)頭部運動
每次坐禪之前,不論有否做上述之暖身運動,均需作下述的頭部運動。
坐下蒲團後,先將兩手平置於左右兩膝,勿用力,身體坐正,再做頭部運動的四個步驟:1頭向下低,再往後仰;2頭向右傾,再往左傾;3頭向右後轉,再向左後轉;4頭以順時針方向,向前、向右、上仰、左轉,再逆時針方向,向前、向左、上仰、右轉。每個步驟身體不動,肌肉和神經放鬆,各做三次。動作緩慢柔軟,眼睛睜開,呼吸自然。頭部運動的目的,在使頭部血液減少,降低思潮起伏的動力;使頭腦清新,漸漸寧靜。
做完頭部運動,把左右手掌放在丹田(臍下約三指)處,雙手兩拇指相觸,成一倒三角形,深吸一口氣,接著慢慢吐氣並向下彎腰,雙掌壓小腹幫助把氣吐出,直至氣完全吐完,連續做三次深呼吸。做深呼吸的目的在使體內的濁氣排出,換取新鮮帶氧的空氣,使血液循環順暢。
(三)七支坐法
做好預備動作,便可開始坐禪了。正統的禪坐方法,是七支坐法。所謂七支坐法是:
1雙足跏坐——此有二式:
1如意吉祥坐——通常是以左腳在下,右腳置於左大腿上,再將左腳置右大腿上,稱為如意吉祥坐。
2不動金剛坐——將右腳在下,左腳置於右大腿上,再將右腳置於左大腿上,稱為不動金剛坐。這兩種坐法,對於年長及初學的人,很難做到。
初學的人如無法雙盤,可改為單盤的半跏坐,只要將一隻腳置於另一邊的大腿上即可。左腳在右小腿下或右腳在左小腿之下均可。
對於無法雙盤及單盤的人,開始時還可以採用更簡易的坐法。如:
1交腳座——兩腳均置於地,向內向後收,兩腳掌向上,置於兩小腿乃至兩大腿之下。
2跨鶴坐——即雙膝跪下,將軟墊置於骻下,如騎在鶴背上,兩腳的大拇指上下交疊,將臀部坐落在骻下的墊子上。
3天神坐——左腳坐如半跏式,曲向內,置於身前;另一腳曲向外,置於身後側。南傳上座部佛教徒,席地聞法時多用此式,乃至坐禪寺時的初步坐法也用此式。
4如意自在坐——此式系模仿菩薩八相成道,自兜率天下降人間之前的坐姿,左腳坐如半跏式,曲向內,腳跟置於會陰前,右腳垂立、曲膝置於右胸前,左右兩手平覆分置於左右兩膝,或合抱於垂立的膝蓋。
5正襟危坐——以上各種坐法,均系席地而坐,此式則坐於與膝同高的椅子上或板凳上,兩腳平放於地,兩小腿垂直,兩膝間容一拳的距離,背不可依靠任何東西,僅臀部坐實,大腿宜懸空,與小腿成一直角。
以上各種坐法,僅坐姿及手姿略有不同之外,其他仍採用七支坐法規定的標準。功效最大最快且能經久穩固的坐姿,仍系最難的跏趺坐。因此,初學的人即使無法雙盤,至少要多練習習慣於單盤。
1背脊豎直——腿盤好之後,挺起腰幹,勿挺胸部,頭頂天垂直,下顎內收,頷壓喉結。
2手結法界定印——兩手圈結,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兩拇指輕輕相接結成圓圈形,輕輕平置於丹田下的骻部腿上。
3放鬆兩肩——將兩肩肌肉放鬆,自覺如無肩無臂無手的狀態。
4舌尖微舐上顎——舌尖舐在門牙上齦的唾腺處,不可用力,若有口水則緩緩嚥下肚去。
5閉口——無論何時,只用鼻息,不可張口呼吸,除非有鼻病。
6眼微張——閉八分開二分,視線投置於身前二、三尺處的地上的一點,不是要看什麼,只因睜大了眼睛,心易散亂;閉起了眼睛,則易昏沉。如果睜眼過久覺得疲勞,不妨閉上一會兒。
打坐的目的,是求心境平穩,而心情與呼吸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要想調心,必先從調息入手。不論中國的道家、印度的瑜伽、西藏的密宗或中國的天台宗等,談及修行禪定的次第,必定重視呼吸與氣的調適問題。
人體的生理及心理的動靜,與呼吸的氣和息,有著依存的關係。呼吸是指普通人每分鐘十六次的出入息。禪修者的呼吸在漸漸的緩慢深長微細之時,稱為「息」。由息的力量,推動血液製造能源,由能源產生蘇活生理機能的作用,稱為「氣」。當禪修者感受到由氣所產生的作用時,稱為「覺受」,有覺受經驗的人,便會覺得坐禪,確是人生的一大幸福和恩惠了。
現在請大家起立一起練習打坐前的運動。做好運動之後,坐下來做頭部運動和深呼吸。
(四)放鬆身心
一般的圓蒲團,不宜整個坐滿,看個人情況可坐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以利於腰幹之挺直;腿下可置硬軟適中的方墊。打坐時身心要完全放鬆,所以身上盡量不要戴項鏈、手錶或眼鏡等物品,最好穿寬鬆之衣褲,腰帶放鬆,讓身體完全無壓力負擔。
大家坐好之後,開始把身體放鬆,在心裡依序告訴自己頭部、眼球、臉部肌肉、頸部、肩部、雙臂、背腰、小腹、腿部一一放鬆,把重心放在臀部,把氣沉到丹田。任何部位甚至皮膚都要完全放鬆,只要有壓力就會緊張,緊張便會影響神經系統,乃至於消化及分泌系統。
身體完全放鬆之後,眼睛微張約二、三分眼,眼球不要用力,頭腦不想任何事,臉部肌肉放鬆略帶微笑,心裡要有喜悅感,舌舐上顎、下巴內收、腰椎挺直,兩個手在臍下結法界定印,左手掌上、右手掌下、雙手兩個大拇指相接。之後便不再注意身體,將重心放在臀部和坐墊之間,開始注意自己的呼吸。此時把身體交給蒲團,把心交給方法。
如果有瞌睡或昏沉的現象,把眼睛睜開睜大,等精神好了再微閉。注意呼吸是非常無聊的事,容易昏沉或胡思亂想,腦中妄想紛飛。我們應該上課的時候專心上課,吃飯的時候專心吃飯,睡覺的時候專心睡覺,做任何事都要把心專注其上。
(五)數呼吸
注意呼吸時間久了,可能覺得很無趣,現在教給各位另外的方法:1數呼吸(數息法),2念佛號。這些方法同樣是要達到心無二用,令心念專注之目的。
先練習數呼吸,注意呼吸之出入。一般人呼吸,出息時間較長,入息時間較短,所以我們數呼吸時,只數出息,不管入息,每一次呼出的時候數一個數目,到了吸入的時候,仍停留在該數字上,到下一口氣呼出的時候,才換下一個數目。
平常人每分鐘呼吸大約十四至十六次。不能故意控制呼吸,否則胸部會不舒服。
當打坐經驗相當豐富之後,呼吸自然會逐漸慢下來,到每分鐘四至五次,那已經要入定的程度了。一般呼吸到了每分鐘十次,心已經相當安定、平穩。
如果呼吸急促必然是非常煩悶、恐懼、急躁、興奮的現象。呼吸和脈搏是息息相關的,呼吸有問題,脈搏必然也會有問題;脈搏快,呼吸也一定有問題,所以要用平常的呼吸方式呼吸。
數息法是在每一個出息時數一個數字,從一數到十,然後重回到一再數到十,週而復始,反覆地數。數息的時候,一旦起了妄念或雜念,無論中途數到多少,都得重回到一數起,因此往往無法順利從一數到十,不是數不到十,就是數過了頭而不自覺。開始數息可能覺得新鮮,等數了一段時間後也會覺得無聊,所以要練習著對於每一口氣的每一個數目,經常保持新鮮感。
(六)數佛號
有些人不數息,呼吸很正常,一旦數息,呼吸便急促不自然。如是這樣,可試試念佛的方法,就是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聖號。
念佛之法,除了單純地念佛號之外,也可念佛數數,即念一句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聖號,數一個數目,如何彌陀佛一、阿彌陀佛二……,也是從一數到十,週而復始。其目的宗旨在讓自己的心念能集中專注。
念佛數數法與呼吸無關,不需配合呼吸,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不疾不徐,念一句佛號數一個數目,清清楚楚的知道這個數目的存在,再繼續往下念第二句佛號第二個數目,很清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數的數目上,與數息法在每一個出息上數數的意義是相同的。
各位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作工夫,隨意法、數息法、念佛法、念佛數數法均可,但最好只選一樣,不要一下用此法,一下用彼法,要專心一意在同一個方法上調心。
(七)調心方法
調身、調息、調心的調,就是調整的意思。打坐時候的動作、姿勢與調身有關;調息則與呼吸的出入有關。注意呼吸的出入,心自然而然會平靜下來。心息相通,心能平靜,各種胡思亂想,種種心理活動及衝動,自然也會穩定下來,是為調息、調心。
念佛與呼吸無關,與調心有關。心緒非常昏亂,念佛可以念得急促,心緒相當平靜,念佛就當緩慢。念佛數數也是從一數到十,再回頭重複的原因,是為防止變成機械式的數數,即口在數數,而腦在胡思亂想,數目卻仍數得很好。我們從小就已會數數,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數息時一不小心,一數就數到一百、二百,並認為數到二百比數到十還容易。
每十個數字要回頭一次很麻煩,但我們的目的不在數數,是要使我們的心隨時隨地專注在一點上,不離開這個範圍。亦即心不離開我們用功的方法。數息不離呼吸出入的感覺,念佛不離佛號,也就是把心收回來攝在一點上。其目的是希望達到自我瞭解、自我認識、自我肯定的功能。
若對自己的心念活動不清楚,即表示對自己是不夠瞭解的;若對自己的瞭解越深刻,則對自己的信心便越堅固,能發揮的能力也越強大。對自己越不瞭解,越容易做錯事、說錯話,那是因為心不由己地胡思亂想,口不擇言地胡說八道,身不由主地輕舉妄動,這些在在都顯示自己不瞭解自己,所以無法掌握自己。
想避免發生這些身不由己、心不由己的現象,就必須認識自己、瞭解自己、肯定自己,對自我瞭解越清楚,發生錯誤的機會就越少;相對的,自我的思考、判斷及言行舉止,也會越正確。當我們對自己的心念越能掌握,對自己的信心便越加強,就能達到從自我認識而自我肯定而自我成長的目的。
佛法是教我們要放棄自我、要無我的,但在達到無我之前,先得要建立自我;先要提得起,才能放得下。當自我是什麼都不知道時,如何放得下呢?
(八)起坐前的全身按摩
打坐結束,要起坐(出定)之前,心要先動,告訴自己要起坐了,身體跟著慢慢搖動,雙手合掌,雙手放在膝蓋上,將身體做較大幅度的搖動,把每一個關節都搖動後;把腿放開,然後做全身的按摩。
按摩的順序是先搓熱兩掌,用拇指背輕輕按摩雙眼眼眶,並用搓熱的手掌心敷壓眼球;再用雙掌按摩臉部、額頭、後頸、兩耳、雙肩、兩臂、手背、胸部、腹部、背部、腰部,尤其是兩臂腋下多淋巴結處、後腰腎部及命門,多多按摩有益健康;接下來右邊大腿、膝蓋、小腿,左邊大腿、膝蓋、小腿及輕柔轉動雙足腳踝。
打坐的人,後腰非常重要,應多按摩。
按摩小腿時從膝蓋骨下三指的足三里處,往下一路按下去,會有點痛,但對胃腸有調節作用。
當生活、工作緊張,壓力大時,火氣大,肝火上升,容易便秘。在肚臍眼左、右兩側各三指處,用二或三個手指稍微用力壓下去,壓三、五次就有效了,大便不通比氣不通還不舒服,也會影響打坐的興趣。
此自我按摩的運動法,可使初學坐禪而感到的疲勞,完全消除,身心感到柔和溫暖與舒暢。按摩時,必須將注意力集中於掌心或指頭。整套按摩約十五分鐘可做完,如做得簡單些,則約三、五分鐘亦可做完。除了打坐之外,平常感覺疲累、睏倦時,都可做做全身的按摩,對消除疲勞很有功效。
現代人很流行找人按摩消除疲勞,其實自己的氣是最好依靠自己打通。
(九)打坐注意事項
當腦筋清楚,體力充沛的時候,最適合打坐,最好養成每天固定的時間打坐,例如早上早些起床,晚上洗完澡睡前各坐一次,每次至少十五至二十分鐘,如能坐到半小時至一、兩小時更佳。
早上起床刷牙洗臉後,喝些溫開水再坐較好,如覺得累,喝一杯咖啡提神亦無不可,沒有嚴格限制,但不要喝太濃的咖啡,會使心腦興奮,不易定得下來。
吃太飽、喝醉酒、太疲倦、做過劇烈運動或剛有過性行為者,身心均處在乏力狀態,不宜打座。
向來有子、午二個時段不宜打坐的說法,但現代人的生活習慣與以前的人不同,如碰上只有子、午二個時段才有時間打坐時,只要坐的時間不是太長,亦是無妨的。
我們要學習放鬆,隨時練習在使用頭腦時能不用眼睛,用方法使眼睛、小腹放鬆,可以節省很多能源,此外,也要注意營養的均衡,使能做到「開源節流」。
能源充足能使我們身體各管道沒有阻力,氣脈便能暢通,那麼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也都能通暢,我們用打坐、運動的方法來達到這樣的目的,這是屬於健身(調身)。
打坐時腰幹原是挺得很直的,坐久了,會慢慢彎了下來,如不是彎得很厲害,不需刻意調整姿勢,那會使自己緊張。如果氣通了,背椎腰背會自己挺直的,完全是由氣帶動,不是人為的操控,這是非常奇妙的現象。
不常打坐的人單盤腿就可以了。如果是瘦子,雙盤時雙腿會卡得很痛;如果是胖子,則兩腿的腿肉會把雙腿卡成一高一低,也不舒服,單盤比較平穩。
打坐時如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是因為心不能安定,心裡不自在的緣故。時間的長短跟心情有絕對的關係,心不能適應,就覺得時間長,心能適應,便覺得短。所以佛經裡說,在地獄覺得時間特別長,在天堂覺得時間特別短。當心不能適應時,便需要予以調整,方能得自在。
經行.立禪
經是持續不斷、經常不變的意思。經行是指在行走之中,我們的心念沒有被自己的妄念及外界的環境打斷,亦即行走的過程中,我們的心不要被自己內心的妄念和外在的環境打斷。
(一)經行方法
經行的方法是右手握虛拳,左手手掌抱住右手,置於前腰之前。慢步經行時,每一步都盡量的慢,一腳跨出,先將腳尖著地,再慢慢將腳掌、腳跟放下,平常每跨一步,大約半個腳掌至三分之二腳掌的長度,也可視情況調整。經行時要清清楚楚的感覺每一步的跨出、著地及換腳的感覺,尤其要把注意力落定在腳尖、腳掌、腳跟著地的每一瞬間。
除了動作之外,經行時的調息、調心方法,均與打坐時相同。基本上從頭到腳,全身的每個部位,都要盡量完全的放鬆,頭頂天、收下顎、縮小腹、腰背挺直、眼睛微閉、自然的向下前方看,面帶喜悅的微笑。
腳雖是踩在水泥地上,因是腳尖先著地,重心在腳掌前端,因此感覺地是柔軟的,如是腳後跟先著地,便會感到地是硬的。當腳掌完全著地時,會感覺到地有一股吸引力,地就像一塊大磁石,把這只像一小塊鐵一樣的腳吸住,每一腳踩下去,均被穩穩地吸住,無論身體無何搖晃,都不會影響腳步。提起腳時則感覺仍有吸力,因此僅能慢慢移動抬起,再換另一腳踩下去,兩隻腳都應是很穩定的。
一方面注意重心,一方面注意動作,注意動作的感覺從小腿到腳尖,每一個移動,都感覺得清清楚楚。此時聽不到四周的聲音,那跟自己無關;看不到周邊的景物,景物也跟自己無關。只是專心注意在兩腿兩腳的每一個動作。這是在鍛煉心的忍耐性、穩定性和意志力。
(二)步步為營
經行時,在當下的一步尚未走好之前,千萬不要邁出第二步,此可稱為步步為營。營就是能攻能守,進退自如,攻能百戰百勝,守能固苦金湯。如果只是站著不動,或者還沒站穩就動,都是不妥的。
有人說「活在現在,佛在現在」,正是此意。「現在」可長可短,短如一個念頭、一個動作、一小時、半天、一天,一個時段、一生一世等都是。精進修行的人,應當「剋期取證」,「期」即是指定一個時間的規劃,在此特定的期間,要完成一個預設的目標。在當下的此刻,要站得穩穩的,守得牢牢的,再把這一刻的心境,繼續延長為一個時段,在此時段內,全力以赴地完成既定目標,千萬不可半途而廢。這就是將現在延伸,而達成實證的目的。
一般的修行人,常會三心二意,例如今天念佛,明天持咒,後天拜懺等,這樣的修行必修不好。應當先把方向掌握認定後,一門深入,堅持到底。這個原則,也可用於成事及做人,當依各人本身之資質,選定方向,奮力前進,即能完成一項大事業,至少也能盡力走完自己該走的路。否則就像賽跑時經常變換跑道,終其一生,便可能一事無成,卻還認為空有滿腔熱血,竟然落得英雄無用武之地,而怨天尤人。
經行時大家是同一方向走,每步均宜踩得很穩。當別人腳步寬時,跟著寬,別人慢下來時也跟著慢,否則別人慢自己快必發生衝撞,這是團隊精神。但在團體的大同中可有小異,經行時整體方向是一致的,唯腳步大小,則依個人情況,可大可小,加以調整,但不能影響及整體之活動。所以集體修行有助於發揮對別人的關懷,以小看大,可擴及對團體、社會整體的關懷。
人是群體的動物,不可能離群索居,尤其現在的工商社會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彼此均是息息相關的。因此個人的方向、目標,宜配合團體或全體的方向、目標而行。如硬要跟全體逆向而行,必然問題叢生,除非已發現他人走反了方向,能肯定自己的逆向而行才是正確的,那倒也可以糾正他人走出另一條正路來。
經行的時候,整個注意力集中在腳的移動和身體的移動,很清楚的感覺到自己腳踏實地、步步為營,不斷的往前進。這時的你,會發現越走越有意思,越走越感到愉快。
(三)立足點和方向感
當我們踩在茫茫的沙漠地上,那種感覺是虛浮不實的,人生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立足點和方向感。生活中如常有踩不穩,和迷失方向之情況,無論是短暫的或終生的,都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莫大的困擾。
在戶外經行,通常都感到輕鬆愉快又自在。有些人感覺慢步經行比快步經行更安定、更自在;有些人則覺得快步經行比慢步經行更能集中注意力,這與慧根之深淺無一定關係,倒是與個人的體質及生活習性有關。
有些人覺得,在禪堂裡打坐比在室外經行,更能感到安定和舒服;有些人相反。在禪堂裡打坐與在室外經行,都是必要的。透過動中修行與靜中修行,期使我們在生活中任何一種情況下,都能攝心收心,隨時隨地,動靜相宜。
在禪修營中所教授的方法很多,但是每一個人都可依照自己的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去練習之後,便能慢慢體會到箇中的妙用。這套禪修方法,對社會各界人士均適用,在不同的時代,也一樣適用。
(四)立禪
當我們等車、等人或搭乘巴士時,以及凡是需要站立時,便可用立姿修行,叫作立禪。
中國人所謂的打坐,英文的名稱叫meditation,就是冥想的意思,冥想是坐、立、躺均可以做的。
冥想和思考不一樣,思考是集中精神去想一特定的事物,冥想則讓自己的頭腦完全放鬆使之處於很寧靜、明淨、空靈的狀態。有人形容冥想為跟自我的心靈約會。
在佛經裡,把meditation翻成思惟修。一般人的觀念認為禪坐就是「坐」,因此害怕來參加禪修活動,怕自己的腿不夠熟練,坐不下去。其實真正的參禪,也不是光靠用腿坐的,行、住、坐、臥,皆可參禪。
立禪的姿勢,上半身與打坐相同,雙手自然下垂,雙手握虛拳,手指自然輕鬆彎曲,大拇指輕輕扣住食指和中指,不宜用力,此式是讓指尖之氣,能相互交流不外洩,但不要為了做好這個姿勢而變得緊張。兩腳打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彎,把重心平均放在雙腳的腳掌上,不要把身體重心集中在腳跟上,其用意在於可讓我們的上半身較為舒緩不緊張,且重心較穩。此時除膝蓋、小腿及腳掌,需稍微用力之外,身體其他部分,盡量地放鬆。
站好姿勢後,可用你平常用慣的方法,不論是隨息法、數息法、念佛法、念佛數數法的那一種,都是可以的。
一般人在站立時,如把眼睛閉上,會有失去重心而身體搖晃之感,容易傾倒,所以練習立禪時,還是把眼睛睜開為宜。立禪是隨時隨地只要站立著便可做,不過,若在戶外,要記得把隨身的物品擺在腳前,方便照顧以免遺失。
當站立時,過五至十分鐘雙腳可能產生麻、僵、硬或累的感覺,可將身體重心移到一隻腳上,讓另一隻腳休息,等重心所在的腳累了,再換到另一隻腳上,雙腳相互交替,但切記勿頻頻換腳,避免影響身心之安定。站立時,要去感覺或想像著心中的輕安及喜悅。
參禪的重點雖不在「坐」,但以人體的結構、重心看,仍以「打坐」較為舒服、合適並且持久。唯在禪修時為變換姿勢,調劑身心,立禪仍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輔助方法。
對治妄念.禪修與神通
(一)對治妄念
不論是在坐禪、立禪或經行時,總會有雜念持續不斷的浮現,並且無法有效摒除。
通常在用心思考告一個時段之後,會覺得疲倦,那是因為集中心力思考,非常消耗體能,同時要把雜念排除,也是很費體能,因此會有累的感覺。
如何能在雜念浮起時,加以化解,如何做到思考時,不覺得累?是需要透過訓練的:
1.讓自己的心更忙些。當心裡沒事或太單純時,雜念也容易出現。譬如打坐時數息或念佛數數,雜念仍不斷浮現的話,不妨改用倒著數數,從十倒數到一。若再不行,還可跳著數,只數偶數或只數奇數。甚至還可把數字增至二十來倒數。就能令自己的心念專注。
2.什麼也不想,僅注意自己有沒有妄念,這是最輕鬆的方法。很清楚自己有沒有妄念,妄念一起,馬上覺察,也立即停止。但當妄念紛飛綿綿不斷時,往往會跟著妄念進行,時間過了很久,自己還沒發現,因為妄念就像銀幕上的影片一樣太有趣了。這時當用數息法或念佛法,來調息、調心。
當打坐、經行用功時,不經思考而起的念頭,無論善念、惡念,均屬雜念、妄念。用功時即使起了讚歎佛法、佈施救人的念頭,也是妄念;打坐就是打坐,經行就是經行,別無他念才是正念。若於佈施救人時,想到打坐、誦經,也是妄念。
3.當偶爾有一個、二個妄念浮起的話,比較還不是問題,嚴重的是,妄念就像放映電影片一樣地持續下去。這時候可以隨順妄念想下去,同時注意是什麼性質的妄念,到底想些什麼,給予分類分級,妄念自然平息。或者注意自己拜佛、經行、坐著運動雙手的每一個細小動作及感觸,妄念也會平靜。
打坐是要慢工出細活的,要有恆心、毅力,要保持每天定時打坐,成為習慣,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日積月累,必有收穫。到了那個程度,若有一天不打坐,都會覺得生活有些失序。非有長期打坐經驗的人,難以體會到混亂的思緒與井然有序的思惟之間有絕大的區別。
禪修的功能,有三個層次:1身體的健康。2心理的平衡。3精神、人格的昇華,以及智慧的開發。如果只在方法上用功,欲達到頭兩個目標是不太困難的,至於第三個目標就不容易了。所以禪修者,除了健康的方法,尚須有正確的觀念作指導,才能從身心平衡而進步到人格的昇華及智慧的開發。
很多資深的禪修者,打坐的工夫很深,心理卻很不平衡,貪慾心雖被控制,卻充滿自負、瞋恨、嫉妒、猜疑等心情。這都是由於未知佛法的「空」理所致。
(二)禪修與神通
禪修者如無好的老師,指導正確的觀念,縱然身心變化,似得神通智慧,也在邪魔境界。
這種人可能在修禪定的過程中,得到些神通感應,或許是天眼通、他心通、天耳通、宿命通、神足通,即使具足五神通,其驕慢心、瞋恨心、疑慮心還是很重。表現慈悲寬大,而對其自我的觀點,自我成就的利害得失、名聞利養,還是看得很重。
這種人有某種程度的神通力,能為人解疑,告訴你的過去、未來,看似對人有益。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因他們個人的人格不健全、性格不穩定,豈是真的成就和解脫;且可能造成大眾對神通力的依賴、迷信,而失去自主自發的開拓精神,對社會的價值觀念,也可能產生負面的影響。
若從正確的禪修觀點而言,我們是人,應以人的方式及人的標準,由人來處理人的事務;若是人事而請鬼神來料理,那豈不成了人神鬼不分的世界了嗎?我們都知道「敬鬼神而遠之」的一句話,因為「請神容易送神難」,對鬼神雖要尊敬,但要保持距離,太接近了便會為我們人的身心環境,帶來困擾。
我們人的社會,當依人的因緣、因果而運作,若借神鬼靈力之助,暫時看來似乎幫了忙,從深遠處看,實是混淆了既有的秩序,反會帶來更多的麻煩。
人有「共業」也有「別業」,屬於個人的因果是別業,屬於大眾共同大環境的因果叫作共業。不可以用特權或非自我努力的方式去改變既定的共業,否則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可因個人的暫時利益而造成整個社會因果的錯亂,遺禍於未來。
神通在佛陀住世的時代,佛與羅漢都曾運用。但那只是在顯示佛與羅漢的力量不可思議,而非為個人之利害改變其因果原則。且佛與羅漢不斷地表示因緣不可思議,因果不可思議,其錯綜複雜的關係是不易釐清的,唯有靠自己的努力,來完成自己所能完成的心願。
現在用一個佛經的故事,來說明業力、因果的不易改變。
釋迦牟尼佛的故國,是印度的一個小城邦,名叫迦毘羅衛,釋迦牟尼佛出家以後,該國的許多菁英,也跟著出家。未出家的釋迦族,則有一大共業的業報現前,故將遭到滅族亡國的災難,釋迦世尊座下,有一位神通第一的大阿羅漢目犍連尊者,悲憫釋迦族人的災難,乃請釋尊顯現神通化解,佛陀心理雖感到悲痛,但卻深知業力不可違,因果不可改,所以默然不語,經目犍連一再請求,釋尊才答應試一試。
釋迦世尊於烈日當空之際,坐在敵軍必經之路的一棵大樹下,那棵樹已經乾枯得僅剩一截老干。當摩揭陀國的琉璃大王,率大軍去攻打迦毘羅衛國的途中,看到釋尊坐在大枯樹下,便下車請問釋尊:「為何不找一株有蔭的樹下去坐?」釋尊僅答以:「一切蔭不如祖國之蔭。」琉璃王聽後似有感動,掉頭把軍隊帶了回去。
第二天,琉璃王還是想攻打迦毘羅衛國,釋尊又坐到大枯樹下,此次琉璃王路經時不再下車問話,僅在車上狠狠瞪了釋尊一眼,便掉轉軍隊回去。但釋尊已然了悟,其族人之共業是無可挽救了,因此第三天便不再坐到大枯樹下去了。
目犍連尊者則於心不忍,便運用他的神通,把迦毘羅衛城的許多居民,裝在他的缽中,來保護他們,釋尊亦未加阻止。等到第四天琉璃王的大軍攻破了迦毗羅衛城後,目犍連要把那些百姓放出來,發現缽中僅剩血水,無一人存活,這些釋迦族人,都是在劫難逃。別說目犍連的神通救不了,連釋迦牟尼佛的力量也無可奈何!
這說明神通還是有其極限性,強大的共業及定業是難以改變的。只有用二種方法,可以改變命運:一為被動的受報,一為主動的還報(還債)。
故在正統的佛法,是不輕易用神通的,禪宗更是忌諱、禁止談神通和用神通。如有禪師說自己有大神通,並且表演神通,那必非正統的禪師,可能是修學其他法術的附佛法外道。
那麼禪師究竟有否神通?答案是肯定的,如果禪修的工夫很深,有神通是很可能的。因為這種人的心非常寧靜安定而統一,這樣的「心」,能與外在的物質環境和精神世界統一,因此他能接收到一般人無法接收到的訊息,這種訊息不是一般所謂的電波,而是心的磁波(心波)。但是一位已得解脫的大阿羅漢,或是一位中國禪宗已得大悟的禪師,卻未必有神通。解脫是因悟得無我的智慧,大悟是悟畢竟的空性,所以未必會跟神通相關。
禪修的人如遇到靈體附身或異象出現時,切記要懂得處理,對善境既不貪著,對惡境亦不恐懼,便可安心自在,不受干擾。
提醒自己要做到三種統一:1.身心統一,2.內外統一,3.唸唸統一。第一步要達成身口意三業相應的目標,第二步要完成身心世界粉碎的程度。如何做到呢?要如禪宗有句名言所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就是處理異象的最好方法。
所謂的「斬」,就是用智慧之劍來勘破戳穿任何異象,不論是好境、壞境,凡有異於常情的現象發生,或聲、或色、或味、或觸都要把自己當成一個絕緣體,便可不受任何異象的干擾了。
所謂善境好境,就是在你打坐時,可能在你面前出現諸佛菩薩,通常都不是真有諸佛菩薩現前,而是內心的妄念的反應或是外來諸魔的干擾,使你不能達成心境統一的定境,更不能發明心無罣礙的空慧。此時如不保持正念,就有可能使你變成一般民間宗教所見的靈媒或乩童。
在禪修過程中,身心有所反應,是正常的。心理的反應是要達到寧靜、和諧和安定,使情緒不易波動。如產生神、鬼、精靈、佛、菩薩等,在耳邊說話,在面前出現,或使你進出佛國淨土、天堂地獄等的境域,均屬幻境,應當不予理會,切切不可執著,只要見怪不怪,必可平安無事。
至於身體的反應,酸、痛、麻、癢、氣動等的現象,均是正常的。如遇頭部脹痛,心臟不舒服時,若無老師教你如何處理,便不宜繼續打坐,應該去看醫生了。
禪修會不會開悟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開悟有速有緩,有的人能於一聞佛法,就在言下大悟,有的人累劫修行,也不開悟。一般人修行,自我的心都指揮不好,自信心也不易建立,所以很難開悟。必須先從煉心和淨心做起,才能從肯定自我,提升自我,然後把自我的執著擺下,便是悟境的現前。
學佛修禪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先有自知之明,健全人格,建立信心,如果心理不正常、性格不穩定、觀念不清楚、行為不端正,而想藉禪修開悟,便會帶來走火入魔的危機。禪修者最忌諱的是迷戀神通,那會導致各種魔境的產生,喪失努力的自信而依賴神力的迷信。這與禪者的自我肯定、自我提升、終至於自我消融的修行,是背道而馳了。
(一九九三年九月一日至四日法鼓山第四屆社會菁英禪修營)
《聖嚴法師教禪坐》第一篇 禪修方法指導 完
第二篇 一般佛法開示
佛與菩薩
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也就是自利利他、無我無私、悲智無限、究竟圓熟的人。佛是充滿智慧功能和慈悲行為的人,他是無上的「大覺」者。當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功德究竟圓滿之時,自與他、內與外、善與惡、主觀與客觀等的分別心,都不存在,只有無我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之時,那便是成佛了。
菩薩是能夠自利利他的人,並且是以利益他人來作為成就自己的人。菩薩是能夠用佛法斷除自己的煩惱,解決自己的問題,也能夠用佛法來關懷他人,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人。菩薩又被稱為「覺有情」,覺悟是智慧的來源,有情眾生是悲心的來源,若將智慧和悲心運用得宜,相輔相成,便稱為悲智雙運的菩薩。菩薩道的完成者,便能成佛。
一個人,如果僅是為了個人的財富、權勢、名位而努力奮鬥,必會引起他人的猜疑、妒嫉、覬覦,而來跟你明爭暗奪,那就像是一群野犬爭逐一塊骨頭,會給你帶來憂慮、挫折的打擊和困擾。
如果能以利他為目的而努力於自我的成長,則可經常保持坦蕩的心胸。因此,自利者必須是以利他為出發點,才是具有智慧和慈悲的人;此種人的心量,有如大海,可納百川,也能滋養萬物。在利他之前,已有利人之心,如此所得的利益,便是實至名歸,才不會變成自己的包袱而帶來煩惱。
世人汲汲營取,多為了自利,卻在獲得自利的同時也招惹了更多的煩惱,解決問題的同時,又增加了更多的問題;就像入寶山取寶,當在取得寶時,竟是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看來極其愚蠢,猶自樂此不倦。類似的情況,豈可說是真正的自利。所以站在菩薩的立場,自利必須建立在對眾生有益的基礎上。
在一個共同生活的社會裡,小至一個家庭,大至整個世界,為了自利而自利的人很多,為了利他而自利的人很少,必然問題叢生;每一個人只顧自利而不顧利他的結果,是大家沒有好環境住,大家沒好日子過。相反地,若能以利他為出發點而努力的人多,這個環境便能在平順和諧中繁榮,每一個人,自然也都是身在其中的受惠者。這樣的生活體系,便是菩薩道模式的環境了。
依據大乘佛教的觀點,凡是信佛學佛的人,均可稱為「菩薩」,雖從一般初發菩提心的凡夫菩薩到最高位的等覺菩薩,乃至成就正等正覺的佛,其間差異,有如天壤,但其修行的原則是一致的,那就是:止惡、修善、利益眾生,合稱為菩薩所持的三聚淨戒。凡夫持戒,必定犯戒,不過凡夫階段的菩薩行者,就像是初生的嬰兒,樣樣從頭學起,也像是嬰兒學習走路,爬著走,滾著走,跌倒了站起來再走,反覆不斷地練習,便會越走越穩、越走越遠了。因此在《涅盤經》卷一一,稱學佛的人分有五種行: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嬰兒行及病行,都是大菩薩們以聖示凡的範例,也是初發心菩薩們以劣向勝的範例。
修行菩薩道的動機,是為利益眾生,透過利益眾生的修行過程,最後則是利益菩薩自己,成就了菩薩的悲智,完成了佛的果位。
活在現在.佛在現在
佛在佛國淨土,也在我們心中。佛是具足智慧與慈悲的人,如果我們唸唸活在現在,唸唸都與佛的智慧及慈悲相應,佛在唸唸與我們在一起。如果唸唸之中自心有佛,我們的自心也就是佛,所以佛是由人完成的。當下的一念心中有佛,當下的一念即與佛同,唸唸心中如果都有佛,唸唸之間也都是佛。如你唸唸活在當下的智慧與慈悲之中,當下的現在,你就能夠見佛成佛。
當然,凡夫不可能每一念都跟清淨的智慧與慈悲相應,所以要常常提醒自己:練習著唸唸活在現在,把握住每一個念頭的當下。便可體會到佛是無時不在、佛是無處不在的事實了。
這樣的觀念和這樣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去除自身的煩惱,雖你還是處身於塵世,卻也能體驗到超越塵世的自在。當你心中充滿了貪、瞋、癡等心垢之時,即是身處塵世;當你心中沒有那些心障之時,那就是超越塵世之外的人了。可見出世並非一定要離開現實的世間,而只要心念不受物慾的誘惑及逆境的刺激,便是解脫。因此,禪宗的《六祖壇經》曾經:「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可是,一般的人往往因為不能把握現在,也不能唸唸活在當下,便無法領會到佛在心中。其實只要不是沉溺在過去和未來,就是認真地活在現在;若能不將過去及未來的人事物等種種境界,執為實有,便能活在現在而體會到佛在現在。
因此,學佛的人要時時提醒自己:活在現在,不要老是活在過去的回憶中,也不要老是活在未來的夢想中。沉緬於過去和迷惑於未來,都是徒然浪費掉寶貴的生命,於人於己,都是損失。但這並不表示對於工作和生活,不需要檢討和計劃。檢討過去,計劃未來,便是對現在的肯定,也是現在的延伸。最好的方法,乃是時時記得記得都能努力於現在,體驗著現在;展開現在,放下現在;唸唸清楚,事事分明。這就是活在現在,佛在現在的境界。
慚愧心
凡夫眾生通常同時具有兩種個性,一是虛驕、自負,一是自卑、自賤,看似兩種不同的毛病,實則是一體的兩面。
虛驕自負的人,多半是有些許能力的人,只因害怕別人瞧不起他,便像螳螂向車子伸臂,也像小狗小貓的張牙舞爪般地,展現他的攻擊實力和防衛實力,以表示他的重要性,以滿足他的安全感。
其實我們人類的所知所能,不論何人,都是非常有限,每個人的身心和個性,也都有很多的缺陷。一個人對宇宙而言,是那麼的渺小,一個人對於社會歷史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虛驕自負的人,故意不想瞭解這個事實,結果呢,一旦受到挫折,便會信心全失,即可能變成一個自卑自賤的人物。
在人的潛意識中,因為有自尊自大的我慢習性,故也含有一些神性的成分,而在神性中也同時會具有魔性。可是人性與佛性、神性與魔性之間的差別,很難分辨。尤其是神性與魔性往往是一體的兩面,如果能有自我約束、自我反省及懺悔的修養工夫,便與佛性相應,便不容易表現出貢高我慢的習性,也就不易顯露出神性及魔性的霸氣與邪氣。
在人類史上,所謂天縱的聖人,畢竟不多,所以諸佛菩薩化現人間,也多以凡夫身修行成道。因此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天生的完人,或多或少都帶著缺點和弱點。人在順境中,自負自大的自信心越強,不可一世的傲慢心也會成正比地增強;相反地,一旦遇到挫折的困境,便會覺得滿地荊棘,喪失自信而一蹶不振。這都是由於沒有自知之明,不清楚自己的缺點,也不知道自己的實力;缺點是指才智能力及人格品行的不足,實力除包括才智能力及人格品行外,還得加上時節環境的因緣順逆。我們必須瞭解自己是有所不足的,是有許多缺點的。在這樣的認識下,凡事但求盡力而為,結果要靠因緣的發展。如果因緣不具足而失敗了,也毋須氣餒遷怒,毋須怨天尤人。相反地,如果因緣際會,功成名就,也當防止睥睨一世、得意忘形等傲慢心的產生;時時保持仁厚謙沖、虛心學習、謹小慎微、尊重他人的菩薩儀態,做一個有慚愧心的人。
有了慚愧心的修養,便能具有健康的心態和健全的人格,便不會輕易地接受成敗得失、毀譽褒貶的影響。欣譽厭毀,乃人之常情,如果聽到他人的讚歎或批評,只表示他人對你的看法,可能未必就是事實,自己的心,沒有必要隨著他人的毀譽及一時間的得失而起舞。若有慚愧心的人,他會聞過而喜,聞譽則懼,喜的是既然有人指責,便是有人愛護,君子之過如光天化日看純玉小疵,知過能改,是最大的進步;懼的是自知不夠完美,竟然有人讚美,稍不謹慎,便以得少為足,若被成功與讚美沖昏了頭,前程豈不堪虞!
因為承認是普通人,無法像孔夫子所說的君子不遷怒、不貳過。所以我們常常是身不由己、心無主宰,而且不能自我警惕,唯有時常將慚愧心提起,庶幾可免於不測的殞越。
我見到有一位事業很成功的企業家,抽煙抽得很凶,導致長期的哮喘,他雖很痛恨香煙,卻又戒不了煙癮。天天能夠發號司令指揮大批的員工,卻無法指揮他自己不要抽煙。因此他來問我怎麼辦?我教他先以慚愧心反省自己,再用毅力和耐心,漸漸地減少抽煙的數量,然後以堅決的信心戒煙。
正因為我們身心皆不受自己的約束,所以經常犯錯還不認錯,因此,只要承認自己一定有錯,就會生起慚愧心來,跟著承擔錯誤的責任,便名為發露懺悔。每日反省,常常慚愧,時時懺悔,內心自然清明,性格自然穩定,縱然未得悟境,也是一個健康和快樂的人。
拜佛的意義
一般人拜佛,多為追求財勢名位及健康等利益,但是,有所求的拜佛,不能算是修菩薩行,故對人格的成長亦無助益,甚至還有鼓勵人去投機取巧,走偏鋒的負面作用。修行的拜佛,則有三層意義:1.懺悔罪過,2.修持禪定,3.感恩禮敬。
佛教中常有批評只知瞌頭而不知懺悔、只知拜佛而不知慚愧者,那種拜佛,不過是如雞吃米、如搗蒜頭。只有動作沒有用心,對於身體健康,雖也有用,對於人格的提升則不起作用。真懺悔是發自內心懇切的意念,不拘限在一定的場所,也不一定要在佛像之前。佛像是禮拜時的道具,是偉大人格的象徵。對於拜佛的凡夫而言,佛菩薩的聖像,具有證明我們正在修持懺悔功德的功能。只是佛與菩薩的法身,遍處都是,永遠都在。
拜佛的動作,是心誠意敬地將雙手合掌,低頭彎腰,五體投地——兩肘兩膝以及額頭著地,完成頭面接觸佛足的最高的敬禮,又稱為頂禮。
彎腰低頭是表示謙虛,承認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以致犯了許多的錯誤。一般人是很難向人低頭的,何況還要把額頭著地呢!可是,大地是非常偉大的,大地孕育眾生,負載眾生,眾生把大地踩在腳下,把不要的垃圾丟給大地,大地卻提供我們無窮盡的資源,我們如此的享用了大地,無以為報,是否應該心誠意敬來感謝大地呢?其實,我們如果能夠飲水思源,應該要感謝感恩的人實在很多。
成熟的人格,好像成熟的稻穗,都會往下低頭的,愈成熟愈飽滿的,頭垂得愈低;空心乾枯的稻稈,倒是頭昂天外挺得筆直的。如此想通了,低頭禮拜也就不難了。更何況在很多情況下,頭不低還真過不了身,不肯低頭而趾高氣揚的人,往往會阻難重重,撞成鼻青眼腫乃至頭破血流,還不知究竟錯在那裡。
一般人向位高權重的人士低頭,較為容易,對於沒有利害關係的人乃至不如自己的人,能夠低頭,就必須具有大修養的工夫了。古時候的一些仁君賢臣,能夠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禮賢下士,給一般庶民予禮遇尊重,因而才能獲得賢士們之輔弼效命,這就是敬人者人恆敬之的道理。現代人,雖都是平等的,每一個人還是需要禮貌的尊敬。對長輩及上司低頭,是受大家認同的,對於夫妻之間及屬下之前的低頭禮敬,也不能說是不應該的。
犯了錯誤,當以禮佛來懺悔,心緒煩躁,當以禮佛來定心;得到了利益,當以拜佛來感恩。拜佛的動作,實在是提升人格的好方法。
蒙山施食
我們的晚課中,有一段〈蒙山施食儀〉。
施食是以佛法的功能,施給一切眾生,作為活命的飲食。眾生分為三類:一是佛教徒(佛子眾),二是一般有情眾生(有情眾),三是所有冥界眾生(孤魂眾)。這三類眾生是包括了凡夫世間的陽界眾生以及冥界眾生。
使用施食儀軌所施的甘露法食,是用七粒米及一小瓶淨水,作為代表,其真正的意義是讓這三類眾生,得到智慧,解除苦惱,增長慈悲,同修福報。使每一位有緣的眾生都能得到佛法的救濟,叫作得到解脫苦惱的甘露之藥,又稱為甘露法食;是通過各種真言,將七粒米和一小瓶淨水,化為豐盛的美食,使得三類眾生,解除煩惱的飢渴,同得法喜和禪悅。
發願
每一個人都會貪生怕死,只可惜當我們正在呱呱落地之時,便已開始一步一步邁向死亡的旅程。很多人自以為還很年輕,其實一眨眼間就會成為耄耋老者。人是很少能夠活過一百歲的,雖然也有少數高壽的人瑞,但其生命的快速,也像是石火光影中事。就拿我們每一分鐘十六次的呼吸來算,活到一百歲,也只有八億四千一百八十三萬六千次,尚不是什麼天文數字。我們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一分一秒一點一滴地消逝,卻很少有人警覺得到。唯有聽聞了佛法,開始了修行,才會真的發覺人生無常,時光飛逝。
在我們的晚課中,有〈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這是菩薩慈悲,苦口婆心的告誡我們,人命無常,人生苦短,應及時把握現在,發願好好修行。
在我們的早晚課誦之中,都有發願文,可見發願對於修行之重要。簡單地說,就是教誡我們,應當珍惜這個極其短暫的人生過程,及時努力,遵循通往菩薩道的方向,早日完成成佛的目標。
四弘誓願
我們在生活上及事業上,必須要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對於生命的前程遠景,更要有終極的方向和最高的目標。因此,我們發願也有小願和大願,小願多為小利、近利和自利,大願則為大利、遠利和利益一切眾生。「四弘誓願」就是為了一切眾生的究竟成佛所發的大願。
何為四弘誓願?便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個願,是作為一個初發心的菩薩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求。由於菩薩的修行層次有淺有深,對此四願的實踐,也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可以彈性調整自己的修行幅度與速度,但其大原則大方向是不可改變的。 現將四弘誓願,分條說明如下: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度眾生」:是從自己先來學佛為開始,而真正的自利卻必須以能利他為出發點。也就是說,凡夫信佛學佛的原因,一定是為了先求自利,而要自利則必須先自覺,不能自覺就無法真正的自利,不能自利而想要幫助他人,只是口號。如沒有個「覺」字,自利的行為便會引發煩惱。如何覺悟?則又非得將自私的我執放下。
諸位菩薩來法鼓山參加禪修營,用方法把自己的心沉澱下來,讓自己對自己多瞭解一些,從自利做起,進而便能利他。然後必須做到不思自利只知利他,這才是真正的度眾生。利他的方法很多,有用物質的、精神的、知識的,有用個人的名譽、地位、信用、福報等等的影響力。
常有人認為自己是人微言輕,沒有什麼能力助人。其實只要會念一句阿彌陀佛,能為需要的人做個祈禱和回向,也是助人。雖僅是簡簡單單的一句佛號,但我們相信:只要有心,諸佛菩薩確實有感應。「眾生有盡,我願無窮」,便是菩薩所發的大悲願心,又名大菩提心。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的「斷煩惱」:人們都是因為沒有智慧,才會煩惱叢生,苦不堪言。
天下本無事,煩惱都是自己製造的,一般人卻認為煩惱是外在的環境帶來的。其實,真正的困擾,是來自各自內心的掙扎,就像俗話所言:「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人之所以會受外境的引誘、衝擊而起煩惱,而產生困擾,都是由於「自我中心」的作祟,包括我貪、我瞋、我癡、我疑、我慢、自卑、嫉妒等等的習性,如果你能把自我中心的執著放下,把事實真相釐清,外在的環境就困擾不到你了。
佛教將煩惱之多,稱為八萬四千塵勞,其實是說煩惱的種類之多,有八萬四千,而其根深柢固,生滅不已,所以稱為無盡。可是,若不斷盡煩惱,永在生死的苦海之中,唯有斷除我見我執的自我中心,無盡的煩惱,才會一時斷盡。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的「法門」:指的是學佛修行的種種方法和觀念,用佛說的無量法門,來對治眾生無盡的煩惱,用種種法門來幫助他人,稱為度眾生,幫助自己,稱為解脫煩惱。
對於個人的自利而言,只需一門深入或少許法門,即很受用,對於無邊的眾生,則因根器不同、時機不同,煩惱的問題也各不相同,因此,針對許多不同的需要,就須有諸多不同的法門。
例如光是打坐,就有好多不同的方法,可以睜眼也可以閉眼,可以隨息也可念佛,可以數息也可以數數念佛,隨息可隨鼻息也可隨腹息,數息可順數也可逆數,另有五停心、四念處等次第禪觀,也有參話頭及默照禪等頓修法門。端看每個人的不同情況而用不同的法門。但是,一門通即門門通;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一門深入,通達之後,對於其他各種法門,也能如數家珍了。
以我們這個佛殿為例,有好多個出入口,只要選擇其中一個,便可進入大殿,一旦進入殿內,便可以跟其他每一個出入口進到大殿的人一樣,一目瞭然就知道這座大殿有幾個出入口了。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其中道理也是這樣的。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的「佛道」:也就是發了菩提心必將成為佛的意思。《心經》及《金剛經》等諸大乘經,所提到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現在發了無上菩提心,將來一定會成無上的佛道。凡夫位的眾生,彼此相處,都有親疏之別,一旦發了無上菩提心的人,就要學習佛的心量,對眾生則是完全平等,無所分別,也就是無限的包容和平等的關懷。當煩惱斷盡、智慧圓滿、慈悲無限、福德圓滿,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佛了。
皈依三寶
「皈」是由「白」與「反」兩個字組成。「白」代表光明,其反面的「黑」代表黑暗。當一個人的習性不好,造諸惡業,便陷自己於黑暗之境,我們欲脫離黑暗之境而得到光明,便稱之為反黑為白,簡稱為反白,就是「皈」意。「皈依」則是接受、認同、回歸和依靠之意。三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寶。
在人間修行證悟解脫而得無上涅盤的人是「佛」,由佛所說的經教是「法」,傳承弘揚佛法的出家人是「僧」,由此三者,便構成了佛教,若缺其一,即不成其為佛教;若只信仰其中的一寶或二寶,也非正信的佛教。
出家、在家二眾,都是一樣的能夠修學佛法、行菩薩道。唯出家的僧人是以全部的生命和時間,來過清淨的梵行生活,來修學佛法、弘揚佛法、住持佛教;在家居士則還有家業負擔,不易像出家僧人那樣能夠全心全力全時間全生命的投入,因此出家的僧團便成為佛教的中心。學佛的人,除了依靠對佛的信仰,依靠佛所說的法為準繩,還要依靠傳承佛法的僧人來做正確的指引。
僧是指僧團而非個人,僧團的存在,便代表著佛教的存在及佛法的弘揚,而每一位弘法的法師,都是僧團中的一員,道場不分彼此,僧團不分彼此,大家都是回歸到本師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三寶。
從信仰上說,佛、菩薩、諸天護法,都是有感應的,我們修學佛法,需仰賴諸佛菩薩及一切善神的護念護持,依賴僧團將佛法傳授給我們,作為修行的依據。簡言之,信佛學佛,必須以佛、法、僧三寶為依歸,即稱為皈依三寶。
談到皈依,有些人認為是很嚴重的一件事,誤以為皈依之後,須受到很多的約束,便為自己找出種種的借口,或說尚是初學,對佛法懂得不多,所以不敢皈依,或說自己的條件因緣尚未具足,等待因緣成熟時再說,其實就是不敢皈依三寶。這像是一個病人,以為自己的病還不夠重,所以不願去看醫生一樣;諱疾忌醫,是很錯誤的觀念。事實上,當一個佛教徒,是很簡單的,不用發重誓,也不需備厚供,只要請一位皈依師在佛前為你證明,證明你已發心,願意接受三寶,並以三寶作為人生的指標,那就是三寶弟子,那就是皈依三寶。像各位菩薩,在禪修營的這段時間,成天跟著師父修行,每天早晚課時,也都跟著僧眾唱誦了三皈依詞,實際上已是三寶弟子了。
感恩
有一位養女,出生時因家境非常貧困,被生父母賣給她的養父母,雖然養父母非常疼愛她,但她未曾享有生父母的愛,始終認為自己是個被棄的孤兒。她感激養父母養育疼愛之恩,卻痛恨其生身父母將她遺棄了。直到她自己懷孕生子,才體會到生養孩子之不易,才漸漸諒解了她的生身父母,願意同樣地感恩他們。
另外有一對夫妻,生下一個殘障兒,感到非常痛苦,為了不忍孩子一生受罪,也害怕一輩子照顧殘障孩子的負擔,幾乎有一度想把孩子弄死。我告訴這對夫婦:「各人有各人的福報,應該把這孩子當菩薩看,他是來度你們的,如果折磨了你們,是為讓你們得到更多的人生體驗,從照顧這孩子的過程中,你們可以體會到什麼叫作慈悲,什麼叫作無私無怨的愛。」他們終於把殘障兒留下來,奇妙的是,自從這孩子出生以後,他們的事業越做越好,而在照顧孩子的相互扶持中,夫妻的感情也越來越融洽,最後他們也認定這孩子真是個菩薩,為他家庭帶來福報、帶來快樂,從而對孩子產生感恩之心。
在一般人觀念中的感恩,多半是指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導之恩、親友的扶持之恩。其實,做父母、師長的人,也要懂得感謝子女、學生,讓自己有付出關懷機會的成全之恩。
一般人往往恩怨分明,認為有惠於己的,才是恩人,給予痛苦的,便是怨家、對頭。但當知道,人生有些波折,才能有所成長,所以不論順逆,凡是成長成功的助緣,都應該心存感激。從修學佛法的立場看,唯有怨親平等,才能包容一切眾生,才能肯定自我、提升自我、消融自我。
知恩報恩,是做人的基本;知恩不報恩,是忘恩負義;不知恩也不報恩,那就是禽獸不如了。
如何報恩?例如我自己,受到父母、師長及各方協助之處甚多,等到我有能力回報之時,父母、師長等恩人,多半已不在人間,只有盡我的能力,幫助更多的眾生,來表達對恩人的感恩。
恩惠就像流水,自上而下,順向而行。因此感恩的方法,便是順嚮往前推動;簡言之,即是承先啟後。把從前人處所受的恩惠,再施予後人,綿延不絕。
因此,當諸位對我禮拜,感謝師恩的時候,我也感謝著你們。因為你們諸位菩薩,讓我有機會傳授我的所知、所能。教學相長,利他便是利己,在你們得到利益的同時,我也有所成就,對我個人人格的提升及人性的發揮,又往前跨了一步。所以我們對週遭的一切,都應心存感恩;對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則不應求其回報,如有所期待,便成了有漏功德。例如此次禪修營的舉辦,我究竟有何功德?端看諸位能將在此所學的,有多少可以應用到各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對各位自我之提升,各位對週遭環境之影響,到底有多深廣而定。更何況禪修營的成功,除我擔任指導的師父之外,尚有十多位僧尼法師以及二十多位男女義工菩薩的奉獻。功德屬於大家的,我們應該大家感恩大家。
三寶恩
作為一個佛教徒,應當常常感謝三寶恩德。銘感釋迦牟尼佛的恩德以及歷代祖師們的恩德。因為:
(一)娑婆世界的一切眾生,得聞佛法,乃是仰仗十方三世一切三寶之弘傳佛法和住持佛法。「十方」是指盡虛空界的所有空間,「三世」是指盡過去際、盡現前際、盡未來際無限時間。眾生是依靠流傳於無限時空的佛法僧三寶,而得聞佛法、修行佛法。因此應該心存感恩。
(二)釋尊在我們這個世界修行成佛,並把他修行的道理和方法,用四十多年的時間,在印度各處傳法,依各人之根器、個性,因才施教,說了種種法門,經後人結集成一本本的經典,再由出家法師像輸送管那樣地,一代一代依這些經論,把釋尊所說的佛法,傳播給有緣需要的人,因此我們要感謝釋尊,修道悟道,留下了遺教。
(三)釋尊的肉身,僅在地球的人間,住了八十年的時間,我們現在利用的佛法,是他的法身舍利,一部部的佛經,是由一代代的高僧、祖師為中心,在家菩薩為輔佐,以他們全部的生命學習、修行、體驗佛法,再一代代傳承下來給了我們,因此我們亦要感恩歷代的一切菩薩祖師。
回向
回向的意思是:1.回己向人,2.回小向大,3.回有限向無限,4.回有漏向無漏。
做任何好事,不論是無形的、有形的,為己的、為人的,均有功德。如果認為該功德只應歸於自己,功德便很有限,因為個人是一個非常有限的存在。相反地,如果把功德回向給一切人,其功德將是無限的大了;如果做了功德而不執著功德,便是做的無漏功德。
《維摩經》中有一個無盡燈的譬喻:點燃自己的一盞油燈,那照明度是很小的,如能主動去點燃別人或被動的讓別人來點亮他們的燈,那麼燈燈相傳相續,點亮的燈越多,照明度越強,照明的範圍也越大,終究使大家都能得到光明。
所以說做人不可自私自利,千萬要有自利利他的觀念,自己得到了利益,不要忘了也不要吝嗇,與別人分享,這叫回向。
人與人的彼此之間,是息息相關而無法單獨存在的,所給予別人的利益,會像空氣的回流,又像日光的反射,最後又回到自己身上,這也叫作回饋。
如果人人死守著個人的錢財而不活用流通,那便是凍結了社會資金,停滯了經濟活動,那會使社會蕭條,人人都得不到利益。相反地,如果人人能把多餘的錢財存於銀行,不但個人可以得到利息,也能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繁榮。這也是回向的一種。
有些人做了功德或念了經,回向的目的很多、很貪心,包括祈求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以及財富、名利、權勢等等,就像僅僅做了一點好事,便列了一張長長的請求單,要求佛菩薩去代為執行似的。把功德的利益回向給自己,雖然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能將所做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自己不僅無損,而且是成就了更多的功德。如果不為自己求功德而願眾生得利益,眾生得了利益,也不以為那是由於自己的回向,那樣的回向,才是清淨無染的無漏功德,也是無邊無量的無上功德。
因果.因緣
佛教認為宇宙萬物具有一個共同的本質,就是「緣起性空」,緣起性空的主要內容便是因果和因緣。佛教另有一個觀念叫做「妙有論」,其內容說的也是因果和因緣,是從妙有瞭解真空。真空並非「無」,真空存於妙有之中,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空有二者,看似兩個相反的觀念,實則卻是一體的兩面。
(一)因果
因果分為兩類:1.有漏因果(凡夫的因果),2.無漏因果(聖人的因果)。因緣亦分為兩類:1.因緣有,2.因緣空。因緣有的「有」,是指有因有緣而產生種種現象;因緣空的「空」,是指一切現象的自性本空。自性不是哲學上所稱之本體,而是說,現象的本身即無不變的自性,故稱自性本空。
有漏因果,可分為善因、善果,惡因、惡果,善因亦名白業,惡因亦名黑業,白業指的是持五戒修十善的善因善業,當得人天果報的善報福報,黑業則是造的十惡五逆之罪,當受畜生、餓鬼、地獄等三途惡道之果報。善因趨向光明面,惡因趨向黑暗面,實是一種自然法則。
光明面是通向人道、天道,人道當然是指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天道呢?除了六欲天及禪定天,人道中有些人身心特別強健,能力智慧特別高超,能呼風喚雨,有的夫婦兒女如神仙眷屬般享有很大的福報。從某個角度看,這些人就像是天道之神仙。
從反方向看,除了實有三惡道之外,世間有一些人,鬼頭鬼腦、鬼心眼,他們就像是鬼道之鬼;此外,人間尚充滿了酒鬼、色鬼、賭鬼、貪心鬼等。
此外,動物方面從單細胞的阿米巴原蟲到高等動物,也是與人類並存於世。人類中也有一些心地險惡而被稱為人面獸心的人;其實動物只是福報差、智慧低,在造作惡業方面,反不如人類之中某些人的陰險兇惡。即如山王老虎、獸王獅子,通常只有在肚子餓或生命受到威脅時才會傷人、吃人;而人類一旦起了噁心,任何傷天害理的事均可做盡,可見有時候的人心比獸心還可怕。
至於地獄,有些人在打禪七時,對禪期中所受身心的煎熬、感到痛苦難耐,而謂地獄大概就是這般景況了。實則地獄之苦是人所無法想像的,雖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人把慘痛的遭遇形容為人間地獄。例如在醫院裡,一些病重的病人,身上插滿了各種管子,同時吊著好幾瓶點滴,不能開口說話,不能自由行動,也沒有復原的希望,其身心所受的煎熬,也有點像是陷身地獄了。
造善業善因,得善果的福報;造惡業惡因,得苦果的罪報。縱然是福報,也是有漏果報。所謂有漏及無漏,就像一個完整的杯子,裝滿水之後,不再漏失,名為無漏;一個有洞有縫的杯子,也可裝滿水,但會漸漸漏失,直到漏完為止。若以無我之心修福修慧,稱為無漏功德;若以追求回饋的有我之心,修行佈施持戒等功德,便稱為有漏功德。
有漏是指一邊告作善因一邊享福報,不斷地造因得果,生滅不已,稱為有漏功德。就像我們在銀行開的戶頭,經常存款,又經常提款,那便是有漏。
凡夫眾生只知「有我」。「我」存在於因果交替中,因是對果而說,果是從因而起。果從因起易知,因對果說難懂。
在其他的宗教,認為神是最初的、自由的、永恆不變的存在,神是原始存在的第一因、唯一因,而宇宙萬物則是神所創造出來的果。佛教則認為果從因而來,因也是由果而生。就像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一樣,是循環無端的關係,不是誰先誰後的關係。在我們這個世界,最究竟的問題是永遠無從找到開端的。佛教重視「現在」的存在,不推究最初的過去,不空想最後的未來。過去已過去,未來未可知,重要的是「現在」的當下。唯有認真地「活在現在」,才能對自己的過去負責,面對果報,無驕無餒;才能積極地準備將來,到達成佛的境界。
各位到法鼓山來參加禪修營,既是因、又是果,也是因果同時。
首先是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原因,促成你們到了法鼓山的結果。
其次也是因:在禪修營期間,每天從早到晚的各項學習和修行活動,則是又在造作另一個人生目標的原因。
再次也是因果同時:造了這個因的同時,即是得到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提升自我、消融自我之結果的過程。可見,凡事都是互相循環互為因果的,所以因果既是前後關係,也是同時發生的現象。
有些人富可敵國,認為其偌大家產,可供其子孫世代享用不盡。這是不可能的,依我們所見所知,能夠連續三代富貴者,已屬不易,何況是永遠地世世代代。古今中外的許多王朝,都要歷經起起滅滅之變化,更何況是小小的家族呢!因為世間現象,無非有漏,人間天上,也都是無常。世事瞬息變幻,故當你自己在享受福報時,切記不要作威作福,要知福、惜福,更要培福,如此下去,善因才能不斷增加,善果方能繼續保持。如能不斷的知福、惜福、培福,卻不享福,那麼總有一天你就能夠轉有漏因果為無漏因果了。
無論善惡,都是根據所造的因,而受相類的果。佛教徒都知道有「菩薩畏因。眾生怕果。」的兩句話,那是說,菩薩隨時隨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深怕一不小心造了惡因,結果損失了自己的功德,也傷害了眾生;凡夫眾生愚昧無知,不懂觀照自己的言行舉止,常常造作惡業罪因,卻在感受苦報之時,一昧的怨天尤人。菩薩與眾生真是智慧與愚癡的對照。菩薩不逃避苦果而知道不造惡因,眾生不知杜絕惡因卻害怕接受苦果。
一旦造了惡業,只要坦然接受,把該得的罪報受完之後,一樣可得解脫。罪報的受報,分為被動和主動的兩種。被動的受報,就像欠了人的債,不甘願償還,對方卻苦苦相逼,這種感覺是受罪、受苦、受難。而主動的受報,則是在別人來逼債之前,自己已主動還清,甚至還得更多些,例如佈施,便是一種自發性的行為,是一種修行,心中容易調適,便不會感到痛苦。
前面說到凡夫的因果是有漏的,而聖人的因果則是無漏的,因為聖人造無漏因,便得無漏果。無漏的果分為小乘的和大乘的兩種:小乘的又分獨覺和聲聞,大乘的又分為菩薩和佛。凡夫所修有漏的善業,如透過不斷的修行,一再地累積福慧資糧,一切不為自己求安樂,但為眾生得離苦,也能轉有漏為無漏的。
(二)因緣
有與空,看似對立,實是一體的兩面,「有」代表因緣有,「空」則是指的因緣所生的任何現象,其自性畢竟是空。因是主,緣是賓,一個現象的產生,必有其主因,及附屬的助緣才成。例如此次禪修營,「我」是主因,我希望提供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士有聽聞佛法、修學禪法的機會,以發揮其在社會上正面的影響力,促進社會進步與和諧,而來參加的諸位則是緣,沒有諸位的參加,這次的禪修營便辦不成了。反過來說,目前的社會結構、價值觀念、種種現象,變化得太快,極需有類似禪修營的活動,提供給大眾,做心靈的調適;這個需求便成為因,禪修營的提供則成為緣;亦即各位是因,我應大眾之需求而給予協助,反成助緣。
因此,我們彼此,互為因果,亦可互為因緣。
一切的現象都無法離開因緣。《阿含經》說,因緣是「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有」是指現象的生起,「滅」是指現象的消失。現象的生滅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種種不同的層次。從宇宙的大環境看,現象的生滅有四個過程:成、住、壞、空,這是屬於物質的現象。對人類的肉體而言,則有生、老、病、死,這是屬於生理的現象。以我們的念頭來說,則有生、住、異、滅,這是屬於心理的現象。
宇宙體中任何物質的現象,都不外乎成、住、壞、空四種形態的變化。
當一種物質現象,由於因緣聚合而出現並存在之後,必然會逐漸經歷壞的過程而歸於空的結果。生理現象及心理現象,亦有相同的情況。此乃所謂的因緣「生」和因緣「滅」。我們這個眾生世界的一切,總是離不開因緣生滅的變幻。猶如萬花筒,暫時看似有、實際上是假、是空。
我們都知道,每一個人的肉體生命,都會經歷生、老、病、死的過程。生理現象存在於環境的物質現象中,所以會產生自身與外境之差別。外境與內境,對我們造成相需相斥的影響,便有所謂內外交煎,而產生種種喜怒哀樂等心理現象。此等現象,使得人的情緒起伏不定,起伏越大,煩惱越多,起伏越小,心越平和,因此我們應努力使心理現象的生、住、異、滅,盡量減少其次數、延長其時段,那便是定,有了定則智慧漸漸產生,煩惱漸漸斷除。心念的生滅現象,就像平靜的水面,因風吹而波動,然後會產生層層的漣漪;若生滅現象減少,則像水波越來越平靜,終至心平如鏡、心明如鏡,這就達到「空明」的境界了。心理現象,可好也可壞:好的是善心,因之而造善業,是修行;惡的是不善心,因之而造惡業,是墮落。既然都是從因緣而起,便可用意志的努力,向善去惡。
我們是生存在「現在」、是在「空」裡。對於度量大的人,我們稱之為虛懷若谷,是取山谷空壑之意。然而山谷的空,還不算大,整個宇宙,才是無限寬廣,所以稱為虛空,能夠含容一切萬物。如果能夠超越宇宙,那就真的體會到絕對的自在、究竟的空了。故言現象的有是含藏於究竟的「空」之中,可見空才是最好、最高的境界,如果能把「空」運用得當,將使你左右逢源,處處便利,時時自由。
佛法所說的自性、法性、佛性,指的就是空性,一切現象本具空的特性,現象變而空性永遠不會改變,故說自性不變。由此可知,現象「有」和自性「空」,乃是一體之兩面。一般人的常識經驗,只看得到「有」,而無能體驗空,因為「有」的現象一直在變,無法保持,無從掌握,便使人產生種種矛盾衝突的煩惱。如果能看到「有」,也看到「空」,便能瞭解萬法的真實相,便不會引起煩惱了,那是有了高度智慧的人。但如只看到「空」,沒看到「有」,這種人會顯得消沉,同樣也是煩惱不已,對自己對社會均有負面作用。
我們要瞭解:「有」是過程,「空」是目的,在達到目的前,不能夠離開「有」的過程,必須在過程中,看目的是空而離過程的有;然後要離有也離空,不落空有,即空即有,才是正見。
戒.定.慧三學
做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必須知道,戒、定、慧三學,是學佛修行的基礎。
(一)戒:從消極面說,戒是「止一切惡」。諸惡不作,惡業惡因便不增加。從凡夫的階段做起,到了大小乘聖者的階段,自然不再造作任何惡因。從積極面說,戒是進而「修一切善」,諸善奉行,不思回饋,但求「利益眾生」。小乘的聲聞及緣覺(一名獨覺),已能做到消極的止一切惡,若能積極的修一切善,度一切眾生,便是大乘菩薩的層次了。
(二)定:大乘菩薩的定,是心念不受外在的環境和內在的心境所動,即謂之定。「外境」經常會為眾生(人)帶來誘惑、打擊、刺激、情緒失控等種種煩惱,心隨外境變化而生起憂、欣、悲、喜、貪瞋、怨怒、嫉妒等的感受和反應。受到環境牽動,便是亂心不是定心。故要用種種禪修方法,幫助自己穩定內心,使之不受外境的干擾。
內在的「心境」,是指對於自己過去的回憶,以及目前心裡浮現出來的種種妄想和雜念。比如有人正在此地打坐用功,突然想到公司裡有事未解決,怕公司的職員處理得不好,猶豫著要不要起身打電話回公司查詢。這究竟是屬於內境抑或外境呢?這件事並不存在於眼前,只是自己的心念在困擾著自己,心理的作用擾亂了心境,所以是屬於內境。
也可以說,凡是回憶、推想、憂慮之類的心理活動,都是屬於內在的心境。
一般人經常是處於身心分離、妄念紛紜的狀態,如能做到身心統一,內心的不安及身體的負擔,便會消失。倘若能把內外境界統一,便會形成內也是我,外也是我,內在的心境與外在的環境合而為一,便沒有「我」的感覺了。實則仍有我的存在,只因心念統一,成為一個統一了的我的存在。此時已不以個人的身心為我,而是以全宇宙為我了。
如果僅是方法用得順利,正念相繼,並不等於唸唸統一。例如在數息時,數得很順,別無雜念,至少尚有三個念頭,在不斷地交互進行:我在數呼吸,呼吸,數目。因此,正在做數息的工夫,並不就是唸唸統一。
唸唸統一是只有止於一個念頭,不斷的進行下去,如在數息中,數到只有「我……」,或只有「呼吸」,或只有「……」的一念,這才是前念與後念,唸唸統一了,是真正的入定。
內心與外境的統一、身與心的統一,都是屬於剛剛要入定前之淺定,兩者的層次大致是相等的。前念與後念的唸唸統一,則是深定。唸唸統一的境界是很難達到的,但至少希望做到身心統一和內外統一,便能夠摒除妄念紛飛,收攝散亂的心,不為環境所牽,不被情緒所動,就能享受到穩定的自我,是多麼的可貴了。
禪宗的定,則別有勝義,那是「即定即慧」。定的本身就是智慧,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從定生慧。禪宗的大師們,靜態動態,皆不離定;因為人的身、口、意三業的彼此關係,如鼎三腳,缺一不可。三業一貫相應即是定;雖在定中,依舊生活起居、依然待人接物,即是智慧的功能。唯有如此,才可能達到真正的禪宗的定境。
(三)慧:我們都知道,佛是智慧和慈悲的圓滿者。智慧便是為斷除煩惱,慈悲則是廣度眾生。一個凡夫,做了善業如未得回饋,心中便會生起煩惱,這便是未有真正的慈悲,也沒有無漏的智慧。倘若你能做了善事,未思善報,甚至有人對你恩將仇報,你也不起煩惱,那你已和「無我」的智慧相應。
具有無我的智慧,才會有平等的慈悲,才能真正的斷除煩惱,才能真正的廣度眾生。有很多人認為佛教徒講的慈悲,就是一味地受辱退讓,無原則的逆來順受,無條件地施捨他人,這是對佛教的誤解,也是一種沒有智慧的見解。佛教徒應當要識己識人識進退,便是智慧,也是慈悲;沒有智慧做指導的慈悲,那就不是真慈悲。
一個從事各項工作的佛教徒,只要是合情合理合法,藉由正業正命,賺取正當的利潤,而得以造福人群,或藉由正修正語,而得以利益社會者,便應該當仁不讓,那才是菩薩道的實踐者,所以,佛教徒是積極進取的!就智慧而言,小乘行者只做到斷除自己的煩惱,尚做不到有教無類地廣度眾生。大乘菩薩則在修行成佛的過程中,時時都要做到自利利他,自覺覺人。
身.口.意三儀
個人的威儀,當包括身儀、口儀、心儀的三大項目。初機學佛修行的人,如果離開了這身、口、心的三儀,便無著力點了。
我們在歐美社會隨時可以看到互不相識的人,在街上見了面,彼此點頭舉手打招呼。在東方的日本,更是公認最有禮貌的民族。即使是工商業較落後之南傳佛教國家如泰國等國的國民,也都很有禮貌,見了人以合掌為禮,與長輩說話時也一定先合掌,乃至合著掌說話。
舉凡吃飯、說話、走路、上下車、坐座位、進出門、合拍照等等日常生活瑣事,無不各有其禮儀。希望我們的諸位菩薩,能以身作則,從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開始做起,在我們處身的社會環境,推行全民的禮貌運動。
佛經裡有個故事,說有兩個牛主人,各自趕著一條拉著車的牛上坡,其中一條牛原是奮力拉著車,使勁的往坡上爬,走在另一輛之前,但這條牛的主人卻沿路不斷的斥喝著:「懶牛!死牛!快點走!」並不時用牛鞭抽打,結果這條牛越爬越懊惱,越走越不帶勁,結果索性停下不走了。另外本來落後的一條牛的主人,則不斷地對他的牛說著鼓勵的話:「你是乖牛,大力牛,你一定會走得更快的,我也幫你推著車走。」這條牛感受到主人把牠當人看,並且如此地疼愛牠,結果發揮了潛力,迅速地趕上前去,爬上了坡頂。
連動物都是需要用禮貌的話來鼓勵,更何況是人呢!故對於你家調皮叛逆的孩子,即使是內心很想生氣,還是要以尊重的態度以及柔軟關懷的用語,好好地勸勉,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心時,可能就會變好。孩子們是會有樣學樣的,會以其身受的方式去對待別人的。
有些人,為了利害關係或需要,在人前顯得畢恭畢敬,很有禮貌,然而一轉身,便可能破口大罵三字經,惡毒語、粗俗語,全都出口了,這不是真正懂得禮儀的人。古人有訓:「君子絕交,不出惡言。」禮儀必須內外一致,從心裡扎根。
學佛的人應時刻記住:凡人凡物都可能是佛及菩薩的化身、化現。因此要用誠懇虔敬的心,去對待一切的人與物。
人成即佛成
人的內容是什麼?從本能的角度看,是飲食男女,是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是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佛教則為色慾、形貌欲、威儀欲、言語欲、細滑欲、人相欲);從人格的角度看,是理智、感情、責任、義務。七情六慾消而美滿人格成,人成方有佛成。
一般人只知為自己爭取權利,而要求他人盡責任、盡義務。但是,一個健全的人格,在談權利之前,必須先以責任和義務為基礎。
從責任及義務看,我們生在世間,各自都會扮演著或多或少不同的角色。具有某種身份即是某種角色,便要切切實實的把那個角色該做的事,好好地做好。
每一個人在同一個時空裡,往往具有多重的身份,要把每一個身份的角色都扮演得恰到好處,實在很不容易,但也必須盡心盡力。一個在家人,不妨先從自己在家裡的角色開始做好,再慢慢擴及工作場所,以及所屬團體的角色,好好地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義務。
在實際的生活中,你可能會感覺到你是很受委屈的,因為你是如此地盡心盡力,別人卻可能敷衍塞責!如果你能摒除這樣的計較心,即可不受外境的影響,只管做好自己該做的,久而久之,別人也會受你影響,因此便可以由點而線,由線而面地互相影響,終究即有形成社會全面好風氣的希望了。
學佛的最終目的是成佛,要想成佛,必須先要修行菩薩道。修行菩薩道的動機和目的,雖是為了成佛,他的著力點,乃是在成就眾生,在成就眾生的修行過程中,也就成長了自己的智慧及慈悲。換句話說,為了利益眾生而努力充實自己,水漲船高,在利益他人的同時也成長了自己。但到最後,必須完全放下自我利益的心念,才是真正的菩薩行者,才能成就無漏的無上功德。
我們常說的度眾生,是度諸佛心中的眾生;所謂成佛,是成眾生心中的諸佛。其實佛心與眾生心,原是同樣的心。之所以有佛與眾生之區別,是因佛的心已是清淨的,佛的慈悲及智慧也是圓滿的;眾生的心則是雜染的,眾生的智慧與慈悲,己被煩惱遮沒了;眾生縱然也有一點智慧與慈悲,卻是殘缺不全有漏有染的。一旦轉煩惱為智慧,捨自我成慈悲,則眾生心的當下就是佛心了。
眾生的種類繁多,其中唯有人類有明辨是非的認識心,所以可善、可惡,也能為善去惡;只有人類有聽聞正法學佛成佛的善根,所以釋尊來到娑婆世界,示現由人成佛的事實。因此釋尊告訴我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天我們何其有幸,生而為人,又得聞佛法,修學佛道,怎麼還不好好地把握住這個難得的大好因緣呢?
《聖嚴法師教禪坐》第二篇 一般佛法開示 完
第三篇 自我肯定.自我提升.自我消融
佛教講「空」、「無相」、「無我」。空的道理,前面已經解釋。無相是一切現象的本身,即是本無自性的空。無我是因一切的現象,無論身心世界,均非永恆,妄想執著,為我及我所有,無我是從發現了妄想執著的假我而來,要從妄想的「我執」轉為「無我」的智慧,便是學佛的目的。可是一般人連自己的「我」是什麼都不清楚,又如何能「無我」呢?就好像一個人從未見過錢,對於有錢沒錢,有什麼不同,自然無法分辨。因此,一定先要認明瞭自我,肯定了自我的存在,才能再談無我。
一般接觸佛教不深的人,都是跳過「自我」來談「無我」,那是不切實際的,也把佛法誤解了,便誤以為佛教是否定現實的。殊不知,一個尚不瞭解現實為何的人,又如何否定現實呢?必須先落實到現實、肯定了現實,更進一步超越現實,才是佛教的本意。
佛教徒中的許多人,不明白無我是要從有我起步的,故不知需要經過自我肯定及自我提升的長成階段,一開始就要求自己也要求別人無我無相,因此而導致一般人誤會佛教徒是消極厭世、逃避現實之輩。
晚近中國的大乘佛教,具有中國文化好簡、好略的性格,結果簡而不實,略而不說,人人都想一步登天,頓悟成佛,而沒有做紮實的基礎工作。這種偏差的思想觀念,瀰漫於晚近的中國佛教界,以致知識分子的士大夫階層,普遍地輕視佛教,討厭佛教。
現在先請諸位菩薩做到自我的肯定,如何肯定自我?要從現在的立足點開始。
自我肯定,必須從因果的事實和因緣的現象來認識自我是什麼?這是一種自我價值的肯定,如果否定這種價值,將會覺得人生只是一場無聊又無奈的惡夢。因此,有許多人,在遇到無法跨越的障礙、無能解決的困難、無從挽回的挫折時,便會慨歎他們自己,為何要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擔驚冒險,受苦受難,忙忙碌碌,到底為的是誰!
其實,佛法告訴我們,不論從有漏的因果看,或從無漏的因果看,人的生存與生活,都是為了自己辛苦,為了自己忙碌。總歸一句話,人生的意義,是對過去的所作所為負責,是為將來的似錦前程努力。俗語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有瓜有豆,必定由於種瓜種豆;同時也必須明白,種瓜未必得瓜,種豆也未必得豆;但若不種,則肯定是什麼都得不到的。
時間是過去、現在、未來,無止盡的延續,因此一定要肯定自我存在的價值,要時時把握現在,處處活在當下,盡量避免造罪,努力種植善因,如能得到好的助緣,自然能得好的成果,否則將來的命運,即可能身陷罪惡,無法自拔,就要負擔起後果堪虞的責任了。
佛法於唐朝時期傳至日本後,他們一直加以實用,用佛法來強國家、強民族、強文化,其後的武士道、茶道、花道、劍道等等,都是從禪佛教的精神衍生而來。而中國的禪宗卻偏落向兩個現象:不是僅止於口頭禪的空談,便是在山野的叢林修行。此與日本比較,大異其趣,這些都是直接間接導致我國佛教近幾百年來衰微沒落的原因。
我曾說過這樣的三句話:「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沒事。」正因為「我家」沒事,所以我能為他人隨緣行事,隨時結緣,所有的事都不是為了「我」而做,乃應他人的需求而做。重要的是這個「我」,也不認為自己有做了什麼好事,否則仍是有個「我」的存在而落入我執。換句話說,不是主動去幫他人的忙,也不是被動去幫人的忙,只是因緣促成,做了幫助他人的事。所以說是:「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沒事。」這在禪宗來說,悟後的大德,便是一位忙碌非常的「無事人」。
人們經常會用「萬事如意」,來為他人祝福,也為自己祈願,但是真的能夠萬事如意嗎?追求如意的時候,往往已在不如意中;追求如意的過程和結果,往往又是使得自己增加痛苦的經驗。相反地,如以無所求心,來盡其在我地全心努力,則當遇到困難挫折之時,便能不受成敗的影響,而能不以為苦。
認真生活的本身,就是在重重困難中展現生機的過程,不斷的努力,也會不斷地遇上挫折及困難。即使是為有益於社會大眾而付出自己的努力,一樣是要面對艱難辛苦及阻礙打擊的事實。困難不順利的情況,既然已是自己的意料中事,豈不就是萬事如意呢?人生就是要在如此的情況中,肯定自我及提升自我。
消融自我或「自我消融」,也是要從這種「萬事如意」的心態開始。
以凡夫的立場而言,若想要達到自我消融的目的,必須要學習佛的心量,至少要做到如下的三點:1.包容心,以廣大無邊的心量,包容一切眾生。2.關懷心,以平等的慈悲,關懷一切眾生。3.無相心,以無私的智慧,消融自我。包容是靜態的不拒絕任何一個眾生,就是在自我的心中包容一切眾生。關懷是動態的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就是經常主動去照顧一切眾生。無相是超越了能度的自我及被度的眾生,而在包容眾生、關懷眾生,那是慈悲與智慧的總和,廣度眾生而不以為有眾生已度、正度、當度,這便是學佛的目的,消融自我。
自我消融,要靠無我無相的智慧來完成,但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隨時練習。現代人的社會中,充滿了父子、母女、師生等人與人間的相嫉相妒、相爭相抗的情形,上對下不慈憫,下對上下尊敬,或是為了一丁半點的利害關係,就會弄得兄弟鬩牆,骨肉反目,倫常顛倒。剛才談到要把消融自我的第一點,就是要能有包容心,即使一時間做不到怨親平等地包容一切眾生,至少應該做到包容自己的親友。
就關懷來說,關懷他人,似乎只是單向的付出,實則付出之後,必有回收:一者能夠使得被你關懷的人對你產生信賴;二者對你本身而言,付出就是一大歡喜。故對他人多一分關懷,就能多得一分來自他人的安全感及安慰感,在無形之中,增長了自己的福德智慧,在成佛之道,又前進了一程。
諸位居士們,在家庭生活中,就夫妻而言,要相互包容彼此的缺點和不同的意見。包容他人的缺點,能夠發現他人的優點;尊重他人的意見,能夠促成彼此的和諧。這也是提升自我及消融自我的方法之一。
首先必須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不論在性格上、心理上、言行上,都有很多的缺點,也用這樣的想法看待他人,便可諒解他人有缺點也是正常事,豈容自己一味的挑剔他人。當他人的意見與自己的不一致時,切記要將心比心,若能換個立場為他人想想,往往角色轉換後,便能夠接納對方了。彼此都能以包容心及關懷心相互對待,即有助於彼此間的相互接納,共同成長,可見,徹底的消融自我雖不容易,但也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包容心、關懷心、無私心。
總而言之,作為一個人,必須先要認識自己、肯定自己,唯有能夠自我肯定的人,才有自信心來努力著提升自我。
對一個學佛的人來說,最終目的乃是成佛,如果能夠透過無限的包容與平等的關懷,來廣結善緣,普濟眾生,將來一定能夠消融自我,成就佛道。
《聖嚴法師教禪坐》第三篇 自我肯定.自我提升.自我消融 完
第四篇 結營前的綜合討論
各組心得
第一組報告:從此勿走冤枉路
我們這組的成員中,有曾是二十多年虔誠的基督徒,有某種因緣下,受師父感召學佛。有患失眠症的、煙癮的、脾氣暴躁的,也有已有二、三十年宗教經驗,四處尋訪明師的,更有人有氣動及神通等種種經驗的。可謂各路豪傑,齊聚一堂。
不論各人的背景如何,三天下來,大家一致的心得是對師父的風範及人格修養,至誠感佩。雖然是初學,大家對於佛法及禪修,卻都已有較深的體會。
甚至連果暉法師跟師父出家十年了,也表示這幾天從師父的某些開示中,得到新啟示,重新做不同方式的實踐後,有了另一番的體會。
有位師兄報告他曾經迂迴走過許多冤枉路,才到了這裡,讚歎我們其他人能一開始便跟隨師父學習,真有福報!
我們認為師父不只是位禪師,還是位人師,他的風範、他的道德修養,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受,所以他所傳授的佛法,才能有如此強大的說服力。
比如打坐用的數息法,如非師父這樣的高僧所教,大家可能對這麼簡單的方法不易信服,反而可能好高騖遠,走旁門左道,胡參瞎煉走入歧途,浪費時間,無助修行。
佛法浩瀚深遠,有些人從跟佛法有關的書籍中所吸收到的知識、常識、感覺佛法似乎跟很多日常的價值觀是不相容的,因而感到迷惑,而在修行的路上彷徨徘徊。這三天中,師父把佛教的積極性,與生活融合的觀念,透過簡單易懂的說法,灌輸給我們,當可解除在佛法外徘徊的師兄師姊們的疑惑了。
第二組報告:死而復甦救了人
基督教有一句話說,一粒種子擺在那裡還是一粒種子,一粒種子如果撒在土裡,則會發芽,生長成樹。在禪修營這三天中,有的人有一種死而復甦的感受。有些人來此之前,有人告訴他們,去禪修回來之後,頭上便會有光圈、光環,導致他們很緊張,覺得壓力很大。
歸納這幾天所學,大致是屬於思想、觀念方面的較多。但回去世之後似乎應該把這內在的,轉換成外在的行為,表達出來。因此有人說,臉應常帶微笑,說話要像師父一樣柔軟,對人應更親切些,凡事不要盡往不如意處想。
有位師兄對孩子的教育一向是不講道理的,他跟他的孩子都像是跆拳道的黑帶級,每次都是兩個人比賽,誰贏就聽誰的。他說這次回去之後,要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看來師父又救了一個人,救了一個家庭了。
另一位師兄是說他經常在辦公室,遇到看不順眼的人和事,就破口大罵。聽了師父的開示後,明白確實凡事都應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應有包容心及關懷心,要懂得自我反省。
我們都瞭解這無限的包容與平等的關懷是涵蓋對一切的人、事與物,且要不斷的提醒自己,不斷的學習,似乎不光是面帶笑容、柔軟親切就算數了。
師父再三強調要把握現在,活在當下,「此刻」是最重要的。有人說他對部屬一向很親切,凡事尊重他們的意見,捨棄自己的成見,但他們反而認為他太民主了。現在學到師父所說的「活在當下」,今後「當下」必要的話,他會堅持自己的意見。
有位師兄說了一個「凡事盡量往好的方向想」的故事。他說有一個寺廟的大施主,每次到寺廟去都受到很好的禮遇,有一次去了之後,方丈一下叫徒弟切水果,一下倒茶水的來招待他,這個徒弟都很勤快的去做。
後來方丈有事外出,叫徒弟陪這位施主吃飯。這個施主心裡便不大受用,覺得自己這麼重要,方丈不陪倒叫徒弟陪。於是他問這個徒弟:「為什麼方丈要你切水果便去切水果?」這徒弟答:「很好啊!師父還沒叫我去種水果呢!」「為什麼叫你倒水果就倒水呢?」徒弟又答:「很好哪!還沒有叫我去燒水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凡事往好處想,心裡便會舒坦得多,日子也會好過些。
還有位師兄認為這幾天師父的開示,等於是送了我們一面鏡子,供我們隨時隨地檢查自己。
第三組報告:自己有福學修行
我們這組一致的感想是覺得自己很有福報,能參加此次禪修營。師父的德學、口才太好,不想相信他都難,所以不得不學到很多。此外,負責輔導的法師們、護持的義工們,誠懇無私的付出,實是我們最好的身教榜樣。
禪修真的像是攬照鏡子,非常有意思。有人在二年前在農禪寺學禪坐時,就有這種感覺。當自己完全沉靜下來,把雜念、妄念祛除後,做任何事都可以很專注。
師父舉例子說,野獸只有在肚子餓的時候才吃人,吃飽了即使人站在牠旁邊,只要人不惹牠,牠並不一定會傷人。而看看我們人類,為了滿足口腹之慾,什麼東西都可以吃下肚去;為了私利,不惜嚴重污染破壞河川、土壤、海域和空氣。有人從事環保工作,曾親眼目睹一隻活生生的海龜,因喝了受污染的海水而當場斃死,很多時候人心比野獸還可怕。
我們這組有一致的願望,就是一定要把禪修營的所學所得,帶回去落實在生活、工作、人際關係以及各種的學習上,做到師父的「把佛法與生命結合」。
第四組報告:因病給藥好醫生
一進法鼓山就看到法鼓山的理念標語:「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這三天來,一直在思考這兩句話的意義,終於體會到我們得以參加此次禪修營,除了個人的福報外,師父要提升人的品質的原力才是主因,至於建設人間淨土,似乎今後我們的責任比師父還重。
在禪修營裡,師父融合佛學、心理學、社會學、哲學、醫學,將我們的生活及生命等切身的問題提出,並以簡單易懂的方式,教我們如何自我反省、自我觀照,凡事往好處想,以及以平等心待人對事,各種困難問題,將會自然地迎刃而解。師父就像一位醫生,針對不同的病人開給了不同的藥方,很多師兄姊們表示,服了師父的方子,已經覺得自己的病症減輕很多了。
第五組報告:悲智兼顧利益人
此次參加禪修營的成員,大多數是負擔重任、身居要職、有高成就的企業老闆或高級主管。但經三天下來,我們都體悟到自己跟別人一樣,只有一介凡夫,沒有什麼地方比別人強。無形中,貢高我慢,自視自負的心減了不少。
我們真的不應由於自己比較有學問或有錢而自覺高人一等。比如說,清潔隊員或清潔工友,做的是清除垃圾、掃廁所等的雜事,我們不願做也不敢做,即使做了也沒他們做得好,就此事而言,我們便不如他們。這是一個分工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只有分職、分工的區別,沒有我高你低的分別,我想這就是師父所開示的:「以平等心來待人接物」的精神。
有人因長期工作繁忙、睡眠不足,脾氣暴躁易怒,部屬們經常對他敬而遠之,慢慢地,他自己也發現了那張生氣的臉,真是難看。於是就在他的辦公桌上,擺了一面鏡子,當要動怒時便照照鏡子,久而久之,情緒比較不會那麼容易波動了,甚至遇到狀況,反而能夠鎮定的安撫部屬;情境一改變,任務反而容易完成。因此,這幾天的禪修訓練,他對於「定」的體悟相當深刻,他確信自己往後更能夠不慌不忙,從從容容的去面對所遭遇的一切,用智慧去解決各種難題。
有人說,對於「回向」,可借用胡適先生的一句話「做人要預留利息有人間」來表達,鼓勵大家多做善事,雖然自己不一定能得到回饋,說不定我們正為自己的子孫種了福田。
中國人常是羞於把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如果能不吝於讚歎別人,必可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正如師父說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從自己做起,去帶動整個社會的風氣。
有人提到他曾花很多錢去助人,結果反而傷了自己。這是沒有把慈悲和智慧配合起來運用的緣故,唯有運用了智慧,才不會落入濫慈悲;而在發揮智慧的同時,又必須有慈悲心做基礎來利益他人,這樣才是正確的佛法。這真是我們要好好學習的課題。
第六組報告:把智障兒當菩薩
我們這組有一位師兄是牙醫,以前他也很怕自己會生養到智障的子女。但自從他成為一個智障學校的義務校醫後,才發現智障的孩子,其實也有非常純真和乖巧的一面。師父前天開示要把智障兒當菩薩看待的自動還債觀念,他覺得他在他的工作中得到了印證。
另有位師兄因事業投資關係,經常前往大陸,發現正如師父所說,大陸的人更缺乏身儀、口儀和心儀,比台灣的人更沒有禮儀。他發心要把在法鼓山所學到的禪心、佛心帶到大陸去弘揚。
我們每個人都有太多的煩惱,斷煩惱便成了一項最重要的課題。如能做到不要太重視自我,不要太主觀,以空無的觀念去對應煩惱的現象,並把心胸打開,去無限的包容、做平等的關懷一切人,相信將如師父所說,我們會體驗到「煩惱就是智慧的泉源。」
第七組報告:往住坐臥皆是禪
我們這組的成員,來此之前,跟社會上大部分的人一樣,對佛教不瞭解,經這三天的學習,對佛教有了比較深刻和正確的認識,回去之後,將盡可能把正確的訊息,傳播給我們的社會。
經過三天的禪修熏陶,有些粗略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一)打坐在心理上有助於培養定力、專注目標和掌握自己。
(二)長期持久的打坐,可鍛煉出健康的體魄,來應付繁忙的工作和生活。
(三)在工作上應建立一明確的觀念,即是「有部屬才會有主管」。有了這樣的心態,就較懂得尊重人,對於和部屬相處及領導有很大的幫助。
(四)我們都知道行、住、坐、臥皆是禪,這三天中學到的經驗是,當快步經行時,不但要勤,且動得俐落;慢步經行時,不僅要慢,且慢如蝸牛。人生正是如此,順境來時如快步經行,痛快無比。逆境到時,卻彷如蝸牛爬行,漫漫長路無止盡。但無論順逆都不要忘了要如師父所說的:「腳踏實地,步步為營。」
師父結語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戒邪淫網港澳台版.版權所有㊣
安全的方法與正確的觀念
從第一屆社會菁英禪修營開始,就有關於禪修營名稱及飲食方面之建議,但是我們一直未有改變,是有原因的。
每一屆禪修營報名的人數都很多,限於法鼓山的人力及場地等等因素,只能錄取三、四十位。各位均是從眾多報名的人當中遴選出來的,確實是帶動社會發展及進步的菁英。
有人提到這幾天被照顧得太周到,希望也有動動手的機會。其實過去三屆都有象徵性的請學員菩薩們掃地、抹桌椅、擦玻璃窗等簡單的事,可是發現大家似乎不會做,做得並不好,比如說,玻璃窗越擦越模糊;而且因為要工作,沒有休息,結果一上課就打瞌睡。所以這一屆就取消工作,讓各位菩薩在這三天中接受完全的服務、招待,以便好好地學習。
三天下來,已有人發心要做義工了,這是被人服務後,慚愧心出現,自負心減少之故。今後不管你們是到法鼓山的農禪寺或到其他什麼地方做義工,這個禪修營的舉辦,已算是成功了。
有一位菩薩建議,在禪修營舉辦前,先在媒體上做廣告,讓更多的人知道以便來參加。這可千萬使不得,我們並不反對媒體報導,但不能做廣告。
我是秉持將自己所懂的佛法,來會通世間法,以生活化的方式,傳授給大眾,我個人特別強調,要以「安全的方法」和「正確的觀念」並重,方法是佛法的實踐,觀念是佛法的方針。用佛法的實踐和方法指導世間的平安與淨化,是我多年努力的一點心得。
有人詢及社會菁英禪修營結束之後的後續修行問題。各位如有興趣,以後可以參加禪七的修行。將來法鼓山建設好了,會一個梯次一個梯次、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定期舉辦。在法鼓山未建設好之前,農禪寺也有定期的禪修活動。農禪寺的環境沒有法鼓山這回禪修營的理想,各位如欲體驗苦修的滋味,歡迎到農禪寺來。
(本文由蘇麗美居士從錄音帶整理成文,再經聖嚴法師逐字逐句三番刪修,定稿於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聖嚴法師教禪坐》第四篇 結營前的綜合討論 完
第五篇 禪修的功能
菩薩的意義
諸位菩薩,我謹代表本禪寺歡迎諸位來參加我們的華人社會菁英禪修營。
今天課程的重點有兩個:第一是禪坐的方法和概念,第二是禪坐的精神和功能。我們會讓諸位學會打坐的基本方法,也能獲得正確的禪修觀念。至於禪坐的精神及功能,有三個層次:一是自我肯定;二是自我提升,又叫作自我的成長;三是自我的消融,完成自我的消融,就是大徹大悟的人了。
我稱諸位是「菩薩」,諸位一定很不習慣,因為一般人印象中的菩薩,是供在佛龕的偶像,諸位怎麼可能是菩薩呢?其實菩薩的意思是對自己用智慧化解煩惱,對他人用慈悲救濟苦難。有智慧使心中不起煩惱,有慈悲使心中沒有敵人。能夠做到這兩點,就是菩薩。諸位相信自己還不是菩薩,可是來參加禪修營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菩薩精神,培養智慧和慈悲。如何才有智慧?能夠肯定自我,成長自我之後,就能消融自我,能夠消融多少自我?就有多少智慧的功能。如何能有慈悲?能夠消融自我,自然能夠包容他人關懷他人,能夠包容他人關懷他人,就是慈悲的表現。
菩薩的意思,便是用無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來自利利人。如何自利?是使自己少一些煩惱,多一些智慧。如何利人?讓自己多一些慈悲的心腸,讓別人少一些苦難的困擾。
身心的放鬆
今天課程的第一個項目,是教諸位學打坐。打坐的基本要領,是先放鬆身心,才能放下身心。現代人,尤其是生活在美國紐約的人,都是非常緊張,上班趕時間緊張,在公司辦公室緊張,下班開車緊張,回到家裡和先生、太太孩子在一起時,也有可能緊張。假日出去玩樂時也很緊張,趕緊出去,趕緊回來。最近報紙上有一則台灣的消息,說有四、五個人在一家卡拉OK裡又唱又喝又吃,很興奮的玩樂之後,下了樓出電梯時,緊緊張張的爭先恐後,正巧遇上從外面進來了四、五個人,也是緊緊張張的要進電梯,兩隊人馬,便在電梯口發生了衝突,結果新來的一夥人,忿怒地開槍,把另一夥準備離開的人,打死了幾個,打傷了幾個。如果他們在我們東初禪寺或者農禪寺打完坐,走出寺門,一定很輕鬆,即使有人緊緊張張地衝進來,打坐之後出來的人遇到他們,一定會輕輕鬆鬆地說:「阿彌陀佛,對不起,你先請。」
我們想在緊張的環境內求生存,就需要放鬆身心。然而,許多人希望放鬆自己的身心,卻沒有門徑。告訴諸位,學習打坐,就能夠讓我們練習如何放鬆身心。(以下有關練習放鬆和打坐的具體方法從略)
打坐的功能
打坐的功能有三項:第一是達到身心平衡,第二是達到精神穩定,第三是達到智慧心及慈悲心的開發。
身心平衡:就是身體平衡和心理平衡,這就是身心健康。如果一個人的身體強壯像水牛,心理脆弱像老鼠,就不能說健康。
精神穩定:精神的含義比較難理解,那不是心理,也不是生理,但是跟身心有關,它會產生無形的功能,會從有形的行為表現出來。
智慧及慈悲的開發是什麼?如果有了身心統一,以及自己和宇宙統一的經驗,精神就能統一。如果把精神和身心的執著超越了,就有智慧力及慈悲心開發出來。這裡說的智慧不是知識,也不是學問,而是絕對的決斷力。
打坐的反應
打坐時可能產生的反應現象有四類:
第一類現象是痛、麻、酸、癢,其中除了心痛和頭痛是有病以外,其他如腿痛、腰痛、肚子痛都是正常現象;麻的情況通常都在腿部,並沒有危險,有兩種麻法:一種是站起來時,覺得兩條腿不是自己的,甩甩腿,慢慢地走幾步就好了;另一種是麻痺,腿上有一塊皮膚捏著時好像不是自己的,不要緊張,過一殷時間自然會好。酸的情況,通常是在腰部或者是在關節,起坐以後,用手按摩幾下就會好;我們打坐時為什麼要用大毛巾蓋住兩腿?就是為了避免風寒,以免酸痛發生。癢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皮膚養,這是體內有一種濁氣或油垢,經過皮膚毛孔排出時,會感覺癢,另一種是骨頭癢,這是經絡的氣脈不順,才會發生。打坐時調整氣脈的運行,就產生了養的感覺。最好不去管它。
第二類現象是暖與熱、涼與寒。發熱發寒是生病了,不能打坐,要看醫生診治,清涼感和溫暖感就很好。像
第三類現象是氣動。在打坐時出現動的現象,分為兩種:一是氣動,一是靈動。氣動又分為兩種:一種是不規則地動,一種是規則地動。
不規則地動是每次打坐時就會出現,但是動的部位,動的方式不固定,有時手抖,有時腿跳,有時頭搖。規則地動是每次打坐都在固定的一個部位,發生動的現象。
動的時候會有大動和小動的不同。我有一個弟子,可謂本領大得很,有一次打坐時因為有人大聲咳嗽,結果使他「砰」地一下跳起來,翻個觔斗,再坐下來。人家受到驚哧,他還在那裡坐得好好的。過了幾年以後的現在,已平靜了。另外有一位女醫生,現住在美國,她學打坐已經十來年了,最初開始時,全身的氣動很厲害,到現在,動的現象越來越少。還有一位住在我們附近的女畫家,她的氣動不僅在打坐時,即使在做家事時,只要多用一點力一接觸傢具,馬上會有反彈的現象,當她知道排氣的方法後,現在已經正常了。
打坐時發生氣動的人,如果你學會排氣,可以從腳底心、肛門或者從喉嚨呃氣的方式排出。不管氣動發生在身體的那一部位,你的注意力不要放在鼻孔或小腹的出入息,要放在腳底心的湧泉穴,注意一段時間之後,氣動的現象就會消失。有人因為動得厲害,不能繼續打坐,就暫時不打坐。
第四類現象是靈動。發生靈動的人,大致上是有點神經質,有點歇斯底里的;期待心很強的人,也容易發生靈動的現象。靈是什麼?是一種漂浮在我們生活空間的靈體、靈力,在我們環境裡處處都可能有。神經質、期待心與恐懼感很強的人,這些靈體就容易有機會乘虛而入,來的時候,會自然而然使你身體出現某些動作,譬如會做出各種手印,有規律的重複和變化,常常於一個手印反覆三次、七次、十四次、二十一次,最多有七七四十九次,之後再變換另一種手印,很有規律。但這不是你的自我意識在控制,而是靈體的力量在操作你身體的動作。
由靈動也可以產生靈感,這不是寫文章的靈感,而是一種靈力的感應,能讓你聽到看到平常人不容易聽到和看到的。這種靈力感應,可能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所謂真的,即是本來你不可能聽到的,而你聽到了,譬如你在這裡打坐時,卻聽到在曼哈頓的先生或者太太講了一句什麼話,你立刻打電話去問,他(她)回答說:「是啊!我剛才講過這句話,你怎麼知道的?」你會奇怪,你在皇后區的東初禪寺打坐時,產生了特異功能。請不要高興,那根本不是特異功能,而只是由一種靈力的媒介,給你傳遞了消息。
靈動在初期發覺後,是容易控制的,只要心裡想著說:「這是靈體在使我動,不是我自己在動,我不要讓靈力支配我,我要指揮身體不要跟著靈動。」就能漸漸的擺脫靈動了。十多年前,曾有一位居士在我們東初禪寺打坐,坐著坐著,卻站起來打太極拳了。我問他:「你打過太極拳嗎?」他說:「沒有。」我再問他:「跟誰學過太極拳嗎?」他仍說:「沒有。」我說:「這一招姿勢不是這樣的。」並且幫他糾正過來,他又恢復成那個錯誤的姿勢,並對我說:「師父你教我的姿勢是錯的,我的姿勢是對的。」我問他:「誰告訴你的?」他說:「我聽到一個聲音在告訴我:剛才法師教你的姿勢是錯的。」這已是靈動及靈感雙重表現了。我勸告他:「如果你繼續接受這種來自靈力的命令,就會成為靈媒了!」後來這位居士在出現靈動,做出打拳的動作時,出現靈感,聽到靈體的聲音,他就暗示自己:「我不跟著做動作,也不想聽他的指示。」不久之後,這種現象就不再出現了。
打坐會有身心反靈,是平常事,無所謂好壞,當成幻覺處理是最安全的。
有一位太太,在我們禪七中,連坐了兩支香的時間都沒有起座,我走過去從她背後用香板拍她的肩膀,隔了幾秒鐘,她緩緩地轉過頭來問:「師父,你為什麼把我叫出來?」接著他約她個別談話,問她發生了什麼事。她說,她剛才是到極樂世界去了。她首先是看到她座位前面的牆壁上,出現一幅圖畫似的景色,接著便投進了那個境界,一直到我拍她肩膀時,就回來了。對於一般信徒而言,這的確是能讓人生起信心的好現象,但在禪修者而言,這是幻境。也有人看到牆壁上的花紋變成老虎、獅子等,由靜態的變成動態的,這些都是幻覺。在打坐時,凡時耳聽、眼看、鼻聞到的異象,全是幻境。
有的人不在打坐時,也會聞到某種香味。曾有一位居士告訴我,有一天她在一座大樓底下聞到一股檀香味,覺得好喜歡,於是跟著香味尋找,尋到樓上一戶人家,敲開門,屋裡供著一尊像,檀香味就是從那尊像上散發出來的。
幻境、幻覺有可能是真的,多半是假的。假的是只有你一個人看到、聽到、聞到,周圍的其他人沒有感覺到。真的是當你發現時,其他的人也可發現的感官境界。比如你正在我們寺內打坐時,看到自己的孩子摔了一跤,打個電話去問你太太,真的是孩子摔了一跤。這雖是真的,依然要當幻覺處理,否則你就有很多麻煩了。所謂走火入魔,便是這樣形成的。《楞嚴經》裡說,凡是任何一種境界出現,不管是幻境還是幻覺,不管是你親眼看到、親耳聽到、親身感受到的,若當作聖境執著,就會著魔,當作幻覺則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你才能夠繼續修行清淨的佛法。
因此禪宗的修行經驗一定是非常清淨的,即所謂魔來魔斬,佛來佛斬。意思是任何反應、任何感應都要當成平常現象和幻覺幻境處理,才是最健康最安全的禪修觀念。因為初學坐禪的人,沒有辦法判斷異常經驗的是真是假,乾脆一律視為是假是幻,是比較妥當正確的。一旦有了重大的禪修經驗,那就應該到師父這裡來請求勘驗了。
自我的肯定
自我肯定,就是對自己有信心,如果沒有自信心的人,就會像一隻火雞,遇到警報時,會把翼翅及尾羽豎起來虛張聲勢一番,或者像一隻澳洲的駝鳥,牠害怕敵人襲擊時,便一頭鑽進沙堆裡,躲起來,自欺而不能欺人地苟且偷安一番。能夠自我肯定的人,不會虛驕,不會逃避。自己是什麼就是什麼,有半斤就是半斤,有四兩就是四兩,實實在在。有許多人希望由他人來承認和肯定自己是真正的人物,他們自己也假裝著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物,這就不是自我肯定。其實,一個人若無自知之明,就會常遇到挫折。除非這個人的福氣好,處處能夠歪打正著。否則的話,他會處處碰壁,還不知錯在那裡,最後就變成沒有信心。因此,要想得到他人對自己的肯定,必先完成自我肯定,有了自知之明,才能自我肯定,才會建立起自信。
孫子兵法主張:「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其實,以常人而言,知己要比知彼更難,例如在家庭裡,夫婦倆人如果經常吵架,老是互相指責對方,看對方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問題就是出在夫婦兩人都只看到對方的不是,而未明白自己的習氣。凡是知彼而不知己的人,一定是煩惱多多,既不會做人,也難於成事。
自我的肯定,不等於自我的膨脹、自我吹噓、自我誇大。自我肯定必須建立在自我瞭解的基礎上。譬如像我這樣的人,好多人跟我講:「聖嚴法師,以你的智慧和才能,如果不當和尚,也能當到部長。」但我知道自己的底細,最好還是當和尚,我不是當部長的材料。例如一九九二年,台灣的執政黨不斷地找我,要我擔任不分區的國民大會代表。當時我很感謝國民黨,和尚之中的確該有人出來問政,但是我很清楚,我自知不是一個適合當國大代表的人。類似的機會,包括名、利、位、女色等,蠻不少的,可是我還只是肯定自己,最好是只做一個普通和尚。又如一九七五年時,我在日本留學,已經取得了博士學位。那時正逢台灣退出聯合國。日本又承認了大陸政權,台灣的前途未卜。就有一位日本教授對我很關心地勸說:「台灣已成了國際孤兒,你今後如何打算?」我說:「是啊!今後聽天由命,一切都靠因緣。」他說:「我介紹你到一個寺院當住持如何?」我說:「有一個寺院住持做也不錯啊!」教授說:「不過,依日本的習慣,寺院住持,必須娶妻。」原來當時有一小寺院的住持去世了,留下遺孀及一個年輕的女兒,卻未有兒子來接住持的位置,那對母女就必須離開寺院。在這青黃不接的時候,那位教授想我這個人大概可以遞補一下。後來母女倆人來看我,這就是相親嘍。我想那怎麼行!我還是適合做一個不娶老婆的中國和尚。幸虧我能自我肯定,所以今天還能夠在這裡跟你們諸位講自我肯定。
我們應該知道自己的份量,應該瞭解自己是什麼樣的材料,然後來充實自我,發揮自我;不放棄自我的既定方向,不動搖自我的基本信念,就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失落了自我。例如也有人曾對我說:「你是個文學博士,也寫了不少本書。如果你是個在家居士,肯定是一個名作家。」我說:「好在我作了和尚,要不然就沒有文章可寫了。」也有人建議我說:「你們法鼓山及東初禪寺不是需要很多錢嘛?何不跟我們合夥來做生意,賺了錢就可以弘揚佛法。」我說:「千萬請你不要害人。我若做了生意,必定一敗塗地!」像你們諸位都是在事業上已經成功的社會菁英,你們一定知道,脫離自己的專長,改行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須要考量每個人都有他們的先天資質及後天條件,那就是因緣的配合,也就是知己知彼,或者叫做識人識己識時務。
要想自我肯定,必須增長優點,改善缺點,若能自知缺點,也是一種優點;若是誇張優點,便是一種缺點。
如何知道自己的缺點?如何發現自己的優點?打坐便是好方法。諸位是不是常聽說「身不由己」和「心不由己」二句話?你會發現心不由己的妄念或雜念太多了。自己的心中所想的,往往不是自己要想的;自己希望要想的,往往反而想不出來。妄想雜念,是非自主的思緒和念頭,與妄想雜念相對的是自主自律的正知正念。我們能夠經常自主地指揮自己的念頭,去想什麼和不想什麼的時候是很少的。常常心不由己,品德就有問題。所以,一般沒有修行經驗的人,其品德大致上都不是很健全的。如果一個人的品德已經十全十美,那就是成佛了。因此,平常人的品德不健全是正常現象。然而,許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品德不健全。所以常常聽到有人說:「請你不要侮辱我的人格。」這似乎是說,他的品德本來已經很完美,可是被他人侮辱之後就不完美了。其實,人人都應該坦誠地承認自己的品德尚有許多問題,才能面對自己的缺點,改善自己的缺點;能以真面目見人,坦誠承認自己的缺點,反而是一種美德。
如何衡量優點和缺點?不能光用別人的判斷,要用你自己的標準,別人看你是缺點,也許恰恰是你的優點。優點和缺點,長處和短處,很難有絕對標準,從這邊來看,認為是優點和長處,但是從另外一個立場看,很可能被認為是缺點和短處。原因是優點和缺點往往是相反適相成的,例如你的缺點,恰恰也是另一個人的缺點,配在一起,臭氣相投,正好他需要你。反過來說,如果你的長處正好是另一人的長處,兩強相抗,他就容不得你了。
人與人相比,都有多福、少福和無福的區別。一個人今天因緣未成熟,所以沒有福;過幾天因緣成熟了,就是有福的人了。當因緣不成熟時,不要失望,說不定另外一個機會正在等著你。
人的優缺點,可以是多方面的:有性格的、有品德的、有心理的、有智能的,最重要的還是在於福德因緣的配合與否。
所謂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舒捲自如,一般人往往是能伸不能屈,那便是大缺點。
先要自我肯定,才能受人肯定;先要自己有信心,他人才會對你有信心;先要尊敬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敬。
我勉勵我們法鼓山的全體會員,要有「見人低一級」的修養。意思是不要自高自大,要虛懷若谷;不要盛氣凌人,要尊上謙下。可是,對長輩、對能力強過自己的人,謙虛還容易,對晚輩、對不如你的人謙虛禮讓,就很不容易了。如果當你的稚子叛逆不聽話時,你是打他一頓,罵他一番,還是倒一杯茶給他?小孩子有叛逆的表現時,倒一杯茶給他,可能要比打罵訓責一頓更好。這就是見人低一級的好處。
見人低一級,並不是自我作賤,而是自我的尊重,敬人者人恆敬之。所以面對任何人時,一定要在心平氣和的態度下,尊重他,關懷他;在肯定他人幫助他人同時,也肯定了自己。
自我的成長
成長什麼?成長自我的智慧與慈悲。
有智慧的菩薩,不會厭世,也不會戀世,故名為出世;真能出世,才能入世及化世。入世化世而成為圓滿的大覺者,便是成佛。例如諸佛成佛都以人身在人間成佛,一切菩薩必須以慈悲心廣度眾生,方能成佛,假如菩薩不入世間,豈有眾生可度;菩薩出現世間而又迷戀世間,豈能救度眾生?唯有入世,才能有化世的工作好做。菩薩們有慈悲,所以能入世化世;菩薩們有智慧,所以入世而不會被世事迷惑,並且運用智慧來指導去做救度眾生的化世工作。這就是悲智雙運福慧雙修的菩薩行。
智慧是如何得到的?有三個方面:第一是聞慧,從聽講開示、看佛經書而摒除邪見,建立正見,信因果,明因緣。第二是思慧,以禪觀的方法,做思惟練習,從思惟而得一心的定境,由定力而產生明晰的智慧。第三是修慧,就是修戒、定、慧的三無漏學。修戒是在身口意三種行為方面,不做自害害人的事,不說自害害人的話,不動自害害人的念頭。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盡一己之所能及所有,用身、口、意三業,來作自利利他利益一切眾生的事,就會產生無我的智慧。
修戒,亦名為持戒,凡是危害身心健康的行為不可以做,凡是有益於他人大眾身心健康的事,不得不做。消極面是已作之惡要改過,未作之惡令不起;積極面是已作之善要增長,未作之善要開發。
修定,可以用打坐的方法。打坐能使人在平常生活中經常保持情緒的穩定、人格的健全。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打坐,也可以念佛安心。前一陣子我在台北時,有一位國大代表見我,他說剛才在陽明山中山樓開會時吵了一架,甚至有人說粗話罵「三字經」。我勸他:「下次別人罵你們三字經,你就改念『阿彌陀佛』的四字經,架就吵不成了。念佛之後,就能心平氣和,就能好好地商談溝通了。」除了打坐與念佛可以安心定心,誦經、禮拜等,也都能產生心平氣和的作用。
修慧,是要看佛經、佛書,看有益於身心健康及精神修養的書籍,而佛書是最好的,它能讓我們心胸豁達、氣度恢宏,建立人格的座標。
從聞思修的三慧,能夠獲得利益的經驗,名為證慧。證慧的最高深點,便是大覺智者的佛果位。
至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長自我的智慧與慈悲?當從慚愧、懺悔、感恩的三方面努力。
「慚愧」的意思是自知對不起自己稱為慚,自知對不起他人稱為愧疚。一般自負、自大、狂傲、驕慢的人,不會產生慚愧心,總覺得自己無愧於天,無愧於地,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像這樣的人,在智慧和慈悲方面,是不容易成長的。有了慚愧心,便會謙虛禮讓。儒家也說,滿招損、謙受益。自知有所不足和有所缺失,是自我的檢討反省,便有改過改進的可能,否則錯上加錯,那裡還有自我成長的機會。所以慚愧心是人格的清潔劑,在清理了染污物之後,向著既定的方向,繼續努力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懺悔」就是承認自己的過失,承擔應負的責任。比如做老師的人,沒有盡到老師應盡的責任,對不起學生,就是用懺悔心來彌補;小過失對自己的良心懺悔,大過失當對學生的面懺悔,懺悔不會丟臉,懺悔也不等於老師永遠就有過錯,那是表示勇於負責,勇於改過的態度。有些人不懂得懺悔的真義,他們在神前或佛前,焚香祈禱,說是犯了錯害了人,請求神佛,網開一面,原諒他們無知;這樣在神佛的偶像之前懺悔之後,便以為不再受到應得的懲罰了,下一次有了機會,再三再四地犯錯害人,又再三再四地去焚香祈禱表示自己的無知,請求神佛原諒他們的無知。這種懺悔的心態不正確,也不能收到懺悔的功效。
「感恩」不僅是一般人所說的回饋,應該是飲水思源,感念之情常系心頭。所謂恩人,究竟是誰呢?除了父母是最親的恩人之外,凡是在你的生命中對你有益有助的人,都是恩人。恩人可有兩類:一是為你順水推舟的人,二是使你逆水行舟的人。一般人僅以順水推舟的人為恩人,給你打擊、批評、誹謗、阻擾的人,便以為是仇人。其實,那些人使你從逆境中受到鍛練,助你久煉成鋼,豈可以說不是恩人。例如釋迦牟尼在《法華經》中說過,他的一個叛逆弟子提婆達多,將來一定成佛。因為從釋迦牟尼在過去無量劫前發菩提心後,提婆達多都是給他逆向的幫助──打擊、阻撓、破壞。提婆達多使釋迦牟尼得到了磨煉,使他成了佛,所以有大恩德。
諸位菩薩,在你們的生命史中,這樣的恩人多不多呢?如果有,在你們心裡是怨恨抑是感恩呢?一般人要做到不怨恨已經很不容易,何況要向這種人感恩!曾有兩位法師,因為細微的法義之爭而吵了一輩子的架,彼此發誓不想見面。逢到佛教界有聚會的時候,兩人都會先問有沒有對方參加,如果有一方參加了,另一方就不參加。另有第三者跟其中的一位說:「我們大家總有一天要到極樂世界去,你們二位也要去啊。怎麼現在就有他沒有你,有你沒有他地吵個不休呢?」那位法師說:「阿彌陀佛,如果那個魔王也能到西方極樂世界,那還是什麼極樂世界嗎?他都去了我還想去嗎?」雙方怨恨到如此程度,還是兩位出家人呢?不過出家人也還是人,所以也會產生怨恨。畢竟不是為了私利而為法義,故在二位法師中,有一位在臨終前悔悟了,他留下遺言說:「我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是與某某法師為了佛法的觀點之爭,吵了一輩子架,並且從此不相往來。我死之後,希望某某法師能夠原諒我,能來參加我的葬禮。」因此使得另外一位法師在葬禮上痛哭流涕地說:「阿彌陀佛,我怎麼跟他吵到死為止呢?還是他先原諒了我,他真是成佛了,而我卻仍是個丟不下怨恨心的鬼。」
像這樣的一個故事告訴我們,產生怨恨心是很容易的,消除怨恨心則很難,如果能把恨得很深的人當成恩人看待,是極不容易的事,但是我們要練習,不練習就沒有智慧,也沒有慈悲。人在一生中,多多少少總會遇到像這樣助你逆水行舟的人,如果你從來沒有遇到過,總是一帆風順地走過人生,你真是一位福德殊勝、因緣殊勝的人了。
自我的消融
自我的消融,是要從自我肯定及自我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完成的。如果連自我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人,同他談自我消融是毫無價值的。譬如對一個不知道錢為何物的人,說不要錢,便等於廢話。諸位不要因為聽到說佛教講「無我」,就等於否定了自我的價值。所以一定先要有我,然後才能無我。
我是什麼?是生命加身體。可以用一個「十」字來標示,豎的一條線代表時間,橫的一條線代表空間。在時間這條線的座標上不斷地移動的是生命,昨天在,今天在,明天還在,表示我還活著,這是生命的存在;在空間這條線的座標上,我的身體要佔據一個位置,或是在這裡,或是在那裡,不停地移動,表示我有一個活著的身體,在兩條線的交叉處「+」,便是活動於時間和空間中的自我價值的存在,自我的價值,包括正面的和負面的。正面的價值是獲得的成就,負面的價值是遇到的挫折,成就和挫折使人產生了愛和憎,因此愛和憎相加,也等於自我。愛什麼?首先是愛自己的身體所擁有的生命,有了命,另外想愛的東西就多了,財、色、名、位、權、勢等,恨不得整個世界都屬於我的。可惜的是,世事無常,包括老命在內,一切的東西,都不能保有多久。因此,身體加生命,所構成的自我,是那般的脆弱與無奈。因此,自我的另一個代詞就是「無常」。從觀念上說,這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故也人人可把自我消融。自我消融就等於佛說的無我。
但諸位不要害怕,一聽到無常、無我的道理之後,回家去就會連先生、太太、孩子都不要了。因為一切都是無常嘛!因為自我消融,並不等於不負責任。何況無常無我,也不就是什麼也沒有,尚須有慈悲的責任及智能的功能。
無常並非不好,如果當你正處在接受惡運折磨的情況下,因為惡運也無常,你就不會絕望,往往惡運過後否極泰來;因緣的轉變,壞事可成善果,這種因緣就是自己的努力,加上時勢環境等的配合。菩薩就是按照因→緣→果的法則,從凡夫轉化為聖人,從菩薩完成佛果。成長到佛的層次,就是從自我的成長中,逐步完成了自我消融的境界。當在沒有達到這個徹底的消融自我之前,就要練習著如何來自我消融。《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亦不可得。」從時間上來說,過去的已過去,未來的尚未來,現在的,轉眼即成為過去。都只有過程而無實在的東西,所以都不能執著,執著也是幻境,如把幻境當作實有,就會變成自我的累贅。人生的過程,猶如火箭升空,火箭從發射台發出而飛向太空的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扔掉一節已經用完燃料的廢物,若不扔掉就會成為阻礙火箭繼續升空的累贅。人要自我成長,就像要上升的火箭一樣,不斷的丟掉累贅的廢物;使用燃料時那是儲蓄著動力的有用之物,用完了動力不扔掉它的空殼,便成上升前進的累贅。人生應當要不斷地落實於現在,努力於現在;有了成就,而能不執著成就,便是自我消融。
《金剛經》裡,尚有這樣的幾個名詞:「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相」是個人與另一人相處而存在;「人相」是因為我相而存在;「眾生相」,是從我與許多人相處而存在;「壽者相」是自我中心在時間上的延續。如果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便不會感覺到我的存在,因為有我與別人的相對比較,才有自我價值的出現。我的成敗得失,是相對於別人的存在而浮現出來。一旦能夠把自我價值的情執化解消融,便會體驗到《金剛經》所說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的四相,其實就是自我的消融,也就是自我的最高人格的完成。
消融了自我的執著、自我的煩惱,便能顯現出無我的大智慧以及平等的大慈悲;實際上就是自我的無限自在與無限包容。可以稱之為空,也可以稱為無我、無相、無住、無念,一切都無,唯有智慧與慈悲的功能,在世間的眾生群中,永無休止地展現於無窮空間及無盡時間的內外中間。
《聖嚴法師教禪坐》第四篇 禪修的功能 完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