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建立合理的當代道德規範
濟群法師
07/03/2016 07:06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當今社會面臨著信仰危機,更面臨著道德危機。受金錢至上觀念的影響,傳統的倫理道德、淳樸的民風民俗及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正在逐漸從我們眼前消失。物質文明的發展雖為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舒適方便,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始料未及的社會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及時進行反思,不能正確認識到道德重建的必要性,那麼,人類社會業已出現的各種危機必將愈演愈烈。

近年來,國家提出的以德治國方針,正切合這一時代的需要。作為國家而言,道德與法治是立國之本。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道德信條,除此而外,近代哲學也在努力尋求適應時代發展的現代道德規範。正是這些,維繫了人類社會數千年的和諧與安定。如果缺乏這一基礎,社會的健康發展就無從保障。當我們提倡以德治國之時,首先面臨著對道德的選擇。

隨著唯物主義的盛行,以宗教信仰為基礎的傳統道德已受到極大衝擊;而以唯物論為基礎的道德觀,在人類不斷膨脹的欲望前也顯得蒼白無力。因此,如何建立新時期的道德規範,是整個社會面臨的當務之急。據有關報導,聯合國曾邀請宗教界代表進行多方座談、研討,希望宗教界能為社會提供一套合理的世界道德規範。本人在多年弘法實踐中,接觸到很多社會問題,對當今世界的道德滑坡深懷憂慮。在對人類道德規範進行綜合考察之後,發現佛教的道德體系不僅最為完善,也最契合當今時代及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下面,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說明這一問題。

一、人本思想為基礎

  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這一事實說明,作為人類的精神需求,宗教信仰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和現實性,並非可有可無的點綴。

  傳統宗教不僅作為信仰存在,更是道德建立的基石。歐美地區依基督教建立其道德規範,阿拉伯地區依伊斯蘭教建立其道德規範,而印度、中國等亞洲地區則依佛教、印度教、儒教建立了自身的道德規範。這些源于宗教的道德觀維繫了人類社會數千年的安定。

  那麼,依宗教建立的道德觀有著怎樣的特點呢?一般宗教都是神本的,不論是原始宗教,還是其後出現的多神教、二神教乃至一神教,幾乎都是以神為中心。尤其是目前最為盛行的一神教,以上帝或真主為世界的唯一主宰,並由這最高的神祗決定人類命運。因而,人類必須聽從神的旨意生活,以信仰獲得救度,獲得抵達天堂的圓滿歸宿。不可否認,以神為本的道德信條對人類行為的改善具有重大意義。相信宇宙間存在無所不能而至高無上的神,使得人們對世界存有敬畏之心,而這份敬畏之心便是止惡行善的基礎。

  但建立在神教信仰基礎上的道德不具有普遍意義,因為這種道德只能對信徒產生效用,如若不信,便無法對其進行制約。而且一般宗教往往具有排他性,尤其是一神教,以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為宇宙唯一的真理,以自己所供奉的神祗為世界唯一的主宰,視其他宗教的信仰者為異端。當這種狹隘的宗教激情趨向狂熱時,就會走向極端,甚至成為戰爭的導火索。於是,歐洲歷史上出現了血腥的十字軍東征。直至今天,伊斯蘭國家仍因宗教信仰的衝突而頻頻爆發聖戰

  而佛教卻和一般宗教有著本質的不同。佛教是人本的,否定宇宙間有主宰神的存在,認為人類自己就是命運的主宰,並非由什麼主宰神來決定。佛教也十分重視人身的獲得,因為在一切生命中,唯有人類才能探索真理,並因此成就智慧和解脫。佛陀就是由人的身份修行成就的。但人身難得而易失,所以佛教要我們珍惜人生,切莫辜負人生。

  佛教認為人類遵循道德的意義,首先是基於自身的需要。也就是說,生而為人,必須遵循人類的行為標準。唯有符合這一標準的人,才能真正地稱之為人。佛教中的慚、愧二法,目的就在於使我們保有人類的德行。慚,是基於對人格的重視,自省所造之惡而感羞恥,並尊重有德行的人;愧,是基於對社會公德的重視,因所造之罪面對他人而引以為恥,從而自覺抵制不道德行為。正因為佛教道德是建立在慚愧心和羞恥心的基礎上,所以,遵循道德就是立足於人類的自身需要,而非外在的約束。

  同時,遵循道德也是基於對未來生命的負責。佛教認為命運是由自己決定的。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因為勤奮學習而擁有知識;因為努力工作而獲得財富;因為良好的處世態度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由此可見,人生的一切成就都有待於自身努力。人們都希望擁有美好的明天,而對道德的遵循才是未來幸福的根本保證。

  佛教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陀出現世間,是以一切眾生為教化物件,無論男女老少,無論種族差異,甚至一切的動物,在佛陀心中都是平等的,皆以慈悲心來對待,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以,任何以犧牲眾生利益為前提的行為,都是佛教所禁止的。這就避免了神教的彼此對立,避免了因信仰不同而導致的相互排斥,更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統一,有利於各民族的友好往來。

二、因緣因果為依據

  人本思想並不是佛教所特有的,在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中,同樣富有人文精神。儒家雖然也相信宇宙間有鬼神存在,但並不以鬼神為本,而是教導我們敬鬼神而遠之

  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主要是為維繫現實社會的安定服務。但儒家的倫理思想在對待義與利、理與欲的問題上,往往將兩者機械地對立起來,因而也難以為社會大眾所接受。儒家重義而輕利,甚至要求人們只講道德,不講利益,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因為人類生存要以利益為基礎,人類幸福也要以利益為保障,如果離開這樣的基礎和保障,所謂的道德也將成為無源之水。如果道德不能和利益發生關係,甚至完全對立,那麼它註定只能是口號式的道德,是脫離現實的教條。儒家發展到宋明理學,更出現禁欲主義的勢頭,提出存天理,滅人欲的道德信條。佛教稱我們這個世界為欲界,而欲界眾生的特點就是生活在強烈的欲望中,所謂食色,性也,人之大欲所存焉。由此可見,欲望的力量是根深蒂固而難以抗拒的,如果沒有堅定的意志,沒有禪定的修行,要消滅欲望談何容易?所以,這樣的道德信條自然很難真正融入生活。

  西方社會經歷了數百年的神教統治。在以神為核心的宗教體系中,上帝才是絕對的權威,天堂才是永恆的歸宿。認為塵世是短暫而虛幻的,欲望是罪惡而危險的。隨著人本思想的出現,西方社會進入了一個竭力證實自身力量的時代,禁欲主義遭到了厭棄,轉而追求個性自由,認為人生價值只有在發展自我、證實自我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全面展示。因而,人本思想肯定了人類追求欲望、追求利益的合理性,這一思想解放極大地促進了近代科技和經濟的發展,但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卻不容樂觀。

  人本思想以唯物論為基礎,推翻了神的主宰地位,使人類首次成為世界主人。在創造新世界的過程中,在開發未知領域的過程中,在追求幸福和享樂的過程中,壓抑已久的欲望蘇醒了。與此同時,人性的弱點也得到了充分張揚。人本思想的道德觀是建立在肯定欲望和利益的前提下,唯有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傷害到他人利益才屬於不道德行為。應該說,這一觀念確實有它的合理性,也更容易為人們所接受。但人類的天性是自私的,因而很難抵擋欲望的誘惑,在利益面前也很難把握自己的理智,甚至利慾薰心,置法律與道德規範於不顧。這樣的行為固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法律畢竟還存在許多漏洞,而執法機構及執法人員也沒有能力去發現所有犯罪現象,這就使得許多犯罪者抱著僥倖的心態鋌而走險。對物欲的極端崇拜,使整個社會走上了唯利是圖的歧途,使得人類在滿足物質欲望的同時,不斷製造精神痛苦;在改善生存環境的同時,不斷破壞自然環境。到今天,被縱容的物欲已使人類無法清醒地把握自己,陷入重重的危機和困境之中。

  佛教的道德觀是以因緣因果為依據,從因果規律中體現道德行為的價值所在。和人本思想一致的是,佛教也肯定人類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從緣起的角度來看,世間萬物的存在都是由條件所決定。有情在世間的生存,離不開衣、食、住等生活資糧,離開這些基本物質條件,生命將無法延續。所以說,追求利益有它的合理性。

  那麼,道德與利益又是怎樣的關係呢?佛法認為,真正的利益和道德是相輔相成的。在佛經中,對善的定義是:能給自己帶來現世和未來利益安樂的白淨法。也就是說,善的行為和利益是互為因果的。善的行為不僅能使我們在現世得益,更能惠及未來的生命。而完整理解兩者之間的關係,理解佛教道德觀的內涵,則需透過三世因果來分析。通常,人們因不瞭解生命的過去和未來而懷疑因果的必然性,只顧及眼前利益,只是以暫時的得失來衡量行為價值,不知行善必得樂果,行惡必得苦果。所以才會覺得行善是吃虧的表現,對待他人和社會只求索取,不講奉獻;只希望獲得權利,卻不顧及應盡的義務。或許大部分人都不會反對道德,可一旦道德規範與他們的現實利益發生衝突時,如何取捨就能充分體現出一個人的智慧。假如人人都能深信因果的必然性,我想人人都會樂於行善,而不願造惡。如何才能深信因果?只有通過對佛法的學習。整個佛法都是建立在因緣因果的基礎上,這正是佛陀以圓滿智慧所證悟的宇宙人生的發展規律。唯有瞭解到這一點,我們才能以此作為參照,指導我們的一言一行。

  佛教的因果思想還揭示了自利與利他的統一性。凡是真正對自身有益的行為,必然不會危及一切眾生的利益。否則,至多只能為我們帶來短暫的眼前利益,卻因此招致更大的惡果。利人才能利己,損人必然損己,只有在我為人人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實現人人為我,其過程雖為利他,但得益卻在自身。所以說,善行才是究竟的自利行為。

  佛教從緣起的角度看世界,揭示了世界是無我、平等而相互依存的。就這個意義來說,個體生存和社會發展是一體的,個人利益和他人利益是一體的。由此我們可以認識到,佛教的道德觀是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因而能更好地協調他人與自我的雙方利益,協調集體與個人的雙方利益,使整個社會的運轉進入良性迴圈之中。

三、五戒十善為準則

  在佛法中,道德的具體規範又是如何的呢?道德行為又稱善行,它的基本內涵便是十善,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邪見,這十種善行包含著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其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是體現在身體方面的善行;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是體現在語言方面的善行;不貪、不嗔、不邪見,是體現在思想方面的善行。

  與十善相反的便是十惡,即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嗔、邪見。十惡行可以說是對世間惡行的全面總結,人類的種種犯罪行為,都沒有超出這十種惡行的範疇。因此,佛教將對治這些惡行的十善業道作為人類的基本道德準則。

  五戒主要是對我們的行為進行約束,具體內容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從戒相上來看,五戒與其他宗教的道德規範非常相似,如耆那教以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淫、離欲為五戒;基督教的後五誡則為勿殺、勿盜、勿淫、勿妄證、勿貪他人之所有;《摩那法典》亦以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非梵行、不貪嗔為五戒。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道德規範體現著古代聖哲們的真知灼見,雖然樸實無華,但正如培根所說的那樣:對瑣事的明智指導是最高明的教條,因為生活並不由新奇和奧妙的事情成立。

  或許有人會懷疑,在步入資訊時代的今天,那些傳統的道德觀念是否早已過時?是否還具有永久的權威性?我們要知道,雖然人類有性別之分、種族之分,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他們之間也有著共性,存在著相似的弱點。今天,物質文明雖然有了空前的發展,但人性並沒有隨著物質文明的發展得到完善和提高。正相反,在追求個性、追求自由的旗幟下,人性的弱點因為失去制約而表現得更為充分。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殺、盜、淫、妄的犯罪現象非但沒有收斂,甚至比以往任何時代更氾濫。要想改變這一社會現狀,唯有將道德深入普及到民眾之中。

  佛教的五戒十善有深厚的義理作為基礎。從自身而言,持戒就是在培養我們生命中善的種子,抑制生命中惡的種子。當善的種子增長時,就意味著我們的人格得到了淨化。而惡的種子增長時,就意味著我們的生命在趨向墮落。我們的每一樁善行,帶來的不只是暫時的人天果報,更會將未來生命帶入生生增上的良性迴圈中。而惡的種子一旦萌芽,也會形成強大的力量,給未來招致無窮的過患。善惡果報不是一時的,所以,持戒的意義也是長遠的。

  無論是善行還是惡行,根源都在於我們的心。通常,我們判定的犯罪行為只是那些已經付諸實施的行動,但在佛教的十惡行中,將我們的貪心、嗔恨心和邪見也納入犯罪範疇。只要我們生起一念貪心或嗔心,同樣也屬於惡行。即使這些貪心或嗔心沒有具體傷害到他人,但至少會傷害到我們自己,使我們的內心受到染汙。

  我們起貪心的時候,就是在給生命中貪的種子澆水,是在助長貪的力量,而這種力量又會形成巨大的慣性並左右我們。我們貪著財富,會表現出慳貪吝嗇;我們貪著地位,會表現出阿諛奉承;我們貪著虛榮,會表現出自贊毀他。正是這一切,污染著我們的心靈,腐蝕著我們的人格。而我們起嗔心的時候,也會導致同樣的結果。所謂修身養性,一方面要求我們有效約束自己的所作所為,一方面要求我們不斷陶冶自身的道德情操。因為所有不良習慣都是來自無始以來的積累,只有從思想上根除它,才能使我們的人格得到洗禮,從而成為眾善畢備的有德之人。

  五戒十善不僅能完善我們自身,還能給社會帶來自他和樂的效果。今天的社會存在種種不安定因素,歸根結底,不外乎人類的貪、嗔、癡在作怪。只要貪、嗔、癡還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世界將永無安寧之日,因為世界和平正是始於人類內心的和平。核武器能為我們帶來和平嗎?導彈防禦系統能為我們帶來和平嗎?如果優良的軍事裝備能夠帶來和平,美國的世貿大廈就不會出現撞機事件。先進軍事裝備一方面是用來相互制約,一方面是用來相互威脅。核武器究竟給世界帶來了什麼?是安全的保障,還是更大的不安定因素?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只有認識到不安定的根源,才有可能最終解決這一問題。如果人人都能慈悲不殺,還會有生靈塗炭的悲劇嗎?如果人人都能視天下萬家為己一家,還會有硝煙四起的戰場嗎?如果人人將社會與自身融為一體,還會隨意地侵犯他人的利益嗎?

  人類的犯罪現象千差萬別,可以運用法律手段來制裁,也可以運用經濟手段來制裁,但最有效的莫過於道德建設。因為道德建設不僅從根本上剷除了犯罪根源,更不會帶來任何負面影響。如果眾生都沒有了貪嗔癡,這個世界便是安樂祥和的佛國淨土!所以說,五戒十善的提倡,對社會安定與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義!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