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四種環保
法鼓山智慧隨身書
18/09/2015 06:27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四環總論
  
  為了因應現代社會的變遷,讓大家都能安居樂業,法鼓山積極提倡四種環保運動,那就是:心靈環保、生活環保、禮儀環保、自然環保。
  
  一、心靈環保
  
  所謂心靈環保與心理健康、心理衛生、心理建設等是非常接近的。釋迦牟尼佛來到人間,留下了龐大的聖典,其中所記錄的佛法,都是為了要提昇人品、淨化人心、改善人的環境,這些就是心靈環保的內容。
  
  《維摩經》中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心的行為能夠主導身體和語言的行為,每一個人的行為都能影響整體的環境;因此,法鼓山的具體工作,就是在觀念上,勸導大家要少欲知足、知恩報恩;在方法上,勸勉大家要用念佛、拜懺、持誦、禪修等項目,來做心理層面的淨化。
  
  心靈清淨,對於所處環境的感受,一定是安定的、安全的;心靈不淨,縱然佛國在眼前,也會覺得所處的環境是不安混亂的。有一次一家保全公司的保全人員,要我坐在他們的車上,兩邊各有一個人,都佩帶著手槍,說是為了讓我有被保護的感覺。
  
  我對他們說:「本來我是來去空空,覺得很安全的,現在你們坐在我旁邊,反而讓我覺得危機重重!」因為萬一手槍走火,或是有人看到兩位保鏢在左右保護著,誤以為我很有錢,動了歪主意,結果適得其反,而且我身上也真的沒有錢,反教對方失望,豈非對不起人了!
  
  因此,如果心中沒有安全感,你就不得安全,心中不為安全問題煩心,就是安心的人,而且你所處的這個世界,就是佛國淨土。
  
  二、生活環保
  
  如果生活整潔、簡樸、節約,就不會浪費自然資源;安寧、平靜、清淨,就不會製造環境污染,人類生活環境的品質就會改善。
  
  目前我們所處的環境,有空氣污染、土地污染、水資源污染、噪音污染等,到處髒、亂、渾、濁、不安寧,使大家失去了安全感和安定心,因此法鼓山正積極推動生活環保。
  
  例如我們提倡舊物新用、兒童玩具及書籍交換、垃圾分類分級、資源回收,該用、需用的用到不能用為止,不需用的盡量少買乃至不買,並且推廣環保餐具及環保購物袋;鼓勵辦公室裡使用二手紙,然後集中回收,轉為再生紙。
  
  三、禮儀環保
  
  佛教特別重視禮節和威儀。目前法鼓山所提倡禮儀環保的內容包括:在個人方面,待人接物時要合掌問訊,一言一行,尊敬對方,除了要口稱「菩薩」、「師兄」、「師姊」、「阿彌陀佛」、「謝謝你」等,並且不說粗俗語、低俗語、流俗語;在社會群體方面,提倡婚喪喜慶的隆重莊嚴,並曾出版了一本《一九九四年禮儀環保實錄》,裡面詳盡介紹了這幾年來持續推行的佛化聯合婚禮、佛化聯合祝壽、佛化聯合奠祭的情形,同時也分別出版了《佛化家庭手冊》、《佛化長青手冊》、《佛化奠祭手冊》、《禮儀環保手冊》等小手冊。
  
  其中的佛化婚禮,是針對中國人婚喪喜慶的習慣,漸漸變成吵鬧喧嘩與浪費鋪張,只講排場,不顧尊嚴,失去了禮儀的功能,品格低俗,早與現代世界的文明脫節,甚至被國際媒體視為奇風異俗,因此,我們不遺餘力的在推行禮儀環保,目前已有很好的反應。
  
  四、自然環保
  
  佛陀曾告訴我們,我們的身心世界,都是修行佛法的道器和道場。我們對所處的自然環境,要將它當成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來看待,也要當成是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床鋪、自己的座位來看待。
  
  因此,保護自然環境的觀念非常重要,不但對動物要愛護,對植物以及一切生物的生存環境,空中的、地面的乃至地下的一切資源,都要善加保護。
  
  (本文摘自《平安的人間》一書之〈如何保護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環境〉)

 心靈環保
  
  一、心靈環保
  
  以健康、快樂、平安的身心,照顧自己、照顧社會、照顧大自然,使得你、我、他人,都能健康、快樂、平安地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之中,便是現代人的心靈環保。
  
  「環境保護」這個名詞,雖然在二十世紀之末,就已經傳遍全世界,特別是科技文明發達的先進國家,凡是有識之士都已發現,由於經濟資源的過度開發,造成了人類生存環境的快速惡化,包括自然資源的快速消耗及污染,生態資源的快速減少及消失,例如由於熱帶雨林遭到大面積的開墾,以及各種機械排出的廢氣,加上各種生產事業造成的許多污染源,以致形成了全球性的空氣污染、水資源污染、土壤污染,也使得南北極的冰帽在急速溶化,海平面的水位快速昇高,綠地沙漠化的面積愈來愈大,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愈來愈接近毀滅性的危機。所以要提倡環境保護運動。
  
  但是,由於人類的自私自利之心,根深柢固,明明知道破壞環境、製造污染是自害害人的事,一旦遇到跟自己的現實利益衝突之際,或者有機會可以滿足自己的私欲之時,便會容易忘掉公益,便會不顧後果的遠憂,只管得到手就好,充其量只問有沒有犯法,會不會被罰,卻未考慮到破壞了生態、污染了環境,對其他的人有什麼不好,對自己生存的大環境有什麼壞影響,對後代的子孫有什麼危機。因此,我常提醒世人:今天生活在地球村中的全人類,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個錦魚缸中的許多條錦魚,只要有一條魚拉了屎,污染了缸中的水,受污染的是每一條魚,包括拉屎的那一條魚在內。
  
  人類的自私心,原本是生物求生存的本能,可是人類以科技文明破壞自然環境的速度太快,惡化的幅度太大,也為這個地球環境帶來空前的大隱憂,雖然那種隱憂的結果,也是自然規律的制衡,卻嚴重地威脅到人類生存空間的大災難。
  
  因此,我們要提倡心靈環保,呼籲全人類都能以心靈環保的原則,建立健康正確的人生觀,也就是自利利人的價值觀,要讓自己、讓他人,都能得到健康、快樂、平安的身心。好像一同乘坐在地球環境的一條大船上,所謂同舟共濟,各自以其不同的身分、不同的智能、不同的場域、不同的角度,來照顧自己、照顧他人、照顧社會環境及自然環境。
  
  二、儒道二家與心靈環保
  
  古往今來的東西方各家思想,都在探索、申論人的問題,是以人為中心來探索各種問題,重要是內在心性的問題、心靈與肉體關聯的問題、個人與配偶家族間的問題、個人與群體社會互動的問題,個人與自然環境及時空宇宙間的存亡生死、一元多元等問題。各家思想,對於這些問題的探索,雖有偏重偏輕之別,都是為了個人生命及全體環境尋求出路、尋求答案、尋求平衡,乃至尋求永,目標卻是相當一致的。
  
  在東亞思想之中的儒家所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及定、靜、安、慮、得,便是以人的身心及其所處大環境為主題的。又由於孔子說了「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話,引起了孟子的「人性本善論」及荀子的「人性本惡論」的討論。雖然孔子曾說人是「未知生,焉知死」,對於人的生前死後等諸問題,是不加討論的,但對於人之如何成為一個健康而有健全人格的人,以及如何建立良好和樂的人際關係等問題,卻是申論得非常得多。例如孔子所說「仁」字的定義有多端:
  
  1.從語言的態度而言:「巧言令色,鮮矣仁」、「剛毅木訥,近仁」。言語不在花巧,宜於堅定誠實。
  
  2.從內心的態度而言:以同情、同理之心「愛人」是仁。
  
  3.從對己、對人的態度而言:「克己復禮為仁」,對自己要自制,對他人要尊重。因此又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也就是每天出門見到任何人,都要像是見到了貴賓那樣地以禮相待;遣使大眾之時,就要像是在祭天祭地那樣恭敬他們。
  
  4.從自利必利人的立場而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是忠心耿耿的「忠」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是寬恕的「恕」道。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矣。」忠恕之道,也就是孔子「一以貫之」的仁道。由於《論語》中有「臣事君以忠」之句,後人便將忠字狹義化了,好像只有臣對君忠、下對上忠,其實《論語》中尚有「為人謀,而不忠乎」,以及「與人忠」等句子,都是將己心比他心,把他人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置於一條平行線上平等看待,才是把良心擺在中間的「忠」字意涵。
  
  這種忠恕之道,也就是孔子提倡的仁道,是很難實踐的嗎?對於有心的人而言,並不困難,所以孔子要說:「仁遠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又說:「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只要「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便能完成全部人格的道德。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有實踐仁道的決心,不僅要把他人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平等看待,甚至要將他人的利益,置於絕對優先的地步,為了求仁得仁,不但不可為了自求生存而害人,更要犧牲自身來成全他人,才算是仁道的極致。正因為孔子沒有機會做到「殺身以成仁」,所以要自謙地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了。
  
  孔子說「成仁」,孟子說「取義」,都是表現著一個崇高的理念,那是從個人利益的私心追求,轉化到為了群體利益而放棄私人利益,甚至不惜奉獻出自己的生命,來成全「求仁得仁」的人格。這種思想,和大乘佛教的菩薩行,是很相近的,什麼是菩薩?具足智慧和慈悲的人便是菩薩,有智慧便不會害自己,有慈悲便不會害眾生;更進一步,為了利益眾生,甚至可以放棄自己的利益,故有「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菩薩誓願。私利、公益的兩極,或是以利人作為利己,僅在一念之間的差別,自私的利己是精神的污染,是心靈的腐敗,以奉獻心來利他,是精神的昇華,也就是心靈環保。
  
  道家的老子說:「道者,萬物之所然也。」又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便是自然的法則,心也只是自然的現象之一。老子看宇宙人生,都是站在相反相成的立場,老子勸人若要如何,必先居於此如何之反面。故云:「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
  
  老子對於人的私欲心,所作的建議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故又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這是說,人不能無私,但宜少私,人不必無欲,但宜寡欲,那便能夠知足知止而可以健康,而能夠長生久視了。老子所嚮往的是自然主義,提倡純樸,反對虛浮的繁華,希望人類的道德,素樸而不假巧立名目的爾虞我詐,所以主張「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
  
  莊子觀察天地間的萬事萬物,是「形雖彌異,其然彌同也」。這是說,萬事萬物之存在,並沒有優劣、尊卑、高下、大小的定義,只是各是其是而已。此可使人免於「羨欲之累」,例如〈齊物論〉云:「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不是說萬物之中秋毫最大,而是說泰山與秋毫不必比大小,秋毫之末的本身便是最大。如果人人不和他人比尊卑高下,各人自有自己的大小,便無所謂我不如人,或者我高於人的比較心了。
  
  莊子的人生觀,不同於儒家的「殺身成仁」、「捨身取義」,也不同於墨子的「兼善天下」的人生追求,故有學者說:「重生」、「養生」、「保生」,是貫穿《莊子》一書的基本思想。所謂明哲保身的思想,便是出於《莊子》的〈養生主〉所言:「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精、可以盡年。」
  
  儒道兩家對於人生的看法,雖有不同,其用心則都是為了人類身心的健康、快樂、平安,觀點不一而為照顧自己、照顧社會,乃至順乎自然的目的是相同的,所以都在心靈環保的範圍。
  
  為什麼儒道兩家對人生的問題,會有不同的看法?這也正是現代人應該思考和學習的重點。古人可因各自所處時代環境不同,以及對於環境所採的審視觀點不同,便有不同的發明,得到不同的價值觀。今人當然也可以如法泡製,站在現代人的立足點上,對於當今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及自然環境,衍生的各種問題,審慎觀察,對症下藥,給予恰到好處的因應和調適。
  
  三、佛教與心靈環保
  
  《增一阿含經》說:「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可知佛教的基本立場,便是為人類服務的。佛教雖常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能夠修道、悟道的,卻只限於人類。釋迦牟尼佛是以人間的肉身成道,表示凡有人身的,均有機會轉凡成聖。佛在成道之後,最初用來度脫五位比丘的法門,稱為「四聖諦」,那便是指出人類由於不能參悟一切現象都是變化無常的,所以生在眾苦之中,竟然不以為苦,而且為了追求與保障無常虛幻的五欲享受,而造種種惡業,這便是「苦諦」及「苦集諦」。佛陀所悟的便是這個「無常即空」的事實,轉告五位比丘應當以修戒定慧的三無漏學、八正道來滅除苦諦及苦集諦,便是「道諦」及「苦滅諦」。
  
  佛法將人的身心,及其所處的時空環境,稱為「果報體」,又分成兩部份,人的身心是「正報」,所處的時空環境是「依報」,此正依二報,便是人生及宇宙的全部,而此果報的動力中心,乃是業所形成的心識,稱為業識。由業識而形成具體的人,便是色、受、想、行、識的五蘊,其中色蘊是物質的眼、耳、鼻、舌、身的五根,此五根所接觸的是色、聲、香、味、觸的五塵;至於受、想、行、識的四蘊,是非物質的心理現象及精神現象。受苦報、受樂報的是此五蘊身心,造惡業、造善業的也是此五蘊身心,因此五蘊所成的身心,是因造業而感得的果報,每一個人的五蘊身心所處的時空環境,也是由於造業而感得的果報,此即是說,每一個人的生命是業報體,每一個生命所處的時空環境,不論好或不好,都是每一個生命各別擁有的業報體,此乃是一人一宇宙的生命觀及宇宙觀。
  
  不過,若從佛的智慧來看,不論是個別的身心,或者是全體的宇宙,都不離無常的自然法則,任何一物都是無常的暫有,不是長久的有,故無不變的自性,故名為「自性是空」;五蘊所成的身心及其所處的時空環境,自性亦空。五蘊既空,凡夫所以為的我及我所有的一切,當然也是自性即空。自性空,即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真諦。若能悟得此一切現象自性皆空的真諦,便證無我的涅槃,便從苦、集二諦獲得解脫。所以《心經》開頭便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佛學的基本常識,也是以心為中心,而又抽離了一切不離一切的環保思想。
  
  若從佛學的角度來談心靈環保,便是基於離卻貪、瞋、癡、慢、疑等的煩惱心,站在開發智慧心及增長慈悲心的立場,面對我們所處的環境。
  
  有了智慧心,便能使自己的身心,經常處於健康、快樂、平安的狀態;有了慈悲心,便能使他人也獲得健康、快樂、平安的身心。
  
  至於如何轉煩惱而成悲智?便是勘破五蘊構成的身心,是空不是我,此有兩個結果:一是不再造作自害害人的惡業;二是當下不受苦報,縱然處身於火宅之中,猶如沐浴於清涼池內。但是尚有無數的眾生不明此理,尚被困在貪、瞋、癡、慢、疑等的煩惱火窟之中,所以要用此五蘊身心作為工具,救世救人,稱為菩薩行者。
  
  當然,東亞思想中的中國大乘佛教,號稱有八大宗,那就是三論、唯識、天台、華嚴、淨土、禪宗、密宗、律宗,每一宗都有本體論、人生論、實踐論的教法,在此無暇逐一介紹。因為各宗所依據的經論不同,所持的觀點,也有出入,甚至同樣是依據眾生的如來藏心,天台宗主張一念心性具足三千(百界千如三世間),華嚴宗主張理體清淨不變(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同樣是天台宗派下的學者,有的持妄心觀,有的持真心觀。同樣是禪宗的五祖門下,北方的神秀主張漸悟,南方的慧能主張頓悟。禪宗的四祖主張「守一不移」,五祖主張「看心」和「守心」,六祖主張「不著心」、「不著淨」、「亦不是不動」,他們三代之間,各有主張。同樣是修念佛法門,禪宗主張「念佛心是佛」,淨土宗主張專念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馬祖道一禪師先說即心即佛,後說非心非佛。以類似的例子看來,似乎複雜矛盾,其實他們的功能都是為了自利利人。此乃出於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的狀況制宜的方便;因有不同的時空及不同的人、不同的狀況,就可採用多元化的、多層面的教法來應對,只要能夠令人的身心健康、快樂、平安就好。
  
  若從禪宗頓悟成佛的立場而言,乃是直指人心的,凡是用文字傳流的佛經祖語,不過是修證方向的指示牌,它們本身並不代表方向所指的目的物,甚至有禪宗祖師把佛經祖語,比喻成葛藤絡索,這是說,如果死執文字的經教,反讓人受困擾。但是,沒有佛經祖語,還是不行,所以禪宗的《六祖壇經》,教人依據《淨名經》(即《維摩經》意譯)的「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的開示,修行者應當「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便是「一行三昧」。禪宗六祖慧能又依據《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主張「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心若住法,名為自縛」。「應無所住」是不將一切現象和自我中心的利害得失連繫起來,「而生其心」是以無我的智慧心來應對處理一切的狀況,所以心不住法(現象),佛道的智慧便在你的心中產生功用,心若住法(現象),自己便被此法所束縛,而智慧的功能就不現前了。
  
  因此,在六祖以後的禪宗祖師們,主張「道在平常日用中」,主張喫飯飲茶都是解脫道及菩薩道,擔水打柴也是解脫道和菩薩道,日出而作、日沒而息,都是修行,百丈懷海禪師甚至要求自己「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因為若用無住的直心生活,便可時時都是身心健康、快樂、平安的時間,處處都是身心健康、快樂、平安的空間,所遇的人、所見的物、所做的事,也就無一不是好人、好物、好事了。所以,雲門文偃禪師也說「日日是好日」了。
  
  四、法鼓山提倡的心靈環保
  
  由於有許多現代人對於物欲的刺激與誘惑,不知設置心的防線,沒有佈好心的保護網,所以很容易自我失控,不容易抗拒,以致絕大多數的社會大眾,每天都在為了盲目追求物欲的享受和名利的擁有,以及追求莫名其妙的保障感,而忙碌、緊張、恐慌、爾虞我詐,失去了自己的尊嚴,混淆了人生的價值觀,傷害了他人的權益,危害了社會的安寧、和諧、平衡,以及共同的安全保障,大家活得不健康、不快樂、不安全。因此,有很多人埋怨:「我們的社會人心,究竟是得了什麼病?」答案應該是心靈被污染了,人之所以為人的精神,被現代快速度的文明所形成的生存環境污染了。因此,我在一九九一年開始,積極倡導「心靈環保」,目的是在呼籲社會大眾,要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才能過著健康、快樂、平安的生活;人心淨化了,社會才能淨化。現代文明不是罪惡,只要人的心靈不被污染,我們的世界便有明日的希望。以健康正確的心態,來迎合現代文明的科技生產,才能造福人類,否則,物質的享受豐富,而精神的心靈空虛,也就是物質富裕,而心靈貧窮,對於人類社會的今天和明天,都是害多於利,甚至帶來大災難。
  
  我自己是佛教徒,相信以中國大乘禪宗的思想,來淨化人心是直截了當的,尤其服膺永明延壽禪師的說法,不論是誰,只要當下的一念心與佛的悲智願行相應,你的當下這一念心便是佛心,許多念心與佛的悲智願行相應,你的許多念心便是佛心,若能夠每一念心都與佛的悲智願行相應,你便證得福慧兩足的圓滿佛果了。從佛經中看,佛果位是很難圓滿的,若從禪宗的立場看,只要你能有一念心不被煩惱刺激誘惑,那一念心的當下,便和諸佛無二無別;若以無常、空、無我的人生觀和宇宙觀,作為觀察環境、審視心境的標準,當下便得解脫。只要願意留心,便見心念的生住異滅,是無常;肉體生命的生老病死,是無常;自然現象的風雲雷雨,是無常;時間的古往今來,是無常;空間的滄海桑田,是無常;乃至花開花謝、月圓月缺、榮華富貴與潦倒落魄等,都是無聲而說的無常法。
  
  觀察無常、體驗無常,若能同時運用《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是積極的心靈環保,認知一切現象是無常,包括自然現象、社會現象、生理現象、心理現象,都是無常。因為一切都是無常,一切便可以改變,遇到楣運惡運,不必哀怨失望,如能以智慧來因應,加上時空因素的轉移,惡運就會離開你;遇到好運鴻運,也不必自滿得發狂,若能以智慧心及慈悲心來善於運用,還會有更上一層樓的好運等著你,如你不知珍惜、保養、培植,自然律則的成敗得失,往往只繫於一念之差。若能以無住的智慧心,生起利益社會大眾的慈悲心,來面對無常的一切現象,觀察、體驗、運用無常的一切現象,便是修得解脫道及菩薩道。無怪乎當六祖慧能禪師聽到《金剛經》的這句話時,便立即頓悟了,也無怪乎悟後的禪師們會看到,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事一物、任何一草一木、任何一色一香、任何一人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對於自己,不論是順境或是逆境,無非都是諸佛的無聲說法,是說的無常法。無常即無自性空,空性是不生亦不滅的,因此,凡事凡物,時時處處,都是在說無生無滅、悲智具足的實相法。一切現象既然都是諸佛的無聲說法,便不會見到和自己有矛盾的事,也沒有得失利害的事,但有尊重生命、珍惜資源,為眾生的利益、為眾生的苦難,而生起慈悲救濟的事。這是心靈環保的最高境界。
  
  照這般說來,心靈環保的工作者和實踐者,是不是一定要來學佛修禪才行?答案是很明顯的,能夠學佛修禪,當然極好,我們卻不可能要等到全人類都來學佛修禪後,才開始推動全球性的心靈環保。與現代人所談的心靈環保,必須是在多元化的原則下,朝向人類共同面臨的環境問題。
  
  例如本講稿前面所舉東亞思想中的儒道二家,也有著心靈環保的內容。其實,凡是有心要為人類社會提供智慧,促使全人類的身心獲得健康、快樂、平安的觀點及方法,而能營造出一個健康、快樂、平安的環境,都可算是心靈環保。
  
  因此,我在國內外推動的心靈環保,分成兩個層面:
  
  一是學佛禪修的層面:是以有意願、有興趣於學佛禪修的人士為對象,用學佛禪修的觀念及方法,使得參與者們,從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而讓他們體驗到有個人的自我、家屬的自我、財物的自我、事業工作的自我、群體社會的自我,乃至整體宇宙時空的自我,最後是把層層的自我,逐一放下,至最高的境界時,要把宇宙全體的大我,也要放下,那便是禪宗所說的悟境現前。但那對多數人而言,必須先從放鬆身心著手,接著統一身心、身心與環境統一,而至「無住」、「無相」、「無念」的放下身心與環境之時,才能名為開悟。
  
  二是「四種環保」及「心五四運動」的層面:是以尚沒有意願學佛以及無暇禪修的一般大眾為對象,盡量不用佛學名詞,並且淡化宗教色彩,只為投合現代人的身心和環境需要,提出了以心靈環保為主軸的「四種環保」及「心五四運動」。
  
  所謂「四種環保」,是指心靈環保、禮儀環保、生活環保、自然環保。
  
  所謂「心五四運動」,是指和心靈環保相關的五個類別,各有四點的實踐項目,那就是:
  
  1.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2.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
  
  3.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4.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
  
  5.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以上兩種層面的心靈環保,已在東西方社會引起相當令人興奮的迴響。除了我已在東西兩半球,舉行了三百次以上的禪期修行之外,我也在二○○○年於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的「世界宗教暨精神領袖和平高峰會」(UN Millennium World Peace Summit of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Leaders)中,提出了「心靈環保」這個理念;二○○一年我又在「世界經濟論壇」(WEF)中再提出;到了二○○二年,我向「地球憲章」(EarthCharter)提出心靈環保的急切性,也被該組織明確地接受。我在參加每一個國際性會議中,都會提出這個議題來,與大家分享,也都獲得許多正面的回應。
  
  五、結論
  
  由上述所知,心靈環保是應該不分古今的、不分地域的、不分宗教的、不分族群的、不分生活背景的。只要有心有願的人,都需要做,都應該做的。
  
  因此,我真希望能夠喚起全世界的有心有願的人士,一起挽救人心、挽救地球環境,都能投入心靈環保的工作,它的內容是極其寬廣的,是可大可小的,可深可淺的。似乎也可考慮到許多不同領域,例如某某宗教與現代人的心靈環保,某某主義與現代人的心靈環保,某某哲學思想與現代人的心靈環保,某某科技文明與現代人的心靈環保,某某經濟體系、某某政治體制與現代人的心靈環保,某某生產事業及建設計劃與現代人的心靈環保、某某地區開發或重點拓展與現代人的心靈環保等等,凡是跟我們食衣住行、教育、娛樂等相關的一切設施,最好能與現代人的心靈環保相結合,那才能夠把許多的差異性利益,匯歸於全地球、全人類永續的共同性利益。
  
  (本文摘自〈從東亞思想談現代人的心靈環保〉)

 

生活環保
  
  佛教的生活觀是要知福、惜福、培福、種福,能夠如此,才是「有福」。
  
  大家都希望有福報,例如:中國人過年時喜歡把「春」、「福」二字倒過來貼,象徵春到、福到;春天到了,希望也來了;希望來了,福報也跟著來。但是,真正的福,應該是先知道「有福」,才可能會珍惜福報,因為福報得來不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可是種瓜不一定得到瓜,種豆也不一定得到豆,有瓜一定是種了才能得,有豆也一定是種了才能得,即所謂種善因才能結善果,一定要珍惜得來不易的福報。
  
  現代台灣和幾十年前相比,生活品質大為提高,能夠生活在今日的寶島台灣,我們的福報實在太大了。我們應該知道自己生活在福報之中,不要浪費、揮霍福報。這就等於我們存在銀行的錢,是辛辛苦苦賺來的,不是不勞而獲從天上掉下來的,我們必須珍惜它才能保有它,不但珍惜它還得增長它,使福報更多,福報一多,生存的保障也愈多。否則有多少福報就用多少福報,生活便沒有安全的保障了。為了更安全、更幸福,我們必須培福、種福,才能有福。
  
  可是自然資源似乎是來得太容易,我們往往浪費了還不自知,不管吃的、用的,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許多。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對惜福的觀念還不能接受和瞭解。
  
  二十多年前我在日本,有一次看到一對父子在吃飯,兒子吃飽後拿了一塊甜點和一個蘋果,都各咬了一口就丟掉了,他的父親便說:「兒子啊!爸爸小的時候想吃塊甜點都很不容易,也不可能一個人吃掉一整個蘋果,你怎麼把這些都浪費、糟蹋掉了呢?」兒子回答:「爸爸,你太古板了,你小時候可憐沒東西吃,現在冰箱裡隨便拿,都有許多東西可以吃,我已經吃飽了,這些東西又不好吃,為什麼不可以丟掉呢?」
  
  這是我在日本親眼經歷的一則事件,很多人或許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甚至多少也有這種觀念。因為資源豐裕的緣故,我們工作一天可以買到許多蘋果,如果不好吃或吃不完便覺得可以丟掉,但是沒有想到丟掉這些東西,等於是浪費資源,同時也製造了環境的污染。
  
  一天之中,如果製造的垃圾愈少,我們的生活便可以保持得愈清淨,若任意浪費資源,對環境的破壞便愈多,這是相互循環的道理。許多人把自己家裡的垃圾往外丟,卻在走過街頭聞到這些垃圾臭味時,都不約而同地掩鼻而過,就是沒想到這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惡果。
  
  台北縣、台北市為了垃圾問題,曾產生許多爭執,台北市希望把垃圾倒到台北縣,台北縣說:「我們不需要垃圾。」同樣的問題在美國也發生過。有一次在紐約港口停泊兩大船的垃圾準備出海,但不知要運到哪一個島,只要一被島上的人發現後,便處處被嚴密地監視著,這兩條船在海上漂流幾個月後又回到紐約。這足以說明本來雖未想要害人,最後卻害自己。我們製造垃圾時好像與己無關,其實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佛教徒的另一個生活觀念是寧靜、清淨、整潔、簡樸,這便是修行。
  
  有一項統計顯示,在美國,食物被吃掉的只有百分之四十至六十,被丟掉的也是百分之四十至六十;也就是說,一半被吃掉,一半被糟蹋掉了。其實我們吃東西時,只要拿夠吃飽的分量就可以了。
  
  現在不論在台灣或西方的餐廳用餐,大家都有一種習慣,如果不剩下一些,就表示這個人很貪吃,不懂禮貌。請問這種習慣好嗎?淺而易見的,這樣不但增加清洗碗盤人的麻煩,流出去的菜渣也會污染大地、水溝及海洋,既浪費資源也破壞環境,這是一種不環保的壞習慣。
  
  台灣現在沒有人餓死,但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還生活在飢餓的邊緣,如果我們不惜福,不過簡樸的生活,將來台灣可能會發生同樣的問題。
  
  養成「惜福重於享福」的習慣就是一種美德,這個觀念一直很難被人接受。一部分的經濟理論家說:「鼓勵消費便是刺激生產,消費得愈多,生產量愈高。」
  
  但是,也有相反的意見,因為天然資源有限,世界上的資源只會愈來愈少,不可能愈來愈多。現在我們利用大量的鋼鐵生產機械,大量的石油供給能源,卻沒有想到地球本身是個「有限公司」而非「無限公司」,不可能無限的供應,總有匱乏的一天。
  
  我經常這樣比喻:人身上有皮、血、骨、肉,地球也一樣有皮、血、骨、肉,我們使用自然資源,等於是把骨頭一塊塊拿出來用,把血液一桶桶的抽出來用,抽多了以後會貧血,沒有血便會死亡,那時候的地球就成為一個死亡的、無人居住的星球。
  
  想把資源從外太空或其他星球運回來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為了人間淨土能在地球上實現,我們應該珍惜自然資源。
  
  社會上的搶劫、綁票、偷竊,看起來這些人以為只是損害他人。有些犯人更是異想天開,認為如果犯案被捉到是自己倒楣,沒被逮到是自己福氣,這種觀念是全然的錯誤。因為我們的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就像是同一個人的身體,只要身體上任何一部分受到傷害,一定會影響到全身其他部分的健康。
  
  自害害人是最愚蠢的,短時間內看,也許會以為是自己受利,若從長時間看,一定會遭受到相當程度的報應。
  
  (本文摘自《禪的世界》一書之〈從佛教看我們的居住環境〉)

 

禮儀環保
  
  人與人的關係是建立在禮貌之上,但是今天社會上有禮貌的人太少了,發自內心真正有禮貌的人更少。有些人是為了自己的生意,和自己有利害關係時,不得不說幾句有禮貌的話,表現出禮貌的行為,若是對待不相干的、疏遠的人,就沒有禮貌了。
  
  在日本,見到人時,一定會互道早安、午安及晚安,孩子要出門上學及回家之時,也都會稟告父母親。
  
  我曾經在台灣看到一位年輕人在等車時,不小心踩到一位老人家的腳,他一發現踩到人,便趕快逃跑,連一句對不起的話也不說。老人便追上去對年輕人說:「對不起啊!我的腳嚇了你一跳。」這位老人是希望年輕人記取這個經驗,以後踩到別人要說一聲對不起。
  
  站在佛教的立場,有三個禮儀項目:
  
  1.身儀的禮讓、禮敬:佛教徒合掌、軍人敬禮、一般人鞠躬都是禮貌,行、住、坐、臥,待人接物中,謙讓、誠懇的態度也是一種禮貌。
  
  2.口儀的讚美、慰勉:有時即使對方犯錯,也要慰勉一下,表現優秀的,更應該讚美才是。對方如有兩點正確、八點錯誤,我們應該讚美他正確的兩點,而慰勉錯誤的八點,告訴他現在雖然犯錯,但是下次一定要改善。
  
  對父母師長等長輩,對諸佛菩薩乃至祖先,也可用身儀、口儀來表示我們的尊敬。對活著的人要讚美、慰勉,對亡者也該讚美他們在世時的美德。
  
  3.心儀的真誠、懇切:我們應該用真誠懇切的心來敬上禮下,對人對事都以感恩感謝的心來接觸,如果心裡不誠懇,任何一個外表的禮儀,做得再莊重都不能感動人。
  
  在任何儀典中,若用物質的浪費來鋪張,只是資源的損失,講究場面,僅是虛榮的滿足,不是真正的禮儀。
  
  唯有以真誠懇切的心儀,讚美慰勉的口儀,謙躬整潔的身儀,來舉行儀典,才是真正有益於社會的禮儀。
  
  時下的台灣,在喪葬、祭祀的禮儀方面,尚有商討、改良的必要。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出殯的排場,送葬的隊伍長達幾百公尺阻礙交通。隊伍中又是西樂,又是國樂,加上出家人敲木魚誦經念佛,都透過揚聲器、麥克風大聲播放,對沿途的住家造成噪音污染。
  
  還有一種習慣很不好,我曾看過一輛車,車上有一個靈位,大概是剛從火葬場回來,可能除了靈位還有骨灰,車子一邊前進,一邊有人向車外丟著一張張冥紙。
  
  這種做法,是毫無意義的事。家中如果有人往生,應該念佛菩薩的名號,若是自己念累了或是沒有那麼多人輪流念,可以放「阿彌陀佛」聖號的錄音帶。念佛讓亡者及家屬都有一種安慰感,平安且祥和,讓亡者往生西方,令家屬相信自己將來也會往生西方,如此一來,生與死之間便沒有那麼恐懼,距離亦不再遙遠。
  
  台灣另有一種民間信仰也需要改進:把死狗丟進水裡,讓牠隨著流水漂向海裡;或把死貓掛在樹上,日曬夜露。台灣話是「狗死放水流,貓死掛樹頭」,其實狗屍不會被水流到海裡,反而會把河水污染了,貓屍腐爛生蛆,空氣中也會聞到屍臭的味道,危害公眾的衛生。
  
  也有人迷信,病人的中藥藥渣,最好倒在十字路口讓路人踩了,這樣的做法,可以使病人很快恢復健康。意思是說,踩藥渣的人會把病氣帶走,這安的什麼心啊?這些都需要透過禮儀環保,來逐漸破除迷信、淨化社會。
  
  我們需要以禮儀來保育社會生態,減少彼此間的摩擦,消弭彼此間的怨恨。重視禮儀,社會才會更和諧,個人也才能活得更健康、更快樂;相反地,當別人無禮相待時,不但不能以同樣無禮的態度來回敬,還應該告訴自己:為了要讓自己活得健康一點、快樂一點,應該禮讓他,並且由衷地、心口一致地以禮待他,相信這樣一定能消融彼此的怨恨。
  
  以禮儀來改善社會風氣,造就文質彬彬、富而好禮、禮尚往來、共存共榮的社會體質。當然,所謂的「富而好禮」,不是說富裕之後才能講求禮儀,應該是不論窮或富,都要有禮貌、有教養,表現文質彬彬的氣質。而且在現今的社會中,沒有文化的人很少,即使沒有讀過書,在大眾文明的耳濡目染之下,不管有錢、沒錢,都應該要有禮貌。此外,一個能夠做到「禮尚往來」的人,一定是懂得尊重他人、感謝他人的人。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多一分禮貌的言行,就可以減少一分暴戾之氣,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和諧、更繁榮,我們的生活也將更安全、更安定。
  
  (本文摘自《禪的世界》一書之〈從佛教看我們的居住環境〉與《法鼓山的方向》)

 

自然環保
  
  山河、大地、陽光、空氣、水和我們生存的空間,都是自然環境,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沒有土地讓我們生存、活。從佛教的觀點而言,不論地面、地下、空中、水中、城市或山林,無一處不是眾生的家園。
  
  台北市的基隆河曾經是清澈的,現在都變綠、發臭了;早期高雄市的愛河是乾淨的,後來工業發達,住民愈來愈多,廢水排到愛河,使得愛河變成臭河。現在愛河還是臭的,基隆河還是綠的,河裡還可能會有水族物嗎?
  
  原本,天空應該是乾淨的,但是工廠密集的地區,鳥不敢飛過去,飛過了便會中毒死亡。我曾經去過日本大阪,那是一個工廠密集的城市,空中已很少有鳥飛過,若有,也是生命力相當旺盛的種類。
  
  本來大地無處不是眾生生存的家園,現在,眾生的家園是愈來愈少了,不僅城市受到污染,鄉村和山林也一樣被污染了。
  
  梨山下的達見水庫,水庫的水質本來可以飲用的,後來因為上游山坡被農民使用及農場開發,水竟然毒到不能飲用了。在佛教的觀念裡,每一處空間都是眾生生存的地方,如今環境受到巨大的改變,人口雖然增加了,人類生存的空間與環境卻愈來愈少了。
  
  佛教也認為,任何一個空間方位,無一處不是佛菩薩救濟眾生的地方及修行的道場,因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被看成是修道的地方,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如來。」青青翠竹、鬱鬱黃花都是如來說法的型態,我們把整個的自然環境都當作是諸佛的法身,為我們說法,給我們恩惠。所以對任何一樣東西都要珍惜,用它、吃它是為了要維持生命,而生存是為了要修行,要自利利人。除了必須吃、必須用的東西之外,便不該浪費,否則便是有傷慈悲。
  
  地球上的原始森林已經很少了,但我們卻砍伐很多樹木製造紙張。每天我們可以從每戶人家信箱中發現許多廣告印刷品,每次只要一有群眾運,馬路邊上便可以看到很多宣傳紙張,實際上這些都是一一的樹被砍倒後製造成的。這樣一來,一方面破壞自然,另一方面又污染自然。
  
  在農禪寺,除了衛生紙,其他的紙張都集中給再生紙的製造廠商回收,其實,不需保存的書籍,也應該集中作為再生紙,但願全台灣的人,都能響應這樣的環保運。
  
  有一位女居士到農禪寺看我時說:她的丈夫印了許多觀世音菩薩像,因為不莊嚴所以沒有人要,不知如何處理。有人教她燒了,有人教她埋了,使她非常煩惱。我則教她拿去當再生紙。因為燒掉的結果,一者製造空氣污染,二者浪費資源。當然埋在地下也是可以的,但是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能有屬於自家的土地可以埋了,縱然埋了,也會造成地下污染。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回收後,做成再生紙。這位女居士聽後說:「師父啊!這很罪過。」我說:「阿彌陀佛!如有罪過,算是我的,因為是我教妳拿去做再生紙的。
  
  妳可告訴菩薩:『請不要責怪我,都是聖嚴法師教我這麼做的。』就可以了。」我是不是真的有罪呢?相信是沒有的。因為印刷成紙張的佛像,當你供養的時候,是將它當成一種工具,象徵著佛菩薩,並不是說那便是真的佛菩薩。如何處理則是按照我們的意思,只要不是故意糟蹋它,是不會有罪過的。
  
  前幾天有人到法鼓山,他看到那裡有好多台灣本土生長特有的野花、野草,覺得非常珍貴。他說:「啊!法鼓山還有這些花草,法鼓山開發後,是不是要把它們都剷掉呢?」我告訴他:「我們還是要保留這些的,它們是在這裡住了很久的『原住民』,我們一定要尊重它們生存的權利,保護它們。打算蓋房子的地方,我們一定要想辦法移植,讓這些植物能綿延下去。」
  
  這些原來在台灣島上隨處可以看得到的植物,會愈來愈稀少,都是因為到處濫墾開發,造成這樣的後果。
  
  生態的資源非常奇怪,在法鼓山有一榕樹,兩個星期前還是滿樹的葉子,上個星期我再回去看時,葉子已經被啃食精光了。這樹是被非常漂亮的蟲吃的,吃了以後就變成蝴蝶,我覺得這也是值得的。樹葉被吃光後便能養活許多蝴蝶,雖然多數的蟲吃完後便死亡,沒有蛻變為蝴蝶,但是這是自然界生態的自我調節,樹葉雖被吃光,明年一定又會長滿一樹的綠葉。
  
  換個角度看,若我們使用農藥噴死這些蟲,樹是否會因此受到保護是一回事,但生態的循環卻受到破壞了。
  
  所以在法鼓山,我們都不會刻意去理會這些蟲,牠們自己會去找東西吃,生與死是自然的循環。人類知道不要做危害自己生存的事,但要更進一步做到尊重其他生物生存的權利。
  
  但是若因為放生而破壞自然環境,就必須仔細考慮了。以前放生,是把鳥放到森林裡,把魚放到水潭裡,可是並沒有考慮到南部的鳥,可以放到北部嗎?高山上的鳥,可以放到平地嗎?人工養殖的鳥,可以放到高山野外嗎?深水魚、溫水魚都可以任意放到淺水及冷水裡嗎?這些都是大家沒有考慮過的問題。
  
  因此,以往的放生是非常愚蠢的。例如石門水庫一年會撈一次魚,都是因為許多人前去放生。許多年前我們在新店溪的上游放生,魚剛放掉,還不熟悉環境,很快就被撈起來了,這些人是在看到我們把魚倒下後,趕快把船開出來,明目張膽的把魚撈走。因此,現在我便呼籲不要再放生,因為放出去的魚和鳥很可能會死在無法適應的自然環境裡,若魚死在水的源頭裡,人們便喝那些死魚的毒素了。
  
  我們要改變放生、護生的觀念,應該把放生的錢拿去做珍稀野生物的保育、醫療,讓這些物有一個調養的地方,復健後再放回原來生存的環境,這才是真正的慈悲,否則就不是放生,而是殺生。
  
  許多人買烏龜放生,並在龜背刻字,可憐的烏龜便受到殘忍的虐待,一次次被人捉來刻上字再放生。如果我們不放生烏龜,牠們便會生存得很好,不會經常被人捕捉。
  
  慈悲,是認為地球上一切眾生都應該受到人類的平等關懷,因為只有人類有慈悲心,其他物則不知何謂慈悲。「慈悲」兩字是佛教對人類的定義:人類受到教育的影響、佛法的薰陶,而產生了慈悲心。有了慈悲心,便應該平等地關懷一切眾生,因為所有的眾生皆享有生存的權利。
  
  自然界的生物,有一個循環的生存原則,就是食物鏈,什麼樣的生物吃什麼樣的東西,然後回過頭來,再產生同樣的循環,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由於人為的破壞,現在生存於地球環境的眾生,已不能自然的循環滋生,許多物已失去生存的權利。人類也是眾生的一分子,我們無權剝奪、破壞其他眾生的生存權利,而是應該讓他們也有生存的環境與空間,這也是慈悲的佛教徒應該要做到的地方。因此,我們至少要做到不濫捕、不濫殺。
  
  (本文摘自《禪的世界》一書之〈從佛教看我們的居住環境〉)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