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電子文化下成長,他們過早介入成人世界的敗德喪行,他們喪失了培養「自制力」「是非心」的階段,目前這些震駭人心的事件,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又傳一樁令人震驚的青少年集體作案!
最近幾年新新人類中頻頻傳出一連串震撼人心的犯罪事件,其中最令人憂心與困惑的是:何以小小年紀就會工有如此沈重的煩惱惡習?他們多未成年,但犯罪之殘暴程度不輸成人,且往往毫無悔意。
對於此一現象,學者專家們提出了許多解釋:升學主義、缺乏人文教育、社會風氣敗壞、缺乏道德感、罪惡感,....等。然則有一項筆者認為重要的因素並未被提及:新新人類都是在電子媒體、電子文化侵染下成長的一代,他們幾乎沒有什麼「童年」,過早的介入成人世界,去玩那些他們身心發展還無法負荷的成人遊戲。
根據傳播學者的研究,在電子媒體(尤其是電視)發展之前,兒童之社會角色和認同的發展要受限於他們所在的場所,通常是師長們所認定的適宜場所。而電子媒體則使他們有機會(至少是「虛擬」式的)介入了成人的互動,使兒童可以輕易的窺知成人世界的秘密,一覽其表面行為的「後台」。在過去印刷媒體掛帥的時代,由於閱讀印刷文字需要讀寫能力,所以這部分的社會世界或「後台」,對兒童而言是隱藏的、較不易接觸到的,兒童也因此相信成人(包括師長)有能力自我節制,他們比較能明是非。這種信念,學者們認為,有助兒童發展其健全的自我觀念,並因而培養其理性的能力,即或在面對困難時也能保有理性。然而現在的電子媒體則使兒童和成人無區隔的暴露在同一社會情境中,兒童可以從電視中學到的不僅是補充了家庭、學校知識的不足,而且還包括了許多「反面教材」(如一時的「善有惡報」「惡卻有善報」、及大人們的「偽善」與無能),進而有助顛覆學校和父母在兒童早期社會化中的權威角色,最終則促成了「成人與兒童區隔的模糊化」,或「童年的消逝」。
對於這種「早熟兒童」或「小大人」的現象,許多家長、學校往往視之為是孩子智力開發,或獨立自主的表徵,予以鼓勵甚且揠苗助長,但孩童過早喪失其「赤子之心」而有了取巧之「機心」的同時,也使他們失去了一個適應成人社會的準備階段,在其中,道德觀的建立尤其重要。
在過去,童年期被視為是一種「修行」期,有助所謂「修道院效應」,而使吾人社會之人性傳統得以延續。通過對成人世界秘密的維護,給孩童提供一個健康有序的成長環境,人們相信對一個尚未發展成熟的心靈而言,太早讓他們知道太多成人世界的暴力和「敗德喪行」乃是極危險而不健康的。即或不得已也是以一種他們能接受的方式(例如童話中的「壞人」)來展現,一直要到兒童的「羞恥心」已轉化成為一系列的道德規範和穩固的道德觀,這時,他們才得以以一種有「自制力」的方式進入成人世界。
而今天,在電子文化下成長的新新人類,當他們的「童年」心消逝或縮水後,他們也逐漸喪失了培養其自制力、「是非心」的階段,在面對成人世界的種種煩惱、挫折和困惑後,遂不免採取了某些極端、脫軌的行為,就此而言,我們的社會目前所面臨的這些震駭人心的事件或恐還只是冰山一角。
隨著資訊科技的突飛猛進,尤其是網路的發展,當前青少年之道德成長受到電子文化干擾的這種處境,可謂更形惡化。面對這樣的情形,我們究竟如何回應呢?加速相關之資訊立法,以減少青少年暴露在不當資訊內容前之機會,自然是當務之急;而加強與親子之互動,改善日異疏離之師生關係,以重建家庭及學校在兒童學習規範過程中之主導角色,亦不在話下;至於媒體自律以及成人世界之自清自律,亦殆無可避免。
然則,在隔離、減少外在污染源的同時,任何有助兒童之自我「修行和陶成」,以增加其自身抗力的相關辦法,亦不應忽略。在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傳統中對兒童之「童蒙養正」的教育:它主張童子在理解力尚弱,仰賴父母師長權威尚多,但記憶力強而涉世未深、心性純正之際,宜鼓勵他們多多讀誦聖賢經典,在其反覆背誦中,不知不覺的將聖賢們光明正大之智慧思想「內化」為其自身行事之準則。這種對兒童心性之潛移默化的辦法,在中國行之千年而效驗顯著,惟因西式教育之提倡,才逐漸式微、廢棄,然則,由於它顯然在對治當前,棘手問題方面似乎特別應機,又能順應國情且一向行之有效,因而值得吾人重新予以正視,對於關心我們下一代之教育問題的有心人士言,切不可再像過去那樣,誤以為只是「死啃」、「填鴨」,而忽略這種可以深入吾人潛意識的直覺智慧,對兒童心性涵養的潛移默化之功。
賢明的家長們,務請留心細看,這將會改變您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