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法音集—佛教典故8
守成法師
27/11/2013 07:16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福無厭足

 

佛在世時,忉利天主帝釋,常常下界供養三寶。可是,於僧眾中,唯有迦葉尊者,獨不肯受。何以故?因迦葉尊者憐憫貧人,深感人於今世貧窮,皆因其前生慳貪不捨,設若今世再不布施,則來生更為窮苦。

 

由是,迦葉尊者專為貧人作造福因緣,故本願但欲度貧窮人,始終專向貧者行乞。如稍有積貲之門戶,尊者一概不往化齋,況大富大德天王帝釋之供養。帝釋早知迦葉尊者之本願,但為供養尊者心切,於是帝釋權作方便。攜帶飯囊與夫人俱下,化作一對貧窮夫婦,衣衫襤褸,以破爛草蓆,坐於簷下。

 

是時迦葉尊者入城乞食。天帝夫婦,迎為作禮,自說貧寒,願受粗食,尊者見狀,不疑有他,即便可之。豈知所受施食,五味調和,百味鮮美,知是飲食,決非貧人所有。迦葉尊者心起疑雲,於是即入三昧觀是飲食,乃知為天帝釋之夫婦,權求福祚所為。尊者出定語帝釋言:「卿之福祚,巍巍乃爾,何不厭足,而猶權為供養?」帝釋答言:「三寶福報,甚豐無量,是以智者福愈多愈善,終無厭足時日。」

 

按:學佛法者,修慧固然要緊,修福亦復重要。假若離福而修慧,或離慧而修福,皆非為大乘根器。有不修福之阿羅漢,沒有不修福德之佛菩薩。所以修學大乘佛法者,為成就眾生,莊嚴淨土,對修福德方面,切不可忽略。

 

即以帝釋而言,雖已福感忉利天主之位,對於修福一事,猶時刻念念不捨,而以權方便供養迦葉尊者,況薄福凡夫之我人,對修福一事,應該要怎樣去努力以赴。

 

要知道人間之福本來淺薄,我人不可盡情享受。即使較厚之天福,如一旦受盡,仍然下墮苦趣。《百論》上說:「福報滅時,離所樂事。」《增一阿含經》云:「雖受梵天福,猶不至究竟。」最好,我人對於福德一事,以多修少享為妙,如是積年累月,決無下墮之虞。

 

延壽之道

 

從前有一位羅漢比丘,收養一小沙彌。師知其壽命不久,卻後七日,必定命終無疑。於是,師令其返回俗家,並囑其過七日後再來。沙彌聞師之言,如獲大赦,不疑有他,即便辭師歸去。一路蹦跳,欣喜無量。

 

未許,見路前有一水溝,溝中有一群螞蟻,隨水漂流,相互掙扎,逃命不得,於須臾間,命將欲絕。是時,沙彌喜心頓息,悲念不禁油然而生。於此一群蟻子之生死千鈞一髮之際,沙彌忙將自己衣服脫下,首為盛土堰水,次取蕉葉架橋,半截於水,半截於岸,瞬息之間,群蟻得救,並置其偏僻高燥處,使之易於恢復活力。此番工作完竣後,沙彌心安,遂登歸途。

 

時光荏苒,不覺七日已過,沙彌如師之囑,即便辭親還歸師所。其師見之安然返歸,甚以為怪,於是,尋即入定,以天眼觀,知其更無餘福延續壽命,乃因其途中以救群蟻因緣,故得七日不死,福壽增長。

 

按:人總希望自己之父母能夠壽山福海,為人之父母者,亦無不希望己之子女能夠長命百歲。可是,世人愚昧,往往作事與願違。例如父母生辰,為人子者,理應戒殺放生,素筵待客,以冀雙親福壽無疆。然而俗習顛倒,則殺生害命,以張排場,如是欲求延齡,豈能如願。若以佛法說,斯為人子大不孝也。又如父母生子女時,乃及婚嫁,無不是雞鴨遭殃,生靈塗炭。如是欲求子女長命百歲,或琴瑟相諧,則無異於緣木求魚。

 

要知道,眾生之形體雖殊,而佛性無異,既各有佛性,則終有成佛可能。我人若殺一生命,則無異殺一尊佛,罪過無量。反之,則功德無邊。同時業果輪迴,互為因果,今生之畜生,說不定是我人前世父母眷屬,若我人殺一生命,則無異是殺自家人,愚痴至極。

 

佛說:「救眾生一命,勝造七級浮圖。」由是,觀世人之壽夭窮通,即視各人於眾生身上護與殺以定之,德之積缺,在此一舉。

 

聖境難測

 

唐代宗大歷年間,洛陽隱士李源,捨宅為慧林寺,請圓澤禪師住持。後源約圓澤至四川朝峨嵋,澤欲自長安經斜谷陸路而去,源堅欲自荊州沂峽水道而往。源雖不知澤之心事,而澤已知源心欲避長安功名嫌疑,故澤順從源意,由荊州以去。

 

當舟行至南浦時,因灘河危險,於天尚未暮,即行停舟。是時,有一婦人汲水,澤見之後,俛首哭泣。源驚問故?澤曰:「吾不欲從此水路來者,即畏逢此婦,因是婦人,已懷孕三年,尚未分娩,即待吾為之子也。不逢則已,今既見之,無可避矣!請君稍住數日,以咒力助我速生,並葬我山谷。」三日後,願君臨顧,以一笑為信。十二年後中秋夜,至杭州天竺寺外,與君相見。言畢,澤即沐浴更衣而化。

 

是時,源悲哀異常,悔恨不及。葬澤後,三日過已,往訪婦家,果生男嬰,因告詳情,並求一見,兒見源時,果然軒渠一笑。源遂無心往川,仍回洛京。及至慧林寺後,方知澤於未行之先,已囑咐後事,由此眾信更仰慕澤為非常人也。

 

按:學佛法者,工夫至爐火純青時,自然能把握生死,於生死得自如,以行者來說,本是平凡無奇,水到渠成之事。可是,在一班惑情淺識者視之,即不免有神奇古怪,高深莫測之意念。經上說:「以有思惟心,測度聖境界,如取營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誠然,凡情總是不可揣度聖境,若人一旦情盡,聖量自會現前。此聖量非自外來,乃從行者之定力、智力與願力所薰發,祖師說:「但盡凡情,別無聖量,凡情盡處,聖量現前。」

 

即以故事中圓澤禪師之行狀來說,假定澤是修聲聞行,其所證應在初果以上,三果以下。因三果名不還,雖功行未圓,但必生色界五不還天,而不再來人間受生。澤既不免入彼婦人之胎,縱有所證,應在斷見惑後,進斷思惑之初二果之間。或謂澤是菩薩現化,為此特殊之表現。

 

真實而論,澤究竟是斷見惑?或是已斷思惑?證至何種果位?或是菩薩示現?則欲視其發何種心,修何種行。因為大小乘之行果有別,在未確定知其心行時,是不可妄下判斷也。

 

恭敬長上

 

昔有大象、彌猴、小鳥同住於層巒森林之中,日久情生,彼此遂成莫逆之交。一日,聚歡於大樹之下,乃相謂曰:「我等交友,為時已久,迄今猶不識禮敬,洵為一大憾事。今會於此,各言誰為先生宿舊,即理應前導而受供養。」大象云:「我年幼時,見此大樹,與我相齊,無有高下。」彌猴云:「我年幼時,見此大樹,曾蹲地上,手挽樹頭。」末後小鳥云:「我初飛時,從遠林中,食此樹果,核墮而生。」是時,大象與彌猴,齊聲而言:「小鳥伯伯,自今而後,尊汝為大,凡一起行,汝應在前,領導我等。若一起住,汝應居上,承受供養。」於是,有時彌猴騎在大象背上,小鳥站在彌猴頭上,一齊外出遊行,乃說偈云:「有敬長老者,是人能護法,現世得名譽,將來生善道。」沿途民眾見聞此景,莫不同聲歎曰:「鳥獸尚知尊敬長上,人若反是,豈非人而不如禽獸乎?」

 

按:佛陀所制僧團,其所以彼此能互為恭敬,和樂融融者,固然是佛陀之智德化育。同時,亦是大眾不長傲,不志滿,有守持教法,明立敬儀之精神也。考立敬儀,原為佛在世時,一日對比丘曰:「汝等共相恭敬,迎迓問訊,當以何為的?」比丘白佛:「各言其志,或云大姓貴族者,或云神智高達者,或云佛所宗親者,或云道登聖果者。」佛言:「汝等所說,皆是長慢,而無可取。於是,即立四種敬儀:一、道不禮俗。二、僧不禮尼。三、守戒者不禮犯戒者。四、前受戒者不禮後受戒者。」汝等應隨順法訓,更相恭敬,教法可得流布也。

 

大乘中國比丘,對如上四種敬儀,大致尚稱行得如法。至於俗禮道,尼禮僧,乃至後受戒者禮前受戒者,迄今尚未行得盡情合理。於中有將頂禮當為人情敷衍,或容涵條件者,大有人在。果真發乎赤誠,隨順法訓,而至心敬禮者,百中難有一二。以上單約禮而言,其餘如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對年高臘長,待以傾側恭敬者,已成稀有難得矣。

 

嗚呼!佛法之陵遲,固以弘宣之不力,然而教徒忽視禮儀,不敬上中下座,亦是其中主因之一也。要知道,敬人者,人恆敬之。《大悲經》上說:「佛過去時行菩薩道,凡見三寶舍利塔像,師僧父母耆年等,無不恭敬禮讓,由是因緣,成佛已來,諸天人畜,無不禮敬於佛。」以此准知,當前我人反敬為慢,將來必受人所慢也。

 

怨親顛倒

 

舍衛國裡有一婆羅門,家道頗為富饒。可是,心量偏狹,慳貪成性。平素不但一文不施捨,分毫不賑濟,連每日三餐的時候,都將其門扇緊閉,惟恐乞丐登門求食。一日,烹雞作饌,夫婦同桌,中間夾坐一小兒,三人大噉一頓,並時取雞肉納小兒口中,欲兒多食,樂父母意。

 

是時,佛知此人,夙福應度。於是乃化作威儀齊整,動止安庠的沙門,現其人前。婆羅門一見沙門現其面前,立即怒髮沖冠,指手厲聲的罵道:「學道之人,有失羞恥,人家吃飯,為何而至。」沙門曰:「卿自愚昧,而不覺知,汝今殺父,供養娶母與怨家,如何反謂道人無恥。」婆羅門聞言,不明所以,遂問其言之故。沙門曰:「案上所烹之雞,是汝前世之父,因其慳貪不捨,所以墮雞中。此一小兒,本是羅剎,汝夙生常被其害,今因汝夙業未盡,其又前來欲為相害。今娶之妻,乃汝前世之母,以恩愛深固,還作汝姜。」如是輪轉之業緣,非為愚人所知,惟有道人乃能洞察,了了分明。

 

佛於是即現威神,令婆羅門識別宿命,業果輪迴。婆羅門知己,頓時毛骨悚然,求佛懺悔受戒。佛為說法,未久即得須陀洹果。

 

按:世人愚昧,不識業果輪轉,為貪片刻之口腹,不但殺了多少過去的諸親六眷,猶殺了無數未來的諸佛菩薩,真是罪過無邊。《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說:「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皆當作佛。」菩薩尚不敢輕慢眾生,我人豈能殺生。初學佛法的人,第一課,先不殺生,知因果,明輪轉,而後再談其他。

 

指上植福

 

往昔有一珠寶商主,平時不信有後世果報。某日約同行若干人,一齊入海取寶。詎料船行海中,忽然狂風大作,驚濤駭浪,各人已失神無主。經過許久日程,將預存口糧,皆已食盡,如是,於海中飄蕩,險惡環生,加以數日大家未進飲食,精神早為之衰頹。俟風勢稍弱時,商主至船頭四顧,見已飄至一渺無人跡的荒島旁邊。

 

是時,商主獨自一人捨舟登島,到處尋求糧草,以救一群同伴。尋了半晌,別無所得,只見一白髮修髯老人,於一大樹下瞑目跏趺。商主近前打恭作揖,告之飢渴已數日,乞示人煙所在地,以求飲食。老人曰:「汝需要多少,可於我指端,如意飲食。」說時老人即將右手伸出,商主不但自己於其指端,飽餐一頓,並帶若干以濟同伴。商主見如此稀有之事,百思不得而解,真是不可思議。

 

於是即請問老人曰:「尊者有何福德,指能出食等物。」老人言:「我於過去迦葉佛時,本一貧人,恒於城門口以磨剪刀,維持生活。每見沙門乞食,必舉右手示其有齋之處,而沙門皆如願化得,無一空還。所以我今生受用,皆賴此右手指端,應念即至。」商主聞已,不覺如夢初醒,有所領悟。回家後,將所有的金銀寶物,大行布施,日飯眾僧,長年如是,毫無悔意。命終後生忉利天上為「散華天人」。

 

按:這則故事,為不信後世果報的斷滅者當頭棒喝。並示無智之人,有財不能作福,有智之人,無財亦能作福。不但手指可以作福,廣而如口常讚歎,勸勉他人種福,腳常為種福者而效力,乃至眼耳等,無不是作福處,皆能將他人之財,轉變而為我之受用。

 

維護常住

 

從前有一大寺院,住眾師徒數百,晝講夜禪,時不虛棄。於中有一苦行僧,聽完說法後,在揚簸米糠、洮汰泥沙時,總是精勤繫念,不忘用功,謂以淨心揚簸不善,以禪淨水洮汰不淨。有日執炊,觀火焚薪,念及無常遷逝,復速於是,蹲踞灶前,即寂然入定。開飯時至,維那往廚視之,見其已入禪定,火滅灰冷,眾食不濟。於是,維那往白上座。

 

上座云:「此乃勝事,眾宜忍之,慎勿驚觸,聽其自起。」時過數日,行者方起,往上座前,具陳所證。上座止曰:「爾向所言,皆我證境,而今所說,非我所知。」因而顧問:「汝知宿命否?」答云:「薄知。」又問:「汝何罪而作苦行僧,何福而易悟?」答曰:「此身勞役者,原因前世之時,乃是今日徒眾老者之師,少者之師祖,徒眾所學,皆昔我訓。爾時多有私客,吾輒取常住少菜款待,由此侵損常住,所以今為眾奴。但因前生薰修積習,是故今世薄修易悟。」上座人等,聞其宿命罪福,果報如是,無不奉為鑑鏡。

 

按:十方常住物,是十方信眾所施,既是來自十方,當結十方僧眾緣。上自大和尚,下至圊頭師,理應愛護常住物,如護眼中珠,不但毫厘侵佔不得,如自有盈餘之財物,最好發心奉獻常住,供養大眾,結十方緣。倘若不明因果,或不畏因果者,喜愛假公濟私,貪小便宜,甚至藉職權之便,將來自十方之信施物,或全部,或部份,納為己有,私自享受,如是侵牟常住財物之罪業,早遲必定受諸苦報。

 

《大悲懺儀》上說:「偷僧祗物,污淨梵行,侵損常住,飲食財物,千佛出世,不通懺悔,如是等罪,無量無邊,捨茲形命,合墮三途。」在南嶽禪師座下,大眾中,有位照禪師,平時輒用常住一撮鹽作齋飲,自以為所侵無幾,不以為然。後行方等,忽見相起,計三年增長至數十斛。於是,急行變賣衣物,以資買鹽,數倍償眾,而後罪相乃滅。

 

由是觀之,如有一向視常住為己有之方丈大和尚,或侵損常住為能事之清眾職事,以及藉護法之名,承攪寺院權利之財團法人,惟願及早懸崖勒馬,同心一意,大公無私,尊重教規,維護常住。要知道,對常住僧物,若能增益,則名甘露苑,若有減損,即為蒺梨園。自飽自傷,因倒因起,可以意得,何俟多言。

 

安貧樂道

 

時為民國初年間,有位金濁大師,是臺州人。八歲,即於臺州東門外延壽寺剃度,繼於國清寺受戒。初出家時,其師教誦大悲咒,及大悲觀世音菩薩聖號。此後,即每日誦咒四十八遍,餘時專持聖號,數十年中,未嘗間斷。生平視名利如泡影,習氣嗜好,淨盡無餘。時與人治病,應手而愈,從不受酬。人問其法,祗云:「念觀世音菩薩。」

 

民國戊辰,自住小廟,一日遇匪劫掠,除破衲外,別無餘物。匪恨,以槍擊之,右額中二,右臂中一,尚未斃命,且不久即癒,槍痕宛然,此殆多生業債,重報輕受耳。己巳夏,至寧波阿育王寺,因無衣單,討單未准。靜坐半日,毫無怨言,乃送養心堂暫住。時至八月,管堂師催單。濁云:「我住不久,即往生西方,請慈悲。」至十月十九日,與眾云:「三日內,我脫苦海,往生西方,奉勸同參,老實念佛,或念菩薩,一心稱名,必定往生,佛不妄語。」並言:「觀世音菩薩,手執銀臺,時現我前。」眾以為誕。

 

二十一日午前,搭衣持具,各殿禮佛後,至管堂師處告言:「午後一時,我即生西。」人猶以為妄。中午過堂,仍飯兩碗無減。飯畢,與同寮云:「常住例規,人死送入山,抬力洋四角,我無餘物,祗有草鞋一雙奉贈,請君代付。」如廁畢,歸寮,面西而坐,至一時整,果安然而化。

 

按:讀金濁大師之行狀,雖是童真出家,並未學教參禪。於其一生之中,所特異者,一、專行(持大悲咒,稱觀音聖號)不雜,持之以恒。二、以聖號與人治疾,不受報酬,於利不貪。三、淡泊物慾,不起煩惱,安貧樂道。四、親見瑞應,預知往生。綜上四者,不外兩句,所謂:萬緣放下,老實持名是也。

 

有放不下者,學得一點佛法,自以為滿腹經論,將修持置諸一邊,且先大吹法螺,過為人師表之癮。照顧一點話頭,自以為桶底脫落,逢人便談機鋒。善文者,下筆萬言,能詩者,吟風弄月。如是悉皆於道背馳,一旦三十夜到來,用它不著,待閻羅王牽住鼻子走時,始知平日所作不是。可是,悔恨已晚,噬臍莫及。

 

古德有詩云:「最怕臨終神識迷,舌根堅硬氣難提,若非平時心專一,那得資糧助往西」。又云:「心念紛飛起,無一而可成,他端得力處,彌陀便不真。」古德之言,為今人之鏡,宜當三復思之。

 

來源:www.bfnn.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