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八日
地點:臺北國父紀念館
主持人:陳月卿(華視企劃室經理)
對談人:聖嚴法師(法鼓山創辦人)
楊國樞(中研院院士)
李亦園(中研院院士)
陳月卿: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主題是現代人如何在這個二十世紀快要結束,即將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世紀交替中安身立命,如何尋找生命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首先先請法師來跟我們談談何謂平安?平安從那裡來?
聖嚴法師:平安的問題可以從個人和他人、內在和外在的關係來看,事實上,個人與內在的自我,以及與外在的他人及大環境都是息息相關的。至於要把平安落實在那個層面,或從那個層面著手做起,以及如何來做,則是我們必須思考並找出答案的大事。
真正的平安應該從個人的內心開始做起,再向外影響他人,乃至於整個宇宙,最終則是超越個人的小我以及宇宙的大我,而成為一個真正平安無事、自在無礙的大智慧者、大解脫者。
至於如何達成這個目標,可以分成五個步驟來進行,首先是每個人要和自己的內在溝通無礙。其次,要和他人達成和諧,包括家庭,乃至社會的關係都要和諧。第三則是個人和自然要融洽,因為個人的存在,不能離開自然的環境。第四,個人和宇宙要統一,宇宙的環境除了地球,更包括從古以來一直到未來的無限時間,乃至以地球為中心,而到無限的十方世界去。第五則是要超越個人內在與外在的對立和統一。
這五個層次,是生命平安、成熟的過程,也是完成安身立命必須經過的過程。
從第一步來談,即個人和自己要有暢通的關係。所謂的成熟人格,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在平安的心態下,清楚知道自己的優缺點、長短處,然後努力改進缺點,同時增長優點的強度、深度和廣度,並練習紓解自我內在的矛盾與衝突,而使自我內心保持平衡與安定。
惟有能自知才算真的有自信心,才會對自己當前的生命,乃至對生命的未來,充滿光明的遠景和信心,而真正做到自我的負責。這也就是對自我的溝通和自我的協調,這個層次,許多人稱之為修心。
第二個層次,則是藉由個人的平安,而影響你的家族,以及你的社會群體平安;一個內心平安的人,能受他人的信賴倚重,能夠自己內心平安的人,就能夠完成和眾共濟的使命,否則個人人格不穩定,就算成了群體的領導人物,群體也會因你個人的影響而波濤洶湧,大家不得平安。許多人認為是社會不好,而沒有想到,是自己把社會製造成不安的。
第三個步驟,是人類要把自然的環境,當作自己的身體來看,也就是把自己的身體擴大。其實我們的身體一定是生活、生存在這個大的自然之中,但我們往往忘了自然的環境就是我們的大身體,所以許多人只重視照顧自己身體的健康,卻忘了照顧自然環境的健康,反而不斷破壞,那等於是在糟蹋自己身體的健康。
所以我們要加強這種認識,也就是我們個人的生命和自然的生命是結合一起,如果沒有這種體驗,我們對自然便會予取予求,恣意破壞。如果我們沒有好好照顧、愛惜、改善自然環境,自然環境不但會反撲,而且會貽禍萬代子孫,甚至造成後代無法生存在這個世界。
第四,是每個人要去擴展生命的經驗和心胸,要把我們自己跟宇宙生命結合為一,不論有沒有學問、知識,甚至宗教信仰,都還是其次的。我常說,我們這個地球,就像大宇宙中的一個胎兒,而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則是胎兒中的胎兒,整個的宇宙,是我們一個無限大的身體,因此我們的生命是跟無限大的宇宙結合為一的,這是在宗教、哲學上都有的說法。
不過就算我們沒有宗教信仰,也沒有哲學常識,只要相信我們的生命是跟無限的時間、無限的空間息息相關,我們就會非常平安了。之所以覺得不平安,是因為覺得自己的立足點太小、環境太小,所以覺得不平安,如果心胸廣大而至無限無盡的世界、無窮的空間,就不會有不平安的感覺。
在第四個層次,我們的生命與宇宙合一,乃至無限的時間、空間,但還是有「有限」和「無限」相對的存在。但是中國禪宗所說的大解脫,是超越於有限與無限的。
因此最後一個步驟就是要超越內在與外在、統一與對立,這樣的人,才真正是大智者,大解脫者,也就是禪宗所講的平安無事,《六祖壇經》所說:「瞋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就是沒有什麼事;雖然世間的任何事都是有的,但不起瞋、不起愛,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心中沒有罣礙,這才是最徹底、究竟的平安。
無限無盡的開闊空間
陳月卿:謝謝聖嚴法師為我們從五個角度來剖析平安,讓我們了解了平安的無限廣度和深度。現在請楊院士從心理學或其他哲學的角度,談談您對平安的看法。
楊國樞:剛剛聖嚴法師非常有系統的提出了一個關於平安的架構,從自己開始,推及於自己、他人、自然、宇宙;這很像我們丟一塊石頭在小池塘裡,從中心一圈圈的漣漪盪出去,這是非常好的一個看法。因為這樣來看平安,就有很大的幅度與架構,不過最後還是歸結到「我」,也就是自己的問題,亦即自己如何安身立命。
如果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我們會發現人是從沒有自我的觀念開始,到了某一個年齡,才形成自我的觀念,這個自我會思考,會觀察,會看自己,看別的人,看別的動物,這都是一個自我在發揮,一方面想自己的事情,一方面想外界的事情,然後再擴及於整個大社會、大自然。
所以聖嚴法師剛剛提到這個很大的架構,要點就是一個自我安頓的問題,自我安頓好了之後再擴而充之,所有五個大層次都可以統合在一起,並無往而不利。但如果一開始就不能安頓好自己的話,就會層層皆錯。所以法師雖然講了很大的架構,但最後還是落實在自我的問題上,我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
所以我想就自我安頓的問題,提供一點看法。
關於自我安頓,我覺得有五部曲,第一是自我活動,第二是自我探索,第三是自我了解,第四是自我肯定,第五是自我實現。
所謂的自我活動,是我們每個人要安頓自己,必須先要清楚自己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否則會安頓錯了。在生活當中,必須讓自己有機會參與不同的生活層面,而不是「面壁」三年就忽然頓悟;即使是很多大法師,或悟性很強的人,也不是從小就「面壁」的,而是經過很多歷練,參與人生的活動,人生的事情已經了解很多了,到了某一個年齡,然後才可能頓悟。所以首先要活動,不要劃地自限。
不要把生活變成例行公事,那不是生活,不是生命。生命的意義在於「生」,好好的「生」,好好地保護這個命,把它「生」出來,活動出來。生命本身要在當下的每一剎那,都很充實的活,最後自然活出味道來,也不會特別感覺到死亡,就算會想到,也會很坦然,因為現實生活過得很充實。
藉著嘗試不同的生活,藉由自己在各方面的表現,就比較容易自我了解,接著就可以進一步自我探索,想想自己是怎樣的人;然後進入第三步,了解自己是怎麼樣一個人;第四步是自我肯定,因為了解自己的能力、自己與別人對待的方式;情緒的內涵與表達的方式等,就可以接受自己是這樣一個我。當然,如果有缺點,就要改;改不了的,就接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
例如有人講話結巴,改不過來就接受好了,因為結巴就是我的一部分,拿掉以後就不像我了,能這樣想的話,心裡會很放鬆、很坦然。不過不是因為那是自己改不了的,別人就得接受,如果是涉及別人的事,那就非改不可。
自我肯定之後,最後就是自我實現,了解自己有什麼優缺點,然後在生活當中把它展現出來,把自己活出來,每一剎那、每一個時刻都全心全力,努力把自己的特點活出來。而且不羨慕別人,別人頓悟聰明,是他的事,我不羨慕,我的聰明就這麼高,不跟他比,把自己恰如其分地發揮出來就很好了。
這個自我實現,不是要去跟人家競爭,不是要鑽營、賺大錢、作大事、作大官,到後來卻身不由己,一輩子都不得安頓,甚至自殺,因為沒有安頓好自己,會真的活不下去。
很多人以為自我實現就是搶搶奪奪,就是出人頭地、要風光,其實是弄錯了。自我實現是一種歷程,就是此地此時活得很充滿、很努力,活得津津有味、心安理得,覺得上無愧於天,下無愧於地,那就是生命最大的光輝,生命最踏實、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自我實現的意思是,你有什麼特點,有什麼秉賦、天分,就把它很認真、很盡責、很努力地活出來,那這一輩子已不虛此生,不但可以跟自己交代,跟父母交代,甚至可以對天地、宇宙都有所交代了。你這麼一個人,古今中外,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你把它活出來,那就夠了,這就是你最大的人生意義與生命價值。
所以我覺得透過五個步驟,從自我的活動、自我的探索、自我的了解、自我的肯定,到自我的實現,就是要你活得像自己,不要被外在的虛名、功利、世俗或他人所定義的虛無漂渺價值觀所迷失。好好掌握自己、認識自己、尋回自己,然後好好的活得像你自己,把自己活出來,那就很好了。
充實飽滿的自我實現
陳月卿:楊院士所說的此時此刻,就跟佛法說的「當下」是一樣的,原來心理學與佛教是可以相通的。接下來我們想請李院士從人類學的角度,為我們剖析一下平安,以及您對平安的看法是什麼?還有,平安從那裡來?
李亦園:我個人對平安的看法,可以從另一個觀念,也就是健康的觀念來談。提起「什麼是健康?」大家多半會說,沒病就是健康,但這樣並不夠。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曾對健康下的一個比較完整的定義是,「健康是一個完整的身體、心理跟社會的平安,不僅僅是沒有病而已。」這個定義當中,健康必須兼顧消極與積極面,所謂消極,就是沒有病。
至於積極的一面,不僅要身體沒有病,同時要心理及社會都健康,也就是方才楊院士談到的自我的安頓,亦即聖嚴法師所說的,與社會、自然調適,才能夠達到最高的健康。
而這個結合積極與消極的定義,正好可以讓我們來談談平安,平安也有消極與積極兩個層次的意義。從消極面來看,大家會說平安就是無事,沒事就是平安,雖然從某個程度說是對的,但太消極了,現在沒事,不能保證明天沒有事,更不能保證一生都沒事。既然大家追求的是一生都有平安,全社會、全國家的平安,要達到這個層次的平安,就必須要有積極的意義。
我個人覺得,平安的積極意義,不僅是沒事,更必須在自己內心永保快樂,快樂可使你維持長久平安,但要達到快樂卻不那麼容易,快樂的意義也不是那麼簡單,必須要有一些條件才能達到。
我認為要做到快樂,必須要有相當的文化修養、人文素質,才能達到保持快樂,而想達到這樣的修養,必須要有相當的修練及涵養,這樣的涵養與修養,我用三點來談。
首先,人類要想達到快樂,必須排除你內在對物欲的期望,人類的物欲非常強,大多希望吃好、穿好、賺錢、事業有發展,但這樣的物質期望是永無止盡的,即使是千億富翁,也希望賺更多的錢,因此物欲是不可能滿足的。所以要擁有真正的快樂,首先就是要防止物欲氾濫,讓物欲有所限制,這就要靠文化素質、文化修養了。
假如能夠盡量過簡單的生活,像聖嚴法師一樣過很簡單的生活就可以滿足,那麼心裡就能充滿快樂,這樣的快樂來自於本身的修養。
第二點則是對他人的尊重,我們當前社會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能尊重他人,尤其是年輕人喜歡講「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句話不知害死了多少人,只要我喜歡,就可以去搶,只要我喜歡這個人,誰搶我喜歡的人我就可以去殺他。
我目前也是清華大學的教授,前陣子清大發生的情殺案讓我很傷心,我心裡很慚愧,沒有把通識教育教給他們,他們不知道尊重他人,而把別人當作是一個符號、一件物品來對待,如此侵犯他人的機會就非常大,而別人也很可能因此以牙還牙;所以我們看到社會上經常都是暴力相對,口水相罵;忽視他人的存在,對於別人也是人的觀念非常缺乏。
因此我要特別強調,尊重他人才能維持他人對你的尊重,這樣的互相尊重,如果用哲學的話來說,就是「互為主體」,以學校為例,學生固然是主體,教授也是主體,能夠互為主體、互相尊重,學校才能維持安定。所以尊重他人,維持彼此的關懷,才能使你內心快樂;如果恨別人、想打別人、罵別人,內心是不會快樂的。
至於第三點是,人一定要藉著某一種力量,來超越我們平凡的人生,「超越」這個觀念在東方宗教裡尤其重要,藉著宗教的方法來超越自己。我在中研院主持一個計畫,研究如何利用內在修練的方法來超越自己,使自己的平凡能往上提昇。
一個人能夠超越平凡,得到更高的智慧,或得到內心的平靜,才能做到泰山崩於前而不驚,有這樣的定力,心裡自然平靜如水。而心裡平靜,就能得到快樂。
所以我提倡的平安,除了消極的「沒有事情」之外,就是要讓心裡快樂,而達到心理快樂的要素,就是排除物欲、尊重他人,以及超越平凡進入平靜的境界,這樣才會得到長久、永久的平安,大家都能如此,則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就會平靜,就會有發展。所以平安對我來說,還是來自於個人的心理。
八種宗教形態
陳月卿:剛剛三位雖然都從不同角度來闡釋平安,但也都談及宗教,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宗教:宗教的緣起是什麼?人類為什麼會有宗教?為什麼會需要宗教?
聖嚴法師:關於宗教起源,應該要請教李院士,因為他研究人類學,宗教跟人類絕對是密切相關的,就我所知,一般的宗教徒,與一般學者們所講的宗教,好像有點不太一樣。
一般人所講的宗教,例如現在臺灣的宗教有民間宗教,有新興宗教,還有傳統的宗教;傳統宗教當中,又有西方宗教和東方宗教;東方宗教中又有中國的宗教和印度的宗教,這種分類法,也可以說是歷史的分類法。
而談到人對宗教的需求,應該是從有人類開始就有,所以從世界任何民族去探索,無論是最早的原始文化或藝術品當中,都可以看出跟宗教有關。
此外,人類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來的古代藝術或文化當中,最高成就以及最大量的,多半與宗教相關,可見宗教跟人類是息息相關的。
至於談到什麼樣的情況算是一位宗教徒,我想是可以討論的。例如我最近遇到的一位先生,問他有沒有宗教信仰,他說有,他信的是良知,良知也算是宗教信仰。也有人問我,唯物論者算不算是宗教徒,我說從某個角度看,不是;但如果從某種精神看,他們是,唯物論者也有宗教情操,如果沒有宗教情操,他們就會像一般人一樣去追求物質,追求享受去了,但事實上他們也有他們的精神。
所以從某個角度看,宗教是從精神、情操來看,而不一定是判斷他是那個宗教,或者是屬於那個宗教的宗教徒。
至於臺灣的宗教類型非常豐富,我把它們分成好幾種,例如第一種,我稱之為「急診型」的宗教,所謂急診,就像醫院的急診室一樣,有了什麼事趕快信宗教,只要告訴他這個靈、那個靈,或念什麼靈、拜什麼靈,他就一定去拜,拜完求得靈驗就沒事了,平常是不會保健的,有病才去掛急診。但內在的、長期的病他們不管,這種急診室的宗教目前在臺灣非常普遍。
第二種是「賄賂式」的宗教,這是人和神之間談條件,為了想達成一個目標而去求神、求菩薩、求佛,說如果能滿願,就會來還願,還願以後就沒事了,這種賄賂式的宗教在臺灣也還不少。
另一種是「證人式」的宗教,現在很多民意代表,或夫婦吵架、朋友反目,就到廟裡去殺雞、砍雞頭,請神或靈,來證明他的心是光明的。這些神管這些事,還管得滿辛苦的,而這些人即使在發誓,也可能不是真的,因為有的根本不相信,只是把那個神當成證人、偶像來看。
第四種叫「存款式」的宗教,如同今天我賺的錢存到銀行裡,以後再從銀行提回,所以鼓勵大家做好事、布施,累積這一生的好事,現在把錢存到天國的銀行,來生就有好報。
第五種是「健身院式」的宗教,這些人信教就是希望得健康、得平安,所以會用錢去買個方法、咒語,或買幾堂課學個工夫,健身院式的宗教到最後會發展出分身、本尊等花樣來。這種形式如果僅只限於健身這方面倒還可以,如果發展到有分身、本尊,就有問題了。
第六種則是「捨與愛」的宗教,這樣的宗教層次就蠻高了,在這樣的宗教中,布施就是為了布施,愛人就是為了愛人,例如上帝愛人,而我們既然被上帝愛,也應該去愛其他的人;又如佛教的菩薩是慈悲的,我們希望菩薩慈悲我們,給我們智慧、慈悲與方便,我們也應該發揮佛菩薩的精神,去慈悲他人,這種宗教是很好的。
第七種宗教是哲學性、道德性、經驗性的、超越性的,其涵蓋面相當廣,必須有基本的道德,哲學的理念與根據,然後還有自己的經驗、自我的實現。如果僅止於學問還不夠,應該要有經驗的;僅止於信仰還不夠,能於信仰之中產生經驗,才能夠踏實;最後還要超越,超越一切得、失、利、害、自我與他人的對立,自我與自然的對立,自我與整個宇宙的統一與對立,這樣才算是真正的,最高的一種宗教。
如果還有第八種宗教,那就是一種勢利、無知,而被所有神棍利用的宗教,所謂的神棍,並不一定指民間宗教,神棍可以出現在任何一種宗教層次裡,他們假宗教之名和形式,來達成他們自己自私求利的目的,這種宗教我希望最好沒有。
宗教信仰與宗教性
陳月卿:聖嚴法師提出了八種臺灣目前的宗教形式,不知道兩位是否從各自的心理學、人類學或社會學的角度,對此有何回應?
楊國樞:我想就此表示兩點意見,首先針對聖嚴法師所列的八種宗教,我認為很生動的描繪出臺灣現在各種各樣的宗教形態,或者說是功能的分析,其實很多信徒之所以信宗教,就是為了某些目的,或想達到某些功能而信。
其實臺灣宗教上的最大問題,應該就是功利化,而這在臺灣信眾當中比例占得非常大,我認為這是臺灣宗教信仰一個很大的問題。雖然仍有很多像聖嚴法師這樣的高僧大德,或水準較高的信仰者是第七類的,但我相信,一般社會大眾的信仰多是前面那幾種。所以我認為宗教家或關心臺灣宗教素質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尤其現在很多奇怪的神棍,對一般人的吸引力遠比第七種來得更強。
所以我想應該要好好去推廣第七種,宗教素質才能提高,人的素質也才能提高,這是相輔相成的,因為每個人素質提高了,第七種宗教信仰的人就會增多。所以我也要藉這個機會建議法鼓山,不光要從人的素質的提昇來建立人間淨土,也要直接從宗教素質的提昇來著力。
所以我想我們面對信仰時,也要注意我們的動機,不是為了前面的那幾種,尤其是賄賂式最要不得,但也最多,現代這個社會,不但賄賂人,還要賄賂神,賄賂鬼,這就是很大的危機了。希望兩位宗教方面的專家,想想到底要怎樣,提高宗教信仰的素質,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倒想建議在第七種前面再加一種,我發現很多人的信仰,是把信仰的對象,當成父親,而這個父親一方面是萬能的,我只要信了他,即便沒有實際的利益,但覺得受保護了,心裡就平安。我們小時候有父母保護,感到很平安,長大後誰來保護我?外面的人不但不能保護我,甚至會占我便宜,隨時可能剝削我、讓我吃虧,很不安全,所以要有一個神,好心好意,絕不欺騙我,絕不害我,至少傳教的人這樣講,所以我覺得受到保護,就像是父親一樣,強而有力並且很慈祥,像牧羊人一樣,保護我們這些迷途羔羊。
最後我想補充一點,宗教信仰跟宗教感是不同的,很多人有宗教信仰,但境界並不那麼高,甚至不那麼富有宗教性。另一種人,他不信具體的宗教,但他有宗教感。
宗教的功能為三種滿足
陳月卿:現在我們請李院士回應這方面的問題。
李亦園:人類的宗教的確非常古遠,連十萬年前的人類遺跡中都可以看出宗教的存在,為什麼宗教會如此遍存全世界?我想有三個主要原因,首先是宗教能滿足人心理上的需要,早先由於物質缺乏,有種種生活上的困境,於是藉著宗教來彌補、安慰、滿足人們;就如法師所說的第一種到第五種,無論是存款式或證人式、賄賂式,都能滿足個人心理、物質種種不能滿足的需要。
其次,宗教的另外一個意義,是使人們能夠藉著宗教信仰而在一起,例如法師所說的第六種「愛與捨」,因為有宗教的存在,有聖嚴法師的號召,法師的弟子們都能夠發揮愛與捨,使國父紀念館演講現場都坐滿了人。
由於宗教的號召,宗教的境界,使人們能團結在一起,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到一般民間的宗教寺廟,都可以團結很多不同的村落在一起,也可以說,宗教在社會上扮演了整合的力量。
但宗教最重要的意義,也就是第三種,是滿足人的終極關懷,使人們能知道人為什麼存在,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怎樣能跳脫平凡,能入聖,能成為一個好的宗教徒。這一種終極的關懷,是宗教最高的層次。
我認為聖嚴法師所領導的宗教,不但特別強調第七跟第六種,也同時能滿足兩個宗教意義,亦即能使眾人凝聚一起,也能使眾人在宗教情操的領導之下,超凡入聖,理解人生。
不過第一種宗教的意義,也不能完全沒有,但要看它所占的比重多少,能讓眾人在超凡入聖的境界裡,慢慢把凡人的苦惱,凡人不能滿足的地方逐步減少。
只是臺灣現在的民間宗教中,卻是第一類的意義,大於後面兩類,因此才會產生種種混亂現象。我想作為聖嚴法師的弟子,應該理解這三個層次的意義,不但要達到第二個層次,同時要努力追求第三個層次,才能把第一個層次的宗教意義慢慢減低,使它成為一個有意義的宗教;而其它如基督教、天主教,也是一樣,如此宗教的品質與意義,才能提昇。
放眼新世界
陳月卿:最後我們要來談談,在世紀交替之中,現代人如何安身立命?
李亦園:世紀末這樣的觀念,其實是我們人類作繭自縛的,時間並沒有階段,也不一定像直線一樣一直在走,只是我們為著要理解、要生活,不能漫無目的地往前,所以會把時間分隔,一年、十年、一百年、一千年,如此而已。
只是宗教在這樣的情形下,常扮演重要的角色,千禧年,救世主等觀念,都是利用時間的發展而引起的,而我們凡人也就把心裡的不安、困境,投射在這種世紀的交替階段,而以為這是一個關口。其實從我的立場來看,這是我們心裡一種不安的投射,並非真正有世紀末的困境或不安。
為了這場座談會,我去看了很多資料,其中一個針對十九世紀末的文學著作與當代二十世紀末的文學著作的比較,發現其中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對世紀末有特別情感,那是一種不安、頹廢的情緒。但很重要的是,二十世紀末的現代文學,頹廢的感情非常濃,而十九世紀末的那些文學感情,除了頹廢之外,還有一種預期的,對未來的新的看法,預期人類在新的世紀會有新的景象。
我特別要強調,二十世紀並不是世界末日,時間並沒有意義,我們應該想到的是二十世紀快結束了,能把從前的不幸趕快忘掉,重新建立新的預期,尤其在臺灣,族群的關係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更融合、和諧,對不同族群的人,一定要容忍,然後理解他們為何會這樣,最後要欣賞他。不同的族群都有其好處,不要誤解他,要理解、容忍,然後欣賞他,在新的世紀就會得到好的結果。
陳月卿:我想容忍、理解、欣賞,不僅用在不同的族群當中,用在自己的家,與同事之間,甚至一個小社團中,都非常有用。接著是不是請楊院士談談您有什麼樣的看法?
楊國樞:我非常同意李教授講的,就是所謂的世紀末並不等於那個末日的末,它純粹是時間上的一個「末」,就是一個客觀的時間來臨,所謂世紀末的感受,是我們一種心理上的心理時間、心理階段、感受。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過去有人做過研究,不見得每一個世紀的世紀末,人類都那麼倒楣,情況也沒有很糟糕,所以我想我們先不要自亂方寸,認為世紀末一定有災難來臨。
至於從二十世紀到二十一世紀,我們如何自我安頓,或是安身立命,我想簡短地講四點建議。
二十世紀以來,有些思想家認為它是一個所謂焦慮的時代,為什麼焦慮感這麼強?主要是因為我們進入到一個歷史上從沒有過的高度工商化時代,而工商化是一個使人快速產生疏離現象的主因,它使人從自然疏離出來,甚至從宗教、從人群關係疏離出來,從自我疏離出來。因為工商時代的生產方式,或工作的設計,是以個人為單位,不像農業社會是一家人在一起,是集體性、團體性的工作,所以工作中有感情、親情存在。
由於生產方式改變,經濟形態改變,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單獨工作,都可以有收入,都可以很容易擁有所謂的獨立,獨立本來是很好的,但很多人其實並沒有在心靈上真正獨立,不能獨立判斷、獨立思考、獨立負責,反而與整體人類或個人,產生疏離現象,或跟環境對立、破壞環境、利用環境;同時又跟別人衝突,跟家人、父母,跟所有的人產生不和諧的狀況。尤其在這個工商社會,因為以個人為單位,所以個人跟個人之間產生競爭,這種競爭傾向非常嚴重;人與人之間競爭,與同學競爭,家人兄弟姊妹競爭,父親跟母親競爭,競爭得無孔不入,而造成疏離。這是大時代的演變所造成的疏離現象,二十世紀只是開頭,二十一世紀說不定更厲害。
面對疏離的問題,我們要重新尋回良好的人際關係,要關懷別人、容忍別人、接納別人,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要假獨立之名,弄得六親不認,獨立可以,但要聽聽人家的意見,溝通事情之外,親子、夫妻、兄弟姊妹、朋友、同學等關係,還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面對所謂的競爭關係,由於現代社會強調競爭,競爭變得不可避免,什麼都要比賽,而且只有前三名,其它通通算失敗,只有三個人能受到注意,於是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失敗倒是隨時隨地都會發生,所以誰都可能會產生焦慮。
而且這競爭的網眼、評價的網眼這麼密,簡直是無所逃於天地間,所以我覺得對競爭我們要有不同的想法,那就是盡心盡力去做,但不要以別人作假想敵,不要跟別人比,如果一定要比,就跟你自己比,跟以前的自己比,看看你有沒有進步,只要跟以前比有進步就好了。
第三點,剛剛李教授也談到,就是物欲要減低,一個工商社會發展以後,會得到很多新資源,收入也大為增加,所以自然會努力去滿足過去匱乏年代無法滿足的物欲,甚至就進入所謂的物質主義世紀,這是很可怕的。目前臺灣正在處於這個物欲、物質主義的階段,人們擁有很多消費權;這是必須要超越的,要超越到「後物質主義」。
現在世界上的國家,例如美國東部及西部的洛杉磯、舊金山等,歐洲的北歐,或一些較進步的國家,像南歐一部分地區,都已經進入後物質主義,或者物質主義之後的階段,在那個階段,一般人對物質的消費、物質的享受已經不在乎了,他追求的是聖嚴法師方才所講的,宗教或藝術的境界,就是非物質性的一種生活境界,反樸歸真,回到人的本性,這點是蠻重要的。
最後我要提出第四點,並藉這個機會呼籲,我們每個人都有份職業,但大部分的人沒有志業,職業是朝九晚五用來養家活口的,但其實心不在焉,大部分只點到為止,最好能遲到早退。「志業」就不同了,志業是一種你非常喜歡,只有做這種事情才覺得能夠安身立命,才能自我實現,才能心安理得的活動或事情。
我們都要找一個志業,這個志業不是為了賺薪水,不是為了老闆而做,不是為了養家活口,就是為了安頓自己,找一種你不必依靠別人,跟四季、氣候無關,不受場地限制就可以投入的活動來跟自己合而為一,你在其中可以不知老之將至。
陳月卿:楊院士最後提到志業,我想在座都會有相同的感受,我們到法鼓山就是志業,所以我們很快樂,現在就請法師給我們開示。
聖嚴法師:其實我對任何一個宗教都很尊敬,有宗教信仰比沒有宗教信仰好,雖然賄賂式的宗教不很好,但也有它的功能,不是完全沒有功能;急診式、健身院式的宗教也沒什麼不好;不過神棍式的宗教則是不好的。其它宗教雖有功利主義色彩,如果能提昇,那也就很好了,能提昇到第七個層次最好,只提昇到第六個層次,也不錯。
但願我們這樣的一個座談會,能對我們這個社會說出平安這樣的觀念,讓它能更貼切到每個人,或每個人以他的自我來出發、落實、著手;如果人人能這樣子講、這樣子想,則每個人都能成為宗教師,宗教徒。
所以今天這個座談會,希望是點起一把火,能讓大家思考一下對宗教的觀念,對平安的觀念;不會一味反對宗教,或一味迷信宗教;也不要一味的就只是說平安,這是非常模糊的平安。許多人會說,我要平安,你也要平安,但是如何平安,大家都不知道;大家只是說,許多的問題都叫我們不平安,卻沒想到,自己也有奉獻平安的責任。
今天很謝謝大家,也祝福每個人平安,家庭、社會、國家也都能得到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