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佛教的和平思想
中村元著 拔燕生節譯
02/04/2014 07:08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當今世界,全人類希望和平。和平一詞是從英語Peace轉化而來的,印度則稱為Santi,漢譯佛典一般譯成寂靜,即安靜的意思。英語的Peace來源於拉丁語的PaxPacis。據英語文獻,當會場嘈雜時,我們一般習慣說:請安靜。,而英語則是“Peace“。顯然,它也是安靜的意思,符合印度語言的SantiSanti一詞來源於梵文Sam(寂靜),在(奧義書》中有“sam”一詞,該書記載有位元名叫斯瓦米的印度僧在瞑想前後要口念三次Santi,以靜其心。

  事實上,為了實現世間的和平,有各種問題值得我們深思。但從根本上講,心靈的和平尤為必要。佛教為了達到實現心靈和平的目的,主張精神統一的dhyana(冥想),以求心靈安靜。

 昂譯佛典將dhyana譯成。今天一般認為它是斷絕思維,難以思量的禪公案。其實這是後來的發展,原意是安靜冥想,達到心靈平靜,這才是禪追求的目標。

  心平氣和地與人交往是佛教倫理行為的基礎。佛教主張人與人之間用相互對話的方式,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但是,根據不同的事情,也有許多難以討論解決的問題。初期佛教認為對於這些問題的探討,是徒勞無益之舉。比如:世界有限還是無限、世界永恆是最終消滅、靈魂與肉身同一還是各別、覺悟者死後是否存在等,對這些問題在今天也是尚未得到結論的難題。佛典中,釋尊對弟子們關於這些問題的提問不作任何答覆,置之不理,即以四記舍置記1)處之。

  所謂舍置記,是對戲論性的提問不予解答。這對西方人來說是難以理解的。不過,有位名叫瓦倫的美國學者,他在為《哈佛大學東方學術全集》翻譯佛典時,觸及到這個問題,認為西洋人並不是完全不能理解的。比如,在美國,當某人被人問到你已經再沒有虐待你母親了吧時,被問者只是心裡感到此人無禮而不作任何口頭回答。根據這個比喻,瓦倫認為,舍置記對西洋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舍置記所要說明的是認為對形而上學的問題進行討論毫無意義。佛典中用毒箭的譬喻,說明了這種徒勞性。向被毒箭射傷的人詢問射箭者是誰、是婆羅門教徒還是王族、是庶民還是奴隸,射者的膚色的黑白、個子的高低等等,當你打聽這些時,恐怕箭的毒性已經擴散全身而難以挽救了。這時,至關重要的是先拔出箭頭,進行搶救治療。因此,佛教認為,不必要去討論那些不能解決或超越思維能力的問題;正確認識生存於當世的我們應該如何謀求真正的生存之路,乃是迫在眉睫的首要問題。

  二

  那麼,在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而存在的當今,最為重要的既然不是上述形而上學的思辨理論,那究竟是什麼呢?佛教認為,最為重要的是慈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一般人看來.顯然是各以自己的人格而彼此對立的。但是,在人們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卻有因緣聯繫、因果關係的存在。因此,從這因緣聯繫、因果關係的觀點來分析,他人決不是與自己相違的對立存在,而是作為關心自己的一種對象的存在。替他人分擔疾苦,乃是慈悲精神之所在。

  實現慈悲精神,也許有人認為對宗教來說非常困難,不易實踐。佛教不以為然,它認為這種慈悲精神的實踐,不僅僅表現在偉大的宗教家身上,而且,一切人的日常生活中都在進行著這種實踐。所謂慈悲是不求報酬的愛,有如父母對子女的愛,或對困難者的幫助行為,如向問路者指道,並不求任何報酬。人們就是在這種互愛的行為中生存的。

  損害慈悲的即是惡。佛典中闡說的有五戒,並以不殺生戒為首。對生存者來說,剝奪其最為重要的生命是最大的惡。綜觀佛教歷史。他們認為剝奪人的生命是最為不善的行為,並力求做到不殺害一切生靈。

  被稱為沙漠宗教的西亞洲以西的宗教,曾經有過以人為中心的歷史,後來,隨著現代文明的不斷發展,物質和精神上逐漸得到豐富,結果主張要憐恤鳥獸。在西方,古代和中世紀並無愛護動物的思想,進入近代這種思想才開始興起。比如,雖有聖者向鳥類說教的傳說,但是,這些聖者的弟子殺死教會的牲豬,把內拿去送給病人,聖者卻不作任何指責。據說,只禁止隨意破壞教會的財物。然而,在東方,也許是因為自古以來受著寂靜思想的支配,無論是佛教、耆那教,還是道教,都主張不殺戮一切生靈,人類之間的相互殘殺。更是他們所禁止的。

  然而,人類歷史上,戰爭不斷發生,當今世界,人類即將處於連生靈也不能生存的狀況之中。我認為這決非杞人憂天。傳說,曾經生存的恐龍也曾傷害過其他一切有生之物,後來以其特有的、有如強烈武器的破壞能力而自取滅亡。如果我們把這種傳說套用於今天,那麼,人類將通過自己優秀的才智所創造的發達文明,並因這種能力的不斷奢侈,從而使自己走向自取滅亡的道路。我們應該從根本上思考一下當今如此發達的破壞性武器造成地球上寸土無安的實際原因。

  為此,我認為有必要重新理解釋尊所說的教義,因為,佛教是最有資格討論和平問題的宗教。也就是說,其他宗教,或多或少地是與暴力和武力聯繫在一起而發展起來,不以暴力和武力、通過說服勸導的方式發展起來的宗教只有佛教。對不殺生闡明得比佛教更徹底的宗教是耆那教,但它並未發展到印度以外的地方。

  知識淵博的民間學學者南方熊楠說,就不殺生而言,耆那教是世界眾多宗教中最高級的宗教。從現代意義理解,耆那教是實現以和平為目的的宗教,它所追求的這種理想是肯定的,倘若走入極端,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耆那教的實踐者赤足步行,惟恐穿上鞋襪傷害蟲類。而且,經常戴著面具,以免蟲類飛人口中被交死而犯殺生之罪。還有過午不食的戒律,在家教徒也必須遵守。這並不是根據衛生道理,因為,他們認為午後進食,食物上恐有蟲類,一不謹慎,就會吃掉,亦犯殺生之罪。他們還有拿著濾水器到河邊打水喝的習慣。這雖然有點衛生道理,但並非以此為根據;他們認為飲不濾之水,恐傷蟲類而犯殺生之罪。

  這種現象,徹底地說,它會走向不乘任何交通工具的極端,因為車輪會碾死蟲類。進而推廣言之,不能乘電梯。孟邁附近有位有錢的耆那教信徒,他建了一座二十餘層的高樓,而最上一層高級房間讓給僧侶們(指耆那教的出家者-一編者)住宿,因不能乘電梯,只好上下步行。更不能乘船、乘飛機,因此也不能布教。

  佛教具有較強的適應性,所以發展成為世界性的宗教。而且,盡避它流傳世界各國,但從未使用過刀槍的方法,佛教從未發動過戰爭。有人也許要說,在日本歷史上曾經發生過法華一揆““一向一揆事件。但是,這些事件是民眾對封建領主鎮壓的反抗;沒有鎮壓,也就沒有反抗。

  遠古時代的戰爭是部族與部族之間的相互殘殺。其後,有過諸侯與諸侯之間的戰爭。當今人類居住的地球是一個群體的生活範圍,其中,存在著許多國家,每個國家都掌握著權力,生產或購買武器,構成了一個相互殘殺的世界。在這種趨勢下,對於國家意識,佛教持何種觀點,這是我們必須闡明的問題。

  原始佛教聖典、巴厘語佛典和漢譯佛典,都明確記載國王本來是從人民大眾中選舉出來的。這類觀點是站在國家契約說或社會契約說的立場上。因為人類是自私的,有相互戰爭的傾向,所以,如果任其自然發展,我們每個人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為了謀求生活安全,所以,從人民大眾中推選一名代表,人民將自己的權利交給其代表。在古印度,所謂國王、王族、刹帝利一直就是根據人民大眾的協商選舉出來的。人類世界形成以後,人們之間經常發生侵略和搶奪,為了防止這些事件的發生,民眾彙集一起,通過審議、協商,從大眾中選出一名德才兼備的人作主,並且,每人拿出所得利潤的六分之一交給此主人,其子孫後來成為國王。在敘事詩集《摩訶婆羅多》中也有同樣的傳說。但不同的是,為了選出一個國王,必須向諸神祈禱,由神來任命一人做國王。

 柄王是由人民選出來的,所以,漢譯佛典把被選出的國王叫做民主。因此,國王並非特殊人物,是由大家選出來的,必須保護大家的利益。人民選出了國王,國家才開始成立。可以說,這種關於印度的國家觀念,多少與哈布斯、羅克、羅素等人的社會契約說相通。

 柄王是人民雇用的,所以,通俗地說,他是負責人民安全的保衛人員。在《憍致利耶義利論》中有如下記載:當人民被強盜搶奪了財物而未查出時,國王有責任將自己的財物無償地施給失主,假如被強盜盜走的財物無法收回,應將自己獲得的私產償給或變賣給失主。在耆那教中也有類似的傳說。

  四

 柄王、國家本應以上述事實而存在,可是,現實的國家卻不然。古印度,各國熱衷於相互戰爭,民眾的和平生活因此而受到侵害。釋尊對此甚為哀憐,說當時世人追求富貴,國王要求擴張領土;國王以武力征服大地,佔有遠至海邊的領域,並且,不滿足于大海的此方,還要求得到大海的彼方,這就是國王的真相。這不僅限於釋迦牟尼時代,亦可論及當今,若干強國顯示的無理強制態度正是如此。

 柄王所希望的是權力和富貴,並為滿足此一欲望而發生戰爭,給民眾帶來極大損害。而且,以強大權力恣意鎮壓人民,使人民飽受苦難。從這點來說,國王與強盜並無區別。

  佛典中記載了人類所受的各種災難,並在這些災難的末後列舉了國王難盜賊難。也就是說,國王與強盜的區別只在於前者是合法地讓民眾受苦,後者則是非合法地讓民眾受害。佛典中對當時人民的苦難深表同情。

  五

 必于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一般民眾站在被動的立場上,無法以戒律進行說服、勸導。但是,對於國王的教說,佛典中有各種闡述。馬鳴、龍樹等人以書信的形式,留下了若干篇論述政治的文章,教導國王要憐恤人民,使人民生活安樂,決不能與他國發生戰爭。

  那麼,即使不與他國發生戰爭,倘若戰爭已經崛起又該怎麼辦呢?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大乘佛教經典說,如果處於非戰不可的狀態,首先應該不主動開戰,想出擊退對方的方法。比如,此方武力強于對方,應虛張聲勢恐嚇對方。這樣,如果對方還不後退而要繼續戰爭、那麼,應儘量減少傷亡,達到求和的目的。

  佛教乃一大宗教,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問題。為此,佛典中闡明了關於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而實現佛教和平理想的則是阿育王。阿育王承襲自祖父以來的強大帝國,並擴張其勢力,當他征服了東印度迦林迦國時,死傷者不計其數。阿育王對此產生了懺悔之情,加強了歸依佛教的信念,立下了把作為和平宗教的佛教弘揚世界的偉大志願。

  佛法的法,是人間的理法,梵語為達磨。阿育王為弘揚此理法于全世界,向希臘人居住的王國派遣使者,以期傳播自己的理想。而且,阿育王時代,佛教始於斯里蘭卡、緬甸和中亞一帶。

 遍依佛教後的阿育王,不發動一切戰爭;人民得到佛法後,生活安樂,國土和平。並且,他還禁止殘殺一切動物。西元前三世紀左右,他為幫助疾病、貧窮的人建立了福利設施,這比西方建立的醫院設施要早七八百年。西方學者衛生特·斯米斯等明確提出,建於西元五世紀左右的西方福利設施深受阿育王思想的影響。

  日本,歸依佛教的聖德太子也做了許多不亞于阿育王的偉大事業。在佛教已經流傳的十三紀左右的柬埔寨,迦葉巴魯曼七世國王在國內建立了一百零一座醫院,碑文對此作了記載。

  但是,這種傳統理想,後人若不繼承和發揚,就會消失。柬埔寨在最近的內戰中,行為非常殘忍。所謂傳統,只有後人認識其內在精神才能使其永久保存。

  這對日本人亦同樣。平安時代人們具有的崇高理想在當今的日本起了多大作用呢?這是我們每個日本人必須反省的問題。在歷史上,世界各國都曾出現了幾位以崇高理想來實現世界和平的偉人。但是,在世界越來越變成一個整體的今天,如何在我們居住的這個地球上實現這種理想,難道不是我們今天最重要的課題嗎?從這種意義上講,可以說,佛教的經典教義給我們的教育是極其巨大的。

   佛經記載佛陀以四種方式回答提問。即一、一向記;二、分別記.三、反詰記;四、舍置記。見《俱舍論》卷一九、《大智度論》卷二六、《佛地經論》卷六等
-一編者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