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佛教的情愛觀
宏慧法師
23/04/2014 05:21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人類最基本的權力是生存,但在人類社會中為了自已個體的生存而出現個體間相互壓迫欺淩。內心裡話充滿了私欲。人們之間難於和睦相處,造成了許多社會關係上的矛盾,這種病態的生存給予人們許多方面的痛苦,概括起來就是人與人之間、人和社會之間、人和自然之間的問題。這給人類生存品質帶來很大的缺憾。產生這種問題的根源就在於眾生的情與愛。此處的情愛非狹義上的感官之情愛,實指人類強烈的對""的執著。正確理解情與愛,能提高和改善人生的品質。

愛是痛苦之因

  在阿含經中世尊告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利於得信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 一者摶食,二者觸食 三 者意思食,四者識食。"(1)有情的一期生命延續要靠四食。食是增長的意思 ,等於我們平常說的營養,能使我們維持生長。"粗摶食"是指每日茶飯等飲食,它是資益增長我們的身心,此定義是指符合人們身心健康的飲食,如不符合我們意願的也將要被我們所唾棄。"粗摶食"要以身體健康為標準。""是六塵及觸發六識。 認識六塵境界稱為觸。它是由根、境、識三者和合所起的,當它符合已意的。叫可意觸,生起不合已意的感覺,叫不可意觸。意的善樂感覺就有資益生命力的作用,它能使我們身心健康,真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可見人的精神力量是非常大的。從現代醫學來看。開朗的心情是人的健康的標緻之一。"意思食"即是人的意願和慾望,人類總抱有一定的希望。希望的意志力量有時是也很大,希望可推動個體乃至人類社會向一定方向發展。"識食"是指有欲取食,即是執取自我身心。識是維持生命延續,幫助身心發展和力量。是有情流轉的原始動力。四食無不是人們貪愛的體現。"若比丘於此四食有喜有貪,則識住増長,識增長故,入於名色,入於名色\故;諸行增長,行增長故,當來有增長,當來人增長故;生、老、病、死、憂、 悲、惱苦集,如是大苦取集"(2)故愛是一切苦的根源。

  人的一切活動無不是對"""我所"貪愛,我的身體、我的財產、我的家庭……,這個苦在我們一出生時就伴隨著我們,以後在生長過程中由於對身體的愛惜,當稍有不適便有病苦,還有我們熾盛的貪欲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的,正如叔本華說的:"人雖然能夠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3),求不得苦永遠伴隨著我們。我們一般稱之為愛的:父子之愛、夫妻之愛,朋友的友情,佛陀也稱為苦。因在其中隱藏著苦的種子,如感情親友好的親屬、朋友,要生離死別時就免不了愛別離苦,還有朋友間為一小隙翻臉,即發生怨憎會苦。""這一字,我們叫?quot;我愛"_我愛朋友、我愛情人等,仔細分析一下,這個"我愛"應稱作"愛我",我愛情人、朋友,只不過是從情人、朋友那裡實現和證明自我價值。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中講到:"自體愛是對於色心和合的有情報自體,自覺或者不自覺的愛著它,即深潛的生存意欲。"(4)佛陀在阿含中這樣說: "眼根常求可愛之色,不可意色則生其厭。耳根常求可意之聲,不可意之聲,則生其厭。鼻根常求可意之香,不可意則生其厭。舌根常求可意之味,不可意之味則生其厭。身根常求可意之觸,不可意之觸則生其厭。意根常求可意之觸,不可意之觸則生其厭此六種根種種行處,種種境界,各各不求異根境界。"(5)·

  生厭是愛的另種表現形式,它是人們一種試圖擺脫的欲望。這也是以我愛為基點的。佛陀時代的古印度,有一種外道覺得生活苦惱身心難於調治,他們把身體看作痛苦的根源,從而對身體作苦行使之趨於消亡。中國也有類似的觀點,老子日:"吾有大患,為有吾身"。這種欲取之愛將以各種方式將表現在未來中。我們總是對過去美好戀戀不捨,並期望將來一定是充滿希望,時時向前追求,所以有情以四食合於四大,在和合、相續中輪回,漂流生死苦海中。

愛是人類的共性

  佛法承認人生是具有苦的本質的同時,決不會否認人生,反而肯定人生。"一切有情皆由食得存,無食不存。"(6),但這四食在社會活動無不是表現對自己的愛----我的身體、我的財產等。"這是由於愚癡--無明為愛所系縛,愛是為系縛的主力"(7)。人類歷史上有過一類有範圍的愛:如階級之愛,但其前提往往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在其慈善的面目下表現出來的是有範圍的恨。其原因在於我見,而佛法的愛是無有界限的。佛教認為苦的根源是過分強調自我。為實現人們和諧相處。首先應當要推人及已,要尊重別人的生存權。我們對自已的父母,姐妹,孩子是非常關心的。只因為他們是和我休戚相關的。只有要擴大這種愛,擴大到你周圍的人,我們每擴大一分愛,那麼以""為基點的仇恨就少一分,愛的本身就是一種道德,真正的愛才是我們幸福的根源。這正如經中說: "謂聖弟子作如是學:'若有殺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也如是,雲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殺生,如是說。我若不喜人來盜我,他亦不喜。我雲何盜他。是故持不盜戒,不樂於盜,如是說我即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雲何侵人妻婦,是故受持淫戒。如上說我尚不喜為人欺,他亦如是,雲龍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語戒'"(8)。釋迦牟尼佛的教言,以大慈大悲、斷惡行善以及五戒十善等這些殊勝的佛法和慈悲精神來使人類積極向善。所以佛經言: "正思維是食、聞善法是食、親近善知識亦是食"(9)

  我們以佛法的教義來要求自己,則我們的身心將會更加健全和理智,對人類和一切有情將會充滿慈悲和同情,對社會也會更加勇敢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樣我們的家庭也就是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我們的社會也就是一個和平進步和健康發展的社會。

愛是智悲雙運

  現在高發達的科學似乎提供給人們更多的方便。但實際上人們卻是整天都在奔波,好象比以前更加忙碌了。也許有人認為在現今高節奏生活中要做到關注別人很不容易,其實並不這和緊張的生活節奏相矛盾。因佛法之愛是和實際生活不相離的,《六祖壇經》日?quot;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 佛陀要求弟子們行事之前首先必需端正自己做事的動機。惡劣的和非善非惡的動機都必須改成對眾生有饒益心和高尚的大慈大悲心。"解脫生死和真慧,還要在反觀自身,從離我我所見中去完成,"(10)一個具有道德的人不會對周圍人群造成傷害的。佛教的生活方法,能使人們得到安樂,並使生活成為合理。因為非道德的行為是一柄雙刃劍,對已對人都會造成傷害。

  愛可以表現在人類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如對生命的保護,對環境的保護。前者包含不殺生、素食、放生、和平運動等行為,後者集中體現為對自然、生活環保等。在任何朝代、國家,整個社會對生命的終極關懷無不是向上的。無私之愛,它可以發揮生命中應有的價值與意義,貢獻給社會,貢獻給人群。這種愛本身就是一種道德,一種勇氣,它會使膽小的人變成膽大的人。此愛是一種積極向善的精神。使人為實現最高目標而不斷進取。佛教的宗旨和精神是不做任何惡事,奉行善事,如佛經宣示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所以佛教的精神和行為規範是對任何人乃至任何國家,都是非常適用的最高尚的道德行為准。

結 論

  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而現在有些教育和薰陶是一切拿來為我所用,就是懣足自己私欲。這種非道德的愛將使我們永淪苦海。因此我們應該正確理解情與愛,從完善個人人格做起,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11)如果我們敬仰、效法釋迦牟尼佛,將其教法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一點一滴地融化於做人做事中,按照佛教的道理,遵從社會道德規範,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心靈淨化的人、充滿智慧的人,那麼在人格完美的同時即成就了佛果。從佛教的立場和角度看,這樣的人生是最現實的。所以,正確認識情愛以後,提升人格,證得佛果並不是一句空洞的話。


  參考書;《長阿含》
  12、《 雜阿含經》372
  3、《我的世界觀》--愛因斯坦
  4、《佛法概論》--印順導師
  5、《 雜阿含經》1171
  6、《增一阿含經》--198
  7、《佛法概論》-P79
  8、《 雜阿含經》1044
  9、《中阿含經》52
  10、《佛法概論》--P82
  11、《人間關懷》--太虛大師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