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智慧100-1
聖嚴法師
08/11/2018 06:52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自序
  
  佛說的法都是智慧的語言,是從佛的大覺智海中流出;是從佛的大悲願海中流出。智慧的語言,清涼自在;慈悲的語言,溫馨可愛。為我們從煩惱中解除困擾,為我們從迷茫中指點出路。在我們憂愁時給予希望,在我們徬徨時給予引導,在我們恐懼時給予鼓勵,在我們得意忘形時給予當頭棒喝。
  
  這本書的緣起,在《聖嚴說禪》一百則出書後,交待葉翠蘋女士從《法句經》、《華嚴經》、《法華經》等諸經及《大智度論》中,摘出短偈一百則,由我逐則以現代人的角度用口語解說其涵義。完成後發現內容不夠紮實,文章結構也不夠精鍊,所以帶到美國重新寫過。是文學性的,也有一些思想性的味道,讀的時候,不妨多咀嚼咀嚼。
  
  本書的大部分曾在《聯合報》的副刊連載,從一九九六年元月起,直到一九九七年七月止,也在聯合報系海外版的各報副刊同步刊出,深獲國內外讀者們的喜好與佳評。刊出的文章,每則均配有名漫畫家朱德庸先生極富幽默感與思想深度的插繪,為之增色不少。
  
  現在此書將由法鼓文化及聯經同時出版,謹以數語,報告其成書的經過,就算是序吧!一九九七年十月三十日聖嚴寫於紐約東初禪寺

朱序
  
  朱德庸
  
  無論漫畫或插畫,對我而言一直都是抱著「玩」的心態,沒有負擔、沒有包袱,更遑論責任,也從未有任何可能藉著這種「玩」的形式,來企圖改變眾人的想法,即使讓人看完我的漫畫後可能對人生有那麼一絲絲的感觸都非我本意。對我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而這「自然」也就促成了我和師父這一段的合作。
  
  記得當初受邀為聖嚴師父的《智慧一○○》配圖時,腦海中浮現出第一個感覺就是:宗教能讓我「玩」嗎?第二個浮現出的感覺就是:我「玩」得起嗎?想了半天,最後決定用最自然的法則,就是「自然」。自然地畫,若不適合自然會退稿,我每一篇都只看一遍,然後就毫不猶豫很自然地畫出讀後的感覺,結果不單證實了我的「自然」沒有錯,或說沒有出錯,同時證明了師父豁達的心胸及開明的思想。
  
  之後有機會和師父接觸,也深深被師父的幽默風趣所吸引,有時我甚至覺得師父頗是一個漫畫家的料。期間每次和師父見面,師父都鼓勵有加,師父的自然常常讓我覺得自己不太自然。
  
  記得有一次聚會,師父和我聊著《智慧一○○》的插圖,兩人正為有此合作因緣感到高興,在旁聆聽的一個人突然問道:「你們講的是什麼專欄?在那裡刊登?我怎麼都沒看過?」師父和我對看一眼,霎時覺得自己「破功」,然後兩人狂笑不已。
  
  《智慧一○○》的插圖歷時年餘全部刊登完成,至今我仍深信創作時「自然」的重要,而和師父合作之後,更讓我堅信一位「自然」的支持者是同等的重要。


智者多聞
  
  多聞令志明,己明智慧增;智則博解義,見義行法安。──法句經卷上.多聞品
  
  多聞是博聞強記、博學勤學的意思。在佛的弟子中,多聞第一是阿難尊者,他只要有所聽聞,就牢記不忘,且能條理分明。此處所講的多聞是指一方面經常追求新知識,一方面又不斷地溫故知新,對自身專業的知識要求深入,對各種不同領域的學問要求廣泛,然後加以貫穿通達,自成一家的創見。不會讀書的人,一旦多看了幾本書,講出來的話可能陷於自相矛盾的窘境。真正多聞的人,卻能把各家各派的知識化成自己的學問,這才是智者。所以多聞可以確定自己的方向和志趣,不會因為看多了書反而迷失自己。
  
  明瞭自己思想的道路,確定努力的目標和處世的原則之後,智慧日日增長。
  
  智慧可以從讀書而來,同時也會從體驗中開發。若無體驗,智慧欠踏實,不過是人云亦云,東扯西拉,不能成為與自己生命相結合的學問和見解。有了智慧才能像名廚那樣五味調和百味香,高明的廚師能善用種種材料變化出風味獨具的佳餚。如果不能建立自己的風格,便不是真有智慧,也不能稱為多聞。
  
  智者博解眾義,有智慧的人都能一門深入,又能門門相即相容。不僅通達佛經,對一切學問也有如探囊取物,順手拈來皆成妙諦的工夫。
  
  理解真實的義理之後,必然要即知即行,並且如法而行,自安安人。以他自己所理解的義理去實踐,繼而從實踐中體會更深一層的道理。其思想和行為既能安頓自己,也能安頓他人。

三無漏學
  
  以戒降心,守意正定,內學止觀,無忘正智。──法句經卷上.誡慎品
  
  這四句話講的是道德的生活、精神的安定、智慧的修養,也就是戒、定、慧的三無漏學。「以戒降心」是以道德綱領,軌範身口兩類的行為;「守意正定」是以止觀的方法達成定心安心的工夫;「無忘正智」是以正知正見正念正思的修養,達成開發正慧的目的。用此戒、定、慧的三種功能來對治人的貪、瞋、癡等根本煩惱。
  
  許多人聽到「戒」這個名詞就會害怕,覺得是些教條式的約束,不受戒還沒事,一旦受戒就這也不能那也不行;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戒不是叫我們什麼都不要說,也不是叫我們什麼都不要做,而是不說不做有損於己有害於人的事。殺人、竊盜、邪淫、妄語等等不善的行為,都是先由心中產生不滿足、貪求、嫉妒、憤恨,才會去做的;如果有了戒,就可以降心。所謂降心是降貪心、降瞋心、降癡心。降心之後,不平衡的心理現象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安定。
  
  把心安定之後要守住它,不讓它受環境的刺激誘惑而起波動,漸漸就能入定。正定與邪定相反。正定是從正念而來,對於物質環境的引誘,當以少欲知足的心態,運用止觀的方法修行。「止」是心念止於一境,「觀」是觀照心念的動靜狀態,在同一個焦點上不斷地反覆地止與觀,便能定心安心。換言之,妄念不起叫作「止」,念念分明叫作「觀」。心無邪思即是正念,以正念修止觀,便得正定。
  
  由正定能產生正智,正智和邪智不同。邪智是用心思、走歧途、經偏門,取不義之利,爭虛浮之名;正智是洞燭先機,明因果曲直,能夠安定人心,不受誘惑,並能恰到好處地面對、處理、化解各種人我的問題,其立場絕非自私自利、損人利己。
  
  這四句話可說是佛法的基本原則。「戒」能保護自己身心健康。「定」能使人心平氣和、情緒穩定,乃人生一大享受。「慧」能使人經常保持清明的觀察力和明快的決斷力,以客觀態度處理問題。三無漏學在在使人活得更幸福,即使未信仰佛教的人也可以運用得益。


智慧之眼
  
  世俗無眼,莫見道真;如少見明,當養善意。──法句經卷上.世俗品
  
  世人沒有慧眼,不見正道,就如盲人見不到光明。這個偈子勉勵我們當以培養善意來開智慧之眼。
  
  「世俗無眼」是說一般人囿於一己之私,沒有深見和遠見。有智慧的人,則已放下了私利的追逐,所以凡事都能從小處著手,並且從大處著眼;從近處著力而是從遠處著想;不從個人看得失而從整體論成敗;不是從自私自利的立場出發,而是以全體人類的幸福為起點。有智慧的人明察秋毫,不僅能事事洞燭先機,還能時時超越當下,不但看清正面,也能瞭解反面,且能超越正反兩面,落實於絕對的客觀,這才能看得到真正的事實、真正的原因和真正的結果。一般人則因自私自利而矇蔽了眼心,看不到正道真理,老在煩惱在黑暗中跌跌碰碰。有智慧的人,所見的日日是好日,所遇的人人是好人。愚人被環境捉弄,智者能改造環境。愚人看世界是人間的地獄,智者看世界是光明的淨土。
  
  如何培養智慧?即當培養「善意」,有兩個方向:一是透過智者的觀點來認識世界,一是用修養的方法來改變自己的心向,先使身心平衡,然後以平常心看待世界。前者是知識的,在觀念上疏導;後者是實踐的,在方法上練習。如此雙管齊下,可培養出智慧的眼睛。
  
  當我們說世間差勁之時,那表示我們是用世俗的眼光來看。如果培養善意,即使無法立刻看到佛國淨土,也會心平氣和一點,不會那麼忿忿不平。

面對現實
  
  觀諸法生滅,一切本來空;知世間成敗,從業而有生。──六十華嚴經卷二四.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二
  
  此偈是說,以智慧的觀點來觀察一切現象的生生滅滅,就會體悟到一切現象的本性,是無生無滅的,本來就是空的;也知道世間的一切現象之所以有成敗起落,是因為眾生所造種種業而產生了種種現象。
  
  有一次一位居士要介紹一位女士來見我,說她有名有錢有地位、有公有婆有父母、有兒有女有丈夫,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快樂,所以希望我能指點她幾句話。見了面,我問她,要我告訴她什麼?她說她已不少什麼,只是感到缺少一些自由,也好像一輩子都在為他人而活,所以不覺得有什麼幸福。我告訴她:「你不是沒有自由,也不是沒有幸福,只是少了一點智慧,缺了一些慈悲。也許最近太累了,你需要休息幾天吧!」
  
  我告訴她:智慧與煩惱相對,不快樂是因為太在乎自己的存在,也太在乎周遭環境的存在,這是很累人的。慈悲與怨瞋相對,不幸福是因為自己不想付出太多,相反地,他人卻還嫌你付出太少,這是很煩人的。如果你有智慧,就知道一切世間的事物,起起滅滅、來來去去,都是暫時有而本來空,何必那樣地在乎自己、在乎他人。如果你有慈悲,就不會計較付出的多少,不會在乎他人的反應如何,只是為了愛護環境、照顧他人,而做奉獻。有智慧者能夠放得下,因為一切本來就是空的;有慈悲者能夠提得起,
  
  因為有世間就有業,多造善業,多結善緣,正是菩薩的心懷。如果既有智慧又有慈悲,就會發現你是天天都在自由自在地生活,天天都在心甘情願地奉獻,當然不會累也不覺得煩了,連休息幾天也用不著了。
  
  此偈告訴我們的消息是:因為一切的人事物以及人的觀念和想法,都在起起滅滅,所以從空而有,由有歸空,不必為了成敗得失而起煩惱。可是,既然生活於此世間,一定是在成敗得失的現實之中,不論是苦是樂、是成是敗、是得是失,都是由於自作自受;不論你記得不記得,通過三世因果的觀點來看,你必須面對現實,改善未來。

 現在主義
  
  過去是未來,未來是過去,現在是去來,菩薩曉了知。──六十華嚴經卷三三.普賢菩薩行品
  
  此偈是說,以菩薩的智慧,發現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是互相交錯而不可分割的,所以說過去就是未來,未來也就是過去,現在就是過去及未來。這對一般人的常識世界的認知來說,是無法理解的。
  
  這兒絕對不是玩文字遊戲,顛三倒四,事實上,它有既深奧又淺顯的道理在裡面。
  
  在現實世界裡,一切動物之中,人類居於最高等的層次,因為有記憶、能思辨、累積經驗,形成了文化。這都是時間感的反應,所造成的結果。記憶著過去的經驗,變成生活於現在的知識和技能,運用過去的記憶加上現在的事實,便能展現出未來的景觀。
  
  正因為人類具備在時間上的條件,朝向正面發展,便是不斷地改正過去、更新未來;朝向負面延伸,便是對過去的眷戀與追悔,對未來的夢想與憂慮,對現在的不滿與不安。這就為人類造成精神上的壓力和生活上的苦惱。
  
  因此菩薩慈悲,告訴我們:時間雖然是有的,而且也是人類所需要的,但是不要被時間所騙,不要以為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一定會來,現在的永遠不變。站在你現在的立足點上,你是帶著從前,走到現在,你又立即帶著你的過去和現在,走出未來。所以不論你的記憶力如何,也不管你的推想力如何,現在的你,雖不等於是過去的你,也不就是未來的你,但確實是和你的過去及未來,連繫在一起的。
  
  曾經有一位禪師,離家數十年,再度回到家鄉時,他的親人都認不出他了,經他自我介紹後,他的親人便驚訝地問:「變成這麼老了,你真的是我家那個人嗎?」
  
  禪師回答說:「那個人的確就是我,我這個人的確不是他。」這兩個人的對話,點出了時間的前後,雖不可分割,但又歷歷分明。
  
  不用牽掛過去,不必擔心未來,踏實於現在,就與過去和未來同在。

 求學要訣
  
  夫學有二,常親多聞,安諦解義,雖困不邪。──法句經卷上.教學品
  
  求學有兩個要訣:第一是常親近善友,第二是遵守真理。「學」是指聖人之學、解脫之學,也就是離煩惱之學、安心安身之學。
  
  「多聞」是多多學習待人接物,與人共處,化解煩惱,增長智慧的觀念和方法。簡言之,多聞者是學問淵博、知識豐富的人;在佛教界稱之為「善知識」,指的是良師益友,能為我們傳遞經驗、解惑紓困並授之以正確實用的方法。
  
  「解義」是指對理論的瞭解、對學問的洞悉。「多聞」是多聽、多學、多讀書;「解義」則是對聽到、讀到的任何學問都能瞭解其內容。這又可分成兩個層次:第一種是從語言文字的表面去理解,望文生義,卻不一定是真正的意思。第二種則是以自己對人生的體驗及對佛法的修行來通達、識透文字的內涵,根據實際經驗,根據證悟層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體認。
  
  懂得這兩個名詞之後,知道求學要常親近、請教、請示博聞強記的人或見多識廣的人,由此可以獲得智慧的啟發和學識領域的開拓。然後便能安住於正確的、正當的、真實的道理。若能如此,即使遇到思想上、生活上、身心上、環境上的任何困難,皆可迎刃而解,也不會被錯誤的觀念或不良的環境所誘惑而走上邪道,像一些人在平常時候,仁義道德都聽得懂也講得出口,一旦面臨利害關頭,卻可以出賣良心,追求不正當的利益去了。

不如無知
  
  諸法無自性,一切無能知;若能如是解,是則無所解。──六十華嚴經卷一○.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
  
  一切現象沒有固定不變永恆的本質,也沒有一定不變永恆的真理讓我們認知。假如有誰能理解到這樣的事實,也就沒有什麼大道理可以被瞭解說明的了。
  
  所謂「諸法無自性」,是說任何現象沒有不變的恆常性,任何現象都會由於時間和空間因素的變遷而產生變化,任何物質現象及精神現象都是如此,故世上並無永恆的真理和不變的事物。
  
  然而,一般人即使在觀念上有此認同,事實上卻難以體會;總在茫然迷惑、不明所以的情況下,對一切現象在心理上產生正負兩面的反應。正面反應是想迷戀它、追求它、佔有它,形成貪得無厭、永不滿足的苦惱;負面的反應是,想要的追求不到,無法佔有;已經到手的,擔心失去,真的失去了,那就產生了永遠沒有全安感的苦惱。這是非常辛苦的,天天忙忙碌碌,居然就是為了自尋苦惱而忙。有人說是為了生活,為了事業,為了成就感。其實只是為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想法或似有實無的事物而忙。
  
  一般人是被物欲牽累而辛苦。知識分子的思想家們,則為對於某種想法或所謂意識形態的堅持而辛苦一輩子。有人認為他們的理念、想法和判斷是絕對正確的。其實,世間任何事物包括思想觀念在內,沒有一樣能夠不受時間、環境的影響而一成不變的,現實情況經常改變,思想觀念也就無法不讓它隨之改變。所以,自己的見解和判斷,只能代表你自己的現在,說不定你到明天就會修正你自己的見解。但往往有些人為了意見的出入,爭得臉紅脖子粗地形同水火。人不能沒有自己的立場,但也該尊重他人的立場,否則,不僅困擾自己,也困擾他人。
  
  正因為任何東西都會變化,於是求知就僅是一樁比較的行為,而不是造成獨斷行為的手段。求知是為了生活的方便,不是為了要抓住一樣東西不放,否則知識反而成了生活的累贅,那又何苦來哉。現代人的資訊發達,消息來源豐富,大家一方面希望知道得更多,另一方面又被想要知道的東西衝擊得頭暈目眩,忘了自己是誰。

戰勝自己
  
  千千為敵,一夫勝之,未若自勝,為戰中上。──法句經卷上.述千品
  
  這個偈子是說,若以一個人的力量去戰勝成千上萬的敵人,當然是夠勇猛的戰將了,但是,還不如戰勝自己的煩惱心來得有價值。這四句話是意味著「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人的一生,總是在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做著適應及克服的努力。因此有人形容人生如戰場,勇者勝而懦者敗;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中,所遭遇的許多人、事、物,都是戰鬥的對象。其實,自己的心念,往往不受自己的指揮,那才是最頑強的敵人。
  
  一般人認為,如果沒有危機感、競爭力或進取心,可能會失去生存的空間,所以許多人都會殫精竭慮地為自己、為孩子安排前途,以作為發展的戰場。
  
  人生的戰場上,千軍萬馬,殺氣騰騰。一位在作戰時,能夠萬夫莫敵,屢戰屢勝的常勝將軍,功勳彪炳,使得敵軍望塵披靡,但他內心是否平安、自在、歡喜,就大有問題。例如拿破崙在全盛時期幾乎統治半個地球,戰敗後被囚禁在一座小島上,相當煩悶痛苦,難以排遣,而說:「我可以戰勝無數的敵人,卻無法戰勝自己的心。」可見能夠戰勝自己的心,才是最懂得戰爭的上等戰將。
  
  要戰勝自己很不簡單。一般人得意忘形,失意時自暴自棄;人家看得起時覺得自己很成功,落魄時覺得沒有人比他更倒楣。唯有不受成敗得失的左右、不受生死存亡等有形無形的情況所影響,縱然身不自在,卻能心得自在,才算戰勝自己。
  
  平常人很難不受環境影響,矛盾、衝突、掙扎,經常發生,如何調伏煩惱,非常重要。發生在心外的事比較好應付,發生在心中的事則較難處理。這需要做自我排解、自我平衡的工夫,在觀念和方法上都要努力。在觀念上要想到這是種種因緣配合之下所產生的結果,自己僅是其中的因素之一,並不是唯一的因素,所以無法掌控,心中情緒自然會安定。在方法上則要做些自我約束與寧心安心的工夫,若能隨時隨地安心安身,便是真正戰勝了自己。

用佛智慧
  
  如來智如是,眾生悉具有;顛倒妄想覆,眾生不知見。──六十華嚴經卷三五.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三
  
  此偈是說,人人都具備跟佛相同的智慧,可惜一般人的心智被癡迷的顛倒妄想所蒙蔽,所以不知道有這樣的能力。
  
  很多人以為自己非常優秀,頭腦快、見識廣、懂得多、學得勤,就覺得很有智慧。另有不少人以為自己非常愚笨,頭腦鈍、手腳慢、理解力低、記憶力弱,就覺得沒有智慧。其實,如果依據此偈做判斷,這兩種人都還不曾知道佛的智慧是什麼?
  
  三年前有一對夫婦遇到婚姻危機,先後都來請我指示。兩人都是出身於農村,結婚已二十多年,當時都只二十來歲,男的初中畢業,女的小學程度,後來男的由工讀而出國留學,回國後升到了一家中小企業公司的總經理。太太老是懷疑丈夫在外面有了姨太太,男的便來告訴我,本來他沒有想到要娶姨太太,反正太太天天都在冤枉他,他就真的交了女朋友。太太知道實情之後,也來告訴我說,既然丈夫無情,她也要另外去找男朋友了,反正她的丈夫嫌她愚笨,遲早大不了離婚算了。
  
  這對夫婦,受的教育程度有差距,知識水準不相同。卻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兩人都沒有如來所說的智慧。妻子冤枉丈夫已是錯的,丈夫豈可將錯就錯?丈夫有外遇已是錯的,妻子豈可也去找外遇?兩者都已四十多歲,還不珍惜患難夫妻,竟來互鬥意氣,把幸福婚姻的營造,當作兒童的遊戲,是多麼的愚癡!幸虧兩人都來見我,被我各罵一頓,避免了家庭的破碎。
  
  這個例子,正好說明此偈所謂被「顛倒妄想覆」蓋了心竅,不見了智慧,任由情緒奔放,惹得煩惱不已、痛苦不堪。
  
  請不要誤認為佛的智慧,要等到成佛之後才有份,那是一些學問家們的高論。事實上,佛在人間,就是要幫助一般的凡夫俗子,告訴你本身就有佛的智慧,不一定要等到成佛,只要能於生活中,少鬧一些無意義無道理的情緒,少為自己製造煩惱,常以心平氣和的態度,諒解人、包容人、幫助人,你就是一個能夠生活在如來智慧中的人了。
  
  不要指望,等你成了佛,才有佛的智慧,你應當馬上開始運用佛的智慧。否則,你是永遠沒有機會體驗到智慧,你也永遠不會成佛了。


提起放下
  
  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大智度論卷三.釋初品中四眾義
  
  此偈的表面是說,孔雀雖有華麗的外表,但是不如鴻雁能夠遠飛;在家人雖然富貴而有勢力,但不如出家人的功德殊勝。好像是說,從外表上看,在家人比出家人高貴,其實卻恰巧相反。
  
  這是出家與在家兩種生活型態的比較。很多在家人一生中所追求的不外名利權位勢,即使不一定受人尊敬,但卻要受人矚目,才算成功。可是很少人在成功之後,不被牽累,直到晚年,仍在名利場中打滾而不能脫身。這好比披著華麗羽毛的孔雀,是眾目的焦點,受人讚美欣賞;但孔雀尾巴太長,身體太重,飛不高也飛不遠。鴻雁是一種候鳥,長得並不漂亮,但在夏季來時向北國去避暑,冬天到了往南國去避寒,翱翔於滄溟,一飛就數千里,如此海闊天空的大胸襟,絕不是孔雀所能比擬的。
  
  這不是說,在家人有了財勢富貴,便不能遠走高飛,而是因為有家有室、兒孫成群,加上田產房產,要想說走就走可就不容易了。縱然年老退休乃至臨終之時,還對眷屬產業牽腸掛肚地放心不下。由於不自在,所以患得患失。富貴者更求富貴,有權者希望權加一級,有勢者力求鞏固並擴張。自古以來,許多尊貴權勢人物,往往至死不願讓出權位,要待子女逼下台,要等後起者趕下台。提得起放不下,是非常痛苦的事。
  
  出家人的功德在於隨遇而安、隨緣奉獻。沒有一定要做的事,沒有一定要去的地方,沒有一定要在世間揚名立萬或完成大事業。如果事實需要,也沒有一定不願見的人和不想做的事。有一位海外回來的學者見我們法鼓山的計畫不小,遠景龐大,對我說:「聖嚴法師,你的野心不小。」我說:「阿彌陀佛,我那敢有野心?隨緣而已!如果因緣許可我就做,而且不逃避、不後人;因緣不許可的話,我是不會強求的。野心是想要追求、想要征服、一定要達成什麼;我沒有野心,佛法要我做的、眾生要我做的,在不違背智慧和慈悲的原則下,只要我能做,一定盡力而為。」出家人沒有私人的事業和財物,一鉢千家飯,孤僧萬里遊,在任何地方落腳乃至一晚,就把那個地方當作自己的家來照顧;遇到任何一個人乃至一面之緣,也把他當作自己的家人那樣來看待。情深禮隆而不存佔有之心,所以能隨緣結緣而又能隨時放下。
  
  此偈雖然是以在家和出家的兩種身分做對比,其實,有大智慧的人,不論在家出家,都能提得起放得下,所謂置名利權勢於度外,乃至也置生死於度外。如果是非常愚癡的人,不論在家出家,他們的心中也都被名利權勢佔滿。不過出家人的生活方式,若非已經擁有寺院及徒眾的大和尚,要想佔有名利權勢,相當不易。所以,若非道德修養已有相當火候,擔任叢林道場的方丈,是要特別留心的。有道的出家人,處處努力建寺,隨時可以離開。


知識智慧
  
  有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譬如大闇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大智度論卷五.釋初品中摩訶薩埵
  
  智慧是心地無染,多聞是博聞強記。如果心地光明而不具備足夠的知識學問,便不能用適當的語文工具來向人表達自己內心之所體驗;如果僅有淵博的學問,而無明淨的智慧,便等於睜著兩眼的盲人,所說所見,都像盲人摸象。
  
  一般人所認為的智慧大概是指聰明或博學。這種人見多識廣,反應敏捷,分析和觀察深刻而獨到。其實,從佛法的觀點來說,聰明人不等於有智慧,學問家也不等於智者。離開了自我中心的分別、執著,才是離煩惱而得解脫的有智慧者,那是親自體驗到了真我無我、實相無相的究竟空相。
  
  在這個偈子中,多聞的意思是懂得很多佛法,不一定用耳朵聽聞,也可用眼睛閱讀,和用心分析研究經典。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阿難尊者是多聞第一,他把佛在各個時段所講的佛法都記得清清楚楚,被形容為「如瓶瀉水」,從佛的口中,進入阿難耳中,一字不少、一義不漏地全部承受。但他直到釋迦牟尼佛涅槃時,尚未悟入智慧、尚未成阿羅漢。可見多聞和智慧並無絕對的關係。只有多聞而無智慧,雖然身在光明之中,但好比沒有眼睛,看不到光明,無從知道光明是什麼?反過來說,有智慧而無知識、學問,只能說自己沒有煩惱,但無法用智慧來幫助眾生,這好比在黑暗之中,有眼睛卻看不到東西,不知道佛法是怎麼說的?不會說開悟的境界是怎麼發生的?所以佛陀時代有些已證阿羅漢果而沒有學問辯才的弟子,遇到請他們說法開示的場合,只好表現幾下神通來感化人。可見有智慧而無多聞,多聞而無智慧都不夠好。

如法實踐
  
  如法應修行,非法不應受;今世及後世,行法者安穩。──大智度論卷一六.釋初品中毘梨耶波羅蜜義第二十七
  
  此偈是說,若合於正法的道理,應該照著去做,違背正法的觀念,便不該接受;不論今生或來生,如法修行的人,都會獲得安穩的心境。這四句話中,有四個名詞是重點:如法、非法、行法、安穩。
  
  一般人講「如法炮製」,是依照正確方法炮製藥材,才能使人藥到病除。此偈是說照著佛所說的道理和方法去做,便是「如法」。「法」是指釋迦牟尼佛所講解除苦難的原則,便是從因果的事實而說有,從因緣的現象說空。佛所說的每一部經,都是為了適應不同時地及聽眾的情況而方便說法;從不同的角度談同一個問題,或對同一個問題向不同的角度去發揮。因此,原則只有一個,修行法門則有無量。合乎此原則的道理,不論出於何人所說,都是如法;若不合原則,縱然大家說是佛法,也要視為非法。
  
  佛法的原則是因果法及因緣法,佛法的實踐是以戒定慧的三學為基準。「戒」是應該做的必須做,不該做的不得做;自利利他的事應該做,讓自己產生困擾、讓他人受到傷害的事不該做。「定」是心不受環境的刺激誘惑而動搖,不受內外的困擾所影響,隨時隨處,能使自己的心,處於安樂、安適、安穩的狀態,不僅自安,也能安人,使得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中的人,都能得到同樣的安定。「慧」是既能提得起也能放得下,提得起責任,放得下權利,提得起是幫助他人,放得下是心無牽掛。放下以後,心中清清朗朗,提起之時,心中毫不拖累。此叫作如法。
  
  「非法」,是身口意三種行為,不合因果及因緣的觀點,違背戒定慧三學的基礎。
  
  如果照戒定慧的原則努力修行,便可避免、預防產生非法的行為,則今世後世都會得到利益。現生如法修行的人,身心會平安,即使環境不如意,有種種打擊阻礙,但內心不會受影響而產生怨天尤人的煩惱。何況存善心、說好話、做善事的人,多半會受大多數人的歡迎、愛戴和信任。假如今生並未得到外在環境的回饋,也沒有關係,還有無窮的來世、無限的前程。
  
  「安穩」是安樂穩定,不受干擾,不愁得失,超越於善惡有無的解脫自在。 


劍及履及
  
  聞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如是之過失,皆由懈怠心。──大智度論卷一五.釋初品中毘梨耶波羅蜜義第二十六
  
  此偈是說,如果你在聽了很多微妙的道理,卻對自己的身心沒有多少幫助,問題就在於沒有身體力行地照著去努力。
  
  世間的許多知識分子,讀了大量的圖書,寫了不少的文章,僅在販賣學問,餬口維生,光在坐而言,不能起而行,對人也許有用,於己等於無益。有些學佛的人,讀了許多經論及祖師的語錄,卻不能開悟,也無法減少煩惱。懈怠不精進,能說不能行,是其關鍵所在。
  
  此處所謂的「妙道法」是佛所說的離苦法、解脫法、成佛法,即是成熟眾生的大乘菩薩法。有人聽了佛法之後,如飢得食,如渴得飲,奮不顧身,全心投入,深怕時機難再。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很不簡單!聽到了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心境立即豁達,覺得死而無憾。可是對佛教來說,僅僅聞道又能悟道,雖也可以死而無憾,如能不死而將經驗分享其他尚未聞道悟道的廣大眾生,那就更好。作為一個菩薩,聽了佛法之後,如果尚未悟道,當然要自己修行自己用,同時也要介紹給別人。這是「自身未度先度人,是為菩薩初發心」。
  
  「聞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是說聽到佛法卻不能拿來利益自己,即如禪宗語錄所比喻的,走在江水邊結果渴死,坐在飯鍋邊結果餓死,這都是懈怠心在作祟。連舉手之勞都不肯,難怪渴死餓死。佛法稱這些人為睜眼的瞎子、有耳的聾子、有嘴的啞巴,佛法對他們水潑不入心,聽是聽到了,但跟他們的生命不相應。
  
  凡事因循,得過且過,雖然手中握有無價寶庫的鑰匙,懶得打開寶藏之門,懶得運用庫藏的財寶,那就等於沒有財富的乞丐。
  
  知識學問,貴在學以致用,不用便無用,無用便無益。凡事劍及履及,精勤不懈,必能利人,也能利己。

 禪的力量
  
  禪為金剛鎧,能遮煩惱箭;雖未得無餘,涅槃分已得。──大智度論卷一七.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此偈是說,禪定是最堅固的鎧甲,可以抵擋煩惱的利箭,縱然尚未達到無餘涅槃,但已在走向涅槃之路了。
  
  禪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是四禪八定;第二種是禪定和智慧不二,也就是《六祖壇經》的「即定之時慧在定,即慧之時定在慧」,是中國禪宗所講的禪。印度的禪有兩個層次:一個是與外道相通的層次,即瑜伽派,修四禪八定,淺的時候心止於靜,心無雜念;深定時,自己就是存在於無限的時空,這是世間禪,因為自我的價值執著還在。另一個層次是釋迦牟尼佛的禪,在四禪八定之上,另加第九定,名為滅受想定,便是超越於時空的執著,名為解脫定,又叫羅漢定,這已是由定發慧的禪了,如果有定無慧即不解脫,定中無煩惱,出定之後尚不能無惑。第九定後,一了百了,煩惱盡、生死斷,雖在世間,已超越世間的束縛。
  
  此偈講的禪是即慧即定的大乘的禪,這種禪可以用打坐進入定境,但有了工夫之後,不一定是在打坐的情況下得智慧。出定之後只要心不受外在干擾、誘惑,也是在定中。所以禪宗說,坐也禪立也禪,吃飯、喝水都是禪,日常生活即是禪。
  
  「鎧」本是古代武士在戰場兩陣打仗時用來護身禦箭的戰袍,此處以「金剛鎧」比喻禪的力量,就如金剛做成的鎧甲,可以保護心的清淨和穩定,不會受到心內和身外射來的煩惱箭所傷害。有些煩惱箭看起來是來自身外,其實箭和弦都是出於內心。倘若心定如金剛,身外縱有千軍萬馬的煩惱之箭,也是奈何不了你。如果心有禪的力量,雖尚未得無餘涅槃,仍有一些微細煩惱,但已不起作用;雖仍未得究竟解脫,但已得到若干部分的涅槃功德,嚐到了一些煩惱不起的味道。
  
  一般人或剛學佛的人不易到這個程度,但在生活之中多保持一份寧靜的心,多保持一份向內看的心,就會少一點被外境困擾的可能。我常告訴人,如果煩惱當前、逆境當道,要向內看自己的念頭,不要看對方的情況;或者注意呼吸出入的感覺,不要注意使你煩惱的現象,否則煩惱不易平伏。這實際上就是禪的力量,也是一種定的方法,可使煩惱減輕。

禪能離欲
  
  欲樂著無厭,以何能滅除?若得不淨觀,此心自然無。──大智度論卷一七.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此偈是說,淫欲之樂往往使人沈迷,無法自拔,如果能使用不淨觀的方法修行,貪著於淫樂的心,自然會如釜底抽薪,無薪火自滅。五欲之中以男女的性欲最強。男女的性欲之樂是非常令人著迷的,只要是正常的男人或女人,都會有興趣。即使是出家人,在未離欲之前,多多少少也有這種傾向,因為有戒律保護,所以不會去做。
  
  佛經中說,人間的五欲以淫欲最樂,仍不如天上的欲樂,則因沒有肉體負擔,故也沒有疲累厭惡感。經中又把五欲之樂和禪定之樂相比,禪定之樂遠勝於五欲之樂。禪定是從身心得到鬆弛、解放,身輕而心安;欲樂只是一時間的刺激、陶醉,而不是神經肌肉的放鬆,沒有輕安之樂,二者相差十萬八千里。所以,有禪定經驗的人對性欲就不會那麼地迷戀了。而修禪定的方法中,不淨觀是專門對治淫欲重的。性欲強烈,一方面表示身體健康,另一方面也顯出氣質粗濁;也有些人,由於體質虛弱,火氣上升,性欲的反應亦強,這是要命的現象。人非禽獸,切勿讓性欲奔放,造成嚴重的後果。
  
  不淨觀是觀自身的不淨和觀他身的不淨。
  
  性的衝動或反應很強烈時,觀察身體,每一個毛孔都不斷在分泌,只要一段時間不清洗,臭不可聞。用這個觀點看自身不淨,欲念會下降;再觀他身不淨,欲念即平息。有人看到特定形象的男人或女人時,會特別有興趣,這時就宜想像:掀開這個人的頭髮之下是頭皮,頭皮之下是血肉筋骨。如果喜歡他的眼睛,眼睛內部是神經、是脂肪,沒有任何可愛的東西。再進一步觀想:害病時如何?我見過一位本來很妖嬈美豔女士,當她生病時便非常憔悴,口有胃臭,身有體臭,一點也不美了。再往下想,當美女死了之後又如何?死了幾天將如何?死了幾個月又如何?只剩一堆骨頭,最後連骨頭也沒有了。修不淨觀觀到這種程度時,就不會再有欲念產生;觀到最後,身心沒有了,心外的境界也沒有了,便入了禪定,其最高境界是離欲,證阿羅漢果。
  
  不過,不淨觀不容易學,須由有經驗的老師教。如果沒有這樣的老師,欲念產生時,不妨觀自己和他人的不淨,也有用處,至少不會放不下、離不開、不斷想追求。

 攝心入定
  
  攝心入禪時,以覺觀為惱;是故除覺觀,得入一識處。──大智度論卷一七.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本偈是說,進入禪定所遇的障礙,是覺和觀,若不離開覺觀,就不能進入深定。
  
  「覺觀」是心理活動現象,又被譯為尋伺。粗思緒為覺,細思緒為觀;尋求事理的粗性作用,及伺案事理的細性作用,合稱為尋伺。這是思考性、探索性的心念,與專注性、集中性,乃至統一性的禪修心態是相違背的。進入禪定時,如果還有覺觀,就打攪了定境的完整和寧靜;若能把覺和觀的心象徹底擺下,就能進入深定。覺觀對於分辨好壞善惡而言,是善的心理現象,對於禪定的修行者來說,卻是不善的心象。因此《大智度論》說:「覺觀雖善,而是三昧(禪定)賊。」
  
  攝心是把散亂的心和攀緣的心集中起來。散亂的心,是天南地北、胡思亂想。攀緣的心,是對外在的環境,不論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嘴所嚐,只要是喜愛的就追求、貪取,不順意的就討厭、排斥。若要集中這個散心,需要使用攝心入定的方法。有的直觀實相無相、念頭無物可緣、念頭無立足處,便是三昧定境。有的用數息觀,把雜念妄想用數呼吸的方法排開,唯一的念頭就是數呼吸,等時間長了、工夫深了,就能進入禪定。禪定有深淺之別,入深定之後即進入「一識處」,只有一個自我識存在,其他一切分別識都不起作用了,這個自我不是對外攀緣的意識,也不是對內尋伺的意識,而是還有自我中心的存在,存在於禪定之中,可見若不除我執,禪定再深也未必解脫。
  
  另在禪修的現象和方法上,也用覺觀二字,不過不是此偈所用的尋伺心。
  
  覺是禪修者的覺受,凡打坐時會產生種種覺受,如冷、暖、呼吸順暢或不順、身體清涼輕安等。由身體的現象產生心理的反應;如果執著這些反應就不能入定,必須放下才能入定。
  
  觀是觀想的方法,如因緣觀、數息觀、慈悲觀、不淨觀、界分別觀等,合稱五停心觀,我們必須經過這些修觀的方法才能入定。如果在入定之後尚有觀的方法可用,則表示未入深定。正如坐船過河,若不肯離船,即使到了彼岸也是不能登岸,所以執著覺受及觀法,也是禪定的障礙。
  
  更進一步,倘若入了深定而耽著定樂的享受,也不得解脫,必須先將覺觀放下,才得入定,然後必須將定境也得放下,方為無私無我的自在解脫。


事實如此
  
  般若波羅蜜,實法不顛倒;念想觀已除,言語法亦滅。──大智度論卷一八.釋初品中般若波羅蜜
  
  此偈是說,得到般若的智慧之後,所見到的才是不虛妄、不顛倒的真實法,那已不是思想語言所能形容的境界,通常稱為不可思議。
  
  梵文的般若是「智慧」,波羅蜜是波羅蜜多的簡稱,是「超越」。但般若無法僅用「智慧」兩字來表達,因為一般人認為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等,凡有創發性的人,都有智慧。但這跟般若不一樣。般若的智慧,也有一般人的智慧的功能與作用,但無一般人的自我中心的執著。這才能從煩惱的苦海超越而成為大解脫大自在的智者,叫作「波羅蜜多」。因此,開發了般若波羅蜜多的人,便不會再有顛倒意見了,因為他已體驗到了真實的佛法。
  
  什麼叫「顛倒」?共有四種: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以無我為我,以不淨為淨。這是人間凡夫對於身心和環境所持的正常心態,但從佛法的立場看來,卻叫作顛倒。因為世法無常,所以身心世界皆非真我;因為一切現象無法永久保持或保證不變,所以有生老病死等諸苦;因為有煩惱的心念,所以不清淨,有血肉的身體,所以是臭皮囊。
  
  然而開發了般若波羅蜜多的人,便已超越了煩惱的分別執著,也可以說般若波羅蜜多就是真實的佛法。而真實的佛法,必須是得到般若波羅蜜多的人,才能體會到的。這樣的真實,已非言語、思想所能說明思考的領域。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禪宗所說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也就是指的「般若」的事實。
  
  通常,幾乎人人都曾有過「盡在不言中」的體驗。有人形容大智若愚,其實不是裝成憨厚笨拙,根本覺得用任何方式辯論、解釋說明,都是不必要的,因為事實就是如此。多說不如不說,否則離開事實真相就會越來越遠。

無私無我
  
  般若之威德,能動二種人;無智者恐怖,有智者歡喜。──大智度論卷一八.釋初品中般若波羅蜜
  
  此偈是說,般若能使兩種人震撼:一是使得沒有智慧的人恐怖,另一是使得已有智慧的人歡喜。
  
  梵文般若的意思是無私無我的智慧。在沒有智慧之前,不知般若是什麼;有了智慧之後,沒有自我、沒有執著,因為警悟到,外在的環境和內在的身心,都不是永恆的自我。不過在般若的智慧尚未從心中顯現之時,縱然在認知上能夠接受無私的觀念,卻無從體會到無我的狀態。甚至一聽到般若是空,空即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就會恐懼驚怖。因為既然無我,自己的身心究竟又是誰呢?可是對於已經有智慧者,認為達到這種境界實在太好了,能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所以盼望協助那些無智的眾生,在尚未斷除煩惱之前應當斷除煩惱,未得大智慧之前應當開發智慧。因此要用種種觀念、種種方法,幫助眾生開啟智慧,並且鼓勵大家,總有一天大徹大悟,顯現出大智者的功能。
  
  然而,一般人害怕失去自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害怕在體驗到無我之後,就會像一個好端端的人,突然失去了記憶、不認識自己,當然也不認識親人,沒有了自我,當然也會失去本來屬於自我的一切,那該是多麼悲慘可怕的事了!他們以為,如果沒有了自我,比起失魂落魄的幽靈更加寂寞。我的弟子中還有不少是這樣的人,甚至隨我打了幾次禪七的人還有這種心態。一講到無我,他們就說:「不能沒有自我,一旦沒有自我之時不知會發生什麼事。現在這個我已很習慣了,我有我的身體、環境、家庭、財產、事業等等,偶爾雖有困擾,但還不覺得有多少不好。如果沒有了自我,實在不堪想像,可能我會發瘋,也可能變成一個植物人那樣的行屍走肉了。」
  
  事實上,無我的經驗,是以無私的般若智慧,超越了主觀客觀,超越了時間空間,超越了相對絕對的自我中心,除了沒有自私的立場,所有的一切都還照常。如果你是在家人,由於禪修而開了悟,那就是獲得了般若波羅蜜多的無我智慧,因為沒有出家,所以太太、先生、孩子、事業等原有的一切,還得由你去照顧。所不同的是:開悟之前,是你的私有,所以被你在心理上佔有;開悟之後,是屬於各人所有,你已沒有自我的私心,在心理上是盡慈悲關愛奉獻的責任。這種心境是很難說明的,唯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當你歡喜地獲得般若的智慧之時,自然就知道了。
  
  一般人也可以練習著用智者的觀點來放下自我,特別是在被煩惱所苦的時候,學習著暫時放下自我,也會有益於身心的健康。


不用議論
  
  若人得般若,議論心皆滅;譬如日出時,朝露一時失。──大智度論卷一八.釋初品中般若波羅蜜
  
  此偈是說,如果一個人得到了般若智慧,從我見、我執所生出的議論心就沒有了;好比早晨太陽一出來,露水都不見了。
  
  般若本身不是用語言講的,即使說是得到了文字般若、語言三昧,還是以語言來表達,用文字做工具。但以文字語言做工具,是為了利益眾生,因材施教,不是為了自己要申述什麼真理。所以,得到般若的人,心中朗朗乾坤,對任何現象皆不需揣摩,當下就明白。若是哲學家及科學家,則需靠理論表達,分析實驗。徹悟以後的聖者,對於宇宙人生,都是如實觀、如實知、如實說。是直觀而不是直覺,無相無不相,是如實相;無念之念,即是般若。既然如此,已不需要議論、辯論、爭論,因為一切都已清清楚楚,還要議論什麼?但是未得般若智慧的人,仍需要思辯的邏輯,才不致陷於盲從、迷信、迷惑。
  
  凡是辯論的、討論的、爭論的、計較的、衡量的、分析的、綜合的,都叫議論心。這些都會因無我智慧的出現而消失,好比太陽一出來,朝露就被蒸發了。佛見人就說法,但不要認為他喜歡議論。佛的大弟子中有議論第一者,他是為了使大家對佛所說的法,理解得更透徹,是為了幫助別人而不是表現自我。因此直到今天,西藏的喇嘛對議論依然很重視,用議論達成消滅議論的目的,使講的人不會似是而非,聽話的人也容易進入主題。所以,已得般若的人,本身不需議論,若是為了他人,則仍然需要議論。

智慧無痕
  
  若不見般若,是則為被縛;若無見般若,是亦名被縛。若人見般若,是則得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得解脫。──大智度論卷一八.釋初品中般若波羅蜜
  
  此兩偈是說,不論你以為已見到般若或者沒有見到般若,都是未得解脫,相反地也都是已得解脫。
  
  這兩個偈子,乍看之下是彼此矛盾的。第一個偈子說,不論見不見到般若,都被煩惱束縛。因為未見般若的人,不知道有般若,也沒想要見到般若,因此是在煩惱之中。另一種人已知有般若,並且在追求般若,這本身就是執著;或者他自認已得到般若,是一個有智慧的人,這也是個笑話,因為般若是無我的,怎麼會把有了智慧當成我了呢?所以自認得到般若,也是束縛。
  
  第二個偈子說,見到般若是得到解脫;相反地,不見般若也是得解脫。這是對智者或悟後的人說的。悟後的人即使告訴別人他見到般若,自己心中並不會執著般若。比如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已放下了自我中心,但他為了幫助他人,依舊處處說到「我是佛」、「我是大覺者」、「我是世尊」、「我是法王」、「我度眾生」。這究竟是執著,還是解脫呢?這是為了讓眾生起信心,所以告訴人他是佛,他已得解脫,藉此讓眾生知道,他是值得依靠的人,是能讓眾生得解脫的人,要跟他學習。這些「我」字,是為眾生而說的假名,不是為了凸顯佛的自我而說。
  
  「若不見般若,是亦得解脫」,對於大徹大悟之後的人來說,般若也是因為眾生需要而立的假名,在他們悟者的心中並沒有任何痕跡叫作般若,這才是真正得解脫。倘若某人自己認為有智慧,自己認為已解脫,自己認為於眾人之中高人一等,這是固守著自我價值、自我成就的心象,乃是傲慢自大,不是解脫自在。
  
  我常對修行已有一點心得的人說:不要執著悟境,不要等待開悟。如果真的開悟了,不要大驚小怪,逢人就顯示自己已經開悟。真正開悟的人,心中了無痕跡,如果有開悟的感覺和開悟的傲氣,那是證明你不是真悟,未得解脫。
  
  世間有些人自稱他們是解脫者、大師、大禪師,或者自謂最高最究竟的自在者,很難講他們是否名符其實。如果是方便法,讓人起信,那沒有問題;如果驕慢自大,自認為解脫者,那絕不是解脫。該如何判斷呢?但看他們在平常生活中是否有傲慢心?是不是和光同塵地平易近人?如果是在從事神化自我及個人崇拜的活動者,就可能是驕慢,而不是般若了。


 原來如此
  
  諸法之實相,則是眾生相;若取眾生相,則遠離實道。──大智度論卷二○.釋初品中四無義
  
  眾生相就是諸法的實相,二者沒有差別。但是此偈又說,如果執著眾生相,那就離開了真實的佛道。
  
  這是般若的辯論法,也是《大智度論》的句法。首先說這個就是那個,然後說若取那個當成這個,就已離了這個。以此偈為例,不要執著莫須有的名相叫實相,但離開名相又如何知道實相呢?
  
  實相是實際的、根本的形象、現象,原來就是這個樣。但真有實相這個東西嗎?從語言上、思想上講是有的。若從實相的本身來說,實相是無相,無相不離一切有的現象,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東西叫實相,可知世界一切現象都沒有離開實相。
  
  佛學所講的空,永遠不會有被破壞,是最可靠的。什麼叫空?只有空中才能出現種種有的現象,但這些現象不斷遷流變化,因此,一切的有,也從未離開空的真實相。佛說不要以空洞的名詞或形而上的哲學理念,來錯認實相這個東西。
  
  眾生相就是實相。眾生相是以人為主,但除了人之外,還有其他類別的眾生,眾生開悟,即見自性是空,自相也空,所以本來是空的實相就是眾生相。但你如果以煩惱的眾生相便以為等於已經體驗到了實相,那又是顛倒的看法了。眾生相只是實相的一部分。實相不離世間的任何現象,但不能把世間的任何現象當作全體的實相,因為它是一直在變化的幻相,豈是實相?

 沒有異端
  
  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力,為之立異字。──大智度論卷一八.釋初品中般若波羅蜜
  
  此偈是說,般若智慧雖沒有二相,佛卻隨著對象及時地之不同,而以各種名稱來稱呼它,用不同的方式來介紹它。
  
  「般若是一法」,更深一層來看,般若之中不僅沒有異端,也可以說,般若並無一法。但對一般人不能這麼講,否則佛就無話可說了。佛為了度眾生,還是要用種種名詞、語言、方式、技巧等,來讓不同的人接受到同一個來源的訊息,並為大家指出相同的方向,勉勵他們去努力。也就是說,發源於般若智慧,歸向於般若智慧。到底有沒有般若這樣東西呢?未悟的人不知有,已悟的人不居有。
  
  不過,此偈中的般若,是指佛的大覺智慧,人人心中皆有佛性,不論悟或未悟,人人心中也都有與佛相同的般若,只是未悟之時只見煩惱不見般若,悟了之後離去煩惱即是般若。悟後的人,用般若智慧來自利利人;未悟的人,如金在礦,不能自利也無法利人。般若的智慧,如燈照暗不照明。凡夫迷時不知有般若,無從用般若;智者悟後用時則有,不用則無,是隨眾生而有,眾生無邊,所以從般若產生的佛法也是無邊。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說了四十九年的法,遇到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眾生,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但人和鬼所聽到的都是指向相同的目標,那便是開發眾生心中的般若智慧。用智慧的劍斬煩惱的賊。
  
  《維摩經》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以一音一名一語,演說同一法,而眾生所理解的各自不同。《大智度論》這個偈子則說,佛只說一種般若法,但給它種種名,不同的人聽到之後的結果,卻是相同的般若。可見佛法是從般若出發,最後又是回歸般若。正像水從海面升空為雲、為霧、為雹、為雪,化而為雨、為露,降而為霜、為冰,最後都成為水,入湖川、進江河,而回歸於海;水性未變而作用萬千。般若也是這樣,只有一味,為了因應種種人而有種種作用、種種名稱。
  
  世間也有許多的智者,能夠活學活用,不拘一格、不限一侷。遇高則高,遇低則低;當簡則簡,須繁即繁;見深則深,見淺即淺;不論大小方圓,總是恰到好處。不論是兼善天下,或者獨善其身,都能過得稱心如意。


不喜不憂
  
  若了知無我,有如是人者,聞有法不喜,無法亦不憂。──大智度論卷二六.釋初品中十八不共法
  
  一個人如果徹底明白了「無我」的道理,聽到說「有」,不會喜形於色,或聽說「無」,也不致憂愁恐慌。
  
  如果已知無我的道理,即知「我」這樣東西,不過是由身、心、環境的三種因緣結合而成,我是暫時的假相,不是真實持久的存在。一旦達到這個境界,聽到有什麼可得,不會歡喜;聽到沒有什麼可得,也不會憂愁。
  
  法的另一種涵義:是佛所說的種種道理及修行的方法。如果已知無我,對於有沒有佛法,都不會有問題。此偈的「法」,是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也是任何一尊佛成佛之後所傳授的修行理論和修行方法。
  
  臺灣今日雖有不少佛教徒,但仍有很多人聽不到佛法,有的即使聽到佛法也聽不懂,有的聽到了卻加以拒斥,有的到民間神廟去求籤問卜而沒想過去寺院聽聞佛法。佛在世時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是指聞法的因緣不容易。聞法是向誰聞呢?最好是聽大善知識說法較可靠。聞法是聞真實法、聞究竟法、聞正知、正見、正信、正行的法。但對已得無我智慧的人而言,有法可聞或無法可聞都沒有關係,因為不論鳥鳴、蟲叫、風聲、水聲、紅花、綠樹,乃至一舉一動都是法,也都不是法。若把這些當成佛法,對他們來說,有沒有都一樣;若當成非佛法,對他們而言,執著這些沒什麼意義。但為了眾生需要,還是得說法。

最高智慧
  
  行者捨諸法,亦不依止慧,亦無所分別,是為決定智。──大智度論卷四五.釋大莊嚴品
  
  此偈是說,一個人若能不執著種種現象,也不執著智慧的追求,在他心目中,也不分別諸法的現象和智慧的功用,這種境界就是有了最高智慧的人。
  
  行者是指修行菩薩道的人,是以無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來自利利人。所謂「行者捨諸法」,這個人應該把世間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不掛在心上。甚至凡是以自我中心所見的種種現象,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及其互相的關係,都該放下來。這本身雖然就是智慧的功能,但在放下一切之後,連你有智慧這樣的觀念,都該放下來。《大智度論》不斷講智慧、講般若,似乎應該依靠智慧來幫助自己,或擁有智慧作為自己的皈依處,這是錯的。因為菩薩行者不應執取世間現象,也不可依賴執著出世間的般若智慧。
  
  未大徹大悟之前,的確需要依靠種種形相,包括言語文字所介紹的正知、正見、正信、正行的道理和方法來幫助我們,也就是用這些設施作為工具,讓我們來體會自在解脫的智慧,同時又用智慧來幫助我們如法修行。一旦徹悟之後,就不用再依賴智慧了。若把所得的智慧力當成本錢、靠山,就會變成狂傲、驕慢,那就等於沒有智慧。
  
  「亦無所分別」,是說徹悟之後的人不再需要把入世與出世、智慧與煩惱、眾生與佛、有與無、善與惡、多與少、美與醜等看作不同的事象,那才是清淨無染的智慧,也就是最高的智慧。
  
  普通人能如此嗎?很難!但若能理解《大智度論》這個偈子,就能幫助我們減少很多煩惱。當面對取捨之間、權衡之際的兩難情況,不妨用這樣態度來做判斷,一定有些用處。


 永不疲倦
  
  不寐夜長,疲倦道長,愚生死長,莫知正法。──大智度論卷三三.釋初品中見一切佛世界義
  
  失眠時覺得長夜漫漫,疲倦時覺得路途遙遠,而愚癡的人生死無盡,是因為不明正法。
  
  這四句話以夜長、路長來比喻愚昧的人,走在生死的道路上也是很長。夢多的時候,失眠的時候,有病痛、有心事的時候,輾轉反側,還見不到天亮。走遠路的時候,越走越疲倦,舉步維艱,拖著一具笨重的死屍,似乎永遠走不到盡頭。夜長、路長大家都體驗過,但很少人知道,生與死的道路也很長。
  
  人的生命過程,佛經中形容為生死苦海,或比喻成漫漫長夜,惡夢連床。生死之中雖也有歡笑,但苦難的時候居多。不論有錢沒錢,不論有勢無勢,一樣有苦有難,卻還不知道苦難是來自各人的內心,這是愚癡。愚癡是指不知道出離生死的範圍,也想不到要改變內心的方向,於是無可奈何地繼續不斷地受苦受難下去。
  
  其實,有很多很好的路可以免於生死的苦難,關鍵在於能不能知道正知、正見、正行的人生方向;有沒有明瞭因果、因緣的人生原理;是不是有了智慧、慈悲的人生修養。知道因果的人一定不會逃避現實;知道因緣的人一定會用努力來促成現實的轉機;有慈悲的人一定會以心平氣和的關懷心包容他人、尊重他人;有智慧的人一定會照顧自己,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隨著魔鬼的音符起舞。這樣的人,便是知道正法,便不致將人生的過程,視為失眠狀態的長夜漫漫,不會對於人生的經歷,當作疲倦的長途跋涉,也不會永遠沈緬於生死的苦海。他應該是不會疲倦,而是樂觀、積極、健康、愉快的人了。

 七佛通誡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法句經卷下.述佛品
  
  這個偈子相當通俗。唐朝鳥窠道林禪師說它「三歲兒童雖道得」,可惜八十歲的老翁也做不到。實際上這四句話在很多經典中皆可看到,乃是有名的「過去七佛通誡偈」,這是過去的七位佛用來教誡弟子們的話,亦可說這四句話已涵蓋全部佛法的精義。
  
  「諸惡莫作」是消極的持戒;「諸善奉行」是積極的持戒;「自淨其意」是定慧並重、定慧雙修;「是諸佛教」是說一切諸佛都用以上三句話來教導弟子。某些譯本把「諸善奉行」譯成「眾善奉行」,意思是相通的。
  
  有人批評「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是天方夜譚;即使是聖賢也不可能一點過失也沒有,而善行無邊無數,怎麼可能做得完?也有人批評「自淨其意」是脫離現實的夢想,因為人心充滿七情六欲、惡念,不善與生俱來,連嬰兒也不能免。所以有人懷疑這三句話有問題,其實這是勸勉我們學著去做,做一點算一點。
  
  「諸惡莫作」,不論什麼惡,都不要做。有人認為大惡不做,小惡無妨,然而大惡是從小惡擴大養成的。此外,若不以小惡為惡,會逐漸失去警覺和反省心,對大惡也就不以為意了。如果知道小惡是什麼,更會知道什麼是大惡。能夠不做盡量不做,能夠少做盡量少做。
  
  「眾善奉行」,道理亦同,善不論大小,凡在手邊、在面前,需要做而能夠做的,即應隨喜、隨分、隨力、隨時去做。但好事也分層次:沒飯吃的人馬上給他飯吃,這是一般的好事;較高的好事是使他經常有飯吃,以後永遠有飯吃;最高的好事,則不但使其物質生活沒有問題,而且提昇其精神生活,有智慧、有慈悲,淨化自己、淨化社會。
  
  「自淨其意」更難,但不是做不到,要隨時隨地覺察自己的心念是在什麼狀態下。如果出現煩惱,要用觀念及方法來幫忙。在信仰的立足點上,當然有佛菩薩來幫我們,在心理轉移的功能上,也有化解煩惱的作用。然在理性的疏導方面,可以使心靈漸漸明淨,貪瞋邪見之火漸漸消滅,便是無私無我的偉大人格顯現。

知不如行
  
  雖多誦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法句經卷上.述千品
  
  這個偈子提醒我們,誦經不如解義;瞭解經義,又不如踏實地奉行;實踐經義,那怕只有一句,就可以得道。
  
  此偈訓勉我們不要貪多誦經功德,而要明瞭經義,才有實益。誦經不在卷數多寡,而在如法實踐。《六祖壇經》中有一位法達和尚,曾誦三千部《法華經》,自認功德很大,來禮六祖,頭不至地,六祖見其高慢,便告訴他:「縱然誦經萬部,解其經意,亦不為勝。」可見誦經而解經義固然重要,但瞭解經義而照著去體驗,則最為重要。佛經不僅是讓我們誦的,更是讓我們用的。
  
  這個偈子是不是告訴我們不要誦經?不是。經可以多誦,但亦務須瞭解其義理。即使經典不易全部瞭解,但多誦之後若有人指點一下,整部經就可能豁然貫通,這僅算是解悟,仍須如法修行,使得理論與生活相契相印,體會更深一層,才是證悟「得道」。
  
  這四句話對一般人也有用處。世間的學問太多,如果什麼書都看,博雜而不精,只能拿來聊天而不能實用。知識學問及技術,貴能專精,再參考其他直接相關及間接相關的學問,便可以把心胸擴大,眼光放遠,才是最好的讀書態度。

有大方向
  
  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法華經卷一.方便品
  
  此偈是說,小乘的聲聞跟大乘的菩薩一樣,聽到佛所說的法,甚至只要聽到一個偈子,都一定可以成佛。
  
  佛法雖分小乘和大乘,目的都是大乘,就像學校有小學、中學、大學,大學生是從小學、中學升上來的一樣。其實問題不在於小乘的聲聞,願不願意成佛,重點是《法華經》所說的,都是成佛的大法,不論聲聞或菩薩,只要有緣有心聽到《法華經》的,就必定可以成佛。就像是一個學生,不論他願不願做醫生,只要他有緣有心接受了醫師的教育訓練,就有做醫師的資格。
  
  「聲聞」的意思是聽到佛說法而開悟解脫的人,佛經中有小乘聲聞,是自了漢、是出世者;他們獨善其身,他們得解脫後,不再受生死煩惱所苦,進入涅槃之後,不願再來世間廣度眾生。
  
  也有大乘聲聞,那就是自在的菩薩,意思是「覺有情」,他們在聽聞佛法之後,就能自覺覺他,自利利人;自己悟道解脫之後,希望其他眾生也能悟道解脫;自己修行成佛的方法,也幫助其他眾生修行成佛的方法;自己脫離煩惱的苦海,也協助其他眾生脫離煩惱的苦海。
  
  聽了《法華經》的一個偈子,就會種下成佛的遠因。菩薩根性的人,本來就已發了成佛的大願。成佛是果,菩薩的自利利人,是成佛的因。至於小乘的聲聞,本來只想早日解脫,無意要成佛,一聽《法華經》,便發成佛的心,就要修菩薩行了。
  
  因為《法華經》除了肯定發了菩薩心的人,菩薩不斷地來往世間,廣度眾生,也肯定小乘根性的人聽了成佛之法,也會轉小乘為大乘。所以《法華經》比喻先得解脫的小乘人就好像在中途站休息一下,這時再告訴他們,大乘的菩薩道,才是悲智雙運的大路,讓他們繼續往前行,菩薩道的終極點,便是圓滿的佛。
  
  我人立身處世,也當如此,不要因為天資不好,基礎不夠,便自我菲薄,而自暴自棄。不可沒有大志願大方向,寧可先從小處著手、近處著力,堅定大方向,站穩立足點,步步邁向大方向,雖不能立即到達,總是有一個大目標,遙遙在望。


步步成功
  
  諸佛滅度後,若人善軟心;如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法華經卷一.方便品
  
  從字面看來,諸佛滅度後,具有善軟心的人,皆已成佛道,這是什麼緣故呢?
  
  當佛住世時,親自聽到佛說法的人將來一定可以成佛,這是《法華經》所做的肯定;但是佛的肉身也會死亡,稱為滅度,怎麼辦?所謂「滅度」是佛住世度眾生的時間已圓滿結束,佛的精神、佛的心,便進入了涅槃,進入了不生不滅的不動境界。釋迦牟尼佛在將要進入滅度之前,預先告訴後來的眾生,不要擔憂,不要失望,不要沒信心。佛涅槃之後,他的色身雖已不在世間,只要他的遺教留於世間,即是法身仍在世間;只要用佛法如法修行,等於親自見佛住世。這是安慰並鼓勵佛滅度之後的眾生,還是要依照佛法修行。這是說,人類需要的是聖人的思想學問,聖人是否常住世間,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聖人之學尚在世間,等於親炙聖人的教誨,那才是最實際的。
  
  「善軟心」的「善」字,是慈悲,也是智慧的意思,以無我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關懷眾生,便是菩薩的善心。「軟」是柔軟柔順,是菩薩以隨順眾生之根性,需大則大,需小則小,恰如其分地給予不同的教化。柔能克剛,眾生多是剛強難化的,有傲慢心、瞋恨心、嫉妒心、懷疑心等等;佛以善軟的智慧和慈悲來適應眾生、調伏眾生,攝受、感化他們。
  
  眾生學佛能使自己的心善,使自己的心軟,這便是成就佛道的方法,將來一定能成佛。「皆已成佛道」不是成佛之路已全部完成的意思,而是多少完成了一部分。走出第一步叫成佛,走完最後一步也叫成佛。成佛不是一步即成或一下即成,而是每一步都是成佛的功德。如果我有這個信心,念念都能成就佛道,隨時隨地皆能成就佛道,只要有與佛的悲智相應的行為,就是做了成就佛道的功德!
  
  這四句話是鼓勵我們要有信心,也可以用於一般人。很多人希望成功,害怕失敗,其實一生中,只有成功沒有失敗的人,根本不曾有過,多數人是失敗的時間多,成功的機會少。但若記取教訓,不斷重新出發,每次的失敗,也就是成功的過程。經驗本身就是成功的條件,人格成長、品格提昇,豈不是成功?不一定要財富增長、名位攀升才是成功。做事做不成,做人也成哪!因此,也可以說,一旦有心於成功,就已跨出了成功之道的第一步,然後是步步成功、時時成功了。


真人無垢
  
  不怒如地,不動如山;真人無垢,生死世絕。──法句經卷上.羅漢品
  
  這偈子中的「真人」,能夠「不怒」、「不動」,也無生死之憂,乃跟中國道家所說的真人,不太一樣。道家的真人是修真得道之人,「得天地之道」者謂真人,長生不老、羽化登仙者稱為真人,這是道家理想中的仙人,故關尹、老子、陶弘景、呂純陽等道家人物,均稱為真人。此處佛經中所講的真人是指沒有煩惱,解脫自在,不受困擾,不為人我、是非、得失、利害、成敗、好壞等等所影響而生喜怒哀樂等情緒者;小乘的阿羅漢,大乘的佛,禪宗的大悟之人,能不貪生不畏死、不戀生死、不厭生死者,名為真人。
  
  世人最難處理和最難接受的是生死大事,面對生死存亡,很難不貪生怕死。
  
  但對於到達解脫程度的人而言,死亡和生存是同樣的,原因有二:
  
  第一,從信仰而明瞭生與死只是一線之隔,從過去世的死亡,產生現在生的出生,有了現在的生命,必定會帶來最終的死亡。一個階段的生死現象,是無盡時間中的一個小點,死亡不代表什麼都沒有了,死後尚有另一生死的段落在等待。因此,死亡並不可怕,如果自知生平付出的比接受的多,來生的景況必定勝於今生。
  
  第二,從修行的工夫來看,若能修到威脅利誘不動於心的程度,便能解脫生死。心緒不動不搖,如山如地那般穩定,不受煩惱的感染,即是無垢的真人。
  
  佛的智慧告訴我們:肉體的生命,是由地、水、火、風的四大組成,一旦四大分散,人的身體便會破壞、消失。一切的是非得失,如雲如煙,如幻如化,有什麼好計較的?若能體會生命的真諦,也就能夠不為生死問題而煩心了。
  
  一般人當然不易做到,但也不妨學習如「地」的精神,念頭一轉,怒氣即消;也不妨學習如「山」的精神,念頭一轉,躁心便歇。縱然不能做到「生死世絕」的自在解脫,總也能面對生死、接受死亡的事實了。


 轉苦為樂
  
  薄德少福人,眾苦所逼迫,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法華經卷一.方便品
  
  這是說,薄德少福的人有很多苦惱,他們所持的邪見,多得像是密林,有的執「有」,有的執「無」,這些邪見,都可能導致許多的煩惱和痛苦。
  
  有福有德的人,可在任何情況下,能屈能伸,左右逢源,無比自在。知見不正確的人,有的認為世間是實在的、永恆的;有的認為世間一切都是累贅,死前是暫時的有,死亡之後和未出生之前,什麼也沒有。執著有和執著無的兩種觀念都有問題。
  
  執有的人不顧一切,拼命追求,以致妨礙別人,損害自己,而且他們只願意擁有,而不願意把自己的所有利益他人。擁有財產、名位、權力,沒有什麼不好,正可以用來造福人群、莊嚴眾生。如果環境不佳、條件太差,那也沒關係,古之賢者,在物質那麼欠缺的環境下,都能存活,尚能設法助人,我們豈會不如古人、不及古人?因此不要以物質享受的多少而感到或苦或樂,否則即使擁有全世界,仍是薄德少福的人。
  
  執空的人玩世不恭,以致不盡義務,不負責任,只知消耗社會共同的資源。他們沒有因果觀念,生活方式看起來滿有個性,但在其內心充滿苦悶和掙扎,缺乏安定感和安全感。所以為眾苦逼迫,而顯出薄德少福的形象。
  
  在平常生活中不妨養成「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係」的想法,便能轉苦為樂,便會比較自在。

 念念成功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法華經卷一.方便品
  
  這個偈子說,如果有人,心念散亂,到了寺院裡,以恭敬心稱念佛的聖號,便已成就佛道。果真有這麼大的作用嗎?
  
  這是因為只要有一個念頭是跟成佛的條件相應,便是成就了佛道;從第一步踏出開始,一直到成佛為止,步步都是成佛。這個偈子很有名,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也非常深遠。
  
  《阿彌陀經》告訴我們說: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臨終之時,佛來接引。這使很多人聽了會氣餒,因為那不是平常人容易做到的工夫,健康時都做不到的,何況於臨死的時候能做到呢?但這不是問題,淨土法門是教我們不要三心兩意,不要臨事慌亂,平時認定方向,堅定信心,保持願心,臨終時,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可往生西方佛國淨土。此偈也是這麼說的,雖以散亂心進入寺院塔廟,只要信心堅固,願心不移,恭敬念佛,乃至僅僅一句稱佛名號,皆已保證成佛。
  
  我們平常的心,都在散亂之中,只有專心讀書、專心享樂、專心迴避危險時,心念才是集中的。何況,人的心念不可能一集中就永遠集中,否則身心都會疲累,需要放鬆;一放鬆,心念就放鬆了。散亂有妄想心也有煩惱心,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想到去寺院讚佛禮佛,可見已有信心,也有願心,只要信願具足,無論要做什麼事,都會有願必成,有信則立,敬業則意誠,心誠則事舉。「南無佛」即是恭敬禮佛的意思,既有恭敬禮佛的信心和願心,便是種下了大菩提的種因,將來一定會得大菩提果,也就是成佛;這個大菩提因現在即使尚未發芽、尚未結果,但已有了發芽結果的成佛之因。
  
  任何事的原動力,都是出於人心的取捨及向背,只要有心,雖僅一念,也必有其影響的功能。如能善用自己的心念,則念念趨向成功;若不能善用自己的心念,則念念都會為自己製造出困擾的環境和痛苦的命運。


緣起成佛
  
  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法華經卷一.方便品
  
  因為諸佛的福德與智慧已經具足,知道一切現象皆無不變的自性,故也明白眾生心中的成佛種子,是從因緣而產生,只要因緣具備,每一個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佛說唯一的佛乘。
  
  這個偈子的重點在「緣起」二字。緣起的意思是沒有一樣東西的完成是憑空而起的,一定有其原因,而且必然是由許多因素的相加相聚而成,稱為因緣和合;由於聚散無常,所以也稱為緣起緣滅。
  
  緣起觀念是佛教的最大特色,不論是人生及宇宙,都是從緣起,從緣滅,沒有絕對的創造者,也沒有權威的支配者;既非一元論,也非二元及多元論,乃是眾緣聚散的因緣論,又稱為緣起論。
  
  此項緣起論認為,不論聖人或凡夫、有形或無形、精神或物質,皆由於眾多因緣的相聚而起,離散而滅,故說「佛種從緣起」,沒有定性不變的眾生,只要促成其成佛的因緣夠了,眾生即能成佛。諸佛最初也是眾生,因發現佛法,廣度眾生而成了佛。
  
  在這邁向成佛之道的過程中,福德與智慧逐漸增長,最後能以平等的慈悲和無我的智慧照顧一切眾生,此時智慧與福德皆已圓滿,稱為「兩足尊」,亦即福足慧足的意思,一切的佛都是這樣成就的。
  
  佛之所以成佛,除了福德圓滿,也是智慧圓滿,以佛的智慧,發現諸法的一切現象,自性即是無常,沒有不變不壞的自性,即名為空;就用發現空性的智慧,離煩惱而度眾生,因為法無自性,也無定法,佛說法都是隨機隨緣而說的方便法。而且,從佛的立場來說,眾生是自度的,不是佛度的,否則應該能於一時之間一網撈盡所有的眾生才對;事實上,由於因緣尚未具備,很多眾生,並未得度,所以眾生是因本身的福德因緣而自度。因緣好,則容易脫離罪惡而修行佛法;因緣差,就在煩惱、罪惡之中,接觸不到佛法。但是,因緣不可思議,今天無緣接受佛法,並不表示明天也無緣接受佛法;只要因緣改變,他們就會改變,所以叫「諸法常無性」。若能接受緣起的觀念,你就永遠不會對任何事物失望。已有的因緣要增長它,未熟的因緣要成熟它,未有的因緣要開創它;好的因緣要使它更好,壞的因緣要使它變好。盡心盡力,能做多少就算多少。
  
  佛法雖有聲聞、緣覺、佛的三乘,但最終目的是唯一的大乘。只要努力,沒有永遠是小乘的人,也沒有永遠做凡夫的人。只要因緣成熟,就能接受大乘,最後得以成佛。
  
  俗語說「將相本無種」,出將入相,乃至歷朝開國之君,往往都是出身寒門草莽,今日的各界菁英,往往也非出於豪門大姓,而是來自升斗小民。請不要迷信「朝中無人莫做官」的論調,今日的權貴朝臣,往往也是昔年的吳下阿蒙。不論主動或被動,只要努力於緣起,人人都有成功的潛能。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