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因緣使我將個人在禪修方面的心得,用作協助他人的修持方法以來,已經有八個年頭。此期間,也在國內出版了《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禪門修證指要》、《禪門囈語》等四種關於禪修的書。但在《禪門修證指要》出版之後,就想再編一冊類似的書,用以介紹歷來傑出禪者們的修持過程及其實證的經驗,以之作為後進禪者們的龜鑑。從各種不同的例子,可以明白禪者們的努力和成就,雖因人而異,然其堅貞的行履、明淨的心地,則無不同。
可是,近年來我在臺灣及紐約兩地,來去奔走,有三個道場及一個佛學研究所的人與事的管教養衛;特別在臺灣,我還擔任了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的教授,紛繁的工作,使我無暇著手。直到去(一九八三)年冬天回到美國,才決心拂卻諸緣,埋首於藏經堆中,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以《景德傳燈錄》為首,詳讀了五十三種近五百卷有關禪修行者的史傳和語錄等的著述。選樣式地摘取了一百一十一位禪師的行誼及其修證體驗,同時也酌量錄取各家對於禪觀、禪境、禪之鍛鍊及禪之活用等的看法,附於各篇之末,集成本書。
本書是以對禪觀及禪門修證之有具體事蹟記載的禪者,為取材的對象,不論是禪宗以外,或禪宗門內的正統派與旁出支流,凡有提供修行禪法之參考價值者,均設法蒐集錄入。相反地,雖為禪宗重要祖師,卻沒有傳記資料或修證事例可資集錄者,便將之省略。
本書內容所收諸禪師,自東晉迄現代,歷時一千五百五十年,其間在禪的思想及禪的風格上,有許多變化,不僅源遠流長,且又萬流奔海,波瀾壯濶,見出禪法的無盡大用。
本書沒有宗派門戶之見,故未依照禪宗所重視的五家七宗,正統旁出之說,為分類的篇次,而是以年代先後為原則。
本書純以編集的方式,將各種相關的資料,抄錄其原文,分段標點,以各個人物為單元,編集成篇。
本書未加註釋,也未曾以語體文譯出,此項工作是值得做的,而以我目前的忙碌情況所限,僅能將古大德們從禪海中探得的顆顆驪珠,結集成串,用以莊嚴我自己,亦藉以莊嚴他人。
本書命名,典據出於《莊子.列禦寇》,有謂︰「千金之珠,必在九淵之下,而驪龍頷下。」驪龍是潛藏深淵的黑龍,頷下有明月之珠,唯當其睡時,始能取得。喻作冒了生命的險難,始能獲得珍貴的財寶。禪的修持,有稱為「捨身法門」或「死心法門」,能大死才能大活,故以「探驪得珠」,喻其成就之可貴。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七日序於紐約禪中心
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竺道生(西元三五五─四三四年)
竺道生法師,鉅鹿魏氏子,寓居彭城,家世仕族。父為廣戚令,鄉里稱為善人。師幼而穎悟,聰哲若神,其父知非凡器,愛而異之。
後值沙門竺法汰,遂改俗歸依,伏膺受業。既踐法門,俊思奇拔,研味句義,即自開解,故年在志學,便登講座,吐納問辯,辭清珠玉,雖宿望學僧,當世名士,皆慮挫詞窮,莫敢酬抗,年至具戒,器鑒日深,性度機警,神氣清穆。
初入廬山,幽棲七年,以求其志,常以入道之要,慧解為本,故鑽仰羣經,斟酌雜論,萬里隨法,不憚疲苦。
後與慧叡、慧嚴,同遊長安,從什公受業。關中僧眾咸謂神悟。
後還都,止青園寺,(中略)宋太祖文皇,深加歎重。後太祖設會,帝親同眾,御于地筵,下食良久,眾咸疑日晚。帝卅︰「始可中耳。」師卅︰「白日麗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遂取鉢便食,於是一眾皆從之。(中略)
師既潛思日久,徹悟言外,迺喟然歎卅︰「夫象以盡意,得意則象忘;言以詮理,入理則言息。自經典東流,譯人重阻,多守滯文,鮮見圓義,若忘筌取魚,始可與言道矣。」
於是,校閱真俗,研思因果,迺立「善不受報」、「頓悟成佛」,又著《二諦論》、《佛性當有論》、《法身無色論》、《佛無淨土論》、《應有緣論》等,籠罩舊說,妙有淵旨。(中略)
又六卷《泥洹》,先至京師,師剖析經理,洞入幽微,迺說︰「一闡提人,皆得成佛。」于時大本(《涅槃經》)未傳,孤明先發,獨見忤眾,於是舊學以為邪說,譏憤滋甚,遂顯大眾,擯而遣之。師於大眾中,正容誓卅︰「若我所說,反於經義者,請於現身即表癘疾;若與實相不相違背者,願捨壽之時據師子座。」言竟拂衣而遊。
初投吳之虎丘山,旬日之中,學徒數百。(中略)
俄而投跡廬山,銷影巖岫,山中僧眾,咸共敬服。
後《涅槃》大本至于南京,果稱「闡提悉有佛性」,與前所說,合若符契。師既獲斯經,尋即講說。(中略)法席將畢,忽見麈尾紛然而墜,端坐正容,隱几而卒,顏色不異,似若入定。(下略)
(以上錄自《高僧傳》卷七「竺道生傳」,《大正藏》五○.三六六頁中─三六七頁上)
僧稠禪師(西元四八○─五六○年)
少林寺跋陀三藏──道房禪師──僧稠禪師
僧稠禪師,俗姓孫,元出昌黎,末居鉅鹿之癭陶焉。性度純懿,孝信知名,而勤學世典,備通經史。徵為太學博士,講解墳索,聲蓋朝廷。將處器觀國,羽儀廊廟,而道機潛扣,欻厭世煩。一覽佛經,渙然神解,時年二十有八。投鉅鹿景明寺僧寔法師而出家,落髮甫爾,便尋經論,悲慶交并,識神厲勇,因發五願,所謂財法通辯,及以四大,常敬三寶,普福四恩。
初從道房禪師,受行止觀,房即跋陀之神足也。
既受禪法,北遊定州嘉魚山,斂念久之,全無攝證,便欲出山,誦《涅槃經》。忽遇一僧,言從泰岳來。師以情告,彼遂苦勸修禪,慎無他志,由一切含靈,皆有初地味禪(《摩訶止觀》卷九上云︰「大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初地味禪。」《大正藏》四六.一一八頁中),要必繫緣,無求不遂。乃從之。旬日攝心,果然得定。常依《涅槃》聖行四念處法,乃至眠夢覺見,都無慾想。歲居五夏,又詣趙州障供山道明禪師,受十六特勝法,鑽仰積序,節食鞭心,九旬一食,米惟四升。單敷石上,不覺晨宵,布縷入肉,挽而不脫。或煮食未熟,攝心入定,動移晷漏,前食並為禽獸所噉。
又常修死想,遭賊怖之,了無畏色,方為說諸業行,皆摧其弓矢,受戒而返。
嘗於鵲山靜處,感神來嬈,抱肩築腰,氣噓項上,師以死要心,因證深定,九日不起。後從定覺,情想澄然,究略世間,全無樂者。便詣少林寺祖師三藏,呈己所證,跋陀卅︰「自蔥嶺已東,禪學之最,汝其人矣。」乃更授深要,即住嵩岳寺,僧有百人,泉水纔足,忽見婦人,弊衣挾帚,卻坐階上,聽僧誦經。眾不測為神人也,便訶遣之。婦有慍色,以足蹋泉立竭,身亦不現。眾以告師,師呼︰「優婆夷。」三呼乃出,便謂神卅︰「眾僧行道,宜加擁護。」婦人以足撥於故泉,水即上涌。時共深異,威感如此。
後詣懷州西王屋山,修習前法。聞兩虎交鬥,咆響振巖,乃以錫杖中解,各散而去。一時忽有仙經兩卷,在于床上,稠卅︰「我本修佛道,豈拘域中長生者乎?」言已,須臾自失。其感致幽顯,皆此類也。
從移止青羅山,受諸癘疾供養,情不憚其臭潰,甘之如薺。坐久疲頓,舒腳床前,有神輒扶之,還令跏坐。因屢入定,每以七日為期。
又移懷州馬頭山。
魏孝明帝,夙承令德,前後三召,乃辭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乞在山行道,不爽大通。」帝遂許焉,乃就山送供。(中略)
帝常率其羽衛,故幸參覲,師處小房宴坐,都不迎送,弟子諫卅︰「皇帝降駕,今據道不迎,眾情或阻。」師卅︰「昔賓頭盧,迎王七步,致七年失國;吾誠德之不逮,未敢自欺形相,冀獲福於帝耳。」時亦美其敦慎大法,得信於人。
黃門侍郎李獎,與諸大德,請出禪要,因為撰《止觀法》兩卷,味定之賓,家藏本據。
以齊乾明元年(西元五六○年)四月十三日辰時,絕無患惱,端坐卒於山寺,春秋八十有一,五十夏矣。
(以上錄自《續高僧傳》卷一六「僧稠傳」,《大正藏》五○.五五三頁中─五五四頁下)
附錄:稠禪師意(敦煌文獻)
問︰大乘安心,入道之法云何?
答︰欲修大乘之道,先當安心。凡安心之法,一切不安,名真安心。言安心者,頓止諸緣,妄想永息;放捨身心,虛壑其懷;不緣而照,起作恆寂。種種動靜音聲姦,莫嫌為妨。何以然者?一切外緣,各無定相;是非生滅,一由自心。若能無心,於法即無障碍,無縛無解。自體無縛,名為解脫。無得,稱之為道。又復是非之見,出自妄想。若自心不心,誰嫌是非?若能俱亡,則諸相恆寂。以諸法等,故萬惑皆如如理。真照無法,非道此法,秘要非近情所惻。行者若欲開讀,蹔看實意,莫取文字。還自縮心,無令有閒。不得調戲,散心放逸。大道法不可輕示,所可默心自知以養神志。溫道育德,資成法身。三空自調,以充惠命。非是不肖之人,而能堪受要福,重人乃能修耳。內視不己見,返聽不我聞。乃知一切諸法滅,非智緣滅。若能行之觀者,體同空虛,名無邊三昧;無心入,名大寂三昧;諸量不起,是不思議三昧;不從緣變,名法住三昧。
問卅︰何云名禪?答卅︰禪者定也,由坐得定,故名為禪。
問卅︰禪名定者,心定身定?答︰結跏身定,攝心心定。
問卅︰心無形狀,云何看攝?答卅︰如風無形,動物即知。心亦無形,緣物即知。攝心無緣,即名為定。
問卅︰五停十八境,見物乃名為定。眼須見色,心須見境,云何名定?答︰見境即心生,物動即風起;風息而境安,心息即境滅。若心境俱滅,即自然寂定。
問卅︰既無心境同虛空,云何修行?答︰心雖無形,而有大用,即是聖法。今稱心體,即定即聖,即真即正。非業非懙(煩惱),非邪非恧(惡),即斷三障,即成三學,即捨凡即聖法。
夫安心者,要須常見本清淨心。亦不可見,如是不可見。如是不可見,心常須現前。雖常現前,而無一物可得。非但無一物可得,乃至少許相貌,亦不可得。雖少許相貌亦不可得,如是行處分明了了,不被一切言教惑亂,而不捨是心;從初發心,乃至成佛不離此行。惟當漸漸寬廣,漸漸易成,畢竟歸空。雖作事業,具六度行,一切業常不捨,是心不覺。漸漸除疑惑,漸漸悟解,即須讀誦大乘經典,與心相應者。雖讀誦經時,亦不須分別,強作解釋。漸漸自當洞達一切諸法。
上來雖言了了,分明見心。如是見心,非眼所見,亦非凡夫所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無力飲河池,詎能吞大海?不習二乘法,何能學大乘?先信二乘法,方能信大乘。
無信誦大乘,空言無所益。具足諸善根,守護慈悲本。常樂攝利物,是名為大乘。
(以上錄自《華岡佛學學報》第六期九三─九四頁,冉雲華博士所撰〈敦煌文獻與僧稠的禪法〉所舉「敦煌文獻之二」全文)
法聰禪師(西元四六八─五五九年)
法聰禪師,俗姓梅,南陽新野人。
八歲出家,卓然神秀,正性貞潔,身形如玉,蔬藿是甘,無求滋饌;及長成立,風操逾厲,淨施厚利,相從歸給,並迴造經藏三千餘卷,備窮記論,有助弘贊者,無不繕集。
年二十五,東遊嵩岳,西涉武當,所在通道,惟居宴默。因至襄陽傘蓋山白馬泉,築室方丈,以為栖心之宅。入谷兩所,置蘭若舍。(中略)初梁晉安王來部襄雍,承風來問,將至禪室,馬騎將從,無故卻退,王慚而返,夜感惡夢。後更再往,馬退如故。王乃潔齋,躬盡虔敬,方得進見。初至寺側,但覩一谷,猛火洞燃,良久竚望,忽變為水,經停傾仰,水滅堂現。以事相詢,乃知爾時入水火定也。
堂內所坐繩床兩邊,各有一虎,王不敢進,聰乃以手按頭著地,閉其兩目,召王令前,方得展禮,因告境內,多被虎災,請求救援。聰即入定,須臾有十七大虎來至,便與受三歸戒,勅勿犯暴百姓,又命弟子以布繫諸虎頸,滿七日已,當來於此。王至期日,設齋眾集,諸虎亦至,便與食解布,遂爾無害。(中略)王與羣吏,嗟賞其事,大施而旋。
有兇黨左右數十人,夜來劫所施之物,遇虎哮吼,遮遏其道。又見大人,倚立禪室,傍有松樹,止至其膝,執金剛杵,將有守護。(中略)
初,聰住禪堂,每有白鹿白雀,馴伏栖止。(中略)
因見屠者,驅豬百餘頭,聰三告卅︰「解脫首楞嚴。」豬遂繩解散去,諸屠大怒,將事加手,並仡然不動,便歸過悔罪,因斷殺業。
(以上錄自《續高僧傳》卷一六,《大正藏》五○.五五五頁中─五五六頁上)
南嶽慧思(西元五一五─五七七年)
天臺宗第二祖
南嶽慧思禪師,俗姓李氏,武津人也,少以弘恕慈育知名,閭里稱言頌逸恆問。嘗夢梵僧,勸令出俗,駭悟斯瑞,辭親入道,所投之寺,非是練若,數感神僧訓令齋戒,奉持守素,梵行清慎,及稟具足,道志彌隆,逈棲幽靜,常坐綜業,日惟一食,不受別供,周旋迎送,都皆杜絕。誦《法華》等經三十餘卷,數年之間,千遍便滿。(中略)
自斯已後,勤務更深,剋念翹專,無棄昏曉,坐誦相尋,用為恆業,由此苦行,得見三生所行道事。
又於一夏,行法花懺,唯行及坐,脅不至床,夏竟。歎卅︰「吾一夏勤苦,空無所獲,方欲放身,倚憑繩床,豁然開朗,心意明徹,證入法門,未敢自信。試讀《大智度論》初卷,即便心悟,一不遺忘,兼識言下之旨。如是遂讀通一百卷,並能誦記,明解義味。(本段錄自《弘贊法華傳》卷四,《大正藏》五一.二一頁下─二二頁上)
又夢彌勒、彌陀,說法開悟,故造二像,並同供養。
又夢隨從彌勒,與諸眷屬,同會龍華,心自惟卅︰「我於釋迦末法,受持《法華》,今值慈尊,感傷悲泣。」豁然覺悟,轉復精進;靈瑞重沓,瓶水常滿,供事嚴備,若有天童,侍衛之者。
因讀《妙勝定經》,歎禪功德,便爾發心,修尋定支。時禪師慧文,聚徒數百,眾法清肅,道俗高尚,乃往歸依,從受正法。性樂苦節,營僧為業,冬夏供養,不憚勞苦,晝夜攝心,理事籌度。訖此兩時,未有所證。又於來夏,束身長坐,繫念在前,始三七日,發少靜觀,見一生來善惡業相;因此驚嗟,倍復勇猛,遂動八觸,發本初禪。自此禪障忽起,四肢緩弱,不勝行步,身不隨心,即自觀察︰「我今病者,皆從業生,業由心起,本無外境;反見心源,業非可得,身如雲影,相有體空。」如是觀已,顛倒想滅,心性清淨,所苦消除,又發空定,心境廓然。
夏竟受歲,慨無所獲,自傷昏沈,生為空過,深懷慚愧,放身倚壁,背未至間,霍爾開悟「法華三昧」。大乘法門,一念明達,十六特勝,背捨徐入,便自通徹,不由他悟。後往鑒、最等師,述己所證,皆蒙隨喜。研練逾久,前觀轉增。名行遠聞,四方欽德,學徒日盛,機悟寔繁。乃以大小乘中定慧等法,敷揚引喻,用攝自他。
眾雜精麤,是非由起,怨嫉鴆毒,毒所不傷,異道興謀,謀不為害。乃顧徒屬卅︰「大聖在世,不免流言,況吾無德,豈逃此責,責是宿作,時來須受,此私事也。然我佛法,不久應滅,當往何方,以避此難?」時冥空有聲卅︰「若欲修定,可往武當南岳,此入道山也。」(中略)
初至光州,值梁孝元(西元五五三年)傾覆國亂,前路梗塞。權止大蘇山,數年之間,歸從如市。(中略)師供以事資,誨以理味。又以道俗福施,造金字《般若》二十七卷,金字《法華》,琉璃寶函,莊嚴炫曜。(中略)
後命學士,江陵智顗,代講《金經》,至「一心具萬行」處,顗有疑焉,師為釋卅︰「汝向所疑,此乃《大品》次第意耳,未是《法華》圓頓旨也。吾昔夏中苦節思此,後夜一念頓發諸法,吾既身證,不勞致疑。」
顗即諮受「法華行法」,三七境界,難卒載敘。
又諮︰「師位即是十地。」師卅︰「非也,吾是十信鐵輪位耳。」時以事驗,解行高明,根識清淨,相同初依,能知密藏。又如《仁王》,十善發心,長別苦海。然其謙退,言難見實,故本跡叵詳。(以上錄自《續高僧傳》卷一七,《大正藏》五○.五六二頁下─五六三頁中)
附錄:二種行
無相行︰無相行者,即是安樂行。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生,故名為無相行也。
常在一切深妙禪定,行住坐臥,飲食語言,一切威儀,心常定故。
諸餘禪定,三界次第,從欲界地、未到地、初禪地、二禪地、三禪地、四禪地、空處地、識處、無所有處地、非有想非無想處地,如是次第,有十一種差別不同。有法無法,二道為別,是阿毘曇雜心聖行。
安樂行中深妙禪定,即不如此,何以故?不依止欲界,不住色無色。行如是禪定,是菩薩遍行,畢竟無心想,故名無相行。
有相行︰此是〈普賢勸發品〉中,誦《法華經》,散心精進,如是等人,不修禪定,不入三昧,若坐、若立、若行,一心專念《法華》文字,精進不臥,如救頭然。是名文字有相行。
此行者不顧身命,若行成就,即見普賢金剛色身,乘六牙象王,住其人前,以金剛杵,擬行者眼,障道罪滅,眼根清淨,得見釋迦及見七佛,復見十方三世諸佛。
至心懺悔,在諸佛前,五體投地,起合掌立,得三種陀羅尼門︰一者總持陀羅尼,肉眼天眼菩薩道慧。二者百千萬億旋陀羅尼,具足菩薩道種慧,法眼清淨。三者法音方便陀羅尼,具足菩薩一切種慧,佛眼清淨。是時即得具足一切三世佛法。
或一生修行得具足,或二生得,極大遲者三生即得。
(以上錄自《法華經安樂行義》「四安樂行」段,《大正藏》四六.七○○頁上─中)
天臺智顗(西元五三八─五九七年)
天臺宗第三祖
天臺智顗德安禪師,俗姓陳氏,穎川人也。(中略)母徐氏,溫良恭儉,偏勤齋戒,夢香煙五彩輕浮又夢吞白鼠,因覺體重,至於載誕夜,現神光揀宇,煥然兼輝鄰室。(中略)師生而眼有重瞳,至年七歲,喜往伽藍,諸僧口授〈普門品〉,初啟一遍即得。(中略)
年十五,值孝元(梁元帝)之敗,家國殄喪,親屬流徙,歎榮會之難久,痛凋離之易及。於長沙像前,發弘大願,誓作沙門,荷負正法,為己重任。既精誠感通,夢彼瑞像,飛臨宅庭,授金色手,從窗隙入,三遍摩頂。由是深厭家獄,思滅苦本。但二親恩愛,不時聽許,雖惟將順而寢哺不安。乃刻檀寫像,披藏尋經,曉夜禮誦,念念相續,當拜佛時,舉身投地,悅焉如夢,見極高山,臨於大海,澄渟蓊鬱,更相顯映。山頂有僧,招手喚上,須臾申臂,至于山麓,接引令登,入一伽藍,見所造像,在彼殿內,夢裏悲泣,而陳所願︰「學得三世佛法,對千部論師,說之無礙,不唐世間四事恩惠。」申臂僧舉手指像,而復語云︰「汝當居此,汝當終此。」既從寤已,方見己身對佛而伏,夢中之淚,委地成流,悲喜交懷,精勤逾至。
後遭二親殄喪,丁艱荼毒,逮于服訖,從兄求去,兄卅︰「天已喪我親,汝重割我心,既孤更離,安可忍乎!」跪而對卅︰「昔梁荊百萬,一朝僕妾,于時久役江湖之心,不能復處,碨磊之內,欲報恩酬德,當謀道為先,唐聚何益。銘肌刻骨,意不可移。」(中略)
年十有八,投湘州果願寺沙門法緒而出家焉。緒授以十戒,導以律儀,仍攝以北度,詣慧曠律師,兼通方等,故北面事焉。
後詣大賢山,誦《法華經》、《無量義經》、《普賢觀經》,歷涉二旬,三部究竟。進修方等懺,心淨行勤,勝相現前,見道場廣博,妙飾莊嚴,而諸經像,縱橫紛雜。身在高座,足躡繩床,口誦《法華》,手正經像。
是後,心神融淨爽利,常日逮受具足律藏。(中略)
時有慧思禪師,武津人也,名高嵩嶺,行深伊洛,十年常誦,七載方等,九旬常坐,一時圓證。(中略)意期衡嶽,以希棲遁,權止光州大蘇山,先師遙飡風德,(中略)初獲頂拜,思卅︰「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即示普賢道場,為說四安樂行。於是,昏曉苦到,如教研心。于時但勇於求法而貧於資供。切栢為香,栢盡則繼之以栗;卷簾進月,月沒則燎之以松。息不虛黈,言不妄出。經二七日,誦至〈藥王品〉︰「諸佛同讚︰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到此一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因靜發,照了《法華》,若高輝之臨幽谷,達諸法相,似長風之游太虛。將證白思師,思更開演,大張教網,法目圓備,落景諮詳,連環達旦。自心所悟,及從思受,四夜進功,功逾百年。問一知十,何能為喻。觀慧無礙,禪門不壅,宿習開發,煥若華敷矣。思師歎卅︰「非爾弗證,非我莫識,所入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也;所發持者,初旋陀羅尼也。縱令文字之師千羣萬眾,尋汝之辯,不可窮矣。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中略)
先師善於將眾,調御所得,停瓦官八載,講《大智度論》,說《次第禪門》,蒙語默之益者,略難稱紀。雖動靜合道,而能露疵藏寶,恩被一切。(中略)
師一日謝遣門人卅︰「(中略)昔南嶽輪下,及始濟江東,法鏡屢明,心絃數應,初瓦官四十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百餘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二百人共坐,減十人得法。其後徒眾轉多,得法轉少。妨我自行化道可知。羣賢各隨所安,吾欲從吾志,蔣山過近,非避喧之處。聞天臺地記,稱有仙宮,(中略)若息緣茲嶺,啄峯飲澗,展平生之願也。」(中略)陳太建七年(西元五七五年)秋,九月初入天臺。(中略)
師將寂,告卅︰「今更報汝︰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為他損己,只是五品位耳。汝問何生者?吾諸師友,侍從觀音,皆來迎我。」問︰「誰可宗仰?」卅:「豈不曾聞波羅提木叉,是汝之師。吾常說四種三昧是汝明導,教汝捨重擔,教汝降三毒,教汝治四大,教汝解業縛,教汝破魔軍,教汝調禪味,教汝折慢幢,教汝遠邪濟,教汝出無為坑,教汝離大悲難。唯此大師能作依止。我與汝等,因法相遇,以法為親,傳習佛燈,是為眷屬;若不能者,傳習魔燈,非吾徒也(中略)。」言訖跏趺,唱三寶名,如入三昧,以大隋開皇十七年歲次丁巳十一月二十四日未時入滅。春秋六十,僧夏四十。
(以上錄自《隋天臺智者大師別傳》,《大正藏》五○.一九一頁上─一九六頁中)
附錄:四種三昧.止觀.禪定
(一)四種三昧
1常坐三昧
身論開遮︰應常坐,不得行住臥。或可處眾,獨則彌善。居一靜室,或空閑地,離諸喧鬧。安一繩床,旁無餘座。九十日為一期。結跏正坐,項脊端直,不動不搖,不萎不倚。以坐自誓,肋不拄床,況復屍臥、遊戲住立。除經行、食、便利,隨一佛方面,端坐正向,時刻相續,無須臾廢。(下略)
口論說默︰若坐疲極,或疾病所困,或睡蓋所覆,內外障侵,奪正念心,不能遣卻,當專念一佛名字,慚愧懺悔,以命自歸。(中略)誦經誦咒,尚喧於靜,況世俗言語耶。
意論止觀︰端坐正念,蠲除惡覺,捨諸亂想,莫雜思惟,不取相貌,但專繫緣法界,一念法界;繫緣是止,一念是觀。信一切法皆是佛法,無前無後,無復際畔。無知者,無說者。若無知無說,則非有非無,非知者非不知者。離此二邊,住無所住。(下略)
2常行三昧
身論開遮︰行此法時,避惡知識及癡人、親屬、鄉里。常獨處止,不得希望他人有所求索。常乞食,不受別請,嚴飾道場,備諸供具香餚甘果。盥沐其身,左右出入,改換衣服。唯專行旋,九十日為一期。須明師,善內外律,能開除妨障。於所聞三昧處,如視世尊,不嫌不恚,不見短長。當割肌肉供養師,況復餘耶?承事師,如僕奉大家。若於師生惡,求是三昧終難得。須外護如母養子,須同行如共涉險。須要期誓願,使我筋骨枯朽,學是三昧,不得終不休息。(下略)
口論說默︰九十日,身常行無休息;九十日,口常唱「阿彌陀佛」名無休息。或唱念俱運,或先念後唱,或先唱後念,唱念相繼無休息時。(中略)步步、聲聲、念念,唯在阿彌陀佛。
意論止觀︰念西方阿彌陀佛,去此十萬億佛剎,在寶地、寶池、寶樹、寶堂,眾菩薩中央坐說經。三月常念佛,云何念?念三十二相,從足下千輻輪相,一一逆緣,念諸相乃至無見頂。亦應從頂相順緣,乃至千輻輪。令我亦逮是相。(下略)
3半行半坐三昧
身論開遮︰此出二經,《方等》云︰「旋百二十匝,却坐思惟。」《法華》云︰「其人若行若立,讀誦是經,若坐思惟是經。」(中略)故知俱用半行半坐為方法也。(儀式較繁,下略)
口論說默︰預誦陀羅尼咒一篇使利。(下略)
意論止觀︰經令思惟,思惟摩訶袒持陀羅尼。(下略)
4非行非坐三昧
上一向用行坐,此既異上,為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實通行坐及一切事。而南岳師呼為「隨自意,意起即修三昧」。《大品》稱「覺意三昧」。(以上錄自《摩訶止觀》卷二上,《大正藏》四六.一一頁上─一四頁中)
(二)止觀
行解既勤,三障四魔,紛然競起。重昏巨散,翳動定明。不可隨,不可畏;隨之將人向惡道,畏之妨修正法。當以觀觀昏,即昏而朗;以止止散,即散而寂。(以上錄自《摩訶止觀》卷五上,《大正藏》四六.四九頁上)
(三)禪定
今且約坐論。若身端心攝,氣息調和,覺此心路,泯然澄靜。怗怗安隱,躡躡而入。其心在緣而不馳散著,此名麤住。
從此心後,怗怗勝前,名為細住。
兩心前後中間,必有持身法,此法起時,自然身體正直,不疲不痛,如似有物扶助身力。若惡持,來時緊急勁痛,去時寬緩疲困,此是麤惡持法。
若好持法,持麤細住,無寬急過。或一兩時,或一兩日,或一兩月。稍覺深細,豁爾心地作一分開明,身如雲如影,煚然明淨,與定法相應。
持心不動,懷抱淨除,爽爽清冷。隨復空淨,而猶見身心之相,未有支林功德,是名欲界定。(中略)
住欲界定,或經年月,定法持心,無懈無痛,連日不出,亦可得也。
從是心後,泯然一轉,虛豁不見欲界定中身首衣服床鋪,猶如虛空,冏冏安隱。身是事障,事障未來,障去身空,未來得發,是名未到地相。無所知人,得此定,謂是無生忍。性障猶在,未入初禪,豈得謬稱無生定耶?如灰覆火,愚者輕蹈之。(中略)
自有得欲界定,累月住未到,不久即入初禪,此但稱欲界,不言未到。有人住欲界不久,在未到經旬,故言未到,不云欲界。有人具久在二法,故言兩定不可偏判。(中略)
但初禪去欲界近,如疆界多難,應須略知︰
初從麤住,訖至非想,通有四分︰退、護、住、進。
「退」分為二︰一,任運退;二,緣觸退︰緣有內外,外諸方便二十五種吐納失所,是為外緣觸退。於靜心中,三障四魔,而生憂愛,是名內緣觸退。後或更修得,或修不得,此人甚多。
「護」分者︰善以內外方便,將護定心,不令損失。
「住」分者︰或因守護,安隱不失,或任運自住。
「進」分者︰或任運進,或勤策進,各有橫豎,橫豎各有漸頓。
(以上錄自《摩訶止觀》卷九上,《大正藏》四六.一一八頁中─一一九頁上)案:天臺智者大師關於禪觀的著述,有︰1.《摩訶止觀》十卷(《大正藏》四六冊),2.《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一卷(同上),3.《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十卷(同上),4.《六妙法門》一卷(同上),5.《天臺智者大師禪門口訣》一卷(同上),6.《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一卷(同上),7.《法界次第初門》三卷(同上)。
左溪玄朗(西元六七三─七五四年)
天臺宗第八祖
左溪尊者玄朗,字慧明,姓傅氏,其先浦陽郡江夏太守拯公之後,曹魏世,避地于江左,則梁大士翕之六代孫(中略)。母葛氏,初姙夢乘羊車飛空躡虗,而覺身重。自茲已後,葷血惡聞,殆乎產蓐,亦如初寐,後心輕體安,嬰兒不啼,莞爾而笑。
九歲出家,師授其經,日過七紙。如意元年(西元六九二年)閏五月十九日,勑度配清泰寺。弱冠,遠尋光州岸律師受滿足戒,旋學律範。又博覽經論,搜求異同,尤切《涅槃》。常恨古人雖有章疏,判斷未為平允,往在會稽妙喜寺,與印宗禪師商榷祕要,雖互相述許,大旨未周。聞天臺一宗,可以清眾滯,可以趣一理,因詣東陽天宮寺(天臺宗七祖)小威法師,竭力以親附之。不患貧苦,達《法華》、《淨名》、《大論》、《止觀》、《禪門》等,凡一宗之教迹,研覈至精。
後依恭禪師,重修觀法。博達儒書,兼閑道宗,無不該覽。雖通諸見,獨以止觀,以為入道之程,作安心之域。雖眾聖繼想,而以觀音悲智為事行良津。遊心十乘,諦冥三觀,四悉利物,六即體徧。雖致心物表,身厭人寰,情捐舊廬,志棲林壑,唯十八種、十二頭陀,隱左溪巖,因以為號。
獨坐一室,三十餘秋,麻紵為衣,糲蔬充食。有願生兜率宮,必資福事,乃營殿壁,繢觀音、賓頭盧像,乃焚香斂念,便感五色神光,道俗俱瞻,歎未曾有。
此後,或猿玃來而捧鉢,或飛鳥息以聽經。時有盲狗,來至山門長嘷,宛轉于地,師憫之,焚香精誠為狗懺悔,不踰旬日,雙目豁明。
至開元十六年(西元七二八年),刺史王止容,屈師出山,暫居城下,師辭疾仍歸本居。厥後誨人匪倦,講不待眾。一鬱多羅(七條衣)四十餘年,一尼師壇(具)終身不易。食無重味,居必偏廈。非因尋經典不然一燭,非因覲聖容不行一步。其細行修心,蓋徇律法之制,遂得遠域沙門,鄰境耆耋,擁室填門,若冬陽夏陰,弗召而自至也。
其寺宇凋弊,乃指授僧靈[稟-禾+示],建其殿宇形像,累二甎塔。繢事不用牛膠,悉調香汁。天臺之教鼎盛,何莫由斯也。
心不離定中,口不嘗藥味,耄期之歲,同於壯齡。
一日顧謂門人卅︰「吾眾事云畢,年旦暮焉,六即道圓,萬行無得。戒為心本,汝等師之。」天寶十三年(西元七五四年)九月十九日,薄疾而終,春秋八十有,僧夏六十有一。
(以上錄自《天臺九祖傳》,《卍續藏》一三四.六六八─六六九頁)
曇倫禪師(西元?─六○二─?年)
京師大莊嚴寺曇倫禪師,姓孫氏,汴州浚儀人。十三出家,住修福寺,依端禪師。然端學次第觀,便誡倫卅︰「汝繫心鼻端,可得靜也。」倫卅︰「若見有心可繫鼻端,本來不見心相,不知何所繫也?」咸怪其言,嗟其近學,如何遠悟。故在眾末禮悔之時,隨即入定,大眾彈指,心恒加敬。
後送鉢上堂,未至中路,卓然入定,持鉢不傾,師大深賞,異時告卅︰「令汝學坐,先淨昏情,猶如剝[窸-釆+匆],一一重重剝却,然後得淨。」倫卅︰「若見有[窸-釆+匆]可有剝削,本來無[窸-釆+匆],何所剝也?」師卅︰「此大根大莖,非吾所及,不敢役使。」
進具已後,讀經禮佛,都所不為,但閉房不出,行住坐臥,唯離念心,以終其志。
次知直歲,守護僧物,約勒家人卅︰「犬有別食,莫與僧粥。」家人以為常事,不用倫言。犬乃於前嘔出僧粥。(中略)
又有義學論士,諍來問者,隨言即遣,無所罣礙。仁壽二年(西元六○二年),獻后亡背,興造禪室,召而處之。還即揜關,依舊習業。時人目之為臥倫也。
有興善粲法師者,三國論首,無學不長,怪倫臥禪師,言問清遠,遂入房與語,探究是非。(中略)倫述般若無底,空華焰水,無依無主,不立正邪,本性清淨。粲乃投地敬之,讚歎:「心路無滯,不思議乃如此也。」
倫在京師,道俗請者相續,而機緣不一,悟迷亦多。雖善巧方便,令其醒悟,然各自執見,見我為是,故此妙理,罕得廣流。(下略)
(以上錄自《續高僧傳》卷二五「曇倫」條,《大正藏》五○.五九八頁上─中)
衡岳善伏(西元?─六二九─六六○年)
唐衡岳善伏禪師,一名等照,姓蔣,常州義興人。生即白首,性知遠離,五歲於安國寺兄才法師邊出家,布衣蔬食,日誦經卷,目覩七行,一聞不忘。
貞觀三年(西元六二九年),竇刺史聞其聰敏,追充州學,因爾日聽俗講,夕思佛義,博士責之,對卅︰「豈不聞乎,行有餘力,所以博觀。如不見信,請問前聞。」乃試之,一無所滯,重為聯類佛教,兩用疏通。於是,學館傾首︰「何斯人之若斯也。」
後逃隱出家,志樂佛法,欲罷不能,忽逢山水,淹留忘返。斯因宿習,非近學也。
至蘇州流水寺璧法師所,聽四經三論;又往越州敏法師所,周流經教,頗涉幽求;至天臺超禪師所,示以西方淨土觀行。(中略)
又上荊襄蘄部,見信禪師,示以入道方便;又往廬山,見遠公淨土觀堂;還到潤州,巖禪師所,示以無生觀;後共暉、才二師,入桑梓山,行慈悲觀。(中略)
又卅︰「山有玉則草木潤,泉有龍則水不竭,住處有三寶則善根增長。」
常在伏牛山,以虎豹為同侶,食蚊虻為私行。視前六尺,未曾顧眄。經中要偈,口無輟音。大約十五觀、四明論,以為崖准。
顯慶五年(西元六六○年),行至衡岳,意欲求靜,返更屯結。說法既久,忽告卅︰「一切無常,氣息難保,夜深各散,緣盡當離。」時不測其言也,便返閉而坐,爾夜衡州諸寺鐘及笙管,鳴聲徹曉,道俗咸怪,至房關掩,乃破而開之,見師端坐久終。
(以上錄自《續高僧傳》卷二六,《大正藏》五○.六○二頁下─六○三頁中)
清涼澄觀(西元七三八─八三九年)
華嚴宗第四祖
唐代州五臺山清涼寺澄觀禪師,姓夏侯氏,越州山陰人也。年甫十一,依寶林寺(應天山)霈禪師出家,誦《法華經》。十四遇恩得度,便隸此寺。
觀,俊朗高逸,弗可以細務拘。遂遍尋名山,旁求秘藏。梯航既具,壺奧必臻。
乾元中(西元七五八─七五九年),依潤州棲霞寺醴律師學相部律。本州依曇一,隸南山律。詣金陵玄璧法師,傳關河三論;三論之盛于江表,觀之力也。
大曆中(西元七六六─七七九年),就瓦棺寺,傳《起信》、《涅槃》。又於淮南法藏,受海東《起信疏義》。却復天竺詵法師門,溫習《華嚴大經》。七年,往剡溪,從成都慧量法師,覆尋三論。十年,就蘇州,從湛然法師,習天臺《止觀》、《法華》、《維摩》等經疏。解從上智,性自天然。所學之文,如昨拋捨。鮑靜記井,蔡邕後身,信可知矣。
又謁牛頭山(慧)忠師,徑山(道)欽師,洛陽無名師,咨決南宗禪法。
復見慧雲禪師,了北宗玄理。
觀,自謂己卅︰「五地聖人,身證真如,棲心佛境,於後得智中,起世俗念,學世間技藝。況吾學地,能忘是心?」遂翻習經、傳、子、史、小學、蒼雅、天竺悉曇,諸部異執、四圍、五明、秘咒、儀軌,至于篇頌、筆語、書蹤,一皆博綜。多能之性,自天縱之。
大曆十一年(西元七七六年),誓遊五臺,一一巡禮,祥瑞愈繁。仍往峨嵋,求見普賢,登險陟高,備觀聖像。却還五臺,居大華嚴寺,專行方等懺法。時寺主賢林,請講大經,并演諸論,因慨《華嚴》舊疏,文繁義約,惙然長想︰「況文殊主智,普賢主理,二聖合為毘盧遮那,萬行兼通,即是《華嚴》之義也。吾既遊普賢之境界,泊妙吉之鄉原,不疏毘盧,有辜二聖矣。」
觀將撰疏,俄於寤寐之間,見一金人,當陽挺立,以手迎抱之,無何咀嚼都盡,覺即汗流自喜,吞納光明遍照之徵也。(中略)以元和年(西元八○六─八二○年)卒,春秋七十餘,弟子傳法者一百許人,餘堪講者千數。(以上錄自《宋高僧傳》卷五,《大正藏》五○.七三七頁上─下)
肅宗至德二年(西元七五七年),師受具戒於曇一大師門下,行南山止作事,遂為眾德,講演律藏。
又禮常照禪師,授菩薩戒,原始要終,十誓自勵︰1.體不損沙門之表,2.心不違如來之制,3.坐不背法界之經,4.性不染情愛之境,5.足不履尼寺之塵,6.脅不觸居士之榻,7.目不視非儀之彩,8.舌不味過午之餚,9.手不釋圓明之珠,10.宿不離衣鉢之側。
從牛頭忠、徑山欽,問西來宗旨;又謁洛陽無禪師,印可融寂,自在受用。即卅︰「明以照幽,法以達迷,然交暎千門,融冶萬有,廣大悉備,盡法界之述,唯大《華嚴》。」
復參東京大詵和尚,聽受玄旨,利根頓悟,再周能演。詵卅︰「法界宗乘,全在汝矣。」(中略)
開成三年(西元八三八年)三月六日,召上足三教首座寶印大師海岸等,囑卅︰「吾聞偶運無功,先聖悼歎。復質無行,古人恥之。無昭穆動靜,無綸緒往復。勿穿鑿異端,勿順非辨偽,勿迷陷邪心,勿固牢鬥諍。大明不能破長夜之昏,慈母不能保身後之子。當取信於佛,無取信於人。真界玄微,非言說所顯,要以深心體解。朗然現前,對境無心,逢緣不動。則不孤我矣。」言訖,趺坐而逝。
師生歷九朝,為七帝師,俗壽一百二,僧臘八十三。言論清雅,動止作則。學贍九流,才供二筆。盡形一食,不蓄餘長。
(以上節錄自《法界宗五祖略記》,《卍續藏》一三四.五四九頁下─五五二頁下)
圭峯宗密(西元七八○─八四一年)
華嚴宗系︰初祖杜順──二祖智儼──賢首法藏──清涼澄觀──圭峯宗密禪宗系︰曹溪惠能──荷澤神會──磁州法如──荊南惟忠──遂州道圓──圭峯宗密
釋宗密,姓何氏,果州西充人也。家本豪盛,少通儒書,欲干世以活生靈,負俊才而隨計吏。(以上錄自《宋高僧傳》卷六,《大正藏》五○.七四一頁下)
元和二年(西元八○七年),將赴貢舉,遇道圓和尚法席,欣然契會,遂求披削,當年進具。
一日隨眾僧齋于府吏任灌家,居下位,以次受經,得《圓覺》十二章,覽未終軸,感悟流涕,歸以所悟之旨,告於圓,圓撫之卅︰「汝當大弘圓頓之教,此諸佛授汝耳。行矣,無自滯於一隅也。」
師涕泣奉命禮辭而去。因謁荊南張(南印)禪師,張卅︰「傳教人也,當宣導於帝都。」
復見洛陽照(奉國神照)禪師,照卅︰「菩薩人也,誰能識之。」
尋抵襄漢,因病僧付《華嚴疏》,即上都澄觀大師之所撰也。師未嘗聽習,一覽而講,自欣所遇卅︰「向者諸師述作,罕窮厥旨,未若此疏辭源流暢,幽賾煥然。吾禪遇南宗,教逢《圓覺》,一言之下心地開通,一軸之中義天朗耀;今復偶茲絕筆,罄竭于懷。」(中略)
(及見澄觀)觀卅︰「毘盧華藏能隨我遊者其汝乎?」師預觀之室,雖日新其德,而認筌執象之患永亡矣。
北遊清涼山,迴住鄠縣草堂寺。未幾復入寺南圭峯蘭若。太和中(西元八二七─八三五年),徵入內,賜紫衣,(唐文宗)帝累問法要,朝士歸慕。惟相國裴公休,深入堂奧,受教為外護。
師以禪教學者,互相非毀,遂著《禪源諸詮》,寫錄諸家所述,詮表禪門根源道理,文字句偈,集為一藏(或云百卷),以貽後代。(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一三,《大正藏》五一.三○五頁下─三○六頁上)
(師自謂)每歎人與法差,法為人病,故別撰經律論疏,大開戒定慧門。顯頓悟資於漸修,證師說符於佛意。意既本末而委示,文乃浩博而難尋,汎學雖多而秉志者少,況跡涉名相,誰辨金鍮,徒自疲勞,未見機感。雖佛說悲增是行,而自慮愛見難防,遂捨眾入山,習定均慧,前後息慮,相繼十年。微細習情,起滅彰於靜慧,差別法義,羅列現於空心。虛隙日光,纖埃擾擾,清潭水底,影像昭昭。豈比夫空守默之癡禪,但尋文之狂慧者。
然本因了自心而辨諸教,故懇情於心宗。又因辨諸教而解修心,故虔誠於教義。教也者,諸佛菩薩所留經論也。禪也者,諸善知識所述句偈也。但佛經開張,羅大千八部之眾,禪偈撮略,就此方一類之機。羅眾則渀蕩難依,就機即指的易用。今之纂集,意在斯焉。(以上錄自《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大正藏》四八.三九九頁下)
師會昌元年(西元八四一年)正月六日,於興福寺塔院坐滅,二十二日道俗等奉全身於圭峯,二月十二日荼毘,得舍利明白潤大。後門人泣而求之,皆得於煨燼,乃藏之石室。壽六十有二,臘三十四。遺誡令「舁屍施鳥獸,焚其骨而散之,勿得悲慕以亂禪觀。每清明上山,必講道七日,其餘住持儀則,當合律科,違者非吾弟子。」
(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一三,《大正藏》五一.三○七頁上。《宋高僧傳》卷六「宗密傳」,亦作同樣記載)
第二篇到曹溪時代的禪師
菩提達摩(西元?─五三五年)
西天二十八祖,東土初祖
菩提達摩禪師,南天竺國香至王第三子也,姓剎帝利,本名菩提多羅。後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羅,至本國受王供養,知師密跡,因試令與二兄辨所施寶珠,發明心要。既而尊者謂卅︰「汝於諸法,已得通量。夫達摩者,通大之義也,宜名達摩。」因改號為菩提達摩。
師乃告尊者卅︰「我既得法,當往何國而作佛事,願垂開示。」尊者卅︰「汝雖得法,未可遠遊,且止南天。待吾滅後,六十七載,當往震旦,設大法藥,直接上根;慎勿速行,衰於日下。」(中略)
師心念︰震旦緣熟,行化時至。乃先辭祖塔,次別同學,然至王所,慰而勉之卅︰「當勤修白業,護持三寶,吾去非晚,一九即迴。」王聞師言,涕淚交集卅︰「此國何罪,彼土何祥,叔既有緣,非吾所止。唯願不忘父母之國,事畢早回。」王即具大舟,實以眾寶,躬率臣寮,送至海壖。師汎重溟,凡三周寒暑,達于南海,實梁普通八年丁未歲(西元五二七年)九月二十一日也。
廣州刺史蕭昂,具主禮迎接,表聞武帝,帝覽奏,遣使齎詔迎請。十月一日至金陵。
帝問卅︰「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記,有何功德?」師卅︰「並無功德。」帝卅︰「何以無功德?」師卅︰「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帝卅︰「如何是真功德?」答卅︰「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師卅︰「廓然無聖。」帝卅︰「對朕者誰?」師卅︰「不識。」帝不領悟,師知機不契,是月十九日,潛迴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屆于洛陽,當後魏孝明帝太和十年也。
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謂之壁觀婆羅門。(中略)
有期城太守楊衒之,早慕佛乘,問師卅︰「西天五印,師承為祖,其道如何?」師卅︰「明佛心宗,行解相應,名之卅祖。」又問︰「此外如何?」師卅︰「須明他心,知其今古,不厭有無,於法無取,不賢不愚,無迷無悟。若能是解,故稱為祖。」又卅︰「弟子歸心三寶,亦有年矣,而智慧昏蒙,尚迷真理,適聽師言,罔知收措,願師慈悲開示宗旨。」師知懇到,即說偈卅︰「亦不覩惡而生嫌,亦不觀善而勤措;亦不捨智而近愚,亦不拋迷而求悟。達大道兮過量,通佛心兮出度;不與凡聖同躔,超然名之卅祖。」(中略)
以化緣已畢,傳法得人,端居而逝。即後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丙辰歲十月十五日也。其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葬熊耳山,起塔於定林寺。
後三歲,魏宋雲,奉使西域迴,遇師于葱嶺,見手携隻履,翩翩獨逝。雲問︰「師何往?」師卅︰「西天去。」又謂雲卅︰「汝主已厭世。」雲聞之茫然,別師東邁,暨復命,即明帝已登遐矣。而孝莊帝即位,雲具奏其事,帝令啟壙,唯空棺,一隻革履存焉。(下略)
(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三,《大正藏》五一.二一七頁上─二二○頁中)
慧可禪師(西元四八七年─五九三年)
菩提達摩──慧可禪師
慧可大師者,武牢人也,姓姬氏,父寂,未有子時,嘗自念言︰「我家崇善,豈無令子。」禱之既久,一夕感異光照室,其母因而懷妊。及長,遂以照室之瑞,名之卅光。
自幼志氣不羣,博涉詩書,尤精玄理,而不事家產,好遊山水。後覽佛書,超然自得,即抵洛陽龍門香山,依寶靜禪師,出家受具。於永穆寺,浮游講肆,遍學大小乘義,年三十二,却返香山,終日宴坐。又經八載,於寂默中,倏見一神人謂卅︰「將欲受果,何滯此耶。大道非遙,汝其南矣。」光知神助,因改名神光。翌日覺頭痛如刺,其師欲治之,空中有聲卅︰「此乃換骨,非常痛也。」光遂以見神事白於師。師視其頂骨,即如五峯秀出矣,乃卅︰「汝相吉祥,當有所證,神令汝南者,斯則少林達摩大士,必汝之師也。」(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三「慧可」條,《大正藏》五一.二二○頁中─下)
聞達摩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遙,當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參承,大士常端坐面牆,莫聞誨勵,師自惟卅︰「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饑,布髮掩泥,投崖飼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堅立不動,遲明積雪過膝。大士憫而問卅︰「汝久立雪中,當求何事?」師悲淚卅︰「惟願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羣品。」大士卅︰「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師聞誨勵,潛取利刀,自斷左臂,置于大士前,大士知是法器,乃卅︰「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形,汝今斷臂吾前,求亦可在。」大士遂與易名卅「慧可」。師卅︰「諸佛法印,可得聞乎?」大士卅︰「諸佛法印,匪從人得。」師卅︰「我心未寧,乞師與安。」大士卅︰「將心來與汝安。」師卅︰「覓心了不可得。」大士卅︰「我與汝安心竟。」
(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三「達摩」條,《大正藏》五一.二一九頁中)
雙峯道信(西元五八○─六五一年)
菩提達摩──慧可禪師──僧璨僧師──雙峯道信
蘄州雙峯山道信禪師,姓司馬,世居河內,後徙於蘄州之廣濟縣。(此據《景德傳燈錄》卷三,若據《續高僧傳》則云︰未詳何人)
初七歲時,經事一師,戒行不純,信每陳諫,以不見從,密懷齋檢,經於五載,而師不知。
又有二僧,莫知何來,入舒州皖公山,靜修禪業,聞而往赴,便蒙受法,隨逐依學,遂經十年。師往羅浮,不許相逐。但於後住,必大弘益。國訪賢良,許度出家。因此附名,住吉州寺。被賊圍城,七十餘日,城中乏水,人皆困弊,信從外入,井水還復。刺史叩頭︰「賊何時散?」信卅︰「但念般若。」乃令合城,同時合聲。須臾,外賊見城四角,大人力士,威猛絕倫,思欲得見,刺史告卅︰「欲見大人,可自入城。」羣賊即散。
既見平定,欲往衡岳,路次江洲,道俗留止廬山大林寺。雖經賊盜,又經十年,蘄州道俗,請度江北黃梅縣眾造寺。依然山行,遂見雙峯,有好泉石,即住終志。當夜有大猛獸來擾,並為授歸戒,授已令去。
自入山來,三十餘載,諸州學道,無遠不至。刺史崔義玄,聞而就禮。臨終,語弟子弘忍︰「可為吾造塔,命將不久。」又催急成。又問︰「中未。」答︰「欲至中。」眾人卅︰「和尚可不付囑耶?」卅︰「生來付囑不少。」此語纔了,奄爾便絕。于時山中五百餘人,並諸州道俗,忽見天地闇冥,遶住三里,樹木葉白。(下略)(以上錄自《續高僧傳》卷二六「釋道信傳」,《大正藏》五○.六○六頁中)
後,貞觀癸卯歲(西元六四三年),太宗嚮師道味,欲瞻風彩,詔赴京師。上表遜謝,前後三返,竟以疾辭。第四度命使卅︰「如果不起,即取首來。」使至山諭旨,師乃引頸就刃,神色儼然。使異之,迴以狀聞,帝彌加歎慕,就賜珍繒,以遂其志。
迄高宗永徽辛亥歲(西元六五一年),閏九月四日,忽垂誡門人卅︰「一切諸法,悉皆解脫。汝等各自護念,流化未來。」言迄安坐而逝。壽七十有二,塔于本山,明年四月八日,塔戶無故自開,儀相如生,爾後門人不敢復閉。
(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三,《大正藏》五一.二二二頁中─下)
牛頭法融(西元五九四─六五七年)
菩提達摩──慧可禪師──僧璨禪師──雙峯道信──牛頭法融
潤州牛頭山法融禪師,姓韋,延陵人。
年十九,翰林墳典,探索將盡,而姿質都雅,偉秀一期,喟然嘆卅︰「儒道俗文,信同糠粃,般若止觀,實可舟航。」遂入茅山,依炅法師,剃除周羅,服勤請道。炅譽動江海,德誘幾神,妙理真筌,無所遺隱。融縱神挹酌,情有所緣。以為慧發亂縱,定開心府,如不凝想,妄慮難摧。乃凝心宴默於空靜林,二十年中,專精匪懈,遂大入妙門,百八總持,樂說無盡。趣言三一,懸河不窮。
貞觀十七年(西元六四三年),於牛頭山幽栖寺北巖下,別立茅茨禪室,日夕思想,無缺寸陰。數年之中,息心之眾百有餘人。初構禪室,四壁未周,弟子道綦、道憑,於中攝念。夜有一獸如羊而入,騰倚揚聲,脚蹴二人,心見其無擾,出庭宛轉而遊。山有石室,深可十步,融於中坐,忽有神蛇長丈餘,目如星火,舉頭揚威,於室口經宿,見融不動,遂去,因居百日。山素多虎,樵蘇絕人,自融入後,往還無阻。(以上錄自《續高僧傳》卷二六,《大正藏》五○.六○三頁下─六○四頁上)
唐貞觀中,四祖遙觀氣象,知彼(牛頭)山有奇異之人,乃躬自尋訪。(中略)別僧云︰「此去山中十里許,有一懶融,見人不起,亦不合掌,莫是道人?」祖遂入山見師,端坐自若,曾無所顧。祖問卅︰「在此作什麼?」師卅︰「觀心。」祖卅︰「觀是何人?心是何物?」師無對,便起作禮。師卅︰「大德高棲何所?」祖卅︰「貧道不決所止,或東或西。」師卅︰「還識道信禪師否?」卅︰「何以問他?」師卅︰「嚮德滋久,冀一禮謁。」卅︰「道信禪師貧道是也。」師卅︰「因何降此?」祖卅︰「特來相訪,莫更有宴息之處否?」師指後面云︰「別有小庵。」遂引祖至庵所,繞庵唯見虎狼之類,祖乃舉兩手,作怖勢。師卅︰「猶有這個在?」祖卅︰「適來見什麼?」師無對。少選,祖脚於師宴坐石上,書一「佛」字,師覩之竦然。祖卅︰「猶有這個在?」師未曉,乃稽首請說真要。
祖卅︰「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闕少,與佛何殊,更無別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瞋,莫懷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
師卅︰「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祖卅︰「非心不問佛,問佛非不心。」師卅︰「既不許作觀行,於境起時,心如何對治?」
祖卅︰「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彊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無有變異。吾受璨大師頓教法門,今付於汝,汝今諦受吾言,只住此山,向後當有五人達者,紹汝玄化。」
祖付法訖,遂返雙峯終老。師自爾法席大盛。
(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四,《大正藏》五一.二二七頁上─中)
附錄:心境問答
博陵王問師卅︰「境緣色發時,不言緣色起,云何得知緣,乃欲息其起?」
師答卅︰「境色初發時,色境二性空;本無知緣者,心量與知同;照本發非發,爾時起自息。抱暗生覺緣,心時緣不逐;至如未生前,色心非養育。從空本無念,想受言念生;起法未曾起,豈用佛教令。」
問卅︰「閉目不見色,境慮乃便多;色既不關心,境從何處發?」
師卅︰「閉目不見色,內心動慮多;幻識假成用,起名終不過。知色不關心,心亦不關人;隨行有相轉,鳥去空中真。」
問卅︰「境發無處所,緣覺了知生;境謝覺還轉,覺乃變為境。若以心曳心,還為覺所覺;從之隨隨去,不離生滅際?」
師卅︰「色心前後中,實無緣起境;一念自凝忘,誰能計動靜?此知自無知,知知緣不會;當自檢本形,何須求域外。前境不變謝,後念不來今;求月執玄影,討跡逐飛禽。欲知心本性,還如視夢裏;譬之六月冰,處處皆相似。避空終不脫,求空復不成;借問鏡中像,心從何處生?」
問卅︰「恰恰用心時,若為安隱好?」
師卅︰「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曲譚名相勞,直說無繁重。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今說無心處,不與有心殊。」
問卅︰「智者引妙言,與心相會當;言與心路別,合則萬倍乖。」
師卅︰「方便說妙言,破病大乘道。非關本性譚,還從空化造。無念為真常,終當絕心路。離念性不動,生滅無乖誤。谷響既有聲,鏡像能迴顧。」
問卅︰「行者體境有,因覺知境亡;前覺及後覺,並境有三心。」
師卅︰「境用非體覺,覺罷不應思。因覺知境亡,覺時境不起。前覺及後覺,並境有三遲。」
問卅︰「住定俱不轉,將為正三昧,諸業不能牽,不知細無明,徐徐躡其後。」
師卅︰「復聞別有人,虛執起心量。三中事不成,不轉還虛妄。心為正授縛,為之淨業障。心塵萬分一,不了說無明。細細習因起,徐徐名相生。風來波浪轉,欲靜水還平。更欲前途說,恐畏後心驚。無念大獸吼,性空下霜雹。星散穢草摧,縱橫飛鳥落。五道定紛綸,四魔不前却。既如猛火燎,還如利劍斫。」
問卅︰「賴覺知萬法,萬法本來然。若假照用心,只得照用心,不應心裏事。」
師卅︰「賴覺知萬法,萬法終無賴。若假照用心,應不在心外。」
問卅︰「隨隨無簡擇,明心不現前;復慮心闇昧,在心用功行,智障復難除。」
師卅︰「有此不可有,尋此不可尋;無簡即真擇,得闇出明心。慮者心冥昧,存心託功行。何論智障難,至佛方為病。」
問卅︰「折中消息間,實亦難安帖,自非用行人,此難終難見。」
師卅︰「折中欲消息,消息非難易。先觀心處心,次推智中智,第三照推者,第四通無記,第五解脫名,第六等真偽,第七知法本,第八慈無為,第九遍空陰,第十雲雨被。最盡彼無覺,無明生本智。鏡像現三業,幻人化四衢。不住空邊盡,當照有中無;不出空有內,未將空有俱。號之名折中,折中非言說。安帖無安處,用行何能決。」
問卅︰「別有一種人,善解空無相。口言定亂一,復道有中無,同證用常寂,知覺寂常用。用心會真理,復言用無用。智慧方便多,言辭與理合,如如理自如,不由心識會。既知心會非,心心復相泯。如是難知法,永劫不能知。同此用心人,法所不能化。」
師卅︰「別有證空者,還如前偈論。行空守寂滅,識見暫時翻。會真是心量,終知未了原。又說息心用,多智疑相似。良由性不明,求空且勞己。永劫住幽識,抱相都不知。放光便動地,於彼欲何為?」
問卅︰「前件看心者,復有羅縠難。」
師卅︰「看心有羅縠,幻心何待看,況無幻心者,從容下口難。」
問卅︰「久有大基業,心路差互間。得覺微細障,即達於真際。自非善巧師,無能決此理。仰惟我大師,當為開要門。引導用心者,不令失正道。」
師卅︰「法性本基業,夢境成差互,實相微細身,色心常不悟。忽逢混沌土,哀怨憫羣生。託疑廣設問,抱理內常明。生死幽徑徹,毀譽心不驚。野老顯分答,法相媿來儀。蒙發羣生藥,還如色性為。」
(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四,《大正藏》五一.二二七頁中─二二八頁上)
牛頭智巖(西元六○○─六七七年)
牛頭法融──牛頭智巖
牛頭智巖禪師者,曲阿人也。姓華氏,弱冠,智勇過人,身長七尺六寸,隋大業中,為郎將。常以弓掛一濾水囊,隨行所至汲用。累從大將征討,頻立戰功。
唐武德中,年四十,遂乞出家。入舒州皖公山,從寶月禪師為弟子。後,一日宴坐,覩異僧身長丈餘,神姿爽拔,詞氣清朗,謂師卅︰「卿八十生出家,宜加精進。」言訖不見。
嘗在谷中入定,山水瀑漲,師怡然不動,其水自退。有獵者遇之,因改過修善。
復有昔同從軍者二人,聞師隱遁,乃共入山尋之,既見,因謂師卅︰「郎將狂耶,何為住此?」答卅︰「我狂欲醒,君狂正發。夫嗜色婬聲、貪榮冒寵,流轉生死,何由自出。」二人感悟,歎息而去。
師,貞觀十七年(西元六四三年,四十四歲),歸建業,入牛頭山,謁融禪師,發明大事。禪師謂師卅︰「吾受信大師真訣,所得都亡;設有一法,勝過涅槃,吾說亦如夢幻。夫一塵飛而翳天,一芥墮而覆地。汝今已過此見,吾復何云。山門化導,當付之於汝。」
師稟命為第二世。後以正法付慧方禪師。住白馬、棲玄兩寺,又遷住石頭城。於儀鳳二年(西元六七七年)正月十日示滅。顏色不變,屈伸如生,室有異香,經旬不歇。遺言水葬。壽七十有八,臘三十有九。
(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四,《大正藏》五一.二二八頁中─下)
幽棲智威(西元六四六─七二二年)
牛頭法融──牛頭智巖──牛頭慧方──牛頭法持──幽棲智威
唐金陵天保寺智威禪師,俗姓陳氏,江寧人也。爰在童年,器殊眾識,至於戲弄,曾不染俗,性惡浮飾,人皆異焉。
無何,一朝忽失其所,父母莫知攸往,乃遍歷諸寺尋訪之,威已依天保寺統法師,誦大乘經,早數百紙,聰敏超倫,眾咸歎服。
年二十,遇恩剃落,隸名于幽棲寺,因從持禪師諮請禪法,妙達深理,繼踵前修。既獲髻珠,淡然閑放。形容溫潤,面如滿月,言辭清雅,慧德蘭芳,望重一期,聲聞遠近,江左定學,往往造焉。其中頓悟心源,即慧忠禪師,乃命嗣山門,盛傳道化。威自出止延祚寺,說法利人,廣施饒益。以開元十年(西元七二二年)二月十八日,終于住寺。遺囑林中飼鳥獸,弟子玄挺等,依言奉行。春秋七十七。
(以上錄自《宋高僧傳》卷八,《大正藏》五○.七五八頁中─下)
附錄:與慧忠禪師示答偈
其中有慧忠者,目為法器,師嘗有偈示卅︰「莫繫念念,成生死河。輪迴六趣海,無見出長波。」
慧忠偈答卅︰「念想由來幻,性自無終始;若得此中意,長波當自止。」
師又示偈卅︰「余本性虛無,緣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還歸空處坐。」
慧忠偈答卅︰「虛無是實體,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須息,即汎般若船。」
師知其了悟,乃付以山門,遂隨緣化導。
(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四,《大正藏》五一.二二九頁上)
牛頭慧忠(西元六八二─七六九年)
牛頭法融──牛頭智巖──牛頭慧方──牛頭法持──幽棲智威──牛頭慧忠
慧忠禪師者,潤州上元人也,姓王氏。年二十三,受業於莊嚴寺,其後聞(智)威禪師出世,乃往謁之,威纔見卅︰「山主來也。」師感悟微旨,遂給侍左右。後辭詣諸方巡禮。威於具戒院見凌霄藤,遇夏萎悴,人欲伐之,因謂之卅︰「勿剪,慧忠還時,此藤更生。」及師迴,果如其言,即以山門付囑訖,出居延祚寺。
師平生一衲不易,器用唯一鐺,嘗有供僧穀兩廩,盜者窺伺,虎為守之。縣令張遜者,至山頂謁問師卅︰「有何徒弟?」師卅︰「有三、五人。」遜卅︰「如何得見?」師敲禪床,有三虎哮吼而出,遜驚怖而退。
後眾請入城,居莊嚴舊寺,師欲於殿東別創法堂。先有古木,羣鵲巢其上,工人將伐之,師謂鵲卅︰「此地建堂,汝等何不速去。」言訖,羣鵲乃遷巢他樹。初築基,有二神人定其四角,復潛資夜役,遂不日而就。繇是四方學徒雲集座下矣,得法者三十四人,各住一方,轉化多眾。師嘗有〈安心偈〉,示眾卅︰「人法雙淨,善惡兩忘;直心真實,菩提道場。」
(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四,《大正藏》五一.二二九頁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