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以前
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的上班族,總佔人口一半以上的比例,所以上班族的人生就顯得格外要人關心。
上班以後,士農工商各個團體都有公司的規範與要求,此處姑且不論,只說上班以前,假如是早晨九點上班,那麼應該在上班之前兩小時起床。起床到上班之間的兩個小時怎麼過呢?茲將其分配如下:
一、二十分鐘盥洗
用二十分鐘盥洗,在盥洗的時候,因習慣性動作,不必用頭腦思考,所以可以在二十分鐘的時間內想一想今天應做之事的重點、人我關係的應酬等等,以防忘了約會,導致招人怨怪。
二、十分鐘早課
盥洗之後,可在佛前清香一炷,或者鮮花一朵,或是供水一杯;上香、供花、供水任選一項即可,不必周全。然後諷誦般若心經一卷,或者佛光祈願文一篇,或禪坐五分鐘,或者稱誦十念法,或者佛光三昧修行法十二拜。
三、十分鐘運動
可在家中定位跑步,或在庭院行走,或在門口做晨操、羅漢操、達摩十二式,採取任何一種皆可。
四、三十分鐘早餐
早餐時,全家分子不要拖拖拉拉,同時各就本位坐下,如同家庭會議般,一邊用餐,一邊交待各種事務,或報告今日所做的事情,對家人說一些讚美感謝的語言。在吃飯時間,有人吃慢,有人吃快,總之在吃飯之後,要以二十分鐘為家庭服務,或整理房間、灑掃庭院,或收拾廚房。之後整理自己外出所需用品,準備上班。
五、三十分鐘交通時間
假如你上班的交通工具是火車、公車、捷運,可在車上閱讀書報;如果是坐私家轎車,則可聽收音機,以了解今日的重要新聞。如係騎腳踏車,要注意交通安全。不管乘坐任何交通工具,要在九點前兩分鐘到達上班地點,打卡簽到後,以適當的禮貌向長官、同事打個招呼,問聲好。
以上是上班以前的時間運用分配。在上班前兩小時之內完成各項準備,除此之外還要在精神上、服裝上、氣度上,都要做成一個合乎上班形象的人,態度端莊、精神煥發、動止安詳、從容不迫,要時時保持微笑,見人點頭招呼。開始上班以後,認真投入,不須長官要求我做什麼事,要養成工作者的習慣,主動、勤勞、明快、簡潔,把工作規劃得天衣無縫,隨時報告主管,讓主管用你一個人可以做幾個人的事,讓他欣賞你,感念你,你的未來才有前途。《人間福報》2002年1月22日
得與失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間事,得失而已!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在得失之間,都過了一生。
金錢,有得有失;權位,有得有失;愛情,有得有失。有時此間得,彼間失;有時此時得,彼時失。有的人得而復失,有的人失而復得;得得失失,失失得得,都過了一生。
人都是歡喜得,不歡喜失,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句話說:失之桑榆,收之東隅。所以《佛光菜根譚》說:有得有失的人生是非常自然的。
有時候,失去了金銀財寶,但得到了一家人的安全;失之固然可悲,得之也能可喜。有的人得了一些酒肉朋友、冤家債主,失去了道義之交、有情有義之友;如此得失,也甚感不值。
周文王得到姜太公而建立周朝,奠定八百年基礎;劉備得臥龍、鳳雛而有天下,可惜鳳雛早逝,臥龍忠心為國,也能造就三國鼎立之勢。唐三藏玄奘大師得到窺基,而能將唯識宗大為發揚;惠能大師得到神會,而使南宗的大法弘傳全國。
自古以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有的人得一人而天下興,也有的人得一人而江山亡,如紂王得妲己、夏桀得褒姒。得失之間有好有壞,得也不一定歡喜,失也不一定可悲。如若得到的是一個敗家子,不禁慨嘆,不知如何是好!
大富之家,得到一個忠僕,而能保有財產,世代興隆;大富之人,得到一隻義犬,忠心守家,甚至捨命救主,使之未來發達。蘇秦得到姜太公的陰符兵法,而能合縱諸侯,佩戴六國相印;張良謙虛卑下,獲得黃石老人賜與兵法秘笈,而使他幫漢高祖打天下,出謀劃策,無有不成。
說到得失,不管是得是失,都各有因緣。是我的,不必力爭,自會得到;不是你的,即使千方百計取得,也會隨風而逝。有時候得也不好,有時候失也不壞,得失之間,所謂各有因緣莫羨人。即使得到了,也要好好運用;失去時,只要你有足夠的條件,它也會再來。
話說有一個人,捨命救人,對方為報恩而送他一條破毛巾,說明這條毛巾能夠幫他成就所願。有一天洗手後,順手用破毛巾擦手,忽然現出一個金盆,此人一看 有了金盆,隨手便把破毛巾丟棄,那知剎時金盆也消失了,後經指點,再把毛巾檢回,金盆果然又再出現,此人趕快把毛巾放入金盆中,從此保有金盆。此中說明, 舊的東西不可棄,得到了也不能忘記來路,也就是說,做人不能過河拆橋。
人生,失去了金錢、資用,會有再來的時候;失去人格、道德,不容易恢復。尤其,得人容易,得人心難;得人心難,失人心容易。得失之間,富含人生哲理也。
《人間福報》2002年1月23日
職務倫理
中華民國是一個重視倫理道德的國家,自古以來,即使十歲小娃登基做了皇帝,皇叔、皇伯一樣要向小輩的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因為在親情倫理之外,還有職務倫理。
到了現代,兒子做了公司的董事長,叔叔、伯伯、阿姨當總經理,對於董事長的命令指示,不能不接受,更不能以長輩自恃反駁,不然公司就天下大亂了。儘管平時論輩份,誰大誰小,都有倫理;家庭中有倫理,工作上也有職務倫理,就如古代的君臣之禮,不能缺少一點。
國際佛光會巴黎協會曾有過這麼一段趣事,女兒是分會會長,爸爸是副會長,媽媽是秘書長,結果選出之後成為大眾的笑談,但是這一家人無論開會,或是工作,都分得一清二楚,絲毫不影響工作倫理。
在進步的社會裏,要將自己的角色分釐清楚,倫理有多種:家族倫理、職務倫理、政治倫理、師生倫理、宗教倫理等等。在佛教中,有大小乘互相為師的美談, 表現了真理上的倫理;又有先為同學,後為師徒的典故,這是修行上的倫理。觀世音倒駕慈航,成為一生補處菩薩,這也是宗教倫理的具體典範。
「三分師徒,七分道友」,佛門中不可以年齡為老大,不可以年資為老大,不可以先入山門為老大。不錯,先入山門、年資較長,可以稱老大,但「三獸渡 河」、「三鳥飛空」,雖然水無深淺,但跡有深淺、空無遠近,但跡有遠近,如此自然分出層次、分出高低,所以佛門的職務倫理,所展現出來的是一片新的氣象。
在大叢林的寺院裏,方丈為一寺之主,但外出必須先向客堂知客招呼請假,這是職務倫理;在民主時代,身為總統不能不向外交部申請辦理護照。公司裏,董事 長乘車外出,沿途不可對司機的路線多加干涉,此也是職務倫理也;權勢威武的主管,對於他請的幕僚、顧問,不得忽視,因為有他們的專業倫理。
一場戰爭誰勝誰負,不是全靠武器的強勁威力,而是需要仰賴團隊倫理的發揮與否?軍長指揮師長、師長命令團長,連、排、班以下,上等兵指示,二等兵不得反抗。獲得勝利是因為軍中嚴謹持守倫理觀念,所以「軍令倫理」是致勝之關鍵。
現代社會,父子不像父子,師生不像師生;主僱之間沒有倫理可言,如何成為清明盛世?職務倫理的重要,豈容輕忽!《人間福報》2002年1月24日
反應
人的一生,影響自己最大的就是「反應」,你讚美我,我高興、我歡喜、我快樂,這就是反應;你傷害我,我痛苦、我難過,我承受不起,甚至傷心流淚,這也是反應。
人,吃喝玩樂,遊山玩水,追求五欲,找尋刺激,這是人性愛好享樂的自然反應。一個人躲避傷害,遠離傷害,害怕傷害,這也是情緒上不願受到傷害的反應。可以說,人的生活每日都受到反應的影響,不是歡喜就是痛苦。
其實,除了人情的反應、生活的反應之外,還有其他的反應。例如身體反應、心理反應、情緒反應、精神反應等。
身體在佛教叫觸覺,平時食衣住行的生活等,都是為了觸覺。透過觸覺,會有柔軟、粗硬、冷熱、舒服等感受,進而產生歡喜與不歡喜的心理。
心理像音樂的弦,只要一碰觸就有大小聲,就有喜怒哀樂;心理反應最為敏感,最為快速。心理反應直接就會影響到情緒的反應,乃至精神反應。
精神的反應,如果是好的,就會精神抖擻、奮發圖強;不好的反應,則悵悵不快、萎靡不振。人的一生,讀書要有精神、做事要有精神,服務也需要有精神;一個人的精神力,要靠思想上的積極奮發。所以,做人應該時時提振精神,不斷的向善、向好的方向奮發努力。
除此之外,物質的分化凝固、空氣的冷縮熱脹、聲光電波的傳導等,這些生化與物理的反應,都對宇宙萬物產生可成可壞的力量。
在以上這許多的反應當中,最難應付的就是人情的反應。所謂人情反應,諸如人家對你的尊重與歧視,或是被人冤枉委屈,或是覺得很有尊嚴等,都會有好壞的反應。
有差別、有抗拒,就會有反應。反應了以後,可善可惡、可大可小、可難可易、可好可壞。好的反應就是尊重、禮遇、恭敬、幫助、讚嘆;輕視、嫉妒、為難、傷害,這些都是不好的反應。
同樣的事情,每個人的反應不同。有的人反應過度,有的人反應遲鈍。有的人對於小小的事情,因為過度反應,也會小題大作。這就讓人想到人情實在很複雜, 有的人即使你對他好,但是他誤解你的意思,他也會生氣;有的時候,即使你對他惡臉相向,但是因為他的人格修養好,他也能體諒、包容。一般說來,小孩子承受 不起喜怒哀樂,比較容易爆發;人格崇高的人,縱有一些喜怒哀樂的傷害,他都能處之泰然。
人是感情的動物,遇事有反應是很自然的現象,但是反應也要適中,當別人歡喜的時候應該跟著一起歡喜,當應該讚美別人的時候應該隨喜讚美,這就是懂得人情世故,這也是與人相處最得體的反應。《人間福報》2002年1月25日
蝙蝠性格
人都自大,要天下萬眾歸心,但也有人不肯歸心,即使用權力威嚇、責備,也沒有用。
有一則趣談:鳳凰過壽,百鳥都去朝拜,獨獨蝙蝠不去。鳳凰責罵道:「你的地位在我之下,為何這樣傲慢無禮?」
蝙蝠回答:「我有腳,屬於走獸,不是飛禽,為何要為你慶賀,為何要向你朝拜?」
過了不久,麒麟做生日,百獸都去拜賀,偏又是蝙蝠不去,麒麟也責備他。蝙蝠說:「我有翅膀,屬於飛禽,你過生日,我為何要向你拜賀呢?」
又過了不久,龍王歡度千歲大壽,水族同類紛紛前往慶賀,蝙蝠還是視若無睹,龍王大發脾氣,蝙蝠說:「你住水中,我住山洞,我又不能下水,如何向你朝拜?」
蝙蝠,牠不是傲慢,不是偏執,只是牠有自己的立場,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牠不肯趨炎附勢,不去「西瓜偎大邊」,只求能過自己安定的生活,所以鳳凰也好、麒麟也好,甚至龍王也好,又能奈牠何呢?
現在台灣的各黨各派,都以為自己是老大,執政黨是老大,在野黨是老大,甚至小黨反對派,也都是老大。可是偏偏有一種人,他不認你是老大,像蝙蝠的性格,牠雖小、雖賤,但是牠有尊嚴。
吾人在世間生活,只要覺得自己有理,只要自己活得有尊嚴,自己的性格不卑不亢,則雖居小小洞穴,其安全也,又有誰能比呢?
世間萬物,都各有各的性格。蝸牛的性格,只要外面稍有風吹草動,牠即刻就把自己躲藏起來。蛇蠍性格,只要感到有東西侵犯牠,牠馬上就會勇猛的向你衝撞 過來。老虎獅子,雖很兇猛,但是當牠飽食之後,管你身邊羊鹿成群,牠也毫不動心。貓狗成為家畜,貓的生性捕鼠,為人所用;狗的忠誠看家,成為人類之友。
山有山的性格,水有水的性格,花草樹木也都各有性格。人為萬物之靈,應該要樹立自己的性格;仁義道德,慈悲喜捨,如果不能具備這些人的性格,只是像楊柳擺動,像牆頭之草,飄忽不定,如此之人,還不如向蝙蝠看齊,更能令人起敬呢!
《人間福報》2002年1月26日
捕風捉影
「是非朝朝有,沒有現在多!」現在社會上的謠言是非,各種傳說紛紜,一些捕風捉影的事情、捕風捉影的是非閒話,無日無之,無處無之。
尤其,現在台灣的傳播媒體,對人的隱私報導,往往未經查證就任意發表,造成社會捕風捉影的謠言滿天。
捕風捉影的謠言也像無形的子彈,有形的子彈傷人致命,無形的子彈更是殺人不見血。一個人一生辛辛苦苦努力塑造出來的形象,往往因為你的造謠、捕風捉 影,一下子就毀於一旦。所以,現在社會上比槍炮子彈更利害的武器,如盜人隱私、議人長短、評人過失等,甚至連家居都不安全,隨時都得提防電話竊聽、針孔攝 影機偷拍等,不但擔心成為別人威脅的把柄,甚至被當商品販賣,散播出去,你說人間那裏有安全的淨土?
現在的股市,捕風捉影,只要一聽說那家公司經營不善,股市馬上崩跌、下挫,讓經濟波動不安;政治人物捕風捉影,只要一有政見不同,隨即互相攻訐打壓,讓政黨之間彼此鬥爭,不能和好。
家中的兒女、學校的學生,所學到的都是捕風捉影的教育。世間本來就很虛假,「九十一架飛機」、「杯弓蛇影」等捕風捉影的事情多了,讓社會更加虛假。失真的捕風捉影愈多,只有加速社會的毀滅、沉淪。
美國九一一事件後,全國人心惶惶,生怕敵人用生化武器攻擊。其實無論什麼武器殘害人類,所謂「你有政策,我有對策」,都不嚴重。從古以來,武器推陳出 新,一物剋一物,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謠言蠱惑人心,造成內部自亂陣腳,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此即三十六計的「攻心為上」。
現在台灣的經濟衰退,台灣的工廠關閉,都不可怕,台灣目前最可怕的就是捕風捉影。例如物價波動,商人囤積日用品等。過去傳播媒體不發達,消息傳遞不快,現在資訊發達,一有風吹草動,馬上就全國皆知。
所以,現在社會上一些政治人物,天天研究計畫、訂定政策,如果捕風捉影的風氣不改,社會危矣。我們要想安定社會,應把信仰、慈悲、誠信、真實等正面的 道德傳播在人間,讓整個社會風氣重新改變。社會人心大都迷信、捕風捉影,只有佛教破邪顯正、激濁揚清,所以弘揚佛法,刻不容緩。《人間福報》2002年1 月27日
座右銘
在人生的過程中,總有那麼一句話、一個道理,能夠啟發自己,成為自己待人處事的準則,於是將之書於案桌上,每日自我提醒,如同長輩在旁,時時耳提面命一般,就叫「座右銘」。
銘,就是鑄刻的意思。座右銘不見得是鑄刻在木頭上、石頭上,或是寫在卡片上;岳母刺字,勉勵岳飛要「精忠報國」,不就是刻在背上的座右銘嗎?
座右銘更重要的,是要刻在心中,銘刻於心,永不忘失。自古以來,忠臣孝子、賢君明相、士林學子、工商企業等,各種職業,各種人等,都有各自的座右銘。
「服從領導」,這是軍人的座右銘;「童叟無欺」,這是商人的座右銘;「有教無類」,這是教師的座右銘;各校的校訓「禮義廉恥」,則是學子共同的座右銘。
座右銘有階段性的,也有終生的;座右銘不只要銘記在心,尤其要落實於行。國父立志「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佛陀發願「不成正覺,誓不起此座」;印光 大師的「老實念佛」,乃至一個計程車司機,在宜蘭山線駕駛四十年,從未有違規的紀錄,因為他謹守「不急不急,安全第一」的原則,成為自己一生奉行不渝的座 右銘。
其實,很多格言都可以做為自己的座右銘,但看你當時的心境,是否需要它,是否覺得它能砥礪你。松下幸之助以「挨罵就是進步的原動力」來激勵自己,因此 他能從困境中脫穎而出;日本勤王運動中之第一功臣西鄉隆盛,他的座右銘為「人貴厚重,不貴遲重,尚真率,不尚輕率。」由此可見他的老成持重。
座右銘其實就是人生自我的定位,是自我設定的目標。後漢崔瑗的座右銘:「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俗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 隱身而後動,謗議庸何傷。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乃至佛門的禪堂裏,維那師以「大眾慧命,在汝一身;汝若不顧,罪歸己身。」時時自我警惕。也有人 以「什麼都可以不信,不能不信因果」、「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這些明因識果的警世之語,對於我人的道德修養、人生目標的確立,都有正面的激勵 之功,實應書之於案,以此做為吾人自律的座右銘。《人間福報》2002年1月28日
跟著感覺走
現在社會上流行一個E世代的語言「跟著感覺走」,這句話充滿了危機,不禁令人對時代青年的率性感到憂心。
現在你的感覺裏生起了瞋恨心,「跟著感覺走」你就可以殺人嗎?現在你的感覺想要吃喝玩樂,「跟著感覺走」你就可以死皮賴臉的騙吃騙喝嗎?現在你要錢, 「跟著感覺走」你就可以搶劫銀行嗎?現在你想打人,「跟著感覺走」你就可以無理取鬧嗎?所以「跟著感覺走」,這句話應該改為「千萬不可跟著感覺走」。
如果你感覺上需要的,是不合乎道德,是不合乎社會法治,就不能跟著感覺走;你對於社會上的人情世故,只要是合乎忠孝仁愛,合乎信義和平的,即使沒有這個感覺,也要跟著走。
人跟著社會的秩序,跟著時代的潮流走,但也要有法律上的道德標準。人的感覺,在「百法明門論」裏屬於善的、好的部份較少,大煩惱、隨煩惱比較多,你能跟著感覺走嗎?
煩惱如賊,隨時都在盜取我們的功德;人如果任由六根向外攀緣,隨著煩惱賊而走,往往容易受騙,吃虧上當,所以千萬不能率性的「跟著感覺走」。
古代的學徒制,學藝之路都是千辛萬苦,如果依著自己的感覺走,就不會去做學徒,到頭來只有一事無成。所以,人不能一味的跟著感覺走;人要刻苦自勵,要跟著正派、正氣、正見走,跟著道德、佛法走,才能走上康莊大道。
除了「跟著感覺走」,還有一句非常不好聽的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依照這句話的意思,你喜歡打人,就可以打人嗎?你喜歡發脾氣,就可以發脾氣嗎?你喜歡賴帳,就可以賴帳嗎?你喜歡說謊騙人,就可以說謊騙人嗎?
「只要我喜歡」,如果是不合乎人倫道德的,就是不能歡喜;我不歡喜的,只要是情義的,是信用的,是服務的,是友愛的,是對國家社會有貢獻的,雖然不歡喜,也不能不全力以赴。
過去有謂「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一句話不能隨便說出口,隨便一句話,對國家社會都有著莫大的影響,豈能不思之慎之。
所以,「跟著感覺走」、「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假如你有這樣的思想,千萬要改正過來,不然鑄成大錯,悔之晚矣!《人間福報》2002年1月29日
智囊團
過去的大人物,總會聘請幾個顧問,一來表示自己謙虛,禮賢下士;二來表示自己察納雅言,從善如流。
顧問就是智囊團,古代帝王有軍機大臣,這是皇帝的智囊團。現在也有智囊團,智囊團也稱「智庫」,誰有智庫,表示智慧用不完。
現在政府設有參謀、資政、國策顧問等,這都是智囊團。乃至現在的各種國是會議,就是集思廣益,共研決策;參與會議的人,要能提供意見,有益於國計民生,才能成為智囊團。
智囊團就是集體創作。一個人能廣開言聽,延用各種人才當智囊團,表示自己謙虛,不專橫,不自以為是;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就像秦始皇,終將成為獨夫。
現在的工作室、創作坊、研究中心等,也都是集眾人的智慧共同成就,這也是智囊團。一個人能廣用人才做智囊團,或是能給人延用為智囊團,都是有為之人;自己沒有智慧,又不能用智囊團,這就是剛愎自用。
戰國時代的張儀、蘇秦,他們在各國遊走當說客,也是想成為各國的智囊團。而歷代帝王欲成王稱霸,如願與否,與他們能否重用智囊團,也有密切的關係。
劉邦能善用張良、蕭何、韓信等漢初三傑,所以成就帝業;項羽不能重用范增,所以兵敗自刎烏江,可見能善用智囊團的重要。
元世祖忽必烈重用漢族謀士劉秉忠為「緇衣宰相」,劉秉忠為世祖的稱帝出謀擘劃,並定國號為元;東晉苻堅不聽道安大師之勸,故有肥水兵敗,導致亡國,由此可見智囊團的價值。
文王禮請姜太公於渭水之濱、劉備三顧諸葛亮於隴中。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愚者千慮也有一得」,此皆能善用別人的智慧。
武則天用狄仁傑為相,尊為「國老」,並讓狄仁傑舉薦人才,狄仁傑推薦了張柬之、姚崇等數十人,這些人後來都成了名臣。漢朝呂后為了鞏固太子劉盈的地位,求計於張良,經過張良的穿針引線,把劉邦無法請動的「商山四皓」延為賓客,終於確立太子的地位。
智囊團往往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朝」。趙國平原君、齊國孟嘗君、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等戰國四公子,都號稱有「食客三千」。這三千食客當中,縱使雞鳴狗盜之類,都能建立奇功,發揮大用。可見一個人只要肯獻身獻力,都能成為別人的智囊團。
《人間福報》2002年1月30日
沉不住氣
五代時,馮道與和凝同在中書省任職,兩人交情甚厚。有一天,馮道穿了新買的鞋子到和凝家中拜訪。和凝一看,這雙鞋子和他數日前叫僕人買回來的那雙不是一模一樣嗎?於是和凝就問馮道:「你這雙鞋子是多少錢買的?」
馮道一聽,不慌不忙的舉起右腳,說:「五百塊錢。」和凝一聽,怒氣沖沖的對著身旁的僕人罵道:「一模一樣的鞋子,為什麼你說要一千元呢?」
此時,馮道又緩緩的舉起左腳說:「這隻也是五百塊錢。」和凝一聽,霎時滿臉通紅,深為自己沉不住氣感到羞愧。
沉不住氣,往往不能冷靜的判斷是非,造成憾事。歷史上,很多戰爭原本有利的一方,往往被對方的激將法激怒,沉不住氣,貿然出兵,而使局勢逆轉。在佛門裏,一些出家人還俗,也是等不及,沉不住氣,因此沉淪世海。
沉得住氣,是一種修養的工夫,東晉淝水之戰的名將謝安,當他正與朋友下棋時,得知姪兒謝玄力克敵人,獲得勝利,但他不形於色,依然冷靜下棋。沉得住 氣,是一種忍辱的智慧,英烈千秋的張自忠,受命與敵人周旋,卻被誤認為賣國賊,但他沉得住氣,最後終能完成使命,留芳千古。
三國時代,諸葛亮以空城計騙過司馬懿的數十萬大軍不戰而退,也都是沉得住氣。有智慧的人,越是緊急危難的時候,越是冷靜沉著,唯有在鎮靜中才能想出應付事變的方法。
所謂「飯未煮熟,不要妄自一開;蛋未孵熟,不要妄自一啄。」拳頭不要隨便打出去,要沉得住氣,才有力量;眼淚不要隨便流出來,要沉得住氣,才能化悲憤為力量。
現在台灣經濟衰退,全國人民應該沉得住氣,共體時艱,共同奮鬥,共度難關,不要你怪我,我怪你,如此只有互相抵銷力量。
沉得住氣,也不是沒有是非觀念,而是冷靜沉著,俟機而動。紀渻子訓練鬥雞,說明一隻上等的鬥雞,不是只會虛張聲勢,自狂自傲,如此遇到強者,往往不堪一擊!反而氣定神閒,從容安詳,呆若木雞,最後總能不戰而勝。
因此,吾人在日常生活中,縱使遇到挫折,或有不公平之事,不可以衝動,更不能意氣用事,應該冷靜沉著,要沉得住氣,才能理性的思考解決之道,這才是智者所為。
《人間福報》2002年1月31日
一窩蜂的習慣
動物當中,很多都是過著群體營生的生活,例如,當你發現一個蜂窩,馬上就會有一群蜜蜂蜂擁而來;當你發現一塊腐肉,很快就會有一大批的蒼蠅一窩蜂飛來。
一群麻雀、一堆蛆蟲、一窩螞蟻、一池小魚。小,就有一窩蜂;大,才會散居。
你看,一隻老鷹在天空飛翔,一隻老虎在原野奔跑,牠們大都喜歡個別行動。但是也有例外者,如鹿群、象群、馬群等。大致說來,草食的動物大都過著群居的生活,肉食的動物則喜歡單獨營生,大概是害怕同伴跟他分一杯羹吧!
出家人素食,也是叢聚在一起,成為僧團。喜歡孤獨一人生活的人,大多不肯服務別人,也不喜歡讓人為他服務。
其實,人是群居的動物,不能離群索居。但是在群體生活中,也要有獨立的思想,不能盲目跟從,隨著別人的腳步起舞。然而遺憾的是,中國人的民族性,偏偏就有一窩蜂的性格。
例如,數年前「葡式蛋塔」才剛引進台灣,生意興隆,大家爭相排隊搶購,店家於是一窩蜂的一間間林立;但是不到一年,卻又一家家的關閉。種植檳榔,利潤好,收入豐,於是大家拼命栽種,甚至濫墾山坡地,造成嚴重的土石流問題。
一窩蜂就是盲目的跟進,完全不去評估實際的狀況,也就是自己沒有主見,完全看別人行動,如:有人買東西,一大堆的人也跟著買;有人提議要帶便當,一個 個也都附和要帶;有人想多留宿一個晚上,馬上就有人說也要留下來;有人因有急事,要搭飛機,後面也一定有好幾個人說要坐飛機。再如買汽車、出國、裝小耳 朵、移民等,不也都是一窩蜂的嗎?
在一片「大陸熱」的風潮中,曾經多少人一窩蜂的擁向大陸,欲一窺大陸錦繡河山的堂奧。甚至只要孩子不要爹地的「未婚媽媽」、在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態下被 送出國的「小留學生」、青年男女一窩蜂「跟著感覺走」的時代潮流等等,如果我們任由「一窩蜂」的現象繼續發展,不禁令人憂心,未來的社會將會走向什麼樣的 境地!
經云:「法無定法。」又說:「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吾人生活在世間,必須跟著社會的脈搏一起跳動,在思想上有所更新,在行為上與時俱進。然而我們也 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尤其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裡,我們是進是退,是行是止,更要依靠自己的智慧抉擇判斷,才不會被眩目的潮流所吞噬淹沒。《人間福報》 2002年2月1日
真女性主義
現代女性意識高張,在許多時代新女性高呼「女男平等」下,女性的地位大大提高。但是,基本上東西方對女性的看法又有極大的不同。
女人,在西方認為是神:自由女神、和平女神;是美:安琪兒、可人兒、甜心。中國人則認為女人是禍水,是母老虎,是蛇蠍,把女人視為不祥之物。
其實,男人是人,女人也是人,既然是人,每一種人都有他的優點。因此,不必把女人看成是神,也不必把女人看成是蛇蠍。女人,她不就是人嘛!
女人,她的風姿比較美麗,女人的心地比較善良,女人的個性比較柔和,女人的心靈比較細密,女人的工作比較有耐力。
男人,在體型、力氣上有很多地方優於女人,但是女人也有優於男人的地方。例如,女人負起家庭的擔子,從早到晚,三餐的供應,家居的整理,兒女的扶養; 如果一個家庭中,把女人一天的工作時間總計一下,必然多於男人的工作量。男人可以經常換工作,女人則把心力投注在家庭中,永遠不變。
女性,一般人的觀念,認為女人善於用美麗的外表作為自己進階的手段,善於以眼淚作為征服男人的武器,善於以眼睛做為勾魂攝魄的工具。其實女人的長處很多,不一定要用身體上的構造來取媚於人。
女人的特點,諸如聰明、智慧、勤勞、愛心,就已經足以勝過男人了,所以不必利用身體來換取金錢、名位,女人一樣可以憑自己的智慧、能力,在社會上和男人公平的一較長短。
現在政府各級主管,以及企業界的領導人,如副總統呂秀蓮、前內政部長張博雅、經濟部長宗才怡、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蔡英文、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葉菊蘭,以及大陸工程公司總經理殷琪、聯合報發行人王效蘭等,她們不是一樣可以在各個領域嶄露頭角嗎?
女人也不一定做大官,做大企業家,才是偉大。基本上,女人是中國倫理道德的保衛者,是家庭教育的推動者,是慈悲和平的實踐者。古代有岳母刺字、歐母畫狄,現代的女性,一手扶養兩代,照顧兒女長大成家,繼而幫忙帶孫兒孫女者,比比皆是。
有一句話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必有一位偉大的女性,如明太祖的馬皇后、唐太宗的長孫皇后,都是名垂青史的典範。所以,真女性主義希望今後天下的女 性發揮自己的所長。女人能走出社會,興辦公益,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固然是新女性的行為,但是身居家中,相夫教子,能把舉國的男女教育成傑出的人才,又何嘗 不是真女性的所為呢?
《人間福報》2002年2月2日
加溫
親人要出遠門,家人總會叮嚀:你要多加一件衣服;吃飯時,也總是說:趁飯菜還熱,你要多吃一些。長輩交代朋友去探望晚輩,也會交代:你要對他多關照一點,你要對他熱情一些,可見加溫在人我之間、在生活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說到加溫,有的貴重花卉,不但替它起個花房,還要在花房裏加溫,花朵才能加速開放。許多的麵食,需要加溫來幫助酵母菌發酵,麵食才會鬆軟好吃。甚至雞蛋也要加溫才能孵化;人也是靠著溫度才能活命,身體冰冷了,生命也就結束了。
人,光是自己身上有暖氣還是不夠的,要把自己身上的暖流,分散給社會大眾,讓大家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社會人類都喜歡溫暖勝於冰寒。比方說:一個住家,住得舒服,就會說:「此間很溫暖」;如果不喜歡,就會說:「此間陰寒,受不了。」
有陽光的地方,就有溫暖;有生火的地方,就有溫暖;有好話的地方,就有溫暖。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所以,溫暖有時候倒不一定從氣 候、溫度上來看;尊重、好話、笑容、愛護,都可以製造暖意。真正的暖流是從心意發出,所以心像電廠一樣,能發出一點暖意給別人,比陽光、電器的產品還更重 要。
太暖不好受,太冷更不好受。所以人居住的地方比較起來,熱帶的人口比寒帶的人口要增加許多。把一些暖意給人分享,是最為無上的布施;暖流所到之處,百花盛開,鶯啼鳥叫,河魚戲水,昆蟲出土,萬物的生機都因暖流而復甦。
人的眼睛看人,有人說冷冰冰的眼神;人和人見面,有人批評對方冷冰冰的面孔;有人說話,令人感覺他的言語冷冰冰的,甚至整個態度也都是冷冰冰的,可見人都喜歡溫暖。
寒冬送溫暖,挫折失望的時候,更應該給人幾句溫暖的鼓勵。佛心就是暖心、慈心、善心;人有了佛心,自然就會散發暖意,溫暖人間,成為溫暖的人生!向日 葵也是向著陽光開放,大雁也要飛向溫暖的南方避寒;春天來了,萬物歡喜,不也就是因為春天帶來人間的溫暖嗎?我們人類想要修行,想要貢獻給人類,就請大家 為整個社會加溫,帶給社會一些溫暖吧!你要做春天嗎?《人間福報》2002年2月3日
放風箏的哲學
從小,每個人幾乎都有放風箏的經驗。放風箏是兒童的遊戲,能夠啟發兒童對宇宙時空的認識,對風向動力等相關知識的充實。
放風箏,首先需要有空曠的空間,才能觀察風向,盡情的逆風奔跑;透過風向,借力使力,風箏才能冉冉升空。
放風箏,往往不是一次就能順利飛升,必須耐心的一次又一次重來,不怕辛苦,不怕失敗,反覆的勇於嘗試,才能成功。
放風箏不只是小孩的遊戲,大人也有放風箏的比賽,從設計到升空,比的不只是創意,有時偌大的風箏,如何讓它迎風騰空,必須多人同心協力,發揮集體創作 的團隊精神,才能贏得好成績。所以,放風箏不但有益身體健康,而且具有益智及教育的功能,實在是一項值得大力推動的正當娛樂。
現在台灣已經甚少看到有人從事放風箏的運動,政府也沒有意識到要規畫足夠的空間,以供民眾做戶外活動。因此一般人只有從事爬山、潛水等活動,但在缺乏 專業知識及充份的配備下,山難、海難頻傳,令人遺憾。從台灣不懂提倡放風箏的運動,可知台灣不重視戶外教學,不重視合群的教育。
放風箏,要掌握線,才能控制風箏。斷了線的風箏,固然一去不復返,但是有時候,線拉得太緊,或是放得太鬆,也不容易升空,所以要收放自如。做人,也要 像放風箏一樣,能放能收。平時我們說話,說出口的話,要能兌現;投資事業,也要能回收成本,因此要做市場調查,否則蝕本了怎麼辦!
一七五二年七月,富蘭克林與兒子威廉在一間四面開敝的木棚裡,利用風箏進行引接雷電的實驗,當閃電擊中風箏後,他們父子看到繩上纖維豎起,富蘭克林禁不住伸手摸一下,突然指尖與繫在風箏上的鑰匙間發生火花,左半身麻了一下,富蘭克林興奮的告訴兒子說:「這就是電!」
今日世界的光明,是從放風箏所獲得的靈感;當年艾森豪成功登陸諾曼地,也是善於觀察風向,因此一戰成功。
放風箏啟發了富蘭克林發現電力,對今日人類的貢獻不可謂不大。尤其,放風箏個中大有人生哲理在焉!我們做人,要像放風箏一樣,懂得觀察風向、時空、氣候、天時、地理、人和等,有了這些敏銳的覺知,做人才能進退得宜、圓滿自在。
《人間福報》2002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