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與師資傳承的研究
04/07/2011 07:31 (GMT+7)
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過程,以往已有許多學者研究過[1], 由於北傳與南傳各種資料上的差異,所得出的結論並不相同。此中牽連到佛滅年代的問題,結集內容的問題,各部思想的問題,以及師資傳承的問題。本文對北傳與 南傳的資料,視為同等重要,並不排斥一方,在顧及上列問題下,引用較合理的說法,探討佛滅後二律系、四聖部及十八部的形成過程,並敘及北傳與南傳差異的原 因。在師資傳承上,注重釋尊各代弟子下傳時,由於地區、見解上的不同,如何演變而成不同的部派。
禪的詭論和邏輯
01/07/2011 05:55 (GMT+7)
禪宗公案,究竟是邏輯,還是詭辯?吾人至少可以提出三點禪之詭辯論的事實。難怪強調概念清晰,邏輯一致,暨語意上求其有意義的現代哲學家,會把「禪」神祕化;也難怪以某種理論來詮釋宗教經驗暨宗教語言的現代宗教哲學家,認為禪宗經驗及語言最令人匪夷所思。

禪宗「見性」思想的發展與定型
27/06/2011 05:07 (GMT+7)
「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中國禪宗的口號,也是禪宗的特色,而「見性成佛」更是禪宗所倡導的宗教修道目標。可是此種說法,是否真的是「東土初祖菩提達摩」所傳的「心法」,尚未見有專題研究。本文從歷史文獻中,證明「見性」之說,存於禪宗記錄者,首為《楞伽師資記.道信傳》。這一思想到了荷澤神會的語錄中,成為爭論的題目。西元 800 年前後一度成為熱門話題,諸家並起,各闡「見性」。到了五代時期,才有達摩傳佈「見性」思想,作為諸種說法之一。
攝論師的師承及其哲理
17/06/2011 05:13 (GMT+7)
攝論師是中國陳隋之際專門弘揚《攝大乘論》的一派學者。創始人是真諦,他的弟子有慧愷等,他們是攝論師的第二代。攝論師的第三代是智愷的弟子智殷等,第四代是僧榮的弟子慧璡等,第五代主要是智凝的弟子靈覺等。  攝論師哲學理論的突出特點是九識論。除八識之外,另立第九識阿摩羅識。  

淨土決疑論─宋代彌陀淨土的信仰與辯議
13/06/2011 05:10 (GMT+7)
歷代有關彌陀淨土的決疑理論,先後被編成專論,而成《天台十疑論》、《西方要決》、《釋淨土群疑論》、《念佛鏡》等書,據說分別為智顗(538~597)、窺基(632~682)、懷感、道鏡和善道所作。這些決疑之作遂成了後代決疑論者的典範,為他們辯疑斷惑的參考素材。本文即是討論宋代淨土論者在面臨當代彌陀淨土疑難者所作斷惑決疑的努力。
淨土思想之考察
12/06/2011 05:59 (GMT+7)
淨土為佛法諸乘所同求,亦為諸佛之本願功德及眾生之信行功德所共成,故有他方世界、現前世界、自心世界的三類淨土,每一類各有十方三世的無量無數。本文從藏經中蒐求可得而已得的有關資料,介紹並分析淨土的成立,類別,以及淨土的莊嚴景象,說明為何求生淨土的背景,以及如何求生淨土的方法。淨土雖有無量無數,本文僅就常見常聞的幾個,予以論述,比較其優劣,指出其特色,闡明其已行可行能行的原因所在。把重點置於東方的阿閦佛土,西方的彌陀佛土,此娑婆世界的人間淨土及兜率天的彌勒淨土。

《大智度論》略譯初探
03/06/2011 05:18 (GMT+7)
此文藉著比較《大品》和《放光》、《光讚》的翻譯,並對照《大智度論》的解釋,推測中文《大智度論》文本形成的情形,它是當時討論般若思想的文證。因此作者認為《大智度論》出現的意義不是是否它為龍樹所作,而是它在中國佛教發展上的地位,它矯正先前般若諸說的錯誤,奠定大乘佛教在中國發展的基礎。
一個學物理的人對佛教的認識
25/05/2011 05:23 (GMT+7)
楞嚴經中,佛教對物質的起源與結構有很精采的說明。楞嚴經卷三,佛說:「汝(指阿難尊者)觀地性,麤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阿難,若此鄰虛,析成虛空,當知虛空出生色相……。」佛把物質分成微塵,再細分變成「鄰虛塵」,這是很小、接近虛無的塵。它的結構是「色邊際相,七分所成」,佛是告訴我們,物質狀態的細小鄰虛塵,再分下去就變成同時含有物質與虛空性質的東西,最後就是虛空而已。也就是由虛空產生有色相的半實半空的東西,然後再生出物質。

支道林思想之研究
22/05/2011 05:39 (GMT+7)
支公乃東晉時代較為近乎般若思想之高僧,其思想一方面深受中國固有學說之影響;另一方面 「沉思道行之品,委曲慧印之經」,而以佛教僧伽之姿態出現於中國南部地方,首先啟開江南區域之佛學思想。雖然其思想頗受當時流行之道家學說影響,而帶有老莊色彩,但其本人畢竟屬於佛門弟子。正因如此,其思想乃趨於一種直觀與超越之形態,而不易為人理解。
『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15/05/2011 05:43 (GMT+7)
在初期大乘佛典中,常提到菩薩要圓滿六度萬行,但是『大品般若經』中所說的「尸羅波羅蜜」,並沒有像瑜伽菩薩戒那樣明顯的戒條,而僅僅提到「十善道」,為什麼初期大乘佛典要以「十善道」作為尸羅波羅蜜的的主要內容呢?究竟十善道具有什麼特色?要如何才能具足尸羅波羅蜜呢?對於這些問題,本文擬以『大智度論』為線索略加探討!

中唐詩學造境說與詩之變
──兼論佛教思想之影響
13/05/2011 05:28 (GMT+7)
有關中唐詩學「造境」概念的源出及具體涵義,造境說的實質要求與做法,以至這一詩論與王國維境界說「造境」觀念的異同,甚至與道家思想、六朝玄學、隋唐佛學及中唐道教思想等的密切關係等問題,因既有拙文闡述在前,[註3]故於此不復申其說。本文擬就中唐詩學造境說以下兩方面的問題作進一步探討:一方面是中唐詩學觀念中的造境之說,何以要求在造境之際刻意追求變態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如何才能透過造境,在心用止而情識歇之下使萬象自心而出,最終生成至精至微詩境於筆下的問題。
護法在《成唯識論》的立場之研究
09/05/2011 05:15 (GMT+7)
在《成唯識論述記》中,有安、難、陳、護一二三四分說的記載。[1]也就是安慧認為相見二分為體無的遍計所執,唯立自證分為真實的存在。而護法則說相見二分亦為依他起的有,心心所法皆有四分。此為兩者的最大差異點。究竟護法在「唯識無境」立場上,其思想的特色為何?於世俗和勝義層次是否有不一樣的看法?其思想來源是否有何依據?凡此種種為本論文探討的要點。

大乘二十二問之研究
08/05/2011 06:56 (GMT+7)
唐代曇曠所寫的「大乘二十二問」一書埋藏了一千多年之久始於本世紀初在敦煌石窟寫卷裡以斷簡殘篇之姿出現於世。本文作者於 1973 年在法國巴黎國家書館Bibliothéque Nationale,Paris,及倫敦大英博館搜遍及讀盡有關該作品之寫卷,後來費時數年,根據數寫本,用校勘方法,輟長補短及改正訛誤,始得恢復全貌我們希望它能與最初殺青時相近。本研究即是該書的導論。該書全文及校注亦將發表於本文後。
以西方方法學的「關係邏輯」來透視杜順大師的法界觀
04/05/2011 05:30 (GMT+7)
本文係方東美教授的授課錄音記錄,方教授認為要想認識華嚴宗哲學應先瞭解杜順大師的思想,可是近代人要想瞭解杜順的思想必遭遇到許多困難,首先要克服西方孤立思想的偏見、分析邏輯的偏失、二元對立思想的矛盾、宗教立場所產生的諸種錯誤、西方近代邏輯的偏失觀念等。然後應該引用最新發展的關係邏輯以及由內在關係邏輯的觀點來研究華嚴宗哲學,才能如實掌握其哲學中所應用語辭的意義並非唯一獨特的。也就是說倘若要想徹底瞭解華嚴宗的這一種思想,就必須透過近代哲學「關係邏輯」的方法,才能徹底瞭解杜順大師交相互鎔、旁通融貫的法界觀。

中國佛教的譯場組織與沙門的外學修養
──大乘佛教奠基於東亞的兩大要素
29/04/2011 05:41 (GMT+7)
大乘佛教所以能奠基於東亞,筆者認為有兩大要素極具貢獻。首先是中國佛教僧俗組織了譯場,採用精細的分工合作方式將梵文或西域語文寫成的佛經翻作漢文,故佛教義理能普遍為華人所持受。譯場的運作,自漢末至北宋初,前後持續近九百年。
中國禪宗的特質
27/04/2011 05:44 (GMT+7)
中國禪宗始於南北朝的達摩,大盛於唐朝。由於初唐六祖慧能的頓悟法門之樹立,開創出中國禪之偉大生命機能,代代相傳,遠播於歐美各國,廣受世人之愛慕與研究,確為中國人之殊榮。 在本文中,主要的論點在於闡述禪宗為何能在中國生根之構成因素與其特質,使國人對它有更深刻的體認與發揚。

淨影寺慧遠的判教學說
25/04/2011 05:29 (GMT+7)
淨影寺慧遠(523~592)為北周和隋代的重要佛教思想家,他的判教學說反映他對各類佛典和各門佛說的意見,從而顯示他的教學的整體取向,有探討的價值。 「判教」者,是對內容、風格多樣的佛典和佛說,加以類別、疏理和會通的工作,為中國佛教思想的中心課題。
淨影寺慧遠的淨土思想
24/04/2011 05:55 (GMT+7)
提起淨土教學,常途便會想起以往生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為歸趣的淨土宗。其實在中國佛教史裡,對淨土觀念表現出興趣者非僅淨土宗,亦包括地論、攝論、三論、天台、華嚴各主要佛教學統。本文以地論學統的代表人物淨影寺慧遠(523~592)的淨土思想為主題。慧遠活躍於南北朝末葉,那時中國淨土教學還是在醞釀階段;慧遠在其代表作《大乘義章》,特闢一章,討論淨土觀念,並為《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這兩種基本淨土佛典造注,對中國淨土教理的形成,作出重要貢獻。

慧遠大師早期生平尋蹤
20/04/2011 05:40 (GMT+7)
在中國古人的意識中,鳳凰的不凡往往在於其「能通天祉,應地靈,律五音,覽九德」(《韓詩外傳》卷八)。這種靈鳥正概括地象徵著人之英傑的素質。其中「應地靈」之說涉及人才與地緣條件的關係,古來更有「地靈人傑」的表述。提起東晉高僧釋慧遠的名字,人們通常首先會想到其人格與事業最終成就之地──廬山。
宗喀巴現觀莊嚴論金鬘疏三寶釋義
09/04/2011 05:36 (GMT+7)
彌勒採取瑜伽行派的實踐次弟,作『現觀莊嚴論』:以三智境、四加行道和法身果等八大綱領解釋『般若經』。解脫軍研究般若,根據中道無自性的義理,寫了一本揉合般若經文的論釋 ── 『二萬五千般若經論現觀莊嚴釋』,受到後世般若學者一致地推崇。後來師子賢重新宏揚此論,寫了三本論釋。宗喀巴認為其中的『現觀莊嚴論明義釋』,不但文句精簡,而且釋義清晰明暢:所以就逐句地加以疏解,寫成了『現觀莊嚴論金鬘疏』。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