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áp Âm
Thư Viện
Tiếng Việt
English
中文
Mobile
首頁
最新文章
佛法難聞
»
菩薩行
»
內觀的開發
»
人人都有佛性
»
禪鑰3
»
星雲禪話2 -- 沒時間老1
»
因果報應錄5
»
佛光教科書第四冊 -- 佛教史之第十九課
»
禪鑰2
»
星雲禪話1--石頭路滑 2
新聞
佛教入門
佛學研究
哲學
越南佛教
歷史
教育
社會
科學
心理學
倫理學
論文
法音
講法
音樂
其他
查詢
大藏經查詢
佛學辭典
佛教與生活
文化
中文佛教網
佛學研究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囑累品第十三)
24/04/2018 06:12 (GMT+7)
此經囑累的意義,如云『今以此法付囑汝等!……汝等大眾,住大忍力流通此經」。釋迦如來將此法──心地觀法付囑於文殊菩薩等,而且再三地叮囑,此法不僅利益於當時海會大眾,還要輾轉流通於未來,使未來眾生法樂均沾,利益到無窮無盡。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成佛品第十二)
14/04/2018 05:50 (GMT+7)
「成佛」者,佛即如來、應供、正遍知,乃世尊等十種德號中之一。成,即在因位中修菩薩行,具足福德智慧菩提資糧,莊嚴無量功行,于三阿僧企耶滿足之時,便成就佛果菩提,是曰成佛。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發菩提心品第十一)
01/04/2018 05:23 (GMT+7)
云何名為發菩提心?菩提者,依義理而說,即是佛果所成之果覺。通言果覺,有三乘之不同,所謂聲聞菩提、獨覺菩提,佛果菩提。前二菩提者,非為度諸眾生而求之大菩提果,所以非此品所發之菩提心;此品之菩提心義,乃求佛果菩提者是。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觀心品第十)
27/03/2018 05:12 (GMT+7)
今此觀心品,則正明本經心地觀微妙法門之真實宗旨,即此經之所以得心地觀之名也。心地觀之「心」,此品有詳細之說明,今且依世俗聖教而略明之。
各國的藥師信仰
19/03/2018 07:32 (GMT+7)
藥師信仰不只在漢地流布,在日、韓、藏等地更為盛行,除了《藥師經》所提的消災延壽等等效用,最主要都與當地皇室護持、醫藥發展息息相關,讓藥師信仰深入民間,人人祈求藥師佛的加持,獲得現世利益。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功德莊嚴品第九)
19/03/2018 07:21 (GMT+7)
此品之所以得名「功德莊嚴品」者,本經說:『住阿蘭若功德成就』,這即明修習何種功德,作為菩薩莊嚴乃至成熟佛果莊嚴。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波羅密多品第八)
15/03/2018 05:38 (GMT+7)
此品屬三乘共法中之第二大科。前品為大乘共行二乘法,今此波羅密多品和功德莊嚴品,即是二乘迴趣大乘法,明二乘向大所應受之法也。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厭身品第七)
27/02/2018 06:08 (GMT+7)
從經文看此品的結晶所在,如彌勒問云『自於是身應作何觀』?所以,此品可以題作觀身品。誰也知道,最切近的是身,無論他是美的或醜的,但愛惜他,的確超越一切之上。所以,此品中有三十七觀,最後觀身猶如車乘。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離世間品第六)
26/02/2018 08:01 (GMT+7)
離世間者,世間之意義有淺深不同:淺者即人世之間,離此人世之間而獨居山林曠野之處,名為離世間也。因在人世間中,常為塵俗之所勞累,種種煩悶之所纏繞,故離此煩累沈悶之所而到山林清靜處,享受安閒恬適之生活,即為離世間也──此凡夫之離世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阿蘭若品第五)
13/02/2018 06:10 (GMT+7)
阿蘭若品第五 這是屬於離欲定之趨上界法。上界者,可以包括色、無色界乃至無漏界之佛界,許多不同的界地的區別。前面講過的厭捨品和無垢性品,是出家戒之超欲界法,而上界則有離欲的禪定。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無垢性品第四)
10/02/2018 06:56 (GMT+7)
無垢性有四種:一、衣服,二、飲食,三、臥具,四、湯藥。此四種是一般人所需要以資養生命的,若於此不起貪求之心,名四無垢性。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厭捨品第三)
30/01/2018 05:44 (GMT+7)
「厭捨」即是出家之法,即厭捨人間俗家,而趨向於佛法之出家法。進一步言,即是捨五欲之法,亦即是厭捨欲界法。如以最廣義之厭捨而論,即是厭三界之法而依於出世間法。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報恩品第二)
24/01/2018 07:13 (GMT+7)
本經全部分成品類共有十三:第一序品,即「教起因緣分」;第十三囑累品,即「依教奉行分」;餘從報恩品以訖成佛品,共有十一,即聖教正說分。今明此「聖教正說分」,有「稱性頓宣」與「應機漸說」之二。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序品第一)
22/01/2018 08:43 (GMT+7)
以下非人眾中,即是三惡道眾。其他一切經論皆不別出,本經立之,即顯本經被機之普遍也。毗舍闍鬼,即是啖精氣鬼。捨離毒心下,即讚鬼德。因眾毒心極其猛利,逼一切眾生受苦,使一切眾生不安,乃為鬼之特長;而今此等鬼眾、捨離毒心,歸佛法儈,護持三寶,所以發希有想來詣佛所,一心渴仰聽佛說法也。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懸論)
12/01/2018 08:25 (GMT+7)
大乘法中有此一部,名題本生心地觀經,就這經題一看,便知道經中的殊勝意義。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3
10/01/2018 16:25 (GMT+7)
今略明善根發相,有二種不同:一外善根發相,所謂布施、持戒、孝順父母尊長。供養三寶、及諸聽學等善根開發,此是外事。若非正修,與魔境相濫,今不分別。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2
08/01/2018 07:51 (GMT+7)
疑有三種不同:一者疑自,謂行人端坐修觀時,心中便作如是念,我今善根微薄,罪障深重,必非道器,何敢仰攀上乘,修斯道法耶?自心若作如是疑想,則禪定之法,終不得開發。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1
03/01/2018 18:43 (GMT+7)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八個字,為本部書之總題。此書全明止觀下手工夫,為天台宗初心人修證入道最為切要之法門。此總題八字,於七種立題之中,屬單法立題。修習止觀是法,坐禪法要亦是法,是為單法立題。止觀法門,為十方諸佛,歷代諸祖,修習坐禪之法要,可謂包括一切。
勝集密教王 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3
22/12/2017 06:42 (GMT+7)
五次第論,說心遠離,要依業印引生。五次第略論,與色頂巴之教授中,雖未明說。然有大印,依止業印,引生妙樂之教授。彼中明說。瑪派餘師有許:不合持風,僅緣三層字,如次修習金剛念誦,即能淨除三類分別,引生三智。
勝集密教王 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2
19/12/2017 06:40 (GMT+7)
別攝支,如後續云:「十種根亦於,一切自轉處,由別攝諸欲,故說名別攝。」其中諸欲,總有二種,謂以此欲,及欲此事。此說後者。以是所貪欲故,名之為欲。即色等五境。由其諸根別別數數攝取,故名別攝。
熱門:
關於念佛與禪以及念佛禪
(01/07/12)
從現代性看「人間佛教」 ──以問題為中心的論綱
(28/02/10)
佛教與心理學
(21/02/10)
評William R. LaFleur, Liquid Life: Abortion and Buddhism in Japan
(08/02/10)
中國佛教早期懺罪思想之形成與發展
(08/02/10)
佛教的性教育觀初探
(08/02/10)
論傅偉勳的佛教生死學
(08/02/10)
已發布文章:
勝集密教王 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1
(16/12/17)
認識戒律6
(10/12/17)
認識戒律5
(08/12/17)
認識戒律4
(29/11/17)
認識戒律3
(27/11/17)
認識戒律2
(23/11/17)
認識戒律1
(21/11/17)
優婆塞戒經講錄3
(21/11/17)
優婆塞戒經講錄2
(18/11/17)
優婆塞戒經講錄1
(15/11/17)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影音
» 圖片
南無阿彌陀佛
» 講法
記夢!請聽胎兒求救的呼喚
此生必看的科学实验
《佛教心理學》 Part 2/2
《佛教心理學》 Part 1/2
撥心點睛禪療法(慧门禅师)-01
佛教、佛學、佛法_02
佛教、佛學、佛法_01
無名問無明 —— 當李連杰遇上聖嚴法師
禅(有字幕)
楞严经
» 圖書館
佛 教 科 學 論
南傳四部尼柯耶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佛光雜阿含經
《清淨道論》電子檔
復歸佛陀的教導(一) ---兼論印順法師的詮釋
《佛学入门》
《慈悲道场忏法》
» 佛學辭典
Buddhist Dictionary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