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夜夜夜思—菜根譚的智慧(3)
聖印法師
09/09/2015 06:34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後集○四九】

 

身如不繫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塗。

 

104

 

憂喜取捨之情,皆是形氣用事

 

人情的一舉一動都是天意,然而,很多人卻違反天意做出不公平與偏頗的事來。

 

一般人聽見鶯鳥的歌聲都感覺悅耳,聽見了蛙鳴騷亂感到厭惡。鶯聲與蛙聲的區別,乃是人情的感受。一般人看見了美麗的花都愛慕而想去栽培,看見了雜草叢生就想把它連根剷除。對於花與草的愛惡,也是根據人情才有了差別。但若仔細考慮,一切善惡美醜都是人做出來的。如果能去私欲存天理,則鶯聲蛙鳴都表示出人間真正的玄妙道理。美花雜草也都是冥冥中所賦予的生生之意。

 

萬物是根據天地自然之理而平等生生化育,因此,我們不應該任意加以善惡好醜的區別。

 

【後集○五○】

 

人情聽鶯啼則喜,聞蛙鳴則厭,見花則思培之,遇草則欲去之,但是以形氣用事。若以性天視之,何者非自嗚其天機,非自暢其生意也。

 

105

 

夢幻空華,真如之月

 

人到了老年,就和壯年血氣正盛的時候大大不同了。毛髮脫落,牙齒稀疏,任何人都是免不了的。人的形體本來是幻影,時刻變遷,絕不是不變的,所以人把人體叫做「幻形之體」。至於凋謝,是形容人的衰老變化好像花草凋落,任憑你是再世的美人或是勇敢的英雄。一到了老年,身體的幻形就變成衰老不堪。這事是不回避免,也只好順其自然了。

 

我們的幻形雖然是如夢幻,但人的實性則充滿於天地間而不變。我們把這不變的實性,叫做「真如」。真就「真實」,如就是「不動」的意思。這個真如的自性,依著因緣次第而幻化山河草木人畜蟲魚,恰似水因著空氣的作用而次第化為雨霰雪水等。這形體雖是千變萬化,但本性是一點也不變的。

 

誠如古人所說的:「青青翠竹悉是宜真如,鬱鬱黃花莫非般若。」能夠悟得了此理,也就明瞭了宇宙的真諦。

 

【後集○五一】

 

髮落齒疏,任幻形之凋謝;鳥吟花開,識自性之真如。

 

106

 

欲心生邪念,虛心生正念

 

日本古時候有個快川和尚,他因為得罪了織田信長,被信長的士兵圍住寺院,把寺裡的和尚都用火燒死,快川在臨終時說了兩句偈言是:「安禪何必須山水,滅卻心頭火亦涼。」這就是在精神上把握住定靜安慮之道,所以臨大難而不苟,一切熱火與酷刑都不能使他們動心。不像小人的人隨著境遇有種種的轉變相反,達人的心可以心來轉變境遇。佛家所謂:「行人修德雖火坑亦是青蓮。」就是這個道理。

 

心中不定,不能把握欲念,即使是遠離都市隱避到山林,身體雖得安靜,心中卻充滿了欲念,如滾水一樣沸騰,反而煩躁不堪,因此,一切的寂靜對他而言是毫無感受的。

 

反之,人若能去人欲存天理,心常放在空虛之地,則精神抖撤。雖然在盛夏酷暑中,也會感到清涼。雖然有車馬聲音雜沓其心亦不感覺騷亂。所以說,萬里均由心念所生啊!

 

【後集○五二】

 

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見其寂;虛其中者,涼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

 

107

 

富者多憂,貴者多險

 

俗語說:「謾藏誨盜。」又說:「多藏厚亡。」金錢是招禍之根。在金錢儲存太多的時候,如不設法預為退身之計,失敗的時候往往是一塌糊塗,倒不如無錢時候的平安。

 

富豪長者,一旦破產,多因債台高築被逼而亡身,反而此貧窮的人痛苦。所以,有錢的人比不上貧窮的人無憂無慮。

 

在路上邁高步的人,當他跌倒的時候,要比一般人來得快些。這好比地位高貴的人,不及身分卑賤的人常能保持安穩。這並不是說富貴可厭而貧賤可愛,實在是因為世人多半知道富貴的利,而不知道其害。僅知道貧賤的苦而不知其樂,明白了貧富的利害得失,就知道富貴不足貪,貧賤亦不足厭。

 

【後集○五三】

 

多藏者厚亡,故知富不如貧之無慮;高步者疾顛,故知貴不如賤之常安。

 

108

 

讀易松間,談經竹下

 

《周易》是聖人說明天地妙理的書,在露天的窗子下,天將破曉的時候讀它,一面用丹砂來研磨松樹間的露水,圈點著逗句,注明了要點,這都是超脫世外的高人隱士所做的清雅之事。

 

在正午的時間談經說法,一面敲著寶磬,聲震竹林生風作音,這種寧靜的景況是出塵離俗僧伽的清高行為。世人從早到晚汲汲於名利,走在塵俗之間,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精神自然就頹喪了,身體也會漸見衰敗。如能時時把身心移到這樣悠閒清雅的環境,則身心得以煥發,恢復本色,才算是得到了天地間的真趣。古人悠遊於林下不入於塵俗,其中的道理很奧妙,其中的趣味更是深長啊!

 

【後集○五四】

 

請易曉窗,丹砂研松間之露;談經午案,寶磐宣竹下之風。

 

109

 

人為乏生趣,天機在自然

 

花天生就具有美麗的顏色和芬芳的香味,如果把它栽種在盆子裡長起來,終究比不上自然的芳香艷麗,並且缺乏生氣,不比自然的茂盛。鳥本來有美麗清脆的聲音,如果把牠捉到籠子裡豢養,教牠各種音聲來啼唱,總是嫌過於呆板,不若自然來得活潑。人在山間看見花鳥互相交錯飛舞,心中自然感到有說不出的樂趣。

 

總而言之,損壞了自然的生機和天然的風趣,就不能領會出天真的妙趣。所以,古人說:「勿背天之道,勿絕地之理,勿逆人之倫。」不僅花鳥如此,無論天地萬物,都要順其自然生長,才能感到真的樂趣。世間人們往往喜歡違背自然而勉強造作,這可以說是人生的虛幻,是怎麼樣也不會悠久的。

 

【後集○五五】

 

花居盆內終乏生機,鳥入籠中便減天趣;不若山間花鳥錯集成文,翱翔自若,悠然會心。

 

1010

 

煩惱由我起,嗜好自心生

 

世人把「我」之一字看得太重了,所以惹出種種的嗜好和煩惱。

 

古人不以「我」為重,總以「物」為貴。這乃是因為身體是由地水火風結合而成,不能執著一己之我,因此人的思想也是時刻改變而不停止。陶淵明說的「悟今是而昨非」,就是這個道理。有時喜悅,過了一個時期忽然悲觀起來,推究原因,不外是執著「我」,因而有了種種的嗜好和煩惱罷了,如果人能達到無我之境,明白自己不如外物之可貴,就不起貪心。貪欲、瞋恚、愚癡所謂之三毒,實是一切煩惱之根源,這些煩惱的興起,實因思想中執著「我」一字。

 

古人不知道有我,何能被煩惱所侵?因此,古人的無我之語可謂一語破的,得了其中真諦啊!

 

【後集○五六】

 

世人只緣認得我字太真,故多種種嗜好,種種煩惱,前人云:「不復知有我,安知物為貴。」又云:「知身不是我,煩惱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1011

 

以失意之思,制得意之念

 

人被功名利祿之心驅使,都想居於人們的上位,於是互相競爭、互相排斥和互相傾軋。但是歲月不待人,只知計較名利,不知老年將至,功成名就的人還可以勉強保住於一時,而失敗的人就老大徒感傷悲了。如果人以老人之心來看年輕人的鬥爭狀態,就會對於這個時間不久的人生慨嘆,而猶爭長論短,奔馳角逐,實在是愚不可及的事。即使幸而達到了功名富貴,一般人都喜好熱鬧繁華的生活,對於凋零沒落的景象他們從不一顧。

 

俗語說:「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人能時時以零落清冷之心,去看富貴人們繁華奢侈的生活,自己就會更加謹慎,自然而然的就能拋棄鉛華靡麗的念頭。

 

【後集○五七】

 

自老視少,可以消奔馳角逐之心;自瘁視榮,可以絕紛華靡麗之念。

 

1012

 

 

 

世態變化無極,萬事必須達觀

 

人情之所以有變化也正如人一樣。人由青年到老年就有很大的變化,何況是人情,當然也逃不出隨著年齡與時代而變化不同。所謂「不宜太認真」,就是不要固執己見,不要過於主觀,總要傾乎人情去做人做事。

 

宋儒邵堯夫說:「昔日所云我,我今卻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屬後來誰?」這話的意思說明了連自己都保持不住原狀時時刻刻在變,那就難怪人情是瞬息萬變了。如能了解這個道理,自然除去了「我執」的偏見,而能自由自在的處世。

 

人自己本身尚且在變化不可常久保留,就無怪乎世間人情的變化萬端了。

 

【後集○五八】

 

人情世態,倏忽萬端,不宜認得太真。堯夫云:「昔日所云我,而今卻伊,不知今日我,又屬後來誰?」人常作是觀,便可解卻胸中罥矣。

 

1013

 

鬧中取靜,冷處熱心

 

在事務繁忙的時候,如果能夠心平氣和的處理事情,身體雖忙心仍有多餘的時間,這就所謂「忙裡偷閒」。無論有多大的困難與苦痛,都可以把它除去而得到快樂。

 

其次是在一切的事情不能順心如意的去施行,弄到了失敗和絕望的地步。這時候千萬不要自暴自棄,一定要下定決心再接再勵奮鬥,在冷落失望當中,應當以烈火般的熱心去解決苦況。那麼身雖在困苦之中,心反添加了人生的真趣。以這種心情去做事,就使事業在失敗當中獲得成功的機會。

 

【後集○五九】

 

熱鬧中著一冷眼,便省許多苦心思;冷落處存一熱心,便得許多真趣味。

 

1014

 

世間原無絕對,安樂只是尋常

 

天地間的苦樂都是相對的。在一種安樂的境界裡,相反的必有一種不樂的苦痛存在。同樣的道理,有一種美麗的景色,必定有一種相反的不好的景色抵消它。舉例來說,貯存金銀財寶,終日飽食美味,這就是一種樂境的享受。同時怕財產失落,於食美味之後,又感覺腸胃的痛苦,這都是和快樂相對的不快樂。

 

人如果能夠樂天知命,就是吃尋常的家常便飯,觀賞自然的風光,不擔心祿位也不為名利勞心,凡事隨遇而安,自然到處都是安樂場所。一般人不知道這個道理,只貪圖快樂境界的好光景,卻不知道有不快樂和不好的光景將要發生。人的貪念不息,就有傾跌的危險而致狼狽不堪了。

 

【後集○六○】

 

有一樂境界,就有一不樂的相對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尋常家飯,素位風光,纔是個安樂的窩巢。

 

1015

 

接近自然風光,物我歸於一如

 

古詩《四時讀書樂》裡面有兩句詩說:「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這是形容乾坤的自在,天地的真知。人住在靠近山邊水濱的地方,每天在早晚之間高捲窗簾,看見山間白雲與江山的煙波蕩漾,就識得了天地的偉大與自然了。

 

春天到來的時候,竹子和樹木的枝葉都露出青色,燕子也到了構築巢穴哺育乳燕的時候。等到秋天到來的時候,斑鳩來到枝葉繁茂的樹林,不斷的鳴喚聲音是清脆可聽。他們都是順著天地四時的次序來迎送季節,吾人觀物達到了微妙精細的境遇中,就不禁成了物我兩忘的恍惚狀態。

 

【後集○六一】

 

簾攏高敞,看青山綠水吞吐雲煙,識乾坤之自在;竹樹扶疏,任乳燕嗚鳩送迎時序,知物我之兩忘。

 

1016

 

生死成敗,一任自然

 

天地所成之物,早晚必敗,所以我們對於一切事物求其成就之心,也不必太過於苛求。所謂「希望越堅,失望也越大」,成功固然很歡喜,但遭遇了失敗,就頹敗懊喪而一敗塗地了。

 

在一件事情開始做的時候,應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成功固然不足喜,失敗也不足為憂。凡事也聽其自然,不必操之過急,雖然失敗了,也不會過度的失望灰心。其次,天地所生之物早晚必死,人也是難免一死。既然如此,則人對於求長生之道,也就不必過於辛勞。

 

所以,人對事過於強求,往往反而招致相反的結果,最好是守著自然適當的尺度為要。

 

【後集○六二】

 

知成之必敗,則求成之心不必太堅;知生之必死,則保生之道不必過勞。

 

1017

 

處世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在

 

「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這兩句話和之前的「風動掃竹風去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週而潭不留影。」是同一個意趣。這是物與物雖然相接,但互不相犯。

 

所謂「應虛則無跡」,凡事只可虛幻,不可想其真面目。

 

儒家也說過:「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閒。」這是定靜的修養工夫,即是動中而有靜。心能保持鎮定,則應事接物都能夠自由自在、圓融無礙了。

 

【後集○六三】

 

古德云:「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閒。」人常持此意,以應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1018

 

勘破乾坤妙趣,識見天地文章

 

人僅知道琴瑟笙鼓是樂器,但那只是人工的音樂。人能去對林間松樹被風吹動的聲音,和對溪流泉水擊石子的聲音,靜心的聽就感到抑揚頓挫節奏,可說是天然的音樂。「鳴佩」是古時女人帶的環佩相擊叮噹作響,聲音清脆十分好聽。

 

其次,以文章來說,絕不是用筆墨寫到紙上的文章,這乃是人的構思造意。如果能對起於草邊上的霞光和照在水中的雲月加以眺望,就看出乾坤中有最好的文章和最好的圖畫了。

 

【後集○六四】

 

林間松韻,石上泉聲,靜裡聽來,識天地自然鳴佩;草際煙光,水心雲影,閒中觀去,見乾坤最上文章。

 

1019

 

猛獸易服,人心難制

 

西晉大將索靖知道西晉將要大亂,指著洛陽宮門的銅駱駝說:「我將要看見你流落在荊榛荒草裡面。」後來,果然如他的預言而亡掉。當世局發生變化,無論怎樣有權力的豪門權貴,轉眼之間就己身家。當人在有權有勢的時侯,只知道誇自己的權力勇氣,以利刃武力去制服他人。對於時衰運敗本身滅亡的命運,一點都不察覺,實在是可悲之至。

 

秦始皇滅掉六國統一天下,收天下的兵器鑄造十二個金人,築成萬里長城以防備胡人的南襲。想叫子孫萬代百世千世做皇帝。不料他身死屍首未乾,強秦就滅於楚漢之手。可見想以武力制服人的人,實在最愚蠢不過。

 

西晉的王侯貴人不想自己早晚是要死,終歸要葬在洛陽城外北邙山地方,被那些狐鼠來吃掉屍身,仍然每日汲汲於功名利祿,拼命的貯存黃金。一旦死亡後身體都沒有了,還要黃金何用?古語說:「猛獸易伏,人心難降,谿壑易填,人心難滿。」這說明了人心是貪而無厭的。

 

【後集○六五】

 

眼看西晉之荊榛,猶矜白刃;身屬北邙之狐兔,尚惜黃金。語云:「猛獸易伏,人心難降,谿壑易填,人心難滿。」信哉!

 

1020

 

心地能平穩安靜,觸處皆青山綠水

 

心是一切善惡發生的根源,如同大地生長草木百穀一般,所以把心叫做「心地」。波濤是起於河海而不發生於陸地,所謂「平地起波瀾」,就是說在不應該起事的地方起事。「隨在」和「觸處」兩者的意義也就是到處。但人受了環境的改變而心有種種的變化。這是自己的修養還不夠到家,則心易為外物所轉。

 

如果自己修養成熟就不被物轉,心上的思念也就不動搖了,無論對任何事物都能平靜如常。比方說站在紅綠街頭,對著牡丹玫瑰一般的美人,好像是對著死灰枯木而不動心。

 

古語說「天地化育萬物」,而人心能作出萬事,只要自己的心能和天地合為一體,沒有一體偏私,就可以化育到性天之中,與天地齊德,而有化育萬物之量,則到處都有鳶飛魚躍海闊天空的妙用,可以說是活潑而無礙,無往而不自如。

 

【後集○六六】

 

心地上無風濤,隨在皆青山綠樹;性天中有化育,觸處見魚躍鳶飛。

 

1021

 

生活自適其性,貴人不若平民

 

春秋時候,齊國有一位將軍「田單」守著即墨小城,被燕國軍隊圍住。他集合了一千多頭牛,給牛穿上紅色衣服畫上五彩的龍紋,把兵刃綁在牛角上面,在牛尾巴上綁一束葦草,塗上很厚的油脂。然後用火把點起來,乘著黑夜之間,牛群同燕軍陣裡衝去,後面跟隨著敢死的勇士。手持白刃以一當百的向燕軍衝殺。燕軍大亂,大敗而逃,這就是「驅火牛」的典故。

 

其次是《左傳》齊桓公集合諸侯兵侵入蔡國,蔡國潰敗,齊於是乘機伐楚。楚子向齊侯說:「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意思是說齊和楚相隔得很遠。雖然把牝馬牡牛互相引誘放到遠方去,從齊也到不了楚地,這是「誘風馬」的典故。

 

這兩個故事都是反自然而作出來的不合道理的事情。人有愛好自然的天性,所以峨冠大帶長筵廣席的人,有時候也羨慕那輕簑小笠疏簾淨几的無憂無慮生活。然而,世人多有驅火牛、誘廁馬的不合理的事,不適於自然本性,富貴權豪的人應該引以為鑑。

 

【後集○六七】

 

峨冠大帶之士,一旦睹輕簑小笠飄飄然逸也,未必不動其咨嗟;長筵廣席之豪,一旦遇疏簾淨几悠悠焉靜也,未必不增其綣戀。人奈何驅以火牛,誘以風馬,而不思自適其性哉。

 

1022

 

處世忘世,超物樂天

 

魚在水中游泳,牠本身並沒有在水中的感覺。鳥在空中飛翔,本身也不知道四周有風。

 

人處在世間受外物的羈絆,自己並不知道要超脫於物外,所以終生苦惱憂愁;而能得天然的妙機,不能享自然的樂趣。

 

宏智禪師曾說:「水清澈地魚行遲,空闊透天鳥飛杳。」道一禪師也說:「鳥雖飛去飛回,但不忘其道路。」人如果能超脫物外不為外物所繫累,就能如鳶飛魚躍享受那天然妙機的樂趣。

 

【後集○六八】

 

魚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鳥乘風飛,而不知有風。識此可以超物累,可以樂天機。

 

1023

 

人生本無常,盛衰何可恃

 

在《桃花扇傳奇》裡的《哀江南》說:「俺曾見金陵玉闕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見他,起朱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不信這輿圖換橋……謅一套哀江南,放悲歌,唱到老。」這一段彈詞和以上所說的是一般無二的。

 

絕代豪富,千古英雄,只逞一時的榮華,弄一朝的權勢,想不到如春夢一場。人若能悟透「盛衰不常,強弱皆空」的道理,自然就不為野心所困,不為物欲所縛,心中常存這樣的念頭,則渴望功名富貴的心理,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後集○六九】

 

狐眠敗砌,兔走荒台,盡是當年歌舞之地;露冷黃花,煙迷衰草,悉屬舊時爭戰之場。盛衰何常,強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1024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世人都喜好榮華,厭惡蒙受屈辱,但這都是個人的運命與際遇,不是人力所能強為。所以人對於得失應淡然處之,是所謂「寵辱不驚」。

 

人看見庭前的花開花謝,和人間的榮辱是同樣的光景,所以應當絕不對於得失榮辱動心。

 

一旦致仕或真除,對於去留升降應當毫不介意,把他看作天外的雲彩一般,任他隨風向去留,沒有一絲一毫的固執與罣礙。這樣的人生,才算是完滿達成。

 

【後集○七○】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1025

 

苦海茫茫,回頭是岸

 

在晴朗的月光下,蟲鳥都可以自由飛翔,只有飛蛾偏要撲向夜間的燈火被活活的燒死。在山林綠草之中,很多東西都可以作為自由的飲食,鴟鴞偏偏喜歡那些已死的腐敗老鼠,這比之人是說天地是廣闊的,飲食是自在的

 

一般世人只顧貪圖高官厚祿,認為不如此就不足以保全他的身家,終而貪婪事敗而亡身破家,恰如飛蛾鴟鴞一樣不知死活。

 

可是,世間的人有幾個人不去做飛蛾與鴟鴞呢?這實在是令人概嘆而沒有價值的事啊!

 

【後集○七一】

 

晴空朗月,何處不可翱翔,而飛蛾獨投夜燭;清泉綠草,何物不可飲琢,而鴟鴞偏嗜腐鼠。億!世之不為飛蛾鴟鴞者,幾何人哉!

 

1026

 

求心內之佛,卻心外之法

 

船筏只是渡河的工貝,渡過了河海就一文不值了。然而,只說船筏而不渡河海,或者渡過了河海還不肯捨棄船筏,都是執著不化的人,實在是愚蠢的行為呀!佛祖聖賢的經論,大都讀了之後給予轉迷開悟的方便。經論好像是渡海的船筏,人能夠藉著它度過煩惱生死的苦海;然後就把它捨棄,才是一個無事的道人。進一步更能因此轉迷開悟,用悟來轉迷。等到迷沒有了,開悟也就成為無用之物。

 

在煩惱生死之外,菩提涅槃也可以說是烏有了。既能斷盡煩惱生死,則無別求菩提涅槃的必要。修道的若是不明此理,而自稱大徹大悟,得了菩提涅樂,仍然和執著於船筏之理同樣不通。《傳燈錄》上說:「如不了解心即是佛,那真是等於騎驢而覓驢。」又說:「參禪有兩個病,一個是騎驢而覓驢,一個是騎驢而不肯下驢。」《涅槃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馬祖禪師也說:「即心即佛。」佛不可在自己之外去求。人人自心即佛而不自知,心向外去求佛,就好像騎驢而更向他方去找驢。

 

另有一種禪病,那便是無論怎樣坐禪終究不能了悟,這叫做「不了的禪師」。以前所說的不能捨去船筏而執著船筏,這和騎驢不肯下驢,是同樣的病態啊!不僅參禪的道理如此,世上任何道理都是如此。我們應當好好加以注意!

 

【後集○七二】

 

纔就筏便思舍筏,方是無事道人;若騎驢又復覓驢,終為不了禪師。

 

1027

 

以冷情當事,如湯之消雪

 

古來權貴英雄的功勳偉業固然顯赫一時,但以冷眼人在當時站在旁觀的立場,就已經認為他們不過是如蟻聚羶,如蠅競血。何況千百年後,早已事過境遷,只不過是電光石火的倏然一現而已。

 

其次,對於是非得失在當時亦不過蜂起蝟興的故事,像莊子所說的蝸牛角較雌論雄的許大世界了。

 

榮華易逝,好景不常,人能深深體會個中的道理,自然可以打消爭逐是非得失念頭。

 

【後集○七三】

 

權貴龍驤,英雄虎戰,以冷眼視之,如蟻聚羶,如蠅競血;是非蜂起,得失謂興,以冷情當之,如冶化金,如湯消雪。

 

1028

 

徹見真性,自達聖境

 

人被外物的欲念所困繫,自然感到人生是可悲的。反之,如果能徹見自己的真性,則心不為外物所累而悠遊自適,這時候就會感到人生是快樂無比的。孟子說:「役物而不役於物。」老子說:「人之大患在吾有身,及吾無臭則吾有何患?」道理在此。

 

佛陀的精義,在於袪除煩惱,圓證無生。怎樣能夠袪除煩惱呢?那就要從徹見自己的真性上下工夫。真性就是天理,人能去人欲存天理,即能照見真性即見如來,然後達到圓證無生的地步。佛陀嘗說人生無常,又說人身難得。佛陀是在人中成佛,且在人中說教,足見佛並未否定人生,佛所以這樣做,乃是欲在人生當中以圓覺來證道,使人生達於無生的地步。吾人切不可以無生為否定人生。再者,人受了物欲的束縛,認為人生是可悲,唯其能悟得生的可悲,便可以消除妄想與我執。唯其知道人生的可樂,聖人的境地自然就可以現前。

 

【後集○七四】

 

羈鎖於物欲,覺吾生之可哀;0猶於性真,覺的吾生之可樂。如其可哀,則塵情立破;如其可樂,則聖境自臻。

 

1029

 

心月開朗,水月無礙

 

我們接觸任何事物的時候,心中如果不起一點物欲的私念,就好像冰雪遇到了日光和火焰,一切障礙都融化於無形了,因此不為物所動,自然不受物所害。

 

其次,被事物所轉動的人,都是因為他心中有物欲。如果物欲不起,絕不會受物所轉動。這時候眼前自有一段空明,也就是不起塵念,心境豁然開朗。一切煩惱都雲消霧散,而心眼的光明對於任何地方都可照透。

 

達到這樣的境界就恰似明月懸在青天之上,月影映照在河海之中,無礙自在,天地萬物莫不被無量燦發的光明所照破了。

 

【後集○七五】

 

胸中即無半點物欲,已如雪爐焰冰消日;眼前自有一段空明,時見月在青天影在波。 

 

1030

 

野趣豐處,詩興自湧

 

灞水是在陝西省西安府藍田縣北到咸寧縣和渭水會合的一條河。鄭綮(字叫「蘊武」)在唐昭宗乾寧年間官拜相國,他善於作詩。有人問他說:「相國最近可有新詩嗎?」他說:「詩興在灞橋的風雪之中,這裡怎能得到?」另有一位詩人賀知章是永興人,在開元年間官拜侍郎兼集賦殿學士,天寶初年他做夢夢到仙宮去遊玩,因而有所感悟,自己請求作了道士,告老還鄉在鄉間蓋了一座廟叫「千秋觀」,又請求朝廷把周官湖數萬頃方圓的水塘作為放生池。於是,唐明皇下詔賜給他《鏡湖》、《剡川》兩首歌曲。

 

誠如鄭綮所說,詩歌的思藻不在瓊林瑤樹金殿玉樓之間,而在風雪之日騎驢過灞橋之處。此時如果微吟詩句,則四方的林岫廣闊浩然,有不可言喻的壯麗景色。因此風流清興,不在珠簾畫棟酒池肉林之中,而在唐明皇賜給賀知章的《鏡湖》一曲。在這種地方一個人獨行,眺望欣賞不完的天然美景,再也沒有比這更美的事了。

 

總之,詩思雅興不在於富貴顯榮之處,而在於脫塵超世之地。

 

【後集○七六】

 

詩思在灞凌橋上,微吟就,林岫便已浩然;野興在鏡湖曲邊,獨往時,山川自相映發。

 

1031

 

見微知著,守正待時

 

秦朝末年陳勝起兵於農家,反抗秦朝的暴政,雖然後來事敗被殺,卻留名千古,萬世流芳。他在少年的時候和其他少年一同鋤地,大家都笑他。他說了一句大話:「燕雀安知鴻鵠志。」他後來果然起兵抗秦而成功。

 

以鳥來比人所謂「伏久者飛必高」,以花來比人所謂「開先者謝獨早」。陳勝起兵最先亦是先行失敗的一人,漢高祖劉邦起兵最遲年齡亦晚,可是成功最大,先滅秦而後滅楚,造就了漢朝四百年的基業。以人比物雖不盡恰當,但參之人事窺以天道,離道就不遠了。

 

是以成功的遲早,凋謝的先後,雖是人事的努力,其中卻有天道的存在。又何必斤斤於蹭蹬之憂呢?

 

【後集○七七】

 

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知此,可以免增蹬之憂,可以消躁急之念。

 

111

 

森羅萬象,夢幻泡影

 

天有四時是春夏秋冬,人也有四時是生旺衰亡。古時以秋氣肅殺白帝行權,樹木花草到了秋天,被寒霜所踐,枝葉凋落花萼枯萎。這比之於人一如中年已過。漸漸邁入衰老。

 

俗語說:「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無後成。」人世的榮華富貴只不過短短的幾十年光陰,等到死後蓋棺,則一切子女錢財都於我無用。所以有人主張:「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與兒孫作馬牛。」這是看破了世事的說法。人能夠常作存此想,就可以減少貪欲的私情,也不致起爭名奪利的念頭了。

 

【後集○七八】

 

樹木至歸根,而後知華萼枝業之徒榮;人事至蓋棺,而後知子女玉帛之無益。

 

112

 

在世出世,真空不空

 

佛教說真空而妙有。《般若心經》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天地萬物各種形相的歷然顯現,實在是因為諸種因緣而顯現的色相,原來本無實體。比方說,一間房屋是用土木竹石等物質構合而成。本來沒有所謂這「家」的實體,既無實體就不能不說是「空」了。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此,人類的肉體本由地水火風和合而成了五尺之軀。地水火風一經分散,就立刻會滅亡。這豈不是空的跡象嗎?所以說:「色即是空。」然而另一方面,雖然說是空,但明明白白的眼前顯現了自身,怎能說那是空而無有呢?所以又說:「空即是色。」如此萬有莫不是空,空也即是萬有。明白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就不可不把這空有圓融無礙的應用起來。   

 

「空」、「有」很容易偏於一端。所謂「真空」並非離開有的「空」,是色即是空的「空」,而不是像偏空是什麼也沒有的虛無。執著於萬物的形相,而認為有其實體的當然與真理不相契合;如果破形相而墮入虛無的偏空,也是違背了真理。要是偏於空與有任何一方面,都是違反真理的邪見。世尊怎樣解釋這個問題?那就是「在世而超世」,這就是佛教最上乘的教義。

 

其次,放縱人欲是一件大苦惱,但完全絕棄人欲也末嘗不是苦惱。比方說觸著火焰會被燒死,但背棄了火也會凍死。因此,最好是不觸不背而善為運用。同樣的道理,縱人欲陷入於著相,絕棄人欲墮入到破相。都不免於苦惱,最好不執著也不破壞,善自修持,由微入漸而倍得其中妙處。

 

【後集○七九】

 

真空不空,執相非真,破相亦非真,問世尊如何發付?在世出世。徇欲是苦,絕欲亦是苦。聽吾儕善自修持。

 

113

 

欲望雖有尊卑,貪爭並無二致

 

古時候戰爭用兵車,大國有千輛以上稱為「千乘之國」。崇尚節義的烈士,縱然把千乘之國給與他,他也可以讓之而不受,因為他重的是名。貪利的人一文錢也在所必爭,因為他重的是利。

 

人類的品格,竟有天上和地下的區別,只是他們原始俱來好名與好利的心別無二致。天子經營國家每日焦思苦惱,乞丐為一碗殘菜剩飯竭聲呼號。他們的身分地位有著貴賤霄壤的懸殊,而他們的焦思苦惱一點也沒有兩樣。在天子之位當然不必親自奔走於事物,旁人看見他是快樂的。但是,以貴為天子之身夜夜不得入夢的苦心焦慮,又有何人知道呢?人能達觀一點,自然一切就少有罣礙,就沒有什麼絕對的是非與分別心了。

 

【後集○八○】

 

烈士讓千乘,貪夫爭一文,人品星淵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營家國,乞人號饔餮,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其焦聲。

 

114

 

毀譽褒貶,一任世情

 

俗語說:「看破世事驚破膽,識透人情冷透心。」飽經世故的人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一任世態炎涼,人情變幻,他已經看破世事,識透人情,所以不管世事人情的翻雲覆雨,他都無動於衷,認為不值一顧。體會到人情深處的人,對於世間一切毀譽褒貶都不動心,任憑人呼牛喚馬揮之即來驅之便去,一點也不加以反抗了。

 

春秋戰國時代,有一位名叫蘇秦的人,他曾在鬼谷子處學習到辯術,然後周遊列國,想把他所學的發揮出來。沒想到各國的諸侯都不賞識他,致使他把車馬僮僕都賣了,垂頭喪氣的回到家中,家裡的人都看他不起,連妻子都在機架上織布不下來接他。

 

蘇秦在家中埋頭讀書揣摩辯術,後來又到各國游說成功。當他衣錦榮歸的時候,他的父母都親迎到門外,嫂嫂還跪在地上迎接他,蘇秦嘆惜著說:「當年我失敗回家均不把我當人看待,現在我榮耀還鄉,嫂嫂跪著接我,人情如此寒薄,真使人慨嘆哪!」

 

這一個例子可知家庭尚且如此,何況一般的世道人心呢!

 

【後集○八一】

 

飽諳世味,一任覆雨翻雲,總慵開眼;會盡人情,隨教呼牛喚馬,只是點頭。

 

115

 

不為念想囚繫,凡事皆要隨緣

 

人想卻除妄念偏偏除不去,越盡力想求著沒有念頭和沒有意想,念頭和意想反而越來越多,總是不能達到無念無想的境地。斷除妄念絕不是勉強可得的,必須自然而然的達到無念無想,才算是真正的斷除妄念。

 

怎樣才能作到自然的無念無想呢?不外是前念不滯和後念不迎。所謂「前念不滯」就是凡事要過而不留。所謂「後念不迎」,就是不動未來的妄念。人生好像行路與登山,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只要一步一步按部就班走去,自然水到渠成,切忌瞻前顧後徘徊停留。總之,吾人求其無念如登山行路,是要隨緣作現在的事,漸漸的就入於無念之中了。

 

【後集○八二】

 

今人專求無念,而終不可無。只是前念不滯,後念不迎,但將現在的隨緣打發得去,自然漸漸入無。

 

116

 

自然得其機,造作減趣味

 

「巧奪天工」,這句話是形容人為的技巧比得上天然的造化,但還不能說是勝過天然。以自然造物之妙誠然是不可思議,到底人為的力量是勝不過天然的。凡事不用人為成分在內,只要適合於自己的心意,自己就認為很滿意。所謂「順其自然」,不必勉強。凡物由天然而成長,總比施以人工的要玄妙得多。若其中加上少許人為的成分在內,加以人工的調停與佈置,反而失掉物的真趣了。

 

唐朝白樂天詩:「意隨無事適,風逐自然清。」真是值得回味啊!

 

【後集○八三】

 

意所偶會便成佳境,物出天然纔見真機,若加一分調停布置,趣意便減矣。白氏云:「意隨無事適,風逐自然清。」有味哉,其言之也。

 

117

 

徹見自性,不必談禪

 

孔子說:「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是他的本性澄澈,顯露真如。即使餐嚼粗飯,渴飲清泉,他心中也是快樂無比的。

 

又如南北朝的梁武帝蕭衍,他平日食素談禪,信道禮佛,但因心地沈迷,畢竟因惑於聲色利欲,最後不免因於侯景之亂,渴死於寺中。

 

【後集○八四】

 

性天澄澈,即飢餐渴飲,無非康濟身心;心地沈迷,縱談禪演偈,總是播弄精魂。

 

118

 

心境恬淡,純慮忘憂

 

佛家說:「萬物均有佛性。」萬物之性與天性是合一的。人的心都有一個真境,這也是由於人心是本乎天道。這一真境,不是由琴瑟絲竹音樂中求取,而是從恬淡愉快中自然得來的境界;不是由煙香茶味中得來,而是從清靜芳中自然發生。

 

如果想要游於這種妙境,先要使本身的心念清淨,斷絕被現在的境遇所左右的機緣,忘卻一切思慮與分別。放寬身心,不固執於形體,就可以悠遊於這一玄妙的境界。

 

老莊謂「清淨無為」,古人所謂「放蕩形骸之外」,都是悠遊這一妙境的法門啊!

 

【後集○八五】

 

人心有個真境,非絲非竹而自恬愉,不煙不茗而自清芬。須念淨境空,慮忘形釋,纔得以游衍其中。

 

119

 

真不離幻,雅不離俗

 

黃金是由礦裡挖出來的,白玉是由石頭裡面生出來的。離開了幻化的世法就沒有真如的實相可言,除開了生死也就沒有涅槃。

 

永嘉大師說:「幻化之空身,亦即是法身。」如此說來,真即是幻,貴賤不二,絕不是什麼另外的東西。晉朝的竹林七賢,飲酒遁世,每天都在醉鄉,自稱體會了老子之道,更有人入武陵桃花源去求仙。

 

雖說是風雅高潔,到底不能免俗;人能在世俗,才真是有風雅高潔的妙趣。如果想要斷絕世俗去求風雅,結果仍然墜入俗道之中罷了。

 

【後集○八六】

 

金自礦出,玉從石生,非幻怎以求真;道得酒中,仙遇花裡,雖雅不能離俗。

 

1110

 

凡俗差別觀,道心一體觀

 

天地間山河草木等等萬物,和人世家庭引起的喜怒哀樂等等情感,乃至於世間裡一切事物的利害得失。如果用普通人的眼光來觀察,確實是千頭萬緒紛亂不堪。但若以悟道者的眼光來觀察,則千差萬別的事物都是常住的實相。萬物一律平等,並無彼此的分別,並且不必對他們有什麼取捨或憎愛。

 

古書說:「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厥執中。」人對於萬物有差別心是人為物欲所役使,是一條危險的道路。而明道之心是觀察入微,得天地的妙理,不為幻相之物欲所迷惑;天地之道是在於精一,我們在虛實真幻之間,亦唯有明其精一執其中道,才不至有過猶不及之虞。

 

【後集○八七】

 

天地中萬物,人倫中萬情,世界中萬事,以俗眼觀,紛紛各異,以道眼親,種種是常,何須分別,何須取捨。

 

1111

 

布茅蔬淡,頤養天和

 

人間的苦樂不在於物質,而在於自己的心中。自己的精神衰弱,即使是在綺羅錦繡中起居睡臥,也感到不安逸暖和。反之,精神充沛,即使是睡在布被窩中,也能得到天地沖和之氣而心情愉快。

 

在吃的方面,不一定吃了美酒佳餚就有滋味,如果真正了解飲食之道,即使是粗陋簡單的食物,吃後也能感覺得出淡泊的滋味無窮。然而,一般人衣服要穿綾羅錦繡,飲食要吃山珍海味,得不到就不快樂,貪求多而欲海難填,永久不能滿足,這樣是錯誤和痛苦的人生。

 

【後集○八八】

 

神酣布被窩中,得天地沖和之氣;味足(艸黎)羹飯後,識人生澹泊之真。

 

1112

 

了心悟性,俗即是僧

 

無論是受世間塵累的纏轉而苦惱,或是由苦惱解脫而得到安樂,這都在於人的自心。果真心能徹底了悟,身體出入於屠牛之場、糟柏之肆,也無異處在極樂淨土。

 

文殊菩薩曾在酒肆妓院裡宣揚大乘佛法,教化眾生,卻沒有絲毫的不淨或破戒的行為。反之如果內心不能了悟,縱令嗜好是如何清淨,以高尚的琴鶴為友或以欣賞花草為樂,內心邪惡的魔障仍然不得掃除。

 

古德說得好:「能夠休止了自己的妄念雜慮,徹底了悟之後,就是塵俗的境界也愛成真淨的境界。反之,不能了悟,就是和尚也和俗人一樣。」

 

【後集○八九】

 

纏脫只在自心,了則屠肆糟廛,居然淨土。不然,縱一琴一鶴,一花一卉,嗜好雖清,魔障終在。語云:「能休塵境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1113

 

斷絕思慮,光風霽月

 

唐朝王勃詩:「珠簾幕捲西山雨,畫棟朝飛南浦雲。」形容高樓大廈的雄偉。「斗室」是狹小的屋子,身體雖然住在一間狹小的屋子裡,但雜念妄想都能捐除的話,心中開闊就成了瀟酒自如的境界。至於那些富麗堂皇的高樓大廈,都可以不必去享受。

 

飲酒數杯之後,能夠自得其樂,這時候對明月彈素琴,臨清風吹短笛就感覺有無限的趣味。

 

來源:www.bfnn.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