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中國佛教史講綱
1999年12月講於鹿谷淨律學佛院
08/02/2010 03:15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Mục lục

戊三、不同的分期角度,有著不同的分期主張,其取捨率當以佛法的合理性、教團的增上性、利生的饒益性及歷史的教育性等為考量。

        丙二、分期內容:

          丁一、第一「傳入接受期」:
           
戊一、時間:約西漢末年,哀帝元壽元年(西元前2年)佛教東來起,至東晉末年羅什大師入中國(西元401年)之前止,凡四百餘年。

            戊二、特徵:只是單向的接受與初步神道化的理解,尚未進行精確化的理解與深刻化的研究及發揮,與中國固有文化進行對話與相互適應。

            戊三、內容:

              己一、接受佛教:初期尚無經典的傳譯,只是信仰上之接納,而具有很深的神教色彩。

              己二、傳譯經典:由安世高開始佛典之翻譯,並做初步之解讀,而有很濃厚之玄學化與格義化色彩。

                  【註】羅什大師入中國之後,雖更大量而正確地傳譯了諸大乘經典,但彼時已屬下一期之範圍。

          丁二、第二「理解研究」期:

            戊一、時間:自東晉末年,安帝元興二年(後秦姚興弘始三年,西元401年)羅什大師入中國之後,至南北朝末年,北周武帝滅佛(宣政元年,西元578年)止,凡百七十餘年。

            戊二、特徵:在政治相對趨穩的大環境下,透過定義化理解為基礎,開始進行深刻化的專門研究,漸漸脫離前期佛教在教理上的格義化、玄學化及信仰上的神教化色彩,從而漸次地形成了個學派。同時為下一期佛教發展的來臨,奠定了深厚而重要的基礎。

           
戊三、內容:

              己一、深刻化:以前期的格義化理解為啟蒙,及經典的大量
                           
定義化傳譯為基礎,再以南北朝時代的政治相對穩定為助緣。使得南、北朝各自對佛法進行了專題性、專典性的深刻化研究。           

              己二、定型化:僧團及教團在傳譯及研究的過程中,透過實踐及與儒、道二教的衝激、互動,乃逐漸地形成了教團組織及制度的定式(但仍只是多元化的發展階段,尚未形成專宗、專派的發展格局)。

              己三、學派化:以深刻化為基礎,定型化為方便,透過對原典的吸收與發揮,漸次地形成了以專題或專典之研究為主軸的學派(但非「宗派」)。
  
         
丁三、第三「宗派成立期」:
           
戊一、時間:自北周武帝滅佛起,至唐末武宗會昌法難(三
                       
武一宗之三,西元845年)前止,凡二百六十餘年,約為隋、唐年間。

            戊二、特徵:南北朝末年北方的毀佛行動,由於範圍不及於南方,且當時佛法初興,能毀損的內容相對較有限,因此未對佛教形成較徹底性的損傷(此則不同於「會昌法難」所造成的全面性毀壞)。同時緊接而來的隋朝,挾其南方長期義理研究的優勢,其復興佛教的力量,相對而言,顯得強大而有效。在此一復興基礎上,使得此期的佛教,得以運用前期研究成果的資糧,更進一步地以綜合性研究及實踐為方法,開啟了佛法中國本土化理解的序幕,而形成了各個中國化的佛教宗派。

            戊三、內容:          
             
己一、宗派建立:由於國威的強盛,使得佛法在此期又掀起了另一波的輸入(如玄奘、義淨等大師的先後西行求法,密乘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大師的相繼來華,及《大寶積經》、《八十華嚴》、《神變真言經》、《神變加持經》及諸唯識經典的大量譯出等),如此也更推動了某此些佛教宗派的成立(如「唯識宗」及「密宗」即是)。

             
己二、通俗弘化:唐代以來的佛教,在佛教宗派發達的基礎上,以政治的清明安定、經濟的發達富裕為外緣,對於社會的弘化工作,採取了積極主動的態度,舉凡世俗法會、供僧齋會、義邑(居士信佛團體,以誦經祈福為主)、法社(以佛法的修持為主的四眾因體)、俗講(起於唐初,盛於忏唐之後)、變文(即變相圖)、悲田、養病坊(此二為醫療體系)、宿坊(朝山會館之類)、金融事業(始為利生之方便,後則淪為牟利之手段)、其他營利事業(土地出租、產物買賣等)乃至大寺院的建設等等,雖有不少於後期皆逐漸地傾向變質與不如法,但也都對於佛教的平民化、普及化做出了貢獻。

          丁四、第四「祖述融攝期」:
           
戊一、時間:自唐末武宗會昌法難(西元845)起,至南宋末年(西元1278)止,凡四百三十餘年,約五代及宋朝。

           
戊二、特徵:此期以會昌法難為始,由於政治介入滅佛的相對徹底(乃三武一宗四次法難中最為嚴重者),因此歷經隋、唐以來所累積之各宗派文獻,在此次法難中,遭逢了甚大而難以恢復的毀壞。再加上隨之而來的五代,在短短五十餘年間,北方五朝及南方十國,各自發生了快速的遞換。教典流失所形成的義解不彰及政治不靖所造成的修道不安,已使得五代以來的佛教發展,面臨了全新的瓶頸與考驗。此外,更由於此期佛教來自印度及西域等地的外來佛教刺激已大幅減少。在缺乏內外增上的因緣下,以五代為轉捩點,中國佛教的發展,已從最絢爛的創造性發展階段,漸漸地趣向於守成整理。

           
戊三、內容:
             
己一、祖述性格與禪淨化:
                   
此期中雖仍具體而微地繼承了唐代以來的宗派佛教發展,各宗也尚有中興及續存(「祖述」的意思即在此),然基本上已元氣大傷(此則不同於北周的滅法,反而促成了隋、唐的佛教發達),其佛教氣勢已大不如前。此期各宗派中較不受教理研究所限,而傾向於實踐的襌、淨二宗,則漸漸地興盛起來,並取得了中國佛教的代表地位。  
                                     
             
己二、融攝性格與中國化:         
                   
中唐以來即已啟動的社會通俗弘化機制,在唐末、五代之時,已逐漸地走向俗化(「中國化」的濫觴)。五代之後的趙宋,對於佛教雖基本上採取護持的立場,但在 整體佛教體質已漸趣下滑的大環境下,佛教對內面臨著各宗的衰微、混同與對立,因此在中興各宗教義的同時,也逐漸地朝向進一步中國化(註一)及各宗相互融攝(註二)的方向轉變。對外則在面臨著儒、道二教的挑戰與刺激之下,而漸漸地有了所謂「三教調合」的思想出現。

                   
【註一】:所謂「中國化」,在此是泛指一切非佛法(或佛教)所原有的思想或作法,而屬於中國所特別發展出來的思想或作法。例如與空性相異的真如思想、三教調合論之類,其去取皆需後人加以慎思明辨。
                   
【註二】:所謂「融攝」乃是指不失自身立場,而取他人之長以補已之不足的意思。此則不同於「融合」,彼乃是指相互皆失去自身立場,而形成新的立場之謂。

          
丁五、第五「震盪衰退」期:                    
           
戊一、時間:自元朝初年(1279年)起,至清朝末年(西元1911)止,凡六百三十餘年,即元、明、清三代。      

            戊二、特徵:以宋代北方遼、金二朝的崇佛、興福及強力統治佛教為基礎,至元代則更進一步地以西藏的喇嘛教為國教(多少亦有抗衡中原文化的色彩?)。此中漢傳佛教的教下各宗,雖偶有所興但也難有大的影響,禪宗亦漸漸地與淨土宗融合且走向口頭化、流俗化,只剩淨士宗仍一枝獨秀地發展。明、清以降,雖有德清、株宏、藕益等諸大師的力挽狂瀾,可是大都已無力回天,整體的佛教,無論禪、教、律、密等宗,若解、若行,皆已呈現著震盪衰弱之勢。

         
丁六、第六「變革中興」期:
           
戊一、時間:清末民初(西元1911年)以來至今,凡百年中,即為當代之時。     

            戊二、特徵:隨著滿清末年的腐敗與西方列強的入侵,中華民族正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可能為列強及鄰國(日本)所瓜分或統治的命運。為了追求民族之生存與發展,此期的全體中國人,在政治上推翻了五千多年的君權帝制,蹣跚地走向民主共;在思想上則從西學、中體的矛盾中,努力地思索其未來的出路;在經濟上亦由資、社二邊的隔礙,而漸漸地走上一條足以立基於世界舞台上的修正之路;至於社會風氣上,亦由數百多年的保守封閉,而走向開放改革。一反數千年來的文化強權之姿,此期的中華民族已由文化的弱勢者、疑惑者,漸漸地更轉為文化的迷失者及墮落者。在此大環境之下,對理性且增上的人而言,廣闊的眼界與相對輕了許多的時代袍袱,正是一個佛教革興與再弘的契機時代;對於無智而苟安的人而言,傳承的失去與世間的成就,將使他得少為足地安止在通俗的、純知識性的佛教價值中,從而使得此期的佛教,更進一步地走上衰敗之路! 

附:年代略表                                      

                                                                                  南             西

                                                                                   

                                                                  

 

 

 

 

 

 

 

 

 

 

 

 

 

 

      1911     1644      1368 1279     1127    960 907     618 581   420              280  220    2

                                                                                                    
                                                                     845       578   401        

 

      乙二、分期略述:

    丙一、傳入接受期(~401

     丁一、漢代(主要為神道方術化之佛教,具有輪迴觀念與道德性內函之理解)

      戊一、初傳時間的考定:

       己一、傳入的最早可能:

          西漢成帝河平三年(B.C.26)《列仙傳》(劉子政作)敘曰:「歷觀百家之中,以相檢驗,得仙者百四十之人;其七十四人已在佛經」。

       己二、信史所記:

        庚一、《三國志》<魏志‧西戎傳>引《魏略》云:「西漢哀帝元壽元年(B.C.2)博士弟子景憲,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復豆(佛陀)者,其人也」。

        庚二、《後漢書》卷四十二楚王英傳載:「永平八年(65)下詔,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

      戊二、傳入之主要來源與途徑:

       己一、來源:大月氏(今伊梨河上游)與安息國(波斯地方,今之伊朗)

       己二、途徑:經涼州及長安而入洛陽(當時唯一譯經地)

       己三、途徑之建立:漢文帝時大月氏為避匈奴而入北印度建貴霜王朝。則印度與西域通。漢武帝時為治匈奴而治西域,則西域與中國通。又張騫出使以還,則大月氏長期與中國有官方往來。

      戊三、傳來之內容:

       己一、安息國之安世高:
                                     
約東漢桓帝建和二年(148)來華,主要傳小乘經(法數)、論及禪法(經),而與術數、神道之教相合。主要譯有《安般守意經》、《四諦經》、《阿毘曇九十八結經》等。

       己二、大月氏國之支婁迦讖: 
                                            
約東漢靈帝光和年間(179)來華,皆傳大乘經(於中國佛教有根本性影響),譯出《道行般若》(與朔佛同譯,為《小品般若》之異譯,共三十品)、《般舟三昧經》(彌陀本緣)為中國性空大乘及淨土教之發端。

     丁二、三國(220~265):  

      戊一、外在環境:
                                          本上是一個分裂與爭戰不止的時代,一方面曹魏禁止了方術及神仙思想的流行,另一方面隨著漢室的衰亡,儒家思想的主導地位因而鬆動,從而導至老莊自由思想的 興起(正始年中倡老莊、斥儒教的「正始之風」興起)。社會上亦由重視經學轉而重視詞賦文章,因而在人才上也由敬重質直之人,轉而喜尚才華風流之士。

      戊二、重要的翻譯:

       己一、曇柯迦羅:
                                            
中天竺人,魏嘉平年中(249~253)來洛陽。譯出《僧祇戒心》(《摩訶僧祇律》之戒本)為中國傳戒之始。

       己二、康僧鎧:
                                             康居國人,嘉平四年(253)來洛陽。譯《無量壽經》。

       己三、支謙:
                                              大月氏國人(居士身),受寵於吳王孫權,為江南佛教之重要開拓人物。在黃武元年(222)至建興年(253)中,譯出《大阿彌陀經》、《了本生死經》(《稻竿經》之異譯)、《維摩詰經》、《大明度無極經》(《道行般若》之異譯)。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