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中國佛教史講綱
1999年12月講於鹿谷淨律學佛院
08/02/2010 03:15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Mục lục

當時的學者,往往個人兼通數種經論,他們雖尚未能建立學派,然而卻給稍後梁、 陳兩代的學派與宗派之建立,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誘因與基礎。
                      
相對於後期梁、陳兩代的學派性發展而言,此前期雖仍處在綜合性研究的階段,但既然另一波的深入而更廣泛的研究已經開啟(此期名為「理解研究期」的理由在 此),再配合著教團的急速發展(雖有北方的二次滅佛,但大體南、北朝,尤其是南朝各君,皆信仰或支持佛教之發展。而北朝各主則重在興福、建寺等,此亦對佛 教有一定之貢獻)為外緣,此期一開始即表現出蓬勃的研究與吸納之佛教發展風氣,正如旭日之東昇一般,中國佛教已由懷胎、出生而進入青年成長期矣!

丁二、梁、陳二朝(502~578,即陳宣帝太建10年,北周宣帝宣正元年止,過十一年後隋朝即統一中國,結束中國近三百七十年之分裂局面):

      戊一、環境大要:
                                 
南北二地雖各有朝代更替,然皆大體保持相對穩定之政局,此皆有利於宗教、文化之發展。

      戊二、重要學派:
                                 
約於宋、齊二朝即隱然有著學派的分化跡象,迨至本期,則因研究成果的累積,而有了各個學派的明顯體系出現,就當時研究的風氣觀之,大體有以下九個學派的興起:

       己一、毘曇及俱舍學派︰
                                     
自東漢安世高傳入毘曇系(主要是說一切有部的論述)典藉後,直至「俱舍宗」的成立之前,毘曇學的研究即一直隨著典藉的陸續傳入而研究不輟。取近而言,自道 安、法和(其時毘曇諸論大體完備)以降,有慧持(遠公之胞弟)、僧業(慧觀之弟子)、道猛(四一三至四七五)、慧通(四一五至四七七)、慧集(四四六至五 一五)、志念(五三五至六○八)等學匠一脈相承地研究。直至真諦三藏譯出《俱舍論》(小乘有部的集大成著作),慧愷(五一八至五六八,真諦弟子)、智辯 (五四一至六○六,道猷弟子)、道岳(五六八至六三六,志念弟子)等毘曇學者的相繼投入研究後,遂乃轉變成「俱舍學派」。

       己二、涅槃學派︰
                                     
道生大師於東晉義熙十四年(四一八)與法顯大師等人共同譯出六卷《泥洹經》,並進行研究而著《泥洹義疏》,更於劉宋元嘉七年(四三○)末,講解傳至華南的 北本《涅槃經》。此外亦有慧嚴(三六三至四四三,羅什門下四哲)、慧觀(慧遠大師弟子,持漸悟義而與道生之頓悟義相對)、僧導等人與道生同時研究《涅槃 經》,此乃「涅槃學派」最早興起之時。到了本期則有梁朝時代光寶寺法雲、開善寺智藏、莊嚴寺僧旻(以上三人亦專精《成實》,號為梁代三大法師)、寶亮(四 四四至五○九)、慧皎、道琳等人的研究。至於陳代則又有江南「涅槃宗正系」(寶瓊、警韶、寶海等人)及「三論涅槃系」(僧朗、法朗、智辯等人)兩系。在北 方則有「正宗系」(僧妙、法常等人)、「法華涅槃系」(慧思大師)及「華嚴涅槃系」(曇無最、僧範、道慎等人)共三系。南方涅槃宗以「涅槃常住教」為判教 根本;北方則以「華嚴圓教」為根本。
                             
由於北周武帝滅佛(第二次,於五七四年)時,北方「地論」學者及「性空」學者南遷,使得早期的涅槃學派受到了思想上的挑戰。再加上隋代「三論」、「天台」二宗的興起,遂使得此派學說漸漸被彼等所攝,而失去了獨立形成學派的空間。
                             
再者,此學派所倡導的佛身常住、常樂我淨,及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的觀念,對整個中國佛教,有著既深且遠的影響。

       己三、成實學派︰
                                    
《成實論》為羅什大師晚年最後的譯書(四一一至四一二),起初盛行於北地(分僧導及僧嵩——皆大師門下兩大系)乃中國最早成立之學派,後漸盛於南地。因其 中有七處破毘曇論(僧叡所指出),故一度被南方論師認定為大乘論(般若系),而在梁朝時代,與「涅槃學」同被廣泛地研究,形成此二學派的全盛期。宋、齊時 代有道猛(四一三至四七五)、法寵(四五一至五二四)、慧開(四六九至五○七)等僧導系統之成實師,僧淵(四一四至四八一)、曇度(?至四八八)、法度 (四三七至五○○)等僧嵩系統之成實師。而梁朝之三大法師(智藏、僧旻、法雲)及其眾多弟子等,亦皆精於成實學說。其中智藏之再傳弟子,警韶(乃智者大師之師,亦真諦三藏弟子),更講《成實論》五十餘遍。
              
學派自東晉末年至唐朝初的二百餘年中,其教義乃風靡一時,此論承認人、法二空,而以俗諦為有,真諦為空,又破斥毘曇論,故被梁代以前的論師們認定為大乘般 若系之論典。然至天台智者大師、淨影寺慧遠法師(後慧遠)及嘉祥寺吉藏大師(舉出十條論證)時代,皆判此論為小乘,因而漸歸沉寂,最後乃長期淪為三論宗之 附庸。

       己四、地論學派︰
                                     
自北魏永平元年至四年(五○八至五一一),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以及佛陀扇多(皆天竺人)同在太極殿譯出《十地經論》始(世親菩薩造,乃解釋《十地經》之論 著,於六識之外另立「阿賴耶識」),其弘揚分北道派及南道派兩支(由相州入洛陽有南、北二道)。北道派以道寵為首,師菩提流支之說,以阿賴耶識為妄識,另 立第九識為淨識真如,與魏譯十卷《楞伽經》及梁代真諦所譯《攝大乘論》之說相同,因而與攝論學派合流而隱沒。南道派以慧光律師(四分律之開宗者,為北齊之 僧統)為首,受勒那摩提之教,以第八阿賴耶識為淨識,不另立第九識,與宋譯四卷《楞伽經》相同。其門下有法上(四九五至五八○)僧範(四七六至五五五)、 道憑(四八八至五五九)等人。其中道憑門下著名的有靈裕(五一八至六○五),裕傳彭淵(五四四至六一一),淵傳智正(五五九至六三九),正傳智儼,此即華 嚴宗二祖。此學派最後乃漸歸入華嚴宗而消失。

       己五、攝論學派︰
                                     
以梁朝真諦三藏(四九九至五六九,西天竺優禪尼國人,大同十二年,五四六,抵中國,為中國三大譯師之一)所譯之《攝大乘論》(本頌為無著造)及《釋》(釋 論為世親造)為依據,而成立之學派「(佛陀扇多亦曾譯此論,然未譯《釋》,文句亦較難解)」。此派認定第八識為真妄和合識,而另立第九清淨識(是為舊唯識 論),與玄奘所傳之新唯識論(法相宗)唯立第八妄識(亦名阿賴耶)有所不同。又本論有「心淨」說,及三無性說,再加上真諦三藏本身所傾向的如來藏緣起思 想,使得本學派的思想,在陳、隋之間興盛一時後,一方面被新唯識家所取代,一方面則溶入「華嚴宗」思想中而漸漸地消失其獨立存在的舞台(如「地論學派」之 被「華嚴宗」所吸收,「涅槃學派」之被「天台宗」所吸收一般)。
                     
附帶一提,真諦三藏譯出《攝論》之時,「成實」、「三(四)論」二學派已大興於南方,故「攝論」之弘傳主要在北方。

       己六、三論學派︰
                                     
此學派依羅什三藏所譯之《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為主要研究對象故名。(再加《大智度論》則成「四論學派」)教義以般若為主,彰顯大乘空義,故又 名為「般若學派」或「大乘空宗學派」。此學派亦與「成實學派」一樣同為我國最早成立之學派,以羅什大師門下十哲之一的僧肇研究最早(其他門人亦各有敷 講)。肇傳河西道朗,朗傳攝山僧詮(梁代),詮傳興皇法朗(五○七至五八一),僧詮與法朗之前諸學者皆未專弘,至詮與朗始專弘三論學說,此名「古三論」或 「北地三論」。朗又傳嘉祥吉藏,至此三論學說揉入《法華》、《涅槃》二經及《智度》、《地持》、《正觀》等論,而立三論、二藏之判教,教義略變,而使三論 學說大弘於南方。故嘉祥以後名為「新三論」或「南地三論」,唐朝之後各宗競起,此學派乃漸漸隱沒。
          
〔註〕以上六學派主要以義解之研究為主而成立,後之三者,則依修行重點而分類。

       己七、禪法流行︰
                                     
中國禪法之流傳,始於後漢安世高之譯入禪經(如《安般守意經》),之後迭有零星禪法之傳入。道安大師時亦因研習毘曇學而注重禪數之學,唯當時禪法仍未完 備,直至羅什大師譯出《坐禪三昧經》等大乘禪經,及南方佛陀跋陀羅譯出《達摩多羅禪經》、劉宋時曇摩密多譯《五門禪要用法》及沮渠京聲譯出《治禪病秘要 法》之後,禪法始得大盛。此外在北魏譯出《十地經論》的勒那摩提,亦在北方傳弘禪法。至此,中國之禪法大都屬於「依教修禪(觀)」之如來禪一類,此中分安 世高、佛陀跋陀羅、勒那摩提的共通禪(聲聞禪)及羅什大師的大乘禪兩系,而以前者較為流行。
               
另有一類與此如來禪系迥異之禪法,即劉宋時東來中國的菩提達摩禪,倡導直指人心,不立文字(然仍以文字——《楞伽經》——印心)之祖師禪法,而成為中國 「禪宗」之初祖。此中如來禪由智者大師所整理吸收為天台宗之禪法(以《摩訶止觀》為代表),而達摩禪則一路數變,始成為今日之中國禪宗(祖師禪)。

       己八、淨土教法︰
                                     
於西晉時竺法護所譯《彌勒本願經》、《彌勒下生經》及曹魏時康僧鎧所譯《無量壽經》、三國時吳國支謙所譯《阿彌陀經》(即《無量壽經》之異譯)、疆良耶舍 所譯《觀無量壽經》等,而成立「彌勒」及「彌陀」兩系之淨土教。彌勒信仰以北魏為中心而興盛一時,然最後仍以彌陀信仰為中國淨土教之主流。東晉有廬山慧遠 大師的白蓮社,劉宋時有曇弘(?至四五五),南齊有法琳(?至四九五),北方則有慧光律師(四六八至五三七),道憑(四八八至五五九,慧光弟子)發願生 西,此外如靈裕(五一八至六○五,道憑之弟子,人稱裕菩薩,為終南山至相寺之開祖)和淨影慧遠等皆作《觀無量壽經》疏。但北方弘揚彌陀淨土最力者,乃是北 魏曇鸞大師(四七六至五四二?),師先學《三論》,後因病求仙術而遇得菩提流支授與《觀無量壽經》,從此專研淨土教,並躬親實踐。日本淨土真宗尊之為中國 初祖,著有《往生論註》及《讚阿彌陀佛偈》等,為淨土教奠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己九、戒律之研究︰
                                     
由最早的《十誦律》(四○四年,於長安等地譯出)到較後的《五分律》(四二三年,於揚州譯出),此期譯出的廣律已有四大部(《根說律》乃在唐武后時方譯 出)。其中最早弘傳者乃為《十誦律》,直至梁朝仍盛。但因《四分》內容完整易解,故北魏時即有法超(或法時)、法聰、道覆(始造律疏)等人開始弘揚,而其 中弘揚最力,影響最深者,則為慧光律師(四傳至道宣律師更使《四分律》獨尊於中國,至今不衰。
            
此外梁朝時菩薩戒亦已興盛,《菩薩瓔珞本業經》(竺佛念譯)、《梵網經》(羅什譯)、《菩薩地持經》(與前同本,曇無讖譯)及《菩薩善戒經》(求那跋摩譯)等皆已流行,受菩薩戒之風氣亦隨著王臣的投入而漸盛。
        
〔附言〕
                    一‧學派與宗派的不同學派為宗派的雛形階段,宗派是學派的組織化發展;學派不一定是宗派,宗派則必有學派的涵。學派為研究方法與研究思想的傳承體系;宗派則除了研究方法與思想的傳承外,更有修行方法、修道理念、教育方式、教規形式、專宗述、開宗教主、傳法門徒、本末道場等方面的具體傳承。
         
二‧判教雖大盛於梁、陳之世,然於東晉末年以來,即已開始蘊釀。如羅什門下之僧叡(曾先後親近過道安、慧遠、羅什等大師)法師所提倡《般若》、《法華》、《涅槃》三者互補且互不可缺之關係,即被今人認知為一種最原始的判教型式。
         
三‧繼《般若》系統的經論被長期的研究之後,在齊、梁之間,《法華》、《成實》及《涅槃》等經論的講,亦非常興盛

      戊三、此期通述:
                                 
為「理解研究期」的後半期而言,一方面此後段時期的研究,已在前半段「綜合研究」的基礎上,漸漸地發展到專論專宗的研究方面來,而形成了各個學派分呈的繁 榮景象。另一方面也因為「真常」及「唯心」思想傳入的刺激與發酵,在百家爭鳴的環境下,面對著多元複雜,甚至表面亦相互衝突的教理局面,希望透過判教手 段,而總理一代時教之大、小,權、實,漸、頓,空、有與淺、深等需要於焉產生。此一需求,在北方的第二次廢佛,及南、北朝的統一等兩個外在因素推動下,使 得南、北兩地各有特色而分工的佛教傳統得以大大地交會融通(滅佛的融合效應迅速而集中,力量大於政治上的統一,故以此為分期之界點理由在此)。因此在本 「理解研究期」結果之前,各類的判教思想,即已經漸漸的成熟,到了下一期開始,則以判教為基礎,各個宗派的成立,即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這正是中國佛教由 青年期邁入壯年期的時刻,從而開展出中國佛教的黃金時代,而一直影響至今!

      戊四、補述北朝的兩次滅法:

       己一、第一次:
                                     
北魏太武帝,於太平真君七年(446)所發動,歷時六年。以財力及人力之需求為遠因,道教之推動為外緣,長安寺中見兵器為導火線,法難遂起。最後以太武帝被殺告終。

       己二、第二次:
                                     
北周武帝,於建德三年(574)發動,歷時五年,仍以財力及人力之需求為遠因,以倡儒排夷為近緣,有計劃有組織地絕滅佛、道二教,迫害尤烈於前。亦以武帝亡而終止迫害。

    丙三、宗派成立期(578~845,約南北朝末年至唐朝末年):

丁一、環境大要:

丁二、重要思想鳥瞰

丁三、宗派之成立(大乘八宗為主)

      戊一、唐代以前

       己一、天台宗

       己二、三論宗

      戊二、唐代

       己一、淨土宗

        庚一、廬山系

        庚二、曇鸞系

        庚三、慈愍系

        庚四、其他兼修兼弘系

       己二、律宗(四分律為主)

        庚一、相部系

        庚二、南山系

        庚三、東塔系

       己三、華嚴宗

       己四、禪宗

 己五、法相宗

       己六、密宗

丁四、僧伽之政治社會地位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