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臺教觀」論「代眾生懺悔」之思想與實踐
──以遵式大師為主
17/09/2011 05:52 (GMT+7)
宋代天臺懺法除了為求自身罪滅、觀行成就或往生淨土而行懺外,對「代眾生懺悔」的懺他精神,較隋唐時期也益加重視,此應是受到晚唐以來政治動亂及宋朝建國後,除社會經濟困頓之外,又相繼受到遼、夏、金等北方民族的覬覦,使得國家百姓無一日不處在內憂外患之中所受到的影響。
舍利弗在《維摩經》中的性格與角色
15/09/2011 05:34 (GMT+7)
本文檢討了舍利弗在《維摩經》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此角色所代表的意義。若從大乘的角度來觀察舍利弗,他可以說是小乘人物的代表:悲心不足,智慧不圓;在《維摩經》中的舍利弗,似乎也受到如此的批評。但這與早期佛教經典所描述的舍利弗,卻有極大的不同。產生如此重大差異的理由在哪裡呢?

內觀禪修的探討
11/09/2011 06:46 (GMT+7)
梵語Vipa`syanaa,玄奘法師音譯為「毗鉢舍那」,意譯為「觀」;近年來譯為「內觀」,表示是往內觀察自己身心的實相。本文一方面探討北傳經論中對內觀禪修的看法,一方面分析今日南傳佛教大師所傳的不同內觀禪修技巧。最後,略加評比。
由「相互主體性」的立場論天台宗幾個基本關鍵觀念以及山家與山外之爭
10/09/2011 05:53 (GMT+7)
早期印度佛教,即一般所謂的小乘,以目前學者之公認來看,可說是未曾提到所謂的「相互主體性」的問題。筆者所謂「相互主體性」(試譯英文的 Intersubjectivity)基本上指兩個主體之間的彼此影響。若較徹底規定其含義以及理論前題,則可定義如下︰每一個主體的存在與內在構造,以及其所有特徵的發展,如何藉著與其它主體的關係而成,就是本文所謂的相互主體性。

中國佛教義學的形成
──東晉外國羅什「般若」與本土慧遠「涅槃」之爭
04/09/2011 05:20 (GMT+7)
東晉末,北方的羅什僧團宗「般若性空」,南方的慧遠僧團宗「涅槃實有」,並依之開展為各自的義學體系、思惟形式與禪法。兩者之間產生了中國佛教史上最激烈的一次爭辯,而爭辯之後也導致了兩家思想在中國佛教界內的逐漸融合。「判教」的出現說明了融合的開始,而隋唐「宗派」的出現則標示了這種融合的完成。
天台圓頓止觀之修證──就十乘觀法而論
03/09/2011 05:39 (GMT+7)
所謂圓頓止觀,是指運用智慧來修習止觀。依《摩訶止觀》之看法,即藉由十乘觀法來修之,而在《摩訶止觀》所提的四種三昧,基本上,主要也是以十乘觀法之理觀來修之,所不同者,四種三昧中兼有事儀之輔助身口來修之,尤其四種三昧之前三種(常坐、常行、半行半坐三昧)更是如此,藉事法輔助理觀。

《雜阿含經》(788經)之正見增上
01/09/2011 05:35 (GMT+7)
在浩瀚的佛法裡頭,世尊特別強調「正見」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如《雜阿含經》(748經)說:「正盡苦邊,究竟苦邊前相者,所謂正見。」[1]因為若是缺少了這一要素,則任何的修習,也許都只是世間的相應法而已。  
虛雲和尚長時住定經驗之探索
28/08/2011 06:42 (GMT+7)
根據《虛雲和尚年譜》,虛雲和尚一生中有三次長時(半月、九日、九日)「住定」時間記錄,如此長時間住定的能力,從佛教的觀點應如何理解?與禪定學相關的議題為何?佛典中是否有類似的實例?等等問題是本論文想探索的重點,其內容綱要如下:

天台宗之理事觀
26/08/2011 05:22 (GMT+7)
天台宗雖成宗于智者大師,但數開宗之祖,則是要溯及慧文法師的;如數典則又要溯及龍樹了。在中國佛教宗派中與龍樹菩薩中觀思想、血親較近者,雖是三論宗,而非天台宗,但由於天台與三論在中國相續發展,互有砥蕩發明,直使兩宗有如堂兄弟,固有相同的血統,也有其異質存在。
北涼佛教與北魏太武帝發展佛教意識形態的歷程
24/08/2011 05:52 (GMT+7)
此文說明的是北涼與北魏太武帝發展佛教意識形態的情形及關係。中國帝王自漢代之後便有使用佛教意識形態治國的現象。到了第五世紀北涼發展佛教意識形態的時間,中國已有兩種佛教意識形態的發展模式。北涼是中國始用後貴霜佛教意識形態發展模式者。北魏太武帝幾次想使用北涼所用的模式,但因儒生崔浩的極力反對,太武帝因此完全沒有機會使用佛教意識形態。

佛法非宗教非哲學之辯
23/08/2011 05:23 (GMT+7)
佛教在近代中國的振興,是中國佛教繼隋唐之後的又一次重大發展。但是在近代中國社會的轉型時期,佛法觀念在各種思想的刺激下,又在不斷地更新。本文以“佛法非宗教非哲學”之辯為核心,著重探討近代中國知識份子對佛教、宗教及哲學的理解,並且揭示這次爭辯的歷史背景及其內在根據,尤其提出日本佛教對近代中國佛教及這次辯論的影響。
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中邊分別論》〈相品〉及
《佛性論》〈顯體分〉所呈現的「境的思路」
21/08/2011 05:49 (GMT+7)
本論文嘗試由「如來藏與唯識之交涉」的角度,選擇《中邊分別論》〈 相品 〉 及《佛性論》「顯體分」闡釋「境的思路」,尤其睽諸《佛性論》曾對中國佛教界的強烈影響,本論文在理論後果上也將對「印度佛學向中國佛學的轉化」此一論題有若干照明的作用(註46)。

大慧宗杲禪師禪法之特色
17/08/2011 05:38 (GMT+7)
活躍在北宋、南宋之際的大慧宗杲禪師,是一位歷經淬鍊,氣勢磅礡的傑出人物。不僅在禪法上有卓越的成就,對當時之知識分子,亦起了一番振聾啟瞶的震撼。大慧禪師身逢北宋南渡之國難,又遭被毀衣牒,配居湖南衡陽之厄運,然其堅強的信念和不懈的鬥志,在日漸衰頹的禪門中,激起了如旭陽東昇的新氣象。
中國禪宗在西藏
15/08/2011 06:17 (GMT+7)
「中國禪宗在西藏」之論文,主要是想透過發生於墀松德贊在位期間的紀元 792 年至 794 年之間的西藏諍論事件,或叫桑耶諍論,來了解六世紀至八世紀西藏佛教的情況,特別是代表漢地即中國佛教的禪宗,在西藏流傳的情形。因為西藏諍論事件,是一樁龍樹佛學系統的印度佛教與漢地禪宗的佛教,在拉薩發生有關教理、信仰理解上的街突而引起諍論的緣故。

《摩訶止觀》「非行非坐三昧」之觀心法
14/08/2011 07:06 (GMT+7)
本論文闡述智者解釋《摩訶止觀》「非行非坐三昧」的名義與「非行非坐三昧」四運的操作過程,以及如何以四運心遍觀「善、惡、無記」三性。其主旨對「非行非坐三昧」之觀心法作探討,以了解四運心的實踐方法與內在理論基礎。解釋智者之所謂心意識的意義與其相互關係。接著說明「非行非坐三昧」四運之方法,再就心性的推演歸納出智者大師所依止觀的特質。
古希臘黃金時期之神話與素食主義的關連〈上〉
13/08/2011 05:34 (GMT+7)
瞭解古代素食主義時代的兩個關鍵要素是年代的神話 (myth of the ages) 以及普羅米休斯 (Prometheus) 的故事。(註 2)這兩個要素通常被描述成相互衝突;退離黃金時期是年代神話的要點,而從原始狀態進步則是普羅米休斯的故事的要點。但是在素食行為的例子中,普氏的故事還給人一種悲觀的印象。

大般涅槃經中的涅槃思想
06/08/2011 07:11 (GMT+7)
序品和純陀品的發端,即記述云,世尊臨欲涅槃,眾弟子們哀號痛嘆,搥胸不已,以為佛之將滅,世間空虛,純陀更因此竟懷疑[1] ,何以世尊已證大果不能久住於世。眾弟子均虔請佛陀住世,勿般涅槃、純陀更為懇切地請求,而佛陀却說 「不應請佛久住於世,汝今當觀諸佛境界,悉皆無常,諸行性相,亦復如是。」
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
04/08/2011 06:23 (GMT+7)
本文旨在檢討現代學者的說法,和就有關經論自身的說法,來看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作者以為,此種特色為「不捨世間」。此種對世界的態度,貫通一切大乘經論(尤以大乘經為然),而表現於空、佛身等重要觀念中。

關於禪宗牧牛圖的兩個問題──從《增一阿含經》〈牧牛品〉說起
22/07/2011 07:32 (GMT+7)
《增一阿含經》之〈牧牛品〉與《遺教經》,主在教人如何對治六根或五根,所牧之牛,即是指六根、或五根;而宋、明以來之禪宗牧牛圖頌所根據之經典,是《遺教經》,本經只教人修五根,所牧之牛即是五根,但宋、明之禪師所對治者都是六根,所牧之牛即是六根,之所以有如此之錯置,其原因可能是禪宗不重經卷而重師承,所以佛陀之《遺教經》更能受到禪宗的重視。
略論《維摩經》漢譯與收錄
19/07/2011 05:27 (GMT+7)
《維摩經》在中國佛教信仰的社會中流傳甚廣,因此有必要將其譯得更精確、更通俗,才能符合眾多信徒的需求。也因而先後約有七次的重譯,其中支謙所譯的《維摩詰經》、鳩摩羅什所譯的《維摩詰所說經》、玄奘所譯的《說無垢稱經》,由於各有其可取之處,得以流傳至今。  本文即是就《維摩經》的漢譯以及被收錄於諸佛典目錄中的情形,作一概略性的論述。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