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之大悲心初探
15/04/2010 03:16 (GMT+7)
修學大乘佛法,經中常會提到所謂的「三心」,即:「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以無所 得而為方便。」[1]意 思是:菩薩在成就上求下化的過程中,所實際從事利益眾生的善行如布施、忍辱、禪定…等行為,皆需以「菩提心、大悲心、般若智慧」的基本立場為前題以為開展,如此才能成就無上的菩提道。
佛 性 義 淺 論
15/04/2010 03:16 (GMT+7)
佛性此詞,一直以來雖與「如來藏」視為同義 詞,在漢譯經論中,比較起來,似乎以「如來藏」要比「佛性」出現得早。最早說示「如來藏」的經典,係《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勝鬘經》等。[3]而 深入專論「佛性」的,一般皆推《涅槃經》為最初。

對《楞伽經》如來藏說之探討
15/04/2010 03:16 (GMT+7)
如來藏(tathagata-garbha)是後期大乘思想主流,經「初期大乘」演化而來,在印度,如來藏說的興起,約在西元三世紀,從初期大乘而進入後期大乘的階段。 由如來(tathagata)直譯多陀阿伽陀與胎藏(garbha)兩語之結合,而成一新的語義。如來藏,以後期大乘經為主,在西元四、五世紀中,非常的興盛;有關(廣義的)如來藏說的經典,也紛紛流傳出來。
有 部 菩 薩 行 之 探 微
──以四波羅蜜多之成立為主的研究
10/04/2010 11:37 (GMT+7)
以解脫道 為主的部派佛教中,蘊含著許多有關菩薩的思想。這些菩薩思想不但表現出不同於大乘的菩薩特性,更顯示出菩薩思想的先驅軌跡。因此當我們在研究如何成佛的菩 薩道時,部派的菩薩觀是不容忽略的。然而在眾多的部派中,有完整的菩薩思想體系,甚而能開出一具體的菩薩行道者,莫過於強調人間佛陀的說一切有部了。

《中論》〈觀時品〉初探
10/04/2010 11:37 (GMT+7)
在原始佛教中,佛 法的修學是以解脫為主要目的。至於和解脫無關的世間種種差別相,釋尊是不詳作解說。在當時,時間的概念並不構成任何問題,所以也無需詳說。可是,在佛法的 流傳中,時間的概念逐漸被討論。
《大智度論》中四無量心的地位及修持
10/04/2010 11:36 (GMT+7)
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在原始佛教中,本是佛陀所重視的 修行法門之一。世尊不但順應當 時沙門、婆羅門等,希求生梵天而教授其法,[1] 更進而開示,修四無量心能得無量心解脫的要義。但至部派時期、聲聞學者卻將四無量心視為是勝解觀(假想觀)、一般的世俗定法,僅能降伏煩惱,不能依此引發 無漏慧得証解脫。

《大智度論》的十善道之概觀
10/04/2010 11:36 (GMT+7)
十善一般人只認為是人天的福分善,常與五戒合拼談論。但在原始聖典中,卻明白的記載,十 善道實乃通於凡夫、二乘的德目。只不過是因為後人的偏重說法,將十善僅列為人天的善行。同時,十善更隨行者發心的千差萬別,所得果報亦可分通五乘,成為五乘 共學的法門。
菩薩慈悲利他之探討
10/04/2010 11:09 (GMT+7)
慈悲為本,是大乘佛教的心髓,表達了佛教的真實內容。經上一再說到:「大悲為上首」,菩 薩的精神重在慈悲的流露,而慈悲的具體行為是利他。菩薩發心行菩薩道,要如何長養慈悲心?菩薩的慈悲與凡夫、二乘人有何不同?一般學佛者常會說自己如未先 度,如何度人?菩薩為什麼願在生死苦海中,不急求自度,而積極的去利益眾生。

成佛之道─菩提心略述
07/04/2010 23:18 (GMT+7)
由悲願化導世間的世尊身上,看到不同於自利的利他大行。因此,我們不禁要問,從法的緣起來看,形成佛及 辟支佛、阿羅漢如此不同的果 德,其修習的過程肯定是有著相當的差異性,而造成這樣的最大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安 那 般 那」 初 探
07/04/2010 23:18 (GMT+7)
禪定,在佛教裡佔了 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無「定」的根本就不可能成就解脫慧。外道雖然也有四禪八 定,但卻沒有佛教的緣起法,所以不能成就解脫。早從《阿含經》開 始,就有不同的禪定方法,安那般那(安般)便是其中之一種。而且還被稱為「二甘 露門」之一。究竟它有什麼特色使令它成為不死藥之一?它的修行次第又是如何?

我空、法空之初探
07/04/2010 23:17 (GMT+7)
眾生的世俗心境,都是執我的。直覺在生命之中,有一個實在的生命主體,在日常生活裡見、 聞、覺、知;行善違惡,乃至究竟解脫的體驗者亦是此我。因此,常住、主宰、獨一,自有為自我內含的特性 。可是世尊卻開示說:「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不見我;是則如來、應、等正覺說,現法愛斷、離欲、滅盡、涅槃。」
《大智度論》中「無生法忍」之初探
07/04/2010 23:16 (GMT+7)
菩薩的發心志在「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度眾生必須學習無量法門,及統攝世出世間一切 善法,積聚福慧資糧。但是菩薩的修行總是說:「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由無所得為方便。」以此三要門為核心。

《大智度論》與《十住毘婆沙論》中之般舟三昧略探
07/04/2010 01:30 (GMT+7)
初期大乘時代,由於佛弟子對佛陀之永懷,使十方佛 的信仰萌芽、發展而茁壯。而一切佛法之終極目標,必與實踐相結合,大乘佛法雖理想成分提昇,但仍不失佛法實修實証的原則。而三昧是佛弟子普遍的修習法門, 大乘佛子於是將信仰與實修相互融攝,故念佛三昧乃成為大乘禪觀的特色。
「念佛三昧」行法初探
07/04/2010 01:30 (GMT+7)
有關「念佛三昧」的經典,最早傳譯到中國的是《般舟三昧經》(後漢靈帝光和二年,179A.D)其特色是以大乘空義攝導念佛,帶有濃厚的般若色彩,雖未被列入淨土三經,卻是大乘禪觀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

迴向之研究─以《大智度論》為主─
07/04/2010 01:29 (GMT+7)
「迴向」,在大乘佛法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法門,所以在任何法會或修諸善法之後,都要將 功德作個迴向。甚至在菩薩的道次第中,十迴向位之菩薩,更是以迴向作為修行的主要德目,由此可知其重要性之一斑。但迴向的合理性如何?
唯識觀行略探-─以《攝大乘論》與《成唯識論》為主
07/04/2010 01:28 (GMT+7)
本篇,就以《攝論》、《成論》的觀行來探討,因為這兩本論在思想背景及時間上有所差別。 《攝論》由無著論師造,是印度中期唯識思想,最完備且具代表性的論典。在當時,《莊嚴論》雖可說是徹底的唯識思想,但還不能算完備,還欠缺詳細理論的發揮 與嚴密的組織,到了《攝論》出世,唯識思想才算是真正完成了。

法空觀初探
-以《中論》「觀因緣品」為主
07/04/2010 01:28 (GMT+7)
法空又稱法無我,指法之自性不可得也,因其皆是因 緣和合而生,沒有堅實的自性故。我人因迷執我法皆實有,才無法得証涅槃,輪迴不 已。故對於一切法空的正見是有必要深入與確立的。
「正性離生」概論
05/04/2010 12:53 (GMT+7)
佛法,是釋尊在菩提樹下,現覺甚深法性,為適應有情而方便開示。佛的開示教 授,是以聖道為中心,而引人趣向解脫的(如《轉法輪經》所說)。佛法流布在世間,若要言其功效及功用,大概不外乎令修學者「轉凡成聖」、「離迷啟悟」而成 就聖道。

《大毘婆沙論》佛身觀之探討
04/04/2010 23:48 (GMT+7)
「佛身觀」在原始 佛教中本是單純而無諍議的,但是隨著佛入滅的時日亦遠,對於佛身的看法也就亦趨於紛亂了。先是佛與阿羅漢是否等同的問題,再來便是「有部與「大眾部」對於 佛身是有漏,還是無漏的諍議了。
《中阿含經》之業觀初探-以〈業相應品〉為主
04/04/2010 23:48 (GMT+7)
眾 生為什麼在生死中流轉?宇宙間行行色色為什麼這樣千差萬別呢?不道的人,以為冥冥中有個神或上帝在那裏主宰造作。那我們共同處於宇宙之間,究竟從什麼而生 的,究竟依什麼而建立呢?這個問題早在兩千多年前,佛陀就已覺悟了宇宙是從業力而生,而建立的。所以可見有情流轉生死,與業是有深切的關係。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