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智顗的《摩訶止觀》看中華佛教
對印度禪學的吸收與改造模式
13/07/2011 05:35 (GMT+7)
無論是從佛教本身,還是從中國文化上去觀察,佛教的從印度傳入中國,都是一件歷史性的大事﹕對佛教而言,佛法入華不僅意味著它在東亞取得新立足點,和數以千百萬計的新信徒;更重要的是在佛教與中國文化接触以後,形成為一種新型的宗教,獲得為這一地區人民更易接受的內容和形式,產生了新的動力,達成新的成就。
中國佛教的特色─禪與禪宗
08/07/2011 05:38 (GMT+7)
中國佛教的特色,是在於把傳自印度的佛教的基本精神,融會了中國的儒家的倫理思想及道家的放任自然,所以用清規來替代戒律,以適應中國人的道德生活;以重視智慧的開發替代印度的禪觀,來誘導道家的放任自然。因此,既不會因持戒而成桎梏的宗教工具,也不會因了活潑而成浪漫的放任主義者。中國的禪者,雖不受傳統形式的束縛,在自在活潑的生活中,表現出精進清淨的修道精神,此也實即是釋尊化世旳本懷。

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與師資傳承的研究
04/07/2011 07:31 (GMT+7)
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過程,以往已有許多學者研究過[1], 由於北傳與南傳各種資料上的差異,所得出的結論並不相同。此中牽連到佛滅年代的問題,結集內容的問題,各部思想的問題,以及師資傳承的問題。本文對北傳與 南傳的資料,視為同等重要,並不排斥一方,在顧及上列問題下,引用較合理的說法,探討佛滅後二律系、四聖部及十八部的形成過程,並敘及北傳與南傳差異的原 因。在師資傳承上,注重釋尊各代弟子下傳時,由於地區、見解上的不同,如何演變而成不同的部派。
中國禪宗理事觀
29/06/2011 05:28 (GMT+7)
本文按中國禪學各期之主要特色分為:信受經典、觀照般若、方便教行、五家宗風等四個時期。三祖以前尚保持印度之禪法;四祖以後漸立中國禪法之特色;五家宗風期無論制度上、教法上都已純中國化了。本文均以具體之資料為佐證,以利讀者之簡擇。

從數息觀論中國佛教早期禪法
26/06/2011 07:20 (GMT+7)
安那般那法門,乃傳統主要的禪法之一。此法門不僅是共世間的有漏禪門,且是共出世間之無漏禪門,甚至可說是菩薩之不共禪門。有關此種見解,蘊含於諸禪典籍中,由於所傳譯的禪典中,其禪法偏重於世間禪門和出世間禪門來論述,故一般大多視安那般那為世間禪門及出世間禪門。東漢末年安世高所傳譯的禪經如此;乃至西晉竺法護所譯的《修行道地經》、東晉鳩摩羅什及佛陀跋陀羅等所傳譯諸禪經,莫不皆如此。
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
—慧皎、道宣所著「習禪篇」研究
24/06/2011 05:13 (GMT+7)
本文以「高僧傳」和「續高僧傳」所記「習禪篇」為中心,研究了中國早期的禪法流傳和特點。研究證明小乘禪法在公元第二世紀,介紹入華;大乘禪法的傳譯,開始於第三世紀。五世紀初禪學典籍曾被大量譯出。由五世紀末年到七世紀中葉,禪法在中國有了實質性的發展:由個人獨習變為集體努力,中華禪典的創作和取代譯本,師資承傳的重視,和宗派的形式。

論師的聖果觀
22/06/2011 05:55 (GMT+7)
部派佛教中,有關「聖果」的論題,如預流者有退、無退?阿羅漢有退、無退?沙門果有為、無為?住五識退或意識退?等等,有種種異說,且諍論得非常激烈。本文〈論師的聖果觀〉,即採取《異部宗輪論》、《大毘婆沙論》之資料,探究有關「聖果」的內容,以及相關論題之學派諍議,藉以窺見部派佛教時代,論師們心目中的聖者風貌,以及背後的思想內涵。
地論師、攝論師的判教學說
20/06/2011 05:25 (GMT+7)
「判教」者,是指對內容、風格多樣的佛教經典和教義,加以類別和會通的工作。判教的風氣是在東晉末年 ( 五世紀初 ) 開始形成,隨即迅速開展。在南北朝時代,流行著各種判教主張,當中不少為地論師、攝論師所提出,反映了他們的教學取向,並影響到日後判教理論的發展,是值得注意。本文根據現今可見的資料, 析述地論師、攝論師的判教學說。

攝論師所傳的《攝論》思想──以道基、道奘、靈潤為中心
19/06/2011 06:06 (GMT+7)
本文是探討唯識在中國流傳的情形之一,因為唯識學傳到中國先後形成三個宗派:地論宗、攝論宗、法相宗,而本文僅限於攝論宗的探討。攝論宗是六朝陳末到唐初時代,以研究真諦譯‧無著造及世親釋《攝大乘論》(簡寫為《攝論》,以下例此)之唯識論典所形成的學派,也是唯識學傳到中國的第二期。《攝論》在唯識系統中是最有系統介紹唯識思想的論典,所以這樣的論典傳入中國,將會激盪出什麼樣的波瀾,便是本文探究的原動力。不過,此時期闡述《攝論》思想的攝論師著作大都佚失了。
西方淨土的宗教學詮釋
15/06/2011 05:01 (GMT+7)
現代學者則從不同的面向來探討,特別是受到西方實證主義的影響,探討極樂世界起源的問題,蔚為一時的風尚。但宗教的理想世界和現實的物理空間畢竟是不同次元的問題,有關極樂世界究竟在何處?它的起源又在哪裡?等等的問題,似乎都無法碰觸到問題的真正核心。從宗教的歷史來看,宗教所以成立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某個意義上,就是所謂神聖的概念。

淨土信仰論之研究:世親、曇鸞與親鸞之迴向思想
10/06/2011 05:06 (GMT+7)
「迴向」為世親、曇鸞和親鸞的淨土思想的核心概念。世親的《淨土論》提出以迴向門為歸結的五念門,曇鸞和親鸞繼而以對於迴向的殊解來建立他力本願的淨土論,本論文首先在唯識理論的脈絡當中,運用了長梶雅人與高崎直道的相關討論,探討了迴向和轉依、識轉變的理論關連,指明迴向的佛教存有學的思想基礎。迴向是一種淨土的信仰行動,本論文進一步也探討了信仰行動的在唯識學與如來藏說的交涉的觀點中的「三種佛性」和「三種信」的交涉的課題,釐清了信仰對象和信仰主體的整體性關聯。
淨土的淵源及其演變
08/06/2011 05:17 (GMT+7)
淨土本為大乘佛教之理想,亦為其共修的目的,故種類極多,但中唐以後的中國佛教,一說淨土則幾專指彌陀法門而言。佛教為印度文化的一環,故其理想必有其來源,本文特注重於此,試作淨土及阿彌陀佛思想的探源。對淨土的看法及其修行法門,有印度式的,中國式的,日本式的等等,但本文仍偏重於印度、中國式的方法,至於其他的法門則略而少談,這有待日後補述。

「戒律」研究價值及其法理思維探析 
-兼論「在家眾可否研讀律藏」問題-
06/06/2011 06:34 (GMT+7)
「戒律」乃佛法傳承重要基石,正法久住的根本力量。就個人修持而言,「依戒奉行」不僅能夠遠離世俗諸般過患,更有助於「定慧」的開顯,《佛遺教經》云:「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就僧團存續而言,「戒律」不僅能令世人生起恭敬心,也是僧團和合,推展法務的重要機制。1由於「戒律」具有如此不可思議功德,佛陀滅度前乃諄諄教誨:「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2
「人間佛教」的經典詮釋
──是「援儒入佛」或是回歸印度?
05/06/2011 06:32 (GMT+7)
印順導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是目前臺灣佛教的主流思想;包括法鼓山在內的許多臺灣佛教道場,都受到這一思想的激勵而有蓬勃的發展。「人間佛教」的特色,立基於《阿含經》的人文主義和初期大乘普度眾生的慈悲情懷。因此,「人間佛教」是某種意義的「回歸印度原始佛教和初期大乘佛教」的運動。這一運動的提出,則是受到民國初年新儒家學者──梁漱溟的激發。「人間佛教」的人文主義色彩和慈悲情懷,顯然也有「援儒入佛」的特質。本文旨在說明「人間佛教」和新儒家之間的這種微妙關係。

《大般若經‧第二會》的嚴淨/清淨
30/05/2011 05:18 (GMT+7)
本篇研究主要的工作即在於扣緊《大般若經》的這一條大動脈,針對其中一再出現的「嚴淨佛土」一詞,在著手闡發其菩提道上的豐富義蘊之前,特別就嚴淨和清淨等相關字詞的梵文與漢譯展開全盤的考察。
《大般若經》的佛隨念
29/05/2011 06:12 (GMT+7)
「佛隨念」(buddha-anusmrti),又稱「念佛」,表示的主要是以佛陀或如來為隨念、專念、或憶念的對象所成立的一套修學法要。其中的「隨念」(anu-√smr)一詞,由接頭詞 anu- 加上動詞字根√smr 而形成。接頭詞 anu- 在這兒最主要的意思是「隨後」(after)或「重複」(repeated)。若做「隨後」,含有緊盯在所緣對象之後而不使丟失之意。因此,隨念即意指緊盯在所緣對象之後去使用念頭的工夫。

支讖譯經「法師」考
23/05/2011 05:54 (GMT+7)
本篇論文的特點是以文獻學方法,對「法師」一詞在初期大乘經的角色作探討,同時針對日本學者靜谷正雄的研究作進一步查證與補正。所引用的文獻是三部支讖最早譯出的大乘經,即《道行般若經》、《般舟三昧經》、《阿佛國經》,代表三部重要的初期大乘經典,以看出「法師」在西元二世紀之前所扮演的角色。
支道林生平事蹟考
20/05/2011 05:12 (GMT+7)
東晉高僧支道林在士族上流社會的出色活動,對中國文化思潮由玄學向佛教的轉變,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筆者搜集並整理了有關支氏全部生平事蹟資料,將它們有機地融鑄於本文如下結構中︰

四大淨土比較研究
11/05/2011 05:43 (GMT+7)
其實,被中國佛教徒所忽略的彌勒淨土、阿閦佛淨土、藥師琉璃淨土都帶有特別珍貴的特質,注重人間淨土的實現,及智慧、慈悲的大乘菩薩精神。在這四大淨土中,以彌勒淨土出現最早,也最充滿人間現實性。其次,彌陀淨土與阿閦佛淨土是初期大乘佛教淨土思想的兩大流:阿閦淨土是般若流,是重現實的、自力的、智證的、重頭陀行的淨土思想;彌陀淨土是重理想的、他力的、信願的淨土思想。藥師淨土出現最晚,於是受彌陀淨土及密教影響很大。所以,對這四大淨土進行比較,而抉擇出適應現代的淨土思想,這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撰寫本論文的目的。
十牛圖頌所展示的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
01/05/2011 05:25 (GMT+7)
本文主要是透過宋廓庵禪師的十牛圖頌的研究,顯示出禪佛教的實踐程序,並看它的終極關懷所在。作者以為,由第一圖頌尋牛開始,以迄第八圖頌人牛俱忘,是個人的修行階段,目的是要尋回久已忘失了的心牛。第八圖頌表示這階段的極峰,表示修行者已臻於忘主客、齊物我的精神境界。第九圖頌返本還源與第十圖頌入鄽垂手則表示修行者尋回心牛,個人的覺行圓滿後,仍然不捨世界,要把自家修得的功德,回向世界,以垂手拱立的謙卑方式,服務人群,引導他們覺悟本具的心牛,共享解脫的果實。這是禪佛教的終極關懷所在。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