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áp Âm
Thư Viện
Tiếng Việt
English
中文
Mobile
首頁
最新文章
佛法難聞
»
菩薩行
»
內觀的開發
»
人人都有佛性
»
禪鑰3
»
星雲禪話2 -- 沒時間老1
»
因果報應錄5
»
佛光教科書第四冊 -- 佛教史之第十九課
»
禪鑰2
»
星雲禪話1--石頭路滑 2
新聞
佛教入門
佛學研究
哲學
越南佛教
歷史
教育
社會
科學
心理學
倫理學
論文
法音
講法
音樂
其他
查詢
大藏經查詢
佛學辭典
佛教與生活
文化
中文佛教網
佛教論文
佛教中國化過程之研究
25/02/2012 18:35 (GMT+7)
雖然,佛教的思想、理論與印度傳統與非傳統都有著相互排拒與融合之關係,[1]是非常複雜的;但因緣法,則是佛教所獨有的思想,以後的佛學發展,都是根據佛陀的因緣法而發揚光大的。
李通玄的東方智慧論──《新華嚴經論》札記
23/02/2012 07:32 (GMT+7)
通常學者對《華嚴》的闡釋,集中在法界圓融即落實於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方面,如法藏等華嚴名家所說。李通玄則注意發揮其中凡聖平等、同一智慧的原理,強調凡夫發心之時,即已與十方諸佛不二的思想。
由尼柯耶論喬達摩成佛之道
14/02/2012 07:26 (GMT+7)
今天我將要討論有關喬答摩成佛之道上的幾個問題。
佛教辯證思維略析
06/02/2012 08:38 (GMT+7)
在世界性幾個大宗教中,佛教可以說得上是非常具有哲學思辯的宗教,在佛教的哲學思辯中蘊含了豐富的辯證思維或者說辯證法思想,它是人類認識的成果之一,是佛教對人類認識的貢獻。
東坡詩論中的禪喻
04/02/2012 06:52 (GMT+7)
儒釋融合的現象應在宋初崇儒反佛的風潮之後,綜觀北宋詩禪融合的痕跡實以蘇軾為先。
成唯識論中時間與種熏觀念的研究
03/02/2012 07:12 (GMT+7)
部派佛法有兩種不同的時間觀。其一是有部、經部的時間觀,它們都以為:「剎那」或「現在」,有前後的延續性。這是某種意義下的「過未有體論」。另一是大眾部的「過未無體論」,它主張:只有現在,沒有過去與未來。
佛教典籍的傳譯與中國佛教宗派
30/01/2012 06:33 (GMT+7)
文章從一個方面,即從中國佛教典籍的傳譯和著述方面,論述了中國佛教宗派形成的歷史進程。大體說,東晉時代道安和鳩摩羅什創造性的譯經和著述活動是中國佛教宗派創立的最直接的源頭,也是佛教中國化的真正開始。
正法與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實踐
28/01/2012 08:38 (GMT+7)
本文先探討正法的內涵及特色,接著引經說明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實踐。此中強調實踐的重點要落實到身心現象上,時時覺知諸受無常、無我的特性,而不生起貪瞋的習性反應,如此才是走在菩提道上。
《宗鏡錄》三量說
26/01/2012 07:58 (GMT+7)
佛教認識有三量之說,在一般的說法中,皆稱三量是現量、比量、聖言量。對於聖言量,有時稱聖教量,有時稱至教量,有時稱聲量,有時稱聞量,有時稱正教量等等。
佛教中的「多聞」概念——佛學與學佛問題的展開
24/01/2012 06:59 (GMT+7)
為道與為學是宗教研究中的大問題之一,意見頗不一致:有的認為學術可以幫助宗教修習;有的則視為學只是白費功夫,有礙修行的實際進展。
西秦佛教述論
23/01/2012 06:33 (GMT+7)
本文用文獻資料和考古材料結合的方法,從西秦聖堅的譯經、炳靈寺石窟與西秦佛教、西秦的禪學三個方面,述論了西秦佛教的基本情況,並提出了一些引人注意的問題,是迄今為止最為詳盡的一篇探討西秦佛教的論文。
比較《大智度論》與《攝大乘論》對《般若經》中一段經文詮釋之異同
22/01/2012 07:06 (GMT+7)
本篇論文,筆者將對《大般若經》中舍利子問:「菩薩如何實行般若波羅蜜?」世尊回答說:「實有菩薩,不見菩薩……不生執著。」這一大篇幅的文章來做一探討。
百年來中國因明學的研究概況
20/01/2012 06:30 (GMT+7)
自中世紀以來,因明從印度傳入中國,復又分為漢傳因明和藏傳因明二支,並分別東漸至日本、朝鮮、蒙古,中國成為因明的第二故鄉。只是在宋元以後,因明典籍逐漸佚亡,在漢地幾成絕學。
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的意義
15/01/2012 07:01 (GMT+7)
文殊師利菩薩是大乘初期著名的菩薩,佛教界以「大智」表彰其特德。而文殊本願在學術界的重要性是僅次於釋尊、彌勒、阿閦、彌陀本願的,但前賢論述未詳備,故本文以文殊本願為主軸,且以「文殊師利」法門的經典為範圍,主要在細評文殊在自利方面的自行願及利他方面的成熟眾生、莊嚴國土願的意義。
中觀佛教與現代物理學中的相對論
14/01/2012 07:30 (GMT+7)
中觀佛教的先驅研究者和翻譯家(如舍爾巴茨基和Murti) ,與現代作家(如Thurman)一樣,把“緣起”(pratityasamupada)翻譯為相對論。
西來庵事件前後台灣佛教的動向──以曹洞宗為中心
07/01/2012 06:48 (GMT+7)
西來庵事件是日本治台時期,台灣人對日本人所作的最後且最大的武力抗爭,[1]它發生於大正4年(1915年)。雖稱之為西來庵事件,但實際上它是這個革命事件的前半部而已。後半部發生的地方,是在礁吧哖的緣故,也被稱之為礁吧哖事件。又因為主角是余清芳,所以也稱之為余清芳事件。
《中論》解脫思想在宗教學上的意義
01/01/2012 07:16 (GMT+7)
《中論》的解脫思想,不僅在「空性的目的」(止息戲論)上,有其終極關懷的意義,同時在空有二諦交融(生死即涅槃)上,也表現出了菩薩度眾的現實關懷。
回鶻文佛傳故事研究──以Mainz 131(T II Y 37)《佛陀傳》為中心
31/12/2011 07:38 (GMT+7)
從殘卷看,由於太子夜裏做了五個不同的大夢,這些夢可以看作他將來能夠成佛得道的預兆。但文獻對這些大夢的描述既不詳盡,也不統一連貫。
《弘明集》所反映的佛教觀念
29/12/2011 07:04 (GMT+7)
本文根據《弘明集》中所搜輯的資料,考察了從漢末到南北朝時中國佛教發展中的重大事件。對於以往先賢充分討論過的問題──比如關於《理惑論》真偽和年代的討論──不再覆述。
「不妄語戒」與人間佛教的實踐
26/12/2011 07:22 (GMT+7)
本文透過西方在人類對事件記憶的研究,檢討人類執虛妄語、虛擬世界為真實是自古就有的弊病,闡明真情告白並不能等於事實的敘述,以此來緬懷佛陀制訂「不妄語戒」的慈心悲願,也突顯出尚未覺悟的眾生經常是不自覺地表達與事實不符的言論,並賦予個人主觀性的解讀,故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會特別提醒妄語的問題。
熱門:
菩薩之大悲心初探
(15/04/10)
佛 性 義 淺 論
(15/04/10)
對《楞伽經》如來藏說之探討
(15/04/10)
菩薩慈悲利他之探討
(10/04/10)
我空、法空之初探
(07/04/10)
「念佛三昧」行法初探
(07/04/10)
法空觀初探 -以《中論》「觀因緣品」為主
(07/04/10)
略談「滅盡定」
(04/04/10)
四諦頓、漸現觀之初探
(04/04/10)
從《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探討印老的思想與行誼
(03/04/10)
已發布文章:
試論《大智度論》中菩薩般若與聲聞般若
(25/12/11)
《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
(24/12/11)
虛雲和尚的禪學思想
(23/12/11)
禪宗之理的概念與心的關係
(21/12/11)
釋尊時期止觀法門的實踐
(17/12/11)
《楞嚴經》與中國宗派
(11/12/11)
略論文殊法門的圓頓與漸次----以《維摩詰經》與《諸法無行經》兩部經典為討論範圍
(04/12/11)
《現觀莊嚴論》初探
(04/12/11)
臺灣佛教之歷史發展的宏觀式考察
(01/12/11)
《淨度三昧經》與人天教
(29/11/11)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影音
» 圖片
南無阿彌陀佛
» 講法
記夢!請聽胎兒求救的呼喚
此生必看的科学实验
《佛教心理學》 Part 2/2
《佛教心理學》 Part 1/2
撥心點睛禪療法(慧门禅师)-01
佛教、佛學、佛法_02
佛教、佛學、佛法_01
無名問無明 —— 當李連杰遇上聖嚴法師
禅(有字幕)
楞严经
» 圖書館
佛 教 科 學 論
南傳四部尼柯耶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佛光雜阿含經
《清淨道論》電子檔
復歸佛陀的教導(一) ---兼論印順法師的詮釋
《佛学入门》
《慈悲道场忏法》
» 佛學辭典
Buddhist Dictionary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