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夜夜夜思—菜根譚的智慧(3)
聖印法師
11/09/2015 06:56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後集○九○】

 

斗室中,萬慮都捐,說甚畫棟飛雲,珠簾捲雨;三杯後,一真自得,唯知素琴橫月,短笛吟風。

 

1114

 

機神觸事,應物而發

 

在一切噪雜的聲音停止現出寂靜的時候,忽然聽到鳥的叫聲,在靜悄悄當中添上許多幽趣。古人說:「鳥鳴山更幽。」是何等有趣的景象呀!

 

秋天時,滿地荒涼,無絲毫可觀之處,忽然看見了一枝花草,卓然獨秀在那兒挺放著,我們可看出天地有蓬勃的生機存在著。

 

可見有性之天還沒有枯稿,一經觸動其生機,就自然萌發起來了。

 

【後集○九一】

 

萬籟寂寥中,忽聞一鳥弄聲,便喚起許許多幽趣;萬卉摧剝後,忽見一擢秀,便觸動無限生機。可見性天未嘗枯槁,機神最宜觸發。

 

1115

 

操持身心,收放自如

 

白樂天的「身心任天造」,是宿命論的主張,反之,晁氏的「收身心」是為寂定,頗有佛家的風趣,放身心的如果能作到摩頂放踵而造福天下的地步,那就可以救人救世。但是收身心的如果能作到徹見自性體得真知,末嘗不可覺人覺性。

 

最怕的是趨於兩極而失去中道;不是流為放任猖狂,像西晉的阮籍、稽康之輩的玩世不恭,就是枯寂厭世如小乘聲聞的學者們遁跡山林。所以,只有致中和之道保持身心,如器物的把柄在我手,收放自如則可免去偏於一端的弊病啊!

 

【後集○九二】

 

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晁氏云:「不如收身心,凝然歸寂定。」放者流為猖狂,收者入於枯寂。唯善操身心者,(木霸)柄在手,收放自如。

 

1116

 

自然人心,融和一體

 

人在春風和氣的雪夜裡,心境當然是澄澈的意界,自然是沖融無比,這時候天地造化與人心也可以說混合無間。

 

古人只有賞雪而不喜雨的,雨雪同是由水所化,何以雪潔白而雨水泥濘呢?從這些可以窺見天心:雪是冷天的產物性寒無比,說明清淨潔白的性格都是寒冷的。所以古人賞雪是愛它清淨潔白啊!詩人大都是喜歡春天而討厭秋天,因為春風和暖而秋氣蕭條,其實春秋都列在四季之內。人們喜春而怕秋,喜其化育與滋生而懼其肅殺與摧殘,所以往往恭維人家都說「滿面春風,一團和氣」。

 

總之,雨雪都是天降,而對人的喜忌不同,春秋都是季節而為人的好惡各異。足證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只是天心一時短暫的變化罷了。

 

【後集○九三】

 

當雪夜月天,心境便爾澄澈;遇春風和氣,意界亦自沖融。造化人心,混合無間。

 

1117

 

不弄技巧,以拙為進

 

老子說:「巧為拙之奴。」《焦氏易林》中有:「文巧舌敝,將返大質。」所謂「大質」就返巧為拙,這都是物極必反之理。

 

文章作到了極致,反而沒有話可說了。禪宗說:「悟了等於未悟。」就是這個道理。人對人對事,總應出於真摯的態度,和拙樸的言詞才好。古人的哲學認為巧者不堅而拙者永固,一件東西要是過巧過妙了,反而容易受外物所侵而破壞。

 

【後集○九四】

 

文以拙進,道以拙成,一拙字有無限意味。如桃源犬吠,桑間雞鳴,何等淳龐。至於寒潭之月,古木之鴉,工巧中便覺有衰颯氣象矣。

 

1118

 

以我轉物,逍遙自在

 

若以我為天地萬物的主宰,就可以把萬物自由的改變使用。這樣得著富貴功名,實在不必太高興;倘一旦失掉了榮華功利,也不必沮喪憂傷。無論得失窮通,都應心不動,立於天地之間,便是逍遙自在。這樣的人生,是以天地為廣大的遊戲場所。

 

相反的,為萬物而勞累我身,就是身為物轉,人變成了富貴功名的奴隸。處於逆境,心裡憎恨恐懼;處於順境,就因愛戀而忘卻憂慮。微細如一根毛的事,都可以把身心纏縛而成為苦痛的根源,可見迷與悟、苦與樂都在於役物和役於物的一念之間。

 

六祖惠能禪師說:「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實是至理名言。

 

【後集○九五】

 

以我轉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受,大地盡屬逍遙;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順亦生愛,一毛便生纏縛。

 

1119

 

形影皆去,心境皆空

 

理論和事實是形影不離的,如果理論空洞,事實就站不住腳了,就像無形便無影。捨掉事實而固執於道理,就像是去影留形,結果是一無所成。

 

古人說:「執著事物原是迷,楔理不捨亦非悟。」執著事物的多是俗人,執理不捨的多是學者。治療執著事物的病容易,而治療執著道理的病就難了。比方說心如不起酒色的念頭,即使出入酒肆妓院,也絕不為酒色迷惑。

 

從前有兩個禪僧,在途中約定遇見女人時不開口。但是他們走到河邊,正遇到漲水,一個女人想要過河沒有辦法,其中一個和尚很同情這個女人,遂扶著牠的肩,幫她過了河。然後,兩個和尚走了一里多路,另外那一個和尚指責他說:「你違反了對女人不開口說話的約束。」扶著女人過河的和尚回答說:「你是不是沒有背著女人而不高興?」這個故事的意旨就是「心空即是境空」。幫助女人過河的和尚不是為了色欲,而是為了救人。他心裡並沒有女色的觀念,他只是想幫助一個有困難的人。但責備人的和尚,走了一里之後,仍然沒有忘掉對方是一個女人,這和「聚集腥羶,還要趕走蚊蠅」是同樣的道理。

 

【後集○九六】

 

理寂則事寂,遺事執理者,似去影留形;心空則境空,去境存心者,如聚羶卻蚋。

 

1120

 

任其自然,萬事安樂

 

高人隱士超然卓立於世外,所做的事也都很清高,凡事總以自適其性而不違反自然。喝酒時,總以不強勸他人才是快樂。飲酒本為盡歡,被人勸酒而不飲就是失禮,因而有時得勉強的喝下去。但勉強的飲酒是很痛苦的,這樣一來,反而與當初飲酒取樂的目的不合了。所以,無論是主人和賓客雙方都要適度,千萬不可勉強。

 

下圍棋固然是樂事,但互爭勝負,親友之間也就變成仇敵了。所以,與人相處總要以不爭為先。吹笛子是不在其聲律曲調的巧拙,而在乎怡情自樂,所以說「笛以無腔為適」。琴有絃才能發音,也和笛子一樣,若論聲音好壞,那趣味就薄了。陶淵明撫無絃之琴說:「要知琴中趣,何弄絃上音。」便是說琴以無弦為高。

 

和知己的朋友相會,如約定了日期反而不如偶然相遇來得真誠和率直。賓客來往,則更不必計較於迎送的禮儀,以平淡來往才顯得大方。若一經拘泥於形跡,注重哪些繁文縟節,彼此心中就陷到塵世的苦海之中,不能得到什麼愉快了。

 

【後集○九七】

 

幽人清事總在自適,故酒以不勸為歡,棋以不爭為勝,笛以無腔為適,琴以無弦為高,會以不期約為真率,客以不迎送為坦夷。

 

1121

 

思及生死,萬念灰冷

 

生死是人間的大事,人們對於在未生之前是怎樣的相貌和死後是如何景色當然不得而知。然而,天地雖然毀滅了,是天地間的真理卻恆久不滅而常存 同樣的道理,人雖然是死了,但人的真性寂然獨存始終不變。

 

人了悟了此中的道理,則不論在未生之前或是既死之後,不論來的地方與去的地方都是相同。只有真性不泯,超然於事物之外,可悠遊於天地之間。

 

莊子所謂:「遊於象先。」是說天地萬象尚未發生之前。人在此時雖然還沒有發生,但這寂然猶存的天性卻早已存在。所以,人能了悟此理,善自修持自可游於象先與天地參一了。

 

【後集○九八】

 

試思未生之前有何象貌,又思既死之後作何景色,則萬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外、遊象先。

 

1122

 

卓智之人,洞燭機先

 

一個人如有強健碩壯的身體,就能夠寒暑不侵,百病不移。此外,動極思靜,亂極思治都是人之常情。俗語說:「寧作太平犬,不為亂世人。」可見處亂而後思平才算是福。

 

但是,僅僅明白了這種道理還不能算是先見之明。《易經》上說:「知機其神乎。」古語說:「一葉落知天下秋。」我們如能預先知機,才能防患未然。

 

所以。幸福而先知其為禍之本,貪生而先知其為死之因,這並非是先知先覺,乃是《易經》上所說的知機啊!

 

【後集○九九】

 

遇病而後思強之為寶,處亂而後思平之為福,非蚤智也:倖福而先知其為禍之本,貪生而先知其為死之因,其卓見乎!

 

1123

 

雌雄妍醜,一時假相

 

人生不過數十年的光景,一切的興衰勝敗不過是短短的一個時期,彈指之間便消失無蹤了。人生好比是作戰,當優伶在台上演劇的時候,劇中的喜怒哀樂離合悲歡,的確維妙維肖逼真得很,等到劇情換了,舞台上換了新的角色,前一幕的人物也就從舞台上消失了。

 

人生又好比在下圍棋,在圍攻酣戰中,爭先手與後手,爭勝負與雌雄,等到棋子大亂,盤上所佈的妙陣奇謀,雙方所用的精神心血,轉眼便成為枉費了。

 

所以,人間的富貴貧賤成敗窮通與是非得失,真是微不足道啊!

 

【後集一○○】

 

優人傅粉調朱,效妍醜於毫端,俄而歌殘場罷,妍醜何存;奕者爭先競後,較雌雄於看子,俄而局盡子收,雌雄安在。

 

1124

 

風月木石之真趣,唯靜與閒者得之

 

春夏秋冬,四時景色任何人都能夠自由自在欣賞,可是奔走於名利場中的人們,他們沒有空餘的時間來欣賞。在水邊的樹木和窗前的竹石,春夏之際分外的茂盛繁榮,秋冬之時卻凋落衰颯,這些大好的景色,在繁忙的人們看來是不會感覺什麼興趣的。

 

唐詩說:「鐵甲將軍夜渡關,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來名利不如閒。」

 

所以說,忙者是迷於富貴功名,閒者是戀於風花雪月,同是一個人生,情趣各有不同。

 

【後集一○一】

 

風花之瀟洒,雪月之空清,唯靜者為之主;水木之榮枯,竹石之消長,獨閒者操其權。

 

1125

 

天全欲淡,雖凡亦仙

 

鄉間農村的耕種老人,生性純樸未被世俗習染,每日三餐飲食簡單。一旦談論起吃黃雞喝白酒來,他們就感覺非常滿足了。如果再談論起達官貴人的美味食品,他們反而貧乏無知。他們四季所穿的衣服只是些粗布的袍懊,如果和他們談論起縕袍布衣,他們都懂得怎樣穿著製作,如果再談論起大人王公的朝服衣冠,反而認為是台上作戲人穿的服裝。

 

由此看來,鄉間的農人得天獨厚,不失本真,所以欲念淡泊,心性純良,而人生本是苦樂相伴的世界,唯有農人樂多而吉少,這是在人生的第一等境界啊!

 

【後集一○二】

 

田父野叟,語以黃雞白酒則欣然喜,問以鼎食不知;語以縕袍短褐則油然樂,問以袞服則不識。其天全,故其欲淡,此是人生第一個境界。

 

1126

 

本真即佛,何待觀心

 

在自己心中如果沒有種種妄念和分別,則觀心與觀念的事全無必要。所謂「觀心」與「觀念」,是因為有了種種妄念。以一切都是無常觀與不淨觀者,也是因為執著一切物是常住,一切的物是清淨潔白,為了除去這些錯誤觀念而修持。人如果連這種妄念分別都沒有,那就沒有修持的必要了。

 

然而,人的心原來是否有此妄念分別?可以說本來是沒有的。但因人時時起這些妄念,這種妄念才真正的存在。不但妄念雜心不是實體,人的本心實在也是虛幻的。至於佛家所說的觀念,不但是多餘的事,反而增加了無數的煩惱與障礙。

 

其次,以萬物為一指,這不但也是多餘,結果反而把本來同一之物給剖析分解了。天地本是同根,萬物是一體,你應當任其自然,不必用手去觸它,現在你要去齊它,就開始發生出異同了。

 

拾得說:「拿著篠帚掃地,深泊掃起心上塵。」意思是說我們人的本心本是清淨沒有一點塵埃的,用篠帚的目的是在掃除塵埃,這樣反而把心中的塵土揚起來了。佛家的觀心、莊子的齊物,本篇說明心空物一的道理,後來的人拘泥在觀心齊物上面,更進一步解說,反而起了障礙、發生矛盾了。

 

【後集一○三】

 

心無其心,何有於觀,釋氏曰觀心者,重增其障;物本一物,何待於齊,莊生曰:齊物者,自剖其同。

 

1127

 

勿待興盡,適可而止

 

唐朝白樂天的《長恨歌》中有下面幾句詩:「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正因為唐明皇不能在笙歌正濃、酒宴方酣的時候,起身拂衣離座而去,才招來安史一場大亂。

 

達觀的人處於平安的境地,時常想到危險的時期遭遇了危難,能懸崖撒手,急流勇退。這與那盡日歡樂不足的唐明皇比較,真有天地的差別。而郭子儀和曾國藩,都可以說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達人。此外,為了個人的名利,在夜闌人靜時還在各處奔忙的俗士,實際上是自討苦吃自尋煩惱。

 

【後集一○四】

 

笙歌正濃處,便自拂衣長往,羨達人撒手懸崖;更漏已殘時,猶然夜行不休,(口送)俗士沈舟苦海。

 

1128

 

修行宜絕跡於塵寰,悟道當涉足於世俗

 

「把握」就是用手把物握住,「把握未定」是手尚沒有力量握住東西,在此處是指心還不落體。在紅塵萬丈喧鬧的都市,如果感到心不落體,就要不留一點痕跡,到山林清潔閒靜地方去修身養性為妙。因為心不落體,看見東西、聽見東西心容易動亂,因此要找到一個清潔閒靜的環境,不亂心思就不起任何欲念,心體就可以澄靜下來了。

 

等到心體堅定之後,就不必再住在山林裡,而需要混入紅塵世俗之中。雖然看見動心起欲的事物,一點也不為所動,還可以達到善自養我的圓轉活機。世俗人若最初不想避世,最後便陷入苦海而不悟。更有一般被稱為高人隱士的人,無論入山林或世間,都不做利人濟世的事,說起來是錯誤的行為。

 

【後集一○五】

 

把握未定,宜絕跡塵囂,使此心不見可欲而不亂,以澄悟吾靜體;操持既堅,又當混跡風塵,使此心見可飲而亦不亂,以養吾圓機。

 

1129

 

人我一視,動靜兩忘

 

喜歡寂寞而厭煩喧囂的人,往往厭煩世間的噪聲而遠離世人,獨居深山幽谷以求寂靜,心中存在著無人煩擾是最好的念頭。

 

這煩擾的念頭有「我」存在其中,便成了我相,又有心求寂靜卻執著於寂靜當中,便成了動亂的根本。

 

要知「我」是對「人」而成的,「靜」是對「動」而起的。如果執著於任何一方,他方必定不能不有所起。避人求靜的人不知此理,終究不能得到「人我一體,動靜兩忘」的境界,也就得不到真實安樂的境域。

 

【後集一○六】

 

喜寂厭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靜。不知意在無人使成我相,心著於清靜便是動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視,動靜兩忘的境界。

 

1130

 

山居清酒,入都俗氣

 

為什麼說在山中獨居,心胸就逐漸清靜幽雅了呢?

 

因為他所接觸的環境,處處都有很好的佳興。看見閒雲野鶴就起了超俗絕塵之想,遇見石澗流泉就動了洗浴滌除庸俗的意念,觀賞著古檜寒梅自己也有了挺立的不屈不撓氣概,與沙鷗麋鹿作朋友而返回到天真。這些奇思佳興之所以發生,是由於高尚的境界所造成。孟子說:「居移氣,養移體。」也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由山居再走入塵世來看,便覺得一切事物都和我毫不相關,連本身也顯得累贅多餘了。

 

【後集一○七】

 

山居胸次清灑;觸物皆有佳思;見孤雲野鶴,而起超絕之想;遇石澗流泉,而動澡雪之思;撫老檜寒梅,而勁節挺立;侶沙鷗麋鹿,而機心頓忘。若一走入塵寰,無論物不相關,即此身亦屬贅蔬矣。

 

121

 

人我合一之時,則雲留而鳥伴

 

古人說:「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當我心與天地之心互相連繫的時候,則天人合一,萬物與我一體。此時不但猛獸可以馴伏,就是野鳥也與人來親近。

 

翁森詩:「山光照檻水繞廊,舞樗歸詠春風香,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當人心能與天地的景色相融相合,則落花片片白雲朵朵都是我的伴侶。此時是山光照耀春風吹送,使人如醉如癡,鳥雀不驚景物宜人,人生就感到萬分的快樂啊!

 

【後集一○ 八】

 

興逐時來,芳草中撒履閒行,野鳥忘機時作伴;景與心會,落花下披襟兀坐,白雲無話漫相留。

 

122

 

禍福苦樂,一念之差

 

一切萬物由於人心的反映而表現出善惡來。人生的幸與不幸,都不外是由人心所造成。

 

佛家說:「相由心生,相隨心滅。」也就是這個道理。人一起了利欲之念,馬上現出火一般的熾熱之心,不知不覺間就墜入火熱的地獄中。

 

人一沈溺於貪愛之中,心中就起了癡情妄念,於是就沈淪到無邊的苦海中去了。人只要心能清淨,那麼熾烈燃燒的火焰也就化為清涼的池水。

 

所以,只緣一念之不同,境界就大大的差異。人由於此心把持不定,使境遇有所改變,這是應當怎樣去慎審明辨的!

 

【後集一○九】

 

人生福境禍區,皆念想造成。故釋氏云:「利欲熾然即是火坑,貪愛沈溺便為苦海;一念清淨烈燄成池,一念驚覺船登彼岸。」念頭稍異,境界頓殊,可不慎哉。

 

123

 

若要工夫深,鐵杆磨成針

 

俗言說:「若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我們無論對任何事情只要不倦不息,努力不輟,最後一定能達到目的。用繩子代替鋸,可以伐斷木頭,這是比喻的話,也就是努力不懈,工夫久了自然可以伐斷木頭。屋簷前的滴水,經常不絕的滴落,時間久了也可以穿過石頭。有志學道的人也是一樣,孜孜不息,好學不倦,終會有大的成就。

 

所以,凡事切勿操之過急,否則如同孟子所說的「堰苗助長」,終致一無所成。

 

【後集一一○】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學道者須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機。

 

124

 

機息心清,月到風來

 

心應外物而活動,此時的存心就不純潔。心念的活動一休息,好像水在靜止不流,心自然會澄清,心體也就清淨潔白。心能常久保持清淨潔白,「人生是苦海」的觀念就不會存在了。只要這心遠離塵世,悠遊放天地之間,處於繁華都市也不會感覺煩擾,不必為了排除心中障礙,特地入山休養。

 

心是諸法之源,只要心不起念,外相就不發生。一般人說枉費心機,是心不可以有機,如有心機,心就不純潔了。說也奇怪,倘若無心,則善事常會發生不可思議的奇趣,惡事亦能得到周圍環境的解脫。心機的有無,對於因果的關係很大。處世不必枉費心機,盡心任其自然就好。

 

【後集一一一】

 

機息時,便有月到風來,不必苦海人世;心遠處,自無車座馬跡,何須痼疾丘山。

 

125

 

落葉蘊育萌芽,生機藏於肅殺

 

古往今來,萬物的新陳代謝都是生生不已、息息相關的。在草木凋零的時候,也正是它生實結果、蘊育新萌芽的生機。在冬天最寒冷的時候,也正是一陽來復、生生發育的開始契機。

 

邵堯夫詩:「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萬物雖然還未發生,但是已有生生之機蘊育在內了。在凋零枯落當中,尚有生生發育之氣。

 

所以,我們研究事物的道理,不能只看外表,應該更進一步探求深遠的內容。

 

【後集一一二】

 

草木纔零落,便露萌穎於根底;時序雖凝寒,終回陽氣於飛灰。肅殺之中,生生之意常為之主,即是可以見天地之心。

 

126

 

雨後山色鮮,靜夜鐘聲清

 

同是一座山,在睛天日照之下和陰天下雨的時候,看法就有不同了。在雨過天睛之後,山被雨洗潔,平添一番清新悅目的氣息。同一個鐘的聲音,白晝與夜間的感覺大不相同。白天人馬喧囂,鐘聲不如夜闌人靜時清晰響亮。

 

所以, 因時而觀物聽物,就可使心神清明,精神修養上也就有所裨益。

 

【後集一一三】

 

雨餘觀山色,景象便覺新妍;夜靜聽鐘鋒;音響尤為清越。

 

127

 

雪夜讀書神清,登山眺望心曠

 

人依據居處的同而改變了原有的氣度。

 

站在高山峰頂上,俯瞰大地則胸襟自然廣闊。

 

坐在清流河畔聽水流聲和觀魚,則心情自有超越俗性的感覺。

 

在雨雪的夜間讀書,四周沒有槽雜之音來妨礙,精神自然清靜。

 

在高阜岳岡的上面舒清長嘯,就使人高邁豪放。

 

【後集一一四】

 

登高使人心曠,臨流使人意遠;講書於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嘯於丘阜之顛,使人興邁。

 

128

 

萬鍾一髮,存乎一心

 

心胸廣大的人,對於萬鍾的俸祿也像瓦罐一般。古時一鍾之量等於六斛四斗之量,十萬石的大祿叫「食祿萬鍾」。古德說:「百萬石之祿不過是世上的露水罷了。」這就是心胸寬大以萬鍾的厚祿,不過看成如石類瓦塊一樣輕微而不足道,這是達人的境界。

 

至於「一髮似車輪」的典故是:從前有一個木工,因地做細小的事物太久了,甚至精神集中在把一根頭髮看作和車輪一般大小。這是形容人心的狹小。

 

物的大小是因人的心情而異,世間有一擲千金毫無吝色的人,也有把一分一角視同性命的人。

 

【後集一一五】

 

心曠,則萬鍾如瓦缶;;心隘,則一髮似車輪。

 

129

 

要以我轉物,勿以物役我

 

天地間如果沒有春天的萬紫千紅,沒有夏天的清風明月,天地就變成了寂寞不堪,也顯不出造化之妙了。

 

人間如無七情六欲和一切嗜好,人就乾燥而無味,一如枯木頑石,不成為人的心體了。

 

如果人能善為轉物,不便物來轉我,則一切情欲嗜好皆天機,塵世之情也可以化為理想的妙境了。

 

【後集一一六】

 

無風月花柳,不成造化;無情欲嗜好,不成心體。只以我轉物,不以物役我,則嗜欲莫非天機,塵情即是理境矣。

 

1210

 

就身了身,以物付物

 

因著自己一身而能徹悟了自己一身的,才能以萬物對萬物,才不致把萬物把持在自己手中而任意使用。能放棄這一私念,讓萬物各得其所,就可使自己有享用不盡的自然好境。比方說,高山儘管高,滄海任它深,乃至松樹的堅直、荊棘的彎曲,各盡其物的本分,這樣就足供自己之用了。

 

把世間所有的一切,恨不得都歸自己所有,這種無限的欲念,使人終身不得安閒及滿足。所以我們要徹底看透悟透,絕不對萬物再起強求的思想。於是以萬物付給萬物,還天下於天下人。

 

佛家認為世間是轉變無常煩惱於不絕的一個火窟,如果不早點跳出,絕不可能得到安樂,所以才遁出世間去修行。但是遁出世間將往哪裡去呢?在此間之外,別無可往之處。

 

古傳說:「生死不可厭,涅槃不可欣,此時與此地,生死兩離分。」總之,世間是生死的苦境,涅槃是常樂的淨土。但也不是各有分別,只要把厭棄欣喜之念離開,就是在生死的世間常住,也有共其享受的愛的妙樂,這就是「在世而出世」。以天下還天下的英雄豪傑,他們也是在世間而又能超出世間,得以享受到自由自在的妙樂。

 

【後集一一七】

 

就一身了一身者,才能以萬物付萬物;還天下於天下者,才能出世間於世間。

 

1211

 

不可徒勞身心,當樂風月之趣

 

人生不可過於閒暇,人閒暇就沒有精神修養,人在閒居無事或是窮極無聊的時候,自然生起種種妄念,昏亂了本心,不知不覺就做出壞事來。反之,人生也不可過於忙碌,從早晨到晚間忙得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心被繁忙所障礙,做起事來便「過猶不及」。

 

因此,君子應常使本性堅定不失,並對自己的身心多抱憂思,多加注意,務使身心兩方面都得到平衡。

 

這樣一來,就沒有過與不及之憂了。

 

【後集一一八】

 

人生太閒,則別念竊生,太忙,則真性不現。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不耽風月之趣。

 

1212

 

何處無妙境,何處無淨士

 

人心的真體,凡夫與聖人是一致的,並沒有什麼相異的地方。當一念不生之時,則善惡邪正的利害關係都不產生,好像水澄清的時候。能夠這樣澄然靜坐,則見物聽物,全都能顯露出自然的妙用。

 

見到天邊雲彩的飄浮,就悠然興起離塵出俗之感;聽見雨聲淅瀝而萬念寂靜,心地清醒;聽到鳥啼,欣然而心有領會之處;看花兒落了則瀟然而心有自得。

 

無論在任何地方,都無往而不是真如的境界。

 

【後集一一九】

 

人心多從動處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靜坐,雲興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鳥啼而欣然有會,花落而瀟然自得。何地非真境,何物無真機。

 

1213

 

順逆一視,欣戚兩忘

 

生小孩時。母親可能遭遇到危難。存積了大量金錢,盜賊可能乘隙窺伺。生子可喜,而母難可憂。堆金可喜,而盜賊堪慮。所以,歡喜當中含藏著憂慮的種子。貧窮雖然可憂,如果能夠節儉用度,反而可以積蓄興家。病雖然可憂,但如果能夠謹慎養生,就可以保全住自己的身命。如此說來,憂的裡面又種了喜的種子。

 

所以,喜與憂是相伴而來,絕不是個別單獨存在的東西。喜亦未必是喜,而憂亦未必是憂。人無論遭遇到順境和逆境,都能同樣視之,結果把喜與厭、樂與憂都一同忘掉。能夠如此,才算得到了真正的安樂境界。

 

【後集一二○】

 

子生而母危,鏹積而盜窺,何喜非憂也;貧可以節用,病可以保身,何憂非喜也。故達人當順逆一視,而欣戚兩忘。

 

1214

 

風跡月影,過而不留

 

處世的道理應如風吹山谷,風過而山谷呈現一片寂靜。總要過而不留,那麼是非就不會存在了。養心的方法應如月色映照池水,總要空而不著,物我兩忘。

 

佛家所說六根清淨,不但是耳不聞惡聲,心不想惡事,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者都要不留任何的印象才好。

 

換言之,要做到物與我的相對關係不復存在,那樣的話,絕對的境界就可以出現了。

 

【後集一二一】

 

耳根似飆谷投響,過而不留,則是非俱謝,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則物我兩忘。

 

1215

 

世間皆樂,苦自心生

 

利欲心過重的人,一旦達不到目的或者一切失敗了,就抱怨世間是多苦與多憂。利欲心恬淡的人,他們的眼中所看到世界,處處都是快樂。「知足常樂」就是這種道理。

 

大自然的風景確實值得欣賞,像那白雲青山、溪流泉石、花迎鳥鳴等大自然的景色,是忙於功名利欲的人,不曾去注意欣賞也沒有工夫留連,他們心中感覺不到自然環境的快樂。世間本來就沒有苦樂的說法,苦樂不過是人心所生而已。至於萬物的相生相殺,也不過是由於因果循環造出來的幻象。人如能去掉榮華名利的觀念,以苦為樂,則天地山河都將成為樂境。

 

【後集一二二】

 

世人為榮利纏縛,動曰塵世苦海。不知雲白山青,川行名立,花迎鳥笑,谷答樵謳,世亦不塵,海亦不苦,被自塵苦其心爾。

 

1216

 

月盈則虧,履滿者戒

 

天道忌盈,人事懼滿,所以月盈則虧,花開則謝。這是天理循環。有福氣享受榮華富貴的人;應當深思這道理,抱著誠懇心情去待人處世。唯如此方可以持盈保泰,得到悠久幸福。

 

凡事做到七八分處才有佳趣。太過則易衰,不及則易餒,正如酒止微醉,花在半開,那麼瞻前大有希望,顧後也未絕生機。

 

我們如果能夠這樣常常善自保持下去,自然能夠悠久的存在於天地範疇之中。

 

【後集一二三】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苦至爛漫酕醄,便成惡境矣。履盈滿者,宜思之。

 

1217

 

體任自然,不染世法

 

野外生長的蔬菜,並未受到世間人們的灌溉或者施肥培植,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生長起來。至於野生的鳥類,也沒有受到人們的飼養,牠是天然壯大的。一般人喜歡獵取野生的鳥類與蔬菜為山珍美味,就是因為它味美香甜,十分可口。

 

由此可見,自然生長的東西比人為的可貴。

 

以人的品格來說,如果我心不被世俗污染,品格自然高尚,不就沒有世俗的穢氣了嗎?

 

【後集一二四】

 

山肴不受世間灌溉,野禽不受世間0養,其味皆香而且冽;吾人能不為世法所點染,其臭味不迥然別乎?

 

1218

 

觀物須有自得,勿徒留連光景

 

栽花種竹,養鶴觀魚,這些都是風雅的事情。但是必須領會其中的妙趣,內心始有怡然自得之感。如果只是留連眼前的光景,玩賞物品外形的話,這也不過是像從耳朵進去、嘴裡出來而已,比方小人聽聞了聖賢的道理,並不去身體力行,只是用嘴說說罷了,一切不過是在仿效君子的動作,佛家叫做「頑空」。

 

佛家有些小乘的學者,並未悟得真空妙有的妙理;大乘的學者不同,他們所說的空,並不是虛無之義,而是「空即是有,有即是空」,不像小乘的空如同頑石枯木沒有一點生氣,似是而非。

 

現在愛種植花竹,愛觀賞魚鶴,乃君子所樂,是很風雅高尚的事,全是因為君子能夠領會其中超逸的情趣,心中感到真正的樂趣。小人就不同了,他僅僅觀賞外形,不了解其中的樂趣,並沒有什麼高尚趣味可言。

 

【後集一二五】

 

栽花種竹,玩鶴觀魚。亦要有段自得處。若徒留連光景,玩弄物華,亦吾儒之口耳,釋氏之頑空而已,有何佳趣?

 

1219

 

陷於不義,生不若死

 

居住在山林中的文人隱士生活雖然清苦,但他們的高風亮節、情逸超群的風度,卻使人在尊崇敬仰之餘感覺神骨清高,使人可望而不可及。在田野裡勞動的農夫,外表雖然粗魯,但他們由衷誠摯的渾厚模樣,卻表現出天真純樸的作風,使人在敬重之外,更有一種說不出的戀慕之情。這時候回想一下在市井中生活的人,不免會與利祿之輩、販夫之徒為伍,實在讓人感覺陋劣污穢,慚愧不已。

 

古時候的忠臣義士,寧願為國盡忠而死,絕不肯投降失節,就是怕失掉了人格身分。所以,宋末文天祥被元朝俘虜而不投降,並且作了兩句詩以明心志。他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臨刑之前在衣帶上面寫著:「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這就是君子寧願殺身以成仁,也不可受辱失節損失名譽。

 

【後集一二六】

 

山林之士,清苦而逸趣自饒;農野之人,鄙略而天真渾具;若一失身井駔儈,不若轉死溝壑神骨猶清。

 

1220

 

非分之收穫,陷溺之根源

 

禍福本是循環相連的。孟子說:「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這是說明了禍福循環相連的道理。因此,人無功受祿寢食不安,就是怕得非分之福,受了造化弄人之禍。所以「非分之福,無故所獲」,我們應該極力躲避不要使它臨到自己的身上。

 

一般人不明此理,偏偏要去尋找意外的收穫與利欲,結果弄得身敗名裂,亡國破家為數也不少啊!達人君子凡事從遠處看,要能夠事先了解利害關係,就能不墮其中了。

 

【後集一二七】

 

非分之福,無故之獲,才造物之釣餌,即人世之機阱。此處著眼不高,鮮不墮彼術中矣。

 

1221

 

把握要點,卷舒自在

 

人生就像一個傀儡,耍弄傀儡的人牽動線索,傀儡的手腳便都顫動起來,進退坐臥顯得非常逼真。這是傀儡受人牽動線索而生出來的動作,只要能把這個牽線的根蒂握在自己手裡,一根線也不讓它紛亂,無論卷舒都能夠自由,權利操縱在自己手裡。

 

可見我身之出處進退,全在於自己,心可以不為他人所左右。假如自己的進退受旁人指揮左右,那豈不是變成戲台上被人所玩弄的傀儡?這就是明顯告訴我們:自己的命運應該隨自己的意思去發展。

 

【後集一二八】

 

人生原是一傀儡,只要根蒂在手,一線不亂,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場中矣。

 

1222

 

利害乃世之常,不若無事為福

 

天下事利害得失常是連在一起的。俗語說:「有一利必有一害,有一得必有一失。」這乃是世間的一定道理。所以說:「天下常以無事為福。」又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子說:「禍兮福所之伏。福兮禍之所依。」天下事禍福的相連至明。

 

古人說:「太平本是將軍致,不許將軍看太平。」真是說盡了天機,話盡了人事。將軍立功在戰場,從戰場上得功名。到了太平的時候,將軍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這就說明了天下的利害得失都是循環相接的,有了昔日的盛,才有今日之衰,明白這種循環天理的法則,心中藏著雄心勇氣,不覺冰散化為烏有了。

 

【後集一二九】

 

一事起則一害生,故天下常以無事為福。讀前人詩云:「勸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又云:「天下常令萬事平,匣中不惜千年死。」雖有雄心猛氣,不覺化為冰霰矣。

 

 

1223

 

茫茫世間,矛盾之窟

 

喜歡同人私奔的淫婦,本來是很多情的,但是其情卻容易走入歧途,終致完全斷絕淫欲與色情而削髮為尼。再說,熱中於事物的人本是極富感情的,但往往受了意外刺激,就衝動的遁入空門去做和尚。

 

自古以來,美色傾城的歌妓,和英勇將士們出家入道的很多。寺院本來都是離開世欲塵情清靜之門,卻時常成了淫邪人們遁入的場所,不免成為犯罪者的巢窟。

 

這真是不可思議的事。

 

【後集一三○】

 

淫奔之婦,矯而為尼;熱中之人,激而入道。清淨之門,常為淫邪之淵藪也如此。

 

1224

 

身在局中,心在局外

 

在滔滔的大海中波浪沖天,孤舟隨著大浪的起伏而不定,這時候在船裡面的人反而不知道本身的危險,心裡並不感覺到恐懼,倒是在船外面岸上的人看到這種情景,不禁要驚心動魄了。

 

也就是說,人們處在極危險的環境中,有時並不覺得危險。等危險過去,痛定思痛,反而覺得當時危險情景的可怕。君子處身於事中,心當超然於事外,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後集一三一】

 

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懼,而舟外者寒心;猖狂罵坐,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故君子身雖在事中,心要超事外也。

 

1225

 

減繁增靜,安樂之基

 

人在一生一世中,能把自己所作的事減少一分、省去一分,就能夠超出世間一分,得到安樂和自由。比方說,和旁人減少一分交際,就可以免去許多紛擾得到清靜。言語過多,難免生出過失來。思慮過多,精神損耗,能夠少說話少思慮是好的。再說,如果聰明太過就有傷本來面目,本身也就有危險了。所以,混沌矇矓的人反而是安全的,能夠減少一分聰明就可以完成一分混沌。這些說法在現代是誰也不會向這方面去做的。

 

總之,事物做得十分過分,就成了禍患的根本。凡事最好是達到了八分就要回顧一下,這是老子、莊子的遁世之道。

 

然而,一般人卻持著相反的主張,不但不求交遊言語、思慮聰明等等減省,反而求其日日增加。這無疑是桎桔了自己的生命,使它陷於不自由的痛苦之中,是極為可哀的事。

 

【後集一三二】

 

人生減省一分,便超脫了一分;如交遊減,便免紛擾;言語減,便寡愆尤;思慮減,則精神不耗;聰明減,則混沌可完。彼不求日減而求日增者,真桎梏此生哉。

 

1225

 

滿腔和氣,隨地春風

 

四季寒暑的變遷,以人力來躲避它不是不可能的。可是對於世態的炎涼、人情的冷暖,想把它除去就十分困難了。心中受了人情炎涼的刺激,也就隨之而起冷暖的變化,有時心頭如火般熾熱,有時又如結冰般寒冷。世間人情的炎涼縱易除掉,心中的冰炭卻很難解除。如果能夠除去心中的冰炭,則不論天然的寒暑與人世的炎涼,自己胸中時時充滿和藹的氣氛,無論何地何處都以春風吹拂我心,則無往而不和合。

 

苦樂是主觀的,不在於外界的天氣與人情,全在於自己心中的變化。明白這個道理就先要修心。

 

【後集一三三】

 

天運之寒暑易避,人世之炎涼難除;人世之炎涼易除,吾心之冰炭難去。去得此中之冰炭,則滿腔皆和氣,自隨地有春風矣。

 

1227

 

超越口耳之嗜欲,得見人生之真趣

 

想要求得精製的茶、香冽的酒,不但價錢貴而且極為難得。茶不求精而壺亦不乾,是說得到不斷的常飲。酒不求冽而樽亦不空,是說得到了有酒盈樽的趣味。素琴是不加裝飾而沒有上絃的琴,只要能領會其中的趣味,也可以常常調弄五音六律。短笛雖然沒有腔調,要自己過意的話,也可以自樂其趣。所以,無論是茶酒琴笛等等不管外表如何,如果真能了解其中真趣而知其中之樂,他的人品境界自然是高尚的。

 

晉陶淵明夏日在北窗高臥,和風飄然吹來,自稱為「羲皇上人」。羲皇是上古時代的天子伏羲神農黃帝三個人,有的人把這人稱之為三皇;羲皇上人是說比伏羲皇帝還要古老的時代。嵇阮是晉朝竹林七賢中的嵇康和阮籍二人,嵇康善於操琴,阮籍好酒,匹儔之意是可以和他二人匹敵的意思。陶淵明自比為羲皇上人過著太古自由安逸的生活,現在所說的是雖然不能超越羲皇,但也可達到竹林七賢的嵇康、阮籍等人高尚的境界。

 

人能超越了耳目口鼻的愛好,而了解其中的真趣,雖然是在現世不潔的塵俗之中,其境界卻能達到古代賢人之士。

 

【後集一三四】

 

茶不求精而壺亦不燥,酒不求冽而樽亦不宜。素琴無絃而常調,短笛無腔而自適。縱難超越羲皇,方可匹儔嵇阮。

 

1228

 

萬事皆緣,隨遇而安

 

佛教主張一切隨緣,世間上的事莫不是因緣生、因緣滅;人的貴賤吉凶或禍福,也都是因為因緣而分成各色各樣。因此,人要隨著因緣處理自己的色身,方能達成自己的意志。其次,儒教所說的位素,是《禮記》上所說的:「君子素其位而不外顧。」即君子守著自己的身分不逆著境遇,和佛家的隨緣意義相同。

 

世間浮沈有如渡海,渡海如果持有浮囊就不會沈溺。能守著「隨緣素位」這四字去行,則恰如渡海持有浮囊一般,就有安全渡過的可能。人能夠渡盡那些世間的順逆苦樂的大波小波,就不會不幸的沈沒下去。世事多是茫然無盡,如果一切完全無缺,只此求全一念,則無量的欲念都紛紛產生,像絲線一般紛亂,千頭萬緒使你無法整理。

 

反過來說,如能隨遇而安,也就是能安於目前所處的地位,不抱不足的觀念,不求非分的福利,依照「隨緣素位」四個字去做,就無往而不自得。無論是處於順境或是逆境,都能圓滿應付、自由自在了。

 

【後集一三五】

 

釋氏隨緣,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浮囊。蓋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則萬緒紛起,隨遇而安則無入不得矣。

 

1229

 

除舊佈新,一清吾心

 

1230

 

除舊佈新,再清苦心

 

1231

 

除舊佈新,三清吾心

 

來源:www.bfnn.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