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三十三章)
19/12/2016 06:09 (GMT+7)
南陽忠國師(695—775),歷唐玄宗、肅宗、代宗三朝,是六祖的弟子,也是永明壽禪師的老先輩。有人間南陽忠國師,意念完全不動時,算不算得到寂然不動、寂滅清淨的境界?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三十二章)
17/12/2016 17:25 (GMT+7)
上次講到「未聞宗鏡故耳」。接下來又是另一段,是關於用功學禪學佛見地方面的問題。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三十一章)
28/11/2016 06:47 (GMT+7)
有情無情皆悉同體,入此三昧所感業故,令一切眾生及以樹木湧泉悉皆歸流,悉皆低枝,悉皆稽首。 中唐以後唐玄宗時代,皇帝親自在朝廷主持佛學辯論,就有人辯到有情無情說法的問題。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三十章)
25/11/2016 06:10 (GMT+7)
這是佛所說修證的法門。我們要瞭解一件事,想修行成佛做工夫,靠什麼做工具?一切佛法的修證,除了此身心以外,沒有另外的工具。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十九章)
23/11/2016 06:50 (GMT+7)
上次講到「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無不證果」,這個問題還沒有答覆完。  「依法不依人」自然可以證果,這是引用佛經上所說。大家要特別注意!後世學佛多半是依人不依法,很多人拜老師、拜師父變得情感化,以老師或以這宗派為主,把正法忘了,這是很糟糕的。我們學佛對老師當然要恭敬,但不管哪一位老師,要看他講的是否適法?合不合法?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十八章)
21/11/2016 06:01 (GMT+7)
如是則空心不動,具足六波羅蜜。何者?若不見一麈則無所取,若無所取亦無可與,是布施義,是大捨義。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十七章)
18/11/2016 06:55 (GMT+7)
佛說一切眾生處在這個世界上,就像在一個大牢獄中。沒有成道以前,每一個人都在坐牢,所以佛經說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如牢獄,三界包括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太陽系中所有的生命也還在欲界中!我們被判了罪住在大牢獄中,自己不知道。雖然是牢裏的犯人,不但凶得很,還管別人。佛說可憐這些眾生,現處牢獄而不自知,而且在牢中多諸苦惱。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十六章)
16/11/2016 06:29 (GMT+7)
「邪命自活」,學佛有三十七道品,最嚴重的八正道有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什麼叫正命?難道我們的生命是歪的?其實站在佛學的立場看,我們現在活著的生命是「邪命自活」,並不知道正命為何?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十五章)
14/11/2016 06:28 (GMT+7)
有智慧的人看我們現在活著的壽命,非常危險、脆弱,隨時有死亡的可能,等於吊在河岸邊、懸岸上的大樹上,隨時一震動一鬆脫就沒有命了。也像有人犯了忤逆大罪一樣,這個壽命活著是在受罪。佛經翻譯得真好,不翻成人生是痛苦,而翻成煩惱,煩惱並不等於痛苦。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十四章)
11/11/2016 06:08 (GMT+7)
第二十四章  命如電影生已滅   我們繼續上次所講生死的問題。關於這點,有位道友提出了三個問題。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十三章)
09/11/2016 06:13 (GMT+7)
《大涅槃經》是佛快要圓寂的時候說的。永明壽禪師現在引用《大涅槃經》討論生死的問題,後世學禪宗的首先就標榜「了生死」。其實生死不是個問題。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十二章)
07/11/2016 06:05 (GMT+7)
如果談到打坐、修定,人不能沒有呼吸,也不能沒有思想,初禪做到念住,是把思想定住(定在一個東西上),而不是沒有思想;沒有思想是不可能的。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十一章)
04/11/2016 06:13 (GMT+7)
上次介紹到唯識宗的三性,有很多人搞錯了,以為唯識宗的三自性、三無性教義,與般若宗或禪宗所講的明心見性的性有衝突,當然,對佛學深入一點的不會搞錯,一般研究佛學則容易弄錯,道理何在?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二十章)
02/11/2016 07:11 (GMT+7)
《宗鏡錄》卷四十三,前面先說明經教的重要,也就是說一個修證的人,必須把經教(包括學說)和修行功夫合一,不能偏廢。接下來就談到經典所提「心」與「識」的課題。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十九章)
31/10/2016 06:23 (GMT+7)
一般人不知心即是佛,自性本心就是佛,自他不二。「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時間是相對的,只在一念之間。三千大千世界,自己與他方國土都是一體的。天地同根,萬物一體,不隔於毫端。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十八章)
28/10/2016 06:25 (GMT+7)
《宗鏡錄》四十三卷引用了許多佛經原文,重點在說明佛學修持不一定看經,道在自心。但反而言之,看經卻又非常重要,不要認為明白道理便可以不研究經典,那是很大的錯誤,他已經說過理由。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十七章)
26/10/2016 06:16 (GMT+7)
自從受身含識已來,居三界塵勞之內,猶熱病見鬼,於非怨處認怨;若翳眼生華,向無愛中起愛。妄生妄死,空是空非,都不覺知,莫能暫省,今更不信,復待何時?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十六章)
24/10/2016 06:08 (GMT+7)
上次講到「三報五果,鑒真俗之所歸,則能斥小除邪,刳情破執」,重點是:要講禪宗的明心見性,就必須把唯識心的作用弄清楚,才能夠真正徹底地明白見性的道理。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十五章)
21/10/2016 06:32 (GMT+7)
上次,我們提到二祖向達摩祖師求安心,首先提出來有個問題:「安心」,這兩個字非常重要!不但普通人,任何一個人都覺得安心之難。因為學佛、修道,學了一輩子還是安不了心;反過來說,此心真安了,返回佛性了,就是普通人也成佛了。這是第一個問題——如何安心。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十四章)
19/10/2016 06:16 (GMT+7)
《宗鏡錄》到此卷第四十二,是說明因果的問題。將世間、出世間法的因果和三乘道的修行因果都說明了。最後提出來,以《華嚴經》所標示的「因賅果海,果徹因源」為徹底究竟。  對於因果的問題,為什麼要討論得那麼嚴重,大家也許會覺得很奇怪。主要的道理,是再三說明,一切世間與出世間法逃不出這個因果律。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