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的真理 -- 迷悟之間3-2
11/05/2018 06:05 (GMT+7)
有一隻烏鴉在飛往他處的路上,遇到了喜鵲。烏鴉對喜鵲訴苦說:「這個地方壞透了,人也壞透了,他們看到我飛行,聽到我的聲音,就批評我,咒罵我,所以現在我要離開這裏,我要飛到別的地方去重新過生活!」
無常的真理 -- 迷悟之間3-1
09/05/2018 08:30 (GMT+7)
現代的社會,醫學發達,生活素質提昇,在先進的國家裏,人民的平均壽命大約可以活到八十歲。如果用八十歲的人生比喻八十層的大樓,則人從呱呱墮地的一歲開始,一歲又一歲,就等於爬上一層又一層的大樓。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如何才能爬上最高的八十層樓?也就是我們最高的壽命、最巔峰的人生呢?

度一切苦厄 -- 迷悟之間2-3
07/05/2018 10:19 (GMT+7)
人,是一個有思想的動物!古往今來,有的人在幻想,有的人在妄想,有的人在夢想,更有很多人有理想。  斗室之中,臥榻之上,本來無事,但人可以想出很多的事情來,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都在「想」的念頭之中。
度一切苦厄 -- 迷悟之間2-2
05/05/2018 07:35 (GMT+7)
現在社會上有一些人有一種僥倖的心理,總希望有意外的收穫,甚至妄想有神通,可以知道過去、現在、未來,能夠眼看、耳聽十方世界。其實,好在大家沒有神通;如果有神通,日子恐怕會很難過。

度一切苦厄 -- 迷悟之間2-1
02/05/2018 06:22 (GMT+7)
在人世間,有許多的好事值得我們去做,例如布施、守法、奉獻、服務等;在很多的善法之中,沒有比「給人一些因緣」更為要重。
真理的價值 -- 迷悟之間1-3
30/04/2018 08:37 (GMT+7)
世間上,也有許多人以為快樂的來源有愛情就好;愛情很美,但愛情帶給人的痛苦更多。社會上多少不幸的悲劇,都是源於「情關」難過;多少人為情所困,導致身敗名裂,甚至於「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不都是為情而引起的嗎?

真理的價值 -- 迷悟之間1-2
28/04/2018 05:58 (GMT+7)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這是形容時間的流逝之快;然而,我人的心念,疾如閃電,快比光陰! 我們的心,不受時空限制,一念之間,瞬息去來三世間。真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天上人間,只在「一念之間」。
真理的價值 -- 迷悟之間1-1
26/04/2018 06:49 (GMT+7)
有人說,人死如燈滅,一死百了,那有來生?這是迷的斷滅見。   也有人說,人有來生,一顆顆種子,種到泥土裡,都會再開花結果,會有來生;人死以後,當然還會再來做人,不會改變──這也是迷的常見。

心的方向—活出真實人生
(第三部:禪是一把鑰匙)
26/02/2018 08:06 (GMT+7)
所謂生存,是指從出生一直到死亡。生存只能勇往直前,不容回頭。而生存的現實是指人、工作和萬物間一種緊密相連卻又相對的實際生活。
永嘉大師證道歌淺釋3
10/01/2018 16:28 (GMT+7)
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 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

永嘉大師證道歌淺釋2
08/01/2018 07:55 (GMT+7)
決定說。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
永嘉大師證道歌淺釋1
03/01/2018 18:47 (GMT+7)
「這篇證道歌,是永嘉大師把一生修行的心得,和盤托出。各位不要把這篇歌詞忽略了,能背誦如流,這才沒有白聽證道歌一場。」這是宣化上人於一九八五年,在美國洛杉機金輪聖寺講解《永嘉大師證道歌》時說的。上人悲心切切,效法永嘉大師,為了這「摩尼珠。人不識」,不怕徒費唇舌,方便言說,告訴我們這個真實相。

禪門3
13/12/2017 06:49 (GMT+7)
我們的生命過程是相當地短,而學問知識又是那麼的多,例如:科學的研究範圍,僅僅是在地球上就已研究不完;就僅研究人的問題,倫理學家、心理學家、生理學家、病理學家等,分門別類,直到永遠,也沒有研究完了的日子。所以人生的過程,便是在學習之中成長,也當在學習之中走完生命的最末一站。
禪門2
10/12/2017 17:23 (GMT+7)
踏實的人生觀,也可以說是禪的人生觀。此當先從肯定自我開始,然後提昇自我,到達消融自我。

禪門1
08/12/2017 07:30 (GMT+7)
我的目的,是將禪修的觀念及禪修的方法,普遍地推廣到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禪法的最終目標,的確是開悟成佛,若不能開悟,只要運用禪法,就對身心的健康與平衡,有大受用。
動靜皆自在7
18/11/2017 06:35 (GMT+7)
人在生命過程中,從小到老一生沒有遺憾,是很不容易的事;有遺憾而不知悔改,才是最大的遺憾。若一生都沒有遺憾,也不必悔改,那是天生的、天降的聖人,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這樣天生的聖人恐怕不多。

動靜皆自在6
15/11/2017 05:56 (GMT+7)
 今天我要與諸位「談心」。心是我們的主人,在宗教上、哲學上、心理學上各有不同的解釋方式,我則只談佛教的、禪宗的心。
動靜皆自在5
13/11/2017 17:35 (GMT+7)
許多人認為「我」最重要,也有些人認為「我」並不重要,這兩者都有問題,為什麼呢?因為,認為「我」最重要的,就會經常為自己的利益而爭取、抗爭,不願考慮他人的得失,反正只要我自己獲得利益就好,這是「自私」的我。

動靜皆自在4
07/11/2017 05:40 (GMT+7)
禪是智慧的、安定的、清淨的。智慧是不被環境所困擾;安定是不被環境所混亂;清淨則是內心不隨外境的雜亂而雜亂,不隨外境的污染而污染。
動靜皆自在3
28/10/2017 07:27 (GMT+7)
釋迦牟尼佛在成佛以後,把自己的經驗和自己所發現的宇宙人生道理告訴別人,這些人後來就成為他的弟子,而這些弟子們漸漸形成了一個團體,這就是佛教形成的過程;因此,佛教就宗教的形式來說,包括了信仰的成員、團體的制度,以及團體成員所做的事情。

已發布文章: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