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法住智」思想之開展
13/10/2014 07:14 (GMT+7)
在古老的《雜阿含經》中,佛陀曾對欲來盜法的外道須深(Susima須尸摩)說了這麼一段話:「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1]道破了佛法不共外道的特色。法住智(dhammatthiti-JANaM)與涅槃智(nibbane- banaj),說盡了佛法的核心思想。 [1] 《雜阿含經》「347經」(大正2,96b);《相應部》(S.12.70.SusIma);漢譯南傳《相應部》(二)14,p.141。
經幢的形制、性質和來源──經幢研究之二
10/10/2014 07:26 (GMT+7)
 本文是筆者第二篇有關經幢的論文,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詳細而精確地描述經幢這種石刻,二是探討經幢的性質。

從牟宗三哲學談儒佛會通的方法論探究
08/10/2014 07:46 (GMT+7)
在這裡,如何標的儒佛義理間架的釐清,這就涉及一個中國儒佛哲學理論體系建構的方法論問題了,換言之,我們亟需一個能夠在理解上溝通儒佛、在詮釋上釐清儒佛的中國哲學詮釋架構,才可能對於儒佛會通的議題有其終極性的指陳。
「學空不證」之研究
06/10/2014 06:24 (GMT+7)
依印順導師的研究,大乘甚深義是從「佛法」的涅槃而來[1]。但原始佛教中,見法涅槃的阿羅漢,是「不再受後有」的。而菩薩修「空」,從初發心到得無生忍,還是不證入涅槃(空、實際),這是怎麼回事呢?

從原始佛教到阿毘達磨論書的二諦探討
26/09/2014 06:29 (GMT+7)
在筆者所知有關二諦說的研究成果當中,大致上均鎖定在與中觀學派的關係上。但是,有關原始佛教二諦思想的起源與開展在初期佛教的《阿含經》中與部派佛教時期的阿毘達磨論書的二諦思想鮮少有學者研究。
「七十七智」與「度疑清淨」之關係探究
──以《雜阿含經》及《清淨道論》為主──
24/09/2014 06:57 (GMT+7)
  從《解脫道論》和《清淨道論》對「法住智(dhammaTThiti-JANan ; knowledge of the Relations of States)」的定義當中,不難理解此智與「度疑清淨kaGkhA vitaraNa visuddhI ; Purification by Overcoming Doubt」是有密切關係的。

巴利與漢譯經典中天使(Devadūta)的意涵
22/09/2014 06:23 (GMT+7)
本文基於巴利《尼柯耶》與對應的漢譯阿含經典中的一些例子,對天使(devadcta)的意涵提供比較研究。
當今弘傳聲聞律儀的困局
17/08/2014 22:18 (GMT+7)
 在我們漢地,雖然三國時期就開始翻譯聲聞律典並設壇傳戒,唐宋之時也出現過律宗的興盛,但是隨著南山律宗在元明之際日漸衰敗,使得聲聞律儀在教內有文不從,或者有形無實,甚至視如敝屣,而形成當今弘傳聲聞律儀的困局。

戒律的現代意義
06/08/2014 07:52 (GMT+7)
戒律在當今僧團是否具有實踐價值?究竟應該如何看待戒律?如何發揚戒律的作用以造福人類?都是我們需要認真面對的重要問題。我想就此談些個人看法。
依止善知識是修道的根本
——從《菩提道次第略論》談起
03/08/2014 23:21 (GMT+7)
 本論所說的善知識,不是僅僅引導我們至人天乘或聲聞乘就可以了,而是能夠接引我們從凡夫地直至圓滿佛道。

當代人間佛教應是對初期佛教的繼承——從《雜阿含經》中的人間佛教來看
01/07/2014 23:14 (GMT+7)
本文通過對現代大師們提出的“人間佛教”思想的認識,由此而從史料的角度考察了漢譯《雜阿含經》的經文,認為經中具體體現有人間佛教的特質,從而進一步說明了當代人間佛教的建設應是對初期佛教精神的一種繼承。
簡論大乘人間佛教與中國傳統思想之異同
26/03/2014 08:35 (GMT+7)
 讀梁先生文,感而抒懷,信筆所之,不覺辭費。要之,佛家小乘偏於出世,而避世、遁世,獨善其身之說,漢土古亦有之。至大乘之學則與小乘碩反,其思想精神與華夏文化之主流幾無一不合。

晚唐詩僧的詩禪世界
12/07/2013 09:15 (GMT+7)
詩僧是詩禪合轍的文化側影。中國文化自佛經傳譯入中土後,文學、思想、社會、習俗都有進一步融合佛教的痕跡,在詩歌方面漸而形成以禪入詩,以禪喻詩的現象,在佛教僧徒方面,也融合著內學、外學,禪僧多以詩示道,以詩頌古,(注1)這是詩禪交匯光芒所形成的文化現象。
《金剛經》相關的懺法初探
24/06/2013 07:27 (GMT+7)
在中國佛教史上,金剛懺法十分重要。本文對目前掌握的四種金剛懺法:《金剛般若懺文》、《金剛五禮》、《金剛禮》、《慈悲金剛寶懺》進行了梳理,探討了金剛懺法的形成原因和流傳狀況,特徵與意義等若干問題。

《正理門論》探微
17/06/2013 07:11 (GMT+7)
陳那的《正理門論》是三支新因明的第一部代表作,集中體現了陳那前期因明思想,並成為漢傳因明的主要經典。長期以來,因其言簡義奧,索解為難,故研究者甚鮮。
“大唐三藏”說
08/05/2013 18:51 (GMT+7)
本文從“大唐三藏”這一稱號入手,通過現存的敦煌卷子以及唐代文獻兩個方面,深入考察了“大唐三藏”這一稱號與玄奘的關係,發現以“大唐三藏”代指玄奘是當時的習慣用法。不管署名“大唐三藏”的詩是不是後人偽託的,可以肯定的是,在唐代,“大唐三藏”或者“唐三藏”乃是對玄奘的特稱。

天臺禪修方法及其沿革
07/05/2013 19:32 (GMT+7)
 (天臺)圓教這個問題是佛教的最大貢獻。西方哲學從希臘開始一直到現在,他們有高度的科學,而哲學又那麼發達,還沒有圓教這個問題,西方有圓滿(perfection)這個觀念,但圓滿不是圓教的意義。
四大淨土比較研究
05/04/2013 08:15 (GMT+7)
在往生極樂淨土法門中,也不象後世以念佛為主,經典中原來是以諸行往生的。這當然是佛法適應世諦流布,因適應中國的時、地、人而採取的方便。但是,佛教發展到今天,時代在迅速地發展,佛教要掌握時代的命脈,就必須在傳統的淨土思想中,抉擇出適應今天環境的方便,這是現代佛法弘揚者的任務。

認識菩提心
05/04/2013 08:01 (GMT+7)
在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中,幾乎都有關於發菩提心的教誡。《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這句經文被省庵大師引用于《勸發菩提心文》,在漢傳佛教界廣為流傳,發人深省。離開菩提心,在修行上的所有努力,都將成為生死之因。
佛教與中國文學
29/03/2013 06:42 (GMT+7)
佛典常常利用故事來闡明佛教教義。為了使道理淺近易解,深入人心,講說的故事常常篇幅比較長,其中有形象生動的人物,有新穎曲折的情節,有奇妙的想像和瑰麗的描寫,因而成為有獨立價值的文學作品。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