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辯證思維略析
22/06/2015 06:37 (GMT+7)
佛教中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思維內容。
最上乘論
17/06/2015 07:03 (GMT+7)
夫修道之本體,須識當身;心本來清淨,不生不滅無有分別,自性圓滿,清淨之心,此是本師,乃勝念十方諸佛。

略述修禪次第
17/06/2015 06:34 (GMT+7)
一般說來,修四禪八定,生色界、無色界天的凡夫禪,是從觀息入手;悟我空偏真之理的小乘禪,是從觀色下手;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的大乘禪,是從觀心下手。現把修禪次第簡略敘述如下:  
消業往生與帶業往生
15/06/2015 06:49 (GMT+7)
近來差不多在全國各地,圍繞著關於淨土宗的異方便—「帶業往生」展開了熱烈的爭論。一方說:要真能往生,須將妄業消去;另一方則說:不需要,可以帶業往生。雙方各說各有理,互不相融。

“以戒為師”的經典依據
12/06/2015 07:11 (GMT+7)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以戒為師”是佛陀臨涅槃的諄諄囑託,是人天導師對弟子的最後遺教,因而,奉為至尊教授。但長期以來的片面強調,卻逐漸演變為“毗尼至上”、“戒為佛法一切”的觀點,甚至出現“經論外道也有,唯有戒是佛說”的結論。
於戒律中“自殺”獲罪的辨析
10/06/2015 06:35 (GMT+7)
 自殺已成為我國具有普遍性與嚴重性的社會問題,目前教內外的一些學者、法師也開始從佛教的角度關注、審視並有意識地預防社會自殺行為。佛教關於自殺的態度在律藏中有明確的說法,所以他們在談到佛教自殺觀時都會引用律藏中的相關條文。

東晉時期般若學研習的六家七宗
27/05/2015 06:51 (GMT+7)
東晉時期對般若義學的討論曾經盛極一時,直到僧肇作論時,才對這一時期的般若學研習作出一個歷史性的總結,同時也意味著般若學的研習也正式結束,佛學研習的重心從此以後便轉向了對佛性的討論之中。
勸發菩提心文講記之六
22/05/2015 06:32 (GMT+7)
【既成佛已,化緣周訖,入於涅槃,正法像法,皆已滅盡,僅存末法。有教無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競爭人我,盡逐利名。舉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義,僧是何名?衰殘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覺淚下!】

勸發菩提心文講記之五
20/05/2015 06:31 (GMT+7)
這是發菩提心的第七種因緣,亦即尊重己靈發菩提心。「云何尊重己靈」?這是征問。己靈,依文直解,就是人人各自所有的性靈。如從深一層的意義來說,就是佛法中所說眾生本具的佛性。
勸發菩提心文講記之四
18/05/2015 06:45 (GMT+7)
【自非悲智雙運,福慧二嚴,檀信沾恩,眾生受賜,則粒米寸絲,酬償有分,惡報難逃。是為發菩提心第四因緣也。】

《解深密經》要義說
15/05/2015 06:32 (GMT+7)
 曼殊室利菩薩複白佛言:世尊,諸穢土中何事易得,何事難得?諸淨土中何事易得,何事難得?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諸穢土中八事易得,二事難得。何等名為八事易得?
勸發菩提心文講記之三
15/05/2015 06:29 (GMT+7)
 【佛初出世,我尚沈淪,今得人身,佛已滅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預出家?何障而不見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

勸發菩提心文講記之二
13/05/2015 06:04 (GMT+7)
【故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勸發菩提心文講記之一
11/05/2015 06:15 (GMT+7)
佛是怎樣成的?是由於行菩薩道成的;菩薩道怎會行的?是由發菩提心來的;所以發菩提心就成為菩薩因行與如來果證的唯一無二的推動力,沒有這一推動力,菩薩因行固然無人去行,如來果證亦無人去證。

阿底峽尊者對西藏佛教的影響
27/04/2015 06:12 (GMT+7)
在西藏佛教的發展過程中,由印入藏傳法的人很多,而以蓮花生和阿底峽二位大師最為有名,特別是阿底峽尊者對西藏佛教的影響更為深遠,堪與鳩摩羅什大師對中國漢地佛教的影響相提並論。本文將對尊者的生平及其對藏傳佛教的影響作簡要說明。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於十萬廣頌中略出)
24/04/2015 06:02 (GMT+7)
爾時毘盧遮那世尊。告金剛手言。善哉善哉。為諸修真言行菩薩者。說諸儀軌則。哀愍未來諸有情等。說念珠功德勝利。由聞如是妙意趣故速證悉地。時金剛薩埵菩薩白佛言。唯然世尊我今為說之。

淺談天台宗的性格與價值
22/04/2015 05:58 (GMT+7)
天台宗乃是東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以來,經過五百多年的辯證與理解,並逐漸「組織化」與「本土化」後,第一個成立的宗派。也是漢傳佛教存在最久,而且影響最深遠的漢傳佛教宗派,到目前為止,仍有專人專處在弘揚且傳承不輟,其教理與修持之契理與契機,由此可見一斑。
想陰十魔:楞嚴經上辨別邪師的方法
20/04/2015 06:12 (GMT+7)
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恒河沙。不怕千年不悟,只怕一朝錯路。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記
(卷下之3)
17/04/2015 06:18 (GMT+7)
爾時。彌勒菩薩。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彼諸菩薩。捨離殊勝精進之業。而乃發起下劣之事。當知是人。甚為少智。覺慧微淺。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記
(卷下之2)
15/04/2015 05:55 (GMT+7)
佛言彌勒。初業菩薩。應當觀察。世話過失。有二十種。若觀察時。能令菩薩。住決定義。由觀是義。不生熱惱。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